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9628U - 醫療用霧化器 - Google Patents

醫療用霧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9628U
TWM549628U TW106209301U TW106209301U TWM549628U TW M549628 U TWM549628 U TW M549628U TW 106209301 U TW106209301 U TW 106209301U TW 106209301 U TW106209301 U TW 106209301U TW M549628 U TWM549628 U TW M54962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housing
aerosol
medical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93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道存
王旭祥
Original Assignee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貝斯美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93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9628U/zh
Priority to CN201720895646.XU priority patent/CN208641455U/zh
Priority to US15/667,061 priority patent/US20180369507A1/en
Publication of TWM549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9628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Description

醫療用霧化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醫療用霧化器,特別是一種可以減少藥劑殘留量的醫療用霧化器,該醫療用霧化器具有兩個一體成型的殼體,以確保組裝的精確度及霧化效果,該醫療用霧化器具有一圓錐形罩體,以收集較大的氣霧劑(aerosol)顆粒,並循環霧化該較大的氣霧劑顆粒。
習知技術(一)如美國公告第US4512341號專利(其專利家族具有英國公告第GB2132508B號專利),主要公開的技術是一種霧化器,該霧化器的一噴嘴的進料是通過一狹窄空間,該狹窄空間是位於一液體儲存器的平坦底部和固定於該噴嘴底部的凸緣(flange)之間,其中該空間是足夠窄的,以通過毛細管作用向該噴嘴噴射液體,當液體高速通過一圓形擴散器(rounded diffuser)及倒錐形部(inverted conical portion)後,將撞擊擋板(baffle plate)而產生氣霧劑(aerosol),較大的液滴藉由該擋板聚結並回落到該儲存器中。惟該圓形擴散器可能使較大的液滴噴灑至該霧化器的主體(main body)的壁面,而部份殘留於該壁面。再者,依據該習知技 術(一)的描述,該噴嘴底部的凸緣幾乎延伸到圍繞該儲存器的壁上,則當液體的水位接近該凸緣時,較大的液滴將回落並殘留於該凸緣上。因此,該習知技術(一)仍有改良的需求,以進一步減少液體的殘留量。
習知技術(二)如美國公告第US5738086號專利(其專利家族具有澳洲公開第AU1181595A號專利、加拿大公開第CA2157581A1號專利、歐盟公開第EP0691862A1號專利、日本公開第JPH08508671A號專利、紐西蘭公開第NZ276953A號專利、美國公告第US5579757號專利、PCT公開第WO9520989A1號專利),主要公開的技術是一種霧化器,該霧化器具有一液體噴嘴(liquid spray nozzle)和一霧化器擴散器(nebulizer diffuser),該液體噴嘴是一個獨立的元件,該霧化器在組裝時,該液體噴嘴的一流體孔口(fluid orifice)與該霧化器擴散器的距離可能存在差異,而影響霧化效果。再者,依據該習知技術(二)的描述,一環形凸緣(annular flange)圍繞一第二擋板(second baffle)的頂部向內延伸,並且一對具有縱向空間(longitudinal spaces)的擴散器支腳(diffuser legs)從向內延伸的該環形凸緣向下延伸,以支撐該霧化器擴散器,則該霧化器擴散器露出於該第二擋板,該霧化器擴散器可能使較大的液滴噴灑至該霧化器的壁面,而部份殘留於該壁面。因此,該習知技術(二)仍有改良的需求,以進一步減少液體的殘留量。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醫療用霧化器,包括 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一體成型一第一噴嘴,該第一噴嘴具有一第一噴嘴孔,該第二殼體一體成型一第二噴嘴及一圓錐形罩體,該第二噴嘴具有一第二噴嘴孔,該圓錐形罩體的內側具有一環形傾斜面及一氣霧劑沖擊面;其中該第二殼體可分離地結合於該第一殼體,該第二噴嘴位於該第一噴嘴的外側,該第一噴嘴與該第二噴嘴中間形成一流體通道,該第一噴嘴孔位於該第二噴嘴孔的內側,該氣霧劑沖擊面位於該第二噴嘴孔的上方。
本創作增益之功效(一)在於,該第二噴嘴與該圓錐形罩體一體成型於該第二殼體,該氣霧劑沖擊面與該第二噴嘴孔的距離是由模具決定,而不會有組裝上的差異。因此,本創作可以確保組裝的精確度及霧化效果。
本創作增益之功效(二)在於,該氣霧劑沖擊面位於該圓錐形罩體的內側,大多數的較大液滴將噴灑至該圓錐形罩體的環形傾斜面,則該醫療用霧化器的壁面將減少液滴的附著。因此,本創作可以進一步減少液體的殘留量。
本創作增益之功效(三)在於,該圓錐形罩體可以藉由該環形傾斜面與該第二噴嘴形成適當的氣霧劑逸出空間,且該環形傾斜面有助於較大液滴的收集與回落。因此,本創作可以在氣霧劑的逸出量及較大液滴的收集量取得最佳化。
10‧‧‧第一殼體
11‧‧‧第一容置空間
12‧‧‧第一噴嘴
120‧‧‧第一噴嘴孔
13‧‧‧第一殼體的底部
14‧‧‧氣體輸入管
15‧‧‧傾斜延伸面
18‧‧‧環形站腳
181‧‧‧缺口
19‧‧‧定位塊
20‧‧‧第二殼體
22‧‧‧第二噴嘴
220‧‧‧第二噴嘴孔
222‧‧‧第二噴嘴孔的頂端
223‧‧‧末端邊緣
225‧‧‧凸塊
23‧‧‧第二殼體的頂部
24‧‧‧氣霧劑輸出管
241‧‧‧第一輸出管部
242‧‧‧第二輸出管部
25‧‧‧圓錐形罩體
252‧‧‧環形傾斜面
253‧‧‧氣霧劑沖擊面
254‧‧‧底部邊緣
26‧‧‧流體通道
261‧‧‧內側溝槽
27‧‧‧第一連接肋
271‧‧‧氣霧劑窗口
28‧‧‧第二連接肋
29‧‧‧定位槽
30‧‧‧液體
31‧‧‧氣霧劑
32‧‧‧較大液滴
40‧‧‧管件
41‧‧‧氣流
a‧‧‧夾角
D1‧‧‧第一間距
D2‧‧‧第二間距
D3‧‧‧第三間距
g1‧‧‧第一間隙
g2‧‧‧第二間隙
圖1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係圖1的A-A剖面視角圖。
圖4係圖1的B-B剖面圖。
圖5係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6係圖1的C-C剖面圖。
圖7係本創作的第二殼體的另一立體視角圖。
圖8係圖7的D-D剖面圖。
圖9係本創作的第一殼體的另一立體視角圖。
圖10係圖9的E-E剖面圖。
為能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成之具體功能、目的,茲列舉較具體之實施例,繼以圖式圖號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在較佳實施例中,本創作的醫療用霧化器包括第一殼體10及第二殼體20;該第一殼體10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1,該第一容置空間11具有一第一噴嘴12,該第一噴嘴12具有一第一噴嘴孔120,該第一殼體10的一底部13向外側延伸一氣體輸入管14,該氣體輸入管14連通該第一噴嘴12;該第二殼體20具有一第二噴嘴22,該第二噴嘴22具有一第二噴嘴孔220,該第二殼體20的頂部23具有一氣霧劑輸出管24,該氣霧劑輸出管24連接一圓錐形罩體25,該圓錐形罩體25連接該第二噴嘴22,該圓錐形罩體25的內側具有一環形傾斜面252及一氣霧劑沖擊 面253;其中該第二殼體20可分離地結合於該第一殼體10,該第二噴嘴22位於該第一噴嘴12的外側,該第一噴嘴12與該第二噴嘴22中間形成一流體通道26,該第一噴嘴孔120位於該第二噴嘴孔220的內側,該氣霧劑沖擊面253位於該第二噴嘴孔220的上方,該氣霧劑沖擊面253與該第二噴嘴孔220中間形成一第一間距D1,該第二噴嘴孔220的頂端222與該環形傾斜面252中間形成一第二間距D2,該第二噴嘴孔220的位置高於該環形傾斜面252的底部邊緣254。
請參閱圖3至圖5所示,列舉說明本創作的操作方式如后:當該第二殼體20脫離該第一殼體10時,該第一殼體10的第一容置空間11可注入具有藥劑的液體30;當該第一殼體10結合該第二殼體20時,該氣體輸入管14可連接一管件40,該管件40可連接一氣體供應源(圖未出示)以輸入氣體,該氣體於該第二噴嘴22形成一氣流41;當該氣流41通過該第一噴嘴孔120時,該第一噴嘴孔120附近的氣壓將發生變化,使得該液體30被引流到該流體通道26,該氣流41帶動該液體30通過該第二噴嘴孔220而形成一噴射流(圖未出示),該噴射流在沖擊該氣霧劑沖擊面253後將產生複數氣霧劑31及複數的較大液滴32。
列舉說明該第一殼體10及該第二殼體20的製造方式如后:該第一噴嘴12與該氣體輸入管14一體成型於該第一殼體10;該第二噴嘴22與該圓錐形罩體25一體成型於該第二殼體20;其中該氣霧劑沖擊面253與該第二噴嘴孔220所形成的第一間距D1 是由模具決定,而不會有組裝上的差異。因此,本創作可以確保組裝的精確度及霧化效果。
列舉說明該氣霧劑輸出管24與該圓錐形罩體25的連接方式如后:該氣霧劑輸出管24以複數第一連接肋27連接該圓錐形罩體25,相鄰的第一連接肋27形成一氣霧劑窗口271,該圓錐形罩體25的高度範圍介於3公釐至8公釐;其中複數氣霧劑31由複數氣霧劑窗口271進入該氣霧劑輸出管24,複數氣霧劑31並由該氣霧劑輸出管24輸出,如圖5及圖7所示。
列舉說明該第二噴嘴22與該圓錐形罩體25的連接方式如后:該圓錐形罩體25以複數第二連接肋28連接該第二噴嘴22,如圖7至圖8所示。再者,該氣霧劑沖擊面253與該第二噴嘴孔220所形成的第一間距D1的範圍介於1公釐至3公釐,該第二噴嘴孔220的頂端222與該環形傾斜面252所形成的第二間距D2的範圍介於1.5公釐至5公釐;該氣霧劑沖擊面253位於該圓錐形罩體25的內側,大多數的較大液滴32將噴灑至該圓錐形罩體25的環形傾斜面252,則該醫療用霧化器的壁面將減少液滴32的附著。因此,本創作可以進一步減少液體30的殘留量,如圖4至圖5所示。
列舉說明該第二噴嘴孔220與該環形傾斜面252的位置關係如后:該第二噴嘴孔220與該環形傾斜面252的底部邊緣254形成一第三間距D3,該第三間距D3的範圍介於0.1公釐至3公釐;該圓錐形罩體25的環形傾斜面252形成一夾角a,該夾角a的範圍介於45度至70度;該圓錐形罩體25可以藉由該環形傾斜面252與該第 二噴嘴22形成適當的氣霧劑逸出空間,且該環形傾斜面252有助於較大液滴32的收集與回落。因此,本創作可以在氣霧劑31的逸出量及較大液滴32的收集量取得最佳化,如圖3至圖5所示。
列舉說明該流體通道26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如后:一第一間隙g1形成於該第二噴嘴22的一末端邊緣223與該第一殼體10的底部13中間;該流體通道26可由該第一噴嘴12與該第二噴嘴22中間的一第二間隙g2所形成,如圖4及圖7所示。
列舉說明該流體通道26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如后:一第一間隙g1形成於該第二噴嘴22的一末端邊緣223與該第一殼體10的底部13中間;該第二噴嘴22設有複數內側溝槽261以形成該流體通道26,如圖4及圖7所示。
列舉說明該第一殼體10與該第二殼體20的結構變化如后:該第一殼體10的底部13具有一傾斜延伸面15,以減少液體30的殘留量,如圖9至圖10所示。再者,該第二噴嘴22的末端邊緣223具有複數凸塊225,以確保該第一間隙g1的最小距離,如圖4及圖7所示。此外,該第一殼體10進一步具有一環形站腳18,該環形站腳18的長度大於該氣體輸入管14的長度,該環形站腳18具有複數缺口181,如圖9至圖10所示。
列舉說明該第二殼體20的結構變化如后:該氣霧劑輸出管24具有一第一輸出管部241及一第二輸出管部242,該第一輸出管部241位於該第二殼體20的頂部23的外側,該第二輸出管部242位於該第二殼體20的頂部23的內側;當本創作的醫療用霧化器 傾倒時,該第二輸出管部242可防止該液體30流出該第二殼體20,如圖3至圖8所示。
列舉說明該第一殼體10與該第二殼體20的結合方式如后:該第一殼體10具有複數定位塊19,該第二殼體20具有複數定位槽29,當該第一殼體10與該第二殼體20相對旋轉時,各定位塊19可進入或退出各定位槽29,如圖3至圖10所示。
10‧‧‧第一殼體
12‧‧‧第一噴嘴
120‧‧‧第一噴嘴孔
13‧‧‧第一殼體的底部
14‧‧‧氣體輸入管
15‧‧‧傾斜延伸面
18‧‧‧環形站腳
19‧‧‧定位塊
20‧‧‧第二殼體
22‧‧‧第二噴嘴
220‧‧‧第二噴嘴孔
23‧‧‧第二殼體的頂部
24‧‧‧氣霧劑輸出管
241‧‧‧第一輸出管部
242‧‧‧第二輸出管部
25‧‧‧圓錐形罩體
252‧‧‧環形傾斜面
253‧‧‧氣霧劑沖擊面
26‧‧‧流體通道
27‧‧‧第一連接肋
271‧‧‧氣霧劑窗口
29‧‧‧定位槽

Claims (10)

  1. 一種醫療用霧化器,包括:一第一殼體(10),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11),該第一容置空間(11)具有一第一噴嘴(12),該第一噴嘴(12)具有一第一噴嘴孔(120),該第一殼體(10)的一底部(13)向外側延伸一氣體輸入管(14),該氣體輸入管(14)連通該第一噴嘴(12);一第二殼體(20),具有一第二噴嘴(22),該第二噴嘴(22)具有一第二噴嘴孔(220),該第二殼體(20)的一頂部(23)具有一氣霧劑輸出管(24),該氣霧劑輸出管(24)連接一圓錐形罩體(25),該圓錐形罩體(25)連接該第二噴嘴(22),該圓錐形罩體(25)的內側具有一環形傾斜面(252)及一氣霧劑沖擊面(253);其中該第二殼體(20)可分離地結合於該第一殼體(10),該第二噴嘴(22)位於該第一噴嘴(12)的外側,該第一噴嘴(12)與該第二噴嘴(22)中間形成一流體通道(26),該第一噴嘴孔(120)位於該第二噴嘴孔(220)的內側,該氣霧劑沖擊面(253)位於該第二噴嘴孔(220)的上方,該氣霧劑沖擊面(253)與該第二噴嘴孔(220)中間形成一第一間距(D1),該第二噴嘴孔(220)的頂端(222)與該環形傾斜面(252)中間形成一第二間距(D2),該第二噴嘴孔(220)的位置高於該環形傾斜面(252)的底部邊緣(254)。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氣霧劑輸出管(24)以複數第一連接肋(27)連接該圓錐形罩體(25),相鄰的第一連接肋(27)形成一氣霧劑窗口(271),該圓錐形罩體(25)的高度範圍介於3公釐至8公釐。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圓錐形罩體(25)以複數第二連接肋(28)連接該第二噴嘴(22),該第一間距(D1)的範圍介於1公釐至3公釐,該第二間距(D2)的範圍介於1.5公釐至5公釐。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第二噴嘴孔(220)與該環形傾斜面(252)的底部邊緣(254)形成一第三間距(D3),該第三間距(D3)的範圍介於0.1公釐至3公釐。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圓錐形罩體(25)的環形傾斜面(252)形成一夾角(a),該夾角(a)的範圍介於45度至70度。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一第一間隙(g1)形成於該第二噴嘴(22)的一末端邊緣(223)與該第一殼體(10)的底部(13)中間;該流體通道(26)可由該第一噴嘴(12)與該第二噴嘴(22)中間的一第二間隙(g2)所形成。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一第一間隙(g1)形成於該第二噴嘴(22)的一末端邊緣(223)與該第 一殼體(10)的底部(13)中間;該第二噴嘴(22)設有複數內側溝槽(261)以形成該流體通道(26)。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第一殼體(10)的底部(13)具有一傾斜延伸面(15),該第二噴嘴(22)的末端邊緣(223)具有複數凸塊(225);該第一殼體(10)進一步具有一環形站腳(18),該環形站腳(18)的長度大於該氣體輸入管(14)的長度,該環形站腳(18)具有複數缺口(181)。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氣霧劑輸出管(24)具有一第一輸出管部(241)及一第二輸出管部(242),該第一輸出管部(241)位於該第二殼體(20)的頂部(23)的外側,該第二輸出管部(242)位於該第二殼體(20)的頂部(23)的內側。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醫療用霧化器,其中該第一殼體(10)具有複數定位塊(19),該第二殼體(20)具有複數定位槽(29),當該第一殼體(10)與該第二殼體(20)相對旋轉時,各定位塊(19)可進入或退出各定位槽(29)。
TW106209301U 2017-06-23 2017-06-23 醫療用霧化器 TWM549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301U TWM549628U (zh) 2017-06-23 2017-06-23 醫療用霧化器
CN201720895646.XU CN208641455U (zh) 2017-06-23 2017-07-22 医疗用雾化器
US15/667,061 US20180369507A1 (en) 2017-06-23 2017-08-02 Medical nebuliz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9301U TWM549628U (zh) 2017-06-23 2017-06-23 醫療用霧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9628U true TWM549628U (zh) 2017-10-01

Family

ID=6101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9301U TWM549628U (zh) 2017-06-23 2017-06-23 醫療用霧化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1455U (zh)
TW (1) TWM549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365B (zh) * 2020-01-02 2022-10-21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霧化裝置、霧化藥杯及霧化氣流導引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1365B (zh) * 2020-01-02 2022-10-21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霧化裝置、霧化藥杯及霧化氣流導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1455U (zh) 2019-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1718B1 (en) Atomizer
US6883517B2 (en) Downdraft nebulizer
ES2929990T3 (es) Dispensador de producto fluido
CN103041480B (zh) 雾化装置及其喷头
WO2011114813A1 (ja) ネブライザキットおよびネブライザ
TWI662974B (zh) 藥液霧化裝置
CN204072864U (zh) 扩香设备
WO2006026312A3 (en) Build-up resistant air atomizing spray nozzle assembly
CN107917494A (zh) 香薰机及加湿器静音器
RU2605962C2 (ru) Узел для распрыс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распрыскивающая форсунка и способ опрыскивания
TWM549628U (zh) 醫療用霧化器
JP2011212665A (ja) 二流体ノズルおよびその二流体ノズルを備える微細化装置
JP6249832B2 (ja) 吸入器用ノズル
JP2007195838A (ja) ネブライザ
TWI674117B (zh) 具有改良結構的醫療用霧化器
US20180369507A1 (en) Medical nebuliz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TWM548027U (zh) 節流除草噴嘴及噴灑裝置
JP6817583B2 (ja) 噴霧装置
WO2020024145A1 (zh) 精油回流式雾化器
TWI569879B (zh) nozzle
TWI517906B (zh) 氣壓式霧化裝置、霧化裝置與其噴頭
CN205163845U (zh) 一种雾化吸入器
TWM542474U (zh) 藥液霧化器
ITBS20030075U1 (it) Ampolla nebulizzatrice con abbattitore di particelle grossolane del ne bulizzato
JP5849513B2 (ja) シャワ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