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4756U - Touch device - Google Patents

Touch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4756U
TWM564756U TW107204859U TW107204859U TWM564756U TW M564756 U TWM564756 U TW M564756U TW 107204859 U TW107204859 U TW 107204859U TW 107204859 U TW107204859 U TW 107204859U TW M564756 U TWM564756 U TW M5647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ide
axial direction
elastic arms
plate unit
upper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4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俊傑
黃慶瑤
曾令丞
Original Assignee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4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4756U/zh
Publication of TWM564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4756U/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裝置,包含一底板單元及一上板單元,該底板單元的一第二底側具有一中間部、二側翼部、二開槽及二分別伸設於該等開槽中的彈性臂,該等彈性臂各具有一連接端,以及一相反於該連接端的活動端,該上板單元包括一第一上側、一第二上側,以及一對趨近於該第二上側的感觸模組,該第二上側可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趨近或遠離,該第二上側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遠離時,該等彈性臂的活動端與該等感觸模組之間形成一間隙,其中一感觸模組觸壓其中一彈性臂的活動端時,另一彈性臂的活動端可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的支撐功能,避免觸壓點產生偏移。

Description

觸控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產品,特別是指一種作為電子產品輸入介面的觸控裝置。
現有的筆記型電腦的輸入介面,一般都會配置鍵盤及觸控板(Touch Pad或Track Pad),其中該觸控板除了設置有可產生游標移動作用之感觸區外,還配置有代替滑鼠左鍵、右鍵與中鍵使用的數個觸擊模組。
現有一種用以支撐一觸控板的觸控板支撐裝置(TW證書號第I535366號專利案),包含一框架板體及一支撐片體,該支撐片體呈相反的兩端的頂抵部分別頂抵於該觸控板。當操作者按壓該觸控板時,利用該等頂抵部可提供該觸控板有向下移動的空間,且可產生按壓滑鼠按鍵之觸感,當放開對該觸控板之施力時,利用該等頂抵部產生的回復力,可使該觸控板回復至原位。
雖然上述觸控板支撐裝置可達到預期的使用目的,但是當操作者施力按壓於該觸控板其中一側時,該支撐片體的相對應側會因為施力而下沉,但是相反的另一側向上翻翹,並觸擊到該觸控板,容易造成觸壓點偏移。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避免觸壓點偏移之觸控裝置。
於是,本新型觸控裝置,包含一底板單元及一上板單元。該底板單元包括一第一底側、一沿一第一軸向相反於該第一底側的第二底側、一由該第一底側延伸至該第二底側的頂面、一相反於該頂面的底面、二趨近於該第二底側的開槽,以及二分別伸設於該等開槽中的彈性臂,該第二底側具有一中間部,以及二沿一垂直於該第一軸向的第二軸向分設於該中間部兩側的側翼部,該等開槽分別設置於該等側翼部,該等彈性臂各具有一連結於該中間部的連接端,以及一相反於該連接端的活動端。該上板單元包括一連接於該第一底側的第一上側、一沿該第一軸向相反於該第一上側的第二上側,以及一對趨近於該第二上側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彈性臂的感觸模組,該第二上側可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趨近或遠離,該第二上側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遠離時,該等彈性臂的活動端與該等感觸模組之間分別形成一間隙,其中一感觸模組觸壓其中一彈性臂的活動端時,另一彈性臂的活動端可產生彈性變形且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支撐功能。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利用該等彈性臂的設置,當施力於該上板單元且透過其中一感觸模組觸壓其中一彈性臂的活動端時,另一彈性臂的活動端可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的支撐功能,避免觸壓點產生偏移。
參閱圖1與圖2,本新型觸控裝置之一實施例,適用於筆記型電腦(圖未示),並包含一底板單元10及一上板單元20。
該底板單元10包括一第一底側11、一沿一第一軸向Y相反於該第一底側11的第二底側12、一由該第一底側11延伸至該第二底側12的頂面13、一相反於該頂面13的底面14、一趨近於該第一底側11的下連接組15、二趨近於該第二底側12且由該頂面13連通至該底面14的開槽16,以及二分別伸設於該等開槽16中的彈性臂17。該第二底側12具有一中間部121,以及二沿一垂直於該第一軸向Y的第二軸向X分設於該中間部121兩側的側翼部122,該下連接組15具有數個沿該第二軸向X間隔設置的槽孔151,以及數個沿該第二軸向X間隔設置且與該等槽孔151錯開設置的支撐座152。該等開槽16分別設置於該等側翼部122且分別沿該第二軸向X延伸,該等彈性臂17各具有一橫臂段171,以及一連接於該橫臂段171的觸壓段172,該橫臂段171具有一連結於該中間部121的連接端173,以及一相反於該連接端173的外側端174,該觸壓段172呈圓板狀,並各具有一相反於該外側端174的活動端175,以及一朝上凸出且介於該外側端174與該活動端175之間的凸點176。該等觸壓段172平行該第一軸向Y的寬度大於該等橫臂段171平行該第一軸向Y的寬度。
該上板單元20包括一連接於該第一底側11的第一上側21、一沿該第一軸向Y相反於該第一上側21的第二上側22、一趨近於該第一上側21的上連接組23,以及二趨近於該第二上側22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彈性臂17的感觸模組24,該上連接組23具有數個沿該第二軸向X間隔設置且可嵌套於該等槽孔151中的插片231,該第二上側22可相對於該第二底側12產生浮動且可相對於該第二底側12產生趨近或遠離。就構成組件而言,該上板單元20還包括一表層25、一設置於該表層25下方的電路板模組26、一連接於該電路板模組26底部的後托板27,以及一連接於該電路板模組26底部的前托板28。該上連接組23設置於該後托板27,該後托板27抵靠於該等支撐座152上。該感觸模組24相對於該前托板28產生限位。
為供進一步瞭解本新型各元件配合所產生的作用、運用技術手段,以及所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新型的操作方式加以敘述,相信當可由此而對本新型有更深入且具體之瞭解,如下所述:
再如圖3及圖4所示,當本新型觸控裝置已預先組配成一模組,且安裝於筆記型電腦(圖未示)時,在尚未操作的狀態下,該上板單元20的第二上側22相對於該底板單元10的第二底側12產生遠離,此時,該等彈性臂17的活動端175與該等感觸模組24之間分別形成一間隙,該等凸點176也未與該等感觸模組24接觸。
再如圖5所示且配合參圖3,當操作者以手指施力按壓於該上板單元20的第二上側22的右側端時,該上板單元20的第二上側22會以該等支撐座152為支點而向下沉降,且施力經由位於右側的感觸模組24觸壓於所對應的彈性臂17的凸點176,透過該凸點176觸擊該感觸模組24,即可產生滑鼠右鍵操作功能。此時,該底板單元10的左側端受到右側施力的作用,可能會向上翻翹,此時位於左側端的另一彈性臂17的活動端175利用原本存在於與該等感觸模組24之間的間隙,以及該彈性臂17可產生彈性變形的作用,可在未受施力的作用下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24產生支撐功能,但不產生滑鼠左鍵操作功能。
同理,該上板單元20的左側端受到施力的作用,可產生滑鼠左鍵操作功能,但即使右側可能會向上翻翹,也不產生滑鼠右鍵操作功能。所以可確保觸壓點不會產生偏移,可準確地對應於使用者的操作動作。
當操作者釋放壓力時,該上板單元20的第二上側22又利用該等支撐座152為旋動中心相對於該第一底側12產生浮升,且回復至圖3的狀態。
因此,本新型利用該等彈性臂17的設置,當施力於該上板單元20且透過其中一感觸模組24觸壓其中一彈性臂17的活動端175時,另一彈性臂17的活動端175可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24的支撐功能,避免觸壓點產生偏移。
再如圖6所示,上方兩圖分別為習知觸控板左、右鍵被按下的響應曲線圖,下方兩圖為本新型觸控板左、右鍵被按下的響應曲線圖。其中,實線為下壓過程,P1為崩潰點、P2為崩潰結束點、P3為設定下壓力下壓死點,虛線為回彈曲線。Cf/Cr為P1、P2之間的差值與該差值相對於P1的比值,並且,本新型的Cf/Cr的左、右比值分別為19.9%、20.4%,相對於習知對應Cf/Cr的比值為18.9%、19.2%數值接近,給予使用者更一致的按壓觸感。
綜上所述,本新型觸控裝置,整體結構簡單、製造組配容易,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底板單元
11‧‧‧第一底側
12‧‧‧第二底側
121‧‧‧中間部
122‧‧‧側翼部
13‧‧‧頂面
14‧‧‧底面
15‧‧‧下連接組
151‧‧‧槽孔
152‧‧‧支撐座
16‧‧‧開槽
17‧‧‧彈性臂
171‧‧‧橫臂段
172‧‧‧觸壓段
173‧‧‧連接端
174‧‧‧外側端
175‧‧‧活動端
176‧‧‧凸點
20‧‧‧上板單元
21‧‧‧第一上側
22‧‧‧第二上側
23‧‧‧上連接組
231‧‧‧插片
24‧‧‧感觸模組
25‧‧‧表層
26‧‧‧電路板模組
27‧‧‧後托板
28‧‧‧前托板
Y‧‧‧第一軸向
X‧‧‧第二軸向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新型觸控裝置一實施例的一立體分解圖; 圖2是圖1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組合剖視示意圖; 圖4是沿圖3中之線Ⅳ-Ⅳ的一剖面圖 ; 圖5是類似於圖4的一操作示意圖,說明施力於一上板單元且使一感觸模組觸壓於其中一彈性臂的活動端時,另一彈性臂的活動端可產生彈性變形且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支撐功能;及 圖6是習知觸控板左鍵或右鍵被按下的響應曲線與本實施例觸控板左鍵或右鍵被按下的響應曲線的比較圖。

Claims (4)

  1. 一種觸控裝置,包含: 一底板單元,包括一第一底側、一沿一第一軸向相反於該第一底側的第二底側、一由該第一底側延伸至該第二底側的頂面、一相反於該頂面的底面、二趨近於該第二底側的開槽,以及二分別伸設於該等開槽中的彈性臂,該第二底側具有一中間部,以及二沿一垂直於該第一軸向的第二軸向分設於該中間部兩側的側翼部,該等開槽分別設置於該等側翼部,該等彈性臂各具有一連結於該中間部的連接端,以及一相反於該連接端的活動端;及 一上板單元,包括一連接於該第一底側的第一上側、一沿該第一軸向相反於該第一上側的第二上側,以及一對趨近於該第二上側且分別對應於該等彈性臂的感觸模組,該第二上側可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趨近或遠離,該第二上側相對於該第二底側產生遠離時,該等彈性臂的活動端與該等感觸模組之間分別形成一間隙,其中一感觸模組觸壓其中一彈性臂的活動端時,另一彈性臂的活動端可產生彈性變形且提供對應的感觸模組支撐功能。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底板單元的彈性臂還各具有一橫臂段,以及一連接於該橫臂段的觸壓段,該等連接端設置於該等橫臂段,該等活動端設置於該等觸壓段,該等觸壓段平行該第一軸向的寬度大於該等橫臂段平行該第一軸向的寬度。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底板單元的彈性臂的觸壓段呈圓板狀,該等觸壓段還各具有一朝該感觸模組凸出的凸點。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觸控裝置,其中,該底板單元的該等開槽分別沿該第二軸向延伸,該等彈性臂也分別沿該第二軸向延伸呈長板狀。
TW107204859U 2018-04-13 2018-04-13 Touch device TWM564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859U TWM564756U (zh) 2018-04-13 2018-04-13 Tou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859U TWM564756U (zh) 2018-04-13 2018-04-13 Touch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4756U true TWM564756U (zh) 2018-08-01

Family

ID=63960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4859U TWM564756U (zh) 2018-04-13 2018-04-13 Touch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47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3B (zh) * 2018-04-13 2019-05-11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Touch device
TWI672622B (zh) * 2018-08-09 2019-09-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
CN110837273A (zh) * 2018-08-16 2020-02-25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3B (zh) * 2018-04-13 2019-05-11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Touch device
TWI672622B (zh) * 2018-08-09 2019-09-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觸控板
US10564680B1 (en) 2018-08-09 2020-02-18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lick pad thereof
CN110837273A (zh) * 2018-08-16 2020-02-25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板
CN110837273B (zh) * 2018-08-16 2023-12-08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触摸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9343B (zh) Touch device
TWI755095B (zh) 觸控板裝置
TWM564756U (zh) Touch device
US11287908B2 (en) Pressing device
CN106354202A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TWI590116B (zh)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687856B (zh) 輸入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15872B (zh) 按鍵結構
TWI564923B (zh) 按鍵結構
TWI664890B (zh) Touch device
TW202009959A (zh) 鍵盤
TWI609396B (zh) 按鍵結構
TWI615876B (zh) 保護蓋以及鍵盤
JP2015064852A (ja) タッチパッド
US7126071B1 (en) Key and input device containing the key
TW201737276A (zh) 按鍵結構
TWI582812B (zh) 按鍵結構
TWM564316U (zh) 觸控裝置
CN208172760U (zh) 触控装置
JP3186414U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
TWI702626B (zh) 具有較佳按壓手感的觸控按鍵
JP6292624B2 (ja)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202001954A (zh) 鍵盤
CN111694454A (zh) 触控板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板模块的电子计算机
CN112882581B (zh) 触摸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