TWM574844U - 鞋具結構 - Google Patents

鞋具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4844U
TWM574844U TW107215410U TW107215410U TWM574844U TW M574844 U TWM574844 U TW M574844U TW 107215410 U TW107215410 U TW 107215410U TW 107215410 U TW107215410 U TW 107215410U TW M574844 U TWM574844 U TW M57484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oe
sole
support member
shoe structure
ins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5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謝俊彥
Original Assignee
英合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合國際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合國際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5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4844U/zh
Publication of TWM574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4844U/zh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鞋具結構,其包含一鞋底以及一鞋墊。鞋底具有一足弓缺口,鞋墊連接於鞋底且包含一主體、一支撐件以及一頂層。主體具有一前足段及一後足段,支撐件設置於主體之後足段,其中支撐件包含一孔洞,孔洞朝主體之內側偏移一角度,頂層設置於主體之上方。藉此,本新型之鞋具結構透過鞋底之足弓缺口,更能貼合穿戴者之腳底,另外,鞋墊透過支撐件之孔洞的位置以及偏移之角度,可以改善鞋墊的結構配置,以增加鞋墊的舒適性。

Description

鞋具結構
本新型是關於一種鞋具結構。
一般而言,鞋具的功用主要是避免腳底直接接觸地面,而鞋墊則是設置於鞋具中,作為腳底與鞋具之間的緩衝。其中,以結構簡單、穿著方便拖鞋及涼鞋,為大眾接受度較高之鞋具。因此,鞋具之舒適性及耐用性為消費者購買的主要參考性能。
此外,由於不同穿戴者的腳底形狀不一,而鞋底及鞋墊的設計會影響穿著的舒適感,且習知拖鞋之鞋耳具有固定的穿設空間,可使腳掌進入,但無法依照穿戴者腳掌的寬度來調整鞋耳,可能會造成穿戴者的不適。
有鑑於此,如何改善鞋具的結構,以達到一種可客製化之鞋具來符合穿戴者的腳底形狀大小以及個人需求,遂成相關業者努力的目標。
本新型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鞋具結構,透過鞋底的足弓缺口以及鞋墊結構的配置,可以使鞋具更貼合穿戴者之足型且能增加舒適性及支撐性。另外,透過可拆卸的鞋耳,可進一步調整穿設空間,以符合不同足型的穿戴者。
依據本新型之一態樣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鞋具結構,其包含一鞋底以及一鞋墊。鞋底具有一足弓缺口,鞋墊連接於鞋底且包含一主體、一支撐件以及一頂層。主體具有一前足段及一後足段,支撐件設置於主體之後足段,頂層設置於主體之上方。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鞋底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EVA)單獨發泡成型。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鞋墊之主體的材質為聚氨酯發泡材料(Polyurethane foam,PU foam),且支撐件包覆於主體中。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支撐件的材質為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E),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支撐件包含一孔洞,孔洞位於支撐件之第二端,且朝主體之一內側偏移一角度,主體填滿於孔洞內。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孔洞之形狀呈橢圓形,且孔洞之一中心線與主體之一中心線間具有一夾角,夾角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10度。
藉此,本新型之鞋具結構透過鞋底之足弓缺口,更能貼合穿戴者之腳底,另外,鞋墊透過支撐件之孔洞的位置以及偏移之角度,可以改善鞋墊的結構配置,以增加鞋墊的舒適性。
依據本新型之一態樣之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鞋具結構,其包含一鞋底、一鞋墊以及至少一鞋耳。鞋底具有一足弓缺口,鞋墊連接於鞋底且包含一主體、一支撐件以及一頂層。主體具有一前足段及一後足段,支撐件設置於主體之後足段,頂層設置於主體之上方。鞋耳可拆卸地組接於主體之二側。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鞋底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單獨發泡成型。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鞋墊之主體的材質為聚氨酯發泡材料,且支撐件包覆於主體中。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主體可包含複數組接件,分別設置於主體之前足段以及後足段中至少一者。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鞋耳為一體成型,且包含至少一組接段,組接段與主體之組接件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至少一組接件位於前足段。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可更包含至少一繫跟帶,與主體之組接件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至少一組接件位於後足段。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支撐件的材質為熱塑性彈性體,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支撐件可包含一孔洞,孔洞位於支撐件之第二端,且朝主體之一內側偏移一角度,主體填滿於孔洞內。
依據前段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孔洞之形狀呈橢圓形,且孔洞之一中心線與主體之一中心線間具有一夾角,夾角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10度。
藉此,本新型之鞋具結構透過拆卸及組接不同款式之鞋耳以及繫跟帶,可形成各種鞋具結構,以符合穿戴者的需求。
100、200、300、400a、400b、400c、500、600‧‧‧鞋具結構
110、210、310、410a、410b、410c、510、610‧‧‧鞋底
111‧‧‧足弓缺口
120、220、320、420a、420b、420c、520、620‧‧‧鞋墊
130、230、330、430a、430b、430c、530、630‧‧‧主體
131、231、331、431a、431b、431c、531、631‧‧‧前足段
132、232、432a、432b、432c、632‧‧‧後足段
233、333、433a、433b、433c、533、633‧‧‧組接件
140、240‧‧‧支撐件
141‧‧‧第一端
142‧‧‧第二端
150、250‧‧‧孔洞
151‧‧‧內側
160、260‧‧‧頂層
270、370、470a、470b、470c、570、670‧‧‧鞋耳
271、371、471a、471b、471c、571、671‧‧‧組接段
272‧‧‧連接段
272a‧‧‧穿孔
273‧‧‧鞋帶
474a、474b、474c、574‧‧‧繫跟帶
I1、I2‧‧‧中心線
θ‧‧‧夾角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鞋具結構的爆炸圖;第2圖係繪示第1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仰視示意圖;第3圖係繪示第1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俯視示意圖;第4圖係繪示第3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沿割面線4-4的剖面圖;第5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鞋具結構的爆炸圖;第6圖係繪示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仰視示意圖; 第7A圖係繪示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第7B圖係繪示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另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第8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第9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第10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另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第11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又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第12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更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以及第13圖係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的分解圖。
以下將參照圖式說明本新型之實施例。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閱讀者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新型。也就是說,在本新型部分實施例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而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 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並且重複之元件將可能使用相同或類似的編號表示。
請參閱第1圖、第2圖、第3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鞋具結構100的爆炸圖,第2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100的仰視示意圖,第3圖繪示依照第1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100的俯視示意圖,第4圖繪示依照第3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100沿割面線4-4的剖面圖。由第1圖、第2圖、第3圖以及第4圖可知,鞋具結構100包含一鞋底110以及一鞋墊120。
詳細來說,鞋底110具有一足弓缺口111,鞋墊120連接於鞋底110,且包含一主體130、一支撐件140以及一頂層160。主體130具有一前足段131及一後足段132,支撐件140設置於主體130之後足段132,頂層160設置於主體130之上方。由於不同穿戴者之足弓形狀不一,例如高足弓或扁平足弓,因此透過具有足弓缺口111之鞋底110,可更貼合不同穿戴者之足型。
第1圖的實施例中,鞋底110可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單獨發泡成型,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具有良好的柔軟性及彈性,且抗衝擊強度高,為鞋底常用材料之一,能使鞋具結構具有質量輕、耐磨及緩衝等特性,可保護足部,舒緩足部的壓力。鞋底110之形狀類似人類腳底曲線,但每個人腳底形狀大小不一,若鞋底與腳底形狀不符,便會造成穿戴者的不適感,而腳底之足弓部分通常為人類腳底形狀不同的主要因素,足弓為人類腳底內側自然出現合宜 的弧度,類似拱橋,幫助穿戴者行走時適應地形、吸震;若足弓不明顯或足弓過高,則會影響走路的穩定度,因此將鞋底的內側足弓部分挖空,只保留足掌及足跟處,如第2圖所示,能配合穿戴者的足型而提升貼合度及穩定度。
鞋墊120之支撐件140的材質可為熱塑性彈性體,其具有介於橡膠及塑膠間之特性,具有足夠的彈性及硬度,能夠支撐足部。支撐件140可包覆於主體130中,且具有一第一端141及一第二端142。主體130的材質可為聚氨酯發泡材料,且主體130的形狀尺寸對應整個足部,而前足段131及後足段132一體成型,前足段131對應於人體足部的趾骨及蹠骨趾關節,而後足段132對應於蹠骨、蹠跗關節、楔骨及跟骨,前足段131及後足段132可依據支撐件140之位置來區分;較佳地,是以支撐件140之第一端141作為前足段131及後足段132的分界,使支撐件140在後足提供較好的支撐力,尤其是提供足跟之支撐力。上述的骨頭對應位置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
第3圖及第4圖實施例中,支撐件140包覆於主體130中,且包含一孔洞150,孔洞150位於支撐件140之第二端142,並朝主體130之一內側151偏移一角度,其中孔洞150之形狀呈橢圓形,其一中心線I1與主體130之一中心線I2間具有一夾角θ,夾角θ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10度。主體130填滿孔洞150內,更詳細的說,在製程上,可以先將孔洞150成型於支撐件140,再製成支撐件140,接著放入一具有上下模的發泡模具中使用聚氨酯發泡材料進行發泡 製程,在過程中,聚氨酯發泡材料會填充進孔洞150內,因此當發泡完成後,會形成主體130填滿孔洞150的結構關係,以成為鞋墊120,製程可包含上述揭露但不限於此。
藉此,當支撐件140包含孔洞150時,可以增加主體130與支撐件140的結合關係,且能夠提升鞋墊120的結構強度,另外,孔洞150所偏移的角度符合人體腳底所形成的曲線形狀,在行走時,能使腳底全面接觸鞋墊120且受力均勻,達到舒適感。
鞋墊120之頂層160,設置於主體130之上方,頂層160之材質可為皮革,能夠使鞋墊120達到吸汗透氣、保持乾爽及去除腳臭之功能。另外,本新型之鞋具結構100可為任何鞋種,例如,拖鞋、涼鞋、球鞋、休閒鞋、皮鞋等,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5圖、第6圖、第7A圖以及第7B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一種鞋具結構200的爆炸圖,第6圖繪示依照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200的仰視示意圖,第7A圖繪示依照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200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第7B圖繪示依照第5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200另一狀態的立體示意圖。由第5圖、第6圖、第7A圖以及第7B圖可知,鞋具結構200包含一鞋底210、一鞋墊220以及至少一鞋耳270。
第5圖實施例中,鞋具結構200之鞋底210、主體230、支撐件240、孔洞250以及頂層260的配置及材質皆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具結構100所述相同,在此不另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第5圖以及第6圖實施例中,鞋具結構200更包含鞋耳270,其可拆卸地組接於主體230。主體230包含複數組接件233,組接件233分別設置於主體230之前足段231以及後足段232中至少一者。
第6圖實施例中,鞋耳270的數量為二,且分別為一體成型之橡膠薄片,各鞋耳270包含一組接段271以及一連接段272,組接段271與主體230之組接件233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233位於前足段231,另外,連接段272包含複數穿孔272a,可使二鞋耳270相互連接以形成一穿設空間。
由第7A圖以及第7B圖可知,二鞋耳270之穿孔272a皆穿設一鞋帶273,將各鞋耳270拉起並綁起來以形成一穿設空間,可供穿著,即為一完整之拖鞋,其適用於各式場合,且穿脫方便也能使足部達到放鬆,各鞋耳270可依照腳底的寬度大小不同,而調整穿設空間之鬆緊度以適用不同足型及尺寸的穿戴者穿著,且能降低鞋具結構之製作成本。供連接段272之穿孔272a之鞋帶273可為任何一種帶體,或者其他可連接之元件,例如:魔鬼氈、鈕扣以及扣帶等,但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8圖,第8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300的分解圖。第8圖實施例之鞋底310以及鞋墊320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耳370的數量為一,且可為不同型態,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更仔 細地說,鞋耳370包含至少一組接段371,並與主體330之組接件333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333位於前足段331,藉此,以形成一可替換鞋耳之拖鞋。
請繼續參閱第9圖,第9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400a的分解圖。第9圖實施例之鞋底410a以及鞋墊420a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具結構400a可更包含至少一繫跟帶474a,繫跟帶474a與鞋耳470a皆包含至少一組接段471a,並與主體430a之組接件433a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433a分別設置於主體430a之前足段431a以及後足段432a,藉此,以形成一可替換鞋耳以及繫跟帶之涼鞋,繫跟帶474a可供腳跟之固定,提高對腳的支撐性來降低腳踝扭傷。另外,第9圖實施例之繫跟帶474a及鞋耳470a之型態及數量皆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使鞋具結構400a具有可更換之選擇使用性,透過可拆卸及組合之特性,以供更換不同顏色或型式之鞋耳470a及繫跟帶474a,亦或可將繫跟帶474a拆除,以構成拖鞋之結構。
請繼續參閱第10圖,第10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另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400b的分解圖。第10圖實施例之鞋底410b以及鞋墊420b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具結構400b之鞋耳470b以及繫跟帶474b皆包含至少一組接段471b,並與主體430b之組接件433b中至少一者可拆 卸地組接,且組接件433b分別設置於主體430b之前足段431b以及後足段432b,其中第10圖實施例之鞋耳470b以及繫跟帶474b與第9圖實施例之鞋耳470a以及繫跟帶474a皆為不同型態,且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11圖,第11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再一實施方式之又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400c的分解圖。第11圖實施例之鞋底410c以及鞋墊420c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具結構400c之鞋耳470c以及繫跟帶474c皆包含至少一組接段471c,並與主體430c之組接件433c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433c分別設置於主體430c之前足段431c以及後足段432c,其中第11圖實施例之鞋耳470c以及繫跟帶474c與第9圖實施例之鞋耳470a以及繫跟帶474a皆為不同型態,且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12圖,第12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更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500的分解圖。第12圖實施例之鞋底510以及鞋墊520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具結構500之繫跟帶574交叉以形成一環狀,可供後腳跟固定,繫跟帶574以及鞋耳570皆包含至少一組接段571,並與主體530之組接件533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533位於前足段531,其中繫跟帶574以及鞋耳570可為任何一種帶體,不以本揭示內容為限。
請繼續參閱第13圖,第13圖繪示依照本新型之又一實施方式之一實施例之鞋具結構600的分解圖。第13圖實施例之鞋底610以及鞋墊620與第1圖實施例之鞋底110以及鞋墊120相同,在此不另贅述。需要說明的是,鞋耳670為一人字狀,鞋耳670之組接段671的數量為三,分別與主體630之組接件633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組接件633位於前足段631以及後足段632,其中前足段631之組接件633設置偏向於穿戴者腳掌之大拇指處,藉此,是以形成一人字拖。人字狀之鞋耳670可使穿戴者之腳指夾置於前端,方便穿脫,適合短距離路程。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鞋具結構透過鞋底之足弓缺口以及鞋墊結構的配置,以符合不同足型的穿戴者,且能增加舒適性及支撐性,另外,透過拆卸及組接不同款式之鞋耳以及繫跟帶,可形成各種鞋具結構,其中主體之組接件可為快速結合或拆開之結構,例如,魔鬼氈、扣帶以及扣環等,但不以此為限。藉此,本新型之鞋具結構可符合穿戴者的腳底形狀、大小以及個人需求。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5)

  1. 一種鞋具結構,包含:一鞋底,其具有一足弓缺口;一鞋墊,連接於該鞋底且包含:一主體,具有一前足段及一後足段;一支撐件,設置於該主體之該後足段;以及一頂層,設置於該主體之上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鞋底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單獨發泡成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鞋墊之該主體的材質為聚氨酯發泡材料,且該支撐件包覆於該主體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支撐件的材質為熱塑性彈性體,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支撐件包含一孔洞,該孔洞位於該支撐件之該第二 端,且朝該主體之一內側偏移一角度,該主體填滿於該孔洞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孔洞之形狀呈橢圓形,且該孔洞之一中心線與該主體之一中心線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10度。
  7. 一種鞋具結構,包含:一鞋底,其具有一足弓缺口;一鞋墊,連接於該鞋底且包含:一主體,具有一前足段及一後足段;一支撐件,設置於該主體之該後足段;以及一頂層,設置於該主體之上方;以及至少一鞋耳,可拆卸地組接於該主體之二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鞋底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單獨發泡成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鞋墊之該主體的材質為聚氨酯發泡材料,且該支撐件包覆於該主體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主體包含:複數組接件,分別設置於該主體之該前足段以及該後足段中至少一者。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至少一鞋耳為一體成型,且包含至少一組接段,該組接段與該主體之該些組接件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該至少一組接件位於該前足段。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鞋具結構,更包含至少一繫跟帶,與該主體之該些組接件中至少一者可拆卸地組接,且該至少一組接件位於該後足段。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支撐件的材質為熱塑性彈性體,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支撐件包含一孔洞,該孔洞位於該支撐件之該第二 端,且朝該主體之一內側偏移一角度,該主體填滿於該孔洞內。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鞋具結構,其中該孔洞之形狀呈橢圓形,且該孔洞之一中心線與該主體之一中心線間具有一夾角,該夾角大於0度且小於或等於10度。
TW107215410U 2018-11-13 2018-11-13 鞋具結構 TWM574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5410U TWM574844U (zh) 2018-11-13 2018-11-13 鞋具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5410U TWM574844U (zh) 2018-11-13 2018-11-13 鞋具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4844U true TWM574844U (zh) 2019-03-01

Family

ID=66591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5410U TWM574844U (zh) 2018-11-13 2018-11-13 鞋具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4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3718B2 (en) Footwear having independently articuable toe portions
JP4908209B2 (ja) 囲われて関節のようにつなげられているつま先を有する履物の物品
US8567098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detachable upper and lower designs
CN105768359B (zh) 用于鞋类的鞋垫
JP2006528519A5 (zh)
EP2883469B1 (en) Structure of high-heeled shoe
TWM536866U (zh) 緩衝墊及緩衝鞋墊
US20070277397A1 (en) Insole
TWI556756B (zh) flip flop
TWM574844U (zh) 鞋具結構
JP2004254803A (ja) インソール構造体
JP3229046U (ja) シューズ
US11786009B2 (en) Footwear system with integrated orthotics, stabilization features, and a plurality of design features
KR101509233B1 (ko) 안전화
CN109820278B (zh) 一种具有鞋垫鞋底一体化构造的多功能鞋子
AU2011203310B2 (en) Footwear Having Independently Articuable Toe Portions
KR20220142241A (ko) 신발
TWM608879U (zh) 木製鞋面具有腳底矯正塑型保健面之結構
KR20200000658A (ko) 자가조립식 신발
KR101309991B1 (ko) 부은 발로 인한 통증을 감소시키는 신축부를 포함한 구조의 구두.
KR20140004075U (ko) 가변 발볼 폭 갑피를 가지는 신발
KR101509232B1 (ko) 안전화
TWM574842U (zh) 鞋墊
KR20190066717A (ko) 발뒤꿈치 보강단이 신축성을 갖는 신발
TWM267875U (en) Insoles concurrently for flat feet and high bow f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