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9777U - 浮置式栽培裝置 - Google Patents

浮置式栽培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9777U
TWM539777U TW105213446U TW105213446U TWM539777U TW M539777 U TWM539777 U TW M539777U TW 105213446 U TW105213446 U TW 105213446U TW 105213446 U TW105213446 U TW 105213446U TW M539777 U TWM539777 U TW M53977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ollow
soil
float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3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ung-Hsien Lai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ien L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ien Lai filed Critical Tung-Hsien Lai
Priority to TW105213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9777U/zh
Publication of TWM539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9777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Hydroponics (AREA)

Description

浮置式栽培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其特徵在於透過一浮體使栽培土容器漂浮於水面上,並透過一吸水構件吸取水份,緩慢且持續提供水份至該栽培土容器內之土壤。
本案為相同申請人所申請中華民國專利申請第105202380號之改良創作。目前栽培植物,人們總是每天不斷的澆水灌溉,以保持栽培土的濕度,以讓植物獲取水份。但這樣的照顧動作不僅相當麻煩,且會造成照顧者無法長期外出,同時澆水時若澆太多,亦會造成積水,造成蚊蟲孳生。
因此目前不少自動澆水裝置之植栽產品,可定時幫植物澆水,減少照顧者的負擔;但該些產品之缺點在於製造成本較高且價格昂貴。因此有些植栽容器就朝有蓄水功能方面進行改良,其不僅成本較低亦可解決上述長時間澆水之問題,故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公告號;M350235之「浮球式水培器」所示,其揭露一種浮球式水培器,包含;一基座,中間設成鏤空之承放座,可供水培植物置放,且該承放座之周邊徑向設有至少三個延伸桿;以及至少三個浮球,係分別結合在該延伸桿上,用以使該基座浮在 水面上;藉此,運用誘導氣根技術提供氧的通氣組織通道之懸空架構,維持根莖有氧呼吸,確保靜止水培植物的正常生長,且又具有平衡穩固、組裝簡單快速等多重功效者。但該專利設計的缺陷在於該水培器僅能用於水生植物,故應用層面小,且三個浮球的漂浮設計須占一定的空間體積,亦會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因此如何對植栽容器進行改良,使之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之設計,可減少澆水次數及可免長時間澆水之問題,亦可保持環境衛生,是目前植物栽種業者及消費者亟欲解決之問題。
故本創作人有鑑於此,乃思及創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經驗加以設計,經多方探討並試作樣品試驗,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創作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文中的用語「一」或「一種」係用以敘述本發明之元件及成分。此術語僅為了敘述方便及給予本發明之基本觀念。此敘述應被理解為包括一種或至少一種,且除非明顯地另有所指,表示單數時亦包括複數。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和”包含”一詞一起使用時,該用語「一」可意謂一個或超過一個。
本文中的用語「或」其意同「及/或」。
本創作提供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包含:一浮體,用以浮置於一水溶液中,具有一本體及一貫通該本體之中空部;一栽培土容器,其具有一容置中空體及一植栽置放部,該容置中空體之形狀與該浮體之該中 空部一致,以讓該容置中空體對應地套入於該浮體之該中空部中,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具有一開口,該植栽置放部位於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容置中空體之底部具有一入水孔,用以使該水溶液進入;一吸水構件,用以吸收水溶液,具有一中空部件及一中空頂部面,該中空頂部面位於該中空部件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中空部件對應套入於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容置中空體中;以及一置放構件,置入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部件中且對應地置放於該容置中空體內,用以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其中該土壤係置放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頂部面及/或該置放構件之上部。
本文中「浮體」一詞包含但不限於一具有浮力之構件,能飄浮於水或溶液上。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浮體為一中空浮體,即該浮體之該本體具有一空腔,以使該浮體獲得一浮力。而該浮體之材質、厚度等亦無特別限定,總體而言可適當選自能夠浮於水或者溶液上的材料(即,比重小於水或者溶液的材料)。作為浮體之材質,就輕型化、易成形性及低成本之方面而言,可較佳使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等產品。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栽培土容器之該植栽置放部為一平面結構。於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植栽置放部之周緣具有一外壁,用以防止土壤之逸出。故該植栽置放部結合該外壁形成一盤狀結構,可用以承置土壤。該植栽置放部位於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並與之連接,且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具有一開口貫通該植栽置放部與該容置中空體,故亦可讓土壤從該開口置放入該容置中空體內。
本文中「吸水構件」一詞包含但不限於具有吸收水或水溶液之功能的構件。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吸水構件係由吸水材料所製成,如 棉線等吸水性較佳之材料。於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一吸水棉或其他吸水材料。於一更佳具體實施例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一多孔陶瓷或一吸水海棉。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置放構件於該栽培土容器內是要用於阻隔土壤與水/水溶液直接接觸,故其介於土壤與水之間,以避免土壤直接浸泡於水中。該置放構件除了避免土壤與水直接接觸外,更可設計為一浮力構件來增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之浮力。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置放構件為一空心浮體,以增加該栽培裝置之浮力。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可直接漂浮於一水域或一裝水容器中。於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水域為一池塘、一水道、一水池或一湖泊。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裝水容器,用以容納水溶液以及置放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位於該水溶液的上方,並成為一蓄水式盆栽裝置。
該浮體為該浮置式栽培裝置提供浮力,使其能飄浮於水面上,並使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吃水/進水位於一定水位範圍內,即該水位會超過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入水孔,亦可進一步浸潤到該置放構件的部分體積,但不致淹過該置放構件,避免該土壤直接與水接觸。因此須考量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內的土壤之重量以及該置放構件之體積及重量的設計,避免該浮置式栽培裝置置放於水中時,吃水太多,淹過該置放構件,而使土壤與水直接接觸。但該置放構件不能過厚,以避免佔據整個該容置中空體之空間及土壤鋪放的空間。
因土壤主要要與該吸水構件接觸,藉其吸收水分,故土壤係置放於該吸水構件之中空頂部面上及該置放構件(其被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部件所包覆)上,並於該土壤上栽種植物。由於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容置中空體的該入水孔與該置放構件間有存在該吸水構件,故當該浮置式栽培裝置浮置於該裝水容器中之水溶液上時,水會從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入水孔進入,直接先被該吸水構件藉由毛細現象所吸收,進一步供給給土壤,讓土壤上的植物吸收。因此由於該置放構件的關係,土壤不會直接與水接觸或浸泡於水中,但可從該吸水構件持續獲得水份,故無須時常澆水,就可提供植物生長所需,且土壤不會過濕或水份不足,避免植物的根系被水泡爛或水份不夠之情形。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裝水容器、該浮體、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形狀對應,該形狀可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其他形狀。於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裝水容器、該浮體、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形狀為圓形。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水溶液為一水或一含有植物生長所需成份之營養液。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其包括:一具浮力之栽培土容器,用以浮置於一水溶液中,具有一柱體,其頂端為開口狀,包含:一位於中心處之容置中空體,一位於該頂端下側的內緣之植栽置放部,及一底部,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具有一開口,該植栽置放部與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連接而形成一環狀,該底部具有一入水孔,用以使該水溶液進入;一吸水構件,用以吸收水溶液,具有一中空部件及一為環狀之中空頂部面, 該中空頂部面位於該中空部件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中空部件對應套入於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容置中空體中,且該中空頂部面對應地覆蓋於該植栽置放部上,以用於置放土壤;以及一置放構件,置入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部件中且對應地置放於該容置中空體內,用以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其中該土壤係置放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頂部面及/或該置放構件之上部。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裝水容器,用以容納水溶液以及置放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位於該水溶液的上方,並成為一蓄水式盆栽裝置。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一吸水棉或其他吸水材料。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置放構件為一空心浮體,以增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之浮力。
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栽培土容器之該植栽置放部之周緣具有一外壁,用以防止土壤之逸出。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裝水容器、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形狀對應。於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該裝水容器、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對應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其他形狀。
本創作所提供之浮置式栽培裝置,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有下列之優點:
(1)本創作透過浮體與吸水構件的設計,使栽培土容器能 浮於水面上,並透過該吸水構件汲取水份(土壤不浸於水中),可長期持續供應水份至該土壤,維持土壤一定的濕度,不致過濕或過乾,讓植物可持續從土壤獲取一定水份而生長,亦避免植物吸收過多水份。
(2)本創作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可放於一水域或一裝水容器上,透過該吸水構件來汲取水份,故無須澆水。這樣的設計可減少一般盆栽須定期澆水的次數,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亦可讓照顧者長期外出,不必擔心長期不澆水而讓植物枯死的問題。
(3)本創作的設計簡單、組裝容易且成本低,於市場上具有相當的競爭力。
10、20‧‧‧浮置式栽培裝置
100‧‧‧浮體
101‧‧‧本體
102‧‧‧中空部
110、210‧‧‧栽培土容器
111、211‧‧‧容置中空體
112、212‧‧‧植栽置放部
113、213‧‧‧開口
114、214‧‧‧入水孔
115、215‧‧‧外壁
216‧‧‧底部
120、220‧‧‧吸水構件
121、221‧‧‧中空部件
122、222‧‧‧中空頂部面
130、230‧‧‧置放構件
140、240‧‧‧裝水容器
241‧‧‧栽培土
242‧‧‧水
243‧‧‧植物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2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的結合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5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的使用示意圖。
本創作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並不僅限於下列文中所提及的實例。下列實施例僅作為本創作不同態樣及特點中的代表。所述實施例不限制在申請權利範圍中所描述的本創作的範圍。
如第1圖所示,其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本創作係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10,係包含一浮體100,用以浮置於一水溶液中,具有一本體101及一貫通該本體之中空部102;一栽培土容器110,其具有一容置中空體111及一植栽置放部112,該容置中空體111之形狀與該浮體100之該中空部102一致,以讓該容置中空體111對應地套入於該浮體100之該中空部102中,該容置中空體111之頂部具有一開口113,該植栽置放部112位於該容置中空體111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容置中空體111之底部具有一入水孔114,用以使該水溶液進入;一吸水構件120,用以吸收水溶液,具有一中空部件121及一中空頂部面122,該中空頂部面122位於該中空部件121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中空部件121對應套入於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容置中空體111中;以及一置放構件130,置放於該吸水構件120之該中空部件121中且對應地置放於該容置中空體111內,用以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其中該土壤係置放該吸水構件120之該中空頂部面122及/或該置放構件130之上部。
該浮體100為一中空浮體,故該浮體100之該本體101具有一空腔,使該浮體100獲得一浮力,使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浮於水面上;故本創作的浮置式栽培裝置10可浮置於一裝水容器或一水域上,其中該水 域為一池塘。
當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浮於水面上時,由於該吸水構件120具有吸收水溶液之功能,因此藉由該容置中空體111上的該入水孔114與水溶液接觸,水溶液會從該入水孔114進入後而被該吸水構件120所吸收,並透過毛細管作用使該水溶液傳導及滲入至該栽培土容器110內之土壤中。因此,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容置中空體111的深度可短於、相同或突出於該浮體100之該中空部102的深度,端視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的吃水位的狀況而定,只要能使該入水孔114與該水溶液接觸或低於水面,以使該吸水構件120吸收到水份。該吸水構件120為一吸水布、一吸水棉或其他吸水材料。
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植栽置放部112之周緣具有一外壁115,用以防止土壤之逸出。而該吸水構件120之該中空頂部面122對應地鋪設於該植栽置放部112上,而該中空部件121對應地鋪設於該容置中空體111內。故先於該栽培土容器110內鋪設該吸水構件120,再於該吸水構件120之該中空部件121內置放該置放構件130後,最後再置放土壤,將其放於該中空頂部面122及該置放構件130上。因上述的組合方式,故土壤位於該置放構件130上,就可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的直接接觸,即避免該土壤浸於水中,僅能透過該吸水構件120吸收水分。因此該置放構件130的體積或高度設計基本要高於從該入水孔114進入的水溶液之進水水位,以避免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但也不可設計過高,以避免佔據太多該栽培土容器110的內部空間而影響到該土壤的放置空間。當然,置放於 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之土壤也不可太多或太重,避免使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沉於水面下太多或吃水太多,而讓土壤浸泡於水中。因此該置放構件130進一步為一空心浮體,以增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之浮力,使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能浮於水面上。
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植栽置放部112為一圓盤狀,而該容置中空體111為一圓筒狀。該浮體100為一圓圈形體,用以圈住該容置中空體111,以承載該栽培土容器110,使之浮於水面上。該置放構件130的形狀依該容置中空體111之形狀而設計,以使之能置入該容置中空體111內。該置放構件130為一圓柱體。
如第2圖所示,其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結合示意圖,本創作之浮置式栽培裝置10進一步包含一裝水容器140,用以容納水溶液以及放置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具有提供浮力之該浮體100,故能漂浮於該裝水容器140之水溶液上。此外,該水溶液可為水或含有植物生長所需成份之營養液。
因此該裝水容器140之水溶液透過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入水孔114流入,並被該吸水構件120吸收,以維持該吸水構件120內之土壤的濕度。
如第3圖所示,其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10的使用示意圖,本創作之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組合順序依序為:先於該栽培土容器110內鋪設該吸水構件120,其中該吸水構件120之該中空頂部面122對應地鋪設於該植栽置放部112上,而該中空部件121對應地鋪設 於該容置中空體111內且該中空部件121覆蓋該入水孔114;再置放該置放構件130於該容置中空體111中之該中空部件121內;於該置放構件130上方及該中空頂部面122上放入及鋪蓋土壤,而該植栽置放部112上的外壁115可用防止土壤之逸出;於該土壤放置一植物;將該栽培土容器110套入該浮體100;將上述整個浮置式栽培裝置10放置於一裝滿水溶液之該裝水容器140,以成就為一蓄水式盆栽裝置。
由於該浮體100及該置放構件130具有浮力,故能使該浮置式栽培裝置10能漂浮於該裝水容器140內之水溶液上。該水溶液從該栽培土容器110之該入水孔114中流入,並由被該吸水構件120所吸收後濕潤土壤,故可保持土壤不至於過濕或水份不足,並透過土壤持續供給水份給該植物,故無須時常澆水,亦能使該土壤獲得相當的水份。同時藉由該置放構件130阻隔了該土壤與該水溶液直接接觸,避免土壤過濕。
使用者可透過調整土壤之重量以及該置放構件130之體積及重量以控制該容置中空體111之進水水位,可容許浸濕該置放構件130之部分體積,但不可淹過該置放構件130,以避免土壤直接浸到水中。因此本創作之浮置式栽培裝置10因漂浮於水面上,且透過該置放構件130緩慢持續供給土壤及植物水份,故無需時常澆水,可減少使用者澆水次數,減輕使用者之負擔。
第4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本第二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另一實施態樣,其主要為將第一實施例中之浮體結合至栽培土容器成一體,以簡化結構,如第4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20,包括:一具浮力之栽培土容器210,用以浮至於一水溶 液中,其為一柱體狀,且頂端為開口狀,包含:一位於中心處之容置中空體211,一位於該頂端下側的內緣之植栽置放部212,及一底部216,該容置中空體211之頂部具有一開口213,該植栽置放部212與該容置中空體211之頂部連接而形成一環狀,該底部216具有一入水孔214,用以使該水溶液進入;一吸水構件220,用以吸收水溶液,具有一中空部件221及一為環狀之中空頂部面222,該中空頂部面222位於該中空部件221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中空部件對應套入於該栽培土容器210之該容置中空體211中,且該中空頂部面222對應地覆蓋於該植栽置放部212上,以用於置放土壤;以及一置放構件230,置入該吸水構件220之該中空部件221中且對應地置放於該容置中空體211內,用以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其中該土壤係置放該吸水構件220之該中空頂部面222及/或該置放構件230之上部。
於本案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裝水容器240,用以容納水溶液以及置放該浮置式栽培裝置20,其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20位於該水溶液的上方,並成為一蓄水式盆栽裝置。
在本案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一吸水棉或其他吸水材料。
另在本實施例之浮置式栽培裝置中,該置放構件為一空心浮體,以增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之浮力。
又,由圖4所示可知,在該栽培土容器之該植栽置放部之周緣具有一外壁215,用以防止土壤之溢出。
如同第一實施例搬,於本第二實施例中,該裝水容器、該栽 培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形狀對應,且該裝水容器、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對應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其他形狀。
第5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浮置是栽培裝置的使用示意圖。如圖5所示,其係將圖4所示之構成元件組合在裝水容器240內,在此不贅述,並置入栽培土241、水242及植物243。
20‧‧‧浮置式栽培裝置
210‧‧‧栽培土容器
211‧‧‧容置中空體
212‧‧‧植栽置放部
213‧‧‧開口
214‧‧‧入水孔
215‧‧‧外壁
216‧‧‧底部
220‧‧‧吸水構件
221‧‧‧中空部件
222‧‧‧中空頂部面
230‧‧‧置放構件
240‧‧‧裝水容器

Claims (7)

  1. 一種浮置式栽培裝置,包括:一具浮力之栽培土容器,用以浮置於一水溶液中,具有一柱體,其頂端為開口狀,包含:一位於中心處之容置中空體,一位於該頂端下側的內緣之植栽置放部,及一底部,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具有一開口,該植栽置放部與該容置中空體之頂部連接而形成一環狀,該底部具有一入水孔,用以使該水溶液進入;一吸水構件,用以吸收水溶液,具有一中空部件及一為環狀之中空頂部面,該中空頂部面位於該中空部件之頂部並與之連接,該中空部件對應套入於該栽培土容器之該容置中空體中,且該中空頂部面對應地覆蓋於該植栽置放部上,以用於置放土壤;以及一置放構件,置入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部件中且對應地置放於該容置中空體內,用以阻隔該土壤與該水溶液接觸,其中該土壤係置放該吸水構件之該中空頂部面及/或該置放構件之上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進一步包含一裝水容器,用以容納水溶液以及置放該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位於該水溶液的上方,並成為一蓄水式盆栽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吸水構件為一吸水布、一吸水棉或其他吸水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置放構件為一空 心浮體,以增加該浮置式栽培裝置之浮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栽培土容器之該植栽置放部之周緣具有一外壁,用以防止土壤之逸出。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裝水容器、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形狀對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浮置式栽培裝置,其中該裝水容器、該栽培土容器、該外壁及該吸水構件之對應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或其他形狀。
TW105213446U 2016-09-01 2016-09-01 浮置式栽培裝置 TWM539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446U TWM539777U (zh) 2016-09-01 2016-09-01 浮置式栽培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446U TWM539777U (zh) 2016-09-01 2016-09-01 浮置式栽培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9777U true TWM539777U (zh) 2017-04-21

Family

ID=59255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3446U TWM539777U (zh) 2016-09-01 2016-09-01 浮置式栽培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9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3780A (zh) * 2018-04-04 2018-08-03 南京笙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及移动式生物浮床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3780A (zh) * 2018-04-04 2018-08-03 南京笙迪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及移动式生物浮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20197B2 (en) Floating garden device
US8910418B2 (en) Floatable plant growth system and a floatation tray for use with the system
US4356665A (en) Self-watering planter
JP2004242501A (ja) 植物栽培方法及び植物栽培具及び植栽容器
US5247762A (en) Hydraulic planter system
TWM539777U (zh) 浮置式栽培裝置
GB2299254A (en) Plant container water-keeping assembly
TW201729673A (zh) 浮置式栽培裝置
JP2011139695A (ja) 水槽または水受け容器用の水足し注水用水位調整装置。
WO2006077669A1 (ja) 植木鉢
TWM524622U (zh) 浮置式栽培裝置
TWM532149U (zh) 儲水型栽培容器及其容槽
CN208624184U (zh) 一种具有埋藏式自动供水器的花盆结构
CN206611845U (zh) 一种浮置式栽培装置
JP3236838U (ja) 吸水鉢
KR101241135B1 (ko) 자동 물공급이 가능한 물기둥을 가지는 화분
JP3099005U (ja) 保湿型土無し植え込み式植物栽培容器
TWM486940U (zh) 水植物虹吸盆栽及培養液盒
JPH11318216A (ja) 定水位底面給水式植物栽培装置または水飲み給水装置関係品
JP3037905B2 (ja) 植木鉢を利用するプランター
CN209185183U (zh) 一种容器苗承载器
CN210094101U (zh) 一种带雨伞架的保水花盆
JP3102581U (ja) 植物栽培器具
CN210959795U (zh) 一种辅助浇花装置
TWM514717U (zh) 漂浮式花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