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480U -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480U
TWM543480U TW106200351U TW106200351U TWM543480U TW M543480 U TWM543480 U TW M543480U TW 106200351 U TW106200351 U TW 106200351U TW 106200351 U TW106200351 U TW 106200351U TW M543480 U TWM543480 U TW M5434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nector
signal connector
linkage rod
plu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0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Sheng Liu
Original Assignee
Ican Tech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can Tech Corp filed Critical Ican Tech Corp
Priority to TW106200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4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48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查找訊號二端之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尤指一種可快速追蹤訊號二端之訊號連接線,以及在有限空間內便於抽拔之訊號連接器。
傳統之通訊機房之訊號連接線,由於訊號連接線數量多,且訊號連接線之二端間隔的長度可能長達幾十公尺長,且通常被綑綁成一束或存在交錯的現象,因此若其中一端出現故障,需要查找線路時,則增加操作人員之困難性,為此,一般操作人員利用標籤標註之方式將訊號連接線之二端進行對應標註,當故障時,利用此方法查找出訊號連接線之二端,進行線路更換或檢測,然此方法不僅繁瑣且標籤也容易損壞。
對此,發展出一種訊號連接器,如第一圖所示,該訊號連接器400包含一絕緣殼體401及一電源插座402,該絕緣殼體401上設有一彈片403及按壓部404,該彈片403抵靠於按壓部404,而該電源插座402係設置於絕緣殼體401上,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藉由該訊號連接器400之電源插座402供一可攜式之外接電力插接,該可攜式之外接電力為一通用性較高之USB行動電源,以驅動該訊號連接線二端之訊號連接器400的發光元件,俾使操作人員快速查詢到該訊號連接線二端的位置,以可進行更換或檢測 線路;另外,一般於通訊機房內之通訊設備端上設有許多的插座(圖未示),該些插座係供許多不同之訊號連接器將訊號傳輸至終端設備上,然而由於網路的發達,需要傳輸的資料量越來越大,所以該通訊設備端上對應也需要設置更多的插座供訊號連接器插接以傳輸資料,若該訊號連接器400欲脫離插接於該通訊設備端上之插座時,一般需用手指按壓設置於訊號連接器400之絕緣殼體401上的按壓部404,如第一圖所示,透過該按壓部404按壓該彈片403,俾使該訊號連接器400脫離該通訊設備上的插座,然,因需利用手指按壓該彈片,才能脫離該插座,所以習知通訊設備上之各個插座間的間隔距離需要足夠手指可按壓的空間,其插接於插座上的各個訊號連接器間的距離才夠讓使用者使用手指按壓該彈片以將訊號連接器退離該通訊設備上之插座,所以因空間上的限制,一般習知之通訊設備端無法設置較多的插座,進而無法提供較多的訊號連接器進行傳訊。
由上可知,如何方便及有效地快速追蹤訊號連接線之二端,以利操作人員進行線路之更換及檢測,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解決習知的訊號連接器退離插座之結構設計,實為業界亟待解決之難題。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方便及快速追蹤訊號二端之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受限於空間上的限制,而便於抽拔之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達到上述目的之本創作訊號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體,具有一上殼體及一下殼體,且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一電源插座,係 設置於該絕緣殼體之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一電路板,係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設有一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該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以及一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較佳地,該訊號連接器為一插頭連接器。
較佳地,該訊號連接器為一線纜連接器或光纖訊號連接器。
較佳地,該上殼體之二側各具有一第一組接部,而該下殼體之二側對應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亦各具有第二組接部,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對應與該下殼體之第二組接部組接。
較佳地,該電源插座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電源插座。
較佳地,該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體或螢光體。
較佳地,該外接電力為一可攜式電力裝置,該可攜式電力裝置為一USB行動電源。
達到上述目的之本創作訊號連接線,包含:一連接線;以及 一對訊號連接器,各具有一上殼體、下殼體、電源插座、一電路板、一插頭及一連動構件,該對訊號連接器藉由該連接線電性連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各自設置於該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路板各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各具有一發光元件,該對訊號連接器其中之一訊號連接器的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另一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而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而該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且該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達到上述目的之本創作訊號連接線,包含:一連接線;以及一對訊號連接器,各具有一上殼體、下殼體、電源插座、一電路板、一插頭及一連動構件,該對訊號連接器藉由該連接線電性連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各自設置於該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路板各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各具有一發光元件,該對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任一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對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而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而該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且該連動構件具有一固 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較佳地,該對訊號連接器之其中之一插接於一通訊設備端,另一訊號連接器插接於一終端設備端。
較佳地,該通訊設備端上設有複數個插座,該些插座用以供該訊號連接器插接。
100、100’、400‧‧‧訊號連接器
200‧‧‧訊號連接線
300‧‧‧通訊設備
301‧‧‧插座
401‧‧‧絕緣殼體
403‧‧‧彈片
404‧‧‧按壓部
10、10’‧‧‧上殼體
11‧‧‧凸部
12‧‧‧第一組接部
20、20’‧‧‧下殼體
21‧‧‧第二組接部
30、30’、402‧‧‧電源插座
40‧‧‧電路板
50、50’‧‧‧插頭
51、51’‧‧‧彈性扣部
60‧‧‧固定座
61‧‧‧滑槽
70、70’‧‧‧連動桿
71‧‧‧滑動部
72‧‧‧第一扣接部
73、73’‧‧‧第二扣接部
80‧‧‧連接線
90‧‧‧第一訊號連接器
91‧‧‧第二訊號連接器
第一圖係顯示一種訊號連接器之組合立體圖。
第二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
第三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組合立體圖。
第四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側視圖。
第五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線之示意圖
第六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線一端插接於一通訊設備上之示意圖。
第七A圖與第七B圖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於作動時之側視剖面圖。
以下將進行本創作具體實施例之說明。須注意,所揭示的實施例僅在於列舉說明。本創作之範疇並未限制在其所揭露包含特定特徵、結構或性質的具體實施例中,而係由文後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此外,說明書中所參照之圖示並未具體描繪出所有本創作不必要之特徵,且所描繪出之元件可能以簡化、示意之方式來表達,圖示中各類元件的尺寸可能為說明之便而加以誇大或不符合實際比例。不論上述之簡略為何,或是相關特徵是否有被詳盡描述,其皆意表所描述者係位於相關領域中熟習該項技藝之人士可據以連同其他與該等特徵、結構或性質相關的其他具體實施例來實施之知識範疇內。
請參考第二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分解立體圖。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係包含:一絕緣殼體,具有一上殼體10及一下殼體20,且該上殼體10之前端設有一凸部11;一電源插座30,係設置於該上殼體10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請參考第四圖)插接;一電路板40,係設置於該電源插座30內,且設有一發光元件(圖未示),該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該電源插座30時,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插頭50,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51;以及一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60及一連動桿70,該固定座60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61,而該連動桿70之一端具有滑動部71,該滑動部71係置於該滑槽61內,而該連動桿70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72與第二扣接部73,該第一扣接部72係與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73則與該插頭50之彈性扣部51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被拉動,進而對應拉 動該連動桿70,而使該連動桿70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70之滑動部71在該滑槽61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70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51並使該彈性扣部51向下移動。
請繼續參考第二圖並請參考第三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組合立體圖。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為一插頭連接器,且該上殼體10之二側各具有一第一組接部12,而該下殼體20之二側對應該上殼體10之第一組接部12亦各具有第二組接部21,當欲組裝本創作之訊號連接器100時,首先將該連動構件之固定座60係置於該下殼體20內,而該連動構件之連動桿70的滑動部71則對應置於該固定座60的滑槽61內,該電路板40對應置於上殼體10之電源插座30處,再將插頭50置於絕緣殼體一側並與該固定座60連接,此時該連動桿70之第二扣接部73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51扣接,最後再將該上殼體10之第一組接部11對應與該下殼體20之第二組接部21組接,此時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扣接於該連動桿之第一扣接部72,以完成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之組合。
請參考第四圖並配合參考第二圖及第三圖,該第四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之側視圖。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可為一線纜連接器或一光纖訊號連接器,而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之發光元件為一發光二極體(LED)或其他可代替發光之元件,如螢光體;另外,該電源插座30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電源插座,而該外接電力為一可攜式電力裝置,如USB行動電源或一般具有電力設備之電子裝置,俾使藉由該外接電力之電源插接於該電源接座30上,以驅動該電路板40上之發光元件,即可快速追蹤到訊號連接器100二端之訊號源,以達到快速且 簡單追踨訊號二端之目的,因此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本身不需要太複雜之電力結構,也非使用更換電池方式之電力結構,去驅動發光元件,取而代之為利用外接電力方式插接於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之電源插座30,去驅動發光元件,以利操作人員便於追踨訊號二端;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所述之插頭50為成對設計,且配合成對插頭50亦具有一對彈性扣部73,而對應該對彈性扣部73,該連動桿70亦具有一對第二扣接部73,以便與該插頭50之彈性扣部51扣接,且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扣接部72與該第二扣接部73為一穿孔,俾使當拉動該絕緣殼體時,使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70,而使該連動桿70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70之滑動部71在該滑槽61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70向下移動,連帶拉動扣接於該第二扣接部73之該彈性扣部51,並使該彈性扣部51向下移動,俾使該插頭50脫離所插接之插座(請參考第六圖)上。
請參考第五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線之示意圖。本創作訊號連接線200,包含:一連接線80;以及一對訊號連接器90、91,各具有一上殼體10、下殼體20、電源插座30、一電路板40、一插頭50及一連動構件,該對訊號連接器90、91藉由該連接線80電性連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90、91之電源插座30各自設置於該上殼體10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90、91之電路板40各設置於該電源插座30內,且各具有一發光元件,該對訊號連接器90、91其中之一訊號連接器的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另一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30時,以驅動該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而該上殼體10之前端設有一凸部11,而該插頭50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51,且該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 60及一連動桿70,該固定座60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61,而該連動桿70之一端具有滑動部71,該滑動部71係置於該滑槽61內,而該連動桿70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72與第二扣接部73,該第一扣接部72係與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73則與該插頭50之彈性扣部51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70,而使該連動桿70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70之滑動部71在滑槽61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70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51並使該彈性扣部51向下移動。
本創作訊號連接線200之該對訊號連接器90、91與第二圖所述之結構完全相同,因此詳細結構在此不再贅述,於本實施例中,該對訊號連接器為一第一訊號連接器90及一第二訊號連接器91,該第一訊號連接器90係插接於一通訊設備300(請參考第六圖)之一端,而該第二訊號連接器91係插接於一終端設備(圖未示),當操作人員於更換舊線或有線路故障時,可取該第一訊號連接器90及該第二訊號連接器91之其中之一,例如取插接於該通訊設備之該第一訊號連接器90,並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第一訊號連接器90之電源插座,此時,驅動該第二訊號連接器91上之發光元件發光,俾使該操作人員快速查詢到該終端設備上之第二訊號連接器91之位置,則可進行更換及檢測,同樣地,若取插接於該終端設備之該第二訊號連接器91,並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第二訊號連接器91之電源插座,此時,驅動該第一訊號連接器90上之發光元件發光,亦可快速查詢到該通訊設備端之第一訊號連接器90之位置,則可進行更換或檢測線路。
本創作訊號連接線,於實施上,該外接電力亦可插接於任一 電源插座,且可同時驅動該第一訊號連接器及第二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俾使可以更明確地查找本創作訊號連接線,此為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均能推及與理解者,故在此不另予以圖示及為文贅述之。
請參考第六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線一端插接於一通訊設備上之示意圖。本創作訊號連接線之訊號連接器係插接於一通訊設備300上,該通訊設備300上設有複數個插座301,且該訊號連接器100係插接於該插座301上,另於本實施例中,為便於說明僅顯示二個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插接於該通訊設備300之插座301上,且因各個插座301間的間隔距離非常小,所以當二個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插接於該通訊設備300之插座301上時,其二個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間呈現疊置,如圖所示,其二個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間之間隔距離亦非常小。
請繼續參考第六圖並配合參考第七A圖與第七B圖,該第七A圖與第七B圖係顯示本創作訊號連接器於作動時之側視剖面圖。當本創作之訊號連接器100插接於該通訊設備300之插座301上時,因訊號連接器100與訊號連接器100間之間隔距離非常小,因此若欲將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由該通訊設備300之插座301上脫離,則藉由將該絕緣殼體沿著通訊設備300之反方向拉動,使該絕緣殼體往後移動,以使該上殼體10之凸部11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70,而使該連動桿70之滑動部71在滑槽61內滑動並向後移動,且因該連動桿70呈現一彎曲型體,所以使該連動桿70之前端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51並使該彈性扣部51向下移動,而使本創作訊號連接器100脫離該插座301。
本創作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藉由該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供一可攜式之外接電力插接,該可攜式之外接電力為一通用性較高之USB行動電源,以驅動該訊號連接線二端之訊號連接器的發光元件,俾使操作人員方便取得,並快速查詢到該訊號連接線二端之第一訊號連接器與第二訊號連接器之位置,以可進行更換或檢測線路;另外,本創作訊號連接器插接於通訊設備之插座上時,藉由將該絕緣殼體沿著通訊設備之反方向拉動,使該絕緣殼體往後移動,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向後移動,並使該連動桿之前端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俾使本創作訊號連接器不受限於空間狹窄的問題,而便於由該通訊設備之插座上抽拔本創作訊號連接器。
100‧‧‧訊號連接器
10‧‧‧上殼體
20‧‧‧下殼體
30‧‧‧電源插座
50‧‧‧插頭
51‧‧‧彈性扣部
70‧‧‧連動桿

Claims (19)

  1. 一種訊號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體,具有一上殼體及一下殼體,且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一電源插座,係設置於該絕緣殼體之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一電路板,係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設有一發光元件,該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該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以及一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訊號連接器為一插頭連接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訊號連接器為一線纜連接器或光纖訊號連接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上殼體之二側各具有一 第一組接部,而該下殼體之二側對應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亦各具有第二組接部,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對應與該下殼體之第二組接部組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電源插座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電源插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體或螢光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外接電力為一可攜式電力裝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訊號連接器,其中該可攜式電力裝置為一USB行動電源。
  9. 一種訊號連接線,包含:一連接線;以及一對訊號連接器,各具有一上殼體、下殼體、電源插座、一電路板、一插頭及一連動構件,該對訊號連接器藉由該連接線電性連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各自設置於該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路板各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各具有一發光元件,該對訊號連接器其中之一訊號連接器的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另一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而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而該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且該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 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10. 一種訊號連接線,包含:一連接線;以及一對訊號連接器,各具有一上殼體、下殼體、電源插座、一電路板、一插頭及一連動構件,該對訊號連接器藉由該連接線電性連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源插座各自設置於該上殼體處,用以提供一外接電力插接,而該對訊號連接器之電路板各設置於該電源插座內,且各具有一發光元件,該對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藉由該外接電力插接於任一電源插座時,以驅動該對訊號連接器之發光元件發光,而該上殼體之前端設有一凸部,而該插頭係設於該絕緣殼體之一側,且設有一彈性扣部,且該連動構件具有一固定座及一連動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絕緣殼體內,且具有一滑槽,而該連動桿之一端具有滑動部,該滑動部係置於該滑槽內,而該連動桿之另一端則具有第一扣接部與第二扣接部,該第一扣接部係與該上殼體之凸部扣接,而該第二扣接部則與該插頭之彈性扣部扣接,藉由拉動該絕緣殼體,以使該上殼體之凸部被拉動,進而對應拉動該連動桿,而使該連動桿往後移動,且該連動桿之滑動部在滑槽內滑動,並使該連動桿向下移動,且連帶拉動該彈性扣部並使該彈性扣部向下移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對訊號連接器之其 中之一插接於一通訊設備端,另一訊號連接器插接於一終端設備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通訊設備端上設有複數個插座,該些插座用以供該訊號連接器插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對訊號連接器為一插頭連接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對訊號連接器為一線纜連接器或一光纖訊號連接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上殼體之二側各具有一第一組接部,而該下殼體之二側對應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亦各具有第二組接部,該上殼體之第一組接部對應與該下殼體之第二組接部組接。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電源插座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之電源插座。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發光元件為發光二極體或螢光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或10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外接電力為一可攜式電力裝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訊號連接線,其中該可攜式電力裝置為一USB行動電源。
TW106200351U 2017-01-09 2017-01-09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TWM543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351U TWM543480U (zh) 2017-01-09 2017-01-09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0351U TWM543480U (zh) 2017-01-09 2017-01-09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480U true TWM543480U (zh) 2017-06-11

Family

ID=5968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0351U TWM543480U (zh) 2017-01-09 2017-01-09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0118B2 (en) Lighted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assembly
US9028122B2 (en) Ligh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9213151B2 (en) Tracking jumper cable assembly
TWI486657B (zh) 光纖連接器
US7381082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the cable positioned inside
US9341542B2 (en) Fiber optic inspection apparatus
US666341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20210167564A1 (en) Hub
JP2008507105A (ja) 不連続な導体を電気的に接続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03720408U (zh) 追踪跳线结构
TW201427211A (zh) 整線器
TWM543480U (zh) 訊號連接線及其訊號連接器
CN218770386U (zh) 连接器
TWM581206U (zh)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illumination tracking device
TWI486656B (zh) 光纖適配器
US6599143B1 (en) Variably position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6921083A (zh) 一种具紧固端子的连接器结构及其端子结构
CN107293865B (zh) 具双向夹持结构的连接器组件
TWM563098U (zh) 電性插座
KR101150401B1 (ko)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TWM566924U (zh) Signal cable and its signal connector
CN111722322B (zh) 光纤接头的发光追踪装置
TWM461162U (zh) 連接器
US20090298328A1 (en) Plug with displaced circuit and connecting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215911641U (zh) 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