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3155U -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 Google Patents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3155U
TWM553155U TW105207459U TW105207459U TWM553155U TW M553155 U TWM553155 U TW M553155U TW 105207459 U TW105207459 U TW 105207459U TW 105207459 U TW105207459 U TW 105207459U TW M553155 U TWM553155 U TW M55315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arbon nanotube
flexible
nanotube film
armr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7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守善
劉亮
潛力
王昱權
Original Assignee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53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3155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at adjustment
    • B60N2/0228Hand-activated mechanical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9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 B60N2/797Adaptations for additional use of the arm-rests for use as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e.g.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7Touch pads, in which fingers can move on a surf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6Details of scanning methods, e.g. sampling time, grouping of sub areas or time sharing with display driv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本新型涉及一種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隨著帶有觸控功能的電子設備日益普及,當需要對這些帶有觸控 功能的電子設備進行操作時,需要通過手指觸碰顯示幕實現,例如將iPad放置在桌上時,當需要進行觸控操作時,使用者需要伸手、探身甚至離開座椅才能碰觸離使用者較遠的顯示幕,造成使用的不便,尤其在需要頻繁觸控切換功能時,使用者持續的探身操作更加不便。
有鑒於此,提供一種能夠實現觸控的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從而提高使用者進行互動式操作的舒適度及便利性實為必要。
一種觸控式扶手套,包括一本體及一連接部,該本體具有相對的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該連接部用於分別與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連接,該本體包括一柔性墊、一外護套及一柔性觸控板,該柔性觸控板設置在該柔性墊上,該外護套包裹在該柔性觸控板之外,該柔性觸控板為彈性結構,包括柔性基板及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包括奈米碳管膜、多個第一電極及多個第二電極,該奈米碳管膜設置在該柔性基板表面,該多個第一電極及多個第二電極與該奈米碳管膜電連接。
一種觸控式座椅,包括一座椅扶手,該座椅扶手包括上述觸控式 扶手套及一扶手骨架,該觸控式扶手套環繞包裹並固定在該扶手骨架的外表面。
本實用新型的觸控式扶手套可安裝在使用者的座椅上,在對顯示 幕進行互動式操作時,只需坐在座椅上,一邊觀看顯示幕的顯示畫面,一邊觸摸觸控式扶手套設置有柔性觸控板的區域,無需探身對顯示幕進行觸控操作。 使用者在不進行觸控時,仍可隨意的手扶、支撐或按壓該座椅扶手,該柔性觸控板為彈性結構,可在壓力作用下發生較大的彈性變形,在壓力消失時恢復原狀,因此該包埋在該外護套內的柔性觸控板不會對座椅扶手的彈性和舒適度造成影響。該觸控式扶手套為可拆卸的扶手套,可根據需要隨時拆卸並套設在任何與該觸控式扶手套相匹配的物品扶手上,以方便使用者可在任何場合操作該觸控式扶手套實現遠距離與顯示幕進行互動式操作。
100‧‧‧觸控式扶手套
10‧‧‧本體
20‧‧‧連接部
30‧‧‧座椅扶手
110‧‧‧柔性墊
120‧‧‧柔性觸控板
122‧‧‧柔性基板
124‧‧‧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
1242‧‧‧奈米碳管膜
1244‧‧‧第一電極
1245‧‧‧第二電極
126‧‧‧柔性保護層
128‧‧‧硬鍵
130‧‧‧外護套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觸控式扶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觸控式扶手套本體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奈米碳管膜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5為本實用新型本觸控式座椅扶手橫截面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觸控式扶手套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觸控式扶手套100,包括 一本體10及一連接部20,該本體10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該連接部20用於分別與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連接。該本體10包括一柔性墊110、一柔性觸控板120及一外護套130。該柔性觸控板120設置在該柔性墊110上,該外護套130包裹在該柔性觸控板120之外。該柔性觸控板120設置在該外護套 130與該柔性墊110之間。該柔性觸控板120為彈性結構,包括柔性基板122及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包括奈米碳管膜1242、多個第一電極1244及多個第二電極1245,該奈米碳管膜1242設置在該柔性基板122表面,該多個第一電極1244及多個第二電極1245與該奈米碳管膜1242電連接。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為一單層結構,能夠感測發生在外護套130表面的觸摸點位置。
該本體10為一平面結構體且具有柔性。該本體10具有一寬度方向 和一長度方向。該本體10在長度方向上可彎曲變形並與該連接部20連接形成環狀的該觸控式扶手套100。所述觸控式扶手套100套設在扶手上時為一環狀結構體。具體地,在該長度方向上該本體10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可與該連接部20連接。該環狀的觸控式扶手套100的形狀不限,可以根據所要套設的物品的形狀需要使本體10進行相應的變形。該柔性墊110為一彈性結構,受壓時具有一定的緩衝能力,可為使用者手臂在該觸控式扶手套100上放置時提供緩衝。該柔性墊110具有一定厚度,材料可以選自海綿、織物、棉花或塑膠泡沫等常用材料。該柔性墊110隨著使用者手臂的按壓可以具有較大變形,在按壓消失後則恢復原狀。該外護套130至少設置在該柔性觸控板120外,優選地,包裹該柔性觸控板120及整個柔性墊110。
該外護套130的材料可以選自動物皮革、人造皮革或織物等常用 材料。該外護套130優選具有較小的厚度,如1微米~5毫米。在優選的實施例中,該外護套130外側表面印刷有提示該柔性觸控板120的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位置的圖案。當該柔性觸控板120還包括硬鍵128時,該外護套130外側表面還可以印刷有提示該硬鍵128位置的圖案。
該柔性觸控板120整體為一彈性結構,包括柔性基板122及奈米碳 管觸摸功能層124。該柔性基板122為彈性片狀結構,受力後產生的彈性變形度與該柔性墊110基本相當。隨著使用者手臂的按壓該柔性基板122可以具有較大變形,在按壓消失後則恢復原狀。該柔性基板122優選具有較小的厚度,優選為1微米~2毫米。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固定設置在該柔性基板122的表面,該奈米碳管膜1242可以通過自身的凡德瓦爾力黏附在該柔性基板122的表面,也可通過黏膠與該柔性基板122的表面固定。該多個第一電極1244及多個第二電極1245優選為將導電漿料印刷在該奈米碳管膜1242表面形成的導電層。 該多個第一電極1244及多個第二電極1245的材料優選為導電性好的金屬,如銀、金或銅。該奈米碳管膜1242一側表面與該柔性基板122貼合,另一側表面可以直接與該外護套130貼合。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柔性觸控板120可進一步包括一柔性保護層 126設置在該奈米碳管膜1242另一側的表面。該奈米碳管膜1242設置在該柔性保護層126與該柔性基板122之間。該柔性保護層126為彈性片狀結構,該柔性保護層126、奈米碳管膜1242及該柔性基板122的疊加結構在受力後可以整體發生彈性變形,在按壓消失後則恢復原狀。該柔性保護層126優選具有較小的厚度,優選為0.5微米~1毫米。該柔性基板122及柔性保護層126的材料優選為有機聚合物,例如均可獨立的選自三醋酸纖維素(TAC)、聚苯乙烯、聚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苯丙環丁烯(BCB)、聚環烯烴等。
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為可實現觸摸功能的單層結構,包括 奈米碳管膜1242、多個第一電極1244及多個第二電極1245。該奈米碳管膜1242包括多個奈米碳管,該多個奈米碳管基本沿相同方向定向延伸,從而使奈米碳管膜1242在該多個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上具有遠大於其它方向的電導率。該奈米碳管膜1242可通過從一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形成。所述從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形成的奈米碳管膜1242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且平行於該奈米碳管膜1242的表面。當該奈米碳管膜1242貼合在該柔性基板122的表面時,該大多數奈米碳管基本平行於該柔性基板122的表面。並且,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van der waal’s force)首尾相連,從而使該奈米碳管膜1242能夠實現自支撐。由於該奈米碳管膜1242是通過大量奈米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相互搭接形成,而奈米碳管具有良好的韌性及可彎折性,因此將該奈米碳管膜1242設置在該柔性基板122表面後可以隨該柔性基板122任意彎折而不會發生破損。因此,該柔性觸控板120可以實現大幅度的反復彎折變形,並可以正常工作。另外,為把扶舒適,該柔性墊110的上表面,例如在使用者在座椅扶手上放置手掌的位置,可以為曲面的流線型結構。該柔性觸控板120貼合在該柔性墊110的曲面上時,在未受外部壓力時也可以為一彎曲的曲面結構。
請參閱圖4,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是由若干奈米碳管組成的自支 撐結構。所述若干奈米碳管為沿同一方向擇優取向延伸。所述擇優取向是指在奈米碳管膜1242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朝同一方向。而且,所述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延伸方向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膜1242的表面。進一步地,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中多數奈米碳管是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具體地,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大多數奈米碳管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當然,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中存在少數隨機排列的奈米碳管,這些奈米碳管不會對奈米碳管膜1242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整體取向排列構成明顯影響。所述自支撐為奈米碳管膜1242不需要大面積的載體支撐,而只要相對兩邊提供支撐力即能整體上懸空而保持自身膜狀狀態,即將該奈米碳管膜1242置於(或固定於)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的兩個支撐體上時,位於兩個支撐體之間的奈米碳管膜1242能夠懸空保持自身膜狀狀態。所述自支撐主要通過奈米碳管膜1242中存在連續的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延伸排列的奈米碳管而實現。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中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並非絕對的直線狀,可以適當的彎曲;或者並非完全按照延伸方向上排列,可以適當的偏離延伸方向。因此,不能排除奈米碳管膜1242的基本朝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數奈米碳管中並列的奈米碳管之間可能存在部分接觸。該奈米碳管膜1242中奈米碳管間可以具有間隙,從而使該奈米碳管膜1242最厚處的厚度約為0.5納米至100微米,優選為0.5納米至10微米。
從奈米碳管陣列中拉取獲得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的具體方法包括: (a)從一奈米碳管陣列中選定一奈米碳管片段,本實施例優選為採用具有一定 寬度的膠帶或黏性基條接觸該奈米碳管陣列以選定具有一定寬度的一奈米碳管片段;(b)通過移動該拉伸工具,以一定速度拉取該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從而首尾相連的拉出多個奈米碳管片段,進而形成一連續的奈米碳管膜1242。該奈米碳管膜的製備方法具體請參見范守善等人於2007年2月9日申請的,於2008年8月13公開的第CN101239712A號中國大陸公開專利申請。該多個奈米碳管相互並排使該奈米碳管片段具有一定寬度。當該被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在拉力作用下沿拉取方向逐漸脫離奈米碳管陣列的生長基底的同時,由於凡德瓦爾力作用,與該選定的奈米碳管片段相鄰的其它奈米碳管片段首尾相連地相繼地被拉出,從而形成一連續、均勻且具有一定寬度和擇優取向的奈米碳管膜1242。
所述奈米碳管膜1242在拉伸方向具有最小的電阻抗,而在垂直於 拉伸方向具有最大電阻抗,因而具備電阻抗異向性,即奈米碳管膜1242具有阻抗異向性,即,奈米碳管膜1242在兩個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阻抗性,以定義出一較低阻抗方向D(基本平行於奈米碳管延伸方向),以及一較高阻抗方向H(基本垂直於奈米碳管延伸方向),其中較低阻抗方向D和較高阻抗方向H可為垂直。奈米碳管膜1242可以為矩形,並具有四側邊,其中兩個側邊相對且平行於較高阻抗方向H,而另外兩個側邊相對並平行於較低阻抗方向D。由於具有阻抗異向性,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可以實現對多點觸摸進行感測。用於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的奈米碳管膜1242的阻抗異向性範圍,優選為該較高阻抗方向H與該較低阻抗方向D的比值大於等於50,優選為70~500。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可包括多個奈米碳管膜1242,相互層疊或並排設置,故,上述柔性觸控板120的長度和寬度不限,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可以理解,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包括多個奈米碳管膜1242時,該多個奈米碳管膜1242的設置方向相同,即該多個奈米碳管膜1242中大多數奈米碳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該多個第一電極1244配置於奈米碳管膜1242平行於高阻抗方向H 的一個側邊。該多個第一電極1244相互間隔設置,相鄰第一電極1244的間距優選為1mm至8mm之間。各第一電極1244延著較高阻抗方向H上的長度優選為1mm至8mm。該多個第二電極1245,配置於奈米碳管膜1242平行於高阻抗方向H的另一個側邊,沿高阻抗方向H排列成一行並相互間隔,設置於奈米碳管膜1242的垂直於低阻抗方向D的側邊。也就是說,該奈米碳管膜1242具有兩個垂直於低阻抗方向D的相對的側邊,且在其中一側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一電極1244,並在另一側邊間隔設置有多個第二電極1245,且該第一電極1244與該第二電極1245沿該低阻抗方向D一一對應。相鄰第二電極1245的間距優選為1mm至8mm之間。各第二電極1245延著較高阻抗方向H上的長度優選為1mm至8mm。如此一來,各第一電極1244及第二電極1245輸入至奈米碳管膜1242或接收自奈米碳管膜1242的信號將主要地沿著較低阻抗方向D傳輸。 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便可利用信號傳輸具有方向性的特性作為觸碰位置的判斷依據。當然,在實際的產品中,各驅動感測電極的尺寸及間距可以視產品所需解析度及產品的應用領域而有所不同。
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可進一步包括一驅動電路(圖未示), 與第一電極1244電連接。該驅動電路逐步地掃描第一電極1244及對應的第二電極1245以接收電信號,例如是分批次地或是一對接一對地對第一電極1244及對應的第二電極1245進行導通。當觸控式座椅扶手套100的外護套130被使用者以手指或是導電介質觸碰時,奈米碳管膜1242與手指(或是導電介質)之間會產生一電容。此時,驅動電路中的充電電路(如電壓源)與儲存電路(如電容)將交替地對該接觸電容進行充放電,並記錄該時刻的電容充電量,例如電壓值,以作為觸碰位置的判斷依據。由於奈米碳管膜1242具有阻抗異向性,所以電流的路徑傳輸將主要地平行於較低阻抗方向D。當對應奈米碳管膜1242的外護套130上的某一位置被觸碰時,不同位置上的第一電極1244及第二電極1245會掃描到不同的電信號,當觸碰位置與第一電極1244或第二電極1245的距離越近,第一電極1244或第二電極1245所接收到的信號越大。所以,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124可以根據不同第一電極1244及第二電極1245所接收的信號的數值大小來判斷觸碰位置在較低阻抗方向D上的座標。若要判斷觸碰位置在較高阻抗方向H的座標,可以比較相鄰第一電極1244或相鄰的第二電極1245所接收到的信號中,較高兩者的信號值,並將此兩者的信號值以內插或是以一比例關係加成來獲得對應的座標值。此處所述的比例關係可基於模擬過程中所接收到的信號值的變化而決定。
該連接部20具有相對的兩個端部,該兩個端部用於分別與該本體 10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連接,以形成一環狀的觸控式扶手套100,即所述觸控式扶手套100套設在扶手上時為一環狀結構體。具體地,該連接部20具有相對的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該第三端部與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連接設置,該第四端部與該本體10的第二端部連接設置。該連接部20與該本體10可通過黏貼或者縫紉的方法連接在一起。優選地,該連接部20的寬度與該本體10的寬度相同。該連接部20的寬度與該本體10的寬度是指該連接部20及該本體10在所述環狀結構體軸心方向上的長度。
只要能夠保證該連接部20與該本體10連接並形成環狀結構體,該 連接部20的結構及材料不限。該連接部20可為一整體結構也可為一可拆分結構。
當該連接部20為一整體結構時,該連接部20可為一彈性帶。該彈 性帶具有彈力,可拉伸至一定的長度以便於使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套在座椅的扶手上。具體地,該彈性帶的第三端部與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連接設置,該該彈性帶的第四端部與該本體10的第二端部連接設置,形成所述環狀結構體。
當該連接部20為一可拆分結構時,該連接部20包括相互匹配的第 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及第二連接件分別設置在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通過該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的匹配連接使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連接在一起,從而使該連接部20的與該本體10形成所述環狀結構體。該連接部20可為一卡扣結構或一黏貼結構。該卡扣結構可為鎖扣元件或拉鎖等。該黏貼結構可為磁性吸附結構或黏性黏貼結構等。
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20為所述鎖扣元件。具體地,該鎖扣組件 包括一卡扣及一與卡扣相配合的扣座。該卡扣固定在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該扣座固定在固定在該本體10的第二端部,通過該卡扣與該扣座的套嵌卡扣使該連接部20與該本體10連接形成所述環狀結構體。
另一實施例中,該連接部20為所述磁性吸附結構黏貼。具體地, 該磁性吸附結構包括至少兩個磁性紐扣,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設置至少一個磁性紐扣,該本體10的第二端部設置至少一個磁性紐扣,通過磁性紐扣的相互吸附使該本體10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黏貼在一起形成所述環狀結構體。
進一步地,觸控式扶手套100還可包括一連接帶,該連接帶與該 本體10和該連接部20連接形成環狀的該觸控式扶手套100。該連接帶可為無彈性結構或彈性結構。優選地,該連接帶為彈性帶,可調控觸控式扶手套100的環形大小,擴大觸控式扶手套100的使用範圍。
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用於遠程操控觸控顯示幕。只要能夠保證該 觸控式扶手套100可正常使用並能夠遠端操控觸控顯示幕,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可設置在任何與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的環形結構相匹配的物品扶手上,以方便使用者操作該觸控式扶手套100。
請參閱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觸控式座椅,包括一座椅扶手 30,及該觸控式扶手套100。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為一環狀結構體,環繞包裹並固定在該座椅扶手30的外表面。
該座椅扶手30為剛性結構,為觸控式扶手套100的柔性墊110提 供支撐。該座椅扶手30的上側是使用者放置手臂的位置。
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在第一方向上環繞包裹在該座椅扶手30的外 表面,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座椅扶手30的軸向方向。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在第一方向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與該座椅扶手30在第一方向上的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相互匹配,使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可固定在該座椅扶手30的外表面並不易脫落。
具體地,當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的該連接部20為整體結構時,該 觸控式扶手套100可直接套在該座椅扶手30的外表面。此時,由於連接部20為彈性帶,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在第一方向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可略小於或等於該座椅扶手30在第一方向上的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通過該連接部20的彈性可使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緊貼並固定在該座椅扶手30上。當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的該連接部20為可拆分結構時,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可環繞包裹在該座椅扶手30的外表面,並通過該連接部20的兩個元件的配合使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緊貼並固定在該座椅扶手30上。此時,優選地,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在第一方向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等於該座椅扶手30在第一方向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當該連接部20該包括一連接帶的第一連接帶且該連接帶為彈性結構時,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在第一方向上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可略小於或等於該座椅扶手30在第一方向上的的橫截面的形狀及大小。
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優選設置在該座椅扶手30的遠離座椅椅背的 端部。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的柔性觸控板120優選設置在座椅扶手30的上側位置,以便於使用者手放在該座椅扶手200上時操作該柔性觸控板120。當使用者將手臂放置在該座椅扶手200上時,使用者的手掌基本位於該柔性觸控板120的上方,且優選地,該柔性觸控板120位於使用者的手指的下方。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的連接部20優選設置在座椅扶手30的下側。
通過所述觸控式扶手套100或所述觸摸式座椅200遠距離操作顯示 幕時,該顯示幕通過無線連接或有線連接方式與該所述觸控式扶手套100連接並進行資料傳輸。該無線連接可以為WiFi、紅外或藍牙等連接方式,具體通過分別設置在該顯示幕與該柔性觸控板120中的無線通訊模組實現。該有線連接可以是將該顯示幕與該柔性觸控板120通過資料線連接。
使用者在對遠距離的顯示幕進行互動式操作時,只需坐在觸控式 座椅上,一邊觀看顯示幕的顯示畫面,一邊觸摸觸控式扶手套100設置有柔性觸控板120的區域,無需探身對顯示幕進行觸控操作。該柔性觸控板120被包埋在該外護套130中,該外護套130具有較薄的厚度,使該柔性觸控板120仍可通過感測電容變化判斷觸摸點的位置。使用者在不進行觸控時,仍可隨意的手扶、支撐或按壓該觸摸觸控式扶手套100,該柔性觸控板120為彈性結構,且具有較薄的厚度,可以在壓力作用下發生較大的彈性變形,在壓力消失時恢復原狀,因此該包埋在該外護套130內的柔性觸控板120不會對觸摸觸控式扶手套100的彈性和舒適度造成影響。另外,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為可拆卸的扶手套,可根據需要隨時拆卸並套設在任何與該觸控式扶手套100相匹配的座椅扶手上,以方便使用者可在任何場合操作該觸控式扶手套100實現遠距離與顯示幕進行互動式操作。
綜上所述,本新型確已符合新型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 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習知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新型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 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本體
110‧‧‧柔性墊
120‧‧‧柔性觸控板
122‧‧‧柔性基板
124‧‧‧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
126‧‧‧柔性保護層
130‧‧‧外護套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式扶手套,包括一本體及一連接部,該本體具有相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該連接部用於分別與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連接,該本體包括一柔性墊及一外護套,其改進在於,進一步包括一柔性觸控板,該柔性觸控板設置在該柔性墊上,該外護套包裹在該柔性觸控板之外,該柔性觸控板為彈性結構,包括柔性基板及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該奈米碳管觸摸功能層包括奈米碳管膜、多個第一電極及多個第二電極,該奈米碳管膜設置在該柔性基板表面,該多個第一電極及多個第二電極與該奈米碳管膜電連接。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連接部為一整體結構,具有相對的第三端部及第四端部,該第三端部與該本體的第一端部連接設置,該第四端部與該本體的第二端部連接設置。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連接部為一可拆分結構,該連接部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及該第二連接件分別設置在該本體的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通過該第一連接件和該第二連接件的匹配連接使該第一端部和該第二端部連接在一起。
  4. 如請求項第3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連接結構為鎖扣元件、拉鎖、磁性吸附結構、黏性黏貼結構中的任意一種。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觸控式扶手套進一步包括一連接帶,該連接帶用於與該本體及該連接部連接形成環狀的該觸控式扶手套。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柔性觸控板進一步包括一柔性保護層設置在該奈米碳管膜遠離該柔性基板的表面,該柔性保護層的厚度為0.5微米~1毫米。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奈米碳管膜具有阻抗異向性,具有一較高阻抗方向及一較低阻抗方向,該較高阻抗方向與該較低阻抗方向基本垂直,該多個第一電極設置於該奈米碳管膜平行於該較高阻抗方向的一個側邊,該多個第二電極設置於該奈米碳管膜平行於該較高阻抗方向的另一個側邊。
  8.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的觸控式扶手套,其中,該奈米碳管膜中的大多數奈米碳管基本沿該較低阻抗方向延伸並基本平行於該柔性基板的表面,所述奈米碳管膜中每一奈米碳管與在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奈米碳管通過凡德瓦爾力首尾相連。
  9. 一種觸控式座椅,包括一座椅扶手和如請求項1~8中任意一項的觸控式扶手套,該觸控式扶手套環繞包裹並固定在該座椅扶手的外表面。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的觸控式座椅,其中,該觸控式扶手套在第一方向上環繞包裹在該座椅扶手的外表面,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座椅扶手的軸向方向。
TW105207459U 2016-04-25 2016-05-20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TWM55315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351017.6U CN205885117U (zh) 2016-04-25 2016-04-25 触控式扶手套及触控式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3155U true TWM553155U (zh) 2017-12-21

Family

ID=57764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7459U TWM553155U (zh) 2016-04-25 2016-05-20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3271B2 (zh)
CN (1) CN205885117U (zh)
TW (1) TWM55315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70920B1 (fr) * 2017-09-08 2019-08-30 Faurecia Interieur Industrie Element de garnissage pour habitacle de vehicule comprenant un organe piezoelectrique
US11472558B2 (en) 2018-11-13 2022-10-18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Aircraft seat
FR3093978A1 (fr) * 2019-03-21 2020-09-25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interaction tactile pour véhicule
CN111227549B (zh) * 2020-02-07 2024-02-2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扶手及座椅
CN117242424A (zh) * 2021-03-23 2023-12-15 大陆纺织行业股份有限公司 印刷触摸板
CN113147536A (zh) * 2021-05-13 2021-07-23 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座椅调节系统、儿童安全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26645A1 (en) 2021-12-27 2023-07-06 Bosch Car Multimedia Portugal S.A Interface and alert device with haptic and thermal feedback for autonomous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816B (zh) * 2009-06-12 2013-03-20 清华大学 柔性手机
CN101852935A (zh) * 2010-06-02 2010-10-06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式液晶显示屏
WO2015038684A1 (en) * 2013-09-10 2015-03-19 Polyera Corporation Attachable article with signaling, split display and messaging features
WO2015048530A1 (en) * 2013-09-26 2015-04-02 Tactus Technology, Inc. Touch sensor
WO2015100224A1 (en) * 2013-12-24 2015-07-02 Polyera Corporation Flexible electronic display with user interface based on sensed movements
US9785339B2 (en) * 2014-12-04 2017-10-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 input device in a circuit board
US10516118B2 (en) * 2015-09-30 2019-12-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system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display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23271B2 (en) 2019-09-24
US20170308224A1 (en) 2017-10-26
CN205885117U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53155U (zh) 觸控式扶手套及觸控式座椅
TWI502462B (zh) 觸控裝置
TWI505307B (zh) 柔性鍵盤
US10133418B2 (en) Force sensing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train-sensitive structures
US8519950B2 (en) Input device
US9874965B2 (en) Transparent strain sensor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485618B2 (ja) 圧電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入出力装置
WO2018096901A1 (ja) 感圧素子および操舵装置
US20140334083A1 (en) Systems, articles and methods for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s that accommodate different user forms
Li et al. SkinGest: artificial skin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via filmy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US20150261264A1 (en) Touch interface device and design
JP6863385B2 (ja) センサ、バンド、電子機器および腕時計型電子機器
US9971441B2 (en) Touch sensitive system with haptic feedback
KR20160114217A (ko) 터치 스크린 장치와 그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전자 기기
US20080259026A1 (en) Ergonomic cursor control device that does not assume any specific posture of hand and fingers
US10289254B2 (en) Touch control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mounted entertainment system
KR102492375B1 (ko) 압력 감지 의자
KR101900618B1 (ko) 감을 수 있는 터치스크린
US109836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abric buttons
TWI505308B (zh) 柔性鍵盤
US10680161B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Piezoelectric Ink
WO2021092753A1 (zh) 触觉反馈模组、触摸屏、键盘及电子装置
CN112860049A (zh) 触觉反馈模组、薄膜键盘及电子装置
CN110352397A (zh) 传感器、输入设备和电子装置
KR20180087513A (ko) 정전용량방식 및 감압방식 동작기능을 갖는 휴대폰 케이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