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4543U - 燈具裝置 - Google Patents

燈具裝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4543U
TWM554543U TW106209863U TW106209863U TWM554543U TW M554543 U TWM554543 U TW M554543U TW 106209863 U TW106209863 U TW 106209863U TW 106209863 U TW106209863 U TW 106209863U TW M554543 U TWM554543 U TW M5545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ght
plate
disposed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ong-long Li
guo-song Huang
Wei Li
Original Assignee
Elements Performance Mat Limite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ments Performance Mat Limited filed Critical Elements Performance Mat Limited
Priority to TW106209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4543U/zh
Publication of TWM554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4543U/zh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燈具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燈具裝置,特別是一種可依據需求調整燈具的發光模組的相對高度的燈具裝置。
常見的用於公司或是工廠的燈具裝置,特別是發光二極體的燈具裝置,其通常無法輕易地更換發光模組的型態,而為一整體的設計,因此,相關使用者無法於發光模組毀壞時,多是必須整個燈具裝置重新換過;相對地,使用者亦無法依據需求而變換不同型態(例如不同亮度)的發光模組,為此造成使用者在實際應用中諸多的不便。緣此,本創作人乃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的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燈具裝置,用以解決習知技術中,發光二極體的燈具裝置無法依需使用者需求,僅針對發光模組進行更換,而只可針對整體燈具裝置進行更換,從而造成相關使用者的不便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燈具裝置,其包含:一殼體、兩個導引固定件及至少一發光模組。殼體具有一頂壁及兩個側壁,兩個側壁設置於頂壁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且兩個側壁彼此相對地設置。兩個導引固定件分別設置於兩個側壁彼此相對的一側,各導引固定件為長條的板狀結構。發光模組選擇性地固定設置於殼體中,且發光模組能沿兩個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殼體移動,發光模組包含:一板狀承載本體、兩個 連接件、數個卡固件、數個發光組件及一透光遮罩模組。板狀承載本體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分別具有數個固定孔。兩個連接件分別由板狀承載本體的一寬側面向遠離板狀承載本體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連接件鄰近於板狀承載本體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設置,各連接件具有一支撐部及一連接部,各連接件的支撐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寬側面及連接部;兩個連接部能對應與兩個導引固定件相連接,而兩個連接部能沿兩個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殼體移動;其中,兩個連接部對應與兩個導引固定件相連接時,被兩個導引固定件能對應遮蔽該些固定孔。數個卡固件能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且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的該些卡固件的一端能對應抵頂於該些導引固定件遠離頂壁的一側,進而使板狀承載本體固定設置於殼體的內部。數個發光組件其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至少一透光遮罩模組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設置有該些發光組件的一側,且透光遮罩模組能對應遮蔽該些發光組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燈具裝置,其包含:一殼體、兩個導引固定件及至少一發光模組。殼體具有一頂壁及兩個側壁,兩個側壁設置於頂壁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且兩個側壁彼此相對地設置。兩個導引固定件分別設置於兩個側壁彼此相對的一側,各導引固定件為長條的板狀結構。至少一發光模組選擇性地固定設置於殼體中,且發光模組能沿兩個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殼體移動,發光模組包含:一板狀承載本體、兩個連接件、數個發光組件及至少一透光遮罩模組。兩個連接件分別由板狀承載本體的一寬側面向遠離板狀承載本體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連接件鄰近於板狀承載本體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設置,各連接件具有一支撐部及一連接部,各連接件的支撐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寬側面及連接部;兩個連接部能對應與兩個導引固定件相連接,而兩個連接部能沿兩個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 相對於殼體移動。數個發光組件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至少一透光遮罩模組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設置有該些發光組件的一側,且透光遮罩模組能對應遮蔽該些發光組件。其中,兩個連接部能透過膠合件(或是螺絲),而對應與兩個導引固定件相互固定。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透過殼體的導引固定件及發光模組的板狀承載本體及連接件的相互配合,以及卡固件與板狀承載本體的該些固定孔的配合,相關使用者可快速而方便地將對設置於殼體中的發光模組進行更換,而無需整組燈具裝置進行更換;且相關使用者進行發光模組的更換作業時,無需將殼體拆卸下來,即可進行發光模組的更換作業。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燈具裝置
10‧‧‧殼體
101‧‧‧頂壁
1011‧‧‧頂壁固定孔
102‧‧‧側壁
10A‧‧‧固定件
11、11’‧‧‧導引固定件
20‧‧‧發光模組
21‧‧‧板狀承載本體
211‧‧‧安裝部
2111‧‧‧固定孔
212‧‧‧避讓孔
213‧‧‧線孔
21a‧‧‧寬側面
CP‧‧‧中心軸線方向
22、22’‧‧‧連接件
221、221’‧‧‧支撐部
222、222’‧‧‧連接部
23‧‧‧發光組件
231‧‧‧基板
24‧‧‧透光遮罩模組
241‧‧‧透鏡單元
2411‧‧‧入光面
2412‧‧‧出光面
2413‧‧‧環側壁
2414‧‧‧安裝孔
24A‧‧‧安裝件
25、25’‧‧‧卡固件
26‧‧‧端蓋
261‧‧‧遮蔽部
SP‧‧‧容置空間
30‧‧‧電源模組
40‧‧‧無線傳輸模組
40’‧‧‧監控模組
41‧‧‧處理模組
G‧‧‧膠合件
圖1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示意圖。
圖2、3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4~6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未設置端蓋的前視圖。
圖8A~8B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其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組合及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燈具裝置1包含有一殼體10及一發光模組20(發光模組20數量可以是依據需求加以變化,可以是單一個或是兩個以上)。發光模組20可選擇性地固定設置於殼體10中,且 發光模組20可固定設置於殼體10中。於實際應用中,殼體10用以固定設置於天花板(當然亦可以是任何壁面),較佳地,殼體10可以是高導熱的材質製成,且殼體10可以是一體成型的方式製成,例如殼體10可以是由鋁擠方式製成。
進一步來說,殼體10包含有一頂壁101及兩側壁102,兩側壁102分別連接於頂壁101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且頂壁101與兩側壁102可以是呈現類似於倒U型。兩個側壁102彼此相對的一側分別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一導引固定件11,兩個導引固定件11彼此相對地設置,且各導引固定件11可以是大致位於其所對應的側壁102的中間而鄰近頂壁101的位置,但不以此為限。於較佳的應用中,各導引固定件11為板狀結構,且各導引固定件11與頂壁101的距離不大於各導引固定件11與其所相連的側壁102遠離頂壁101的一端的距離。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導引固定件11可以是與殼體10一體成型的方式製造,例如是利用鋁擠方式製作。
如圖2至圖4所示,發光模組20包含有一板狀承載本體21、兩個連接件22、兩個發光組件23、一透光遮罩模組24及數個卡固件25。板狀承載本體21的一寬側面21a向遠離板狀承載本體2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兩個連接件22,兩個該連接件22鄰近於板狀承載本體21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設置,各連接件22具有一支撐部221及一連接部222,各連接件22的支撐部221的兩端分別連接板狀承載本體21的寬側面21a及連接部222;具體來說,各連接件22可以是大致呈現為倒L的外型,而對應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的寬側面21a。其中,板狀承載本體21的兩個分別鄰近於兩個連接件22的側邊,分別與各連接件22之間,分別形成有一安裝部211,各安裝部211鄰近於各連接件22的位置具有一固定孔2111。
兩個發光組件23包含有一基板231及數個發光單元(圖未 示,例如發光二極體),發光單元設置於基板231上。基板231相反於設置有發光單元的一側,對應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22的一側。於實際應用中,基板231可以是透過螺絲或是相關卡固件等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上;在其他的應用中,所述基板231亦可以是以膠合的方式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上,於此不加以限制。於較佳的實施態樣中,所述板狀承載本體21可以是導熱材質,而發光組件23運行所產生的熱能,能透過板狀承載本體21向外導出。
透光遮罩模組24對應於兩個發光組件23可以是包含有兩個透鏡單元241,各透鏡單元241可以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未設置有連接件22的一側,且各透鏡單元241包含有一入光面2411、一出光面2412及一環側壁2413,所述入光面2411即為對應蓋設於發光組件23的一側面,而所述出光面2412則是相反於入光面2411的一側,環側壁2413則是連接入光面2411及出光面2412設置。較佳地,入光面2411的面積可以是大於出光面2412的面積,且環側壁2413可以是傾斜地連接入光面2411及出光面2412;換言之,各透鏡單元241可以呈現為長條狀的截四角錐狀結構。如此,將可有效地使發光組件23所發出的光線,能集中由出光面2412射出,從而有效利用發光組件23所發出的光線。特別說明的是,於其他應用中,所述透光遮罩模組24亦可以是任何可透光的結構並不侷限為透鏡。於實際應用中,對應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的該些透鏡單元241,其出光面2412是不外露於殼體10的側壁102遠離頂壁的一端;當然不以此為限,在其他的應用中,出光面2412亦可以是外露於殼體10的側壁102遠離頂壁的一端,或者出光面2412可以是與殼體10的側壁102遠離頂壁的一端齊平。
值得一提的是,於實際應用中,各透鏡單元241可以包含有數個貫穿透鏡單元241的安裝孔2414,而各透鏡單元241可以透 過數個安裝件24A及該些安裝孔2414對應鎖固於板狀承載本體21;如此,對應鎖固於透鏡單元241的該些安裝件24A遠離透鏡單元241的一端將對應外露於透鏡單元241的出光面2412,從而,相關使用者或是生產廠商可以方便而快速地將該些透鏡單元241安裝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上。於本實施例圖式中,是以安裝件24A的一端對應凸出於透鏡單元241的出光面2412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安裝件24A遠離透鏡單元241的一端,亦可以是與透鏡單元241的出光面2412齊平設置。換言之,安裝件24A遠離透鏡單元241的一端,可以是依據需求,凸出、內凹或齊平於透鏡單元241的出光面2412。
發光組件23及透光遮罩模組24對應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相反於具有該些連接件22的一側時,板狀承載本體21的該些連接件22,能對應掛設於殼體10中的兩個導引固定件11的一側,而發光模組20則據以能沿兩個導引固定件11的中心軸線方向CP相對於殼體10移動。特別強調的是,於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引固定件11及連接部222是以呈現為板狀的結構為例,而其兩者的連接關係是彼此相互抵靠,但於其他應用中,該些導引固定件11與該些連接部222的連接關係,不侷限於此,亦可以是其他任何可相對滑動的結構,舉例來說,該些導引固定件11可以是導軌結構,而連接部222則是可以對應於導軌結構中滑動的結構。
更詳細來說,請一併參閱圖4及圖5,發光模組20設置於殼體10中時,各連接件22的連接部222可以是對應抵靠於各導引固定件11鄰近於頂壁101的一側,藉此,兩個連接部222能對應於兩個導引固定件11上滑動。於實際應用中,各導引固定件11的寬度是不小於各連接部222的寬度的二分之一,藉以使各連接部222能穩固地抵靠於各導引固定件11。其中,兩個連接部222對應抵靠於兩個導引固定件11的一側時,可以是透過數個卡固件25,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2111,且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2111 的該些卡固件25的一端能對應抵頂於該些導引固定件11遠離頂壁101的一側,進而使板狀承載本體21固定設置於殼體10的內部。於實際應用中,所述卡固件25較佳地可以是止付螺絲(set screw),而該些固定孔2111可以對應為螺孔,當然不以此為限,所述卡固件25亦可以是普通螺絲。
特別說明的是,在較佳的應用中,發光模組20設置於殼體10中,該些連接部222對應與該些導引固定件11相互連接(該些連接部222對應抵靠於該些導引固定件11的一側)時,該導引固定件11是對應遮蔽該些固定孔2111,藉此可使該些卡固件25的一端能有效地抵頂於導引固定件11的一側,從而可強化發光模組20與殼體10之間的連接強度。
如圖5所示,發光模組20透過該些卡固件25固定設置於殼體10中時,使用者則可依據需求將殼體10及設置於其內的發光模組20一定固定設置於一壁面(圖未示,例如天花板)。具體來說,殼體10的頂壁101可以具有數個頂壁固定孔1011,該些頂壁固定孔1011分別鄰近於頂壁101的兩端設置,板狀承載本體21的兩端則具有數個避讓孔212,且該些避讓孔212對應於該些頂壁固定孔1011。藉此,發光模組20固定設置於殼體10中時,數個固定件10A能穿過該些避讓孔212而對應與該些頂壁固定孔1011相互鎖固定,以使殼體10固定設置於天花板。
當然,在其他的實施態樣中,板狀承載本體21亦可以是不具有對應於該些頂壁固定孔1011的該些避讓孔212,於此不加以限制;惟,透過圖中的該些頂壁固定孔1011及該些避讓孔212的設計,可有效地使燈具裝置1的組裝方便而直覺;具體來說,使用者可以是先將發光模組20設置於殼體10中後,再透過該些避讓孔212,而將殼體10鎖固於天花板上,相對地,使用者亦可以是先將未設置有發光模組20的殼體10直接固定設置於天花板上,而後再將發光模組20由殼體10的一端,滑動設置於殼體10中, 亦即,本創作的燈具裝置1的組裝方便,而不侷限於特定的組裝步驟。
承上所述,請一併參閱圖4,本創作的燈具裝置1,由於發光模組20可相對於殼體10滑動,且卡固件25是鎖固於發光模組20的板狀承載本體21上的固定孔2111上,而發光模組20與殼體10的導引固定件11是透過鎖固於該些固定孔2111的卡固件25的一端抵頂於該些導引固定件11所達成。因此,無論是對於生產廠商或是相關使用者,皆可輕易地透過使該些卡固件25的一端不再抵頂於該些導引固定件11,以使發光模組20可沿兩個該導引固定件11於殼體10中滑動,進而使發光模組20可方便地由殼體10中卸除。另外,由於該些卡固件25是對應鎖固於固定孔2111中,因此,相關使用者在卸除發光模組20時,不再抵頂導引固定件11的該些卡固件25,將會對應鎖固於其所對應的固定孔2111中,而不會直接落下,如此可便於相關使用者的拆卸作業。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6,如圖所示,燈具裝置1更可以包含有兩個端蓋26,兩個端蓋26可以是對應設置於殼體10的兩端,且各端蓋26具有一遮蔽部261;兩端蓋26對應固定設置於殼體10的兩端時,兩個遮蔽部261能對應遮蔽相鄰的該些避讓孔212及卡固件25,藉此可達到美觀及避免相關元件容易受損的問題。當然,該些遮蔽部261是不對應遮蔽於該透光遮罩模組24的出光面2412。
如圖5及圖6所示,使用者或是相關生產廠商,將發光模組20固定設置於殼體10中,且對應將殼體10固定於天花板後,則可以是再將兩個端蓋26固定設置於殼體10的兩端,從而完成燈具裝置1的組裝;在實際實施中,所述端蓋26可以是透過卡固、鎖固等方式固定於殼體10的兩端,於此不加以限制。當然,在特殊的應用中,所述燈具裝置1亦可以不具有兩個端蓋26,或者,殼體10的一端可以是直接延伸形成有端蓋26,而非可拆卸地設置 於殼體10的一端。
請一併參閱圖2、圖3及圖7所示,燈具裝置1中更包含有一電源模組30,其用以提供該些發光組件(圖未示)的電力。具體來說,板狀承載本體21與殼體10的頂壁101對應形成有一容置空間SP,所述電源模組30則固定設置於板狀承載本體21設置有該些連接件22的一側,且對應位於容置空間SP中。當然,板狀承載本體21可以是具有數個線孔213,以使該些發光組件23的電連接線(圖未示)能穿過該些線孔213而與電源模組30電性連接。換言之,本創作的燈具裝置1的板狀承載本體21設置於殼體10中後,可形成用以容置電源模組30的容置空間SP,從而可使燈具裝置1無需另外於殼體10外掛設其他的電源供應裝置。
於特殊的應用中,燈具裝置1更可以包含有一無線傳輸模組40及一處理模組41,無線傳輸模組40與處理模組41電性連接電源模組30,且處理模組41電性連接發光組件(圖未示),無線傳輸模組40能接收無線訊號,以傳遞至處理模組41,而處理模組41則能依據無線訊號,而選擇性地控制發光組件及電源模組30。具體來說,使用者可以是透過相對應的無線裝置(智慧型手機、遙控器等),傳輸無線訊號至燈具裝置1的無線傳輸模組40,以對應控制發光組件的啟閉、亮度、色溫等。
另外,燈具裝置1更可以包含有一監控模組40’及一處理模組41,監控模組40’與處理模組41電性連接電源模組30,且處理模組41電性連接發光組件(圖未示),監控模組40’用以監控燈具裝置1的外部環境。監控模組40’例如可以是包含有攝像單元、錄音單元等,當然,在實際應用中,燈具裝置1的相關構件可以是對應開設有穿孔,以使監控模組40’的相關構件(鏡頭、錄音單元、監視器、Wi-Fi模組等)外露於燈具裝置1。較佳地,監控模組40’可以是透過無線的方式,將相關監控資訊傳遞至網路或是特定的位置,以供使用者使用。
〔第二實施例〕
請一併參閱圖8A及圖8B,圖8A顯示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實施態樣,圖8B則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如圖所示,在實際應用中,透過殼體10與發光模組20彼此之間可相互拆卸組裝的關係,相關生產廠商或是使用可以是依據不同需求而加以更換具有不同厚度的透鏡單元241的發光模組20,而無需進行殼體10的更換。更具體來說,圖8A及圖8B兩者的差異在於,發光模組20的透鏡單元241的厚度不同,以及板狀承載本體21的連接件22’的支撐部221長度不同,亦即,當殼體10固定設置於天花板上後,相關使用者欲進行發光模組20的更換時,無需將整個燈具裝置1拆卸下來,而僅需透過簡易地步驟及方法,而僅對發光模組20進行更換。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9,其為本創作的燈具裝置1的第三實施例的前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殼體10的導引固定件11’可以是呈現為導軌結構,而發光模組20的連接部222則可以是對應設置於所述導軌結構中。換言之,在實際應用中,殼體10的導引固定件11’不侷限於本創作圖式所示的態樣。
特別說明的是,請復參圖1及圖2,本創作圖式中燈具裝置1是以具有兩個發光模組20及相對應的兩個透鏡單元241為例,但不以此為限,在實際應用中,發光模組20及其透鏡單元241的數量可以是依據需求加以增減,當然,殼體10的長度或是寬度將可對應變化。
特別說明的是,如圖10所示,在特殊的應用中,發光模組20的兩個連接部222與兩個導引固定件11的相互固定,可以是不透過前述實施例所載之卡固件25,而是透過一膠合件G來相互固 定。所述膠合件G可依據兩個連接部222的材質及兩個導引固定件11的材質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於此不加以限制。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10‧‧‧殼體
101‧‧‧頂壁
1011‧‧‧頂壁固定孔
102‧‧‧側壁
11‧‧‧導引固定件
21‧‧‧板狀承載本體
211‧‧‧安裝部
2111‧‧‧固定孔
212‧‧‧避讓孔
22‧‧‧連接件
221‧‧‧支撐部
222‧‧‧連接部
241‧‧‧透鏡單元
2412‧‧‧出光面
2413‧‧‧環側壁
24A‧‧‧安裝件
25‧‧‧卡固件

Claims (10)

  1. 一種燈具裝置,其包含:一殼體,其具有一頂壁及兩個側壁,兩個該側壁設置於該頂壁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且兩個該側壁彼此相對地設置;兩個導引固定件,其分別設置於兩個該側壁彼此相對的一側,各該導引固定件為長條的板狀結構;以及至少一發光模組,其選擇性地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且該發光模組能沿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該發光模組包含:一板狀承載本體,其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分別具有數個固定孔;兩個連接件,其分別由該板狀承載本體的一寬側面向遠離該板狀承載本體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該連接件鄰近於該板狀承載本體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設置,各該連接件具有一支撐部及一連接部,各該連接件的支撐部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寬側面及該連接部;兩個該連接部能對應與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相連接,而兩個該連接部能沿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其中,兩個該連接部對應與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相連接時,被兩個該導引固定件能對應遮蔽該些固定孔;數個卡固件,其能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且對應鎖固於該些固定孔的該些卡固件的一端能對應抵頂於該些導引固定件遠離該頂壁的一側,進而使該板狀承載本體固定設置於該殼體的內部;數個發光組件,其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及至少一透光遮罩模組,其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設置有 該些發光組件的一側,且該透光遮罩模組能對應遮蔽該些發光組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燈具裝置,其中該透光遮罩模組包含有對應於該些發光組件的數個透鏡單元,該些透鏡單元對應蓋設於該些發光組件,而該些發光組件所發出的光線能對應透過該些透鏡單元射出;其中,該發光模組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時,各該透鏡單元的一出光面不外露於該些側壁遠離該頂壁的一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燈具裝置,其更包含有數個安裝件,各該透鏡單元及該板狀承載本體具有彼此相對應的數個安裝孔,該些安裝件能與該些安裝孔相互配合,而使該些透鏡單元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燈具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時,該些連接部的一側能對應抵靠於該些導引固定件鄰近於該頂壁的一側。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燈具裝置,其中該頂壁具有數個頂壁固定孔,該些頂壁固定孔分別鄰近於該頂壁的兩端設置,該板狀承載本體的兩端具有數個避讓孔,該些避讓孔對應於該些頂壁固定孔;其中,該發光模組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時,數個固定件能穿過該些避讓孔而對應與該些頂壁固定孔相互鎖固定,以使該殼體固定設置於一壁面;該燈具裝置更包含有兩端蓋,各該端蓋具有一遮蔽部,兩個該端蓋固定設置於該殼體的兩端,且兩個該遮蔽部能對應遮蔽相鄰的該些避讓孔。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燈具裝置,其中各該發光組件包含有一基板及數個發光單元,該些發光單元固定設置於該基板,該基板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且該板狀承載本體為導熱結構,而該些發光單元運行所產生的熱能,能透 過該板狀承載本體向外導出。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燈具裝置,其中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的該發光模組、該板狀承載本體與該殼體的頂壁對應形成有一容置空間,該燈具裝置更包含有一電源模組,其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而對應位於該容置空間中,且該板狀承載本體具有數個線孔,該些發光組件的電連接線能穿過該些線孔而與該電源模組電性連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燈具裝置,其更包含有一無線傳輸模組及一處理模組,該無線傳輸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該電源模組,且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該發光組件,該無線傳輸模組能接收無線訊號,以傳遞至該處理模組,而該處理模組能依據該無線訊號,而選擇性地控制該發光組件及該電源模組。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燈具裝置,其更包含有一監控模組及一處理模組,該監控模組與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該電源模組,且該處理模組電性連接該發光組件,該監控模組能監控該燈具裝置的外部環境。
  10. 一種燈具裝置,其包含:一殼體,其具有一頂壁及兩個側壁,兩個該側壁設置於該頂壁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且兩個該側壁彼此相對地設置;兩個導引固定件,其分別設置於兩個該側壁彼此相對的一側,各該導引固定件為長條的板狀結構;以及至少一發光模組,其選擇性地固定設置於該殼體中,且該發光模組能沿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該發光模組包含:一板狀承載本體;兩個連接件,其分別由該板狀承載本體的一寬側面向遠離該 板狀承載本體的方向延伸形成,且兩個該連接件鄰近於該板狀承載本體的兩個彼此相對的側邊設置,各該連接件具有一支撐部及一連接部,各該連接件的支撐部的兩端分別連接該寬側面及該連接部;兩個該連接部能對應與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相連接,而兩個該連接部能沿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的中心軸線方向相對於該殼體移動;數個發光組件,其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相反於設置有該些連接件的一側;及至少一透光遮罩模組,其固定設置於該板狀承載本體設置有該些發光組件的一側,且該透光遮罩模組能對應遮蔽該些發光組件;其中,兩個該連接部能透過膠合件,而對應與兩個該導引固定件相互固定。
TW106209863U 2017-07-05 2017-07-05 燈具裝置 TWM554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863U TWM554543U (zh) 2017-07-05 2017-07-05 燈具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863U TWM554543U (zh) 2017-07-05 2017-07-05 燈具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4543U true TWM554543U (zh) 2018-01-21

Family

ID=61729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863U TWM554543U (zh) 2017-07-05 2017-07-05 燈具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4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8449B2 (en) Threaded LED retrofit module
KR101199403B1 (ko) 조명 장치
US10060608B2 (en) Detachable LED lighting device
TWI629434B (zh) 燈具裝置
JP6601722B2 (ja) 照明器具
US8632236B2 (en) LED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device comprised thereof
CN105987299B (zh) 一种照明装置
WO2016037581A1 (zh) 一种led线性灯及其组合透镜装置
JP6257295B2 (ja) Led照明装置
TWI525291B (zh) 照明器具
JP6956351B2 (ja) 照明器具
KR200462159Y1 (ko) Led 조명장치
TWM554543U (zh) 燈具裝置
JP2012079673A (ja) Led照明灯
CN109268700B (zh) 灯具装置
CN209782308U (zh) 一种无阴影的线性led灯具
KR101729010B1 (ko) 조명기기
KR101729011B1 (ko) 광학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기기
JP2016225177A (ja) 直管形ledランプ及び照明装置
TW201740051A (zh) Led光源裝置
JP6309814B2 (ja) 照明器具
JP6430767B2 (ja) 照明装置
KR101694509B1 (ko) 형광등형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105247648B (zh) 光滑led par灯
TWI422778B (zh) 光源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