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8994U - 扣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扣接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38994U TWM538994U TW105216405U TW105216405U TWM538994U TW M538994 U TWM538994 U TW M538994U TW 105216405 U TW105216405 U TW 105216405U TW 105216405 U TW105216405 U TW 105216405U TW M538994 U TWM538994 U TW M53899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astening device
- sleeve
- protrusion
- recess
- limi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37 moulding (plastic)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224 diss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004—Joining sheets, plates or panels in abutting relationshi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扣接裝置,尤指一種可作為至少二板體之扣接使用,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者。
按,一般用以結合二板體(如:電路板或一般板材)時,通常係以螺絲鎖入之方式,將二板體以不易分離之方式加以固定,藉以確保該二板體間之穩固結合,而不易發生彼此分離之情形。
然,以上述習用之固定方式而言,雖可將二板體以不易分離之方式固定結合,但除造成有不易組裝之情況外,更會因螺絲之固定結合方式,而使二板體造成有不易拆卸之情況發生。
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扣接裝置,以使其有效改善習用之缺失,將是本創作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出一種扣接裝置,以期達到可於結合至少兩板體時,利用該套筒底面以及固定桿一端之限位部分別由上方板體及下方板體加以扣接,當卸除時係使固定桿一端之限位部由下方板體移開,進而讓該等板體加以脫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扣接裝置,其包含有:一該套筒;活動設於該套筒中之一固定桿,該固定桿之兩端係分別包括有
延伸出該套筒頂端之一連接部、及一限位部;以及設於該套筒縱向或側向且與該連接部結合或與固定桿一體成型之一操作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中係進一步包含有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之一端係抵頂該套筒,另一端係抵頂該固定桿或該操作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之頂面係包括有一頂掣部,該頂掣部之外緣至少具有相鄰之一第一限制面及一第二限制面,該第一限制面之反向係具有一第三限制面。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二限制面及該第三限制面之間係具有一曲弧面。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係具有連通該頂掣部並供該固定桿設置之一穿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頂掣部內緣具有連通該穿孔之一組接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一對應組接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固定桿之連接部係具有一軸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係包括有一施力部或設於該施力部一側之一第一軸板或設於該施力部另一側之一第二軸板或延伸設於該第一軸板之一擋板、或延伸設於該第二軸板之一導引板,該第一軸板或該第二軸板之側緣係抵靠頂掣部之頂面。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軸板或該第二軸板係設有貫孔,而該貫孔係與該軸孔連通,且該貫孔與該軸孔中係穿設一樞軸。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彈性元件之一端或兩端係分別具有設一固接部,而該固接部係設於套筒之組接部或該固定桿之對應組接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中係具有一止擋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抵靠於止擋部之一延伸部,或固定桿之限位部底靠於止擋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之底部設置有一對接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對接部係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SMT表面黏著、黏接或扣接方式用以與一板體組接,或與板體一體成型。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或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之內壁面上係設有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可位於該第一凹部或該第二凹部中。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部或該第二凸部可位於該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中。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部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之一第一側邊,或該第一凸部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之一第二側邊。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二凸部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之一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凸部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之一第二側邊。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係具有一干涉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以橫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該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以縱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係為一體型之彈片或非一體成型之彈扣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該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為可供容置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之凹槽。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彈性元件之一端係抵頂於該套筒,而該彈性元件之另一端係抵頂於該操作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限位部為外螺紋體、內螺紋體、外扣式、內扣式、柱體式、凸扣式或凹扣式。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係具有一與該連接部結合之套接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至少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與該限位部係相互干涉、相互抵頂、相互活動限位、相互固定限位、或相互暫時限位。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限位部係為凸部、凹部、階層部、弧部或曲面。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係為剖槽、凹槽或穿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軌道,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至少一定位部,該定位部係於軌道中進行縱向移動後,再橫向移動。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軌道中係具有一限位部用以在定位部於軌道中縱向或橫向移動時與定位部干涉限位。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係於軌道中進行縱向移動後與限位部干涉限位。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係於軌道中進行橫向移動後與限位部干涉限位。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係具有位於定位部至少一側之剖槽或凸槽,以供該定位部獨立活動、型變活動或彈性活動。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限位部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與該限位部相互干涉限位之至少一對應限位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限位部係設於該套筒之側方或縱向或橫向位置,而該對應限位部係設於該操作部之側方或縱向或橫向位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係具有一接合部,而該接合部係用以與該連接部結合或一體成型。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承載模組,該承載模組係具有多數容置單元,而該等容置單元係可供放置該扣接裝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承載模組之一面上係可設有一蓋體,而該蓋體係可封閉該等容置單元。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係為縱向或橫向設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係為水平式垂直設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或剖槽係為縱向或橫向設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定位部或剖槽係為水平式垂直設置。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以塑膠成型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成型。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操作部上方具有用以成型操作部之塑膠模具脫模之穿孔。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脫模之穿孔用以以模具成型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為塑膠材質對接部為金屬材質或套筒與對接部皆為塑膠材質或套筒與對接部皆為金屬材質。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套筒與對接部以塑膠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結合。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對接部與一板體一體成型。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抵靠於套筒內之一延伸部。
上述之扣接裝置中,該限位部或延伸部與止擋部為縱向止擋或橫向止擋。
藉此,本創作之扣接裝置,可於結合至少兩板體時,由該套筒底面抵靠於上方板體,再轉動操作部帶動固定桿,以利用該套筒底面以及固定桿一端之限位部分別由上方板體及下方板體加以扣接,當卸除時係反向轉動操作
部,使固定桿一端之限位部由下方板體移開,進而讓該等板體加以脫離而達到快速結合以及易於卸除之功效。
1‧‧‧套筒
11‧‧‧頂掣部
111‧‧‧第一限制面
112‧‧‧第二限制面
113‧‧‧第三限制面
114‧‧‧曲弧面
12‧‧‧穿孔
121‧‧‧組接部
2‧‧‧固定桿
21‧‧‧連接部
211‧‧‧軸孔
22‧‧‧限位部
23‧‧‧對應組接部
231‧‧‧插槽
3‧‧‧操作部
31‧‧‧施力部
32‧‧‧第一軸板
321‧‧‧擋板
322、332‧‧‧貫孔
33‧‧‧第二軸板
331‧‧‧導引板
34‧‧‧樞軸
4‧‧‧彈性元件
41、42‧‧‧固接部
5、5a‧‧‧板體
51、51a‧‧‧穿孔
6、6a、6b、6c、6d、6e、6f、6g、6h‧‧‧套筒
61‧‧‧止擋部
62、62a、62e‧‧‧第一凸部
620、620a、620c、620d‧‧‧第一凹部
621、621a‧‧‧第一側邊
622、622a‧‧‧第二側邊
623c‧‧‧干涉部
624e‧‧‧彈性元件
625e‧‧‧頂推柱
63、63a、63e‧‧‧第二凸部
630、630a、630d‧‧‧第二凹部
631、631a‧‧‧第一側邊
632、632a‧‧‧第二側邊
64、64a‧‧‧對接部
65b‧‧‧限位槽
66f‧‧‧限位部
67g‧‧‧軌道
671g、68h‧‧‧限位部
7、7a‧‧‧固定桿
71、71a‧‧‧連接部
72、72a、72b‧‧‧限位部
73‧‧‧延伸部
8、8a、8b、8c、8d、8e、8f、8g、8h、8i、8j‧‧‧操作部
80j‧‧‧對應限位部
81‧‧‧套接部
82、82a、82d、82e、82f‧‧‧第一凸出部
821f‧‧‧彈性元件
822f‧‧‧頂推柱
83、83a、83d、83e、83f‧‧‧第二凸出部
84b‧‧‧手柄
85c‧‧‧接合部
86g‧‧‧第一凹陷部
87g‧‧‧第二凹陷部
88h、89i‧‧‧定位部
891i‧‧‧剖槽
800‧‧‧穿孔
9、9a‧‧‧彈性元件
A‧‧‧承載模組
A1‧‧‧容置單元
A2‧‧‧蓋體
B‧‧‧扣接裝置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3~圖8]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9]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10]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11~圖13]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解扣狀態示意圖。
[圖14~圖16]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下壓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17~圖19]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扣合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0]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21]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2]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3]係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4]係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5]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26]係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27]係本創作第九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28]係本創作第十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29]係本創作第十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圖30]係本創作第十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31]係本創作第十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圖32]係本創作第十四實施例示意圖。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請參閱圖1~圖8,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扣接裝置,其至少係包含有一該套筒1、一固定桿2、一操作部3以及一彈性元件4所構成。
上述所提該套筒1之頂面係包括有一頂掣部11,該頂掣部11之外緣至少具有相鄰之一第一限制面111及一第二限制面112,該第一限制面111之反向係具有一第三限制面113,而該第二限制面112及該第三限制面113之間係具有一曲弧面114,且該套筒1係具有連通該頂掣部11一穿孔12,並於該頂掣部11內緣具有連通該穿孔12之一組接部121,而該阻接部121可為凹槽或其他形式。
該固定桿2係活動設於該套筒之穿孔12中,而該固定桿2之兩端係分別包括有延伸出該套筒1所設頂掣部11頂端之一連接部21、及位於該套筒1底部之一限位部22,且該固定桿2鄰近限位部22之適當處係具有一對應組接部23,該對應組接部23係設有一插槽231或其他組接之形式,且該固定桿2之連接部21係具有一軸孔211。
該操作部3係可縱向或側向設於該套筒1頂端且與該固定桿2之連接部21結合,或與固定桿2一體成型,而該操作部3係包括有一施力部31、設於
該施力部31一側之一第一軸板32、設於該施力部31另一側之一第二軸板33、延伸設於該第一軸板32之一擋板321、及延伸設於該第二軸板33之一導引板331,該第一軸板32及該第二軸板33之側緣係抵靠頂掣部11之頂面,其中該第一軸板32及該第二軸板33係分別設有相對向之一貫孔322、332,而該等貫孔322、332係與該軸孔211連通,且該等貫孔322、332與該軸孔211中係穿設一樞軸34。
該彈性元件4係設於該套筒1中,而該彈性元件4之一端係連接該套筒1,另一端係連接該操作部3,其中該彈性元件4之兩端係分別具有設一固接部41、42,而該等固接部41、42係分別設於該頂掣部11內面之組接部121與該固定桿2之插槽231。
當本創作於運用時,係可作為結合至少兩個相互層疊之板體5、5a,今本創作係以結合兩個板體5、5a為實施例,而當結合時,係將兩板體5、5a相互層疊,並使兩板體5、5a上之穿孔51、51a相互對應,並將該套筒1之底面抵靠於上方板體5之頂面上,並對應穿孔51、51a,之後將操作部3之施力部31向下扳動;於此實施例中操作部3尚未作動時,係以第一軸板32及第二軸板33之側緣抵靠套筒1之頂掣部11頂面,使該施力部31直向設於頂掣部11頂面,並同時以樞軸34配合連接部21將固定桿2往上拉提,讓固定桿2之對應組接部23與套筒1壓縮該彈性元件4,並讓第一軸板32之擋板321扺靠於第一限制面111上,而由於第一限制面111與擋板321係為兩平面之相互扺靠形成限制,因此,使得該操作部3於此狀態之下無法進行向左或向右之轉動;當欲進行扣接之作動時,則如前述將施力部31向下扳動,使該施力部31與套筒1呈垂直狀態。
而當施力部31向下扳動時,該第一軸板32之擋板321係向上移開第一限制面111,而讓第二軸板33之導引板331扺靠於該第二限制面112上,並以
樞軸34配合連接部21將固定桿2往下推動,使固定桿2之限位部22由套筒1之底面透過上方板體5之穿孔51伸出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此時該限位部22係與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同向),並同時因固定桿2之位移而同時讓彈性元件4獲得釋放,藉以使固定桿2利用彈性元件4之配合,除易於向下位移之外,更可因彈性元件4之扺頂使該固定桿2不易縮入套筒1,之後再將施力部31往一側轉動,由於該第二限制面112與該第三限制面113之間係設置曲弧面114,故可讓扺靠於該第二限制面112上之導引板331,利用曲弧面114之弧面導引,而由第二限制面112轉向至第三限制面113,並同時以樞軸34配合連接部21帶動固定桿2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2之限位部22轉向而扺靠於下方板體5a之底面,如此,即可利用該套筒1底面以及固定桿2一端之限位部22分別將上方板體5及下方板體5a加以扣接。
而當卸除時,係反向轉動施力部31,使導引板331利用曲弧面114之弧面導引而由第三限制面113轉向至第二限制面112,並同時以樞軸34配合連接部21帶動固定桿2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2之限位部22與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同向,而讓限位部22移開下方板體5a之底面,之後再將施力部31向上扳動,使讓第二軸板33之導引板331移開於該第二限制面112上,同時讓該第一軸板32之擋板321係扺靠於第一限制面111,並以樞軸34配合連接部21將固定桿2往上拉提,讓固定桿2之對應組接部23與套筒1壓縮該彈性元件4,使固定桿2之限位部22縮入套筒中,如此,即可完成卸除之動作,而讓兩板體5、5a加以分離。
請參閱圖9~圖19,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解扣狀態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下壓使用狀態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扣合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除上述第一實施例所提結構型態之外,亦可為本第二實
施例所提之結構型態,而該第二實施例中係包含有一該套筒6、一固定桿7、一操作部8以及一彈性元件9所構成。
該套筒6中係具有一止擋部61,且該套筒61之外緣係設有二呈反向設置之第一凸部62或第二凸部63,而該第一凸部62及該第二凸部63相對向之兩側係分別形成一第一凹部620或一第二凹部630,並於該套筒6之底部設置有一對接部64,其中該第一凸部62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620之一第一側邊621,該第一凸部62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630之一第二側邊622,而該第二凸部63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620之一第一側邊631,該第二凸部63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630之一第二側邊632,而該套筒6為塑膠材質對接部64為金屬材質,或套筒6與對接部64皆為塑膠材質,或套筒6與對接部64皆為金屬材質,另該套筒6與對接部64係可以塑膠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結合。
該固定桿7係活動設於該套筒6中,而該固定桿6之兩端係分別包括有延伸出該套筒6頂端之一連接部71、及位於該套筒6底部之一限位部72,且該固定桿7之適當處係具有抵靠於止擋部61之一延伸部73,或以限位部72與止擋部61止擋。
該操作部8係可縱向或側向設於該套筒6頂端且與該固定桿7之連接部71結合,或與固定桿7一體成型,而該操作部8係包括有係具有一與該連接部71結合之套接部81,且該操作部8之內壁面上係設有相對向之第一凸出部82或第二凸出部83,而該第一凸出部82或第二凸出部83係分別位於該第一凹部620或該第二凹部630中,而該第一凸出部82與第二凸出部83係為縱向或橫向設置或水平式垂直設置,而該操作部8係以塑膠成型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成型,且該操作
部8上方具有用以成型操作部之塑膠模具脫模之穿孔800,而該脫模之穿孔800用以以模具成型第一凸出部82或第二凸出部83或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
該彈性元件9係設於該套筒6中,且該彈性元件9之一端係固定於該套筒6,而該彈性元件9之另一端係固定於該操作部8。
當本創作於運用時,係可將兩板體5、5a相互層疊,並使兩板體5、5a上之穿孔51、51a相互對應(而該上方板體5之穿孔51為大孔徑,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為小孔徑),並將該套筒6以對接部64插設於上方板體5之穿孔51中,而該對接部64係可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SMT表面黏著、黏接或扣接方式用以與一板體5組接,或該對接部64可與板體5一體成型,且使對接部64之底面抵靠於上方板體5之頂面上,之後將操作部8往下壓,使固定桿7之延伸部73由套筒6之止擋部61移開;於此實施例中當操作部8尚未下壓作動時,係以固定桿7之延伸部73扺靠於套筒6之止擋部61上,並使操作部8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之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之一第一側邊631,而該第二凸出部83之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之一第二側邊622,且該彈性元件9係呈釋放狀態,而藉由彈性元件9之頂推力將操作部8以預定之距離底頂於套筒6上,而由於固定桿7之延伸部73與套筒6之止擋部61係相互扺靠形成限制,因此,使得該操作部8於此狀態之下無法進行向左或向右之轉動;當欲進行扣接之作動時,則如前述將操作部8往下壓。
而當操作部8往下壓時,係使固定桿7之延伸部73由套筒6之止擋部61移開,且使第一凸出部82及第二凸出部83於該第一凹部620及第二凹部630中直線向下滑動,藉以由操作部8將固定桿7往下推動,使固定桿7之限位部72由套筒6底面之對接部64透過上方板體5之穿孔51伸出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此時該限位部22係與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同向),並同時因固定桿7之位移而同時壓
縮該彈性元件9,之後再將操作部8往一側轉動,並帶動第一凸出部82及第二凸出部83於該第一凹部620及該第二凹部630往一側移動,使操作部8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之一第一側邊621,而該第二凸出部83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之一第一側邊631,並同時以操作部8帶動固定桿7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7之限位部72轉向而扺靠於下方板體5a之底面,如此,即可利用該套筒6底面以及固定桿7一端之限位部72分別將上方板體5及下方板體5a加以扣接。
而當卸除時,係反向轉動操作部8,使操作部8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之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之一第一側邊631,而該第二凸出部83之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之一第二側邊622,並該彈性元件9係呈釋放狀態,且同時帶動固定桿7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7之限位部72與下方板體5a之穿孔51a同向,而讓限位部72移開下方板體5a之底面,並因彈性元件9係之彈性釋放,而將操作部8往上頂推且同時將固定桿7往上拉提,讓第一凸出部82及第二凸出部83於該第一凹部620及第二凹部630中直線向上滑動,使固定桿7之限位部72縮入套筒中,如此,即可完成卸除之動作,而讓兩板體5、5a加以分離。
請參閱圖20及圖21,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之不同處係在於,該套筒6a之外緣係設有二呈反向設置之第一凸部62a或第二凸部63a,而該第一凸部62a及該第二凸部63a相對向之兩側係分別形成一第一凹部620a或一第二凹部630a,並於該套筒6a之底部設置有一對接部64a,其中該第一凸部62a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620a之一第一側邊621a,該第一凸部62a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630a之一第二側邊622a,而該第二凸部63a一側係
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620a之一第一側邊631a,該第二凸部63a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630a之一第二側邊632a;該固定桿7a之兩端係分別包括有連接部71a及限位部72a;即省略第二實施例中之止擋部61與延伸部73。
如此,可於運用時,將該套筒6a以對接部64a設於上方板體5,且使對接部64a之底面抵靠於上方板體5之頂面上,此時,該彈性元件9a係呈放鬆狀態,之後將操作部8a往一側旋轉,且同時帶動彈性元件9a旋轉,使該彈性元件9a儲存一旋轉能量,並使第一凸出部82a及第二凸出部83a於該第一凹部620a及該第二凹部630a往一側移動,使操作部8a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a之一第一側邊621a,而該第二凸出部83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a之一第一側邊632a,並同時以操作部8a帶動固定桿7a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7a之限位部72a與兩板體5、5a之穿孔對應,之後再將操作部8a往下壓,使第一凸出部82a及第二凸出部83a於該第一凹部620a及第二凹部630a中直線向下滑動,藉以由操作部8a將固定桿7a往下推動,使固定桿7a之限位部72a穿出兩板體5、5a之穿孔,並同時因固定桿7a之位移而同時壓縮該彈性元件9a,使其儲存一壓縮能量,之後再將操作部8a往另一側轉動,並帶動第一凸出部82a及第二凸出部83a於該第一凹部620a及該第二凹部630a往一側移動,使操作部8a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a之一第二側邊622a,而該第二凸出部83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a之一第一側邊631a,並同時使彈性元件9a釋放該旋轉能量以帶動固定桿7a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7a之限位部72a轉向而扺靠於下方板體5a之底面,如此,即可利用該套筒6a底面以及固定桿7a一端之限位部72a分別將上方板體5及下方板體5a加以扣接。
而當卸除時,係再往一側轉動操作部8a,且同時帶動彈性元件9a旋轉,使該彈性元件9a儲存一旋轉能量,並使第一凸出部82a及第二凸出部83a於該第一凹部620a及該第二凹部630a往一側移動,使操作部8a內壁面所設第一凸出部82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一凸部62a之一第一側邊621a,而該第二凸出部83a之另一側面抵靠於第二凸部63a之一第一側邊632a,並同時以操作部8a帶動固定桿7a隨之轉動,進而讓固定桿7a之限位部72a與兩板體5、5a之穿孔對應,此時,即可放開操作部8a,使彈性元件9a釋放原先扣接時之壓縮能量,而將操作部8a往上頂推且同時將固定桿7a往上拉提,讓第一凸出部82a及第二凸出部83a於該第一凹部620a及第二凹部630a中直線向上滑動,使固定桿7a之限位部72a縮入套筒中,並同時釋放旋轉能量使操作部8a回復成員先未使用之狀態,如此,即可完成卸除之動作,而讓兩板體5、5a加以分離。
而在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中,該操作部8、8a係往一側漸縮而略呈水滴狀,除此之外該操作部8b亦可為第四實施例中之延長手柄84b之設計(如圖22所示)。且該操作部8c係具有一接合部85c,而該接合部85c係用以與該連接部71結合或一體成型(如圖23所示)。
如圖24所示,該固定桿7、7a之限位部72、72a如前述型態之外,該限位部72b亦可為外螺紋體(如圖24之a所示)、內螺紋體(如圖24之b所示)、外扣式(如圖24之c所示)、內扣式(如圖24之d所示)、柱體式(如圖24之e所示)、凸扣式或凹扣式。
請參閱圖25,係本創作第七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操作部8d之第一凸出部82d及第二凸出部83d(或第一凹陷部與第二凹陷部,本案係以第一凸出部與第二凸出部為實施
例)係以縱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而該套筒6b外緣係環設有與該第一凸出部82d、第二凸出部83d對應之限位槽65b,而該限位槽65b係具有與彈扣體對應之凹口(或凸點)與凹槽(或凸軌)。
請參閱圖26,係本創作第八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套筒6c之第一凹部620c與第二凹部(或第一凸部與第二凸部,本案係以第一凹部與第二凹部為實施例)係具有一干涉部623c,而操作部8e之第一凸出部82e與第二凸出部83e(或第一凹陷部與第二凹陷部,本案係以第一凸出部與第二凸出部為實施例)係以橫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藉以使該操作部8e之第一凸出部82e與第二凸出部83e於套筒6c之第一凹部620c與第二凹部移動,並於移動至預定處之後以干涉部623c加以限位。
請參閱圖27及圖28,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九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及本創作第十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套筒6d外緣係具有第一凹部620d與第二凹部630d,而該操作部8f之內緣係具有第一凸出部82f與第二凸出部83f,而該第一凸出部82f與第二凸出部83f係為一體型之彈片或非一體成型之彈扣體,而該第一凸出部82f之彈扣體係具有一彈性元件821f及一頂推柱822f,該第二凸出部83f係為一體型之彈片,藉以使該操作部8f之第一凸出部82f與第二凸出部83f於套筒6d之第一凹部620d與第二凹部630d中移動,並於移動至預定處之後加以限位。另外,該套筒6e之外緣係具有第一凸部62e與第二凸部63e,而該操作部8g之內緣係具有第一凹陷部86g與第二凹陷部87g,而該第一凸部62e與第二凸部63e係為一體型之彈片或非一體成型之彈扣體,而該第一凸部62e之彈扣體係具有一彈性元件624e及一頂推柱625e,該第二凸出部63e係為一體型之彈片,藉以使套筒6e第一凸部62e與第二凸
部63e於該操作部8g之第一凹陷部86g與第二凹陷部87g移動,並於移動至預定處之後加以限位。
請參閱圖29,本創作第十一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套筒6f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66f,而該操作部8h係設有縱向或橫向設置或水平式垂直設置之至少一定位部88h,該定位部88h與該限位部66f係相互干涉、相互抵頂、相互活動限位、相互固定限位、或相互暫時限位,其中該限位部66f係為凸部、凹部、階層部、弧部或曲面,該定位部88h係為剖槽、凹槽或穿孔。
請參閱圖30,本創作第十二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套筒6g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軌道67g,該軌道67g中係具有一限位部671g,而該操作部8i係設有至少一定位部89i,該定位部89i係於軌道67g中進行縱向移動後,再橫向移動與限位部671g干涉限位,其中該定位部89i係於軌道67g中進行縱向移動後與限位部671g干涉限位,或該定位部89i係於軌道67g中進行橫向移動後與限位部671g干涉限位;另該操作部8i係具有位於定位部89i至少一側之剖槽891i(或凸槽),該剖槽891i可為縱向或橫向設置或水平式垂直設置之,以供該定位部89i獨立活動、型變活動或彈性活動,該限位部671g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而該定位部89i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
請參閱圖31,本創作第十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該套筒6h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68h,而該操作部8j係設有與該限位部68h相互干涉限位之至少一對應限位部80j,其中該限位部68h係設於該套筒6h之側方,而該對應限位部80j係設於操作部8j之側方,
或是該限位部68h係設於該套筒6h之縱向位置,而該對應限位部80j係設於操作部8j之縱向位置。
請參閱圖32,本創作第十四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中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係在於,本創作更可進一步包含有一承載模組A,該承載模組A係具有多數容置單元A1,而該等容置單元A1係可供放置本創作中所需之各式扣接裝置B,且該承載模組A之一面上係可設有一蓋體A2,而該蓋體A2係可封閉該等容置單元A1;如此,可使各式扣接裝置B利用該承載模組A之各容置單元A1與蓋體A2,達到易於取置以及防止散落之功效。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套筒
11‧‧‧頂掣部
111‧‧‧第一限制面
112‧‧‧第二限制面
113‧‧‧第三限制面
114‧‧‧曲弧面
12‧‧‧穿孔
121‧‧‧組接部
2‧‧‧固定桿
21‧‧‧連接部
211‧‧‧軸孔
22‧‧‧限位部
23‧‧‧對應組接部
231‧‧‧插槽
3‧‧‧操作部
31‧‧‧施力部
32‧‧‧第一軸板
321‧‧‧擋板
322、332‧‧‧貫孔
33‧‧‧第二軸板
331‧‧‧導引板
34‧‧‧樞軸
4‧‧‧彈性元件
41、42‧‧‧固接部
Claims (56)
- 一種扣接裝置,其包含:一套筒;一固定桿,係活動設於該套筒,該固定桿係分別包括有一連接部、及一限位部;以及一操作部,係設於該套筒且與該固定桿之連接部結合,或與該固定桿一體成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中係進一步包含有一彈性元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頂面係包括有一頂掣部,該頂掣部之外緣至少具有相鄰之一第一限制面及一第二限制面,該第一限制面之反向係具有一第三限制面。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限制面及該第三限制面之間係具有一曲弧面。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係具有連通該頂掣部並供該固定桿設置之一穿孔。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頂掣部內緣具有連通該穿孔之一組接部。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一對應組接部。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固定桿之連接部係具有一軸孔。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係包括有一施力部或設於該施力部一側之一第一軸板或設於該施力部另一側之一第二軸板或延伸設於該第一軸板之一擋板、或延伸設於該第二軸板之一導引板,該第一軸板或該第二軸板之側緣係抵靠頂掣部之頂面。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軸板或該第二軸板係設有貫孔,而該貫孔係與該軸孔連通,且該貫孔與該軸孔中係穿設一樞軸。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之一端或兩端係具有一固接部,而該固接部係設於該套筒之一組接部或該固定桿之一對應組接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中係具有一止擋部。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抵靠於止擋部之一延伸部,或固定桿之限位部扺靠於止擋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底部設置有一對接部。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對接部係以鉚接、擴接、鎖接、焊接、SMT表面黏著、黏接或扣接方式用以與一板體組接,或與板體一體成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或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之內壁面上係設有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或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該操作部之內壁面上係設有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可位於該第一凹部或該第二凹部中。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部或該第二凸部可位於該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中。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部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之一第一側邊,或該第一凸部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之一第二側邊。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二凸部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一凹部之一第一側邊,或該第二凸部另一側係具有對應該第二凹部之一第二側邊。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係具有一干涉部。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以橫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
- 如請求項22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出部、第二凸出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以縱向剖槽界定出一彈扣體。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係為一體型之彈片或非一體成型之彈扣體。
-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凹部、第二凹部、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係為可供容置該第一凸部、第二凸部、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之凹槽。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彈性元件之一端係抵頂於該套筒,而該彈性元件之另一端係抵頂於該固定桿或該操作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限位部為外螺紋體、內螺紋體、外扣式、內扣式、柱體式、凸扣式或凹扣式。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係具有與該連接部結合之一套接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至少一定位部,該定位部與該限位部係相互干涉、相互抵頂、相互活動限位、相互固定限位、或相互暫時限位。
-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限位部係為凸部、凹部、階層部、弧部或曲面。
- 如請求項3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為剖槽、凹槽或穿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之外緣係設有至少一軌道,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至少一定位部,該定位部係於軌道中進行縱向移動後,再橫向移動。
-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軌道中係具有一限位部用以在定位部於軌道中縱向或橫向移動時與定位部干涉限位。
- 如請求項3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於該軌道中進行縱向移動後與該限位部干涉限位。
- 如請求項33或35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於該軌道中進行橫向移動後與該限位部干涉限位。
-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係具有位於該定位部至少一側之剖槽或凸槽,以供該定位部獨立活動、型變活動或彈性活動。
-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限位部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
- 如請求項3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為凸部、凹部、剖槽或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係設有至少一限位部,而該操作部係設有與該限位部相互干涉限位之至少一對應限位部。
- 如請求項4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限位部係設於該套筒之側方或縱向或橫向位置,而該對應限位部係設於該操作部之側方或縱向或橫向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係具有一接合部,而該接合部係用以與該連接部結合或一體成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更進一步包含有一承載模組,該承載模組係具有多數容置單元,而該等容置單元係可供放置該扣接裝置。
- 如請求項4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承載模組之一面上係可設有一蓋體,而該蓋體係可封閉該等容置單元。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係為縱向或橫向設置。
- 如請求項18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係為水平式垂直設置。
- 如請求項30或3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為縱向或橫向設置。
- 如請求項30或3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定位部係為水平式垂直設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以塑膠成型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成型。
- 如請求項49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操作部上方具有用以成型操作部之塑膠模具脫模之穿孔。
- 如請求項50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脫模之穿孔用以以模具成型第一凸出部或第二凸出部或第一凹陷部或第二凹陷部。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為塑膠材質對接部為金屬材質或套筒與對接部皆為塑膠材質或套筒與對接部皆為金屬材質。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套筒與對接部以塑膠射出或塑膠埋入射出結合。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對接部與一板體一體成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固定桿之適當處係具有抵靠於套筒內之一延伸部。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扣接裝置,其中該限位部或延伸部與止擋部為縱向止擋或橫向止擋。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6405U TWM538994U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扣接裝置 |
CN201710144422.XA CN108006026A (zh) | 2016-10-27 | 2017-03-10 | 扣接装置 |
CN201720242735.4U CN206802016U (zh) | 2016-10-27 | 2017-03-10 | 扣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16405U TWM538994U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扣接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38994U true TWM538994U (zh) | 2017-04-01 |
Family
ID=59254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16405U TWM538994U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扣接裝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8006026A (zh) |
TW (1) | TWM5389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1062B (zh) * | 2021-02-03 | 2022-04-11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扣件結構及其組裝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538994U (zh) * | 2016-10-27 | 2017-04-01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扣接裝置 |
TWI693350B (zh) * | 2018-12-13 | 2020-05-11 | 王鼎瑞 | 側向定位裝置 |
CN116641948A (zh) * | 2019-07-05 | 2023-08-25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快拆扣件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5464A (zh) * | 2012-04-18 | 2013-10-30 | 王鼎瑞 | 扣接装置 |
CN103527597B (zh) * | 2012-07-04 | 2015-07-01 |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扭转快拆组件 |
CN203023193U (zh) * | 2012-11-26 | 2013-06-26 | 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板对板快速定位装置 |
CN203516321U (zh) * | 2013-10-16 | 2014-04-02 | 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板材的固定装置 |
CN203796688U (zh) * | 2014-03-11 | 2014-08-27 | 恒昌行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固定装置 |
TWM515044U (zh) * | 2015-08-07 | 2016-01-01 | Fivetech Technology Inc | 快速定位扣件 |
TWM538994U (zh) * | 2016-10-27 | 2017-04-01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扣接裝置 |
-
2016
- 2016-10-27 TW TW105216405U patent/TWM538994U/zh unknown
-
2017
- 2017-03-10 CN CN201710144422.XA patent/CN10800602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3-10 CN CN201720242735.4U patent/CN2068020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61062B (zh) * | 2021-02-03 | 2022-04-11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扣件結構及其組裝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06026A (zh) | 2018-05-08 |
CN206802016U (zh) | 2017-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38994U (zh) | 扣接裝置 | |
US20120020726A1 (en) | Retaining module and componen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
US8069533B2 (en) | Coupling device for a baby crib frame structure | |
US8471133B1 (en) | Quick-release cymbal felt locating device | |
US7958601B2 (en) | Foldable handrail structure | |
TWM515044U (zh) | 快速定位扣件 | |
US10441120B1 (en) | Universal connecting members | |
WO2005098242A1 (ja) | 構造材の固定装置 | |
TWM505783U (zh) | 快拆扣件 | |
TWI643380B (zh) | 電池裝置 | |
US9724617B2 (en) | Snap-fit connector and toy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
TWM512877U (zh) | 彈性扣合構件 | |
TWM523782U (zh) | 側向定位裝置 | |
TWI693350B (zh) | 側向定位裝置 | |
TW201909791A (zh) | 滑軌總成及其滑軌套件 | |
TWI422752B (zh) | Quick set module with active positioning mechanism | |
US6550102B1 (en) | Handle unit for a retractable handle assembly of a luggage case | |
TWM545422U (zh) | 助拉結構 | |
JP2008142117A (ja) | 鞄用持ち手 | |
TWM563487U (zh) | 扣接結構 | |
TWI736969B (zh) | 固定組件、殼體組件以及電子裝置 | |
JP4442551B2 (ja) | 積層構造体の仮止め用治具及び組み付け方法 | |
US8881624B2 (en) | Tool handle | |
US20210095811A1 (en) | Holder for a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767322A (zh) | 伸缩式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