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41456U -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41456U
CN205141456U CN201520930278.9U CN201520930278U CN205141456U CN 205141456 U CN205141456 U CN 205141456U CN 201520930278 U CN201520930278 U CN 201520930278U CN 205141456 U CN205141456 U CN 2051414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ventilating
pond
ventilating opening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302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建春
张耀
段艳
陈远
罗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Electric Power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302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414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414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414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属于变电站散热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由变电站室的外墙分隔开,室外部分低于地坪的室外通风池和室内部分低于地坪的室内通风池之间被外墙低于地面的部分分隔开,并且外墙低于地面的部分还具有第四通风口与允许室内外通风池之间通风,室外通风池上方具有第一通风口,室内通风池上方具有第二通风口,变电站架设在第二通风口上方,在变电站室的屋顶上具有第三通风口以及与第三通风口贯通的高于屋顶的通风天窗。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通风不佳且噪音太大等问题,具有通风效果好且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噪声、环境污染、用地指标等绿色建筑标准、环评标准的规范化,现在户内变电站的设计逐步增多,包括220KV变电站也开始由户外转向户内。变压器采用户内布置方式时,变压器本体及其风扇的散热量相当大,所以变压器室必须采取很好的通风换气措施,以排除余热降低室内温度。
目前大部分的室内散热通风散热应用了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排风方式。自然进风采用常规的在变压器室外墙下部安装金属防沙百叶窗,机械排风则采用在外墙上部安装玻璃钢轴流风机或在屋顶上安装屋顶通风机。而现有的通风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严重存在进排风不畅,散热效果差的情况,从而造成变压器因温度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的安全隐患;同时风机噪声大,金属百叶工程造价高,使用不方便等诸多因素也使得此种做法存在了很多弊端,具体为:
(1)变压器室内散热效果不佳,变压器及电气元件升温。由于受变压器的阻挡以及进、排风口布置不当的影响,进排风的气流存在涡流区和短路现象,所以变压器室内局部严重排风不畅;同时进风使用的防风砂百叶窗沙网也大大减弱了通风效果,余热无法畅通排除这是致命的隐患,会导致变压器的正常运行而发生故障,室温超出极限会发生火灾。
(2)机械排风风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加上变压器风扇的噪音,造成了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变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生活。
(3)现场使用的较好的金属防风雨防沙百叶窗工程造价费用相当高,三个变压器室百叶窗的费用就达约30万元,而同时百叶窗安装质量难以控制,回访中我们发现,许多百叶窗中还未投入使用沙网都已破裂。
(4)当变压器室是只布有一面外墙时室内非常昏暗。尽管外墙布有百叶窗,但由于北方地区风沙非常大,百叶窗中间夹有防沙网,透光率受到严重影响,室内光线弱不利于变压器的正常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克服现有的通风系统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通风效果更好且更为绿色环保的室内变电站散热。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由变电站室的外墙分隔开,其中: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低于室外地坪的室外通风池以及位于室外通风池上方且与室外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有室外通风钢格栅;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低于室内地坪的室内通风池、位于室内通风池上方且与室内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通风口、变电站、位于屋顶的第三通风口、以及与第三通风口贯通并高于屋顶的通风天窗;所述外墙的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将室外通风池和室内通风池分隔开,所述外墙的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具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室外通风池和所述室内通风池;所述变电站通过从室内通风池底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柱支撑在室内地坪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有室内通风钢格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通风天窗上设置有控制天窗百叶开启度的电机,并且所述通风天窗上还具有排水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自然进风从第一通风口的室外通风钢格栅进入,依次经过位于外墙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上的第四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的室内通风钢格栅、变电站、第三通风口,最后通过通风天窗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室内通风池为事故油池,所述变电站包括变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宽度由室内散热量确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长度与所述事故油池的长度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室内通风钢格栅还用于允许人员在上面走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通风口和通风天窗的大小由所需的排风量确定。
由此可见,该系统通过室外的进气栅格、位于地下的通风油池、室内地坪的进气栅格以及屋顶的排风口和排风天窗,获得了非常好的散热效果,而且没有噪音污染,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实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组合式通风系统分为室外部分101和室内部分102,所述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由变电站室的外墙114分隔开。
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低于室外地坪的室外通风池104以及位于室外通风池上方与室外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通风口103,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有室外通风钢格栅;
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低于室内地坪的室内通风池115、位于室内通风池上方与室内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通风口106、变电站109、位于屋顶111的第三通风口116、以及与第三通风口贯通并高于屋顶的通风天窗110。
如图1所示,所述外墙的低于室内外地坪的部分将室外通风池104和室内通风池115分隔开,并具有第四通风口105,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室外通风池和所述室内通风池。
所述变电站通过从室内通风池底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柱117支撑在室内地坪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通风口106设置有室内通风钢格栅以允许人员在上面走动。
所述通风天窗上设置有控制天窗百叶开启度的电机112,并且所述通风天窗上还具有排水板113。
通过图1所示的结构,自然进风可从第一通风口的室外通风钢格栅进入,依次经过位于外墙低于室外地坪的部分上的第四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的室内通风钢格栅、变电站、第三通风口,最后通过通风天窗排出,经试验发现这一自然排风方式的排风效率很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通风方式。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室内通风池为事故油池,所述事故油池具有池底的干铺卵石108,所述变电站包括变压器。
由上文的描述可知,本方案的自然进风107采用从变压器底部室内外钢格栅以及整个油池底部进风,变压器在主变油池中的安装一改以往的直接坐落在地面上的布置方式,而是与土建专业配合采用了在事故油池中架空的做法,且自然排风采用屋顶通风天窗排风,代替侧墙上或屋顶上安装轴流风机的机械通风方式。
下面描述在具体建造该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1)由室内散热量确定自然进风口面积,即确定第一通风口的室外通风钢格栅宽度A与第四通风口的宽度B,这两个通风口的长度与油池长度相等(图1所展示的剖面图示出的是油池的宽度,其纵深为长度)。
(2)变压器本体在事故油池中架空安装完毕后,在油池中安装室内通风钢格栅,其标高与室内地面±0.00相平。其中钢格栅除了起通风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兼起地面作用,人员可以在上面正常行走。
(3)由排风量确定自然排风口面积,即确定屋顶通风天窗的外形尺寸及喉口宽度C(即第三通风口的宽度),通风天窗的高度D及外形宽度E。为了便于选用,可根据各个厂家编制的各产品设备“屋顶通风器单位长度通风量参考表”,给出每米长屋顶通风器的排风量,设计人员可参照查取,直接确定所需规格屋顶通风器的长度。
(4)通风器选择时同时考虑给土建专业提供本设备的压力和上拔力,以确定基础大小。设备选好后布置在屋面上后通风系统即完成。
本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变压器室散热的问题,消除了许多弊端,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保障了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具体优点为:
(1)通风排热气流通畅,室内温度下降效果良好。自然进风室内钢格栅地面与室外相通,变压器室内气流下进上出无死角;且自然排风采用的通风天窗,变压器室采光效果好,观察各种设备一目了然,保障了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正常维护与检修。
(2)自然排风取代了机械排风系统,室内外无通风机噪音,消除了噪音对周围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
(3)通过电动控制天窗百叶的开启度,既可以调节通风量,又可以起防风沙作用。同时天窗排水板可以有效地阻隔雨水进入室内,起到与防雨防风沙百叶同样的功能。
(4)降低了工程造价,省去了防风沙百叶窗的使用,尽管增加了通风天窗的费用,但总体造价还是降低了约20%。
应注意,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领域仅为说明的目的,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并应用于各种实际应用中。

Claims (7)

1.一种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式通风系统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由变电站室的外墙分隔开,其中:
所述室外部分包括低于室外地坪的室外通风池以及位于室外通风池上方且与室外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设置有室外通风钢格栅;
所述室内部分包括低于室内地坪的室内通风池、位于室内通风池上方且与室内地坪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通风口、变电站、位于屋顶的第三通风口、以及与第三通风口贯通并高于屋顶的通风天窗;
所述外墙的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将室外通风池和室内通风池分隔开,所述外墙的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具有第四通风口,所述第四通风口连通所述室外通风池和所述室内通风池;
所述变电站通过从室内通风池底部向上延伸的多个支柱支撑在室内地坪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二通风口设置有室内通风钢格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天窗上设置有控制天窗百叶开启度的电机,并且所述通风天窗上还具有排水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自然进风从第一通风口的室外通风钢格栅进入,依次经过位于外墙低于室内和室外地坪的部分上的第四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的室内通风钢格栅、变电站、第三通风口,最后通过通风天窗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通风池为事故油池,所述变电站包括变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宽度由室内散热量确定,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四通风口的长度与所述事故油池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通风钢格栅还用于允许人员在上面走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风口和通风天窗的大小由所需的排风量确定。
CN201520930278.9U 2015-11-19 2015-11-19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Active CN2051414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0278.9U CN205141456U (zh) 2015-11-19 2015-11-19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30278.9U CN205141456U (zh) 2015-11-19 2015-11-19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41456U true CN205141456U (zh) 2016-04-06

Family

ID=55627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30278.9U Active CN205141456U (zh) 2015-11-19 2015-11-19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414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993A (zh) * 2018-04-27 2018-07-31 河南泰隆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温型预装式变电站
CN109282667A (zh) * 2018-09-14 2019-01-29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铸厂房水蒸气消散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993A (zh) * 2018-04-27 2018-07-31 河南泰隆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温型预装式变电站
CN109282667A (zh) * 2018-09-14 2019-01-29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铸厂房水蒸气消散系统
CN109282667B (zh) * 2018-09-14 2020-09-01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铸厂房水蒸气消散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ew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natural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 opt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Malaysian office buildings
Ismail et al. Stack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 architectural context: a brief revie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urrent trend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CN102297490A (zh) 屋顶避风可调式采光通风器
CN205141456U (zh) 室内变电站的组合式通风系统
KR101650811B1 (ko) 리노베이션 건물의 에너지절약 외피통풍구조
Heiselberg Design of natural and hybrid ventilation
CN207160679U (zh) 带有通风采光井的地下车库
Brohus et al. Measurements of hybrid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in an office building
CN102912942B (zh) 屋顶对流自然通风装置
Zukowska et al. Solar control solutions for reducing overheating risks in retrofitted Danish apartment buildings from the period 1850-1900–A simulation-based study
TWM552974U (zh) 排風散熱之裝置改良
CN202850368U (zh) 防雨采光自然通风天窗
Subramanian et al.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Modern and designed Solar Passive Building for thermal comfort in Thanjavur region
CN202254087U (zh) 屋顶避风可调式采光通风器
CN207426527U (zh) 一种通风型变电站箱式结构
CN201354521Y (zh) 一种大进风式通风外墙的厂房结构
Karadag et al. Interface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Systems with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
CN203441013U (zh) 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
CN103352546A (zh) 自然对流之屋顶装置
KR101590723B1 (ko) 수직통풍이 가능한 데크플레이트구조
TWM581132U (zh) Building roof ventilation and lighting structure
CN202850300U (zh) 顺坡采光自然通风天窗
CN201024648Y (zh) 室内空调安装、散热专用通道
CN212773293U (zh) 一种气候腔通风结构
Zukowska-Tejsen et al. Potential of solar control solutions and ventilation for reducing overheating risk in retrofitted Danish apartment buildings from the period 1850-1970. Technical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