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429U -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429U
TWM543429U TW106202862U TW106202862U TWM543429U TW M543429 U TWM543429 U TW M543429U TW 106202862 U TW106202862 U TW 106202862U TW 106202862 U TW106202862 U TW 106202862U TW M543429 U TWM543429 U TW M5434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rotection body
processing unit
sensing
communic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28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eh-Yun Wang
Han Lin
zong-ming Yang
Tsing-Jung Lu
Jia-Jin Xie
Chung-Li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Far Ea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Far East filed Critical Univ Far East
Priority to TW1062028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429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429U/zh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可以供使用者處於各種不同的環境下,而立即的通知雲端伺服器或遠端監控單位派人救援,以確保使用者安全之安全裝置。
目前,由於科技的進步,因此對於老人、病人、兒童或一般人照顧的要求,也相對的提高,而且需要更加的人性化及高安全性。
例如中華民國104年4月1日所公開之發明第201513032號「居家健身與復健之即時評估與輔助系統」專利案,其係揭露:係包含一使用者端,其包含至少一隨身訓練量測裝置;一使用者手持式設備,其內部安裝一感測器訊號辨識演算法、一肢體特徵即時分析演算法及一訓練強度即時回饋演算法;一醫護人員端,其包含一健身教練及一物理復健師;一雲端平台,其包含一資料紀錄與處理平台及一應用程式管理平台;及一醫護人員手持式設備,使用者可以追蹤自我健身與復健狀況,且經由醫護人員提供的即時建議,使得上肢姿態或下肢步態的分析不再是簡單的量測與記錄,而是更有價值的個人健康醫療資訊與有效益地居家健身與復健應用。
又有如中華民國97年7月21日所公告之新型第M336779號「供配帶於腰部的健康管理及跌倒警示裝置」專利案,其係揭露:處理模組、監測模組、傳輸模組、警示模組及操作介面,利用監測模組監測使用者之狀況,可以作為健康管理指標的參考,並且當使用者跌倒時,該處理模組量測到監測模組之跌倒訊息,如經過一段時間後,使用者未按下操作介面的按鍵單元,處理模組就會送出訊號到警示模組發出警示聲或警示光提醒附近的人注意,或是經由傳輸模組發送簡訊或語音給家人或者是救助單位,做進一步的處理。
惟,該等專利前案雖僅具有單一的功能,並不具有多樣化的照顧與安全防護功能,故於使用上仍然不盡理想。
爰此,有鑑於目前習知的照顧安全防護機制具有上述的缺點。故本創作提供一種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係設有一保護本體。一感應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藉以供偵測該保護本體之一傾倒姿態或遭受到一撞擊力時,而發出一感測訊號。一處理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處理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感應單元,藉以接收該感測訊號,經運算處理及判斷後,而發出一警示訊號。一定位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定位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藉以偵測該保護本體所在之座標,並傳輸一座標位置至該處理單元。一通訊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通訊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經由該處理單元之控制,而將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傳輸至一雲端伺服器或一遠端監控單位。一供電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供電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至該感應單元、該處理單元、該定位單元及該通訊單元,藉以供應其作動時所需之電力;一警示單元,其係設於該保護本體,該警示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及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
上述保護本體係為一護具、一安全帽或一背包。
上述護具設有一接觸面及一固定帶,一遠紅外線層係設於該接觸面上。
本創作進一步設一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加熱單元係設有一加熱片,該加熱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加熱單元係設有一加熱片,該加熱片與該遠紅外線層相鄰並接觸設置,藉以能對於該遠紅外線層進行加熱,該加熱單元並與該供電單元電性連接。
上述固定帶之兩端分別設有一黏扣件。
上述加熱單元設有一控制開關,藉以啟動該加熱片,該控制開關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表面。
上述警示單元係為一喇叭或一警示燈,藉以於該警示單元接收到來自於該處理單元所發出之該警示訊號時,而發出一聲響或一燈光。
上述感應單元係為一三軸加速度器、一陀螺儀或一撞擊感應器。
本創作進一步設有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記憶單元係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又該記憶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藉以偵測及記憶人體關節的一彎曲及伸展次數,並經由該通訊單元將該彎曲及伸展次數傳輸至該雲端伺服器或該遠端監控單位。
上述技術特徵具有下列之優點:
1.可供使用者處於各種不同的危急環境下,例如跌倒、車禍昏迷、迷路時,均可以立即的通知雲端伺服器或遠端監控單位,而派人進行救援行動,以確保使用者之安全。
2.可以啟動加熱片對於遠紅外線層進行加熱,利用該溫度可以對於使用者之四肢關節進行熱敷之作用,並利用該遠紅外線層可以散發出一遠紅外線,以增加其熱敷效果,可進一步的防止運動傷害或幫助復原。
3.當使用者於運動、復健時,利用記憶單元可以偵測及記憶該使用者四肢關節的彎曲及伸展次數,並且自動的將四肢關節的彎曲、伸展次數、運動時間、復健時間等數據,傳輸至雲端伺服器或遠端監控單位,可做為記錄及分析,以供醫生或專業人仕對於該使用者做為評估、診斷或建議之參考。
4.當遭受到撞擊力達到一判定數值時,則經由警示單元發出聲響或燈號,以立刻通知周遭的人進行救援。
5.當使用者處於各種不同的危急環境下,亦可透過手機的APP通知同一社群群組的其他人,以幫忙通知救援及瞭解使用者之動態消息。
6.當使用者只有自單獨一人發生危急狀況時,也可以發出訊號求救,通知其他人進行救援。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係包括有保護本體(1)、感應單元(2)、處理單元(3)、定位單元(4)、記憶單元(5)、通訊單元(6)、加熱單元(7)、供電單元(8)及警示單元(9),其中:
保護本體(1),該保護本體(1)係可為一護具。本實施例之該保護本體(1)係以一護膝做為說明,以供可固定於一使用者之膝關節位置處。該保護本體(1)係設有一接觸面(11)及一固定帶(12)。該接觸面(11)上設置有一遠紅外線層(13),又該固定帶(12)之兩端分別設有一黏扣件(14),藉以能互相黏合固定。
感應單元(2),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感應單元(2)係可為一三軸加速度器、一陀螺儀或一撞擊感應器。藉以可供偵測該保護本體(1)之傾倒姿態或遭受到撞擊力時,而發出一感測訊號。
處理單元(3),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處理單元(3)係訊號連接至該感應單元(2),藉以接收該感測訊號,經運算處理及判斷後,而發出一警示訊號。
定位單元(4),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定位單元(4)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藉以偵測該保護本體(1)所在之座標,並傳輸一座標位置至該處理單元(3)。
記憶單元(5),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記憶單元(5)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藉以偵測及記憶一人體四肢之關節的彎曲及伸展次數。
通訊單元(6),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通訊單元(6)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經由該處理單元(3)之控制,而將該警示訊號、該座標位置、該彎曲及伸展次數傳輸至一雲端伺服器(A)或一遠端監控單位(B)。
加熱單元(7),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加熱單元(7)係設有一加熱片(71)與該遠紅外線層(13)相鄰並接觸。又該加熱單元(7)設有一控制開關(72),藉以能啟動該加熱片(71)對於該遠紅外線層(13)進行加熱。又該控制開關(72)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表面。
供電單元(8),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之內部。該供電單元(8)係分別電性連接至該感應單元(2)、該處理單元(3)、該定位單元(4)、該記憶單元(5)、該通訊單元(6)及該加熱單元(7),以供應其作動時所需之電力。
警示單元(9),其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該警示單元(9)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及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8),該警示單元(9)係可為一喇叭或一警示燈,藉以於該警示單元(9)接收到來自於該處理單元(3)所發出之該警示訊號時,而可發出一聲響或一燈光,藉以通知周遭的其他人進行救援。
使用時,如第一圖及第三圖所示,係將該保護本體(1)之該接觸面(11)貼合於使用者(C)之膝蓋上,並利用該固定帶(12)予以纏繞,再將該固定帶(12)兩端之該黏扣件(14),予以互相的黏合固定,恰好使該遠紅外線層(13)包覆於該膝蓋之膝關節的位置處。
如第二圖及第四圖所示,當該使用者(C)在家中或外出不慎跌倒,而無法自行爬起,此時周遭又沒有他人可以予以幫忙協助時。該保護本體(1)內部之該感應單元(2)係偵測到該保護本體(1)呈現一傾倒姿態,則會發出該感測訊號至該處理單元(3),該處理單元(3)經過一短暫時間〔例如15秒以上〕後,仍然持續接收到該感測訊號時,即判斷該使用者(C)一直呈現跌倒之姿態,而無法自行爬起,因此需要幫忙協助。同時該定位單元(4)亦會偵測該保護本體(1)所在之座標,並傳輸該座標位置至該處理單元(3)。該處理單元(3)則會透過該通訊單元(6),自動傳輸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藉以透過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立即派人至該座標位置對於該使用者(C)進行救援或協助,或者是透過手機的APP通知同一社群群組的其他人,以確保該使用者(C)之安全。亦可以供使用者(C)自行以手動方式控制該通訊單元(6)傳輸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以供其派人進行救援。
如第二圖及第五圖所示,又當該使用者(C)乘車或駕車發生車禍時,該使用者(C)並未跌倒,但仍然因遭受到撞擊力而受困於車中時,此時該保護本體(1)內部之該感應單元(2)係偵測到該保護本體(1)受到一撞擊力時,則會發出該感測訊號至該處理單元(3),該處理單元(3)經過一短暫時間〔例如15秒以上〕後,仍然持續接收到該感測訊號時,即表示該使用者(C)係呈靜止狀態而未移動或站立,故判斷該使用者(C)已經受傷或昏迷,因此需要幫忙協助。配合該定位單元(4)亦會偵測該保護本體(1)所在之座標。該處理單元(3)則會透過該通訊單元(6),自動傳輸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以供可立即派人至該座標位置對於該使用者(C)進行救援或協助,而確保該使用者(C)之安全。亦可供使用者(C)自行以手動方式控制該通訊單元(6)傳輸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以供其派人進行救援。同時所遭受到之撞擊力達到一判定數值時,則可判定為發生事故,即主動經由該警示單元(9)發出聲響或燈號,以通知周遭的人立刻進行救援。
如第二圖及第六圖所示,又當該使用者(C)外出旅遊或登山迷路時,或是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地點,或者是被困於山中、野外、溪谷、海中或地底等險峻環境下,難以辨別方向或出路,而無法自行脫困離開。此時使用者(C)可以自行手動控制該通訊單元(6)傳輸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以供其立即派人進行救援,使用者(C)只需待在原地等待救援,則可確保其安全。
如第二圖及第七圖所示,又當該使用者(C)於家中進行運動或受傷復健時,係可手動開啟該控制開關(72),藉以啟動該加熱片(71)對於該遠紅外線層(13)進行加熱,利用該溫度可以對於該使用者(C)之膝關節進行熱敷之作用,並利用該遠紅外線層(13)包覆於膝關節位置處,可以散發出一遠紅外線,以增加其熱敷效果,藉以進一步的防止運動傷害或幫助復原。同時,該使用者(C)於運動、復健時,對於該膝關節進行伸展或彎曲等動作時,該記憶單元(5)係可偵測及記憶該使用者(C)之膝關節的彎曲及伸展次數。並經由該處理單元(3)控制該通訊單元(6),自動將該膝關節的彎曲、伸展次數、運動時間、復健時間等數據,傳輸至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以供做為記錄及分析,並可供醫生或專業人仕進行評估,以供對於該使用者(C)做為診斷或建議之參考。
本創作實施例的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係可供使用者(C)處於不同危急環境時,可以即時的通知該雲端伺服器(A)或該遠端監控單位(B),而做出相對應之救援行動,以確保使用者(C)之安全。
請參閱第八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係包括有保護本體(1A)、感應單元(2A)、處理單元(3A)、定位單元(4A)通訊單元(6A)、供電單元(8A)及警示單元(9A),其中:
保護本體(1A),該保護本體(1A)係可為一安全帽,以供配載於使用者之頭部。
感應單元(2A),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之內部。該感應單元(2A)係可為一三軸加速度器、一陀螺儀或一撞擊感應器。藉以可供偵測該保護本體(1A)之傾倒姿態或遭受到撞擊力時,而發出一感測訊號。
處理單元(3A),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之內部。該處理單元(3A)係訊號連接至該感應單元(2A),藉以接收該感測訊號,經運算處理及判斷後,而發出一警示訊號。
定位單元(4A),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之內部。該定位單元(4A)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A),藉以偵測該保護本體(1A)所在之座標,並傳輸一座標位置至該處理單元(3A)。
通訊單元(6A),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之內部。該通訊單元(6A)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A),經由該處理單元(3A)之控制,而將該警示訊號、該座標位置、該彎曲及伸展次數傳輸至一雲端伺服器或一遠端監控單位。
供電單元(8A),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之內部。該供電單元(8A)係分別電性連接至該感應單元(2A)、該處理單元(3A)、該定位單元(4A)及該通訊單元(6A),以供應其作動時所需之電力。
警示單元(9A),其係設於該保護本體(1A)。該警示單元(9A)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3A)及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8A)。
該保護本體(1A)係可配載於使用者之頭部上,以供使用者處於各種不同的危急環境下,例如跌倒、車禍昏迷、迷路時,均可以立即的通知雲端伺服器或遠端監控單位,而派人進行救援行動,以確保使用者之安全。
請參閱第九圖所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係包括有保護本體(1B)、感應單元(2B)、處理單元(3B)、定位單元(4B)、通訊單元(6B)、供電單元(8B)及警示單元(9B),其中該保護本體(1B)係可為一背包,以背負於使用者之身上。可供使用者處於各種不同的危急環境下,例如跌倒、車禍昏迷、迷路時,均可以立即的通知雲端伺服器或遠端監控單位,而派人進行救援行動,以確保使用者之安全。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其中之三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保護範圍,舉凡依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替換,皆應仍屬於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保護之範圍內。
(1)‧‧‧保護本體
(11)‧‧‧接觸面
(12)‧‧‧固定帶
(13)‧‧‧遠紅外線層
(14)‧‧‧黏扣件
(2)‧‧‧感應單元
(3)‧‧‧處理單元
(4)‧‧‧定位單元
(5)‧‧‧記憶單元
(6)‧‧‧通訊單元
(7)‧‧‧加熱單元
(71)‧‧‧加熱片
(72)‧‧‧控制開關
(8)‧‧‧供電單元
(9)‧‧‧警示單元
(1A)‧‧‧保護本體
(2A)‧‧‧感應單元
(3A)‧‧‧處理單元
(4A)‧‧‧定位單元
(6A)‧‧‧通訊單元
(8A)‧‧‧供電單元
(9A)‧‧‧警示單元
(1B)‧‧‧保護本體
(2B)‧‧‧感應單元
(3B)‧‧‧處理單元
(4B)‧‧‧定位單元
(6B)‧‧‧通訊單元
(8B)‧‧‧供電單元
(9B)‧‧‧警示單元
(A)‧‧‧雲端伺服器
(B)‧‧‧遠端監控單位
(C)‧‧‧使用者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架構配置方塊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固定於膝關節之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使用於跌倒之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使用於車禍之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使用於迷路之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使用於復健之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九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1)‧‧‧保護本體
(13)‧‧‧遠紅外線層
(2)‧‧‧感應單元
(3)‧‧‧處理單元
(4)‧‧‧定位單元
(5)‧‧‧記憶單元
(6)‧‧‧通訊單元
(7)‧‧‧加熱單元
(71)‧‧‧加熱片
(72)‧‧‧控制開關
(8)‧‧‧供電單元
(9)‧‧‧警示單元
(A)‧‧‧雲端伺服器
(B)‧‧‧遠端監控單位

Claims (9)

  1. 一種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包含有: 一保護本體; 一感應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藉以供偵測該保護本體之一傾倒姿態或遭受到一撞擊力時,而發出一感測訊號; 一處理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處理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感應單元,藉以接收該感測訊號,經運算處理及判斷後,而發出一警示訊號; 一定位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定位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藉以偵測該保護本體所在之座標,並傳輸一座標位置至該處理單元; 一通訊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通訊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經由該處理單元之控制,而將該警示訊號及該座標位置傳輸至一雲端伺服器或一遠端監控單位; 一供電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供電單元係分別電性連接至該感應單元、該處理單元、該定位單元及該通訊單元,藉以供應其作動時所需之電力; 一警示單元,其係設於該保護本體,該警示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及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保護本體係為一護具、一安全帽或一背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護具設有一接觸面及一固定帶,一遠紅外線層係設於該接觸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進一步設一加熱單元,該加熱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加熱單元係設有一加熱片,該加熱片與該遠紅外線層相鄰並接觸設置,藉以能對於該遠紅外線層進行加熱,該加熱單元並與該供電單元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固定帶之兩端分別設有一黏扣件。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加熱單元設有一控制開關,藉以啟動該加熱片,該控制開關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表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警示單元係為一喇叭或一警示燈,藉以於該警示單元接收到來自於該處理單元所發出之該警示訊號時,而發出一聲響或一燈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其中,該感應單元係為一三軸加速度器、一陀螺儀或一撞擊感應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進一步設有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係設於該保護本體之內部,該記憶單元係電性連接至該供電單元,又該記憶單元係訊號連接至該處理單元,藉以偵測及記憶人體關節的一彎曲及伸展次數,並經由該通訊單元將該彎曲及伸展次數傳輸至該雲端伺服器或該遠端監控單位。
TW106202862U 2017-03-01 2017-03-01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TWM543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2862U TWM543429U (zh) 2017-03-01 2017-03-01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2862U TWM543429U (zh) 2017-03-01 2017-03-01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429U true TWM543429U (zh) 2017-06-11

Family

ID=5968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2862U TWM543429U (zh) 2017-03-01 2017-03-01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39664B1 (ko) 운동 보조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725624B1 (ko) 사용자의 낙상 여부를 감지하는 낙상 감지 서버 및 낙상 감지 서버가 수행하는 낙상 감지 방법
Tamura et al. A wearable airbag to prevent fall injuries
CN103368792B (zh) 用于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传感器设备以及方法
JP6682796B2 (ja) センシング型衣服及び管理システム
US9364033B2 (en) Shock-absorbing device for human body
KR101082161B1 (ko) 보행 보조 장치
WO2010032961A2 (ko) 신발을 이용한 응급상황 대처방법 및 대처장치
JP2009508601A (ja) 電子機器
KR20160144193A (ko) 시각 장애인 및 노약자를 위한 지능형 보행 보조 장치
WO2010097735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motion sequences
US20070205903A1 (en) Integrate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Allowable Heat Exposure Time for Firefighters
CN106580285A (zh) 带监测功能的智能防跌倒损伤背心
HRP20151180T1 (hr) Uređaj za pomicanje osoba u životnoj opasnosti i postupak uporabe
KR101888290B1 (ko) 수영 착용가능 디바이스 및 상지 착용가능 디바이스
CN106999044A (zh) 压力测量设备
JP2006346323A (ja) 運動靴
KR20110049011A (ko) 생체신호 감지형 인체착용 벤드
CN114206448B (zh) 头戴式空气质量风险预警及改善装置
TWM543429U (zh) 具有感應及通訊功能之安全裝置
KR102566088B1 (ko) 시각장애인용 지팡이
KR20110077294A (ko) 안전 감시 시스템
WO2023023562A1 (en) Data inferences from a wearable robot
KR102257435B1 (ko) 관절 굽힘 제한 장치
KR20200039279A (ko) 폭력 예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