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7193U - 導流散熱裝置 - Google Patents

導流散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7193U
TWM537193U TW105217499U TW105217499U TWM537193U TW M537193 U TWM537193 U TW M537193U TW 105217499 U TW105217499 U TW 105217499U TW 105217499 U TW105217499 U TW 105217499U TW M537193 U TWM537193 U TW M5371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roof panel
air
guiding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7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qing-hua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en sheng-z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sheng-zong filed Critical Chen sheng-zong
Priority to TW105217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7193U/zh
Publication of TWM53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7193U/zh

Links

Description

導流散熱裝置
本創作涉及室內散熱設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流散熱裝置。
一般鐵皮屋具有快速搭建完成之效果,可運用在臨時搭建之聚會場所、住屋、市場或工廠廠房使用;但是,因為鐵皮材質容易吸熱導熱,在太陽直射之下,易於使鐵皮屋內之溫度快速提昇,雖然目前的鐵皮浪板會有內襯隔熱層以達到隔熱效果;然而,若室內之空氣無法做適度的流通,導致熱空氣囤積於室內而無法排出,還是會使得屋內的溫度很快速的升高。
因此,如第九圖所示結構,為了使空氣能夠流通,有的屋主會在於屋頂上加裝如之通風裝置(8),其外觀概呈一球體型態,其周側部位係由間隔的活動葉片(81)環繞排列組成,藉此結構連通室內、外的方式達到通風效果,而其主要係利用自然風帶動排活動葉片(81)轉動,以使該通風裝置(8)的周側形成具有抽風效果通風空間,並使鐵皮屋下之熱氣排散至鐵皮屋外側,可使鐵皮屋內、外空氣形成對流循環,藉以達到一定程度之通風散熱效果;但是,此種習知通風裝置於實際使用經驗中發現仍有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缺失:
1、容易受到強風、外力所破壞:由於習知通風裝置(8) 外觀呈球狀之大型結構,安裝使用上會於在屋頂上形成較大高度體積的凸出結構,所造成之風阻係數相對提高,如此除了容易被風力(如颱風)所破壞而故障,也容易造成外物(如報紙、塑膠袋、沖天炮、風箏等)卡阻在其活動葉片(81)之間,而造成活動葉片(81)運轉停滯,及造成故障無法使用之情形。
2、容易造成室內積水的問題:因為上述通風裝置(8)因係由活動葉片(81)環繞組成,若遇到下雨天時,雨水便會藉由活動葉片(81)的間隙滲漏進來,造成室內積水。
3、通風效果有限:由於通風裝置(8)之活動葉片(81)係採自然風力而使其轉動,所以風力需要保持在大的風力狀態下,才足以具備可降低廠房內部溫度之效用,然當自然風力大小不均時,難以使活動葉片(81)產生轉動,而不易將廠內熱氣抽出,然當無風力時,在其廠房屋頂的活動葉片(81)無法轉動,更不可能將廠房內部熱氣抽出室外。
所以,如何針對上述習知通風裝置不但使用上的通風效果有限,又容易受到強風、外力所破壞而故障,以及容易造成室內積水等使用上不方便性與缺點而進行改良創作者,是為本案所欲行解決的困難點所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導流散熱裝置,由上蓋板、下蓋板二側壁板及導流板在屋頂上組成貼近屋頂板的通風散熱結構,避免在屋頂上形成體積高度過大的凸出結構,與避免受到強風、外力所破壞,及造成故障無法使用之情形,進而延長結構的耐用度。
本創作之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導流散熱裝置,藉由上蓋板、下蓋板二側壁板及導流板的組合,使上蓋板與導流板銜接的結構相對於屋頂板的導風口上方,能進一步於下雨時形成擋雨作用,而有效避免下雨的雨水直接進入,及避免造成室內積水。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導流散熱裝置,藉由上蓋板、下蓋板二側壁板及導流板在屋頂上的結合,組成具出風口及轉折流道的通風散熱結構,能有效導引屋內上昇的熱空氣排向屋外,達到通風散熱使用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用以安裝於屋頂板的一導風口,包括:一上蓋板相對罩設於屋頂板的導風口上端之上方,該上蓋板設有位於一端的一組接片及位於相反端的一導接片,該組接片平行於屋頂板且搭接於導風口上端的屋頂板底面,該導接片朝向屋頂板彎折;一下蓋板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的上表面且與該上蓋板相對,該下蓋板與上蓋板之間相隔一通風距離;二側壁板組接於該上蓋板與該下蓋板的兩側,且該二側壁板與該上蓋板、該下蓋板圍構形成銜接導風口的一散熱空間,該散熱空間於該上蓋板與該下蓋板之間形成一出風口,且該二側壁板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之導風口兩側邊的上表面;以及一導流板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該導流板與上蓋板、下蓋板及二側接板之間形成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一轉折流道,用以導引屋頂板下方的熱空氣轉折由出風口向外排出。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屋頂板具有浪型凸條,該二側壁板的下側邊設有對應浪型凸條彎折的浪型組接部,該浪型組接部搭接於導風口兩側的浪 型凸條。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上蓋板、下蓋板及導流板分別設有銜接該二側壁板的二側接緣。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導流板上端朝出風口彎折並銜接於該導接片,藉此構成單向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該轉折流道。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導流板上端朝出風口彎折並與該導接片之間形成一第二轉折流道,藉此,該第二轉折流道與該轉折流道構成雙向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雙向導流作用。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導流板下方另外加裝有一第二導流板,該第二導流板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與第二導流板之間形成一第三轉折流道。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進一步設有對應出風口的一濾網及複數固定螺絲,該複數固定螺絲固定該濾網於上蓋板、下蓋板外表面。
根據上述針對本創作之描述下,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下蓋板的下側邊具有對應套組該屋頂板浪型凸條的複數套槽。
〔習知〕
(8)‧‧‧通風裝置
(81)‧‧‧活動葉片
〔本創作〕
(1)‧‧‧上蓋板
(11)‧‧‧組接片
(12)‧‧‧導接片
(13)、(21)、(41)‧‧‧側接緣
(2)‧‧‧下蓋板
(22)‧‧‧套槽
(3)‧‧‧側壁板
(31)‧‧‧浪型組接部
(4)‧‧‧導流板
(41)‧‧‧第二導流板
(5)‧‧‧屋頂板
(51)‧‧‧導風口
(52)‧‧‧浪型凸條
(6)‧‧‧散熱空間
(61)‧‧‧出風口
(62)‧‧‧轉折流道
(63)‧‧‧第二轉折流道
(64)‧‧‧第三轉折流道
(7)‧‧‧濾網
(71)‧‧‧固定螺絲
(D)‧‧‧通風距離
第一圖為本創作局部剖面之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組接於屋頂板的導風口之安裝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在屋頂板上安裝組成導流散熱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為第三圖Ⅳ-Ⅳ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的導流板組成具雙向導流散熱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為本創作在導流板下方加裝一第二導流板,且與第二導流板之間形成一第三轉折流道的剖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在上蓋板、下蓋板外表面加裝濾網之立體分解圖。
第八圖為本創作在上蓋板、下蓋板外表面加裝濾網之立體組合圖。
第九圖為習知通風裝置之平面結構示意圖。
本創作為達成上述的目的與功效,以及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與構造,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
請參閱第一至四圖所示本創作一種導流散熱裝置,用以安裝於屋頂板(5)的一導風口(51),包括:一上蓋板(1)相對罩設於屋頂板(5)的導風口(51)上端之上方,該上蓋板(1)設有位於一端的一組接片(11)及位於相反端的一導接片(12),該組接片(11)平行於屋頂板(5)且搭接於導風口(51)上端的屋頂板(5)底面,該導接片(12)朝向屋頂板(5)彎折。
一下蓋板(2)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5)的上表面且與該上蓋板(1)相對,該下蓋板(2)與上蓋板(1)之間相隔一通風距離(D)。
二側壁板(3)組接於該上蓋板(1)與該下蓋板(2)的兩側,且該二側壁板(3)與上蓋板(1)、下蓋板(2)圍構形成銜接導風口(51)的一散熱空間(6),該散熱空間(6)於該上蓋板(1)與該下蓋板(2) 之間形成一出風口(61),且該二側壁板(3)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5)之導風口(51)兩側邊的上表面。
以及一導流板(4)組設於該二側壁板(3)之間,且該導流板(4)與上蓋板(1)、下蓋板(2)及二側接板(3)之間形成銜接導風口(51)與出風口(61)的一轉折流道(62),藉此,導引屋頂板(5)下方的熱空氣轉折由出風口(61)向外排出。
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於下進一步細述本創作的各元件之特徵,在上述第一至五圖中,該屋頂板(5)具有浪型凸條(52),該二側壁板(3)的下側邊設有對應浪型凸條(52)彎折的浪型組接部(31),該浪型組接部(31)搭接於導風口(51)兩側的浪型凸條(52)。其次,該上蓋板(1)、下蓋板(2)及導流板(4)分別設有銜接該二側壁板(3)的二側接緣(13)、(21)、(41)。再者,該導流板(4)上端朝出風口(61)彎折並銜接於該導接片(12),藉此構成單向銜接導風口(51)與出風口(61)的該轉折流道(62)。而且,該導流板(4)上端朝出風口(61)彎折並與該導接片(12)之間形成一第二轉折流道(63),藉此,該第二轉折流道(63)與該轉折流道(62)構成雙向銜接導風口(51)與出風口(61)的雙向導流作用。又者,該導流板(4)下方另外加裝有一第二導流板(41),該第二導流板(41)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與第二導流板(41)之間形成一第三轉 折流道(64)。另外,進一步設有對應出風口(61)的一濾網(7)及複數固定螺絲(71),該複數固定螺絲(71)固定該濾網(7)於上蓋板(1)、下蓋板(2)外表面。最後,該下蓋板(2)的下側邊具有對應套組該屋頂板(5)浪型凸條(52)的複數套槽(22)。
如第四圖所示,本創作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接板(3)及導流板(4)之間的組合一般以焊接結合,而組成具出風口(61)及轉折流道(62)的通風散熱結構,其中本創作上蓋板(1)延伸的組接片(11)搭接於屋頂板(5)導風口(51)上側邊下表面的組合;以及二側壁板(3)的下側邊設有彎折的浪型組接部(31)搭接於導風口(51)兩側的浪型凸條(52)的組合,均可進一步以自攻螺絲鎖固(圖中未示)。由於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壁板(3)及導流板(4)在屋頂上的組合,係共同組成具出風口(61)及轉折流道(62)的通風散熱結構,而該導流板(4)上端朝出風口(61)彎折並銜接於該導接片(12),藉此構成單向銜接導風口(51)與出風口(61)的一轉折流道(62);藉此,能導引屋頂板(5)下方的熱空氣沿圖中虛線箭頭方向而統一由導流板(4)下端轉折經出風口(61)向外排出,有效達到通風散熱使用效果。
如第五圖所示為本創作的導流板組成具雙向導流散熱結構的剖示圖,即本創作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壁板(3)及導流板(4)在屋頂上的組合,令該導流板(4)上端朝出風口(61)彎折並與該導接片(12)之間形成一第二轉折流道(63),藉此,與該轉折流道(62)構成雙向銜接導風口(51)與出風口(61)的雙向導流作用;而能透過該轉折流道(62)與第二轉折流道(63)導引屋頂板(5)下方的熱空氣沿圖中虛線箭頭方向分流,而分別由導流板(4)上、下端轉折經出風口(61)向外排出,而達到進一步加速散熱效果。
上述第四、五圖中,由於本創作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接板(3)及導流板(4)的組合,在屋頂上係以貼近屋頂板(5)的安裝而組成通風散熱結構,能避免在屋頂板(5)上形成體積高度過大的凸出結構,與避免受到強風、外力所破壞,及造成故障無法使用之情形,進而延長結構的耐用度。而且,圖中上蓋板(1)與導流板(4)銜接的結構相對於屋頂板(5)的導風口(51)上方,又能進一步於下雨時形成擋雨作用,能有效遮住屋頂板(5)的導風口(51)上方避免下雨的雨水直接進入;再者,圖中傾斜屋頂板(5)在導風口(51)相對較高的上側邊所組設上蓋板(1),其延伸的組接片(11)搭接於屋頂板(5)底面的組合,也是能避免雨水滲漏的結合型態,故能有效避免造成室內積水。
如第六圖所示,本創作該導流板(4)下方另外加裝有一第二導流板(41),該第二導流板(41)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與第二導流板(41)之間形成一第三轉折流道(64);據此,導引屋頂板(5)下方的熱空氣沿圖中虛線箭頭方向分流,而分別轉折經出風口(61)向外排出,而形成通風散熱的另一種使用型態與效果。
如第七、八圖所示,本創作通風散熱結構進一步設有對應出風口(61)的一濾網(7)及複數固定螺絲(71),該複數固定螺絲(71)固定該濾網(7)於對應出風口(61)周側的上蓋板(1)、下蓋板(2)之外表面,用以阻擋雜物進入屋頂板(5)的內側。
如上所述本創作能確實突破目前通風散熱結構技術技術發展上面臨的困境及缺點,而達到以下優點:
1、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壁板(3)及導流板(4)在屋頂上組成貼近屋頂板(5)的通風散熱結構,避免在屋頂板(5)上形成 體積高度過大的凸出結構,與避免受到強風、外力所破壞,及造成故障無法使用之情形,進而延長結構的耐用度。
2、由於上蓋板(1)、下蓋板(2)二側壁板(3)及導流板(4)的組合,使上蓋板(1)與導流板(4)銜接的結構相對於屋頂板(5)的導風口(51)上方,又能進一步擋雨,而有效避免下雨的雨水直接進入。
3、透過對應出風口(61)所組設的一濾網(7),藉此有效阻擋屋外雜物進入屋內。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導流散熱裝置」,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上蓋板
(11)‧‧‧組接片
(12)‧‧‧導接片
(13)‧‧‧側接緣
(2)‧‧‧下蓋板
(22)‧‧‧套槽
(3)‧‧‧側壁板
(31)‧‧‧浪型組接部
(4)‧‧‧導流板
(6)‧‧‧散熱空間
(61)‧‧‧出風口
(62)‧‧‧轉折流道

Claims (9)

  1. 一種導流散熱裝置,用以安裝於屋頂板的一導風口,包括:一上蓋板相對罩設於屋頂板的導風口上端之上方,該上蓋板設有位於一端的一組接片及位於相反端的一導接片,該組接片平行於屋頂板且搭接於導風口上端的屋頂板底面,該導接片朝向屋頂板彎折;一下蓋板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的上表面且與該上蓋板相對,該下蓋板與上蓋板之間相隔一通風距離;二側壁板組接於該上蓋板與該下蓋板的兩側,且該二側壁板與該上蓋板、該下蓋板圍構形成銜接導風口的一散熱空間,該散熱空間於該上蓋板與該下蓋板之間形成一出風口,且該二側壁板的下側邊組接於屋頂板之導風口兩側邊的上表面;以及一導流板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該導流板與上蓋板、下蓋板及二側接板之間形成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一轉折流道,用以導引屋頂板下方的熱空氣轉折由出風口向外排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屋頂板具有浪型凸條,該二側壁板的下側邊設有對應浪型凸條彎折的浪型組接部,該浪型組接部搭接於導風口兩側的浪型凸條。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上蓋板、下蓋板及導流板分別設有銜接該二側壁板的二側接緣。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上蓋板、下蓋板及導流板分別設有銜接該二側壁板的二側接緣。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導流板上端朝出風口彎折並銜接於該導接片,藉此構成單向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該 轉折流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導流板上端朝出風口彎折並與該導接片之間形成一第二轉折流道,藉此,該第二轉折流道與該轉折流道構成雙向銜接導風口與出風口的雙向導流作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導流板下方另外加裝有一第二導流板,該第二導流板組設於該二側壁板之間且與第二導流板之間形成一第三轉折流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其中該下蓋板的下側邊具有對應套組該屋頂板浪型凸條的複數套槽。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導流散熱裝置,進一步設有對應出風口的一濾網及複數固定螺絲,該複數固定螺絲固定該濾網於上蓋板、下蓋板外表面。
TW105217499U 2016-11-16 2016-11-16 導流散熱裝置 TWM53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7499U TWM53719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導流散熱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7499U TWM53719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導流散熱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7193U true TWM537193U (zh) 2017-02-21

Family

ID=5860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7499U TWM537193U (zh) 2016-11-16 2016-11-16 導流散熱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719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297A (zh) * 2017-09-26 2018-01-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导风减振装置
CN107990521A (zh) * 2017-12-06 2018-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与空调器
CN109028433A (zh) * 2017-06-08 2018-12-18 富瑞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物散热罩对应通风球底座构造
TWI746314B (zh) * 2020-12-15 2021-11-11 興大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屋頂排氣散熱裝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8433A (zh) * 2017-06-08 2018-12-18 富瑞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物散热罩对应通风球底座构造
CN107577297A (zh) * 2017-09-26 2018-01-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导风减振装置
CN107577297B (zh) * 2017-09-26 2023-09-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硬盘散热导风减振装置
CN107990521A (zh) * 2017-12-06 2018-05-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结构与空调器
TWI746314B (zh) * 2020-12-15 2021-11-11 興大科技企業有限公司 屋頂排氣散熱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37193U (zh) 導流散熱裝置
TWM456393U (zh) 建築物屋頂結構改良
JP5945127B2 (ja) 建物
TWM537194U (zh) 通風罩結構
CN203393883U (zh) 采光通风罩
CN107221866A (zh) 一种调温防水电力柜
JP2009235677A (ja) 温熱環境改善システム
KR101650811B1 (ko) 리노베이션 건물의 에너지절약 외피통풍구조
CN103883087A (zh) 屋顶动态散热与防水结构
TWM586778U (zh) 具採光之排氣罩結構
TWI638933B (zh) Roof hood structure (4)
TWM549323U (zh) 通風採光罩結構
CN205141456U (zh)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TWM556320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三)
TWM555869U (zh) 透光通風裝置
CN102912942B (zh) 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
JP2008002264A (ja) 屋根
TWM558886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一)
TWM570406U (zh) Roof hood structure (8)
TWM559998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四)
TW201906185A (zh) 太陽能採光通風燈罩
TWM577437U (zh) Roof hood structure (10)
TWM562871U (zh) 屋頂通風罩結構(五)
TWM553406U (zh) 具太陽能板之通風罩
TWM575094U (zh) Roof ventilation fin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