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275U -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 Google Patents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275U
TWM568275U TW107207015U TW107207015U TWM568275U TW M568275 U TWM568275 U TW M568275U TW 107207015 U TW107207015 U TW 107207015U TW 107207015 U TW107207015 U TW 107207015U TW M568275 U TWM568275 U TW M5682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base fabric
fluorescent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7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明通
Original Assignee
捷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捷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捷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7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27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8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275U/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種棉質螢光布,其係包含有一棉質基布,以及設於該棉質基布之螢光色層,其中,該棉質基布係由複數個棉線沿經緯方向交錯編織所構成,並具有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係對應該等棉線形成有立體凹凸之編織紋路,而該螢光色層係由一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所構成,並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且顯現於每一棉線之表面,藉此,不僅使該棉質基布具有螢光色,且會具有較佳的色牢度與鮮豔度,並可呈現該棉質基布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

Description

棉質螢光布
本創作係與一種螢光布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棉質螢光布。
由於螢光色比一般顏色更亮更醒目,因此頗受時下人們所歡迎,而被大量地進行使用於布類領域,其中,現有的螢光布通常係先準備一布體,然後再於該布體上塗佈螢光顏料,使該布體可以透過該螢光顏料而具有螢光色。
然而現有螢光布採用直接塗佈螢光顏料的方式,不僅運用在棉質布料之色牢度與鮮豔度差,且會遮蓋該棉質布料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降低棉質布料之裝飾性,同時亦會填補該棉質布料本身的編織孔,而使該棉質布料不透氣,是以,本案創作人於觀察到上述缺點後,認為現有的棉質螢光布實有進一步改良之必要,而逐有本創作之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棉質螢光布,其係具有較佳的色牢度與鮮豔度,並可呈現棉質基布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提供之棉質螢光布,其係包含有:一棉質基布,其係由複數個棉線沿經緯方向交錯編織所構成,並具有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係對應該等棉線形成有立體凹凸之編織紋路;以及一螢光色層,其係由一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所構成,並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且顯現於每一棉線之表面。
本創作所提供之棉質螢光布,因為該螢光色層係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並顯現於每一棉線之表面,所以不僅可於該棉質基布設置該螢光色層,使該棉質基布具有螢光色,且會具有較佳的色牢度與鮮豔度,並可呈現該棉質基布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
請參閱第1圖、第2圖以及第3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局部放大圖以及剖視圖,其係揭露有一種棉質螢光布100,其係包含有:
一棉質基布10,其係由複數個棉線11沿經緯方向交錯編織所構成,並具有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12與一第二表面13,該第一表面12與該第二表面13係對應該等棉線11形成有立體凹凸之編織紋路,同時該等棉線11間係形成有複數個編織孔14。
一螢光色層20,其係由一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所構成,並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且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於本實施例中,係利用淋膜之方式,將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淋於該棉質基布10,使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於該等棉線11之表面形成該螢光色層20。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創作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使用方式加以敘述,相信當可由此而對本創作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如下所述:
請再繼續參閱第1圖至第3圖所示,於製造該棉質螢光布100時,首先係準備該棉質基布10,以及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其中,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主要係由經奈米化之螢光色料與助劑(例如分散劑或潤濕劑)混合後所構成,之後將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利用淋膜方式淋於該棉質基布10,再利用烘箱等方式進行烘乾,即可得到該棉質螢光布100之成品,其中,因為該螢光劑係經奈米化而具有奈米粒徑,所以會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以構成該螢光色層20,藉此,不僅可於該棉質基布10設置該螢光色層20,使該棉質基布10具有螢光色,且因為該螢光色層20係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所以具有較佳的色牢度與鮮豔度,並可呈現該棉質基布10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該螢光色層20係利用淋膜方式,將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淋於該棉質基布10,再利用烘箱等方式進行烘乾所構成,因此相較於傳統使用染整上色的方式,可以大幅降低水的使用,以進一步達到省水環保之效果。
值得再提的是,因為該螢光色層20係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所以使該螢光色層20可以均勻地顯現於該棉質基布10之第一表面12與該第二表面13,確保該棉質基布10之第一表面12與該第二表面13不會存在色差。
此外更因為該螢光色層20係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亦即該螢光色層20係如第3圖所示圍繞形成於該棉線11之表面,所以使用者可以藉由調整該棉質基布10之編織方式,使該等棉線11間係形成有如第2圖所示之該等編織孔14,進而於成形該螢光色層20時,可讓每一棉線11上之螢光色層20對應該編織孔14的部分會與鄰近棉線11上之螢光色層20間存有一間距,以保留該棉質基布10之編織孔14,而使該棉質螢光布100具有透氣性。
茲,再將本創作之特徵及其可達成之預期功效陳述如下:
本創作之棉質螢光布,因為該螢光色層20係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11,並顯現於每一棉線11之表面,所以不僅可於該棉質基布10設置該螢光色層20,使該棉質基布10具有螢光色,且會具有較佳的色牢度與鮮豔度,並可呈現該棉質基布10本身的立體凹凸編織紋路。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有其極佳之進步實用性,同時遍查國內外關於此類結構之技術資料,文獻中亦未發現有相同的構造存在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一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故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棉質螢光布
10‧‧‧棉質基布
11‧‧‧棉線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14‧‧‧編織孔
20‧‧‧螢光色層
第1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局部放大圖。 第3圖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剖視圖。

Claims (3)

  1. 一種棉質螢光布,其係包含有: 一棉質基布,其係由複數個棉線沿經緯方向交錯編織所構成,並具有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係對應該等棉線形成有立體凹凸之編織紋路; 一螢光色層,其係由一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所構成,並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且顯現於每一棉線之表面。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棉質螢光布,其中,係利用淋膜之方式,將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淋於該棉質基布,使該奈米粒徑之螢光色染料滲入附著於該等棉線,並於該等棉線之表面形成該螢光色層。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棉質螢光布,其中,該等棉線間係形成有複數個編織孔。
TW107207015U 2018-05-28 2018-05-28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TWM568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015U TWM568275U (zh) 2018-05-28 2018-05-28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015U TWM568275U (zh) 2018-05-28 2018-05-28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275U true TWM568275U (zh) 2018-10-11

Family

ID=64871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7015U TWM568275U (zh) 2018-05-28 2018-05-28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8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106132A (en) Method for applying flock
TWM568275U (zh) Cotton fluorescent cloth
TWI675951B (zh) 棉質螢光布之製造方法
CN206796727U (zh) 一种防绒贴条面料
US1723729A (en) Applique fabric
CN205202342U (zh) 一种加密印花复合布
WO2019069613A1 (ja) 多層着色織布及び多層着色織布の製造方法
CN203546315U (zh) 真丝提花丝绒
CN108560293A (zh) 一种用于室外的耐高温装饰布的制作方法
JP7247313B2 (ja) 多層着色織布の製造方法
CN105200815A (zh) 一种家纺面料的珍珠活性印花方法
CN215435316U (zh) 一种能够快速区分正反面的针织面料
TWM512030U (zh) 透氣彈性織物及其彈性紗線
KR100985297B1 (ko) 제직원단 제품의 염색 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염색된 제직원단제품
CN208038656U (zh) 一种颜色渐变的面料
CN205313891U (zh) 一种牛仔风格的面料
CN205420674U (zh) 一种双层面料
JP3112773U (ja) 洗濯ネット
CN205420687U (zh) 一种仿雕印超柔绒面料
CN106218003A (zh) 斑点提花十字波浪纹织物
KR200335107Y1 (ko) 문양이 형성된 기능성 방충망
TWM506837U (zh) 段染紗布料結構
CN106183107A (zh) 斑点提花珠饰织物
TWI443244B (zh) 具色彩深淺預定圖案之合成纖維織物及其製造方法
CN107756970A (zh) 防静电条纹面料及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