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4398U - 夾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夾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4398U
TWM544398U TW106205053U TW106205053U TWM544398U TW M544398 U TWM544398 U TW M544398U TW 106205053 U TW106205053 U TW 106205053U TW 106205053 U TW106205053 U TW 106205053U TW M544398 U TWM544398 U TW M5443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driving module
air inlet
clamping memb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5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簡誌順
彭昱康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6205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43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44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4398U/zh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Description

夾持裝置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夾持裝置,特別係一種模擬手指夾持動作之夾持裝置。
銷售點管理系統(Point of Sales,POS)是一種廣泛應用在零售業、餐飲業、旅館等行業的電子系統,主要功能在於統計商品的銷售、庫存與顧客購買行為。業者可以透過此系統有效提升經營效率,可以說是現代零售業界經營上不可或缺的必要工具。一般來說,銷售點管理系統會包含一收銀機台,店員可操作此收銀機台來替顧客快速地進行結帳程序,並且將收銀機台中所列印出來的數據撕下後交給顧客。
由於科技的發展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普及,行動銷售點管理系統(Mobile Point of Sale,mPOS)也逐漸應用在各個商家。店員可以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無線裝置來執行收銀機和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的功能。行動銷售點管理系統一般是運用在服務業和銷售產業,透過行動裝置上所搭載的應用程式,可以讓任何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執行收銀機的功能。不論是傳統的銷售點管理系統的收銀機或者是 行動銷售點管理系統的機台都會列印收據給顧客,並且機台上配置切割元件來協助店員撕裂收據。
然而,切割元件在經過長時間使用後可能會影響其耐用程度,因此如何測試此種切割元件的耐用程度便是現今值得研究的主題。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出一種夾持裝置,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於一實施例中,本創作之夾持裝置是用以夾持一電子裝置所輸出之一紙片,該夾持裝置包含一桿件、一第一驅動模組、一夾持模組以及一第二驅動模組。該第一驅動模組是配置以驅動該桿件繞一轉軸而於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該夾持模組是包含一第一夾持件以及一第二夾持件。該第二驅動模組是配置以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移動。其中,當該桿件在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模組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彼此靠近以夾持該紙片,該第一驅動模組驅動該桿件由該第一位置轉動至該第二位置以使該紙片脫離該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桿件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模組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彼此分離,以使該紙片脫離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第二驅動模組為一氣壓驅動模組,且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座體、一本體以及一移動件。該座體是設置於該桿件上。該本體是連接於該座體,其中該第一夾 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連接於該本體上,且該本體具有一第一進氣口、一第二進氣口以及一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是連通於該第一進氣口以及該第二進氣口。該移動件是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將該容置空間區隔為一第一空腔以及一第二空腔,該第一空腔連通於該第一進氣口,且該第二空腔連通於該第二進氣口。當該第二驅動模組對該第一進氣口進氣時,該第一空腔內之氣壓驅使該移動件於一第一方向移動,且當該第二驅動模組對該第二進氣口進氣時,該第二空腔內之氣壓驅使該移動件於一第二方向移動,其中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本體具有一軌道,且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可於該軌道上移動。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第一連接件、一第二連接件、一第一連動件以及一第二連動件。該第一連接件是連接於該第一夾持件,且第二連接件是連接於該第二夾持件。該第一連動件是樞接於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移動件。該第二連動件是樞接於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移動件。當該移動件沿該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相對於該移動件轉動並分別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夾持件以及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夾持件沿該軌道彼此靠近,且當該移動件於該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相對於該移動件轉動並分別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夾持件以及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夾持件沿該軌道彼此分離。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為一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Point of Sales Terminal)。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夾持裝置更包含二防滑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夾持件的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夾持件的一第二面上,且該第一面係面向該第二面。該二防滑件係用以接觸並夾持該紙片。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轉動件,連接於該座體與該本體之間,該轉動件係用以帶動該本體相對於該座體轉動。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轉動件相對於該座體之轉動角度小於10度。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滑塊,係以可滑動之方式連接於該座體。
在部分實施例中,該滑塊係以可滑動之方式設置於該桿件上。
本創作是提供一種夾持裝置,當桿件在第一位置時,第二驅動模組會驅動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彼此靠近,藉以夾持紙片,並且第一驅動模組會驅動桿件由第一位置轉動至第二位置,使得紙片可以被切割元件切斷,以此模擬使用者撕紙的手腕動作。當桿件在第二位置時,第二驅動模組會驅動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彼此分離,使紙片脫離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後,第一驅動模組再驅動桿件回到第一位置以夾持另一紙片。藉由反覆進行此操作過程,便可以藉由本創作之夾持裝置來測試切割元件的耐用程度。
100‧‧‧夾持裝置
102‧‧‧桿件
104‧‧‧第一驅動模組
106‧‧‧夾持模組
1061‧‧‧第一連接件
1062‧‧‧第二連接件
1063‧‧‧座體
1064‧‧‧本體
1065‧‧‧轉動件
1066‧‧‧滑塊
1067‧‧‧軌道
1068‧‧‧移動件
1069‧‧‧第一連動件
1070‧‧‧第二連動件
108‧‧‧第二驅動模組
1081‧‧‧第一輸氣管
1082‧‧‧第二輸氣管
110‧‧‧導引柱
112‧‧‧穿孔
114‧‧‧第一夾持件
116‧‧‧第二夾持件
118‧‧‧防滑件
200‧‧‧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
A‧‧‧轉軸
A1‧‧‧樞轉軸
A2‧‧‧樞轉軸
A3‧‧‧樞轉軸
CC1‧‧‧第一空腔
CC2‧‧‧第二空腔
F1‧‧‧第一方向
F2‧‧‧第二方向
I1‧‧‧第一進氣口
I2‧‧‧第二進氣口
P‧‧‧紙片
R1‧‧‧第一旋轉方向
R2‧‧‧第二旋轉方向
RC‧‧‧容置空間
S‧‧‧平面
S1‧‧‧第一面
S2‧‧‧第二面
T‧‧‧切割元件
第1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夾持裝置與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之夾持裝置與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的上視圖。
第3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夾持模組之爆炸圖。
第4圖為第3圖中沿B-B’線段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一夾持件與第二夾持件相對於本體作動之示意圖。
第6圖與第7圖為夾持模組夾持紙片後之作動示意圖。
為了讓本揭露之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做詳細說明。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揭露。且實施例中圖式標號之部分重複,係為了簡化說明,並非意指不同實施例之間的關聯性。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揭露。
必需了解的是,為特別描述或圖示之元件可以此技術人士所熟知之各種形式存在。
此外,實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較低」或「底部」及「較高」或「頂部」,以描述圖示的一個元件對於另一元件的相對關係。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示的裝置翻轉使 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較低」側的元件將會成為在「較高」側的元件。
在此,「約」、「大約」之用語通常表示在一給定值或範圍的20%之內,較佳是10%之內,且更佳是5%之內。在此給定的數量為大約的數量,意即在沒有特定說明的情況下,仍可隱含「約」、「大約」之含義。
請參考第1圖,本創作是揭露一種夾持裝置100,用以夾持一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所列印之收據,其中第1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夾持裝置100與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之示意圖,其中夾持裝置100與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是設置於一基座之一平面S上。夾持裝置100包含一桿件102、一第一驅動模組104、一夾持模組106以及一第二驅動模組108。桿件102是樞接於第一驅動模組104上,並且可相對於第一驅動模組104繞一轉軸A旋轉。第一驅動模組104可包含一驅動馬達,但不限於此。此驅動馬達的轉動軸可與轉軸A重疊,藉以驅使桿件102繞轉軸A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於第1圖中,桿件102是位於第一位置。
夾持模組106包含一第一夾持件114以及一第二夾持件116,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是配置以夾持一紙片P。第二驅動模組108是連接於夾持模組106且配置以驅動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沿Z軸方向相向移動或反向移動。於此實施例中,第二驅動模組108為一氣壓驅動模組,且透過一第一輸氣管1081以及一第二輸氣管1082連接於夾持模組106,用以驅使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移動。
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可為商店的收銀機器或是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其可列印出收據(前述之紙片P),並且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上設置有一切割元件T(如刀片),用以切斷紙片P。請同時參考第1圖與第2圖,第2圖為第1圖之夾持裝置100與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的上視圖。如第2圖所示,當夾持模組106的位置是正對紙片P並且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之間具有空隙時,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可先將紙片P推送至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之間,以供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夾持。
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前述夾持模組106之爆炸圖。於此實施例中,夾持模組106係包含一座體1063、一本體1064、一轉動件1065以及一滑塊1066。轉動件1065是樞接於座體1063並固定於本體1064。座體1063內可設置有一轉動馬達(圖中未表示),電性連接一控制模組(例如可設置於第一驅動模組104或第二驅動模組108內),所述轉動馬達是用以驅使轉動件1065旋轉,使得轉動件1065可帶動本體1064相對於座體1063轉動。其中,夾持模組106更包含可沿Z軸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動之一第一連接件1061與一第二連接件1062,其是設置於本體1064上,並可帶動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夾持紙片P以模擬使用者的手指夾持紙張的動作。由於轉動件1065固定於本體1064,轉動件1065可帶動本體1064相對於座體1063轉動以模擬使用者手腕轉動的動作。其中,轉動件1065相對於座體1063之轉動角度例如可小於10度。
具體而言,座體1063是透過滑塊1066而連接於桿件102,並且滑塊1066是以可相對於桿件102沿Y軸滑動之方式設置於桿件102上,因此藉由滑塊1066可以調整夾持模組106在桿件102上的位置。另外,座體1063具有至少一導引柱110,並且滑塊1066具有數量對應於導引柱110之穿孔112。於此實施例中,座體1063具有三個導引柱110,並且滑塊1066具有三個穿孔112,但不限於此。其中,導引柱110穿過穿孔112,使座體1063可以相對於滑塊1066沿Z軸方向移動。透過滑塊1066與座體1063的設計,可以使得本體1064的運動方向具有兩個自由度(Z軸方向與Y軸方向),藉此可以調整本體1064相對於桿件102的位置,以配合位於各種不同高度或位置的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於另一實施例中,座體1063是可直接設置於第1圖中的桿件102上,而不需要設置滑塊1066。
另外,如第3圖所示,第一夾持件114以及第二夾持件116係分別設置於第一連接件1061以及第二連接件1062上,用以夾持紙片P。其中,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是可透過螺絲鎖固或插銷固定之方式分別固定於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上,但不限於此。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於某些實施例中,夾持模組106中的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也可以用來直接夾持紙片P,而不需要裝設第一夾持件114以及第二夾持件116。
接著請同時參考第1圖、第4圖與第5圖。第4圖為第3圖中沿B-B’線段之剖面示意圖,第5圖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相對於本體1064作動之示意 圖。如第4圖所示,本體1064具有一軌道1067,且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係於軌道1067上沿Z軸方向移動相向或反向移動,使得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也隨著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相對於本體1064移動。另外,本體1064還具有一容置空間RC、一第一進氣口I1以及一第二進氣口I2,容置空間RC是配置以連通於第一進氣口I1與第二進氣口I2,其中第一進氣口I1與第二進氣口I2是分別透過第一輸氣管1081以及第二輸氣管1082連接至前述第二驅動模組108。第二驅動模組108可透過第一輸氣管1081或第二輸氣管1082而將氣體輸入至容置空間RC之一第一空腔CC1或一第二空腔CC2內。
如第4圖所示,夾持模組106更包含一移動件1068、一第一連動件以1069及一第二連動件1070。移動件1068是設置於容置空間RC內並將容置空間RC區隔為前述第一空腔CC1以及一第二空腔CC2,其中第一空腔CC1是連通於第一進氣口I1,且第二空腔CC2是連通於第二進氣口I2。當第二驅動模組108透過第一輸氣管1081對第一進氣口I1進氣時,氣體會進入第一空腔CC1內,使得第一空腔CC1內的氣體壓力變大而推動移動件1068沿一第一方向F1移動。當第二驅動模組108透過第二輸氣管1082對第二進氣口I2進氣時,氣體會進入第二空腔CC2內,使得第二空腔CC2內的氣體壓力變大而推動移動件1068沿一第二方向F2移動,其中第一方向F1是相反於第二方向F2。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第一連動件1069是樞接第一連接件1061與移動件1068,而第二連動件1070是樞接第二連接 件1062與移動件1068。當第二驅動模組108對第一進氣口I1進氣而驅使移動件1068沿第一方向F1移動時,第一連動件1069會以一第二旋轉方向R2相對於移動件1068繞一樞轉軸A1轉動,且第二連動件1070會以一第一旋轉方向R1相對於移動件1068繞樞轉軸A1轉動。此時,第一連動件1069會進一步相對於第一連接件1061繞樞轉軸A2轉動,並帶動第一連接件1061沿軌道1067向下方位移(朝第二連接件1062位移);同理,第二連動件1070會進一步相對於第二連接件1062繞一樞轉軸A3轉動並帶動第二連接件1062沿軌道1067向上位移(朝第一連接件1061位移)。因此,最後會如第5圖所示,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會彼此靠近,以透過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表面的防滑件118來夾持前述之紙片P。
反之,當移動件1068是在第5圖中的位置,並且第二驅動模組108對第二進氣口I2進氣而驅使移動件1068沿該第二方向F2移動時,第一連動件1069會以第一旋轉方向R1相對於移動件1068繞樞轉軸A1轉動,且第二連動件1070會以第二旋轉方向R2相對於移動件1068繞樞轉軸A1轉動,使得第一連動件1069與第二連動件1070分別帶動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沿軌道1067(Z軸方向)彼此分離,並回到如第4圖所示之位置。於本實施例中,為了能夠更穩定地夾持紙片P,前述二防滑件118係分別設置於第一夾持件114的一第一面S1以及一第二夾持件116的一第二面S2上,其中第一面S1是面向第二面S2。前述防滑件118可為塑膠材質或是橡膠材質製成,因此可以增加與紙片P之間的摩擦力,而可以更穩固地夾持紙片P。
請參考第1圖與第4圖至第7圖,其中第6圖與第7圖為夾持模組106夾持紙片P後之作動示意圖,且第1圖所示之桿件102是位在第一位置。當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所列印出的紙片P已位在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之間時,第二驅動模組108可對第一進氣口I1進氣以推動驅動移動件1068帶動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彼此靠近,以使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來夾持紙片P。接著,如第6圖所示,座體1063內的轉動馬達可驅動轉動件1065轉動,進而帶動本體1064以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使得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夾住紙片P後而旋轉,藉以模擬使用者撕紙時手腕的動作。本實施例之轉動件1065是以第一旋轉方向R1轉動,但也可以第二旋轉方向R2轉動。
接著,第一驅動模組104會驅動桿件102由第1圖中的第一位置以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至第7圖的位置(第二位置),並且在旋轉的過程中紙片P會被切割元件T所切斷。當桿件102旋轉至第7圖所示的第二位置時,第二驅動模組108會對第二進氣口I2進氣以驅使移動件1068帶動第一連接件1061與第二連接件1062沿軌道1067彼此分離,進而使得紙片P可脫離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
在紙片P脫離夾持模組106之後,第一驅動模組104會再次驅動桿件102由第7圖中的第二位置沿第二旋轉方向R2回到第1圖中的第一位置,並且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可再次列印另一張收據(紙片),以供夾持模組106夾持。因此,夾持裝置100可以藉由第一驅動模組104與第二驅動模組108不斷 地控制夾持模組106夾持並切斷紙片,例如可以重複此步驟5000次或是10000次,來測試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200的切割元件T的耐用度。
綜上所述,本創作是提供一種夾持裝置,當桿件102在第一位置時,第二驅動模組108會驅動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彼此靠近,藉以夾持紙片P,而後第一驅動模組104會驅動桿件102由第一位置轉動至第二位置,使得紙片P可以被切割元件T切斷,藉此模擬使用者撕紙的手腕動作。當桿件102在第二位置時,第二驅動模組108會驅動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彼此分離,使紙片P脫離第一夾持件114與第二夾持件116。之後,第一驅動模組104可再驅動桿件102回到第一位置以夾持另一紙片。藉由反覆進行此操作流程,便可以藉由本創作之夾持裝置100來測試切割元件T的耐用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附的請求項中所敘述之元件與特徵可以不同的方式作結合以產生新的請求項,並且同樣落在本創作的範圍內。因此,有鑑於以下所附的附屬項係只依附在一單一獨立項或一附屬項,可以被理解的是,這些附屬項可以選擇地依附在任何其前面或後面的請求項,並且此新的結合可以被理解為形成本創作之說明書的一部份。
雖然本創作以舉例的方式以及較佳實施例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本創作並不限制於此。該領域之習知技藝者仍可在不偏離本創作的範圍與精神下進行各種替換或修改。因此,本創作的範圍可被下面的請求項以及其等效範圍所限定與保護。
100‧‧‧夾持裝置
102‧‧‧桿件
104‧‧‧第一驅動模組
106‧‧‧夾持模組
1063‧‧‧座體
1064‧‧‧本體
1065‧‧‧轉動件
108‧‧‧第二驅動模組
1081‧‧‧第一輸氣管
1082‧‧‧第二輸氣管
114‧‧‧第一夾持件
116‧‧‧第二夾持件
200‧‧‧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
A‧‧‧轉軸
P‧‧‧紙片
S‧‧‧平面
T‧‧‧切割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夾持裝置,用以夾持一電子裝置所輸出之一紙片,該夾持裝置包含:一桿件;一第一驅動模組,配置以驅動該桿件繞一轉軸而於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一夾持模組,包含一第一夾持件以及一第二夾持件;以及一第二驅動模組,配置以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移動;其中,當該桿件在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模組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彼此靠近以夾持該紙片,該第一驅動模組驅動該桿件由該第一位置轉動至該第二位置以使該紙片脫離該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桿件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驅動模組驅動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彼此分離,以使該紙片脫離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第二驅動模組為一氣壓驅動模組,且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座體,設置於該桿件上;以及一本體,連接於該座體,其中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連接於該本體上,且該本體具有:一第一進氣口;一第二進氣口;以及 一容置空間,連通於該第一進氣口以及該第二進氣口;以及一移動件,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並將該容置空間區隔為一第一空腔以及一第二空腔,該第一空腔連通於該第一進氣口,且該第二空腔連通於該第二進氣口;其中,當該第二驅動模組對該第一進氣口進氣時,該第一空腔內之氣壓驅使該移動件於一第一方向移動,且當該第二驅動模組對該第二進氣口進氣時,該第二空腔內之氣壓驅使該移動件於一第二方向移動,其中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轉動件,連接於該座體與該本體之間,該轉動件係用以帶動該本體相對於該座體轉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轉動件相對於該座體之轉動角度小於10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一滑塊,係以可滑動之方式連接於該座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滑塊係以可滑動之方式設置於該桿件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本體具有一軌道,且該第一夾持件與該第二夾持件可於該軌道上移動。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夾持模組更包含: 一第一連接件,連接於該第一夾持件;一第二連接件,連接於該第二夾持件;一第一連動件,樞接於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移動件;以及一第二連動件,樞接於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移動件;其中,當該移動件沿該第一方向移動時,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相對於該移動件轉動並分別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夾持件以及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夾持件沿該軌道彼此靠近,且當該移動件沿該第二方向移動時,該第一連動件與該第二連動件相對於該移動件轉動並分別帶動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一夾持件以及該第二連接件與該第二夾持件沿該軌道彼此分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夾持裝置更包含二防滑件,分別設置於該第一夾持件的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夾持件的一第二面上,且該第一面係面向該第二面,其中該二防滑件係用以接觸並夾持該紙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為一銷售點管理系統終端機(Point of Sales Terminal)。
TW106205053U 2017-04-12 2017-04-12 夾持裝置 TWM544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5053U TWM544398U (zh) 2017-04-12 2017-04-12 夾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5053U TWM544398U (zh) 2017-04-12 2017-04-12 夾持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4398U true TWM544398U (zh) 2017-07-01

Family

ID=6004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5053U TWM544398U (zh) 2017-04-12 2017-04-12 夾持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43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540A (zh) * 2022-03-07 2022-05-31 程小龙 一种机械加工用绘图架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540A (zh) * 2022-03-07 2022-05-31 程小龙 一种机械加工用绘图架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0872B2 (en) Multi-mode computing systems for point of sale transactions
US9261910B2 (en) Fixing device for fix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system therewith
CN102985891A (zh) 一种用于平板设备及键盘的组合式支架保护套
CN103246323A (zh) 电子装置
US9042104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module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CN102788080A (zh) 枢纽器与具有枢纽器的键盘座与便携式电子装置
TW201310206A (zh) 接合組件及電子系統
JP2013186580A (ja) データ表示装置
US923959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0691164B2 (en) Device for coordinated use of multiple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TWI45488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擴充座
TWM544398U (zh) 夾持裝置
US11663368B2 (en) Tamper detection based on removal of fastener from recess
KR20170101950A (ko) 장치에의 패브릭 접착
CN105867788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和终端
TW201507577A (zh) 具有用來支撐顯示模組之支撐結構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WO2016029679A1 (zh) 一种收银机
US9857847B2 (en) Collapsible hinge assembly
CN206741628U (zh) 夹持装置
TW201811152A (zh) 支撐組件
TWI553576B (zh) Automatically store and identify invoices
WO2013035285A1 (ja) 端末装置
TWM287437U (en) Motherboard testing machine
TWI516234B (zh) 操作模組及所使用之滑軌組
CN101592979B (zh) 可携式电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