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873U - 油煙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油煙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873U
TWM545873U TW106204442U TW106204442U TWM545873U TW M545873 U TWM545873 U TW M545873U TW 106204442 U TW106204442 U TW 106204442U TW 106204442 U TW106204442 U TW 106204442U TW M545873 U TWM545873 U TW M54587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soot
processing device
module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4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So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Long Wei Stainless Stee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 Wei Stainless Stee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 Wei Stainless Stee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4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873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873U/zh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Description

油煙處理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廚房設備,特別是指一種油煙處理裝置。
參閱圖1,為一現有的油煙處理裝置1,適用於處理由一抽風機構2抽吸的油煙,並包含一連接於該抽風機構2的抽吸管路11、一設置於該抽吸管路11中的過濾件12、一設置於該過濾件12下游處的水洗處理組13,及一連通於該水洗處理組13末端,並用以將經處理後之氣體排出的抽風模組14。其中,該水洗處理組13包括一用以灑水而凝結高溫油煙的灑水器131、一位於該灑水器131下游之油脂空氣分離件132,以及多片彼此間隔設置且用以吸附油脂的油脂濾清件133。
油煙由該抽風機構2抽吸至該抽吸管路11後,會先由該過濾件12初步過濾高溫油煙,也就是進行乾式處理,接著再利用該水洗處理組13進行濕式處理。油煙接觸到該灑水器131灑出的冷水時會因而凝結,且有一部分油脂會隨著水被排除,而剩下混合有油脂的水氣和霧滴,則會通過該油脂空氣分離件132再次過濾,最後再經由該等油脂濾清件133徹底吸附油脂,完成油煙的處理。
雖然該油煙處理裝置1得以對油煙進行乾式以及濕式的處理,以達徹底去除油脂的目的。然而,由於該油煙處理裝置1中並未針對在該水洗處理組13中產生的水氣進行排除,故自該抽風模組14排出的氣體會含有大量水氣,不但接觸到排出之氣體的設備可能因此容易鏽蝕,排出至環境中的高濕度氣體也會對人體以及周遭生態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所排出之含有水氣的氣體亦夾雜著油煙臭味,造成空氣的汙染。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採用乾式以及濕式來分別處理油煙,且能降低處理後所排出氣體中之水氣與異味的油煙處理裝置。
於是,本新型油煙處理裝置,包含一濕處理單元,及一連接於該濕處理單元下游的乾處理單元。
該濕處理單元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煙口及一出氣口之第一空間的第一殼體、一設置於該第一空間中並連接於該入煙口的灑水模組、一位於該灑水模組下方且用以盛接處理用水的水槽、一設置於該灑水模組下游的過濾件,及一設置於該過濾件下游的吸水件。
該乾處理單元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氣口及一排出口之第二空間的第二殼體,及一設置於該第二空間中的除味模組。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濕處理單元及該乾處理單元,得以分別對油煙進行濕式以及乾式的處理,能以兩種不同的機制徹底去除油煙中的油脂與異味,特別是在該濕處理單元中,得以藉由該吸水件吸收水氣,有效降低排出的氣體中的水氣。
參閱圖2,為本新型油煙處理裝置之一實施例,該實施例包含一濕處理單元3、一連接於該濕處理單元3下游的乾處理單元4,及一設置於該濕處理單元3與該乾處理單元4之間並用以提供氣體流動之動力的抽風馬達5。
參閱圖2與圖3,該濕處理單元3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煙口301及一出氣口302之第一空間300的第一殼體31、一設置於該第一空間300中並連接於該入煙口301的灑水模組32、一位於該灑水模組32下方且用以盛接處理用水的水槽33、一設置於該灑水模組32下游的過濾件34、一設置於該過濾件34下游的吸水件35、一設置於該過濾件34與該吸水件35之間的第一百葉凝結板36,及一自側向連通於該水槽33的截油槽39。
其中,該過濾件34主要含有得以吸附油脂的材料,該吸水件35則具有多層彼此間隔層疊的活性碳不織布351,能發揮吸收水氣的功能。
該乾處理單元4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氣口401及一排出口402之第二空間400的第二殼體41、一設置於該第二空間400中的除味模組42、二設置於該除味模組42下游的第二百葉凝結板43、一連接於該排出口402且具有一排氣口481的排出管48,及一設置於該排氣口481的活動板49。
其中,該除味模組42具有二彼此間隔的吸附材420,每一吸附材420具有兩層不織布活性碳層421,以及多個彼此間隔而設置於該等不織布活性碳層421之間的碳顆粒部422,每一碳顆粒部422是由多數的活性碳顆粒所組成,且相鄰的碳顆粒部422之間界定出一沿上下游方向連通的通氣道423。任一個吸附材420之碳顆粒部422以及該等通氣道423的位置,是與另一個吸附材420之碳顆粒部422以及該等通氣道423的位置相互錯位。
藉由該實施例處理油煙時,油煙是自該入煙口301進入該濕處理單元3的第一空間300中,先行由該灑水模組32灑水而降溫,並使油煙初步凝結為油滴,且隨著水滴滴落於該水槽33中。由於該截油槽39是針對該水槽33的特定液面高度而與該水槽33連通,故在該水槽33的液面高度到達一定程度時,比重較水低的油滴會浮在液面上而由該截油槽39所收集。經過灑水降溫凝結後,油煙會經過該過濾件34再次過濾,未因受到灑水而滴落的油脂會被該過濾件34吸附。接著如圖4所示地,位於該過濾件34相對下游的該第一百葉凝結板36,因具有多數自上游朝下游方向傾斜向下呈貫通狀的第一通槽361,含有水氣的氣體通過時,會因接觸到該第一百葉凝結板36而凝結滴落,故能有效降低氣體中的水氣含量。重新參閱圖3與圖4,除此之外,通過該第一百葉凝結板36的氣體,還會再通過該吸水件35的活性碳不織布351,以確實吸收氣體中的水氣,再使處理後的氣體自該出氣口302排出。經過該濕處理單元3處理後的氣體,由該抽風馬達5提供動力而自該入氣口401進入該第二空間400中,在該第二空間400中主要是透過該除味模組42去除氣體中的異味。該等吸附材420的不織布活性碳層421,以及該等碳顆粒部422皆有吸附氣味分子的功效,而透過所述通氣道423與該等碳顆粒部422彼此錯位的設計,除了能確保氣體通過該等碳顆粒部422而進行過濾,也能提高過濾異味的效率。最後如圖4所示地,由於位於相對下游的該等第二百葉凝結板43(圖4中僅繪示一個),具有多數自上游朝下游方向傾斜向下呈貫通狀的第二通槽431,故能再一次產生與該第一百葉凝結板36相同的功效,再一次使得氣體中殘存的水氣有機會再次凝結,通過該等第二百葉凝結板43後之氣體中的水氣能再次降低。
參閱圖5並且配合圖3,經過該乾處理單元4處理後的氣體,是經由該排出口402而自該排出管48排出。該活動板49可相對於該排出管48在一初始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在該初始位置時,即本實施例之抽風馬達5未作動時,該活動板49封閉該排氣口481,藉以避免外界雜物或髒汙空氣從該排氣口481進入,在該開啟位置時,即本實施例之抽風馬達5開始作動時,該活動板49受到第二空間400內之氣體的推動,而使該活動板49的至少一部分與該排氣口481相間隔而開啟該排氣口481,使氣體得以經由該排出口402而自該排氣口481排出。
要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該過濾件34、該吸水件35,以及該除味模組42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在已吸附一定量的特定物質時會影響其吸附能力,故必須定期更換而維持對油煙的處理效果。該第一殼體31具有一呈貫通狀的第一維修口303,自該第一維修口303可更換該過濾件34以及該吸水件35。而該乾處理單元4之第二殼體41具有一呈貫通狀的第二維修口403,自該第二維修口403可更換該除味模組42。
綜上所述,本新型油煙處理裝置,能由該濕處理單元3及該乾處理單元4分別進行濕式處理以及乾式處理,經由水洗、過濾、吸水,以及除味的過程後,能有效降低所排出之氣體中的水氣及異味,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濕處理單元
300‧‧‧第一空間
301‧‧‧入煙口
302‧‧‧出氣口
303‧‧‧第一維修口
31‧‧‧第一殼體
32‧‧‧灑水模組
33‧‧‧水槽
34‧‧‧過濾件
35‧‧‧吸水件
351‧‧‧活性碳不織布
36‧‧‧第一百葉凝結板
361‧‧‧第一通槽
39‧‧‧截油槽
4‧‧‧乾處理單元
400‧‧‧第二空間
401‧‧‧入氣口
402‧‧‧排出口
403‧‧‧第二維修口
41‧‧‧第二殼體
42‧‧‧除味模組
420‧‧‧吸附材
421‧‧‧不織布活性碳層
422‧‧‧碳顆粒部
423‧‧‧通氣道
43‧‧‧第二百葉凝結板
431‧‧‧第二通槽
48‧‧‧排出管
481‧‧‧排氣口
49‧‧‧活動板
5‧‧‧抽風馬達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剖視圖,說明一現有的油煙處理裝置; 圖2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油煙處理裝置的一實施例; 圖3是一示意圖,說明該實施例之一濕處理單元、一乾處理單元,及一抽風馬達; 圖4是一示意圖,說明利用該實施例之第一百葉凝結板或第二百葉凝結板來凝結水氣的功效;及 圖5是一示意圖,說明該乾處理單元之一排出管以及一活動板的配合情況。
3‧‧‧濕處理單元
300‧‧‧第一空間
301‧‧‧入煙口
302‧‧‧出氣口
303‧‧‧第一維修口
31‧‧‧第一殼體
39‧‧‧截油槽
4‧‧‧乾處理單元
400‧‧‧第二空間
401‧‧‧入氣口
402‧‧‧排出口
403‧‧‧第二維修口
41‧‧‧第二殼體
48‧‧‧排出管
481‧‧‧排氣口
49‧‧‧活動板
5‧‧‧抽風馬達

Claims (10)

  1. 一種油煙處理裝置,包含: 一濕處理單元,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煙口及一出氣口之第一空間的第一殼體、一設置於該第一空間中並連接於該入煙口的灑水模組、一位於該灑水模組下方且用以盛接處理用水的水槽、一設置於該灑水模組下游的過濾件,及一設置於該過濾件下游的吸水件;及 一乾處理單元,連接於該濕處理單元之下游,並包括一圍繞出一具有一入氣口及一排出口之第二空間的第二殼體,及一設置於該第二空間中的除味模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還包含一連接於該濕處理單元之出氣口與該乾處理單元之入氣口之間的抽風馬達。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濕處理單元還包括一自側向連通於該水槽的截油槽,用以收集浮於該水槽之液面上方的油脂。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濕處理單元還包括一設置於該過濾件與該吸水件之間的第一百葉凝結板,該第一百葉凝結板具有多數自上游朝下游方向傾斜向下呈貫通狀的第一通槽。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吸水件具有多層彼此間隔層疊的活性碳不織布。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乾處理單元還包括至少一設置於該除味模組下游的第二百葉凝結板,該第二百葉凝結板具有多數自上游朝下游方向傾斜向下呈貫通狀的第二通槽。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乾處理單元的除味模組具有二彼此間隔的吸附材,每一吸附材具有兩層不織布活性碳層,以及多個彼此間隔而設置於該等不織布活性碳層之間的碳顆粒部,每一碳顆粒部是由多數的活性碳顆粒所組成,且相鄰的碳顆粒部之間界定出一沿上下游方向連通的通氣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任一個吸附材之碳顆粒部以及該等通氣道的位置,是與另一個吸附材之碳顆粒部以及該等通氣道的位置相互錯位。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濕處理單元之第一殼體具有一呈貫通狀的第一維修口,自該第一維修口可更換該過濾件以及該吸水件,該乾處理單元之第二殼體具有一呈貫通狀的第二維修口,自該第二維修口可更換該除味模組。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油煙處理裝置,其中,該乾處理單元還包括一連接於該排出口且具有一排氣口的排出管,及一設置於該排氣口的活動板,該活動板可相對於該排出管在一初始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移動,在該初始位置時,該活動板封閉該排氣口,在該開啟位置時,該活動板的至少一部分與該排氣口相間隔而開啟該排氣口。
TW106204442U 2017-03-30 2017-03-30 油煙處理裝置 TWM545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442U TWM545873U (zh) 2017-03-30 2017-03-30 油煙處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442U TWM545873U (zh) 2017-03-30 2017-03-30 油煙處理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873U true TWM545873U (zh) 2017-07-21

Family

ID=60049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4442U TWM545873U (zh) 2017-03-30 2017-03-30 油煙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8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80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超净排放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804A (zh) * 2018-10-17 2019-01-18 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超净排放系统
CN109224804B (zh) * 2018-10-17 2024-02-23 四川锐源能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燃气超净排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8923B1 (ko) 습식 공기 정화 장치
JP2014512203A (ja) 遠心型湿式掃除機
CN110813000A (zh) 一种淬火油烟废气处理收集工艺
CN206404483U (zh) 活性炭过滤装置
CN106731387A (zh) 一种节能环保粉尘处理装置
CN210786823U (zh) 一种基于火电厂烟气净化用脱硫装置
CN209392989U (zh) 一种一体化活性炭吸附脱附废气处理设备
CN106051869A (zh) 一种用于厨房的环保设备
CN208526303U (zh) 一种用于厨房废气的综合处理设备
TWM545873U (zh) 油煙處理裝置
CN113856402A (zh) 一种VOCs废气过滤器
CN112113257A (zh) 一种具有油烟净化除味功能的油烟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9612454U (zh) 一种喷淋式除尘除臭设备
TWI566823B (zh) 廢氣處理裝置及其方法
CN201361496Y (zh) 自动除油装置
CN208275186U (zh) 一种静电式工业油雾净化器
CN207462880U (zh) 一种组合式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07680354U (zh) 一种碱液喷淋废气处理装置
CN202315611U (zh) 气体净化装置
CN205372679U (zh) 湿式组合复合式高效智能油烟净化器
CN212791008U (zh) 一种移动式活性炭再生装置
CN107754485A (zh) 基于热能利用的反吹式高温烟气除湿净化系统
CN214715562U (zh) 微型的高温臭气处理装置
CN108126453A (zh) 一种新型复合除尘脱雾装置
CN211753570U (zh) 一种石化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