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7458U - 鎖定鉗 - Google Patents

鎖定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7458U
TWM547458U TW106204098U TW106204098U TWM547458U TW M547458 U TWM547458 U TW M547458U TW 106204098 U TW106204098 U TW 106204098U TW 106204098 U TW106204098 U TW 106204098U TW M547458 U TWM547458 U TW M54745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aw
handle
hand tool
pivotally coupled
piv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4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隆 S. 布魯曼托
克里斯托弗 S. 侯普
傑西 馬塞勒
Original Assignee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filed Critical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47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745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2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involving special transmission means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the jaws, e.g. toggle levers, gears
    • B25B7/123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involving special transmission means between the handles and the jaws, e.g. toggle levers, gears with self-locking toggle le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06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4Locking means
    • B25B7/16Locking means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tightening the operating arms of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7/00Pliers; Other hand-held gripping tools with jaws on pivoted limbs; Details applicable generally to pivoted-limb hand tools
    • B25B7/18Adjusting means for the operating 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Description

鎖定鉗
此申請案主張提申日期2016年3月23日之共同申請的美國暫時專利申請案第62/311,983號的優先權,且其全部內容在此加入作為參考。
本新型係有關於鎖定鉗且,更特別是,有關於具有一改良夾持力之鎖定鉗。
鎖定鉗通常包括一固定顎夾、一可移動顎夾及一偏心連桿組,該偏心連桿組可操作而相對該固定顎夾鎖定該可移動顎夾在一可調整位置。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手工具,例如鎖定鉗。在一態樣中,本新型提供一種手工具,其包括:一第一顎夾;一第一握柄,其固定在該第一顎夾上;一第二顎夾;及一第二握柄,其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該手工具更包括一連桿構件,該連桿構件具有與選自於該第一顎夾及該第一握柄之群組中的至少一者樞轉地耦合的一第一端、及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端。
在另一態樣中,本新型提供一種手工具,其包括:一第一握柄;一第一顎夾,其與該第一握柄樞轉地耦合;一第二顎夾,其與該第一顎夾樞轉地耦合;及一第二握柄,其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
本新型之其他態樣可藉由考慮詳細說明及附圖而了解。
請參閱圖1至6,顯示依據本新型一實施例的呈一鎖定鉗10形式之一手工具。該鎖定鉗10包括一固定第一顎夾14及在一第一樞銷22固定在該第一顎夾14上之一第一握柄18。該鎖定鉗10亦包括一可移動第二顎夾26及在一第二樞銷34與該第二顎夾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握柄30。該第二握柄30環繞該第二樞銷34樞轉以便使該等顎夾14、26在一打開位置(例如,圖4)與一閉合位置(例如,圖2與3)之間移動。換言之,該第二握柄30相對該第一握柄18樞轉以增加或減少在該固定第一顎夾14與該可移動第二顎夾26間之一距離。該等所示顎夾14、26包括彎曲鉗顎夾面38、42;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面可為C形夾持臂或任一種顎夾面。該等顎夾14、26係由鍍鉻、鍛造合金鋼製成以獲得高耐用性及耐腐蝕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14、26可由其他材料製成。
請繼續參閱圖2,該鎖定鉗10更包括可操作以扣持該鎖定鉗10在該閉合位置之一鎖定機構46。該鎖定機構46包括一鎖定連桿構件50、一複合式肘節連桿52(圖1)、及一調整構件54(即,一控制鑰匙)。該鎖定連桿構件50之一第一端58與該第一握柄18滑動地耦合且可沿該第一握柄18軸向地移動。該鎖定連桿構件50之一第二端62與該肘節連桿52樞轉地耦合,且該肘節連桿52在一第三樞銷66與該第二握柄30樞轉地耦合。在某些實施例中,鎖定連桿構件50與該第二握柄30直接樞轉地耦合且以用於由該鎖定閉合位置釋放該鉗之一釋放桿取代該肘節連桿52。
該調整構件54包括在一端之一接合表面70、一螺桿74、及由該螺桿74延伸且與該接合表面70相對之一凸緣78。在所示實施例中,一長孔82形成在該凸緣78上。該調整構件54例如藉由鑄造、鍛造等由金屬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該螺桿74界定一縱軸86(即,一調整軸)且被與該第一顎夾14相對的該第一握柄18之一端中的一螺孔84收納。該調整構件54可相對該第一握柄18旋轉以使該調整構件54朝一軸向沿該縱軸86移動(圖2與3)。
請繼續參閱圖2與3,在該接合表面70與該鎖定連桿構件50之第一端58間的移動接合使該鎖定連桿構件50相對該第三樞銷66移動,因此調整當該鎖定鉗10在該閉合位置時該等顎夾14、26施加在一工作件上之力。換言之,改變該調整構件54相對該第一握柄18之位置可改變當第二握柄30在該閉合位置時該第一顎夾14與該第二顎夾26間之距離。請參閱圖2,該調整構件54在一第一位置,其對應於該第一顎夾14與該第二顎夾26閉合在一起(即,顎夾面38、42接觸)。若該調整構件54旋轉並由該第一握柄18延伸出來,如圖3所示,該第二顎夾26此時與該第一顎夾14分開。
此外,該鎖定鉗10更包括耦合在該第二顎夾26與該第一握柄18間之一彈簧90。更詳而言之,該彈簧90在該彈簧90之一端與形成在該第二顎夾26上的一孔94耦合且在該彈簧90之一相對端與該第一握柄18之一底側耦合。該彈簧90將該第二顎夾26沿該彈簧90之縱軸朝向該第一握柄18偏壓。
請繼續參閱圖2,該鎖定鉗10更包括一顎夾連桿構件98,且該顎夾連桿構件98具有在該第一樞銷22與該第一顎夾14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一端102。在其他實施例中,該顎夾連桿構件98之第一端102與該第一握柄18樞轉地耦合。在另外之實施例中,該顎夾連桿構件98之第一端102與該第一顎夾14及該第一握柄18樞轉地耦合。該顎夾連桿構件98亦包括在一第四樞銷110與該第二顎夾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端106。如以下更詳細說明地,該顎夾連桿構件98容許該第二顎夾26相對該第一顎夾14移動。該顎夾連桿構件98、第四樞銷110及該第二顎夾26係組配成即使在一工作件114被固定在該等顎夾14、26之間時(圖5與6)亦可相對該第一顎夾14移動。詳而言之,該顎夾連桿構件98環繞相對該第一顎夾14及該第一握柄18固定之第一樞銷22樞轉。此外,該顎夾連桿構件98之第二端106環繞定位在該第二顎夾26之一後凸起部118上的第四樞銷110樞轉。
請繼續參閱圖2至6,該第二顎夾26之移動受限於該顎夾連桿構件98且亦受限於形成在該第二顎夾26上之一彎曲凸輪表面122及形成在該第一顎夾14上之一對應直線凸輪表面126。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凸輪表面122、126可為包括形成在該第二顎夾26上之一直線凸輪表面及形成在該第一顎夾14上之一彎曲凸輪表面。該等凸輪表面122、126部份地限制該第二顎夾26相對該第一顎夾14之移動。換言之,該凸輪表面122抵靠該凸輪表面126以限制該第二顎夾26相對該第一顎夾14之移動範圍。
操作時,該鎖定鉗10由該第一顎夾14及該第二顎夾26在一閉合位置且該第二握柄30在一閉合位置開始,如圖2所示。如上所述,當該等握柄18、30藉由該調整構件54之旋轉而閉合時,一使用者可調整在第一顎夾14與第二顎夾26間之距離,如圖3所示。接著相對該第一握柄18打開該第二握柄30,如圖4所示,以便進一步增加在第一顎夾14與第二顎夾26間之距離。當該等顎夾14、26在一打開位置時,使用者將該等顎夾14、26定位成環繞該工作件114且接著使該第二握柄30朝向該第一握柄18環繞該第二樞銷34樞轉以便使該第二顎夾26朝向該閉合位置移動(圖5)。接著使用者可抓住該凸緣78且相對該第一握柄18旋轉該調整構件54以便減少該等顎夾14、26間之距離並藉此增加該等顎夾14、26接觸該工作件114時之夾持力。當需要一高夾持力時,使用者可將一長形構件(例如,一螺絲起子)插穿過該長孔82以便當該等顎夾14、26仍夾在該工作件114上時協助旋轉該調整構件54。
請參閱圖6,當該等顎夾14、26被固定環繞該工作件114且由一使用者施加一外力130在該第一握柄18上時,該第二顎夾26及顎夾連桿構件98相對該第一顎夾14移動以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夾持力。更詳而言之,當該外力130施加在該第一握柄18上時,該力透過該工作件114傳送至該第二顎夾26成為一垂直力134及一正切力138。該垂直力134及該正切力138組合形成作用在該第二顎夾26上之一總合反作用力142,且該總合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二顎夾26朝一方向146環繞該第一樞銷22旋轉。換言之,當一使用者施加該力130時,該等顎夾面38、42係形成為使得來自該第二顎夾26上之工作件114的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二顎夾26及該對應顎夾連桿構件98旋轉。該第二顎夾26朝圖6所示之方向146的旋轉可使該等顎夾14、26(及更詳而言之,該等顎夾面38、42)移動而更靠近。因此,施加該外力130使該第二顎夾26可「被增能」且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夾持力量。
換言之,當該等顎夾14、26閉合且鎖定在該工作件114上且施加一外力130而試圖及轉動該工作件114(圖6)時,該顎夾連桿構件98及該第二顎夾26朝該旋轉方向146向後及向上旋轉。當該可移動第二顎夾26朝該方向146移動時,該顎夾連桿構件98強迫該第二顎夾26朝向該第一顎夾14移動,使得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抓握力隨著施加在該鎖定鉗10上之外力130增加而增加。因此,該鎖定鉗10防止在較高施加力矩下在該工作件114上之滑動。
請參閱圖12至17,顯示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呈一鎖定鉗410形式之一手工具。該鎖定鉗410類似於圖1至6之鎖定鉗10,且在此只說明不同點。類似於該鎖定鉗10之鎖定鉗410的組件係以增加「400」之類似符號表示。
請參閱圖13至15,該鎖定鉗410包括一第一顎夾414、固定在該第一顎夾414上之一第一握柄418、一第二顎夾426、及與該第二顎夾4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握柄430。該鎖定鉗410更包括一顎夾連桿構件498,且該顎夾連桿構件498具有在該第一樞銷422與該第一握柄418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一端502。該顎夾連桿構件498亦包括在一第四樞銷510與該第二顎夾4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端506。此外,請參閱圖12A,該顎夾連桿構件498包括一槽500,該槽500係由一第一凸緣501及與該第一凸緣501相對之一第二凸緣504界定。換言之,該第二顎夾426之一部份505被收納在該槽500內。為清楚起見,該等樞銷422與510未顯示在圖12A中。但是,取而代之的是顯示延伸穿過該顎夾連桿構件498之穿孔422B、510B。該等穿孔422B、510B分別地收納該等樞銷422、510。此外,該顎夾連桿構件498包括一接合表面499,且該接合表面499與該第一握柄418接合以限制該顎夾連桿構件498相對該第一握柄418之旋轉。更詳而言之,一間隙503形成在該顎夾連桿構件498與該第一握柄418之間(圖13至14),但當該顎夾連桿構件498旋轉且抵靠該第一握柄418時,該間隙503消失(圖15)。
請繼續參閱圖13至15,該第一顎夾414包括一上顎夾面438且該第二顎夾426包括一下顎夾面442。該等上與下顎夾面438、442都大致呈V形。詳而言之,該上顎夾面438包括互相傾斜之一第一面439及一第二面440,且該下顎夾面442包括互相傾斜之一第一面443及一第二面444。此外,該鎖定鉗410更包括至少部份地定位在該第二握柄430與該鎖定構件450間之一釋放桿453。該鎖定構件450之一第二端462在一第三樞銷466與該第二握柄430樞轉地耦合。換言之,該釋放桿453代替作為一快拆的一複合式肘節連桿(例如,圖1之肘節連桿52)。因此,一使用者可壓下該釋放桿453而由該鎖定位置手動地釋放該鎖定鉗410。
操作時,該鎖定鉗410由該第一顎夾414及該第二顎夾426在一閉合位置且由該第二握柄430在一閉合位置開始,如圖13所示。如上所述,當該等握柄418、430藉由該調整構件454之旋轉而關閉時,一使用者可調整在該第一顎夾414與該第二顎夾426間之距離,如圖14所示。接著相對該第一握柄418打開該第二握柄430,如圖15所示,以便進一步增加在第一顎夾414與第二顎夾426間之距離。當該等顎夾414、426在一打開位置時,使用者將該等顎夾414、426定位成環繞該工作件114且接著使該第二握柄430朝向該第一握柄418環繞該第二樞銷434樞轉以便使該第二顎夾426朝向該閉合位置移動(圖16)。
請參閱圖17,當該等顎夾414、426被固定環繞該工作件114且由一使用者施加一外力130在該第一握柄418上時,該第二顎夾426及顎夾連桿構件498相對該第一顎夾414(且相對該第一握柄418)移動以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夾持力。因此該鎖定鉗410之操作類似於上述鎖定鉗10之操作。更詳而言之,當該外力130施加在該第一握柄418上時,該力透過該工作件114傳送至該第二顎夾426成為一垂直力134及一正切力138。該垂直力134及該正切力138組合形成作用在該第二顎夾426上之一總合反作用力142,且該總合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二顎夾426朝一方向146環繞該第一樞銷422旋轉。換言之,當一使用者施加該力130時,該等顎夾面438、442係形成為使得來自該第二顎夾426上之工作件114的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二顎夾426及該對應顎夾連桿構件498旋轉。該第二顎夾426朝圖17所示之方向146的旋轉使該等顎夾414、426(及更詳而言之,該等顎夾面438、442)移動而更靠近。當該第二顎夾426朝該方向146旋轉時,該間隙503減少。因此,施加該外力130使該第二顎夾426可「被增能」且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夾持力量。
請參閱圖7至11,顯示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呈一鎖定鉗210形式之一手工具。該鎖定鉗210包括一可移動第一顎夾214及在一第一樞銷222與該可移動第一顎夾214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一握柄218。換言之,該第一顎夾214可相對該第一握柄218移動。該鎖定鉗210亦包括在該第一樞銷222與該第一顎夾214樞轉地耦合之一可移動第二顎夾226、及在一第二樞銷234與該第二顎夾2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握柄230。該第二握柄230環繞該第二樞銷234樞轉以便使該等顎夾214、226在一打開位置(例如,圖10)與一閉合位置(例如,圖8與9)之間移動。換言之,該第二握柄230相對該第一握柄218樞轉以增加或減少在該第一顎夾214與該第二顎夾226間之一距離。該等所示顎夾214、226包括彎曲鉗顎夾面238、242;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面可為C形夾持臂或任一種顎夾面。該等顎夾214、226係由鍍鉻、鍛造合金鋼製成以獲得高耐用性及耐腐蝕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214、226可由其他材料製成。
請繼續參閱圖8,該鎖定鉗210更包括可操作以扣持該鎖定鉗210在該閉合位置之一鎖定機構246。該鎖定機構246包括一鎖定連桿構件250、一複合式肘節連桿252及一調整構件254(即,一控制鑰匙)。該鎖定連桿構件250之一第一端258與該第一握柄218滑動地耦合且可沿該第一握柄218軸向地移動。該鎖定連桿構件250之一第二端262與該肘節連桿252樞轉地耦合,且該肘節連桿252在一第三樞銷266與該第二握柄230樞轉地耦合。在某些實施例中,鎖定連桿構件250與該第二握柄230直接樞轉地耦合且以用於由該鎖定閉合位置釋放該鉗之一釋放桿取代該肘節連桿252。
該調整構件254包括在一端之一接合表面270、一螺桿274、及由該螺桿274延伸且與該接合表面270相對之一凸緣278。在所示實施例中,一長孔282形成在該凸緣278上。該調整構件254例如藉由鑄造、鍛造等由金屬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該螺桿274界定一縱軸286(即,一調整軸)且被與該第一顎夾214相對的該第一握柄218之一端中的一螺孔284收納。該調整構件254可相對該第一握柄218旋轉以使該調整構件254朝一軸向沿該縱軸286移動(圖8與9)。
請繼續參閱圖8與9,在該接合表面270與該鎖定連桿構件250之第一端258間的接合使該鎖定連桿構件250相對該第三樞銷266移動,因此調整當該鎖定鉗210在該閉合位置時該等顎夾214、226施加在一工作件上之力。換言之,改變該調整構件254相對該第一握柄218之位置可改變當第二握柄230在一閉合位置時該第一顎夾214與該第二顎夾226間之距離。請參閱圖8,該調整構件254在一第一位置,其對應於該第一顎夾214與該第二顎夾226閉合在一起(即,顎夾面238、242接觸)。若該調整構件254旋轉而由該第一握柄218延伸出來,如圖9所示,該第二顎夾226此時與該第一顎夾214分開。
此外,該鎖定鉗210更包括在一第四樞銷294與該第一握柄218樞轉地耦合之一可移動本體構件290。該鎖定鉗210亦包括耦合在該第二顎夾226與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間之一彈簧298。更詳而言之,該彈簧298在該彈簧298之一端與形成在該第二顎夾226上的一孔302耦合且在該彈簧298之一相對端與形成在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上之一孔306耦合。如以下更詳細說明地,該彈簧298將該第二顎夾226沿該彈簧298之縱軸朝向該第一握柄218偏壓,且該彈簧298進一步偏壓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環繞該第四樞銷294旋轉。
請繼續參閱圖8,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支持該第一顎夾214之一端310。更詳而言之,當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被該彈簧298偏壓而在圖8之參考座標系中環繞該第四樞銷294順時針旋轉時,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之一第一突出部份314使該第一顎夾214之端310上升。該第一顎夾214之端310的上升使該第一顎夾214在圖8之參考座標系中環繞該第一樞銷222逆時針旋轉。該第一顎夾214及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受限於在第一顎夾214與第一握柄218間之接合而無法繼續旋轉。詳而言之,該第一顎夾214之一第一接合部份318藉由受到該彈簧298之偏壓的可移動本體構件290抵靠該第一握柄218,防止該第一顎夾214及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之進一步旋轉。
請參閱圖11,當該等顎夾214、226閉合成環繞一工作件320時,該第一顎夾214相對該第一握柄218環繞該第一樞銷222樞轉。當該第一顎夾214樞轉時,該第一顎夾214之端310使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相對該第一握柄218移動。當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相對該第一握柄218移動時,調整藉由該彈簧290作用在該第二顎夾226上之偏壓力。換言之,在圖11所示之位置中,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被該第一顎夾214偏壓並環繞該第四樞銷294逆時針旋轉而增加該彈簧290之總長度,藉此增加由該彈簧290施加在該第二顎夾226上之總偏壓力。隨著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旋轉及施加至該第二顎夾226之彈簧偏壓力增加,在該等二顎夾214、226間之抓握力增加。該第一顎夾214及該可移動本體290受限於與該第一握柄218之接合而無法繼續旋轉。詳而言之,該第一顎夾214之一第二接合部份322抵靠該第一握柄218,且該可移動本體290之一第二突出部份326抵靠該第一握柄218以防止該第一顎夾214及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之進一步旋轉。詳而言之,該第二突出部份326與該第一突出部份314相對,且該構件290組配成環繞定位在該第一突出部份314與該第二突出部份326間之第四樞銷294旋轉。在其他實施例中,抵靠該第一握柄218來防止進一步旋轉可利用該第一顎夾214或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中之一者來達成。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接合部份318定位在該第一樞銷222後方(即,較靠近該調整構件254),且該第二接合部份322定位在該第一樞銷222前方(即,較靠近該顎夾面238)。
請參閱圖8至10,該第一顎夾214之第一接合部份318係顯示為抵靠該第一握柄218,且在其間沒有間隙或間隔。但是,一前間隙330形成在該第一顎夾214之第二接合部份322與該第一握柄218之間。請參閱圖11,該第一顎夾214之第一接合部份318係顯示為與該第一握柄218分開,且一後間隙334形成在該第一接合部份318與該第一握柄218之間。但是,圖8至10之前間隙330此時消失且該第一顎夾214之第二接合部份322此時抵靠該第一握柄218,且在其間沒有間隙或間隔。換言之,該第一顎夾214之旋轉移動在環繞該第一樞銷222之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上都受限於該第一握柄218。
操作時,該鎖定鉗210由該第一顎夾214及該第二顎夾218在一閉合位置且由該第二握柄230在一閉合位置開始,如圖8所示。如上所述,在圖8所示之位置中,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迫使該第一顎夾214之端310與該第一握柄218接合,因此在該第一顎夾214與該第一握柄218之間產生一前間隙330。如上所述,當該等握柄218、230藉由該調整構件254之旋轉而閉合時,一使用者可調整在第一顎夾214與第二顎夾226間之距離,如圖9所示。接著相對該第一握柄218打開該第二握柄230,如圖10所示,以便進一步增加在第一顎夾214與第二顎夾226間之距離。當該等顎夾214、226在一打開位置時,使用者將該等顎夾214、226定位成環繞該工作件320且接著使該第二握柄230朝向該第一握柄218環繞該第二樞銷234樞轉以便使該第二顎夾226朝向該閉合位置移動(圖11)。使用者可抓住該凸緣278且相對該第一握柄218旋轉該調整構件253以便減少該等顎夾214、226間之距離並藉此增加該等顎夾214、226接觸該工作件320時之夾持力。當需要一高夾持力時,使用者可將一長形構件(例如,一螺絲起子)插穿過該長孔282以便當該等顎夾214、226仍夾在該工作件320上時協助旋轉該調整構件254。
請參閱圖11,當該等顎夾214、226被固定環繞該工作件320時,該工作件320接觸該第一顎夾面238且迫使該第一顎夾214環繞該第一樞銷222朝圖11之參考座標系之一順時針方向旋轉。當該第一顎夾214旋轉時,該端310接觸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之第一突出部份314且使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抵抗該彈簧298之偏壓而環繞該第四樞銷294旋轉。該本體構件290朝逆時針方向之旋轉增加該彈簧298之總長度且因此,施加在該第二顎夾226上之偏壓力增加。施加在該第二顎夾226上之增加偏壓力使在該等顎夾面238、242間之工作件320上的夾持力增加。換言之,當該可移動本體構件290被該第一顎夾214逆時針旋轉時,在支持該彈簧298之孔302、306間之距離增加。因此,來自該工作件320之反作用力使該第一顎夾214旋轉且第二顎夾226可「被增能」,因此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320上之夾持力量。因此,該鎖定鉗210防止在較高施加力矩下在該工作件320上之滑動。
請參閱圖18至23,顯示依據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呈一鎖定鉗610形式之一手工具。該鎖定鉗610包括一可移動第一顎夾614及在一第一樞銷622與該可移動第一顎夾614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一握柄618。換言之,該第一顎夾614可相對該第一握柄618移動。該鎖定鉗610亦包括在一第二樞銷624與該第一顎夾614樞轉地耦合之一可移動第二顎夾626、及在一第三樞銷634與該第二顎夾626樞轉地耦合之一第二握柄630。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二樞銷624定位在該第一樞銷622與該第三樞銷634之間。如以下更詳細說明地,該第二樞銷624及該第三樞銷634可操作以便相對該第一樞銷622移動。
該第二握柄630環繞該第三樞銷634樞轉以便使該等顎夾614、626在一打開位置(例如,圖21)與一閉合位置(例如,圖19與20)之間移動。換言之,該第二握柄630相對該第一握柄618樞轉以增加或減少在該第一顎夾614與該第二顎夾626間之一距離。該等所示顎夾614、626包括V形顎夾面638、642;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面可為C形夾持臂、彎曲顎夾面或任一種顎夾面。該等顎夾614、626係由鍍鉻、鍛造合金鋼製成以獲得高耐用性及耐腐蝕性。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顎夾614、626可由其他材料製成。
請繼續參閱圖19,該鎖定鉗610更包括可操作以扣持該鎖定鉗610在該閉合位置之一鎖定機構646。該鎖定機構646包括一鎖定連桿構件650、一複合式肘節連桿652及一調整構件654(即,一控制鑰匙)。該鎖定連桿構件650之一第一端658與該第一握柄618滑動地耦合且可沿該第一握柄618軸向地移動。該鎖定連桿構件650之一第二端662在一樞銷665與該肘節連桿652樞轉地耦合,且該肘節連桿652在一第四樞銷666與該第二握柄630樞轉地耦合。在某些實施例中,鎖定連桿構件650與該第二握柄630直接樞轉地耦合且以用於由該鎖定閉合位置釋放該鉗之一釋放桿取代該肘節連桿652。換言之,一釋放桿至少部份地定位在該第二握柄與該鎖定構件之間(例如,圖12之釋放桿453)。
該調整構件654包括在一端之一接合表面670、一螺桿674、及由該螺桿674延伸且與該接合表面670相對之一凸緣678。在所示實施例中,一長孔682形成在該凸緣678上。該調整構件654例如藉由鑄造、鍛造等由金屬一體地形成為一單一組件。該螺桿674界定一縱軸686(即,一調整軸)且被與該第一顎夾614相對的該第一握柄618之一端中的一螺孔684收納。該調整構件654可相對該第一握柄618旋轉以使該調整構件654朝一軸向沿該縱軸686移動(圖19與20)。
請繼續參閱圖19與20,在該接合表面670與該鎖定連桿構件650之第一端658間的接合使該鎖定連桿構件650相對該第四樞銷666移動,因此調整當該鎖定鉗610在該閉合位置時該等顎夾614、626施加在一工作件上之力。換言之,改變該調整構件654相對該第一握柄618之位置可改變當第二握柄630在一閉合位置時在該第一顎夾614與該第二顎夾626間之距離。請參閱圖19,該調整構件654在一第一位置,其對應於該第一顎夾614與該第二顎夾626閉合在一起(即,顎夾面638、642接觸)。若該調整構件654旋轉而由該第一握柄618延伸出來,如圖20所示,該第二顎夾626此時與該第一顎夾614分開。
此外,該鎖定鉗610更包括耦合在該第二顎夾626與該第一握柄618間之一彈簧690。更詳而言之,該彈簧690在該彈簧690之一端與形成在該可第二顎夾626上的一孔694耦合且在該彈簧690之一相對端與形成在該第一握柄618之一底側的一突起695耦合。該彈簧690將該第二顎夾626沿該彈簧690之縱軸朝向該第一握柄618偏壓。
請參閱圖19至21,該第一顎夾614包括都可與該第一握柄618接合之一第一接合部份698及一第二接合部份702。詳而言之,一後間隙706形成在該第一顎夾614之第一接合部份698與該第一握柄618之間。此外,一前間隙710形成在該第一顎夾614之第二接合部份702與該第一握柄618之間。在圖19至21中,該第一顎夾614係顯示為與該前間隙710及該後間隙706都呈一無作用樞轉狀態。但是,請參閱圖22,當該等顎夾614、626閉合環繞該工作件114時,該第一顎夾614相對該第一握柄618環繞該第一樞銷622樞轉。
當該第一顎夾614樞轉時,該等接合部份698、702中之一接合部份朝向該第一握柄618移動,而該等接合部份698、702中之另一接合部份移動遠離該第一握柄618。但是,該第一顎夾614之旋轉移動在環繞該第一樞銷622之順時針方向及逆時針方向上都被該第一握柄618限制。詳而言之,該第一顎夾614被該第一或第二接合部份698、702與該第一握柄618之接合限制而無法繼續旋轉。換言之,消除該前間隙710或該後間隙706以便限制該第一顎夾614相對該第一握柄618之旋轉。如圖21所示,該第一顎夾614之第二接合部份702抵靠該第一握柄618之一前部份714以防止該第一顎夾214進一步旋轉。換言之,圖21之前間隙710此時消失且該第一顎夾614之第一接合部份698此時抵靠該第一握柄618,且在其間沒有間隙或間隔。在所示實施例中,該第一接合部份698定位在該第一樞銷622後方(即,較靠近該調整構件654),且該第二接合部份702定位在該第一樞銷622前方(即,較靠近該顎夾面638)。
操作時,該鎖定鉗610由該第一顎夾614及該第二顎夾626在一閉合位置且由該第二握柄630在一閉合位置開始,如圖19所示。如上所述,當該等握柄618、630藉由該調整構件654之旋轉而閉合時,一使用者可調整在第一顎夾614與第二顎夾626間之距離,如圖20所示。接著相對該第一握柄618打開該第二握柄630,如圖21所示,以便進一步增加在第一顎夾614與第二顎夾626間之距離。當該等顎夾614、626在一打開位置時,使用者將該等顎夾614、626定位成環繞該工作件114且接著使該第二握柄630朝向該第一握柄618環繞該第三樞銷634樞轉以便使該第二顎夾626朝向該閉合位置移動(圖22)。
請參閱圖23,當該等顎夾614、626被固定環繞該工作件114且由一使用者施加一外力130在該第一握柄618上時,該第二顎夾626相對該第一顎夾614移動以增加作用在定位在該第一顎夾614與該第二顎夾626間之一工作件114上的一夾持力718。更詳而言之,當該外力130施加在該第一握柄618上時,該力透過該工作件114傳送至該第二顎夾626成為一垂直力134及一正切力138。該垂直力134及該正切力138組合形成作用在該第二顎夾626上之一總合反作用力142,且該總合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二樞銷624朝向該第一握柄618移動。該第二樞銷624之移動使該第二顎夾626朝一方向722環繞該第三樞銷634旋轉,且使該第一顎夾614朝一方向726環繞該第一樞銷622旋轉。換言之,當一使用者施加該力130時,該等顎夾面638、642係形成為使得來自該第二顎夾626上之工作件114的反作用力142使該第一顎夾614及該第二顎夾626旋轉。該第一顎夾614朝圖23所示之方向726的旋轉及該第二顎夾626朝方向722的旋轉可使該等顎夾614、626(及更詳而言之,該等顎夾面638、642)移動而更靠近。因此,施加該外力130使該等第一與第二顎夾614、626可「被增能」且增加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夾持力718的量。
換言之,當該等顎夾614、626閉合且鎖定在該工作件114上且施加一外力130而試圖轉動該工作件114(圖23)時,該第二顎夾626朝該旋轉方向722向後及向上旋轉且該第一顎夾614環繞該第一樞銷622朝該旋轉方向726旋轉。當該等可移動第一與第二顎夾614、626分別朝該等方向726、722移動時,施加在該工作件114上之抓握力718隨著施加在該鎖定鉗610上之外力130增加而增加。因此,該鎖定鉗610防止在較高施加力矩下在該工作件114上之滑動。
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提出本新型之各種特徵及優點。
10,210,410,610‧‧‧鎖定鉗
14,214,414,614‧‧‧第一顎夾
18,218,418,618‧‧‧第一握柄
22,222,422,622‧‧‧第一樞銷
26,226,426,626‧‧‧第二顎夾
30,230,430,630‧‧‧第二握柄
34,234,434,624‧‧‧第二樞銷
38,42,238,242,638,642‧‧‧顎夾面
46,246,646‧‧‧鎖定機構
50,250,650‧‧‧鎖定連桿構件
52,252,652‧‧‧肘節連桿
54,254,454,654‧‧‧調整構件
58,102,258,502,658‧‧‧第一端
62,106,262,462,506,662‧‧‧第二端
66,266,466,634‧‧‧第三樞銷
70,270,499,670‧‧‧接合表面
74,274,674‧‧‧螺桿
78,278,678‧‧‧凸緣
82,282,682‧‧‧長孔
84,284,684‧‧‧螺孔
86,286,686‧‧‧縱軸
90,298,690‧‧‧彈簧
94,302,306,694‧‧‧孔
98,498‧‧‧顎夾連桿構件
110,294,510,666‧‧‧第四樞銷
114,320‧‧‧工作件
118‧‧‧後凸起部
122,126‧‧‧凸輪表面
130‧‧‧外力
134‧‧‧垂直力
138‧‧‧正切力
142‧‧‧反作用力
146,722,726‧‧‧方向
290‧‧‧可移動本體構件
310‧‧‧端
314‧‧‧第一突出部份
318,698‧‧‧第一接合部份
322,702‧‧‧第二接合部份
326‧‧‧第二突出部份
330,710‧‧‧前間隙
334,706‧‧‧後間隙
422B,510B‧‧‧穿孔
438‧‧‧上顎夾面
439,443‧‧‧第一面
442‧‧‧下顎夾面
440,444‧‧‧第二面
450‧‧‧鎖定構件
453‧‧‧釋放桿
500‧‧‧槽
501‧‧‧第一凸緣
503‧‧‧間隙
504‧‧‧第二凸緣
505‧‧‧部份
665‧‧‧樞銷
695‧‧‧突起
714‧‧‧前部份
718‧‧‧夾持力;抓握力
圖1係依據本新型一實施例之一鎖定鉗的立體圖。
圖2係圖1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閉合之一位置。
圖3係圖1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4係圖1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打開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5係圖1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
圖6係圖1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且該下顎夾呈增加在該工作件上之夾持力的一增能組態。
圖7係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之一鎖定鉗的立體圖。
圖8係圖7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閉合之一位置。
圖9係圖7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10係圖7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打開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11係圖7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且該下顎夾呈增加在該工作件上之夾持力的一增能組態。
圖12係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之一鎖定鉗的立體圖。
圖12A係圖12之鎖定鉗的部份分解圖。
圖13係圖12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閉合之一位置。
圖14係圖12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15係圖12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打開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16係圖12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
圖17係圖12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且該下顎夾呈增加在該工作件上之夾持力的一增能組態。
圖18係本新型另一實施例之一鎖定鉗的立體圖。
圖19係圖18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閉合之一位置。
圖20係圖18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21係圖18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打開且該等顎夾打開之一位置。
圖22係圖18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
圖23係圖18之鎖定鉗的側視圖,顯示在該下握柄閉合且一工作件定位在該等閉合顎夾間之一位置,且該下顎夾呈增加在該工作件上之夾持力的一增能組態。
在詳細說明本新型之任何實施例前,應了解的是本新型之應用不限於在以下說明中提出或在以下圖式中顯示之結構細節及組件配置。本新型可有其他實施例且可以各種方式實施或實行。
10‧‧‧鎖定鉗
14‧‧‧第一顎夾
18‧‧‧第一握柄
22‧‧‧第一樞銷
26‧‧‧第二顎夾
30‧‧‧第二握柄
34‧‧‧第二樞銷
38,42‧‧‧顎夾面
46‧‧‧鎖定機構
50‧‧‧鎖定連桿構件
52‧‧‧肘節連桿
54‧‧‧調整構件
62‧‧‧第二端
66‧‧‧第三樞銷
74‧‧‧螺桿
78‧‧‧凸緣
82‧‧‧長孔
86‧‧‧縱軸

Claims (25)

  1. 一種手工具,其包含: 一第一顎夾; 一第一握柄,其固定在該第一顎夾上; 一第二顎夾; 一第二握柄,其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及 一連桿構件,該連桿構件具有與選自於該第一顎夾及該第一握柄之群組中的至少一者樞轉地耦合的一第一端、及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的一第二端。
  2.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連桿構件在一樞銷處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且其中該樞銷可相對該第一顎夾移動。
  3.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當一工作件被夾在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二顎夾之間時,該連桿構件及該第二顎夾可相對該第一顎夾移動。
  4.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顎夾包括一第一表面且該第二顎夾包括一第二表面,且其中該第二表面抵靠該第一表面以限制該第二顎夾相對該第一顎夾之移動範圍。
  5.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更包含一鎖定機構,其包括一鎖定構件及一調整構件。
  6.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更包含一彈簧,其耦合在該第二顎夾與該第一握柄之間。
  7.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連桿構件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一顎夾樞轉地耦合。
  8.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連桿構件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一握柄樞轉地耦合。
  9.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連桿構件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一顎夾及該第一握柄都樞轉地耦合。
  10.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該連桿構件包括由一第一凸緣及一第二凸緣界定之一槽,且其中該第二顎夾之一部份被收納在該槽內。
  11. 如請求項1之手工具,其中由一使用者施加在該第一握柄上之一外力使該第二顎夾及該連桿構件相對該第一顎夾移動,以便增加作用在一工作件上之一夾持力,且該工作件定位在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二顎夾之間。
  12. 一種手工具,其包含: 一第一握柄; 一第一顎夾,其與該第一握柄樞轉地耦合; 一第二顎夾,其與該第一顎夾樞轉地耦合;及 一第二握柄,其與該第二顎夾樞轉地耦合。
  13. 如請求項12之手工具,其中一間隙形成在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一握柄之間。
  14. 如請求項13之手工具,其中該間隙係一前間隙且該手工具更包括形成在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一握柄間之一後間隙。
  15. 如請求項12之手工具,更包含: 一構件,其與該第一握柄耦合且與該第一顎夾之一端耦合;及 一彈簧,其耦合在該第二顎夾與該構件之間,藉此提供作用在該第二顎夾上之一偏壓力; 其中使該第一顎夾相對該第一握柄樞轉致使該構件相對該第一握柄移動,藉此調整作用在該第二顎夾上之該偏壓力。
  16. 如請求項15之手工具,其中該彈簧偏壓該第二顎夾沿該彈簧之一縱軸朝向該第一握柄,且其中該彈簧進一步偏壓該構件環繞一軸旋轉。
  17. 如請求項15之手工具,其中該構件包括一支持該第一顎夾之該端的第一突出部份,且該構件包括一接合該第一握柄的第二突出部份。
  18. 如請求項17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二突出部份與該第一突出部份相對。
  19. 如請求項18之手工具,其中該構件環繞一樞銷旋轉,且該樞銷定位在該第一突出部份與該第二突出部份之間。
  20. 如請求項15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一握柄環繞一樞銷樞轉地耦合,且該第二顎夾與該第一顎夾環繞該樞銷樞轉地耦合。
  21. 如請求項12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一顎夾在一第一樞軸處與該第一握柄樞轉地耦合,且該第二顎夾在一第二樞軸處與該第一顎夾樞轉地耦合。
  22. 如請求項21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二顎夾在一第三樞軸處與該第二握柄樞轉地耦合,且其中該第二樞軸定位在該第一樞軸與該第三樞軸之間。
  23. 如請求項22之手工具,其中該第二樞軸及該第三樞軸相對該第一樞軸移動。
  24. 如請求項21之手工具,其中由一使用者施加在該第一握柄上之一外力使該第二顎夾相對該第一顎夾移動,以便增加作用在一工作件上之一夾持力,且該工作件定位在該第一顎夾與該第二顎夾之間。
  25. 如請求項12之手工具,更包含一彈簧,其耦合在該第二顎夾與該第一握柄之間。
TW106204098U 2016-03-23 2017-03-23 鎖定鉗 TWM54745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1983P 2016-03-23 2016-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7458U true TWM547458U (zh) 2017-08-21

Family

ID=5990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4098U TWM547458U (zh) 2016-03-23 2017-03-23 鎖定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2) CN114102457A (zh)
TW (1) TWM547458U (zh)
WO (1) WO201716559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823B (zh) * 2018-09-25 2023-09-21 美商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具有可動扭力增加夾爪部段的鎖定鉗
US11850707B2 (en) 2017-09-11 2023-12-2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ocking pliers with movable torque-increasing jaw sec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41514B2 (en) 2016-03-23 2023-01-03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ocking pliers
CN109397129A (zh) * 2017-08-16 2019-03-01 赵素如 越夹越紧的钳子
USD910395S1 (en) 2019-03-11 2021-02-1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liers
US11370088B2 (en) * 2019-06-06 2022-06-28 Snap-On Incorporated Locking pliers release mechanism
EP3834989B1 (de) * 2019-12-11 2022-11-23 WEZAG GmbH & Co. KG Handzangen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sselben
US20220234172A1 (en) * 2021-01-28 2022-07-28 Snap-On Incorporated High leverage locking pliers
CN113441898B (zh) * 2021-07-14 2023-04-14 晟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模板夹具、模板治具及焊接设备
EP4292761A1 (en) * 2022-06-15 2023-12-20 Stanley Black & Decker MEA FZE Hand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96808A (en) * 1967-03-31 1970-02-24 Mara Inc Toggle link type hand tool
CN2354709Y (zh) * 1999-01-07 1999-12-22 杨志明 水管钳
US6629443B2 (en) * 2002-01-16 2003-10-07 Yen Chao Chin Ergonomic crimping apparatus
CN2706278Y (zh) * 2003-11-14 2005-06-29 钟伟华 一种大力钳
US7118093B2 (en) * 2004-03-29 2006-10-10 Wagner Jefferson L Tool for extracting an embedded elongated object
TW200836888A (en) * 2006-03-03 2008-09-16 Seamus Duffy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
US7472632B2 (en) * 2007-05-15 2009-01-06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Locking pliers
US8225700B2 (en) * 2009-01-26 2012-07-24 Hile Jeffrey B Locking pliers with quick jaw release
US20100218648A1 (en) * 2009-03-02 2010-09-02 Irwin Industrial Tool Company Locking pliers with one-hand adjustment
CN101704227A (zh) * 2009-09-28 2010-05-12 何列文 自动调节大力钳
US20110107880A1 (en) * 2009-11-11 2011-05-12 Stucky Andrew C Pliers Having Generally Parallel Jaws
US10207393B2 (en) * 2011-07-12 2019-02-19 Ming Chieh Wu Locking pliers
US20130239759A1 (en) * 2011-08-24 2013-09-19 Jui-Yu Huang Simple structure of locking pliers for releasing and opening handles and jaws through fast and direct pull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50707B2 (en) 2017-09-11 2023-12-2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Locking pliers with movable torque-increasing jaw section
TWI815823B (zh) * 2018-09-25 2023-09-21 美商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具有可動扭力增加夾爪部段的鎖定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53110A (zh) 2019-01-04
CN114102457A (zh) 2022-03-01
WO2017165591A1 (en) 2017-09-28
WO2017165591A8 (en) 2018-11-29
CN109153110B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47458U (zh) 鎖定鉗
US8950299B2 (en) Locking pliers
US7861622B2 (en) Locking pliers
US8056451B2 (en) Locking pliers
US10207393B2 (en) Locking pliers
US7472632B2 (en) Locking pliers
US11541514B2 (en) Locking pliers
US7726217B2 (en) Self-adjusting locking pliers
US20240075591A1 (en) Locking Pliers with Movable Torque-Increasing Jaw Section
US8561506B2 (en)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
US7509895B2 (en) Self-adjusting locking pliers
US20150239102A1 (en) Locking Pliers
TW201501882A (zh) 鉗子裝置
US20210245332A1 (en)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
TWI738365B (zh) 鎖緊鉗釋放機構
TWM528238U (zh) 具有改良調整構件的鎖定鉗
US20210276157A1 (en) Hand Operated Gripping Tools
US20210215272A1 (en) Pipe clamp
TWI799089B (zh) 高槓桿率鎖定式鉗子
US20170355066A1 (en) Ratchet clamp
JP3122034U (ja) プライヤーの構造
TWM571789U (zh) cl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