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1364U -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1364U
TWM561364U TW107203070U TW107203070U TWM561364U TW M561364 U TWM561364 U TW M561364U TW 107203070 U TW107203070 U TW 107203070U TW 107203070 U TW107203070 U TW 107203070U TW M561364 U TWM561364 U TW M5613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le
power generation
solar power
sup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eng-Nan Li
Wei-Qing Yu
Yi-Han Huang
jing-hu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Dehan Intellect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han Intellect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han Intellect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7203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1364U/zh
Publication of TWM561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1364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一種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包含一樁體單元,及一支架單元。該樁體單元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並包括一樁身。該樁身具有多個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的螺旋筋,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及該螺旋筋的混凝土。該支架單元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頂端的連結座,及一連接於該連結座的框架,或還包括多個架設於該框架上並相對於該框架呈傾斜狀的傾斜架。該框架或該等傾斜架可供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配合該樁體單元架高該框架的設計,除了達成發電目的,還能使土地供其它活動利用。

Description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太陽能發電設施的建構設備,特別是指一種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參閱圖1,為一習知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包含一建構於地面的基礎單元11、一自該基礎單元11向上延伸的支撐單元12,及一安裝於該支撐單元12上的太陽能電池模組13。其中,該基礎單元11因與土壤接觸,大多使用耐候性佳及耐久性佳的鋼筋混凝土材料製成,該基礎單元11包含一埋置於地表下的基礎板111,及一自該基礎板111向上延伸且局部突出地表的基礎柱112。而該支撐單元12包括一固定於該基礎柱112的鋼架柱121,及一固定在該鋼架柱121上的承盤122。該太陽能電池模組13架設於該承盤122上,該承盤122是配合設置地點的日照而朝向特定角度,使得該太陽能電池模組13盡可能接收太陽光能,並將所接收的太陽光能轉換為可利用的電能。
參閱圖2並配合圖1,為了降低建設成本並且節約土地使用,該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得以密集地建置,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建構高密度的太陽能電池模組13,以求收集更多的太陽光能。
然而,上述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仍存在有許多的缺點:
(1)難以提高高度:若要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13的所在高度,即必須增加該基礎柱112及該鋼架柱121的高度,但在增加該基礎柱112及該鋼架柱121之高度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地基的穩定度,故勢必也需要增加該基礎板111的平面尺寸以及入地深度,因此不但增加建造成本,在密集性建構時也會因該等基礎板111的平面尺寸而受限。
(2)浪費大量土地面積:所述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除了必須佔用大量土地,且無法進行其它的經濟活動或社交活動,形成土地的高度浪費,造成土地資源使用的重大排擠。所以目前所述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幾乎都只能設置於經濟利用價值較低的地區,例如受污染的土地、無法耕作的荒廢土地、近海溼地等。
(3)施工期過長:由於該基礎單元11的鋼筋混凝土材料及施工工序特性,須經過開挖整地、低強度打底混凝土、測量放樣、模板組立、鋼筋組立、基礎螺栓放樣組立、灌注混凝土、模板拆除、土方回填夯實、混凝土乾硬等工序,加上混凝土材料形成足夠強度所需的時間相當長,相當耗費工期,也是財務方面的損失。如果施工地點臨接道路或公共設施,除長時間施工影響交通外,如工地不適合開挖,也會影響工作的進行。
(4)具有排他性:因為所述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相當昂貴,該等太陽能電池模組13更是嬌貴的材料,易為外力破壞,維護成本也貴。為保護資產並且維護設備安全,所述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1的管理者都會於土地周圍設置阻籬,防範他人進入及發生破壞,形成與外界社會的隔離。設置越多,形同剝奪的土地越多。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易於提高高度且不影響土地利用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於是,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適用於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並安裝於一土層中,該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包含一樁體單元,及一支架單元。
該樁體單元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並適用於插入該土層中,且有一部分顯露於該土層上,該樁體單元包括一呈中空長管狀的樁身,該樁身具有多個沿軸向延伸且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的螺旋筋,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及該螺旋筋的混凝土。
該支架單元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頂端的連結座,及一連接於該連結座並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框架,該框架的平面面積不小於16平方公尺,且該框架距離該土層的離地高度不小於3.8公尺。
另外,本新型之另一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易於提高高度且不影響土地利用的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於是,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適用於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並安裝於一土層中,該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包含一樁體單元,及一支架單元。
該樁體單元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並適用於插入該土層中,且有一部分顯露於該土層上,該樁體單元包括一呈中空長管狀的樁身,該樁身具有多個沿軸向延伸且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的螺旋筋,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及該螺旋筋的混凝土。
該支架單元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頂端的連結座、一連接於該連結座的框架,及多個架設於該框架上並相對於該框架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傾斜架,該等傾斜架的平面面積總和不小於16平方公尺,且該框架距離該土層的離地高度不小於3.8公尺。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離心法先拉式混凝土基樁,得以深入土層下而提供穩定的支撐,有利於提高該樁身顯露於該土層上的高度,以將該支架單元架高,利於在該框架上鋪設用以發電的太陽能電池模組,並騰出該支架單元下方的空間,在該樁體單元實質上不會佔據橫向延伸之空間的情況下,該支架單元下方的空間即可供其它活動使用,創造土地更高的利用價值。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一實施例,適用於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4,並安裝於一土層9中,該第一實施例包含一樁體單元2,及一支架單元3。
參閱圖4與圖5,該樁體單元2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屬於在工廠中預先製造,再運輸至工地現場施作而沉入該土層9的樁體種類,也就是一種預製樁。該樁體單元2適用於插入該土層9中,且有一部分顯露於該土層9上,該樁體單元2包括一呈中空長管狀的樁身21,該樁身21具有多個沿軸向延伸且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211、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211的螺旋筋212,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211及該螺旋筋212的混凝土213。如圖3所示,定義該樁身21顯露於該土層9外的一預設高度H,當實際實施時,該預設高度H可依據需求而調整,惟該預設高度H越高時,該樁身21沉樁於該土層9內的深度也要越深,以在提升高度的同時,確保該樁體單元2的可靠性。
參閱圖6並配合圖3,該支架單元3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2頂端的連結座31,及一連接於該連結座31並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的框架32。該等框架32主要是由多個縱橫交錯的樑條321所構成,所述的樑條321較佳得以使用冷軋製成的C形輕型鋼,或者熱軋製成的H型鋼為主,但也可以是其他型式鋼材及尺寸,如H型鋼、槽鋼、角鋼、圓型鋼管、方型鋼管材料等或組合,可視當地風力強弱而設計,只要得以確實構成呈現平面的該框架32即可,並不以上述為限。另外,較佳是使用具有質輕且不必頻繁維護之優點的鋁金屬做為該等樑條321的材料,也可達成預期之功能。
該框架32的平面面積不小於16平方公尺,且該框架32之最低點距離該土層9的離地高度K不小於3.8公尺。為了確保各種車輛得以確實通行,目前各地區公路法規對於交通道路的規範,主要是以橋樑底的淨高度為標準來表示。例如美國州公路及運輸協會(AASHTO) 2002版的”公路橋樑標準規範”(Standard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Bridges)的第2.2.3節即規定須有14英呎(約為4.27公尺)的淨高要求。而該框架32距離該土層9的離地高度K即是參考相關法規規定,使本新型得以讓車輛自下方通過,使得下方土地仍能供其它活動利用。另外,各地區公路設計上的路肩寬度規定依公路等級而各有不同,例如台灣的”公路路線設計規範”的第2.3節的”表 2.3.1 公路等級與路肩寬最小寬度”中規定一級路和二級路的外側路肩寬度容許最小值為2.5公尺。因本新型供設置太陽能電池模組4的該框架32是在該樁身21之上方,並涵蓋該樁身21,當該樁身21地點在高速公路的兩側路肩以外時,同時考量本新型的經濟規模可行性,確保一定範圍之設置面積,以接收太陽光的光能,並參考公路的規範,以路肩至少有一側2.5公尺可供利用,故設計該框架32的面積不小於4公尺乘以4公尺之16平方公尺,也就是單側至少延伸2公尺,以確保工程施作之經濟效益。但要強調的是,該框架32的實際實施的形狀,並不以正方形為限。
其中,該支架單元3的框架32,能與另一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框架32相互連接,使得該第一實施例在需要密集配置的環境中,使該等框架32得以呈現最緊密配置,除了提高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的配置密度,也能在有限的土地上發揮最大的功效。
參閱圖3A,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圖3中所示的該框架32是傾斜的,可以使太陽日照的角度更好。但在實務上,該框架32也可以是如圖3A所示地略呈水平的,雖相對於傾斜而言可能致使太陽光收集效能較差,但因平舖施工更容易架設,減少水平方向的風力荷重,降低施工成本,仍能發揮本新型的功能。
參閱圖7,為了確保相對水平面呈現傾斜的該框架32具有一定的穩固性,可在該框架32下額外設置支撐機構8,所述的支撐機構8包括一固定於該樁身21的金屬環扣81,及複數連接於該金屬扣環81與該框架32之間的斜撐桿82,用以降低該樁身21頂端連接點的外力彎矩,但不影響本新型的功能。特別注意的是,該等斜撐桿82較佳是使用角鋼,也可以是其他型式鋼材及尺寸,如H型鋼、槽鋼、圓型鋼管、方型鋼管材料等或組合,視當地風力強弱而設計,設計款式及構件斷面選擇繁多,無法限制,只要能滿足所受外力的抵抗,即可滿足本新型的功能要求。當然,在金屬材料的選擇上,若採用鋁合金材料做為該斜撐桿82與該金屬環扣81的材料,除了發揮其不需頻繁維護的優點外,也可達成上述的預期功能。
參閱圖8並配合圖3,因本新型的該樁體單元2是採用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故不需在工地現場鑄樁而可縮短工期,且因為只要依據高度需求調整沉樁的深度,即可確保整體的穩定可靠性,故又有利於抬升該支架單元3的高度,使得該支架單元3下方的土地仍能供其他活動有效利用。如圖8所示,本新型得以利用公路交通系統中,無論是各種道路的兩側,甚至是道路中央安全島或者是植樹綠帶皆可建置,以在同一土地上同時擁有人車通行和陽光發電的功能。值得特別說明的是,由於多個第一實施例是間隔設置,彼此間仍可以有空隙,雖頂端架設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而遮蔽部分的陽光,但仍可設計成擁有30%至50%的半日照量,雖較難種植高大型樹木,但小型喬木、灌木類仍可以種植,不致於妨礙道路綠化植栽及市民生活,只要道路兩側建築物高度的日照遮掩不多,即使在較小的街道也可以發揮本新型的功能。另外,也由於該等太陽能電池模組4吸收太陽日照,在夏季或較熱的季節還可以降低地面溫度,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節省住民生活及工作所需的冷氣空調設置費用及電力費用,也提供市民較舒適的活動休憩空間,並不以單純交通功能為限。
參閱圖9,為本新型配合軌道交通而建置的實際使用情況,例如高速鐵路、火車鐵路,甚至城市中的捷運輕軌軌道,只要提高所述樁體單元2的高度,使得該支架單元3之高度提高,避開軌道交通所使用的配電線路即可。要特別說明的是,因多數的軌道多已舖設完成,交通運輸也在運行中,故不可能中斷過久而配合長期的施工。本新型所採用的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施工時可直接置入土層中,達成快速施工的效果,不影響既有交通的運行。由於軌道交通路線通常是採用與外界交通完全隔離的車道或軌道的專用路權,不會與外界有干擾,可供設置本新型的土地空間極多,可提供太陽能發電設備設置容量也相當大,是本新型的最佳設置地點之一。
參閱圖10,除了如圖8、圖9所述已被密集使用的土地以外,本新型也能加以運用在荒廢土地、海灘、海邊的低利用價值溼地,或者養殖用的魚塭土地,妥善應用對其他領域而言僅具較低利用價值的土地。除此之外,因為該樁身21主要是以混凝土材質所製成,對於地下土壤影響、天雨濕氣、風吹或海風鹽分有一定的耐受性,而該樁體單元2易於依據需求抬升高度的特性,也能防止架設於該樁身21頂端之該支架單元3以及該太陽能電池模組4受到海浪衝擊影響。同理,本新型也可以應用在河岸、河灘地、沼澤地、溼地等近水環境,可以達到相同的功能。
參閱圖11與圖12,為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二實施例,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該支架單元3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2頂端的連結座31、一連接於該連結座31的框架32,及三個架設於該框架32上並相對於該框架32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的傾斜架33。其中,該等傾斜架33主要是由多個縱橫交錯的金屬條331所構成。為了確保該等傾斜架33仍能配合一定範圍的面積需求,該等傾斜架33的平面面積總和不小於16平方公尺。在該第二實施例中,使該等太陽能電池模組4配合陽光方向所需呈現的傾斜,主要是透過該等傾斜架33來達成。因該等傾斜架33是間隔分散於該框架32上,相較於該第一實施例直接使該框架32傾斜而言,在需要承受較強水平風力的環境中,可以減少該樁身21所承受的彎矩。要額外說明的是,該等傾斜架33的數目可依該框架32的情形而配合設置,不以三個為限。
參閱圖13,為該第二實施例的其中一種實施態樣,該框架32相較於水平面而呈傾斜狀,除了不影響該第二實施例的基本功能之外,還能藉此配合不同環境的陽光方向,使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確實朝向得以收集到較多光能的方向。
參閱圖14,為該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態樣,為了使得該等傾斜架33面向陽光的角度更符合所需,該等傾斜架33在該框架32上相對於該框架32所呈現之平面而呈傾斜排列,也就是說,該等傾斜架33的平面方向可以是與該框架32的平面方向朝向不同的方向,以配合實際的光源方向。當本新型的設置受到地形限制或排列限制時,這種傾斜設置的方式,將更具優勢。
參閱圖15,該第二實施例實際實施時,能藉由多個框架32得以彼此連結的特性,使多個第二實施例彼此連結、緊密排列,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積來接收最大的光能。如圖15所示,由於該等框架32距離該土層9的離地高度K不小於3.8公尺的高度,故下方的空間仍能供例如交通活動、經濟活動、或人類社交活動之用。
參閱圖16,為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三實施例,該第三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及該第二實施例的差別在於:該樁體單元2還包括二分別安裝於該樁身21之相反兩端的環形端板22,藉此強化該樁體單元2整體的強度和完整性。
參閱圖17,為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四實施例,該第四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及該第二實施例的差別在於:該樁體單元2包括一形成於該樁身21其中一端且呈圓錐狀的樁尖23。透過呈現圓錐狀的該樁尖23,能提高該樁身21貫入所施工之土層的效率,有利於該樁體單元2沉樁的施工。
參閱圖18,為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五實施例。該第五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及該第二實施例的差別在於:該連結座31的下端距離該土層9的設定高度N,小於該框架32距離該土層9的離地高度K。該連結座31是由金屬製成,在材質強度比下方構成材質主要為混凝土的該樁體21的強度更高且靭性更好。在考慮本新型的外觀美學、道路交通安全性時,可以採用更短的該樁體21、和更加細瘦且長度更長之金屬製的該連結座31,以能使視覺上更加細瘦,有助於應用於道路交通時增加用路人通行安全性。該連結座31的主要斷面形狀為圓形管、方形管、或H型鋼,類似於工程市場中常見的鋼鐵構件形狀,或者上述之組合,但斷面形狀並不以此為限。
綜上所述,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因該樁體單元2是採用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有利於快速施工以及提高架設於頂端之支架單元3的高度,得以藉此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4而接收光能發電,也讓該支架單元3下方的空間仍能供其它活動利用,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樁體單元
21‧‧‧樁身
211‧‧‧縱向鋼棒
212‧‧‧螺旋筋
213‧‧‧混凝土
22‧‧‧環形端板
23‧‧‧樁尖
3‧‧‧支架單元
31‧‧‧連結座
32‧‧‧框架
321‧‧‧樑條
33‧‧‧傾斜架
331‧‧‧金屬條
4‧‧‧太陽能電池模組
8‧‧‧支撐機構
81‧‧‧金屬環扣
82‧‧‧斜撐桿
9‧‧‧土層
H‧‧‧預設高度
K‧‧‧離地高度
N‧‧‧設定高度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一習知的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 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建構多個所述地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情況; 圖3是一側視圖,說明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一實施例; 圖3A是一類似於圖3的側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之一支架單元的另一種設置可能性; 圖4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一樁體單元; 圖5是一另一角度的剖視圖,說明該樁體單元的一樁身; 圖6是一俯視圖,說明該支架單元的一框架; 圖7是一側視圖,說明該支架單元的另一種實施態樣; 圖8至圖10皆是示意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使用環境及功效; 圖11是一側視圖,說明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二實施例; 圖12是一俯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該框架及多個傾斜架; 圖1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其中一種實施態樣; 圖14是一俯視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實施態樣; 圖15是一示意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環境及功效; 圖16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三實施例; 圖17是一不完整的剖視圖,說明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四實施例;及 圖18是一側視圖,說明本新型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一第五實施例。

Claims (8)

  1. 一種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適用於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並安裝於一土層中,該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包含: 一樁體單元,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並適用於插入該土層中,且有一部分顯露於該土層上,該樁體單元包括一呈中空長管狀的樁身,該樁身具有多個沿軸向延伸且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的螺旋筋,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及該螺旋筋的混凝土;及 一支架單元,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頂端的連結座,及一連接於該連結座並相對於水平面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框架,該框架的平面面積不小於16平方公尺,且該框架距離該土層的離地高度不小於3.8公尺。
  2. 一種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適用於架設太陽能電池模組並安裝於一土層中,該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包含: 一樁體單元,為離心法先拉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並適用於插入該土層中,且有一部分顯露於該土層上,該樁體單元包括一呈中空長管狀的樁身,該樁身具有多個沿軸向延伸且彼此環繞間隔排列的縱向鋼棒、一螺旋圍繞該等縱向鋼棒的螺旋筋,及一包覆該等縱向鋼棒及該螺旋筋的混凝土;及 一支架單元,包括一固定於該樁體單元頂端的連結座、一連接於該連結座的框架,及多個架設於該框架上並相對於該框架呈傾斜狀,且適用於供安裝所述太陽能電池模組的傾斜架,該等傾斜架的平面面積的總和不小於16平方公尺,且該框架距離該土層的離地高度不小於3.8公尺。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樁體單元還包括至少一安裝於該樁身之一端的環形端板。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樁體單元還包括一形成於該樁身之一端且呈圓錐狀的樁尖。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支架單元的該框架,能與另一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之該框架相互連接。
  6. 如請求項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等傾斜架相對於該框架所呈現之平面是呈傾斜排列。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其中,該連結座的下端距離該土層的一設定高度小於該框架距離該土層的離地高度。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還包含一設置於該框架下的支撐機構,所述的支撐機構包括一固定於該樁身的金屬環扣,及複數連接於該金屬扣環與該框架之間的斜撐桿。
TW107203070U 2018-03-09 2018-03-09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TWM561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070U TWM561364U (zh) 2018-03-09 2018-03-09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3070U TWM561364U (zh) 2018-03-09 2018-03-09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1364U true TWM561364U (zh) 2018-06-01

Family

ID=63256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070U TWM561364U (zh) 2018-03-09 2018-03-09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13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9501B (zh) * 2018-10-17 2020-07-21 遠東科技大學 具有移動平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9501B (zh) * 2018-10-17 2020-07-21 遠東科技大學 具有移動平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2616B2 (en) Multi-functional solar powered barrier walls and their financing methods
CN106836275B (zh) 用于快速防护冰碛物边坡的景观生态友好型挡墙、实施方法
CN203939288U (zh) 防风网结构
CN210031842U (zh) 基于排桩、连系梁和对拉锚索的相临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
Nadim et al. The bam earthquake of 26 December 2003
CN102322155B (zh) 漠表海、多功能长城与沙尘暴防治
CN102296843B (zh) 一种多拱多层植物分隔式停车装置
TWI669901B (zh) Support device for overhea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ies
CN207714344U (zh) 一种用于复杂山区路堑边坡的被动防护网
TWM561364U (zh)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Kitagawa et al. Overview of the 1995 Hyogo-Ken Nanbu earthquake and proposals for earthquake mitigation measures
CN202125099U (zh) 一种多拱多层植物分隔式停车装置
CN205443976U (zh) 一种防风阻沙栅栏
CN111140259A (zh) 大跨度框架棚洞结构及其顶板结构
CN215630021U (zh)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基坑防护装置
CN107245995B (zh) 一种基于风光混合发电站的固沙绿化方法
CN211474136U (zh) 一种大跨度框架棚洞结构及其顶板结构
JP2024504123A (ja) 多目的太陽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とその建設方法
CN208023600U (zh) 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的沉井结构
CN103243738A (zh) 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墙用基础
CN203238660U (zh) 开启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挡墙用基础
CN216663875U (zh)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CN217896297U (zh) 一种适用于山区公路的装配式波纹钢棚洞
CN214272120U (zh) 一种出地面平台式箱变基础
CN214245363U (zh) 一种预制桥梁防撞护栏及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