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5053U -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5053U
TWM565053U TW107200199U TW107200199U TWM565053U TW M565053 U TWM565053 U TW M565053U TW 107200199 U TW107200199 U TW 107200199U TW 107200199 U TW107200199 U TW 107200199U TW M565053 U TWM565053 U TW M56505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device
bicycle
bicycle training
tub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0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學森
Original Assignee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0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5053U/zh
Publication of TWM565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5053U/zh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自行車訓練裝置至少包含:一底座、一立架組以及一被動輪組,立架組係設置於該底座之一前端,其具有軸柱以及套設於該軸柱外且上下間隔配置之上、下管體,並有一彈性體套設於該軸柱外且配置於該上、下管體之間隔處,該上、下管體分別設有壓抵件可常態朝該彈性體形成一擠壓作用,且該立架組頂部具有一組裝件,可供固定於一自行車之前叉,進而提供一種可供自行車於原地進行騎乘練習時具有往復擺動功效,以增加使用者於騎乘練習過程中能模擬出真實的自行車騎乘動作。

Description

自行車訓練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架設在定點,可提供自行車實體置放其上進行騎乘訓練之訓練裝置。
自行車是一種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其以人力的踩踏為其動力來源,無需使用電力或汽油,極具環保概念,非常適合作為一般交通工具或是休閒運動裝置來使用。且由於自行車兼具有免能源及運動的效果,所以現代人愈來愈多人以自行車來作為代步的工具。
然而,並非所有的場所以及氣候皆適合騎乘自行車,若遇到下雨天基於安全因素就比較不適合騎乘,或只能慢速行進以維安全;天候影響對於自行車選手而言,不利於進行體能訓練。因此,為了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皆能享受騎乘自行車的樂趣,遂發展出了以腳踩方式來模擬腳踏車騎乘動作之健身器材,其係於機台中懸空樞設單一車輪,配合踏板、傳動裝置與車輪連動以及座墊的設置,而讓使用者可乘坐在座墊上,並以腳踩方式連續採動踏板帶動車輪轉動,故能達到運動健身效果。然,就上述而言,此種腳踏形式之健身器材,其整體結構與自行車仍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性,使用者無法在健身器材上模擬出真實的自行車騎乘動作。
為了能夠得到與在室外實際騎乘的相同感覺和騎乘姿勢等等,即有業者製造出可直接利用實際可以在室外騎乘的自行車來進行訓練的自行車訓練器;市面上的自行車訓練器大多為固定式設計,其主要係利用一支架上具有一固定裝置,可以固定支持自行車後車輪的花鼓軸兩端,在支架上設有一能與自行車後車輪的輪胎相互接觸轉動的滾軸,以及加諸阻抗於滾軸的阻抗產生器。
為了要使得騎自行車的人能夠適當地騎乘傳統式自行車,使用者必須藉著旋轉踏板來提供推進力、藉著轉向手把來控制自行車的方向來駕駛、以及保持平衡,也就是,傾斜、轉向、停止、加速以及減速等等。適當地騎乘自行車係需要使用者同時在多個方向中於手把、踏板、以及座椅或是任何組合處應用許多複雜及動力的轉向及傾斜作用力,且改變強度來平衡、控制、駕駛以及推進自行車。而上述的固定式設計無法充分地反應使用者應用在踏板、手把及座位的轉向及前傾作用力,且使用者騎乘時所產生之動力或作用力容易轉變為施作於自行車零件之應力,該等應力容易造成零件的損耗。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適用於自行車,尤指一種架設在定點,可提供自行車實體置放其上進行騎乘訓練之訓練裝置,為其主要目的者。
本創作之自行車訓練裝置至少包含:一底座;一立架組,係設置於該底座之一前端,其具有軸柱以及套設於該軸柱外且上下間隔配置之上、下管體,並有一彈性體套設於該軸柱外且配置於該上、下管體之間隔處,該上、下管體分別設有壓抵件可常態朝該彈性體形成一擠壓作用,且該立架組頂部具有一組裝件,可供固定於一自行車之前叉;以及一被動輪組,係具有至少一滾輪筒,係配置於該底座之一後端而呈轉動狀態。
本創作利用彈性體可提供自行車前叉以軸柱為軸心扭轉之應力作用力,亦即可以對應於使用者的傾身而繞著該軸柱樞轉,藉以緩衝使用者騎乘時所產生之動力或作用力,不僅可消除應力對零件產生損耗的問題,並提供一種可供自行車於原地進行騎乘練習時具有往復擺動功效,以增加使用者於騎乘練習過程中能模擬出真實的自行車騎乘動作。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組裝件可以為快拆。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上管體係包含上、下疊置之加高管及上管,該上管係位於該下管體及該加高管之間,而該組裝件係位於該加高管頂部。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進一步設有一調節組件,該調節組件具有一環體,該環體具有一套孔可供套設於該彈性體外,該環體周緣形成有一貫穿該套孔之切槽,且該切槽兩側分別利用一調節件可供調整該切槽之間距大小。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調節件係為螺栓或旋柄。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軸柱與該上、下管體分別以一固定件組裝固定。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壓抵件係分別由該上、下管體朝內一體延伸的凸垣狀結構體。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底座具有二橫桿以及一縱桿,該二橫桿以及該縱桿之一前端係分別連接於該下管體,而該被動輪組則連結於該縱桿之一後端;或者,該被動輪組係為獨立的結構體而放置於該縱桿之後端處。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被動輪組具有一U型座體以及樞設於該U型座體之二滾輪筒。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被動輪組進一步連接一阻尼模組。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調節組件之環體係一體配置於該上管體底部;或者,該調節組件之環體係一體配置於該下管體頂部。
除非另外說明,否則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下列用語具有下文給予的定義。請注意,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用語「一」意欲涵蓋在一個以及一個以上的所載事項,例如至少一個、至少二個或至少三個,而非意味著僅僅具有單一個所載事項。此外,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的「包含」、「具有」等開放式連接詞是表示請求項中所記載的元件或成分的組合中,不排除請求項未載明的其他組件或成分。亦應注意到用語「或」在意義上一般也包括「及/或」,除非內容另有清楚表明。本申請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用語「約(about)」,是用以修飾任何可些微變化的誤差,但這種些微變化並不會改變其本質。
請參閱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的結構立體圖。首先,本創作之自行車訓練裝置1至少包含:一底座10、一立架組20以及一被動輪組30;其中:
該底座10可供設置於一平面上,其係具有二橫桿11以及一縱桿12,該二橫桿11以及該縱桿12之一前端係分別連接於該立架組20底部;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二橫桿11係與該立架組20一體製成,而該縱桿12係組裝於該立架組20底部。雖然本說明書說明且圖式繪示底座10在本說明書說明係具有二橫桿11以及一縱桿12,但該底座10可具有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結構。
立架組20係設置於該底座10之一前端,請同時參閱第2圖所示,立架組20具有一軸柱21以及套設於該軸柱21外且上下間隔配置之上、下管體22、23,並有一彈性體24套設於該軸柱21外且配置於該上、下管體22、23之間隔處,該上、下管體22、23分別設有上、下壓抵件221、231可常態朝該彈性體24形成一擠壓作用;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軸柱21與該上、下管體22、23分別以一固定件25組裝固定;而上、下壓抵件221、231件係分別由該上、下管體朝內一體延伸的環形凸垣狀結構體,利用上、下壓抵件221、231將彈性體24壓縮形成一擠壓作用,進而讓彈性體24具有預定之撓性及阻力作用。
且該立架組20頂部另設有一組裝件26,可供固定於一自行車之前叉。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組裝件26係配置於該上管體22之頂部。雖然本說明書說明且圖式繪示組裝件26在本說明書說明係具有一快拆,但該組裝件26可具有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結構。
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進行立架組之組裝時,先藉由一固定件25(可以為螺栓或旋柄)將軸柱21固定於該下管體23內,再將彈性體24套設於軸柱21外,且相對配置於下管體23之上方,並將上管體22套設於軸柱21外,且相對配置於彈性體24之上方,並施以向下壓抵彈性體24之預定壓力,並利用一固定件25將上管體22固定於該軸柱21,則完成立架組之組裝。而該二橫桿11以及該縱桿12之一前端係分別連接於該下管體23底部,而該被動輪組30則設置於該縱桿12之一後端。
被動輪組30係具有至少一滾輪筒31,係樞設於該底座10之一後端而呈轉動狀態;在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被動輪組30具有一U型座體32,該U型座體32係連結樞設於該縱桿12之後端,另有二滾輪筒31樞設於該U型座體32而呈轉動狀態。雖然本說明書說明且圖式繪示被動輪組30在本說明書說明係具有一U型座體32,但該被動輪組30可具有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結構。在另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被動輪組進一步連接一阻尼模組,以調整滾輪筒之轉動扭矩,使踩踏自行車之後輪之力道能隨時作改變,滿足高低扭矩動力之各種狀態之訓所需,以模擬不同之賽道狀況,達成自主訓練之目的。在又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被動輪組30係為獨立的結構體,如第7圖所示,而放置於該縱桿12之後端處。
使用者在操作本創作訓練裝置時,使用者先選自的一自行車5,請同時參閱第3圖所示,該自行車5只有裝設一後輪51,並將該自行車5放置於底座10上方處,該自行車5之後輪51係設置於該被動輪組30之二滾輪筒31間上方處,再將該自行車5的一前叉52固定於該立架組20之上管體22處,其搭配該組裝件26樞設於該上管體22與該自行車5之前叉52前叉爪片521處,致使該自行車5之前叉52能穩固於該立架組20之上管體22處,以完成自行車之架設;隨後,使用者可跨騎在自行車5上進行騎乘練習,踩動踏板而帶動自行車5之後輪51旋轉,並以自行車後輪51抵壓摩擦滾輪筒31轉動,而使用者手握持把手53時,利用彈性體24可提供自行車前叉52以軸柱21為軸心扭轉之應力作用力,亦即可以對應於使用者的傾身而繞著該軸柱21樞轉,藉以緩衝使用者騎乘時所產生之動力或作用力,不僅可消除應力對零件產生損耗的問題,且可達到如同在地面上騎乘自行車一般,以增加使用者於騎乘練習過程中能模擬出真實的自行車騎乘動作。
在另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上管體22係包含上、下疊置之加高管222及上管223,如第4圖所示,該上管223係位於該下管體23及該加高管222之間,而該組裝件26係位於該加高管222頂部,該加高管222及上管223間利用一固定件25組裝固定,可進一步視自行車之輪徑大小來選用不同長度之加高管222,以增加其實用性。
在又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本創作之訓練裝置1進一步設有一調節組件40,如第5圖(A)及第6圖所示,該調節組件40具有一環體41,該環體41具有一套孔42可供套設於該彈性體24外,該環體41周緣形成有一貫穿該套孔42之切槽43,且該切槽43兩側分別利用一調節件44可供調整該切槽43之間距大小,藉以調整緊束彈性體24的作用力,以達到調整彈性體24之撓性及阻力作用大小。雖然本說明書說明且圖式繪示調節件44在本說明書說明係具有一螺栓,但該調節件44可具有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結構(例如旋柄)。在另一個優選具體實施方案中,該調節組件之環體41可一體配置於上管體22底部或下管體23頂部,如第5圖(B)所示,該環體41係一體配置於下管體23頂部。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自行車一較佳可行之訓練裝置,爰依法提呈新型專利之申請;本創作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巳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創作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創作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創作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訓練裝置
10‧‧‧底座
11‧‧‧橫桿
12‧‧‧縱桿
20‧‧‧立架組
21‧‧‧軸柱
22‧‧‧上管體
221‧‧‧上壓抵件
222‧‧‧加高管
223‧‧‧上管
23‧‧‧下管體
231‧‧‧下壓抵件
24‧‧‧彈性體
25‧‧‧固定件
26‧‧‧組裝件
30‧‧‧被動輪組
31‧‧‧滾輪筒
32‧‧‧U型座體
40‧‧‧調節組件
41‧‧‧環體
42‧‧‧套孔
43‧‧‧切槽
44‧‧‧調節件
5‧‧‧自行車
51‧‧‧後輪
52‧‧‧前叉
521‧‧‧前叉爪片
53‧‧‧把手
第1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第2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3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示意圖。 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第5圖(A)、(B)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第6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第7圖所示為本創作中訓練裝置第四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Claims (12)

  1. 一種自行車訓練裝置,至少包含: 一底座; 一立架組,係設置於該底座之一前端,其具有軸柱以及套設於該軸柱外且上下間隔配置之上、下管體,並有一彈性體套設於該軸柱外且配置於該上、下管體之間隔處,該上、下管體分別設有壓抵件可常態朝該彈性體形成一擠壓作用,且該立架組頂部具有一組裝件,可供固定於一自行車之前叉;以及 一被動輪組,係具有至少一滾輪筒,係配置於該底座之一後端而呈轉動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組裝件可以為快拆。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上管體係包含上、下疊置之加高管及上管,該上管係位於該下管體及該加高管之間,而該組裝件係位於該加高管頂部。
  4. 如請求項1至3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進一步設有一調節組件,該調節組件具有一環體,該環體具有一套孔可供套設於該彈性體外,該環體周緣形成有一貫穿該套孔之切槽,且該切槽兩側分別利用一調節件可供調整該切槽之間距大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調節件係為螺栓或旋柄。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軸柱與該上、下管體分別以一固定件組裝固定。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壓抵件係分別由該上、下管體朝內一體延伸的凸垣狀結構體。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二橫桿以及一縱桿,該二橫桿以及該縱桿之一前端係分別連接於該下管體,而該被動輪組則連結於該縱桿之一後端;或者,該被動輪組係為獨立的結構體而放置於該縱桿之後端處。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被動輪組具有一U型座體以及樞設於該U型座體之二滾輪筒。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被動輪組進一步連接一阻尼模組。
  11.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調節組件之環體係一體配置於該上管體底部。
  12.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訓練裝置,其中,該調節組件之環體係一體配置於該下管體頂部。
TW107200199U 2018-01-05 2018-01-05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TWM565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199U TWM565053U (zh) 2018-01-05 2018-01-05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0199U TWM565053U (zh) 2018-01-05 2018-01-05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5053U true TWM565053U (zh) 2018-08-11

Family

ID=6396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0199U TWM565053U (zh) 2018-01-05 2018-01-05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5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9809B (zh) 用於使用多元件負載分散以進行模擬騎乘腳踏車之健身運動的裝置及方法
US8579769B2 (en) Step-cycling apparatus
US9669257B2 (en) Bicycling exercise apparatus
US10071298B1 (en) Workout apparatus for simulating user movement patterns in bicycle sports
US20040053751A1 (en) Bicycle trainer allowing laterial rocking motion
US11383127B1 (en) Mechanism to provide intuitive motion for bicycle trainers
US7654545B1 (en) Vehicle for exercising
US11931623B2 (en) Bicycling exercise apparatus
US20030127822A1 (en) Transportation device
TWM565053U (zh) Bicycle training device
US5496237A (en) Bicycle training apparatus
TWM511880U (zh) 能維持運動器材之踩踏動能的傳動機構
EP2014339B1 (en) Cycling training device for application on bicycles
CN208018039U (zh) 自行车训练装置
TWI271351B (en) Versatile two wheel vehicle
US11547899B2 (en) Procumbent exercise apparatus
CN211223716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脚踏车
KR20090006839U (ko) 무핸들 자동조향 삼륜자전거
CN208248363U (zh) 一种休闲健身自行车
KR200363709Y1 (ko) 무핸들 삼륜 자전거
KR200251016Y1 (ko) 자전거
TWM614060U (zh) 二輪載具平衡訓練之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