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7831U -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 Google Patents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7831U
TWM557831U TW106216363U TW106216363U TWM557831U TW M557831 U TWM557831 U TW M557831U TW 106216363 U TW106216363 U TW 106216363U TW 106216363 U TW106216363 U TW 106216363U TW M557831 U TWM557831 U TW M55783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ifying glass
head
field
adjusting
vi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6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ong-lia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en zhong l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zhong liang filed Critical Chen zhong liang
Priority to TW106216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7831U/zh
Publication of TWM557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7831U/zh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為有關一種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主要結構包括一頭部固定裝置、至少一鄰近於使用者眼部一側並具有一預定間距之三稜鏡本體,係供改變使用者之視線方向而產生一稜鏡視野、及一設於該三稜鏡本體之稜鏡接物面一側之放大鏡本體,係供放大目標物之影像大小而於該稜鏡視野內產生一放大視野。藉上述結構,使用者只要將頭部固定裝置配戴於頭上,並調整好三稜鏡本體與眼部之位置後,即可讓使用者在非低頭的狀態下,觀看視線下方的物體,並藉由該預定間距,降低稜鏡視野在一般視野中的比例,同時使放大視野小於稜鏡視野,藉此增加配戴使用的便利性、及避免發生視線轉移的暈眩感。

Description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尤指一種可將使用者部分視野向下轉移,免於長時間低頭之不適感,且利用放大視野面積小於稜鏡視野面積小於一般視野面積的設計,讓使用者輕鬆轉移視線,而避免暈眩的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按,某些需要執行精細手部操作技術之職業,如醫生、鐘錶技師,眼睛和手需要高度的協調性,且只能容許極小的錯誤範圍,為了增加作業的精確度及正確性,需要將執行工作的區域放大。以外科醫生為例,常會戴上小型頭戴式放大鏡以放大其視野,然而,當手術的工作區域位於其正常視線位準之下時,醫生就需要低下頭以觀察手術區域,故容易在長時間手術後,因為頭部傾斜造成頸部肌肉過度疲勞及醫生的不適,還可能造成醫生不必要的分神。
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第I235246號「建立影像觀看之光學系統」及申請號第082104216號「雙眼彎軸放大鏡」兩案所揭露,係於放大鏡的物鏡及目鏡間,設置一稜鏡,而透過肉眼直視目鏡、稜鏡反射改變視線方向、及配合物鏡放大影像,藉此在不用低頭的情況下,將視線位準之下的影像放大在眼前。
請參閱第一圖所示,係為習知頭戴式放大鏡之觀看視野示意圖,其觀看影像乃利用上述頭戴式放大鏡之結構模擬產生之視野影像,故習知頭戴式放大鏡於使用時,確實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
一、該放大鏡係由短焦望遠鏡從中切開後置入稜鏡製成,製造成本較高、工序較複雜。
二、目鏡直接與使用者眼部對應設置,導致放大視野B1面積佔據大部分的一般視野B2面積,若使用者欲將視線暫時移開放大視野B1,則需大角度的轉動眼球,導致眼睛容易疲勞,若將整個放大鏡移開,則 需騰出一隻手動作,且反覆調整放大鏡位置,是相當麻煩的。就外科醫生而言,因為有助手協助,並無太多移動視野的必要,但對牙科醫師而言,不斷的重複上述改變視線之動作,則是無可避免的。
三、放大視野B1之影像因為有焦距的限制,若戴著放大鏡轉動頭部時,放大視野B1會立刻變得模糊,而當使用者視線正前方的大部分面積瞬間模糊,極易導致使用者產生暈眩感。
四、某些工作內容,除了需要觀看放大視野B1的影像外,也需要同時檢視放大視野B1周圍的影像,但對周圍的影像並無放大需求,而習知的頭戴式放大鏡則無法提供此種功能。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申請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可將使用者部分視野向下轉移,免於長時間低頭之不適感,且利用放大視野面積小於稜鏡視野面積小於一般視野面積的設計,讓使用者輕鬆轉移視線,而避免暈眩的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之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利用三稜鏡本體與放大鏡本體的組合,將使用者視線向下轉移,讓使用者輕鬆進行胸腹前方之微細作業,而免於肩頸痠痛之困擾。
本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在於:視線方向改變時,同時具有放大比例的放大視野及正常比例的稜鏡視野,故可同時提供視線位準下方的放大影像及其周圍的正常大小影像。
本新型之又一主要目的在於:因三稜鏡本體之稜鏡接目面與肉眼具有一預定間距,進而使放大視野小於稜鏡視野小於一般視野,以可有效避免暈眩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之結構包括:一頭部固定裝置,該頭部固定裝置一側設有至少一三稜鏡本體,係供改變使用者之視線方向而產生一稜鏡視野,且該三稜鏡本體係包含一鄰近於使用者眼部一側並具有一預定間距之稜鏡接目面 、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一側之稜鏡反射面、及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及該稜鏡反射面一側之稜鏡接物面,並於該稜鏡接物面一側設置一放大鏡本體,係供放大目標物之影像大小而於該稜鏡視野內產生一放大視野,且該放大鏡本體係包含一筒身、一設於該筒身一端且面積小於該稜鏡接物面之接目鏡、及一設於該筒身背離該接目鏡一端之接物鏡。
本新型在使用時,只要將頭部固定裝置配戴於頭上,並調整好三稜鏡本體與眼部之位置後,即可讓使用者的視線從稜鏡接目面進入三稜鏡本體,並在三稜鏡本體內經過兩次反射後,改變視線角度而穿出稜鏡接物面,再選擇性經由放大鏡本體的接目鏡及接物鏡,最後看到目標物,讓使用者在非低頭、保持眼睛平視的狀態下,觀看視線下方的物體,並藉由該預定間距,降低稜鏡視野在一般視野中的比例,同時將放大視野限制於稜鏡視野內,藉此增加配戴使用的便利性、減輕觀看一般視野所需的眼球轉動幅度、避免發生視線轉移的暈眩感、及同時提供位於視線下方之非放大影像的稜鏡視野。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頭戴式放大鏡所存在之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視線轉移不易、容易導致眼睛疲勞或暈眩、及無法同時觀看放大視野周圍之影像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習知符號說明〕
B1‧‧‧放大視野
B2‧‧‧一般視野
〔本案符號說明〕
1‧‧‧頭部固定裝置
11‧‧‧支撐元件
2、2a‧‧‧三稜鏡本體
21‧‧‧稜鏡接目面
22‧‧‧稜鏡反射面
23‧‧‧稜鏡接物面
3、3a‧‧‧放大鏡本體
31、31a‧‧‧筒身
32‧‧‧接目鏡
33‧‧‧接物鏡
34a‧‧‧容置槽
341a‧‧‧調焦透鏡
4、4a‧‧‧調整裝置
41‧‧‧撓性片體
411‧‧‧導槽部
412‧‧‧固定件
42‧‧‧瞳距調節件
421‧‧‧活動伸縮桿
43‧‧‧調節支架
431‧‧‧長形穿孔
432‧‧‧夾持件
433‧‧‧螺栓
A1‧‧‧一般視野
A2‧‧‧稜鏡視野
A3‧‧‧放大視野
D‧‧‧預定間距
θ‧‧‧夾角部
第一圖 係為習知頭戴式放大鏡之觀看視野示意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配戴示意圖。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觀看視野示意圖。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調整示意圖(一)。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調整示意圖(二)。
第八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調整示意圖(三)。
第九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一)。
第十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二)。
第十一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實施示意圖(三)。
第十二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至觀看視野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係包括:一頭部固定裝置1,該頭部固定裝置1係包含至少一設於下述三稜鏡本體2一側之支撐元件11,係供抵觸一眼鏡之鏡片;至少一設於該頭部固定裝置1一側之三稜鏡本體2,係供改變使用者之視線方向而產生一稜鏡視野A2,且該三稜鏡本體2係包含一鄰近於使用者眼部一側並具有一預定間距D之稜鏡接目面21、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21一側之稜鏡反射面22、及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21及該稜鏡反射面22一側之稜鏡接物面23,又該稜鏡接目面21與該稜鏡反射面22間具有一夾角部θ,且該夾角部θ之角度係為90度至110度;一設於該稜鏡接物面23一側之放大鏡本體3,係供放大目標物之影像大小而於該稜鏡視野A2內產生一放大視野A3,且該放大鏡本體3係包含一筒身31、一設於該筒身31一端且面積小於該稜鏡接物面23之接目鏡32、及一設於該筒身31背離該接目鏡32一端之接物鏡33;及一設於該頭部固定裝置1一側之調整裝置4,係供微調該三稜鏡本體2之位置,且該調整裝置4係包含一撓性片體41,係供調整該三稜鏡本體2與眼鏡鏡片之位置穩定度、一形成於該撓性片體41上之導槽部411、及至少一活動嵌設於該導槽部411且固定於該頭部固定裝置1上之固定件412,並於該三稜鏡本體2為複數時,包含有至少一瞳距調節件42,係供調整該些放大鏡本體3之間距,且該調整裝置4包含至少一位於該撓性片體41至少一側處之調節支架43,係供調整該三稜鏡本體2或該放大鏡本體3之固定位置。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更可將使用者部分視野向下轉移,免於長時間低頭之不適感,且利用放大視野A3面積小於稜鏡視野A2面積小於一般視野A1面積的設計,讓使用者輕鬆轉移視線,而避免暈眩等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二圖至第十一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 視圖至實施示意圖(三),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可由圖中清楚看出,本新型係於頭部固定裝置1上設置三稜鏡本體2,以改變使用者視線方向,並將短焦放大鏡(放大鏡本體3)結合於三稜鏡本體2,以作為放大鏡使用。配戴使用時,只要將頭部固定裝置1配戴於頭上,使支撐元件11抵觸於眼鏡的鏡片上,並配合撓性片體41本身的材質特性(如薄金屬)進行彎折,調整支撐元件11與鏡片的抵觸緊迫度,藉以避免頭部的震動或低頭動作導致放大鏡本體3的晃動,接著調整好三稜鏡本體2與眼部之位置後便可開始使用。如第六圖至第八圖所示,調整裝置4之調整動作包括有瞳孔間距、三稜鏡本體2之高度與左右位置、預定間距D的長度、及放大鏡本體3相對於該稜鏡接物面23的位置,其中瞳孔間距得以瞳距調節件42,簡單利用活動伸縮桿421之結構,同時向內或向外調整放大鏡本體3的位置,以根據使用者的瞳孔間距對應調整放大鏡本體3;高度部分則利用撓性片體41上的導槽部411,依使用者配戴頭部固定裝置1之習慣高度、或使用者習慣視線之高度,調整三稜鏡本體2之高度,確定高度位置後便利用固定件412(如螺絲)將撓性片體41固定於頭部固定裝置1上;三稜鏡本體2的左右位置與預定間距D的部分,則利用三稜鏡本體2一側的調節支架43(本實施例為片狀結構)進行,因撓性片體41與調節支架43上分別具有一縱向及橫向之長形穿孔431、及一供固定兩長形穿孔431之螺栓433,故同樣可依據使用者的習慣調整,其中預定間距D的調整係直接影響稜鏡視野A2的面積大小;至於放大鏡本體3的位置調整,則利用放大鏡本體3上的調節支架43(本實施例為片狀結構),改變放大鏡本體3相對於稜鏡接物面23的位置,以改變稜鏡視野A2與放大視野A3的面積比例,或改變放大視野A3在稜鏡視野A2中的位置,調整完畢後則以夾持件432進行固定。
如第九圖所示,配戴完成後,即可使欲觀看物體的反射光線,通過放大鏡本體3後,經由三稜鏡本體2的反射,進入使用者的眼部。具體而言,該反射光線係從接物鏡33進入筒身31內,並由接目鏡32射出,然後在通過稜鏡接物面23時,因反射光線與稜鏡接物面23呈垂直狀態,故無角度變化直接透射至三稜鏡本體2內,接著反射光線經由稜鏡反射面22的效果再次打向稜鏡接物面23內側,但此時因三稜鏡本體2為光密介質、外部空氣為光疏介質,且因為夾角部θ之角度設計(本實施例為105度),使反射光線的入射角大於臨 界角,而使反射光線在稜鏡接物面23內側發生全反射,最後從稜鏡接目面21一側以90度的入射角穿出進入使用者眼部,以達到改變視線角度之目的。另外,因稜鏡接物面23之面積大於接目鏡32之面積,使得物體的反射光線有部分會直接從稜鏡接物面23進入,不經過放大鏡本體3而直接到達使用者眼部。因此,使用者可在非低頭、保持眼睛平視的狀態下,觀看視線下方物體的放大視野A3及物體周圍的稜鏡視野A2。
請參照第十圖所示,藉由稜鏡接目面21與使用者眼部的預定間距D,可降低稜鏡視野A2在一般視野A1中的比例,同時,因放大鏡本體3係設置於稜鏡接物面23一側、及因接目鏡32面積小於稜鏡接物面23之面積,故可將放大視野A3限制於稜鏡視野A2內。藉此,使用時,不但可同時觀看水平視線的一般視野A1、目標物體的放大視野A3,還可同時觀看物體周圍的稜鏡視野A2,如此對於特定工作需求者而言,如牙科醫生,除了可看到牙齒的放大視野A3,還可同時看到患者表情的稜鏡視野A2,這對於牙科醫生控制力道及速度是很重要的需求。
另外,如第十一圖所示,因放大視野A3面積小於稜鏡視野A2面積小於一般視野A1面積,故即使放大鏡本體3的影像清晰度僅侷限於固定焦距內,但因放大視野A3面積比例相對較小,而大幅降低影像失焦時的模糊對人體產生的暈眩感。且即使如牙科醫生般,工作時需要經常性在口腔的放大視野A3與工具台的一般視野A1間轉換,也只要小幅的轉動眼球,便能輕鬆的看到工具台上的物體。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十二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再一較佳實施例之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該筒身31a一端設置至少一容置槽34a,且該容置槽34a內具有至少一調焦透鏡341a,係供調整該放大鏡本體3a之焦距。因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操作習慣以及不同的身材體型,故除了利用調整裝置4a調整三稜鏡本體2a與放大鏡本體3a外,仍會產生放大鏡本體3a無法對焦的問題,此時,只要在容置槽34a內選擇性置放凹透鏡或凸透鏡等調焦透鏡341a,即可輕鬆解決此問題。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 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申請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Claims (10)

  1. 一種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包含:一頭部固定裝置;至少一設於該頭部固定裝置一側之三稜鏡本體,係供改變使用者之視線方向而產生一稜鏡視野,且該三稜鏡本體係包含一鄰近於使用者眼部一側並具有一預定間距之稜鏡接目面、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一側之稜鏡反射面、及一形成於該稜鏡接目面及該稜鏡反射面一側之稜鏡接物面;及一設於該稜鏡接物面一側之放大鏡本體,係供放大目標物之影像大小而於該稜鏡視野內產生一放大視野,且該放大鏡本體係包含一筒身、一設於該筒身一端且面積小於該稜鏡接物面之接目鏡、及一設於該筒身背離該接目鏡一端之接物鏡。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頭部固定裝置係包含至少一設於該三稜鏡本體一側之支撐元件,係供抵觸一眼鏡之鏡片。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筒身一端具有至少一容置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容置槽內具有至少一調焦透鏡,係供調整該放大鏡本體之焦距。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更包含一設於該頭部固定裝置一側之調整裝置,係供微調該三稜鏡本體之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三稜鏡本體為複數時,該調整裝置係包含至少一瞳距調節件,係供調整該些放大鏡本體之間距。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調整裝置係包含一撓性片體,係供調整該三稜鏡本體與眼鏡鏡片之位置穩定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調整裝置係包含一形成於該撓性片體上之導槽部、及至少一活動嵌設於該導槽部且固定於該頭部固定裝置上之固定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調整裝置係包含至少一位於該撓性片體至少一側處之調節支架,係供調整該三稜鏡本體 或該放大鏡本體之固定位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其中該稜鏡接目面與該稜鏡反射面間具有一夾角部,且該夾角部之角度係為90度至110度。
TW106216363U 2017-11-03 2017-11-03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TWM557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363U TWM557831U (zh) 2017-11-03 2017-11-03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6363U TWM557831U (zh) 2017-11-03 2017-11-03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7831U true TWM557831U (zh) 2018-04-01

Family

ID=62644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6363U TWM557831U (zh) 2017-11-03 2017-11-03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7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86340A (en) Optical device for precision work
US7542204B2 (en) Prism for ergonomic position
US20160116742A1 (en) Head worn displaying device employing mobile phone
US11471048B2 (en) Tele-microscopic magnifying attachment for binocular indirect ophthalmoscopes
WO2020079906A1 (ja)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広焦点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JP2009075195A (ja) 眼鏡型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付き眼鏡
JP4142327B2 (ja) 双眼光学装置
JP6706317B2 (ja) ルーペ、及びこうしたルーペを含む眼鏡
US4807987A (en) Deep cavity binocular loupe
TW218918B (zh)
TW201624054A (zh) 光學系統及頭戴式顯示器
JP2011002642A (ja) 拡大鏡
JP2018079287A (ja) 視力矯正装置
Stevens et al. Varifocal technologies providing prescription and VAC mitigation in HMDs using Alvarez lenses
JP2005018068A (ja) 軽量型高分解能ビューア
US3945712A (en) Operating magnifier and miniature opthalmoscope
TWI666466B (zh)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US7673989B2 (en) Telemicroscopic loupes with removable, replaceable lens cap to adjust for working distance
KR20160042874A (ko) 접안 렌즈계 및 화상 관찰 장치
US1562046A (en) Optical instrument
TWM557831U (zh) 頭戴式放大鏡之裝置
Gogiya et al. Magnification in dentistry: A review
JP2003295128A (ja) メガネに取付ける拡大器
KR100797546B1 (ko) 쓰루더 렌즈 타입 의료용 루페장치
JP6813856B2 (ja) 眼鏡型ウエアラブル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