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3067U - 起身輔助椅(一) - Google Patents
起身輔助椅(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43067U TWM543067U TW105219645U TW105219645U TWM543067U TW M543067 U TWM543067 U TW M543067U TW 105219645 U TW105219645 U TW 105219645U TW 105219645 U TW105219645 U TW 105219645U TW M543067 U TWM543067 U TW M54306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member
- rotating portion
- rotating
- seat
- chair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為提供一種起身輔助椅(一),尤指一種作用力矩較大、作動過程較穩定,並可利用兩活動軸心讓座椅平行上升、避免前後位移幅度過大之起身輔助椅(一)。
按,目前一般座椅之使用者,若為行動不便人士或年紀較長者,其在離開座椅站立起身時,需耗費較多力氣,並需靠著扶手撐起身體,若其無法獨自站起離開椅座,則需請他人幫忙攙扶。然,一般之座椅,椅座深且扶手位置高,不論是要獨自站起,或請他人幫忙都很費力的,且座椅與椅座之間的高度距離無法任意調整,而產生使用上之諸多困擾,故,市面上研發出多款具有輔助站立功能之座椅。申請人亦推出過如中華民國專利證書號第M427727號「起身輔助椅之結構」。
此外,現有之起身輔助椅係著重於如何讓使用者輕鬆站起,例如:推移座椅使其向前傾斜,或先協助使用者膝蓋打直後再將身體推向前,讓使用者以站姿離開座椅。雖然這就是起身輔助椅之功能目的,但這樣的功能以無法滿足使用者之需求。
故上述起身輔助椅於使用時,為確實存在下列問題與缺失尚待改進:
一、利用機械結構或動力缸改變椅坐或椅背角度時,雖可替使用者省力,但機械結構或動力缸的施力方向一般不與吃力點垂直,故仍需用極大之外力作動,導致動作過程顫抖不穩、或需耗費較多動力維持穩定。
二、輔助椅的動作過程僅以單軸旋轉、或軸心固定不動,使座椅只有旋轉動作,而無線性位移動作,導致動作幅度過大,需要佔用較多空間。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新型之申請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本新型之申請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作用力矩較大、作動過程較穩定,並可利用兩活動軸心讓座椅平行上升、避免前後位移幅度過大的起身輔助椅(一)的新型專利者。
本新型之主要目的在於:加大動力組件之作用力矩、節省施力需求,進一步提高動作穩定度、減少能源消耗。
本新型之另一主要目的在於:降低座椅前後擺幅,使座椅水平上升後再傾斜座椅。
為達上述目的,本新型係包含一活動座椅及一設於該活動座椅下之調整機構,且該調整機構包括:一承載基座,該承載基座上固設至少一定位元件,該定位元件背離該承載基座一端則界定有至少一第一旋轉部,並於該第一旋轉部上樞設至少一第一調節件,且於該第一調節件背離該第一旋轉部一端界定至少一第二旋轉部,再於該第二旋轉部上樞設至少一第二調節件,其中該第一調節件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一旋轉部之第一延伸段、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一延伸段一端之第一彎折段,係供增加該第一調節件之旋轉力臂,而該第二調節件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二旋轉部之第二延伸段、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二延伸段一端之第二彎折段,係供增加該第二調節件之旋轉力臂;本新型係藉由定位元件使調整機構在收折狀態時之第一旋轉部位置高於第二旋轉部位置,使第一調節件與第二調節件的受力點高低錯位,而在第一彎折段及第二彎折段處產生較大的施力力矩,藉此提升動力組件的施力效益,並藉由第一調節件與第二調節件的配合作動,讓活動座椅得以水平上升,減少活動座椅的擺動幅度。
藉由上述技術,可針對習用起身輔助椅所存在之機械動作較費力、動作不穩定、耗費較多動力、擺動幅度較大及無法平行上升等問題點加以突破,達到上述優點之實用進步性。
1、1a‧‧‧活動座椅
11‧‧‧調整機構
12a‧‧‧腿靠部
13a‧‧‧伸縮架
2‧‧‧承載基座
21‧‧‧旋轉座
3‧‧‧定位元件
31‧‧‧第一旋轉部
4‧‧‧第一調節件
41‧‧‧第一延伸段
42‧‧‧第一彎折段
43‧‧‧第二旋轉部
44‧‧‧第一固定部
45‧‧‧第二固定部
46‧‧‧第一動力組件
47‧‧‧第三延伸段
48‧‧‧第三彎折段
5‧‧‧第二調節件
51‧‧‧第二延伸段
52‧‧‧第二彎折段
53‧‧‧第二動力組件
第一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
第二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側視圖。
第三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骨架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一)。
第五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二)。
第六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三)。
第七圖 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
第八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一)。
第九圖 係為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二)。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新型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構造,茲繪圖就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及第三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側視圖及骨架結構示意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係包含一活動座椅1及一設於該活動座椅1下之調整機構11,且該調整機構11包含:一承載基座2,該承載基座2係包含一旋轉座21,係供該活動座椅1水平旋轉;至少一固設於該承載基座2上之定位元件3;至少一界定於該定位元件3背離該承載基座2一端之第一旋轉部31;至少一樞設於該第一旋轉部31上之第一調節件4,該第一調節件4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一旋轉部31之第一延伸段41、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一延伸段41一端並供增加該第一調節件4之旋轉力臂的第一彎折段42、一連結下述第二旋轉部43之第三延伸段47、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三延伸段47一端之第三彎折段48,其中該第一彎折段42係連結該第三延伸段47,而該第三彎折段48係連結該第一延伸段41;至少一界定於該第一調節件4背離該第一旋轉部31一端之第二旋轉部43;及至少一樞設於該第二旋轉部43上之第二調節件5,且該第二調節件5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二旋轉部43之第二延伸段51、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二延伸段51一端之第二彎折段52,係供增加該第二調節件5之旋轉力臂。
其中該第一調節件4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一旋轉部31一側之第一固定部4
4、及一設於該第二旋轉部43一側之第二固定部45,且該第一調節件4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二固定部45上之第一動力組件46,係使該第一調節件4以該第一旋轉部31為軸心旋轉,而該第二調節件5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一固定部44上之第二動力組件53,係使該第二調節件5以該第二旋轉部43為軸心旋轉。
藉由上述之說明,已可了解本技術之結構,而依據這個結構之對應配合,更可達到作用力矩較大、作動過程較穩定,並可利用兩活動軸心讓座椅平行上升、避免前後位移幅度過大等優勢,而詳細之解說將於下述說明。
請同時配合參閱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係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透視圖、側視圖、骨架結構示意圖、動作示意圖(一)、動作示意圖(二)、動作示意圖(三)及使用狀態圖,藉由上述構件組構時,可由圖中清楚看出,本新型為一透過調整機構11調整活動座椅1之抬升高度或傾斜角度的起身輔助椅,除了可利用旋轉座21讓活動座椅1原地360度旋轉外,主要係藉由第一調節件4及第二調節件5的配合作動達成。
在活動座椅1抬升前的收折狀態,因承載基座2上具有一定位元件3,使第一旋轉部31的高度高於第二旋轉部43的初始高度,其中第一旋轉部31係為第一調節件4的旋轉軸心,旋轉時係利用固設於第二固定部45上的第一動力組件46,使第一動力組件46以幾乎垂直的角度推抵定位元件3,而讓第一調節件4以第一旋轉部31為軸心逆時針旋轉,且推抵時因第一動力組件46位於第二旋轉部43一側的第二固定部45上,而第二固定部45係固定於第一彎折段42上,故第一動力組件46推抵時(如第四圖所示),係以第一旋轉部31為軸心、第一彎折段42為力臂,又槓桿原理的力矩=作用力×力臂,因此第一動力組件46的作用力可有效率的轉換為第一調節件4旋轉的力矩,無多餘且錯誤的施力方向,而達到較省力、動作較穩定之優勢。
同理,第二旋轉部43係為第二調節件5的旋轉軸心,旋轉時係利用固設於第一固定部44上的第二動力組件53,使第二動力組件53以幾乎垂直的角度推抵第二調節件5之第二彎折段52,而讓第二調節件5以第二旋轉部43為軸心順時針旋轉,且推抵時因第二動力組件53位於第一旋轉部31一側的第一固定部44上,而第一固定部44係固定於第一延伸段41一側,故第二動力組件53推抵時(如第五圖所示),係以第二旋轉部43為軸心、第二延伸
段51為力臂,又槓桿原理的力矩=作用力×力臂,因此第二動力組件53的作用力可有效率的轉換為第二調節件5旋轉的力矩。
此外,因第一調節件4與第二調節件5皆以ㄑ字形為設計基礎,故可輕易的收納於活動座椅1底下,較不佔據空間,兩者在動作時亦不會互相干涉,因此可利用第一調節件4與第二調節件5的配合旋轉,讓活動座椅1保時水平的上升,藉此降低活動座椅1升高時前後擺動的幅度,而使本新型的設置空間需求較小,同時因第一調節件4更包含了第三延伸段47及第三彎折段48,係與第一延伸段41及第一彎折段42共同組成一平行四邊形之態樣,藉以強化其結構強度。最後,在活動座椅1水平上升至預定高度後,則僅以第二動力組件53動作,將活動座椅1向前傾斜,而達到輔助使用者起身站立之目的。
再請同時配合參閱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係為本新型再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圖(一)及使用狀態圖(二),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為大同小異,僅於該活動座椅1a一側具有一腿靠部12a,且該腿靠部12a一側活動設置至少一伸縮架13a,係供改變該活動座椅1a與該腿靠部12a之相對位置。藉上述結構,讓本新型之起身輔助椅得以讓使用者坐的更舒適,如第八圖所示之位置關係,可讓使用者幾乎以平躺之方式坐臥在活動座椅1a上,而如第九圖所示之位置關係,則歸類為養生功效之休息姿勢,利用頭低腳高之配置,讓使用者躺下時,促進下肢血液流回心臟,幫助下身的血液循環,而達到一種類似零重力之功效。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新型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新型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起身輔助椅(一)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新型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新型,以保障申請人之辛苦發明,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活動座椅
2‧‧‧承載基座
21‧‧‧旋轉座
3‧‧‧定位元件
31‧‧‧第一旋轉部
4‧‧‧第一調節件
41‧‧‧第一延伸段
42‧‧‧第一彎折段
43‧‧‧第二旋轉部
47‧‧‧第三延伸段
48‧‧‧第三彎折段
5‧‧‧第二調節件
51‧‧‧第二延伸段
52‧‧‧第二彎折段
Claims (8)
- 一種起身輔助椅,係包含一活動座椅及一設於該活動座椅下之調整機構,且該調整機構包含:一承載基座;至少一固設於該承載基座上之定位元件;至少一界定於該定位元件背離該承載基座一端之第一旋轉部;至少一樞設於該第一旋轉部上之第一調節件,該第一調節件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一旋轉部之第一延伸段、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一延伸段一端之第一彎折段,係供增加該第一調節件之旋轉力臂;至少一界定於該第一調節件背離該第一旋轉部一端之第二旋轉部;及至少一樞設於該第二旋轉部上之第二調節件,且該第二調節件係包含一連結該第二旋轉部之第二延伸段、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二延伸段一端之第二彎折段,係供增加該第二調節件之旋轉力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第一調節件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一旋轉部一側之第一固定部、及一設於該第二旋轉部一側之第二固定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第一調節件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二固定部上之第一動力組件,係使該第一調節件以該第一旋轉部為軸心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第二調節件係包含一設於該第一固定部上之第二動力組件,係使該第二調節件以該第二旋轉部為軸心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承載基座係包含一旋轉座,係供該活動座椅水平旋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第一調節件更包含一連結該第二旋轉部之第三延伸段、及一延伸形成於該第三延伸段一端之第三彎折段,其中該第一彎折段係連結該第三延伸段,而該第三彎折段係連結該第一延伸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活動座椅一側具有一腿靠部,且該腿靠部一側活動設置至少一伸縮架,係供改變該活動 座椅與該腿靠部之相對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起身輔助椅,其中該活動座椅於收折狀態時,該第一旋轉部之高度係高於該第二旋轉部之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9645U TWM543067U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起身輔助椅(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9645U TWM543067U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起身輔助椅(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43067U true TWM543067U (zh) | 2017-06-11 |
Family
ID=59689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19645U TWM543067U (zh) | 2016-12-23 | 2016-12-23 | 起身輔助椅(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43067U (zh) |
-
2016
- 2016-12-23 TW TW105219645U patent/TWM543067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191063B1 (en) | Seat assist device | |
CN204146673U (zh) | 一种具有伸缩脚撑的可躺椅 | |
JPWO2017199348A1 (ja) | 介助装置 | |
JP6896920B2 (ja) | 介助装置 | |
CN107569161A (zh) | 一种厕座辅助器 | |
TWI515027B (zh) | 健身裝置的支架單元 | |
CN206151780U (zh) | 一种舒适型按摩椅 | |
JP6767480B2 (ja) | 介助装置 | |
TWI495461B (zh) | Integrated sitting, standing, rearward electric wheelchair | |
TWM543067U (zh) | 起身輔助椅(一) | |
CN209106675U (zh) | 一种随靠背联动的摆动扶手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休闲椅 | |
JP2606353Y2 (ja) | リフトアップチェア | |
TWM506530U (zh) | 起身椅裝置結構 | |
CN205598541U (zh) | 坐式踝关节训练椅 | |
CN205390871U (zh) | 一种具有制动结构的休闲椅 | |
CN203400210U (zh) | 一种医用超声检查椅 | |
JP2021171558A (ja) | 移乗装置 | |
JP3202877U (ja) | 立ち上がり補助椅子の構造 | |
CN204352058U (zh) | 一种多功能座椅的助力装置 | |
CN206837043U (zh) | 一种沐浴用轮椅车 | |
CN210748200U (zh) | 一种推杆联动的美容床 | |
JP3056914U (ja) | 活動式マウス・ボード搭載事務用チェア | |
CN214189776U (zh) | 一种折叠型式推车 | |
CN213308561U (zh) | 一种沙发框架升降限位机构、沙发框架及沙发 | |
CN211533488U (zh) | 360度旋转折叠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