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304U - 螺絲排屑結構 - Google Patents

螺絲排屑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3304U
TWM543304U TW106202374U TW106202374U TWM543304U TW M543304 U TWM543304 U TW M543304U TW 106202374 U TW106202374 U TW 106202374U TW 106202374 U TW106202374 U TW 106202374U TW M543304 U TWM543304 U TW M5433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chip
flutes
rod body
flu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2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ng-Qing Zhao
Original Assignee
Ying-Qing Zh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Qing Zhao filed Critical Ying-Qing Zhao
Priority to TW106202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3304U/zh
Publication of TWM543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3304U/zh

Link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Description

螺絲排屑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螺絲排屑結構,尤指一種可增進該螺絲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的施工之品質之螺絲排屑結構。
按,木螺絲主要係使用於木質工件連結用,藉由該木螺絲具有可直接在木質材料鑽洞攻牙之功能,進而可令木質工件被快速鎖合之功能。
習知螺絲1如圖一所示,包括有螺絲頭11,自螺絲頭11向下延伸而成之桿體12,該桿體12外周緣設有螺旋環繞之外螺牙13,該桿體12下方之末端設尖尾部14,尖尾部14為減少木質工件因螺絲螺入而產生龜裂,而設有一道沿着中心線A約佔木螺絲1體積斷面四分之一的約90度之V字形狀排屑溝15。
該螺絲1進行鎖合時,係以該尖尾部14先行頂壓於木質工件之表面,隨後電動工具經螺絲頭11施力使螺絲1旋轉而由尖尾部14鑽削螺入木質工件中。惟,習知之螺絲1進行螺入鑽削之動作時,由於習用螺絲1的V字形狀排屑溝15溝體太小無法將木屑順利排出,且強大的 螺絲釘體螺入之壓力會透過外螺牙13及桿體12而壓迫於木質工件產生擴張應力集中,因此極易令木質工件因受壓過大而產生龜裂,進而會損及木質工件的結構強度及釘體螺固效果,尤其當木質工件表面一旦出現龜裂現象,即會嚴重破壞該木質工件之完整性及商品安全性,又由於此等螺絲1螺入時扭轉力太大,常造成施工人員手腕等人身傷害。因此該螺絲1的排屑溝15之設計變得非常重要。直言之,螺絲1的排屑溝15之設計攸關該木質工件連結時的成敗。
因此,如何設計一種螺絲1的排屑溝15構造,來令螺絲1於鑽削螺入動作過程中能確保木質工件不會產生龜裂,以及能減輕螺入摩擦扭力並更順暢的使木屑排出,已為螺絲製造業者亟待解決的大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有效解決習知之螺絲極易令木質工件因受壓過大而產生龜裂,進而會損及木質工件的結構強度及釘體螺固效果之缺失。
本創作為達到上述目的所採之技術手段為:一種螺絲排屑結構,該螺絲具有螺絲頭,自該螺絲頭向下延伸有之桿體,該桿體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該桿體下端設有尖尾部,該螺牙係延設至尖尾部,該尖尾部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
本創作藉由上述技術手段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藉由於該尖尾部設置至少二道或以上的傾斜角為1°~179°之間排屑溝,該二道或以上的該排屑溝之任一道皆可超過或未超過該螺絲的螺絲中心線,其中左邊排屑溝皆為右邊排屑溝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藉此可增進該螺絲的 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藉由多道的排屑溝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的施工之品質。
1‧‧‧螺絲
11‧‧‧螺絲頭
12‧‧‧桿體
13‧‧‧外螺牙
14‧‧‧尖尾部
15‧‧‧排屑溝
2‧‧‧螺絲
21‧‧‧螺絲頭
22‧‧‧桿體
23‧‧‧螺牙
24‧‧‧尖尾部
24a‧‧‧雙面切削尖尾部
24b‧‧‧單面切削尖尾部
25‧‧‧排屑溝
25a‧‧‧過中心線排屑溝
A、A1‧‧‧螺絲中心線
圖一係習知螺絲之立體圖。
圖二係本創作螺絲之立體圖。
圖三係圖二的局部放大圖。
圖三之一係圖三之反向實施例。
圖三之二係圖三另一實施例。
圖四係圖二之另一實施例。
圖四之一係圖四之反向實施例。
圖四之二係圖四之另一實施例
圖五係圖四之另一實施例。
圖五之一係圖五的另一實施例。
圖五之二係圖五之另一實施例
圖六係本創作之具雙面切削尖尾部之螺絲。
圖七係圖六的局部放大圖。
圖七之一係圖七之另一實施例。
圖七之二係圖七之另一實施例
圖八係圖六之另一實施例。
圖九係圖八的局部放大圖。
圖九之一係圖九之另一實施例。
圖九之二係圖九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係本創作之具單面切削尖尾部之螺絲。
圖十一係圖十的局部放大圖。
圖十一之一係圖十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二係圖十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二之一係圖十二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三係本創作之另一種圖十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三之一圖十三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四係圖十之另一實施例。
圖十四之一係圖十四之另一實施例。
為使 貴審查官能更易於了解本創作之結構所能達成之功效,茲配合圖式說明如後;如圖二、三、三之一、三之二所示,本創作螺絲2的尖尾部24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排屑溝25可朝向左邊或右邊具傾斜角的方式設置(圖式中的左側為左邊,圖式中右側為右邊,以下的同),本創作圖式中以二道的排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之中的其中一道係超過該螺絲2的中心線A1形成一過中心排屑溝25a,藉由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中的最右邊一道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的過中心排屑溝25a,其中每一道排屑溝25a傾斜角為1°~7 9°之間,且左邊任一排屑溝25a皆為最右邊排屑溝25a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更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三之一所示,該螺絲2的尖尾部24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反向之排屑溝25a,其每一道排屑溝25a傾斜角為90°~179°之間,且右邊任一排屑溝25a皆為最左邊排屑溝25a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如圖三之二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與牙部23同向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以及順向或逆向。
如圖四、四之一、四之二所示,該螺絲2具有螺絲頭21,自該螺絲頭21向下延伸有之桿體22,該桿體22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23,該桿體22下端設有尖尾部24,該螺牙23係延設至尖尾部24,該尖尾部24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可形成於該尖尾部24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排屑溝25可朝向左邊或右邊傾斜角的方式設置;本創作圖式中以二道的排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藉由於該尖尾部24設置至少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排屑溝25右邊未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左邊排屑溝25皆為最右邊排屑溝2 5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藉此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且每一道排屑溝傾斜角為1°~90°之間,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四之一所示,該螺絲2的尖尾部24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反向之排屑溝25,其每一道排屑溝25傾斜角為91°~179°之間,且右邊任一排屑溝25皆為最左邊排屑溝25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如圖四之二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與牙部23同向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以及順向或逆向。
如圖五、五之一所示,該螺絲2的尖尾部24設置至少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排屑溝25可朝向左邊或右邊傾斜角的方式設置,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各自超過該螺絲中心線A1,且左邊排屑溝25皆為最右邊排屑溝25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如圖五之二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與牙部23同向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以及順向或逆向。
如圖六、七所示,該螺絲2具有螺絲頭21,自該螺絲頭21向下延伸有之桿體22,該桿體22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23,該桿體22下端設有尖尾部24;其中,該尖尾部24可設置或不設置螺牙23,該尖尾部24之二側向中央以切削或衝壓所構成一片狀的雙面切削尖尾部24a,該切削尖尾部24a外端側至該螺絲中心線A1的間距約為0.1mm至12mm,該雙面切削尖尾部24a上方連接該螺牙23處,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可形成於雙面切削尖尾部24a上方的該螺桿22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亦即可對稱或不對稱,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皆未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藉此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七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a,亦可單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
如圖七之二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a,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
如圖八、九所示,承上述,該切削尖尾部24a上方間隔一道該螺牙23上方的該螺桿22上,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可形成於雙面切削尖尾部24a上方的該螺桿22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一道以上的排屑溝25皆未 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藉此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九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a,亦可單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
如圖九之二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a,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
如圖十、十一及十二所示,該螺絲2具有螺絲頭21,自該螺絲頭21向下延伸有之桿體22,該桿體22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23,該桿體22下端設有尖尾部24;其中,該螺牙23係延設至尖尾部24,該尖尾部24之一側向中央或接近中央以切削或衝壓所構成一片狀的單面切削尖尾部24b,該單面切削尖尾部24b上方連接該螺牙23處,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可形成於單面切削尖尾部24b上方的該螺桿22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一道以上的排屑溝25皆未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藉此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十一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不限定長度可直線延伸或是螺 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
如圖十二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不限定長度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
如圖十三、十三之一,十四及十四之一所示,該螺絲2具有螺絲頭21,自該螺絲頭21向下延伸有之桿體22,該桿體22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23,該桿體22下端設有尖尾部24;其中,該螺牙23係延設至尖尾部24,該尖尾部24之一側向中央或接近中央以切削或衝壓所構成一片狀的單面切削尖尾部24b,該單面切削尖尾部24b上方連接該螺牙23處,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可形成於單面切削尖尾部24b上方的該螺桿22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一道以上的排屑溝25皆未超過該螺絲2的螺絲中心線A1,藉此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如圖十三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正向,逆向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與牙部23同向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以及順向或逆向。
如圖十四之一所示,該尖尾部24之切削尖尾部24b,亦可單邊,或雙邊設置排屑溝25來實施,25可直線延伸或是螺旋往上延伸至牙部23之任一點,本創作圖式中以一道與牙部23同向的螺旋排屑溝25來舉例說明,但並不以此來局限本創作的排屑溝25實施數量,以及順向或逆向。
本創作之功效在於,藉由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之中的其中一道係超過該螺絲2的中心線A1形成一過中心排屑溝25a,藉由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25中的其中一道超過該螺絲2的中心線A1的排屑溝25a,更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藉由多道的排屑溝25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
本創作之另一功效在於,藉由於該螺絲2的尖尾部24或臨尖尾部24上方的桿體22上以切削或沖壓來形成至少二道或以上的傾斜角為1°~90°或91°~179°之間排屑溝25,且其中左邊排屑25溝皆為最右邊排屑溝25寬度或右邊任一排屑溝25皆為最左邊排屑溝25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藉此,一方面可便利螺絲2對木質工件進行鑽削螺入之工程輕易化,另一方面可增進該螺絲2的排屑能力,同時可降低螺絲2螺入時的扭力,進而可達到施工省力省時之效果,再者可防止木頭龜裂的缺失產生,俾能提升該螺絲2的施工之品質,藉此來提升螺絲2整體的使用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螺絲,經反覆測試確實可有效解決習知螺絲被輕易的螺出之缺失,而具備實用、新穎性及進步性之要件,且並未 見於市場或刊物,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 貴審查官能准予發明專利權,至感得便。
2‧‧‧螺絲
21‧‧‧螺絲頭
22‧‧‧桿體
23‧‧‧螺牙
24‧‧‧尖尾部
25‧‧‧排屑溝
25a‧‧‧過中心線排屑溝
A1‧‧‧螺絲中心線

Claims (11)

  1. 一種螺絲排屑結構,該螺絲具有螺絲頭,自該螺絲頭向下延伸有之桿體,該桿體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該桿體下端設有尖尾部,該螺牙係延設至尖尾部,其特徵在於:該尖尾部藉由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
  2. 一種螺絲排屑結構,該螺絲具有螺絲頭,自該螺絲頭向下延伸有之桿體,該桿體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該桿體下端設有尖尾部;其中,該尖尾部可設置或不設置螺牙,該尖尾部之二側向中央以切削或衝壓所構成一片狀的雙面切削尖尾部,其特徵在於:該雙面切削尖尾部上方連接該螺牙處,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
  3. 一種螺絲排屑結構,該螺絲具有螺絲頭,自該螺絲頭向下延伸有之桿體,該桿體的外周緣環設有螺牙,該桿體下端設有尖尾部;其中,該螺牙係延設至尖尾部,該尖尾部之一側向中央以切削或衝壓所構成一片狀的單面切削尖尾部,其特徵在於:該單面切削尖尾部上方連接該螺牙處,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複數道排屑溝其中一道的傾斜角為1°~90°,另一道的傾斜角為91°~179°之間方式,形成於該尖尾部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且該複數道的該排屑溝中之其中一道係超過該螺絲的螺絲中心線形成一過中心排屑溝,且左邊排屑溝皆為最右邊排屑溝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複數道排屑溝係反向設置,且右邊排屑溝皆為最左邊排屑溝寬度的0.5倍以上至4. 5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可形成於該尖尾部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一道以上傾斜角為1°~90°或91°~179°之間的該排屑溝之任一道皆可超過或未超過該螺絲的螺絲中心線,且左邊排屑溝皆為最右邊排屑溝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複數道的排屑溝係反向設置,且右邊排屑溝皆為最左邊排屑溝寬度的0.5倍以上至4.5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雙面切削尖尾部上方的該螺桿上,以切削或衝壓來形成有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該一道或以上的排屑溝可形成於切削尖尾部上方的該螺桿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一道或以上直線,或是螺旋狀的排屑溝皆未超過該螺絲的螺絲中心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排屑溝係為單邊設置之排屑溝。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複數道的排屑溝可形成於切削尖尾部上方的該螺桿的同一側面或二側面上,該二道或以上的排屑溝皆未超過該螺絲的螺絲中心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螺絲排屑結構,其中,該排屑溝係為單邊設置之螺旋狀排屑溝。
TW106202374U 2017-02-18 2017-02-18 螺絲排屑結構 TWM543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2374U TWM543304U (zh) 2017-02-18 2017-02-18 螺絲排屑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2374U TWM543304U (zh) 2017-02-18 2017-02-18 螺絲排屑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3304U true TWM543304U (zh) 2017-06-11

Family

ID=59688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2374U TWM543304U (zh) 2017-02-18 2017-02-18 螺絲排屑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3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3173B (zh) * 2021-11-02 2023-11-21 川巧螺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鑽尾螺絲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3173B (zh) * 2021-11-02 2023-11-21 川巧螺絲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鑽尾螺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6197B (zh) Screw chip removal structure
TWM392886U (en) Self-tapping fastener
TW201821704A (zh) 螺絲結構
TWI617379B (zh) 鑽頭結構
TW201827721A (zh) 鑽尾螺絲結構
TWM543304U (zh) 螺絲排屑結構
TWI592582B (zh) Expand the aperture screws
TWI720899B (zh) 快速排屑擴孔螺絲
TWM547607U (zh) 螺絲結構
TW201428192A (zh) 自攻螺絲結構與製法
TWM511559U (zh) 螺絲
TWM594072U (zh) 具切槽之尖尾螺絲
TWI640697B (zh) 木螺絲(三)
TWM446240U (zh) 木螺絲排屑溝的結構
TWI815149B (zh) 螺絲
TWI785272B (zh) 木螺絲結構
TWM598897U (zh) 快速排屑擴孔螺絲
EP2226519A2 (en) Tapping Screw
TW201918642A (zh) 自攻螺絲螺頭結構
TWI747473B (zh) 低磨損螺絲結構
TWI640694B (zh) Screw structure
TWM621472U (zh) 多功能螺絲
TWI640695B (zh) 木螺絲(二)
TW201441493A (zh) 鎖合扣件
TWM519186U (zh) 改良型鑽尾螺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