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3875U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63875U CN216663875U CN202122716686.2U CN202122716686U CN216663875U CN 216663875 U CN216663875 U CN 216663875U CN 202122716686 U CN202122716686 U CN 202122716686U CN 216663875 U CN216663875 U CN 2166638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valanche
- fixedly connected
- snow
- net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和公路沿线用于肢解和减速雪崩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防雪崩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钢筋混凝土基座与地面固定连接;围设于所述立柱四周的棱锥构造体,所述棱锥构造体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下端通过地锚栓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一侧棱边迎向所述雪崩运动方向。本实用新型棱锥构造体的空间结构可以在肢解减速雪崩的同时,能达到防治雪崩的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设置在雪崩运动区也可以设置在堆雪区上部,可以用于缓坡、陡坡和土层较薄的沟槽,更能适用于较陡的山坡坡面和其他防雪崩装置难以充分展开难以发挥效果的狭窄沟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和公路沿线用于肢解和减速雪崩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沿线的防雪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高寒山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东北、新疆北部和天山山区。这些地区积雪资源丰富,积雪保护着山地植被安全越冬,维护整个山区的生态平衡,积雪融水补给干旱区河流,滋润了片片绿洲。然而冬季积雪和雪崩常常阻塞山区道路,中断交通,更甚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已经成为山区经济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新疆天山为横亘于亚洲中部的巨大山区,天山别具一格的山脉和盆地相间的山文特点,受构造带限定,有利于西风气流的入侵,形成丰富的降水,天气寒冷,降雪量大,是全国积雪最多中心之一,公路和铁路雪崩灾害频繁发生。欧洲自本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装配式三角形楔及人字楔来缓冲雪崩运动,效果较好,在我国西部地区,用木柱组成的三角形楔和石楔进行试验,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防治雪崩工程的配置比较重要,配置不当将会造成浪费,配置应采用因地制宜和综合治理的原则。目前,在我国有关于铁路、公路沿线未形成完整和有效的雪崩防治措施体系,其现状如下:
①公开文献
文献1:《中国雪崩研究》(王彦龙,1992)等内容。该文献介绍描述了多种治理雪崩的方法,从道路选线与路基设计到多种道路雪崩工程的治理,道路选线与路基设计虽防治效果好,一劳永逸,但一次性投资较高,工程治理雪崩是防治雪崩的一种积极措施,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治理雪崩的措施工程类型可分为防、稳、导、缓和阻五种类型,有稳雪工程中的稳雪栅、木桩、稳雪台阶和稳雪墙,导雪工程中的防雪走廊、防雪檐、渡雪槽和导雪堤,阻雪工程中的挡雪坝和缓雪丘,缓减工程中的消能楔、消能坑和破雪堤,化学防雪崩中的化学药物、用盐类和人工黑化,人工控制雪崩中的炮击和声波干扰,种草植树造林防雪崩等,所述防雪崩走廊是最可靠的防雪崩设施,但其工程造价高,需使用大量材料,施工复杂困难,且受冬期施工影响,施工周期长,会受风吹雪的影响,走廊过长时还要考虑通风照明,需考虑走廊上方和两侧的巨石撞击,还需要考虑修筑排水沟系统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破坏等,所述防雪栅和木桩适用于风吹雪严重的平缓分水岭及背风山口,可以阻截大量风吹雪,适用于32°以下山坡,防雪栅虽可以阻拦一定数量的雪且可以设置多排防雪栅,但随着防雪栅工作的同时,防雪栅会过早的埋入雪中,从而减短防雪栅的使用期,且多数防雪栅表面与雪崩运动方向垂直设置,导致防雪栅在雪崩运动时受力较大。所述其他防雪崩装置例如:稳雪台阶、稳雪墙、导雪堤、破雪堤、缓阻土石丘、植树造林和人工控制雪崩等,虽设施效果良好合理有效,但为了增加其防雪装置自身的强度或其他目的,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非常的不经济。
③既有专利文献
文献2:《一种用于道路沿线的防雪崩装置》(CN212223649U,吴鹏);文献3:《一种矿山治理山体表面预埋防落石网体》(CN212052395U,李杰);文献4:《一种Z形冷弯钢板桩》(CN201933485U,周绪昌);文献5:《一种U形冷弯钢板桩》(CN202000336U,周绪昌)等内容。
文献2中所述撑雪网属于韧性的稳雪工程,所述装置作用和形式与防雪栅类似,其特点为便于建造、造价低廉且防雪效果好,但其也有难以适应山区凹凸不平的地形、不适用坡度大于坡度40°的山坡和其装置使用的钢丝绳网可能会锈蚀等不足之处,且所述专利采用单层钢丝绳网,不能更好的承受雪崩运动的冲击力。文献3中一级挡板下部与二级挡板下部之间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减震器,其防落石网装置安装的弹簧和减震器对于落石起撞击起一定缓冲作用,但雪崩运动时锋面较高速度较快,可能完全淹没所述落石网,雪崩运动时冲击力均匀的作用在固定柱、防落石网上下端和防落石网安装框上,其落石网装置下部安装的弹簧和减震器对于防雪崩作用不大,其防落石网对防治雪崩的作用与普通防雪栅类似。文献4和文献5的产品和设计思路一致,都是一种相互卡扣固定连接的冷弯钢板,有安装方便、可以无限连接延长、适用于大多数地形、强度高、可回收和重复利用等优点,但其达到一定高度时需要外加横向支撑加固,且在陡峭山坡等处难以保证钢板桩之间或钢板桩与山坡坡面插正插直,会造成其施工和回收效率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造价低廉、能够有效的起到阻雪、缓雪的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安装于雪崩运动方向上,包括:
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通过钢筋混凝土基座与地面固定连接;
围设于所述立柱四周的棱锥构造体,所述棱锥构造体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下端通过地锚栓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一侧棱边迎向所述雪崩运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更能达到防治雪崩的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设置在雪崩运动区也可以设置在堆雪区上部,可以用于缓坡、陡坡和土层较薄的沟槽,更能适用于较陡的山坡坡面和其他防雪崩装置难以充分展开难以发挥效果的狭窄沟槽;本实用新型棱锥构造体的空间结构可以在肢解减速雪崩的同时,减小受力,稳定性更高,缓雪及阻雪作用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棱锥构造体包括:
三个斜拉线,所述斜拉线的顶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线的下端与所述地锚栓固定连接;
设置于相邻所述斜拉线之间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的侧面与所述斜拉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斜拉线能够保证配合防护网构成为棱锥结构,有效的起到缓雪阻雪作用,稳定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棱锥构造体还包括水平拉线,所述水平拉线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斜拉线的下端之间,所述防护网的下侧与所述水平拉线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拉线的两端与所述地锚栓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水平拉线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网能够稳定的拉平起到缓雪阻雪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网包括钢丝绳网和格栅网,所述格栅网与所述钢丝绳网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间隔设置的钢丝绳网和格栅网,使得钢丝绳网和格栅网之间形成立体结构,防雪崩作用好。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顶端对应三个所述斜拉线设置有挂钩,所述斜拉线的顶端通过挂环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钩能够稳定的固定斜拉线,安装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地锚栓的顶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斜拉线和所述水平拉线的一端均套装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外。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固定部能够有效的对斜拉线和水平拉线起到固定作用,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斜拉线和所述水平拉线为直径20~30mm的钢丝绳。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直径的钢丝绳抗雪冲击作用强。
进一步的,所述地锚栓的截面为圆形、三叶形、四叶形或棱柱形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此设置的地锚栓,与地面的固定作用好。
进一步的,所述地锚栓的下端为锥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地锚栓下端为锥形能够更好的插入地面下。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座,所述法兰座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法兰座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法兰座能够保证立柱与钢筋混凝土基座之间起到稳定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立柱;2、斜拉线;3、水平拉线;4、地锚栓;5、防护网;51、钢丝绳网;52、格栅网;6、钢筋混凝土基座;7、法兰座;8、挂钩;9、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安装于雪崩运动方向上,包括:立柱1,立柱1的下端通过钢筋混凝土基座6与地面固定连接,立柱1采用直径为175mm的镀锌圆形钢管制成,立柱1通过钢筋混凝土基座6与安装地面垂直设置,并且立柱1贯穿棱锥构造体的中心点;围设于立柱1四周的棱锥构造体,棱锥构造体的顶端与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棱锥构造体的下端通过地锚栓4与地面固定连接,棱锥构造体的一侧棱边迎向雪崩运动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雪崩运动方向是雪崩发生时,积雪受重力作用向下滑动的运动方向,棱锥构造体的一侧棱边迎向雪崩运动方向,利用棱边的分离作用,可以使得积雪向棱边两侧运动,进而有效的减少雪崩的冲击作用,同时起到缓雪阻雪作用。
优选的,棱锥构造体包括:三个斜拉线2,斜拉线2的顶端与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斜拉线2的下端与地锚栓4固定连接;设置于相邻斜拉线2之间的防护网5,防护网5的侧面与斜拉线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三个斜拉线2与防护网5构成三棱锥形,其中一个斜拉线2设置于迎合雪崩运动方向的一侧,这样可以对雪崩滑动的积雪起到分离作用,使得位于斜拉线2两侧的防护网5能够锁定积雪,尤其是积雪形成的块状结构,这样有效的减缓或阻止积雪的继续运动,防止积雪滑动至公路上。
优选的,棱锥构造体还包括水平拉线3,水平拉线3设置于相邻两个斜拉线2的下端之间,防护网5的下侧与水平拉线3固定连接,水平拉线3的两端与地锚栓4固定连接。
优选的,防护网5包括钢丝绳网51和格栅网52,格栅网52与钢丝绳网51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钢丝绳网51采用5mm的钢丝绳制成,钢丝绳网51中相邻钢丝绳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0mm,格栅网52采用10mm的钢丝绳制成,格栅网52中相邻钢丝绳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mm,其中钢丝绳网51是设置于格栅网52背离立柱1的一侧,钢丝绳网51与格栅网52之间间隔设置。
优选的,立柱1的顶端对应三个斜拉线2设置有挂钩8,斜拉线2的顶端通过挂环9与挂钩8固定连接。
优选的,地锚栓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部,斜拉线2和水平拉线3的一端均套装固定于固定部外,需要说明的是,斜拉线2和水平拉线3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挂环9,斜拉线2的顶端通过挂环9与挂钩8固定连接,斜拉线2的下端、以及水平拉线3的两端均通过挂环9套装固定于地锚栓4的顶端,固定部的外径大于挂环9的内径,地锚栓4的外径小于挂环9的内径,这样在地锚栓4固定于地面后,固定部能够对水平拉线3以及斜拉线2的下端起到固定作用,同时通过地锚栓4固定能够使得斜拉线2与防护网5展开形成三棱锥形,有效的起到抗雪崩冲击作用。
优选的,斜拉线2和水平拉线3为直径20~30mm的钢丝绳,本实施例中斜拉线和水平拉线的直径为25mm。
优选的,地锚栓4的截面为圆形、三叶形、四叶形或棱柱形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地锚栓的截面为圆形。
优选的,地锚栓4的下端为锥形,需要说明的是,地锚栓的直径为35mm,锥形的地锚栓4能够便于地锚栓插入地面下。
优选的,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座7,法兰座7与立柱1固定连接为一体,法兰座7通过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基座6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安装于雪崩运动方向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1),所述立柱(1)的下端通过钢筋混凝土基座(6)与地面固定连接;
围设于所述立柱(1)四周的棱锥构造体,所述棱锥构造体的顶端与所述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下端通过地锚栓(4)与所述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棱锥构造体的一侧棱边迎向所述雪崩运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构造体包括:
三个斜拉线(2),所述斜拉线(2)的顶端与所述立柱(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拉线(2)的下端与所述地锚栓(4)固定连接;
设置于相邻所述斜拉线(2)之间的防护网(5),所述防护网(5)的侧面与所述斜拉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构造体还包括水平拉线(3),所述水平拉线(3)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斜拉线(2)的下端之间,所述防护网(5)的下侧与所述水平拉线(3)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拉线(3)的两端与所述地锚栓(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5)包括钢丝绳网(51)和格栅网(52),所述格栅网(52)与所述钢丝绳网(51)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顶端对应三个所述斜拉线(2)设置有挂钩(8),所述斜拉线(2)的顶端通过挂环(9)与所述挂钩(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栓(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斜拉线(2)和所述水平拉线(3)的一端均套装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线(2)和所述水平拉线(3)为直径20~30mm的钢丝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栓(4)的截面为圆形、三叶形、四叶形或棱柱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栓(4)的下端为锥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下端设置有法兰座(7),所述法兰座(7)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法兰座(7)通过螺栓与所述钢筋混凝土基座(6)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16686.2U CN216663875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16686.2U CN216663875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63875U true CN216663875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8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16686.2U Active CN216663875U (zh) | 2021-11-08 | 2021-11-08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63875U (zh) |
-
2021
- 2021-11-08 CN CN202122716686.2U patent/CN2166638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27239A (zh) | 用于高风速风沙地区的高立式防沙障 | |
CN208440998U (zh) | 基于钢丝石笼与被动柔性防护网结合的复合防护结构 | |
CN209429141U (zh) | 公路边坡复合防护结构 | |
CN110984193A (zh) | 一种严寒山区公路路堑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 |
CN104674781A (zh) | 一种防风固沙系统及方法 | |
CN216663875U (zh)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防雪崩装置 | |
CN109281259B (zh) | 一种滑移式挡沙墙及挡沙墙系统 | |
CN113931093B (zh) | 一种输导式下空芦苇束式沙障 | |
CN215630021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施工基坑防护装置 | |
CN112695775B (zh) | 一种高速公路的路堑施工用辅助设备 | |
CN209975544U (zh) | 紧邻既有铁路高边坡主动网防护反坡系统 | |
TWI669901B (zh) | Support device for overhead solar power generation facilities | |
CN112941995B (zh) | 一种用于路堤式路基防沙兼抗洪功能的联合工程体系 | |
CN218970043U (zh) | 一种高陡危岩边坡绿化结构 | |
CN213508354U (zh) | 陡坡地形下水电站开关站屋面出线场结构 | |
CN221956782U (zh) | 一种高边坡框架式挡土墙 | |
CN218116199U (zh) | 适用于陡坡的人行安全通道 | |
CN212223649U (zh) | 一种用于道路沿线的防雪崩装置 | |
CN219410603U (zh) | 柔性固雪栅栏防护系统 | |
CN218437120U (zh) | 一种碎裂岩体排导一体支护结构 | |
TWM561364U (zh) | 高架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支撐裝置 | |
CN211312076U (zh) | 一种山区双向不等高公路排水防护结构 | |
CN221168982U (zh) | 一种高速公路施工配套的防落石排架 | |
CN217419494U (zh) | 一种坡面型泥石流拦挡结构 | |
CN218643394U (zh) | 绿色矿山修复用高陡岩石边坡生态覆绿支护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