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8832U -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8832U
TWM548832U TW106206279U TW106206279U TWM548832U TW M548832 U TWM548832 U TW M548832U TW 106206279 U TW106206279 U TW 106206279U TW 106206279 U TW106206279 U TW 106206279U TW M548832 U TWM548832 U TW M5488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nd point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electrod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6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莊鎵榮
方翼銘
Original Assignee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6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8832U/zh
Publication of TWM5488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8832U/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極結構,尤指關於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數位顯示技術的蓬勃發展,目前有關於液晶顯示器的技術已成為現代設備顯示技術之主流。如手機螢幕、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液晶電視等。早期液晶顯示器在技術上仍有諸多瓶頸,譬如有關於液晶顯示器的顯示效果、顏色亮度與顏色對比等。
有關於FFS面板(即Fringe Field Switching)之技術中,其因水平電場分布下,導致液晶分子於液晶顯示面板內轉動時,其會因液晶分子轉動方向的不一致,於顯示面板上產生非連續紋路,進而會造成光學與視覺上問題,導致於面板上產生偏暗的紋路,簡稱暗紋。整體面板的光穿透率會下降,產生顯示的缺陷。常見的缺陷會出現在顯示區周邊,由於非連續紋路常產生於狹縫之兩末端的附近區域。
請參閱圖1,其表示習知技術的情況下,電極1之狹縫2與另一電極3的相對位置關係。另一電極3之垂直投影能完全覆蓋於電極1之狹縫2,其說明另一電極3之兩側邊的投影邊界位於電極1之狹縫2兩端點的外側。使光穿透狹縫2後,另一電極3之兩側部分(即電極1之狹縫2的兩端至另一電極3之投影邊界處)仍有部分未被光線照射,而導致面板之周邊有偏暗紋路的缺陷。
故,本創作針對於習知技術之缺點進行改良,而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能夠在不影響按壓面板瑕疵(即Push Mura)的結果,進而提升液晶面板的光穿透度。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提升液晶面板的光穿透率。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能減少或降低使用者運用面板(如按壓面板)所產生顯示瑕疵(即Push Mura)的問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包含一第一電極,其設有複數個狹縫,該第一電極具有一第一側邊;以及一第二電極,其對應於該些個狹縫而設置該第一電極之上方,該第二電極具有一第二側邊,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一側邊呈同側,其中該狹縫包含一第一端點,該第一端點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該第一端點相距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一距離,該距離之範圍為大於0μm到小於或等於6μm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該第一端點相距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一距離,該距離為3μm。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其相對於該第一端點之另一端,該第二端點位於該第一電極之該第一側邊相對之一第一相對側邊以及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相對之一第二相對側邊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該狹縫更包含一彎折點,該彎折點位於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之間,該彎折點位於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二相對側邊互相垂直之一第二相鄰側邊,以及同側對應之該第一電極之一第一相鄰側邊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其相對於該第一端點之另一端,該第二端點位於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相鄰之一第二相鄰側邊,以及同側對應之該第一電極之一第一相鄰側邊之間。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其中每一該狹縫之形狀包含長直條、ㄑ字形或U字形之形狀。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更各別包含一彎折部,該第一端點之該彎折部與該第二端點之該彎折部互為鏡向且相反設置。
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在於揭露其中該液晶面板包含IPS面板(In-Plane Switching)或FFS面板(Fringe Field Switching)。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新型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2A與圖2B,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與平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透過一電極之狹縫形狀與此電極之狹縫相對於另一電極之相對位置的設計,而能夠有效提升光的穿透率。有關於上述的液晶面板可包含IPS面板(In-Plane Switching)或FFS面板(Fringe Field Switching)等等。於本實施例中,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包含一第一電極10與一第二電極20,其中第一電極10更設有複數個狹縫110。
承上所述,第一電極10設有該些個狹縫110,第一電極10具有一第一側邊101。第二電極20對應於該些個狹縫110而設置第一電極10之上方,第二電極20具有一第二側邊201,第二側邊201與第一側邊101呈同一側設置。狹縫110包含一第一端點111,也相同於第一側邊101與第二側邊201位於同一側。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以垂直方向投影至第一電極10之表面,第一電極10之狹縫110的第一端點111則位於第一電極10之第一側邊101與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間。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極10之第一側邊101位於狹縫110之第一端點111之外側,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位於狹縫110之第一端點111之內側。第一端點111與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垂直投影至第一電極10表面之投影位置相互距離一距離D,距離D之範圍為大於0μm到小於或等於6μm之間。距離D之最佳長度為3μm。又,每一該狹縫110之形狀包含長直條、ㄑ字形或U字形之形狀。
於本實施例中,將第一電極10之該些個狹縫110之位置對應於第二電極20進行調整,第二電極20位於第一電極10之該些個狹縫110之正上方,每一該狹縫110之第一端點111超出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垂直投影至第一電極10表面之投影。由於該些個狹縫110被延伸變長,使通過該些個狹縫110之光源增加,如此能夠有效增加面板的光源穿透率。
於習知技術中,由於電極結構之兩側末端附近區域容易發生暗紋的情況,使液晶顯示面板的對比與透光度下降。本實施例針對於習知技術之缺點進行改良,本創作提供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包含第一電極10與第二電極20,並第一電極設有該些個狹縫110,將第一電極10之該些個狹縫110對應於第二電極20。第二電極20垂直投影於第一電極10,其遮蓋於該些個狹縫110之正上方。該些個狹縫110之一端長度會超出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之垂直投影範圍。將該些個狹縫110之長度延長,其能夠有效增加光的穿透率,如此提升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的整體光透光率。
請參閱圖3A與圖3B,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該狹縫110更包含一第二端點112。第二端點112相對於第一端點111之另一端。第二端點112位於第一電極10之第一側邊101相對之一第一相對側邊102以及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相對之一第二相對側邊202之間。即第二端點112位於第一相對側邊102與第二相對側邊202之間。換言之,第二電極20之垂直投影至第一電極10之投影範圍位於第一端點111與第二端點112之間的區域(即涵蓋大部分該些個狹縫110區域)。本實施例能通過該些個狹縫110之光源增加,則能更進一步增加面板的光源穿透率。
請參閱第3B圖,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端點111或/及第二端點112相距至第二電極20之垂直投影至第一電極10之投影範圍邊界(即第二側邊201與相對之第二相對側邊202之投影)之距離D為3μm時,其量測上述端點(即第一端點111或/及第二端點112)於各電壓條件下之電場分布狀況。於圖示中,其標示出電場大小所對應液晶之最小電壓值(即LC Vth)以及Level 44之電壓值。本實施例說明以電壓2.5V以上即可驅動液晶,且於該些個狹縫110之兩端也具有光穿透顯示的效果。又,當距離D為3μm左右具有誤差的狀況下,其最小電壓值也大約為2.5V左右,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偏差。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每一該狹縫110具有第一端點111與第二端點112。第一端點111與第二端點112更各別包含一彎折部1110、1120,第一端點111之彎折部1110與第二端點112之彎折部1120互為鏡向且相反設置(如圖3A所示)。此種狹縫110之設計除了上述改善光穿透率之外,也可降低按壓顯示瑕疵(即Push Mura)效果。
請參閱圖4,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狹縫110之形狀設計。本實施例之狹縫110為ㄑ字形。每一該狹縫110更包含一彎折點113,彎折點113位於第一端點111與第二端點112之間,彎折點113位於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與第二相對側邊202互相垂直之一第二相鄰側邊203,以及同側對應之該第一電極10之一第一相鄰側邊103之間。本實施例同樣具有增加光穿透率之效果,於此不在贅述。
請參閱圖5,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在於狹縫110之形狀設計。本實施例之狹縫110為U字形。狹縫110之第二端點112相對於第一端點111之另一端,第二端點112位於第二電極20之第二側邊201相鄰之一第二相鄰側邊203,以及同側對應之第一電極10之一第一相鄰側邊103之間。本實施例同樣具有增加光穿透率之效果,於此不在贅述。
綜合上述,本創作對於第一電極之狹縫與第二電極垂直投影至第一電極之狹縫位置進行調整設計,將狹縫之至少一端點延伸超出第二電極之投影,如此有效增加面板的光穿透率。再者,將狹縫之兩端點以鏡向,且相反設置,此種形狀設計也可降低按壓顯示瑕疵(即Push Mura)效果。
由上述可知,本新型確實已經達於突破性之結構,而具有改良之新型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利用性與進步性,當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1、3‧‧‧電極
2‧‧‧狹縫
10‧‧‧第一電極
101‧‧‧第一側邊
102‧‧‧第一相對側邊
103‧‧‧第一相鄰側邊
110‧‧‧狹縫
111‧‧‧第一端點
1110‧‧‧彎折部
112‧‧‧第二端點
1120‧‧‧彎折部
113‧‧‧彎折點
20‧‧‧第二電極
201‧‧‧第二側邊
202‧‧‧第二相對側邊
203‧‧‧第二相鄰側邊
D‧‧‧距離
圖1:其為習知技術之示意圖; 圖2A: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2B: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平面示意圖; 圖3A: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3B: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二實施例之電場分布示意圖; 圖4: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以及 圖5:其為本創作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10‧‧‧第一電極
101‧‧‧第一側邊
110‧‧‧狹縫
111‧‧‧第一端點
112‧‧‧第二端點
20‧‧‧第二電極
201‧‧‧第二側邊

Claims (9)

  1. 一種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包含: 一第一電極,其設有複數個狹縫,該第一電極具有一第一側邊;以及 一第二電極,其對應於該些個狹縫而設置該第一電極之上方,該第二電極具有一第二側邊,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一側邊呈同側;其中該狹縫包含一第一端點,該第一端點位於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第一端點相距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一距離,該距離之範圍為大於0μm到小於或等於6μm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距離為3μ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其相對於該第一端點之另一端,該第二端點位於該第一電極之該第一側邊相對之一第一相對側邊以及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相對之一第二相對側邊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彎折點,該彎折點位於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之間,該彎折點位於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與該第二相對側邊互相垂直之一第二相鄰側邊,以及同側對應之該第一電極之一第一相鄰側邊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其相對於該第一端點之另一端,該第二端點位於該第二電極之該第二側邊相鄰之一第二相鄰側邊,以及同側對應之該第一電極之一第一相鄰側邊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每一該狹縫之形狀包含長直條、ㄑ字形或U字形之形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狹縫更包含一第二端點,該第一端點與該第二端點更各別包含一彎折部,該第一端點之該彎折部與該第二端點之該彎折部互為鏡向且相反設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其中該液晶面板包含IPS面板(In-Plane Switching)或FFS面板(Fringe Field Switching)。
TW106206279U 2017-05-04 2017-05-04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TWM5488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6279U TWM548832U (zh) 2017-05-04 2017-05-04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6279U TWM548832U (zh) 2017-05-04 2017-05-04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8832U true TWM548832U (zh) 2017-09-11

Family

ID=6076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6279U TWM548832U (zh) 2017-05-04 2017-05-04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88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3648A (zh) * 2020-10-23 2022-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电极、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3648A (zh) * 2020-10-23 2022-09-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电极、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23648B (zh) * 2020-10-23 2023-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电极、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181581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5875001B2 (ja) 横電界方式の液晶表示装置
TWI584034B (zh) 顯示面板
TWI505004B (zh) 畫素結構
JP5035915B2 (ja) Ffsモード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599349B2 (en) Display panel
TWI413837B (zh) 邊緣電場切換液晶顯示裝置
TWI518423B (zh) 顯示面板
JP201118640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93250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201346405A (zh) 畫素結構及陣列基板
TWI541578B (zh) 顯示面板
TWI504981B (zh) 液晶顯示面板
TWI446077B (zh) 邊緣場切換式液晶顯示器之像素結構
TWI46581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2015503771A (ja) アレイ基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配向ラビング方法
KR20160004901A (ko) 서로 다른 곡률을 가진 전도성 와이어 및 광-차폐 패턴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4003620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M548832U (zh) 液晶面板之電極結構
KR102178488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89910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9116648B (zh) 具不同弯曲程度的导线与遮光图案的液晶显示器
WO2020124718A1 (zh) 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KR101010782B1 (ko) 에프에프에스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739191B (zh) 显示面板与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