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0865U - 煮鍋結構 - Google Patents

煮鍋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0865U
TWM560865U TW107201928U TW107201928U TWM560865U TW M560865 U TWM560865 U TW M560865U TW 107201928 U TW107201928 U TW 107201928U TW 107201928 U TW107201928 U TW 107201928U TW M560865 U TWM560865 U TW M56086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t
skillet
cooking
water
inner p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1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ang Li
Original Assignee
Huang L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 Li filed Critical Huang Li
Priority to TW107201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0865U/zh
Publication of TWM560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086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煮鍋結構,主要係設有一煮鍋,該煮鍋係為具有加熱之容器,其中該煮鍋內係容置一內鍋,而該內鍋之底部係設有一對應部,另該煮鍋之底部係組設有一轉軸機構,透過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來嵌合於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上,使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能帶動該內鍋之對應部來進行旋轉,藉此,以方便烹煮食材,讓食材具有不會沉黏於鍋底之效能者。

Description

煮鍋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煮鍋結構,尤指一種能讓食材具有不會沉黏於鍋底之效能,而適用於各式之煮鍋或類似結構者。
目前在烹煮具有黏性的食材(如粉圓或是芋圓)時,是非常的麻煩的,要先用鍋子將水煮滾後,再將具有黏性的食材倒入鍋子內,並以小火方式來烹煮,而在烹煮的過程中需同時以手工方式來進行攪拌動作,讓具有黏性之食材能於熟成過程中避免沾黏於鍋底。
然而,根據不同之黏性的食材,其熟成時間也都不一定,但至少都要半小時以上,有些還可能需要到一個小時左右,所以在烹煮的過程中,就常常的要一邊烹煮一邊進行攪拌,如果忘記了進行攪拌時,具有黏性的食材就會沾黏於鍋底,並且容易使具有黏性的食材無法均勻受熱,而造成整鍋具有黏性的食材Q度不夠,讓整鍋具有黏性的食材必須報廢,有浪費食材之虞。
因此,本創作人有鑑於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種具有方便烹煮具有黏性的食材之煮鍋結構,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為本創作人所欲研創之創作動機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煮鍋結構,主要係主要係設有一煮鍋,該煮鍋係為具有加熱之容器,其中該煮鍋內係容置一內鍋,而該內鍋之底部係設有一對應部,另該煮鍋之底部係組設有一轉軸機構,透過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來嵌合於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上,使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能帶動該內鍋之對應部來進行旋轉,藉此,以方便烹煮食材,讓食材具有不會沉黏於鍋底之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者。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煮鍋結構,透過該煮鍋之轉軸機構係與一機座結合,而該機座內係設有一旋轉驅動裝置,透過該機座內之旋轉驅動裝置來帶動該煮鍋之轉軸機構轉動,使該嵌合於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上的內鍋能跟隨轉動,藉以讓食材在烹煮過程中,能產生具有如漂浮之效果,而使食材方便均勻受熱,並減少使用人力之攪拌的動作,進而增加整體之使用性者。
本創作之次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煮鍋結構,透過該煮鍋係設有一進水管體及一出水管體,且該進水管體與該出水管體係分別各設有一閥門,並透過該閥門來控制水流,另該煮鍋係設有一水量偵測器,以偵測流入該煮鍋中之水量,使煮鍋能自動進行進水及出水的動作,讓煮鍋具有自動化的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便利性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為一種煮鍋結構,係設有一煮鍋,該煮鍋係為具有加熱之容器,其特徵在於:該煮鍋內係容置一內鍋,而該內鍋之底部係設有一對應部,另該煮鍋之底部係組設有一轉軸機構,透過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來嵌合於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上者。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 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惟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10‧‧‧煮鍋
11‧‧‧溫度控制器
20‧‧‧轉軸機構
21‧‧‧螺桿
22‧‧‧連接件
53‧‧‧帽體
24‧‧‧孔環
30‧‧‧內鍋
31‧‧‧孔洞
40‧‧‧對應部
401‧‧‧柱體
50‧‧‧機座
51‧‧‧旋轉驅動裝置
511‧‧‧載體
52‧‧‧控制轉速器
60‧‧‧進水管體
61‧‧‧閥門
62‧‧‧灑水器
70‧‧‧出水管體
71‧‧‧閥門
80‧‧‧水量偵測器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外觀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與內鍋分離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之轉軸機構的元件分離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與機座組合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與機座分離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與機座組合部份剖面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設有進水管體與出水管體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之煮鍋的進水管體使用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至第8圖,係為本創作實施例之示意圖,而本創作之煮鍋結構的最佳實施方式係運用於烹煮食材上,讓食材具有不會沉黏於鍋底之效能,且食材在烹煮過程中,能產生具有如漂浮之效果,而使食材方便均勻受熱,並減少使用人力之攪拌的動作。
而本創作之煮鍋結構,主要係設有一煮鍋10,該煮鍋10係為具有加熱之容器,而該煮鍋10係透過插電方式來達到加熱效能,且該煮鍋10內係設有加熱裝置(圖未示),以能將食材進行烹煮,其中該加熱裝置係連設有一溫度控制器11(如第1圖所示),並能透過該溫度控制器11來調整並控制烹煮食材的溫度,以避免溫度過高而造成危險。
另該煮鍋10之底部係設有一轉軸機構20,該轉軸機構20係設有一螺桿21、一連接件22及一帽體23(如第3圖所示),而該連接件22係結合於該螺桿21之下方,且該帽體23係結合於該螺桿21之上方,其中本創作之第一實施方式(如第3圖所示)乃於將該螺桿21之上端設有外螺紋,而該帽體23內設有內螺紋,使該帽體23能螺合於該螺桿21之上端處。另第二種實施方式也可以是將帽體23與螺桿21採一體成形之方式來形成(圖未示),而該螺桿21與該帽體23之結合除了上述之方式外,也可以是採用其他的結合方式,不受本創作之圖示影響而受限。
而該上述轉軸機構20之螺桿21的上方係穿入該煮鍋10內,而該煮鍋10內係設有孔洞(圖未示),以供該螺桿21穿設,其中該螺桿21上係套設有一孔環24(如第3圖所示),而該孔環24係能與該煮鍋10之孔洞形成密合,且該孔環24也可採用焊接方式來焊合於該煮鍋10之孔洞上,另該螺桿21之下方係穿出該煮鍋10之底部,且該螺桿21之下方的連接件22也是位於該煮鍋10之底部外(如第2圖所示),讓位於該煮鍋10內之螺桿21的上方能隨著該煮鍋10外之連接件22來轉動。
另本創作之煮鍋10內係容置一內鍋30,該內鍋30係小於該煮鍋10,而該內鍋30係可以設有複數孔洞31(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且該內鍋30之底部係設有一對應部40,並透過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來嵌合於該煮鍋10之底部的轉軸機構20上(如第2圖所示)。其中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之第一實施方式乃是該 對應部40係設為凹體(圖未示),且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係與該內鍋30採一體成形方式形成,而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內之形狀係對應於該轉軸機構20之帽體23外的形狀(如該凹體內係呈圓形面時,該帽體23外亦配合為圓形狀),使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係能套設於該轉軸機構20之帽體23上。
另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之第二實施方式乃是該對應部40係設為柱體401(如第2圖所示),而該柱體401係內係呈中空狀,且該柱體401係與該內鍋30之底部結合,其中該結合方式係以焊接方式來形成,也可以採用其他的結合方式。而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之柱體401的形狀係對應於該轉軸機構20之帽體23外的形狀(如該柱體401內係呈六角狀時,該帽體23外型亦配合為六角狀)(如第5圖所示),使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係能套設於該轉軸機構20之帽體23上。
而本創作之煮鍋10係可與一機座50結合(如第4圖所示),而該機座50係設有一旋轉驅動裝置51及一控制轉速器52,且該控制轉速器52係與該旋轉驅動裝置51連接(圖未示),以透過該控制轉速器52來選擇該旋轉驅動裝置51之轉速,另該旋轉驅動裝置51可以是馬達或是其他輸出扭力之機構,且該旋轉驅動裝置51之一端係設有可承載該煮鍋10之轉軸機構20的連接件22之載體511,而該旋轉驅動裝置51之一端的載體511之形狀係配合該煮鍋10之轉軸機構20的連接件22之形狀(如該載體511內係呈內凹齒狀時,該連接件22外亦配合為外凸齒狀)(如第5圖所示),使該連接件22能對應嵌入該載 體511內,以透過該機座50內之旋轉驅動裝置51來帶動該煮鍋10之轉軸機構20轉動。
再者,本創作可以用來烹煮粉圓或是芋圓等具黏性的食材,當烹煮粉圓或是芋圓時,可將粉圓或是芋圓倒入內鍋30裡,再於內鍋30置入該煮鍋10內,並透過該內鍋30之底部的對應部40來嵌合於該煮鍋10之底部的轉軸機構20上(如第6圖所示),而煮鍋10內係注入超過該內鍋30之高度的水量,且該注入的水係能透過該內鍋30之孔洞31來流入該內鍋30裡,讓該煮鍋10及該內鍋30的水能互通,再透過該溫度控制器11來調整並控制水之溫度,使該位於煮鍋10內的水能符合所欲設定之溫度,以便能將位於內鍋30內的粉圓或是芋圓之食材煮熟。
而當該煮鍋10開始烹煮時,可以將該煮鍋10置於該機座50上,並透透過該煮鍋10之底部的轉軸機構20來與該機座50結合,讓該機座50內之旋轉驅動裝置51來帶動該煮鍋10之轉軸機構20轉動,並同步帶動嵌合於該煮鍋10之底部的轉軸機構20上之內鍋30進行轉動(如第6圖所示),且藉由轉速之離心力讓位於該內鍋30內的粉圓或是芋圓能漂浮於該內鍋30之水中,而不會有互相沉黏之現象產生,一方面能讓粉圓或是芋圓均勻受熱,另一方面則可以減少使用人力之攪拌的動作,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
最後,本創作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乃是該煮鍋10係設有一進水管體60及一出水管體70,且該進水管體60與該出水管體70係分別穿入該煮鍋10之鍋邊,其中該進水管體60係設於該煮鍋10之上端 處(圖未示),另該出水管體70係設於該煮鍋10之下端處(如第7圖所示),以方便水能由該煮鍋10之上端處來流入,而由該煮鍋10之下端處來流出,並且於該進水管體60與該出水管體70係分別各設有一閥門61、71,並透過該閥門61、71來控制水流,再者,該煮鍋10係設有一水量偵測器80,該水量偵測器80係為一探針,且該水量偵測器80係能穿入或裝設於該煮鍋10之上端位於8分滿或9分滿處,以偵測流入該煮鍋10中之水量,避免流入煮鍋10的水量超出該煮鍋10之容量,而浪費水資源。
而該進水管體60除了上述穿入該煮鍋10之鍋邊外(圖未示),也可以是採用另一種方式,也就是該進水管體60係沿著該煮鍋10之鍋邊來向上延伸至該煮鍋10之上端處,而該進水管體60之一端係設有一灑水器62(如第7圖及第8圖所示),除了用來透過該灑水器62來將水流入該煮鍋10內外,還可以當粉圓或是芋圓等具黏性的食材在烹煮後,將熱水由該煮鍋10之下端處的出水管體70來排出時,再將灑水器62來移至該煮鍋10之上端處來進行以冷水噴灑方式進行洗滌粉圓或是芋圓等具黏性的食材,讓粉圓或是芋圓等具黏性的食材能清除髒汙。
藉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創作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創作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煮鍋結構,係設有一煮鍋,該煮鍋係為具有加熱之容器,其特徵在於:該煮鍋內係容置一內鍋,而該內鍋之底部係設有一對應部,另該煮鍋之底部係組設有一轉軸機構,透過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來嵌合於該煮鍋之底部的轉軸機構上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係進一步設為凹體,且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係與該內鍋採一體成型之方式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內鍋之底部的對應部係進一步設為柱體,而該柱體內係呈中空狀,且該柱體係與該內鍋之底部結合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內鍋係進一步設有複數孔洞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煮鍋之轉軸機構係進一步設有一螺桿、一連接件及一帽體,而該連接件係結合於該螺桿之下方,且該帽體係結合於該螺桿之上方,另該螺桿之上方係穿入該煮鍋內,而該螺桿之下方係穿出該煮鍋之底部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煮鍋係進一步設有一加熱裝置,且該加熱裝置係設有溫度控制器,以控制溫度者。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煮鍋之轉軸機構係進一步與一機座結合,而該機座內係設有一旋轉驅動裝置,透過該機座內之旋轉驅動裝置來帶動該煮鍋之轉軸機構轉動者。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煮鍋係進一步設有一進水管體及一出水管體,而該出水管體係穿過該煮鍋之鍋邊,且該進水管體與該出水管體係分別各設有一閥門,並透過該閥門來控制水流者。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進水管體係進一步設有一灑水器,而該灑水器係置於該煮鍋之上端處,以能透過灑水器來將水流進該煮鍋內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煮鍋結構,其中該煮鍋係進一步設有一水量偵測器,以偵測流入該煮鍋中之水量者。
TW107201928U 2018-02-08 2018-02-08 煮鍋結構 TWM560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928U TWM560865U (zh) 2018-02-08 2018-02-08 煮鍋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928U TWM560865U (zh) 2018-02-08 2018-02-08 煮鍋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0865U true TWM560865U (zh) 2018-06-01

Family

ID=63256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1928U TWM560865U (zh) 2018-02-08 2018-02-08 煮鍋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08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7779B (zh) * 2018-07-20 2019-05-01 永順利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粉圓烹煮製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7779B (zh) * 2018-07-20 2019-05-01 永順利食品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粉圓烹煮製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82549A (zh) 用于制备食物的器具
CN104013300A (zh) 一种多功能炒菜机
KR100994458B1 (ko) 자동 취사장치
CN107713955A (zh) 一种洗锅装置及全自动炒菜机
TWM560865U (zh) 煮鍋結構
CN104367178A (zh) 自动翻滚搅拌电煮锅
CN102512063A (zh) 一种能蒸煮米饭和米汤的全自动电饭煲
CN202489789U (zh) 一种快速煮茶器
CN206651689U (zh) 一种均热锅
CN209106927U (zh) 自动搅饭锅
CN208725475U (zh) 烹饪器具
CN208625306U (zh) 厨用料理炒菜一体机
CN103736551B (zh) 一种改进的自动磨浆机
CN208625340U (zh) 煮锅结构
CN209863338U (zh) 自动翻篮卤煮锅
CN209629324U (zh) 一种水杯
CN208031519U (zh) 一种智能分体煎药壶
CN209171899U (zh) 具有温热一体功能的保温杯
CN208905524U (zh) 一种炒菜料理机
CA3002115A1 (fr) Robot de cuisine avec bain-marie
CN208096622U (zh) 一种新型自动火锅炒菜机
CN104545488A (zh) 蒸汽轮驱动的自动分次加水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5849299U (zh) 一种电饭锅搅拌机构
CN204318478U (zh) 一种利用蒸汽和螺杆泵的自动分次加水装置
CN109090960A (zh) 一种水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