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9093U - 按鍵結構 - Google Patents

按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9093U
TWM539093U TW105217731U TW105217731U TWM539093U TW M539093 U TWM539093 U TW M539093U TW 105217731 U TW105217731 U TW 105217731U TW 105217731 U TW105217731 U TW 105217731U TW M539093 U TWM539093 U TW M5390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circuit board
upper cover
ring structur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7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宗韜
侯旻翔
塗建平
楊冬青
Original Assignee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州視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39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9093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按鍵結構
本創作關於供電設備技術領域,尤指一種按鍵結構。
原有的按鍵結構設計中,如第1圖所示,按鍵本體1通過按鍵彈力臂2安裝在機構主體3上,按鍵本體1和彈力臂2為硬塑膠材料製成的一體結構,為了滿足按壓要求,按鍵本體1的兩側分別設置一個彈力臂2,按鍵本體1與彈力臂2之間只有兩個連接點,按壓按鍵本體1時會發生槓桿效應,按鍵本體1的直徑越大,槓桿效應越明顯,如果按鍵本體1的直徑過大,在按壓按鍵本體1時,按鍵本體1容易側翻由此會出現卡鍵或者按鍵失效的風險。
此外,在原有按鍵的結構設計中,按鍵開關設於電路板上,電路板置於機構本體上,電路板的支點在四周,電路板的中心底部沒有支撐,當電路板的面積大到一定尺寸時,按壓按鍵開關時,電路板容易發生變形進而出現下陷的風險。
本創作首先要解決的是原有的按鍵結構在按壓按鍵本體出現卡鍵或按鍵失效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按鍵結構,包含上蓋、按鍵本體、彈力臂、機構本體和設有按鍵開關的電路板,該電路板設於該機構本體的上方,該彈力臂設於該電路板的上方並將該按鍵開關包覆在其內部,該上蓋蓋合於該按鍵本體上,且該上蓋上設有使該按鍵本體露出的第一通孔;該彈力臂包含內環結構、外環結構以及設於該內環結構和外環結構之間的環形緩衝部,該內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該按鍵本體進行卡接;該外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該上蓋進行卡接。
本創作進一步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原有按鍵結構在按壓按鍵開關時電路板容易發生變形進而出現下陷的風險。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進一步地,本創作的按鍵結構中,該電路板的邊緣支撐在該機構本體的上方,該機構本體的上表面位於該電路板的下方設有第一凸起。
作為較佳方案,該按鍵本體由硬塑膠製成,該彈力臂由軟塑膠或矽膠製成。
作為較佳方案,該環形緩衝部的截面為中間薄兩端厚的結構。
該內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內安裝座,每個該內安裝座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該按鍵本體進行卡接;該外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外安裝座,每個該外安裝座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該上蓋進行卡接。
作為較佳方案,該內安裝座上設有第一定位孔,該按鍵本體上設有與該第一定位孔相對應的第二凸起,該第二凸起和第一定位孔卡接;該外安裝座上設有第二定位孔,該上蓋上設有與該第二定位孔相對應的第三凸起,該第三凸起與第二定位孔卡接。
作為較佳方案,該內安裝座和外安裝座均設置為均勻佈置的四個。
作為較佳方案,該第一凸起位於該按鍵開關的正下方。
作為較佳方案,該上蓋的下表面設有多個連接柱,該電路板和機構本體上分別設有與該連接柱相對應的過孔,一連接件依次穿過該機構本體的過孔和該電路板的過孔與該上蓋的連接柱連接。
作為較佳方案,該上蓋的上表面與該連接柱相對的位置設有第四凸起。
作為較佳方案,該按鍵結構還包含與該上蓋相互蓋合的下蓋,該下蓋上設有使該機構本體露出的第二通孔。
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按鍵結構,彈力臂包含環形緩衝部,該環形緩衝部的內側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按鍵本體卡接,環形緩衝部的外側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於上蓋卡接,環形緩衝部在按鍵按壓時提供緩衝的效果,由此可提高按鍵本體按壓時的穩定性,對於直徑較小或較大的按鍵本體,都沒有明顯的槓桿效應,使得按鍵本體不易側翻進而發生卡鍵或按鍵失效的問題,提高了按鍵的使用手感,本實施例的按鍵結構特別適用於直徑較大的按鍵本體使用。
進一步地,在機構本體上位於電路板的下方設有第一凸起,該第一凸起對電路板起到支撐的作用,可提高按鍵使用時的可靠性,電路板不易發生變形,有效防止電路板下陷。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創作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創作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創作,但不用來限制本創作的範圍。
如第2圖所示,本創作按鍵結構的一種實施例,其包含上蓋30、按鍵本體10、彈力臂20、機構本體60和設有按鍵開關40的電路板,電路板設於機構本體60的上方,彈力臂20設於電路板的上方並將按鍵開關40包覆在其內部,按鍵本體10設於彈力臂20的上方,上蓋30蓋合於按鍵本體10的上方,且上蓋30上設有使按鍵本體10露出的第一通孔32,該第一通孔32與按鍵本體10位置相對,且二者尺寸相匹配;本創作的彈力臂20和按鍵本體10為分體式,彈力臂20包含內環結構、外環結構以及設於內環結構和外環結構之間的環形緩衝部21,內環結構設於環形緩衝部21的內側,外環結構環形緩衝部21的外側,其中,內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按鍵本體10進行卡接;外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上蓋30進行卡接;當按鍵本體10被按壓時,會通過彈力臂20把壓力均勻分散,本創作可提高按鍵本體10按壓時的穩定性,對於直徑較小或較大的按鍵本體10,都沒有明顯的槓桿效應,由此使得按鍵本體10不易側翻進而發生卡鍵或按鍵失效的問題,提高了按鍵的使用手感,本實施例的按鍵結構特別適用於直徑較大的按鍵本體10使用。
此外,按鍵結構還包含與上蓋30相互蓋合的下蓋70,電路板50設於機構本體60的上表面,下蓋70上設有使機構本體60露出的第二通孔,由此使得:機構本體60的內側與電路板50上的發熱器件接觸,而機構本體60的外側裸露在外面,既有散熱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按鍵結構的整體外觀性。
按鍵本體10由硬質非金屬材料製成,彈力臂20由軟質彈性非金屬材料製成,較佳地,按鍵本體10由硬塑膠製成,彈力臂20由軟塑膠或矽膠製成,由此可提高按鍵本體10按壓時壓力的分散作用,進而可進一步提高按鍵的使用手感。
結合第3圖和第4圖所示,內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內安裝座22,內安裝座22固定連接在環形緩衝部21的內側,每個內安裝座22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按鍵本體10進行卡接。較佳地,內安裝座22設為均勻佈置的四個,需要說明的是,還可以設置為四個以上,如五個、六個等,為了確保彈力臂20的彈性作用,較佳為四個。在本實施例中,內安裝座22上設有第一定位孔24,按鍵本體10上設有與第一定位孔24相對應的第二凸起11,第二凸起11和第一定位孔24卡接,一個第二凸起11和一個第一定位孔24相配合卡接形成一個卡接位,由此實現按鍵本體10和彈力臂20的卡接。此外還可以是,內安裝座22上設置第二凸起,而在按鍵本體10上設置相對應的第一定位孔,由此同樣可以通過第二凸起和第一定位孔卡接的方式實現按鍵本體10與彈力臂20的卡接。
結合第3圖和第5圖所示,外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外安裝座23,外安裝座23固定在環形緩衝部21的外側,每個外安裝座23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上蓋30進行卡接。較佳地,外安裝座23設為均勻佈置的四個,需要說明的是,還可以設置為四個以上,如五個、六個等,為了確保彈力臂20的彈性作用,較佳為四個。在本實施例中,外安裝座23上設有第二定位孔25,上蓋30上設有與第二定位孔25相對應的第三凸起31,第三凸起31與第二定位孔25卡接,一個第三凸起31與一個第二定位孔25卡接形成一個卡接位,由此實現了按鍵本體10和彈力臂20的卡接。此外還可以是,外安裝座23上設有第三凸起31,上蓋30上設置相對應的第二定位孔25,由此同樣可以通過第三凸起31和第二定位孔25卡接的方式實現上蓋30與彈力臂20的卡接。
其中,內安裝座22可以設置在環形緩衝部21內側的任意位置,相應地,外安裝座23也可以設置在環形緩衝部21外側的任意位置,為了使得按鍵本體10的壓力能夠通過內安裝座22和外安裝座23更直接地分散,較佳地,本實施例的內安裝座22和外安裝座23相對設置在環形緩衝部21的內外兩側。
較佳地,在彈力臂20的環形緩衝部21的上表面設有環形凹槽26,由此可提高彈力臂20的彈力,增加使用時的手感。按鍵本體10的下表面設有與該環形凹槽26相對應的環形凸起12,該環形凸起12與環形凹槽26卡接,以提高按鍵本體10與彈力臂20的連接結構的穩定性,避免彈力臂20發生過大的彈性形變。
此外,作為按鍵結構的另一個實施例,彈力臂20的內環結構、外環結構還可以為一體式環形結構,並在為一體式環形結構的內環結構上、外環結構上分別設置至少三個卡接位,用以分別與按鍵本體10、上蓋30卡接。
進一步地,如第6圖所示,電路板50的邊緣支撐在機構本體60的上方,較佳地:機構本體60的上表面與電路板50相對的位置設有凹陷61,電路板50的邊緣支撐在該凹陷61側壁的上方;機構本體60的上表面較佳為凹陷61的內部且位於電路板50的下方設有第一凸起80,該第一凸起80對電路板50起到支撐的作用,可提高按鍵使用時的可靠性,電路板50不易發生變形,有效防止電路板50下陷。
電路板50的邊緣與機構本體60的側壁可拆卸連接,較佳地,電路板50的邊緣與機構本體60的側壁卡接,具體是可以通過卡接件進行卡接。
第一凸起80可位於電路板50下方的任意位置,該第一凸起80可設置為一個或多個,第6圖和第7圖所示為設置一個第一凸起80的結構,第8圖為設置兩個第一凸起80的結構,第一凸起80的位置可以是位於按鍵開關40的正下方,也可以是位於電路板50下方的其它位置,由於按鍵開關40是按壓點,壓力的受力點,因此,較佳地,如第6圖和第7圖所示,第一凸起80位於按鍵開關40的正下方,由此在向下按壓按鍵開關40時,第一凸起80可直接對電路板50所受到的壓力產生相反的抵抗力,加強了對電路板50的支撐作用。其中,為了方便按鍵的使用和安裝,按鍵開關40位於電路板50的中間位置,相應地,可將第一凸起80設於電路板50下方的中間位置。
第一凸起80的頂部與電路板50的底部應做到基本持平,為了方便加工,如第8圖所示,第一凸起80的頂部與電路板50的底部之間具有一定的間隙L,該間隙L可避免第一凸起80將電路板50頂起導致電路板50的邊緣翹起而影響按鍵的使用。該間隙L可為0.1-0.4mm,較佳為0.2mm。第一凸起80可以為任意的形狀,如可以是圓柱體、圓錐體、多面體或其它規則或不規則的形狀。此外,為了方便脫模,第一凸起80的頂部設有拔模斜度。第一凸起80可以是與機構本體60一體成型的結構,第一凸起80也可以是與機構本體60可拆卸連接的結構,其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加工。
上蓋30的下表面設有多個連接柱33,電路板50和機構本體60上分別設有與連接柱33相對應的過孔,通過連接件依次穿過機構本體的過孔62和電路板的過孔51與上蓋30的連接柱33連接,由此將上蓋30、電路板50和機構本體60連接在一起,並將按鍵本體、彈力臂20和按鍵開關40限制在上蓋30和電路板50之間。為了解決上蓋30的連接柱33在注塑工藝導致的縮水、應力痕等不良問題,以提高產品的生產率,上蓋30的上表面與連接柱33相對的位置設有第四凸起34。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彈力臂20包含環形緩衝部21,該環形緩衝部21的內側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按鍵本體10卡接,環形緩衝部21的外側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上蓋30卡接,環形緩衝部21在按鍵按壓時提供緩衝的效果,由此可提高按鍵本體10按壓時的穩定性,對於直徑較小或較大的按鍵本體10,都沒有明顯的槓桿效應,由此使得按鍵本體10不易側翻進而發生卡鍵或按鍵失效的問題,提高了按鍵的使用手感,本實施例的按鍵結構特別適用於直徑較大的按鍵本體10使用;此外,在電路板50的下方設置第一凸起80作為支撐結構,可提高按鍵使用的可靠性,防止電路板50下陷變形。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1‧‧‧按鍵本體
2‧‧‧彈力臂
3‧‧‧機構主體
10‧‧‧按鍵本體
11‧‧‧第二凸起
12‧‧‧環形凸起
20‧‧‧彈力臂
21‧‧‧環形緩衝部
22‧‧‧內安裝座
23‧‧‧外安裝座
24‧‧‧第一定位孔
25‧‧‧第二定位孔
30‧‧‧上蓋
31‧‧‧第三凸起
32‧‧‧第一通孔
33‧‧‧連接柱
34‧‧‧第四凸起
40‧‧‧按鍵開關
50‧‧‧電路板
51‧‧‧電路板的過孔
60‧‧‧機構本體
61‧‧‧凹陷
62‧‧‧機構本體的過孔
70‧‧‧下蓋
80‧‧‧第一凸起
第1圖為先前技術中原有按鍵的結構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的按鍵結構的分解圖。
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中的彈力臂的結構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中的按鍵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中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中按鍵開關、電路板與機構本體配合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中按鍵開關、電路板與機構本體配合的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8圖本創作的另一個實施例機構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10‧‧‧按鍵本體
20‧‧‧彈力臂
30‧‧‧上蓋
32‧‧‧第一通孔
34‧‧‧第四凸起
40‧‧‧按鍵開關
50‧‧‧電路板
60‧‧‧機構本體
70‧‧‧下蓋
80‧‧‧第一凸起

Claims (11)

  1. 一種按鍵結構,包含一上蓋、一按鍵本體、一彈力臂、一機構本體和設有一按鍵開關的一電路板,其中該電路板設於該機構本體的上方,該彈力臂設於該電路板的上方並將該按鍵開關包覆在其內部,該上蓋蓋合於該按鍵本體上,且該上蓋上設有使該按鍵本體露出的一第一通孔;該彈力臂包含一內環結構、一外環結構以及設於該內環結構和該外環結構之間的一環形緩衝部,該內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該按鍵本體進行卡接;該外環結構通過至少三個卡接位與該上蓋進行卡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電路板的邊緣支撐在該機構本體的上方,該機構本體的上表面位於該電路板的下方設有一第一凸起。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按鍵本體由硬塑膠製成,該彈力臂由軟塑膠或矽膠製成。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環形緩衝部的截面為中間薄兩端厚的結構。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內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內安裝座,每一該內安裝座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該按鍵本體進行卡接;該外環結構包含至少三個周向佈置的外安裝座,每一該外安裝座分別通過一個卡接位與該上蓋進行卡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內安裝座上設有一第一定位孔,該按鍵本體上設有與該第一定位孔相對應的一第二凸起,該第二凸起和該第一定位孔卡接;該外安裝座上設有一第二定位孔,該上蓋上設有與該第二定位孔相對應的一第三凸起,該第三凸起與該第二定位孔卡接。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內安裝座和該外安裝座均設置為均勻佈置的四個。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第一凸起位於該按鍵開關的正下方。
  9.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上蓋的下表面設有多個連接柱,該電路板和該機構本體上分別設有與該連接柱相對應的過孔,一連接件依次穿過該機構本體的過孔和該電路板的過孔與該上蓋的該連接柱連接。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上蓋的上表面與該連接柱相對的位置設有一第四凸起。
  11.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按鍵結構,其中該按鍵結構還包含與該上蓋相互蓋合的一下蓋,該下蓋上設有使該機構本體露出的一第二通孔。
TW105217731U 2016-02-25 2016-11-21 按鍵結構 TWM53909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142593.XU CN205487857U (zh) 2016-02-25 2016-02-25 一种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9093U true TWM539093U (zh) 2017-04-01

Family

ID=56679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7731U TWM539093U (zh) 2016-02-25 2016-11-21 按鍵結構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205487857U (zh)
TW (1) TWM539093U (zh)
WO (1) WO20171438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450B (zh) * 2017-10-13 2019-06-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US10373779B2 (en) 2017-06-01 2019-08-0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10950394B2 (en) 2017-06-01 2021-03-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64593U (zh) * 2016-02-25 2016-09-0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下陷的按键结构
CN205487858U (zh) * 2016-02-25 2016-08-1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卡键的按键结构
CN107180715B (zh) * 2017-07-24 2019-11-05 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超行程结构的按钮
CN108916687A (zh) * 2018-07-11 2018-11-30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尾部充放电的照明装置
CN109688753A (zh) * 2019-02-20 2019-04-26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发板保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8120B2 (ja) * 2003-06-16 2010-03-1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2008047421A (ja) * 2006-08-16 2008-02-28 Sony Corp 操作装置
CN104681333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按键机构
CN205487858U (zh) * 2016-02-25 2016-08-17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卡键的按键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73779B2 (en) 2017-06-01 2019-08-0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of
US10950394B2 (en) 2017-06-01 2021-03-16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 switch with noise reduction capability
TWI661450B (zh) * 2017-10-13 2019-06-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組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487857U (zh) 2016-08-17
WO2017143869A1 (zh) 2017-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9093U (zh) 按鍵結構
TWI396216B (zh) 彈壓式按鍵
US20110284355A1 (en) Keyboard
WO2016183982A1 (zh) 剪刀脚键盘的按键结构
WO2018040825A1 (zh) 一种底部粘接硬质片的软胶键盘
US20180277318A1 (en) Keyboard structure
TWM498913U (zh) 按鍵結構及鍵盤模組
TWI723281B (zh) 鍵盤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M572566U (zh) High balance ultra-thin key switch
TWI475585B (zh)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WO2018072524A1 (zh) 一种具有凸形开关硬质片的软胶键盘
US8450626B2 (en) Press key
TW201640546A (zh) 磁力鍵盤
TWM536788U (zh) 按鍵排氣結構改良
TW201826309A (zh) 薄型按鍵結構
TWM535834U (zh)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JP2007287347A (ja) スイッチ装置
WO2017143867A1 (zh) 一种防下陷的按键结构
TWI664654B (zh) 按鍵裝置以及鍵盤
TWM467938U (zh) 具有機構干涉的低行程按鍵及包含該低行程按鍵之鍵盤
TWI543026B (zh) 具有支撐功能的彈性元件、及其相關的按鍵與鍵盤
TW201432759A (zh) 按鍵結構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US11791110B2 (en) Key structure
CN208938853U (zh) 一种防尘防水轻触开关
CN206076124U (zh) 一种顶部粘接硬质片的软胶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