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0116B -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90116B
TWI590116B TW104132744A TW104132744A TWI590116B TW I590116 B TWI590116 B TW I590116B TW 104132744 A TW104132744 A TW 104132744A TW 104132744 A TW104132744 A TW 104132744A TW I590116 B TWI590116 B TW I5901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recess
sensing circuit
touch
touch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2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4053A (zh
Inventor
楊宜軒
張正茂
陳乾園
黃寶民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32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01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4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4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0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0116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一般會配置鍵盤與觸控板(touch pad)以作為電子裝置的輸入介面,以代替滑鼠使用,且搭配左右並置的兩個按鍵來取代滑鼠上的左鍵及右鍵以進行按鍵功能之觸發(如點選圖標或開啟功能表等)。
而為了縮減觸控板之整體結構空間,目前技術中已有出現將按壓開關直接整合在感觸電路板上並利用直接下壓觸控板之方式進行觸發之設計,以更進一步地省略上述左右並置之按鍵的配置,且有利於電子裝置之薄型化設計,而形成所知的按壓板(click pad)。
然而,在目前所知按壓板的設計中,多需要額外的支架來作為結合觸壓電路板與電子裝置之機體的結構,同時也藉由支架的可撓性而提供按壓的效果,亦即,在製作過程中,通常在電子裝置的機體上開口後,將前述支架設置於開口處,而後再於其上設置感觸電路板等其他觸控板相關組件。
如此一來,此種結構容易因開口的不連續狀態,而在支架與機體之間因製作或組裝公差而產生間隙,進而讓使用者容易從機體的外部經由間隙看到機體內部構件,也代表外物容易從間隙進入機體。再者,所述支架與機體間的定位容易因所述開口而干擾,且當其他觸控板相關組件組裝至支架時,也會因此影響這些組件與開口之間的定位關係,而容易在組裝過程中產生公差,甚而導致使用者按壓手感不佳以及按壓開關無法確實地被觸發等問題,而支架除了存在上述結構問題外,其還受限於成本與結構強度,因而成為目前觸控板模組中容易產生品質疑慮的構件。
因此,如何有效避免上述問題,便成為相關人員所需考慮解決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其藉由無縫結構而提高機體與觸控板間的組裝品質。
本發明的觸控板模組包括結構件、感觸電路板以及接觸件。結構件具有凹陷,所述凹陷與結構上非凹陷處為一體成型的結構。感觸電路板設置於凹陷。接觸件設置於感觸電路板上且位於凹陷內。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機體、感觸電路板以及接觸件。機體具有凹陷。感觸電路板配置於凹陷。接觸件設置於感觸電路板上。凹陷的開口朝向電子裝置的操作側。
基於上述,設置於電子裝置的觸控板模組藉由其結構件上的凹陷與其他非凹陷處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因而讓感觸電路板及接觸件得以順利地定位且固定在結構上,而無須產生組裝過程中定位不佳的疑慮,且所述一體成型的結構提供較佳的結構強度,及外觀的一致性,因此能有效避免非連續結構所造成組裝公差的情形產生。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板模組的示意圖。圖2與圖3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爆炸圖。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3,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適用於電子裝置(未繪示),例如是筆記型電腦,以讓使用者藉由觸控板模組100而得以對其進行操控。在此,關於應用於筆記型電腦的觸控板模組之外觀與對應關係已能由現有技術得知,在此便不再贅述。當然,於其他未繪示的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亦能適用於非前述筆記型電腦的其他電子裝置。
在此,觸控板模組100包括結構件110、感觸電路板120以及接觸件130,其中結構件110例如是前述筆記型電腦之機體的一部分,其具有凹陷112,且凹陷112的開口實質上朝向筆記型電腦的操作側OP。一般而言,所述操作側OP除了配置有本實施例之觸控板模組100外,尚配置有鍵盤模組(未繪示)。
感觸電路板120配置在結構件110上且位於凹陷112的底部114。接觸件130設置於感觸電路板120上且同樣位於凹陷112處。在本實施例中,接觸件130例如是聚酯樹脂(mylar),其貼附在感觸電路板120上以供使用者的手指進行接觸並操作。再者,感觸電路板120為現有已知的電阻式或電容式觸控板結構,其中電容式之原理在於利用手指與感觸電路板120之間的電容變化而轉變為游標之移動,而電阻式之原理則是由一層可變形之電阻薄膜與一層固定之電阻薄膜構成,中間由空氣相隔離,當手指接觸觸控板時,對上層電阻薄膜加壓使之變形並與下層電阻薄膜接觸,下層電阻薄膜就能感應手指之位置,從而控制游標之移動。基於上述,在此並未對感觸電路板120的細部予以贅述。
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結構件110由於在凹陷112的底部114與非凹陷112處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其例如是在筆記型電腦之機體的射出成型過程中已一併形成,因此感觸電路板120及其上的接觸件130能藉此更為順利且穩固地配置在結構件110的凹陷112內。此外,感觸電路板120於其背對接觸件130的連接器128藉由纜線或軟性電路板(未繪示)穿過底部114的開口111,而得以與電子裝置之機體內的電子組件進行電性連接。
同時,由於所述一體成型結構,因此得以避免前述現有機體上存有開口等不連續結構,從操作側OP觀之便不會有前述間隙產生,故而使觸控板模組100具有較佳的外觀且避免外物經由間隙進入。再者,所述一體成型之結構也能有效提高結構強度,以讓感觸電路板120及其上的接觸件130能更穩固地與結構件110結合,並得以省略前述所需的支架,進而在組裝過程中能確保較佳的組裝品質,而不致產生組裝公差,同時也能有效降低製作成本。
圖4繪示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2至圖4,在本實施例中,結構件110具有位於底部114的多個開孔118,而感觸電路板120具有多個間隔件122(standoff),其例如是以熱熔方式或表面接著(surface mount)技術而結合其上,所述間隔件122藉由多個鎖附件160而對應地鎖附於開孔118,以使感觸電路板120固定於凹陷112的底部114,且與底部114保持間隙G1。再者,結構件110還具有位於凹陷112內且立設於底部114的凸柱115,而感觸電路板120還具有觸壓點124(trigger point),且凸柱115與觸壓點124彼此相對應。據此,當使用者從操作側OP施力按壓接觸件130與感觸電路板120時,凸柱115便會與觸壓點124相互抵壓而產生觸發訊號。
另需提及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結構件110還具有多個缺口119,分別對應且圍繞於開孔118,藉以增加鎖附於結構件110後之感觸電路板120的撓性,同時也能據以調整使用者的按壓手感。此外,結構件110還具有多個定位柱117,立設於底部114,而感觸電路板120還具有多個定位孔126,以利於在組裝過程中藉由定位柱對117應地穿設於定位孔126,而達到將感觸電路板120與其上的接觸件130定位於凹陷112內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觸控板模組100還包括平衡件140,配置於感觸電路板120且位於感觸電路板120與凹陷112的底部114之間。平衡件140例如是以金屬薄板予以沖壓後局部彎折而成(如圖3及其局部放大所示),藉以提供感觸電路板120受壓時的結構剛性,而讓使用者能按壓在接觸件130的部分位置即能因平衡件140而使觸壓點124順利地抵壓於凸柱115。
詳細而言,平衡件140的其中一表面藉由接著件150,例如能雙面黏貼的膠帶,而得以與感觸電路板120相互固定,而其另一表面形成有多個卡勾142,藉以與結構件110位於底部114的多個扣孔116相互對應卡扣,以讓平衡件140作為感觸電路板120與凹陷112之底部114的連接構件。
值得注意的是,平衡件140實質上與觸壓點124位於感觸電路板120的同一側,如圖3所示,觸壓點124實質上被平衡件140的缺口所局部圍繞。如此一來,當使用者施力從操作側OP(繪示於圖1)按壓於接觸件130的局部,即是平衡件140經由接著件150貼附於感觸電路板120的部分面積,且以所述面積在接觸件130上的正投影範圍內時,由於平衡件140相對於感觸電路板120而言具備較佳的結構剛性,因此能讓前述面積部分均因受壓而同時朝向凹陷112的底部114變形靠近。換句話說,使用者無須限定要按壓在接觸件130正對於觸壓點124的部分,取而代之的,讓使用者按壓於前述面積的正投影範圍內均能達到讓觸壓點124與凸柱115抵壓並觸發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圖2與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中,結構件110還具有多個彈性臂113,位於凹陷112的底部114且對應於平衡件140。各彈性臂113的末端具有朝向平衡件140的凸點113a。當接觸件130、感觸電路板120受壓時會一併帶動平衡件150朝向底部114變形移動。此時平衡件140隨著變形移動而抵壓於凸點113a,進而使彈性臂113變形。據此,當前述受壓動作移除後而使感觸電路板120未受壓時,彈性臂113便能以其彈性恢復力而讓凸點113a頂推平衡件140,進而使感觸電路板120、接觸件130復位。如此一來,接觸件130、感觸電路板120與平衡件140能藉由彈性臂113的彈力,而讓其在未受壓的狀態得以回復至原位,因此能據以保證本實施例的觸控板模組100不因受壓而發生塌陷的情形。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由於結構件上的凹陷與其他非凹陷處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因而讓感觸電路板及接觸件得以順利地定位且固定在結構上,而能提供較佳的結構強度與較佳的外觀,即使用者從電子裝置的操作側觀視觸控板模組安並不會有間隙的產生而提高其美觀性。同時,所述一體成型結構避免現有技術中支架的使用,因此在組裝過程中還能提高組裝精度,避免組裝公差的產生,也能因此簡化製造工序與降低製造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板模組
110‧‧‧結構件
111‧‧‧開口
112‧‧‧凹陷
113‧‧‧彈性臂
113a‧‧‧凸點
114‧‧‧底部
115‧‧‧凸柱
116‧‧‧扣孔
117‧‧‧定位柱
118‧‧‧開孔
119‧‧‧缺口
120‧‧‧感觸電路板
122‧‧‧間隔件
124‧‧‧觸壓點
126‧‧‧定位孔
130‧‧‧接觸件
140‧‧‧平衡件
142‧‧‧卡勾
150‧‧‧接著件
160‧‧‧鎖附件
G1‧‧‧間隙
OP‧‧‧操作側
圖1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板模組的示意圖。 圖2與圖3分別以不同視角繪示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爆炸圖。 圖4繪示圖1的觸控板模組的剖視圖。
110:結構件 111:開口 112:凹陷 113:彈性臂 113a:凸點 114:底部 115:凸柱 116:扣孔 117:定位柱 118:開孔 119:缺口 120:感觸電路板 130:接觸件 140:平衡件 142:卡勾 150:接著件 160:鎖附件

Claims (9)

  1. 一種觸控板模組,包括:一結構件,具有一凹陷,該凹陷與該結構件上非該凹陷處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一感觸電路板,設置於該結構件上且位於該凹陷;以及一接觸件,設置於該感觸電路板上且位於該凹陷,其中該結構件還具有多個開孔與多個缺口,而該感觸電路板具有多個間隔件(standoff),該些間隔件藉由多個鎖附件而對應地鎖附於該些開孔,以使該感觸電路板與該凹陷的底部保持一間隙,該些缺口分別對應且圍繞該些開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適用於一電子裝置的一機體,該結構件為該機體的一部分,該凹陷的開口朝向該電子裝置的一操作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還包括:一平衡件,配置於該感觸電路板且位於該感觸電路板與該凹陷的底部之間,該感觸電路板還具有一觸壓點(trigger point),面對該凹陷的底部,且該觸壓點與該平衡件位於該感觸電路板的同一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結構件還具有一凸柱,位於該凹陷內且面對該觸壓點,該感觸電路板受壓而使該觸壓點抵接於該凸柱而觸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結構件還具有多個彈性臂,位於該凹陷的底部且對應於平衡件,當該感觸電路板受壓時,該平衡件被帶動而抵壓且變形該些彈性臂,以在該感觸電路板未受壓時,該些彈性臂的彈力驅動該感觸電路板與該平衡件復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結構件還具有多個扣孔,位於該凹陷的底部,而該平衡件還具有多個卡勾,該些卡勾卡扣於該些扣孔,以使該平衡件固定於該凹陷。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還包括:一接著件,接著在該感觸電路板與該平衡件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板模組,其中該結構件還具有多個定位柱,而該感觸電路板還具有多個定位孔,該些定位柱對應地穿設於該些定位孔。
  9.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機體,具有一凹陷;一感觸電路板,配置於該凹陷;以及一接觸件,設置於該感觸電路板上,其中該凹陷的開口朝向該電子裝置的一操作側,其中該機體還具有多個開孔與多個缺口,而該感觸電路板具有多個間隔件,該些間隔件藉由多個鎖附件而對應地鎖附於該些開孔,以使該感觸電路板與該凹陷的底部保持一間隙,該些缺口分別對應且圍繞該些開孔。
TW104132744A 2015-10-05 2015-10-05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590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2744A TWI590116B (zh) 2015-10-05 2015-10-05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2744A TWI590116B (zh) 2015-10-05 2015-10-05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053A TW201714053A (zh) 2017-04-16
TWI590116B true TWI590116B (zh) 2017-07-01

Family

ID=59256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2744A TWI590116B (zh) 2015-10-05 2015-10-05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9011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810B (zh) * 2018-09-14 2019-1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固定型開關及具有表面固定型開關的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計算機
TWI687954B (zh) * 2019-03-22 2020-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75412B (zh) * 2021-04-26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觸控板
TWI799870B (zh) * 2021-05-24 2023-04-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43B (zh) * 2018-04-13 2019-05-11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Touch device
TWI696101B (zh) * 2018-08-10 2020-06-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固定型開關及具有表面固定型開關的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計算機
TWI699685B (zh) * 2019-06-14 2020-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7810B (zh) * 2018-09-14 2019-11-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固定型開關及具有表面固定型開關的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計算機
TWI687954B (zh) * 2019-03-22 2020-03-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TWI775412B (zh) * 2021-04-26 2022-08-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式觸控板
TWI799870B (zh) * 2021-05-24 2023-04-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板模組以及具有觸控板模組的電子計算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4053A (zh) 2017-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116B (zh) 觸控板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420349B (zh) 可改變按鍵觸壓力量之滑鼠裝置
JP6080265B2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
US201001036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160750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90384426A1 (en) Touch module
TWI630512B (zh) 滑鼠
US20110079450A1 (en) Small Device
US9563237B2 (en) Input apparatus,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touch pad
US11402931B1 (en)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US10521029B1 (en) Touch 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TWI609396B (zh) 按鍵結構
TWI564922B (zh) 按鍵連接模組
US20190385800A1 (en) Touch module
TWI615872B (zh) 按鍵結構
JP2015064852A (ja) タッチパッド
US9715976B2 (en) Keyboard device
CN110609587B (zh) 触控模块
TW201411423A (zh) 滑鼠
JP3186414U (ja) タッチパッド入力装置
TWM628957U (zh) 電子裝置
TW201247077A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9144293B (zh) 鼠标
KR101358355B1 (ko) 터치 패드
JP6292624B2 (ja)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