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5399U - 動能轉換裝置 - Google Patents

動能轉換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399U
TWM545399U TW106204271U TW106204271U TWM545399U TW M545399 U TWM545399 U TW M545399U TW 106204271 U TW106204271 U TW 106204271U TW 106204271 U TW106204271 U TW 106204271U TW M545399 U TWM545399 U TW M54539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inetic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energy conversion
planetary gear
power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4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un-Tong Sie
Chih-Peng Chang
Sung-Chiao Chen
si-ying Li
Original Assignee
Oriental Inst Of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ental Inst Of Tech filed Critical Oriental Inst Of Tech
Priority to TW106204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5399U/zh
Publication of TWM545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399U/zh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Retarders (AREA)

Description

動能轉換裝置
本新型涉及一種動能轉換裝置,尤指一種應用於一動力源的裝置。
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斷的消耗各種型態的能源資源,導致能源不足與環保議題不斷衝擊現代社會,再加上溫室效應日益嚴重的關係,造成氣象環境莫大改變,以至於國際上所關心的主要話題,開始轉向如何將能源資源有效運用與利用。
替代能源的尋找,成為時下最重要的考量之一,尤其現代人在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交通工具,因此為了要獲得穩定的能源,有不少人積極參與研究,其中,有部分人開始針對電動機此一無污染、穩定的動力源,進行改良,以將現有的能源,做最有效的利用。
現今熱門的電動機應用,是為結合環保與高科技於一身的電動交通工具,其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電池、馬達的應用配合,而受到電池容量與壽命的影響,為了能延長電動交通工具的行駛距離,有人會將馬達與發電機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具有回充功能的電動機構。
為了將能源做最有效的利用,電動交通工具能利用煞車能源,以轉換為電能來提升續航力,然而,其回充機構大多較為複雜,體積 較大,且每一電動機所應用的回充機構類型皆不相同,無法通用,不符成本與經濟考量之要求。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且容易應用的動能轉換裝置,便成為本新型欲改進的課題。
本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體積小、結構簡單,且容易應用,以達最佳回充效果的動能轉換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及達到本新型的目的,本新型的技術手段是這樣實現的,為一種動能轉換裝置,能與一動力源(A)搭配實施,其特徵在於: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包括有一回充馬達(1)、一制動盤(2)、一行星齒輪組(3)、及一固定座(4);所述回充馬達(1),其包括有一齒軸(11),而該齒軸(11)一端設有太陽齒輪(12);所述制動盤(2),其設於該回充馬達(1)一側,並具有一穿過該齒軸(11)的環齒輪(21);所述行星齒輪組(3),其設於該制動盤(2)一側,該行星齒輪組(3)包括有一端能與該動力源(A)連接的行星齒輪架(31);及數個呈環狀排列以與該行星齒輪架(31)連接、且位於該太陽齒輪(12)與該環齒輪(22)間並相互嚙合的行星齒輪(32);所述固定座(4),其能設於該動力源(A)一側,以供固定該回充馬達(1)位置,且具有一能控制該制動盤(2)停止旋轉的卡鉗(41)。
更優選的是,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位於該制動盤(2)一側、且能遮蓋住該行星齒輪組(3)位置的殼體(5)。
更優選的是,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與該行星齒輪組(3)相連接的聯動齒盤(6)。
更優選的是,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二分別位於該制動盤(2)兩側的軸承(7)。
更優選的是,所述軸承(7)兩側更分別設有一油封束環(7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新型的效果如下所示:
第一點:本新型中,其能利用煞車慣性力道,以驅動回充馬達(1),不僅結構簡單,且位於回充馬達(1)前的制動盤(2)與行星齒輪組(3)體積小,煞車力道還能依其外接齒輪齒比而改變,故容易應用,符合成本與經濟考量之要求。
第二點:本新型中,其所應用的動力源(A)能為電動車,當電動車於行駛狀態下,動力源(A)之動力傳遞入行星齒輪組(3)中,此時啟動煞車減速作動時,即利用固定座(4)上的卡鉗(41)對制動盤(2)進行鉗制,使其減速損失轉為發電量儲存,以供車輛電池及驅動馬達使用。
1‧‧‧回充馬達
11‧‧‧齒軸
12‧‧‧太陽齒輪
2‧‧‧制動盤
21‧‧‧環齒輪
3‧‧‧行星齒輪組
31‧‧‧行星齒輪架
32‧‧‧行星齒輪
4‧‧‧固定座
41‧‧‧卡鉗
5‧‧‧殼體
6‧‧‧聯動齒盤
7‧‧‧軸承
71‧‧‧油封束環
100‧‧‧動能轉換裝置
A‧‧‧動力源
a1‧‧‧動力源齒盤
a2‧‧‧鏈條
第1圖:本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本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3圖:本新型安裝於轉動裝置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第4圖:為第3圖的側視實施示意圖。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如第1圖~第2圖所示,圖中揭示出,為一種動能轉換裝置,能與一動力源(A)搭配實施,其特徵在於: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包括 有一回充馬達(1)、一制動盤(2)、一行星齒輪組(3)、及一固定座(4);所述回充馬達(1),其包括有一齒軸(11),而該齒軸(11)一端設有太陽齒輪(12);所述制動盤(2),其設於該回充馬達(1)一側,並具有一穿過該齒軸(11)的環齒輪(21);所述行星齒輪組(3),其設於該制動盤(2)一側,該行星齒輪組(3)包括有一端能與該動力源(A)連接的行星齒輪架(31);及數個呈環狀排列以與該行星齒輪架(31)連接、且位於該太陽齒輪(12)與該環齒輪(22)間並相互嚙合的行星齒輪(32);所述固定座(4),其能設於該動力源(A)一側,以供固定該回充馬達(1)位置,且具有一能控制該制動盤(2)停止旋轉的卡鉗(41)。
其中,通過回充馬達(1)、制動盤(2)、行星齒輪組(3)、及固定座(4)所組成的動能轉換裝置(100),其能如第3圖所示安裝於動力源(A)上,來做為動力源(A)的輔助煞車型式,利用煞車慣性力道,將煞車能回收轉換成電能,以驅動回充馬達(1),藉此提高動力源(A)的續航力,不僅結構簡單,且位於回充馬達(1)前的制動盤(2)與行星齒輪組(3)之體積較小,符合成本與經濟考量之要求。
其次,請參照第2圖所示,回充馬達(1)中的齒軸(11)端連接太陽齒輪(12),為回充馬達(1)的最後儲能端,供轉動時將所有機械能輸入回充馬達(1)轉換為電能,而制動盤(2)能以碟盤實施,所具有的環齒輪(21)為本新型結構的切換開關,能由固定座(4)的卡鉗(41)制動停止,如液壓卡鉗,另行星齒輪組(3)為動能輸入端,能供連接動力源(A)旋轉,為傳遞動能切換之媒介,供回充馬達(1)儲能。
再者,本新型容易應用各類型的動力源(A),例如:引擎、輪胎或任何主動旋轉機構,假設動力源(A)是為一車輛,其實施方式請參照 第4圖所示,一開始制動盤(2)在沒制停的狀態下,行星齒輪組(3)會輸入動能使動力源(A)與制動盤(2)一起轉動,形成惰轉狀態,即回充馬達(1)為無作動狀態,而下一步當卡鉗(41)將制動盤(2)制停時,其動能的傳遞方向改變,以圖面中本新型與動力源(A)的連接方式來看,利用聯動齒盤(6)的傳遞,即能通過太陽齒輪(12)帶動齒軸(11),以供回充馬達(1)作動發電。
另一方面,本新型的作用時機,若動力源(A)是為車輛,於行駛狀態下,假設動力源(A)在減速時,相當於在輕踩煞車的情形下,即裝置啟動為輔助減速作用,利用分配制動盤(2)上卡鉗(41)煞車力量,使其減速損失轉為發電量儲存;而若動力源(A)完全停止時,即裝置啟動為減速作用,由卡鉗(41)將制動盤(2)完全鉗制,供回充馬達(1)在減速狀態下回充時,再由動力源(A)之主煞車介入完全停止;另動力源(A)若在下坡行駛狀態,其煞車力道還能依其外接齒輪齒比而改變,保護卡鉗(41)煞車過度使用,避免車輛發生危險,藉此達到行車安全,減速作用及發電儲能。
因此,本新型特別的地方,是透過卡鉗(41)制動力的大小,依路況及駕駛油門、煞車輸入為訊號,產生發電作用,故此過程在沒藉由電動車之主煞車介入下,能控制其車速損失儲存,藉由卡鉗(41)之煞車力道,來任意控制制動盤(2)的旋轉時機。
上述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位於該制動盤(2)一側、且能遮蓋住該行星齒輪組(3)位置的殼體(5)。
其中,透過殼體(5)的設置,能將行星齒輪組(3)遮蓋住,以減緩行星齒輪架(31)與行星齒輪(32)累積灰塵與汙垢的速度,並供制動盤(2)與行星齒輪組(3)間在作動時更加穩定。
上述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與該行星齒輪組(3)相連接的聯動齒盤(6)。
其中,通過此種設計的動能轉換裝置(100),以動力源(A)是車輛為例,能將動能轉換裝置(100)安裝於輪胎處,其之間的連接方式除了能以同軸設置外,亦能參照第3圖所示,於行星齒輪組(3)一側設有聯動齒盤(6),且於動力源(A)輪胎一側能設置動力源齒盤(a1),並於之間設置鏈條(a2)使其連動,故本新型與動力源(A)之連接方式,不侷限於圖面所揭示。
上述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二分別位於該制動盤(2)兩側的軸承(7)。
又上述中,所述軸承(7)兩側更分別設有一油封束環(71)。
其中,回充馬達(1)、制動盤(2)、及行星齒輪組(3)間,為了能在連動時減少間隙及摩擦力,故於制動盤(2)兩側設置軸承(7),且軸承(7)另會上油來減少摩擦力,故軸承(7)兩側還會設置油封束環(71),以防滲油。
另外,動力源(A)亦能為風力發電機,是利用風力帶動扇葉轉動,以促使發電機發電,但若風力太強,扇葉容易受損,因此,便能與本新型動能轉換裝置(100)搭配實施,藉由其調整齒比降低轉速,以達保護風力發電機之作用,另能安裝一馬達動力計,以在風力發電機為高速狀態下減速時,藉由此裝置減速及回收動能,又能於回充能量判斷降速所消耗的動能來做比較。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新型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但本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 圍,因此舉凡與本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新型專利範圍內。
1‧‧‧回充馬達
11‧‧‧齒軸
12‧‧‧太陽齒輪
2‧‧‧制動盤
21‧‧‧環齒輪
3‧‧‧行星齒輪組
31‧‧‧行星齒輪架
32‧‧‧行星齒輪
4‧‧‧固定座
41‧‧‧卡鉗
5‧‧‧殼體
6‧‧‧聯動齒盤
7‧‧‧軸承
71‧‧‧油封束環

Claims (5)

  1. 一種動能轉換裝置,能與一動力源(A)搭配實施,其特徵在於: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包括有一回充馬達(1)、一制動盤(2)、一行星齒輪組(3)、及一固定座(4);所述回充馬達(1),其包括有一齒軸(11),而該齒軸(11)一端設有太陽齒輪(12);所述制動盤(2),其設於該回充馬達(1)一側,並具有一穿過該齒軸(11)的環齒輪(21);所述行星齒輪組(3),其設於該制動盤(2)一側,該行星齒輪組(3)包括有一端能與該動力源(A)連接的行星齒輪架(31);及數個呈環狀排列以與該行星齒輪架(31)連接、且位於該太陽齒輪(12)與該環齒輪(22)間並相互嚙合的行星齒輪(32);所述固定座(4),其能設於該動力源(A)一側,以供固定該回充馬達(1)位置,且具有一能控制該制動盤(2)停止旋轉的卡鉗(41)。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能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位於該制動盤(2)一側、且能遮蓋住該行星齒輪組(3)位置的殼體(5)。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能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一與該行星齒輪組(3)相連接的聯動齒盤(6)。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能轉換裝置,其中,所述動能轉換裝置(100),其更包括有二分別位於該制動盤(2)兩側的軸承(7)。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動能轉換裝置,其中,所述軸承(7)兩側更分別設有一油封束環(71)。
TW106204271U 2017-03-27 2017-03-27 動能轉換裝置 TWM545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271U TWM545399U (zh) 2017-03-27 2017-03-27 動能轉換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4271U TWM545399U (zh) 2017-03-27 2017-03-27 動能轉換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399U true TWM545399U (zh) 2017-07-11

Family

ID=6004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4271U TWM545399U (zh) 2017-03-27 2017-03-27 動能轉換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53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2361B (zh) * 2022-04-07 2023-05-11 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能轉換暨驅動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2361B (zh) * 2022-04-07 2023-05-11 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能轉換暨驅動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60763C (en) A combined wind and gas engine
KR101707160B1 (ko) 인휠 구동장치
CN110154737A (zh) 一种低速大扭矩电动轮装置和电动汽车
CN102582454A (zh) 一种增程式纯电动汽车驱动总成
TW200512107A (en) Hybrid vehicle
CN102358192A (zh) 一种多能源电动车
KR20150007674A (ko) 전기자동차용 인휠 구동 장치
TWM545399U (zh) 動能轉換裝置
CN202243039U (zh) 一种多能源电动车
KR101042418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휠어셈블리 장치
KR101302046B1 (ko) 회생제동형 구동휠
TW201700316A (zh) 讓汽車具備滑行與動能補償之傳動系統
CN209700869U (zh) 多级传动输出机构及应用多级传动输出机构的电动车
KR101197005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인휠모터 구동장치
CN100434302C (zh) 高效无污染集成车辆
CN204123960U (zh) 一种汽车加减速动能调节装置
CN203594749U (zh) 一种辅助启动装置
CN1838513B (zh) 车用风力发电机及汽车混合动力机组
CN201380943Y (zh) 电动摩托车动力输出装置
CN206175624U (zh) 一种变速箱
CN205081625U (zh) 一种电动车或电动摩托车用中置电机组件
TWI401858B (zh) Electric vehicle and its energy saving module power plant
CN201646418U (zh) 电动自行车刹车发电装置
CN109018158A (zh) 自行车可控刹车发电健身装置
CN102889320A (zh) 一种行星轮式自动离合传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