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316U -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 Google Patents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316U
TWM535316U TW105215063U TW105215063U TWM535316U TW M535316 U TWM535316 U TW M535316U TW 105215063 U TW105215063 U TW 105215063U TW 105215063 U TW105215063 U TW 105215063U TW M535316 U TWM535316 U TW M5353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coupled
pit
frame
sp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5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eng-biao Xu
Original Assignee
Goldvertech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vertech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vertech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5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316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316U/zh

Links

Description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本新型涉及輔助標定彈簧參數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現有的汽車車架,是通過彈簧支承在車輪上,但每個彈簧的剛度都不相同。雖然目前有測量汽車車架上每個彈簧的變形量的手段,例如TW專利申請第104200912號「汽車載重計量裝置」專利案所述的位移傳感器或位移傳感模組,是量測彈簧線性變形量的手段,但由於缺乏向車架上的彈簧施力的裝置,因此仍不能用於標定出各彈簧受力、變形關係的用途。
實際上,汽車車架上的載重若位置不同,對車架下面的各個彈簧的影響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每個彈簧的受力、變形的關係都知道,才能根據各個彈簧的位移加總計算出相應的載重來。要指出,每個車輪對應的彈簧的彈簧常數並非總是常數,它在不同的變形階段,可能也是不同的,比如有時一個輪子的彈簧是由兩個彈簧重疊起來組成的,輕載時,一個彈簧受力,重載時,兩個彈簧同時受力,這對於測量整車的每個彈簧的受力、變形關係是個重大挑戰。
如前所述,目前雖有測量彈簧線性變形量的手段,但卻沒有能夠在彈簧組裝在汽車上時,對各別汽車彈簧壓縮同時測得施力的標準裝置,因此無法獲得彈簧受壓縮時對應的施力數值,進而配合彈簧變形量來標定、繪製出汽車各個彈簧的受力、變形曲線。
由於目前沒有一種能在壓縮汽車彈簧同時測得施力的標準裝置,因此無法配合彈簧變形的量測結果標定各彈簧的參數。為此,本新型利用上頂輪子與固定車架的裝置,達到壓縮車架彈簧同時得到施力數值的功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包括一地面、兩設於該地面的加力裝置,以及一車架固定裝置,其中:
在該地面凹設一裝設坑,該裝設坑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長條形坑,在該裝設坑頂的左右位置橫跨設有兩頂板;
兩加力裝置分別設置在該裝設坑內的左右兩側,各加力裝置在該裝設坑底設有一底座,在各底座的中間設有一千斤頂軌道,在各千斤頂軌道上滑動設有一千斤頂滑塊,在各千斤頂滑塊的中間橫向貫穿一驅動螺孔,對應各千斤頂軌道的左右兩側,在各底座上結合兩底螺桿座,在各底螺桿座嵌設一底螺桿軸承,在兩底螺桿軸承之間穿置一底螺桿,各底螺桿螺穿各驅動螺孔,在各底座上結合一變速器,各變速器連結各底螺桿,在各變速器結合並連結一馬達,在各千斤頂滑塊上固定一千斤頂,在該千斤頂連接一壓力傳感器;
該車架固定裝置是設置於該地面並位於該裝設坑的周圍。
較佳的,本新型所述各壓力傳感器是油壓傳感器並透過一加壓油管與所述各千斤頂連接。
較佳的,本新型所述各壓力傳感器是荷重元並連接在所述各千斤頂的頂端。
進一步,本新型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是在該地面上結合一龍門吊框架,該龍門吊框架橫跨該裝設坑的上方,該龍門吊框架的頂部設有一頂樑,在該頂樑的底部以可左右移動的形態結合一可移動壓頭支架,在該可移動壓頭支架的左右兩側結合兩豎直設置的直線伸縮裝置,在各直線伸縮裝置的底端結合一壓頭。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地面的表面形成一平面,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包括四個拉力固定支架,各拉力固定支架設有一底座,在各底座的底部設有一吸引構造,以各吸引構造可將底座吸引固定在該平面,在各底座的頂部結合一螺桿升降機,在各螺桿升降機螺合一豎直的升降螺桿,在各底座內固設一減速器,各減速器與各螺桿升降機連結,在各減速器結合一馬達,以各馬達帶動各減速器驅動各升降螺桿旋轉而升降,在各升降螺桿的頂端結合一升降平台,在各升降平台上設有一夾緊頭,在各夾緊頭的頂面朝上伸設一止擋塊,並在各夾緊頭的頂面以可朝該止擋塊進退的方式滑動設有一滑塊,在各滑塊朝向各止擋塊一側的底部內凹形成一車架槽鋼下緣嵌槽。
更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各升降螺桿的頂端設有一轉盤,在所述各升降平台內形成一轉盤槽,又在各轉盤槽的中心朝下穿設一軸孔,各升降螺桿的頂端向上穿過各軸孔而將各轉盤以可自轉的形態設置在各轉盤槽內。
更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各升降平台的相反兩側樞接兩分別向上並向內延伸的卡緊抓鈎,在各卡緊抓鈎的末端朝下凸設一鈎爪,所述各夾緊頭的中間形成一頸部,各頸部位於兩卡緊抓鈎的末端之間,在各夾緊頭的底部朝向相反兩側延伸兩凸板,在兩凸板的頂面分別凹設一鈎槽,兩卡緊抓鈎的兩鈎爪嵌入兩鈎槽,且各夾緊頭的底面與各升降平台之間的間隙大於各鈎槽的深度,當各夾緊頭被上拉時是透過兩卡緊抓鈎而與各升降平台結合固定。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地面位於所述裝設坑的前後兩側設有一下凹的軌道坑,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在該軌道坑底以矩陣的排列方式結合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各雙座標移動平台是在該軌道坑底固定一縱向燕尾導軌,在各縱向燕尾導軌上以可前後滑動的形態結合一縱向移動平台,在各縱向移動平台上設有一橫向燕尾導軌,於各橫向燕尾導軌上結合一橫向移動平台;該車架固定裝置包括四個拉力固定支架,各拉力固定支架在各橫向移動平台上固定一底座,在各底座的頂部結合一螺桿升降機,在各螺桿升降機螺合一豎直的升降螺桿,在各底座內固設一減速器,各減速器與各螺桿升降機連結,在各減速器結合一馬達,以各馬達帶動各減速器驅動各升降螺桿升降,在各升降螺桿的頂端結合一升降平台,在各升降平台上設有一夾緊頭,在各夾緊頭的頂面朝上伸設一止擋塊,並在各夾緊頭的頂面以可朝該止擋塊進退的方式滑動設有一滑塊,在各滑塊朝向各止擋塊一側的底部內凹形成一車架槽鋼下緣嵌槽。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地面位於所述裝設坑的前後兩側設有一下凹的軌道坑,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在該軌道坑底以矩陣的排列方式結合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各雙座標移動平台是在該軌道坑底固定一縱向燕尾導軌,在各縱向燕尾導軌上以可前後滑動的形態結合一縱向移動平台,在各縱向移動平台上設有一橫向燕尾導軌,於各橫向燕尾導軌上結合一橫向移動平台,在各橫向移動平台上結合一樞接座,在各樞接座樞接一下螺桿,各下螺桿螺合一內螺紋桿,在各內螺紋桿的頂部螺合一上螺桿,在各上螺桿的頂端結合一構鋼勾。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裝設坑後方中間的地面上結合一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是捲揚機並向外延伸一鋼索,在該鋼索的外端結合一掛勾。
使用本新型時,由於不同的汽車有不同的左右車輪間距,為了配合汽車左右兩車輪輾壓的位置,需要先調整兩頂板橫跨設置在該裝設坑頂端左右兩側的位置,使汽車開至該裝設坑上時,兩頂板能被汽車左右兩車輪同時碾壓,為了使兩加力裝置的千斤頂在上頂時能確實頂起各頂板以及車輪,接著利用各加力裝置的馬達驅動各變速器帶動底螺桿旋轉,帶動各千斤頂滑塊以及千斤頂左右滑動,將各千斤頂移動至各頂板的正下方。
本新型使用時,是先將汽車開動至該裝設坑上方,使相同前後位置的兩側車輪碾壓在兩頂板上,以該車架固定裝置固定住汽車的車架、車架平板的高低位置,避免兩千斤頂上頂車輪的過程中使汽車的車架上移,接著使兩千斤頂將頂板上頂,分別壓縮汽車兩側的彈簧,並在過程中以壓力傳感器測得各千斤頂的上頂力量。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能在彈簧安裝在汽車之後,對汽車上的彈簧施力進行壓縮,在此同時還能測得壓縮彈簧時的施力,得出彈簧被壓縮時各階段的受力。由上述本新型發揮的功效,配合現有可量測彈簧變形量的手段,可標定出汽車各彈簧的受力、變形曲線,當汽車載重後,可由各彈簧變形量換算各彈簧的受力,將各彈簧的受力加總後即可得出汽車的整體載重。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至圖4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本新型是一種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包括一地面10、分別裝設在該地面10的兩加力裝置20、一車架固定裝置30,以及一定位裝置40,其中:
在該地面10凹設一裝設坑11,該裝設坑11是橫向延伸的長條形坑,如本較佳實施例該裝設坑11分為兩個以對稱方式設於左右兩側的側坑111,在各側坑111中間的頂端橫跨設置一頂板12。
兩加力裝置20分別容納在各側坑111內,各加力裝置20在各側坑111底設有一底座21,在該底座21的中間設有一千斤頂軌道211,各千斤頂軌道211是橫向延伸的軌道,在各千斤頂軌道211上以可左右滑動的形態結合一千斤頂滑塊22,在各千斤頂滑塊22的中間橫向貫穿一驅動螺孔221,對應各千斤頂軌道21的左右兩側設有兩底螺桿座23,兩底螺桿座23結合在各底座21上,在各底螺桿座23的中間嵌設一底螺桿軸承231,在兩底螺桿軸承231之間以可轉動的形態穿置一底螺桿24,各底螺桿24螺穿各千斤頂滑塊22的驅動螺孔221。
在各加力裝置20的其中一底螺桿座23旁設有一變速器25,各變速器25結合在各底座21上,且各變速器25連結各底螺桿24,在各變速器25上結合一馬達26,各馬達26可以是步進馬達或伺服馬達,各馬達26驅動各變速器帶動各底螺桿24轉動,在各千斤頂滑塊22上固定一千斤頂27,該千斤頂27連接一加壓油管271,各加壓油管271可連接外部的油壓驅動源,以各加壓油管271連通一油壓傳感器28,使得各油壓傳感器28與各千斤頂27連接而作為量測各千斤頂27上頂時,量測各千斤頂27上頂力量的壓力傳感器。
該車架固定裝置30設有一龍門吊框架31,該龍門吊框架31結合在該地面10上並且橫跨該裝設坑11的左右兩側,在該龍門吊框架31頂部的中間設有一頂樑311,該頂樑311是沿橫向延伸的橫樑並且位於該裝設坑11的上方,在該頂樑311的底部以可受螺桿系統或液壓系統驅動而左右移動的形態結合一可移動壓頭支架32,在該可移動壓頭支架32底部的左右兩側結合兩豎直設置的直線伸縮裝置33,各直線伸縮裝置33可為油壓缸或電動線性伸縮桿,如本較佳實施例兩直線伸縮裝置33是油壓缸,在各直線伸縮裝置33的底端結合一壓頭34,各壓頭34在頂部的中間分別朝上延伸一球頭341,各球頭341以可轉動的形態嵌入各直線伸縮裝置33的底部,使得各壓頭34可微微擺動調節方向。
該定位裝置40是捲揚機並且結合在該裝設坑11後方中間的地面10上,該定位裝置40向外延伸一鋼索41,在該鋼索41外端結合一掛勾42。
本新型在使用時,可配合多個安裝在待測汽車51上的變形傳感器50以及一雷射測距傳感器組60,組成一種標定汽車彈簧參數的測量系統,其中:
所述的多個變形傳感器50分別安裝在待測的汽車51上,該汽車51設有一車架52,在該車架52上結合一車架平板53,並在該車架52前後位置設有多對相同前後位置的左右車輪54,在各車輪54與車架52之間分別設有一彈簧55,各彈簧55是板形的彈簧,以各彈簧55支承各車輪54,本較佳實施例中多個變形傳感器50分別是豎直設置的位移傳感器,各變形傳感器50以底端結合在各彈簧55的底端,且各變形傳感器50的頂端結合在該車架52的相應處,可量測各彈簧55受力壓縮變形時線性的變形量,再將各彈簧55變形量數據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向外傳出。
所述的該雷射測距傳感器組60是在待測汽車51的左右車輪54的軸心外側貼一反射鏡61,對應兩反射鏡61的位置,在該龍門吊框架31左右兩側的內面相應設有兩反射式雷射測距傳感器62,在該汽車51的後部貼一反光鏡63,在該定位裝置40裝有一雷側測距傳感器64。藉由兩反射式雷射測距傳感器62與兩反射鏡61的配合,可量測到汽車51左右兩車輪54位置的數據,藉由該雷側測距傳感器64與該反光鏡63的配合,可量測到汽車51前後位置的數據,上述兩種數據可作為汽車51停泊位置的參考。
本新型使用前,如圖2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由於各種汽車51的左右車輪54的間距不同,因此需要隨著不同汽車51的輪距,改變各頂板12橫跨設置在各側坑111頂端的位置,使兩頂板12的間距調整為能被汽車51左右兩車輪54同時碾壓的間距。接著調整各千斤頂27的位置,利用各加力裝置20的馬達26驅動各變速器25帶動底螺桿24旋轉,使螺合在各底螺桿24的千斤頂滑塊22左右滑動,將各千斤頂27移動至各頂板12的正下方,使各千斤頂27能將各頂板12連同各車輪54一起上頂。
接著配合汽車51的車架平板53的中心位置,左右移動可移動壓頭支架32的位置,使兩直線伸縮裝置33能位於車架平板53中央上方的左右對稱位置,使兩直線伸縮裝置33朝下伸長時,能以兩壓頭34對稱壓制在車架平板53上,能穩固定將車架平板53的高度位置固定。當本新型使用時,是將汽車51開動至龍門吊框架31下方,逐次使相同前後位置的左右兩車輪54碾壓在兩頂板12上,如圖1、圖2所示,由於汽車51開動的前後位置不容易精細調整使各車輪54中心剛好位於各千斤頂27的正上方,此時可將定位裝置40的掛勾42結合至汽車51的車架52,以定位裝置40拉動鋼索41拖曳汽車51的方式,精細地調整汽車51的前後位置,逐次使相同前後位置的兩車輪54的中央位於兩千斤頂27的正上方。
當上頂相同前後位置的彈簧55時,如圖1、圖5所示,該車架固定裝置30的兩直線伸縮裝置33同時向下伸長,以兩壓頭34壓制在車架平板53上,固定汽車51的車架平板53的高度位置。接著兩加力裝置20的千斤頂27將兩頂板12以及兩車輪54上頂一定的行程,例如將車輪54上頂至上極限位置的三分之二高度,由於該車架平板53已由兩壓頭34壓制固定,因此兩千斤頂27上頂左右兩車輪54的過程中,該車架平板53的位置不會上移。此外,在兩千斤頂27上頂兩彈簧55的過程中,由各油壓傳感器28能取得各千斤頂27的上頂力量,由前述操作的過程,使本新型達到在上頂壓縮汽車51的彈簧55同時,獲得各彈簧55受力的功效。
由本新型組成的標定汽車彈簧參數的測量系統,是在本新型操作的過程中,由各變形傳感器50能取得各彈簧55線性的變形量,如此,配合本新型各油壓傳感器28量測取得的彈簧55受力,能在一次的千斤頂27上頂的過程當中,計算標定出汽車51左右兩側的彈簧55的受力與變形的關係,繪製出各彈簧55的受力、變形曲線。
當本新型組成的標定汽車彈簧參數的測量系統量測完一組彈簧55的參數後,接著要量測下一組彈簧55,這時本新型的兩千斤頂27下降高度,兩直線伸縮裝置33縮回兩壓頭34釋放該汽車51的車架平板53,接著以開動汽車51,或以定位裝置40拖動汽車51的方式,使接下來待測的兩車輪54碾壓在兩頂板12上,接著反覆進行前述的量測操作,即可利用本新型的系統,配合各彈簧55處的變形傳感器50,將汽車51各個彈簧55的參數標定完成,繪製出汽車51所有彈簧55的受力、變形曲線。
當將汽車51所有彈簧55的受力、變形關係標定完成後,當汽車51的車架平板53載重時,只要取得各彈簧55的變形量,例如裝設有多個變形傳感器50的汽車51,能由各變形傳感器50處取得各彈簧55的線性變形量,即可由各彈簧55的線性變形量配合各彈簧55的受力、變形曲線計算出各彈簧55受力的承重,將所有彈簧55的承重加總即可得出該車架平板53的承重,即汽車51的整體載重。
本新型除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是以各油壓傳感器28作為量測各千斤頂27上頂時承受力量的壓力傳感器以外,亦可不設有各油壓傳感器28,在各千斤頂27的頂端連接一荷重元,以各荷重元作為量測各千斤頂27上頂力量的壓力傳感器,當各千斤頂27上頂各頂板12時,是以頂端連接的荷重元接觸各頂板12的底面而將各頂板12上頂。
前述的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是適用於上頂平板車的汽車51,透過該龍門吊框架31上的兩直線伸縮裝置33,可將兩壓頭34下降而壓制汽車51的車架平板53,固定該車架平板53以及車架52的高度位置。相較於平板車,箱式車由於在車架52上設有車箱,當車箱受壓時可能發生損壞,因此要採用其他的車架固定裝置30固定車架52的高度位置,例如圖6至圖8所示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所採用的拉力固定支架35,可適用在平板車或箱式車的車輛。
請參看圖5至圖8所示的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中在該地面10的表面以固定鋼板或其他具有磁吸引力的金屬板的方式形成一磁吸平面13,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車架固定裝置30設有四個拉力固定支架35,各拉力固定支架35設有一底座36,各底座36為殼體,在各底座36的底部設有一電磁鐵構造361,在各底座36頂部的中央結合一螺桿升降機362,在各螺桿升降機362螺合一豎直設置的升降螺桿363,在各升降螺桿363的頂端以同心的形態結合一圓形的轉盤364,在各底座36內固設一減速器365,各減速器365與該螺桿升降機362連結,在各減速器365結合一馬達366,以各馬達366帶動各減速器365驅動各螺桿升降機362內的升降螺桿363升降。
配合各升降螺桿363設有一升降平台367,在各升降平台367的底部內形成一轉盤槽3671,對應各轉盤槽3671的中心,在各升降平台367的底面朝上穿設一軸孔3672,各軸孔3672與各轉盤槽3671相通,各升降螺桿363的頂端向上穿過各軸孔3672而將轉盤364以可自轉的形態設置在各轉盤槽3671內,在各升降平台367的相反兩側各以一銷子3673穿過而樞接兩分別向上並向內延伸的卡緊抓鈎3674,各卡緊抓鈎3674是L形的臂體且末端位於各升降平台367的上方,在各卡緊抓鈎3674的末端朝下凸設一鈎爪3675。
配合各升降平台367設有一夾緊頭368,在各夾緊頭368的中間形成一寬度較頂部以及底部窄的頸部3681,各頸部3681位於兩卡緊抓鈎3674的末端之間,在各夾緊頭368的底部朝向相反兩側延伸兩凸板3682,在兩凸板3682的頂面分別凹設一鈎槽3683,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兩卡緊抓鈎3674以兩鈎爪3675嵌入兩鈎槽3683,且各夾緊頭368的底面與各升降平台367之間的間隙大於各鈎槽3683的深度,當各夾緊頭368被上拉時是透過兩卡緊抓鈎3674而與各升降平台367結合固定。在各夾緊頭368的頂面朝上伸設一止擋塊3684,並在各夾緊頭368的頂面以可朝該止擋塊3684進退的方式滑動設有一滑塊3685,在各滑塊3685朝向各止擋塊3684一側的底部內凹形成一車架槽鋼下緣嵌槽3686。
該車架固定裝置30的四個拉力固定支架35使用時,是以矩陣排列的方式設置在汽車51的車架52下方,且分別左右成對地位於待測的左右車輪54的內側前方以及內側後方,各車架52在左右兩側設有兩縱向的車架槽鋼521,各拉力固定支架35位於磁吸平面13與各車架槽鋼521之間,各拉力固定支架35以電磁鐵構造361吸引固定在磁吸平面13上,並將升降平台367與夾緊頭368升降調整至適當的高度,接著將各夾緊頭368的止擋塊3684抵靠在各車架槽鋼521的外側面,並以滑塊3685向配合的止擋塊3684緊夾,使各車架槽鋼521的下緣嵌設在車架槽鋼下緣嵌槽3686固定,這時即可利用四個拉力固定支架35固定汽車51的車架52的高度位置。
當車架固定裝置30使用完畢,將各拉力固定支架35拆離各車架52,使得各夾緊頭368不再被上拉而落下時,兩卡緊抓鈎3674的鈎爪3675會分別脫離各鈎槽3683,這時兩卡緊抓鈎3674可向外翻開,使各夾緊頭368能與各升降平台367分離為兩部分的構造,如此,再進行下一回設置車架固定裝置30的安裝時,能方便地將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兩個部分移入空間狹窄的汽車51下方後,再進行組裝使用。第二較佳實施例其餘的構造皆與第一較佳實施中所述的構造相同。
本新型各拉力固定支架35,除了是以各底座36底部設置的電磁鐵構造361作為吸引構造,以磁力吸引固定在磁吸平面13上以外,如圖9所示的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其中的拉力固定支架35是在底座36的底部結合一氣囊構造369作為吸引構造,在各氣囊構造369底部形成一負壓槽3691,各負壓槽3691是開口朝下的凹槽,並在各氣囊構造369的周圍穿置一抽氣管3692,各抽氣管3692的內端與各負壓槽3691相通,且各抽氣管3692的外端接向負壓源,例如抽氣幫浦。當第三較佳實施例的拉力固定支架35固定在地面10上時,是以底部的氣囊構造369罩合並吸引在磁吸平面13上固定,這時磁吸平面13可為一般不具磁吸引力的平面,只要使各氣囊構造369罩合在其上時能達到氣密效果即可。
本新型除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或第三較佳實施例,是將所述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底端以磁力吸引或負壓吸引的方式結合在地面10的磁吸平面13等平面以外,如圖10所示的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是在前述設於地面10的裝設坑11的前後兩側設有一下凹的軌道坑14,該軌道坑14位於待測汽車51的兩車輪54之間,第四較佳實施例的車架固定裝置30是在該軌道坑14底以矩陣的排列方式結合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15,各雙座標移動平台15是在該軌道坑14底固定一縱向燕尾導軌151,在各縱向燕尾導軌151上以可前後滑動的形態結合一縱向移動平台152,並在各縱向移動平台152上設有一橫向燕尾導軌1521,於各橫向燕尾導軌1521上結合一橫向移動平台153。
第四較佳實施例的車架固定裝置30是在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15的橫向移動平台153上分別固定一第二或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拉力固定支架35,這時各拉力固定支架35不設有所述的電磁鐵構造361或所述的氣囊構造369,直接以底座36固定在橫向移動平台153上,各拉力固定支架35其餘的構造皆與第二或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拉力固定支架35相同。
前述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使用時,是適應不同的汽車51的車架52尺寸,將位於右側的各拉力固定支架35調整移動至右側的車架槽鋼521正下方,並將位於左側的各拉力固定支架35調整移動至左側的車架槽鋼521的正下方,接著升降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升降平台367與夾緊頭368的高度,以各夾緊頭368的頂部緊夾固定各車架槽鋼521,將車架52的高度位置固定。第四較佳實施例中其餘的構造皆與前述其他較佳實施例相同。
本新型除前述第四較佳實施例,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30是在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15的橫向移動平台153分別設有一拉力固定支架35以外,也可在各橫向移動平台153上結合其他的構造來固定車架52高度的位置。
例如圖11、圖12所示的第五較佳實施例,該車架固定裝置30是進一步在各雙座標移動平台15的橫向移動平台153結合一樞接座37,在各樞接座37樞接一下螺桿371,配合各下螺桿371設有一內螺紋桿372,在各內螺紋桿372內沿軸向貫穿一內螺孔373,各下螺桿371螺合在內螺孔373的底部,在各內螺孔373的頂部螺合一上螺桿374,在各上螺桿374的頂端結合一構鋼勾38。
前述第五較佳實施例的車架固定裝置30使用時,是以各雙座標移動平台15調整各樞接座37的位置,將各樞接座37移動至對應的車架槽鋼521的下方,接著可藉由調整下螺桿371、上螺桿374螺合在內螺紋桿372的深度,改變各構鋼勾38相對各樞接座37的高度,使各構鋼勾38的高度位置能勾扣到車架槽鋼521的底緣。當前述的調整操作完畢之後,以各樞接座37為中心擺動四個構鋼勾38的位置,使各構鋼勾38勾住車架槽鋼521的底緣,固定住車架52高度的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主張的權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地面
11‧‧‧裝設坑
111‧‧‧側坑
12‧‧‧頂板
13‧‧‧磁吸平面
14‧‧‧軌道坑
15‧‧‧雙座標移動平台
151‧‧‧縱向燕尾導軌
152‧‧‧縱向移動平台
1521‧‧‧橫向燕尾導軌
153‧‧‧橫向移動平台
20‧‧‧加力裝置
21‧‧‧底座
211‧‧‧千斤頂軌道
22‧‧‧千斤頂滑塊
221‧‧‧驅動螺孔
23‧‧‧底螺桿座
231‧‧‧底螺桿軸承
24‧‧‧底螺桿
25‧‧‧變速器
26‧‧‧馬達
27‧‧‧千斤頂
271‧‧‧加壓油管
28‧‧‧油壓傳感器
30‧‧‧車架固定裝置
31‧‧‧龍門吊框架
311‧‧‧頂樑
32‧‧‧可移動壓頭支架
33‧‧‧直線伸縮裝置
34‧‧‧壓頭
341‧‧‧球頭
35‧‧‧拉力固定支架
36‧‧‧底座
361‧‧‧電磁鐵構造
362‧‧‧螺桿升降機
363‧‧‧升降螺桿
364‧‧‧轉盤
365‧‧‧減速器
366‧‧‧馬達
367‧‧‧升降平台
3671‧‧‧轉盤槽
3672‧‧‧軸孔
3673‧‧‧銷子
3674‧‧‧卡緊抓鈎
3675‧‧‧鈎爪
368‧‧‧夾緊頭
3681‧‧‧頸部
3682‧‧‧凸板
3683‧‧‧鈎槽
3684‧‧‧止擋塊
3685‧‧‧滑塊
3686‧‧‧車架槽鋼下緣嵌槽
369‧‧‧氣囊構造
3691‧‧‧負壓槽
3692‧‧‧抽氣管
37‧‧‧樞接座
371‧‧‧下螺桿
372‧‧‧內螺紋桿
373‧‧‧內螺孔
374‧‧‧上螺桿
38‧‧‧構鋼勾
40‧‧‧定位裝置
41‧‧‧鋼索
42‧‧‧掛勾
50‧‧‧變形傳感器
51‧‧‧汽車
52‧‧‧車架
521‧‧‧車架槽鋼
53‧‧‧車架平板
54‧‧‧車輪
55‧‧‧彈簧
60‧‧‧雷射測距傳感器組
61‧‧‧反射鏡
62‧‧‧反射式雷射測距傳感器
63‧‧‧反光鏡
64‧‧‧雷側測距傳感器
圖1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側視的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前視的示意圖。 圖3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加力裝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加力裝置設置於側坑的側視剖面示意圖。 圖5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圖6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側視的示意圖。 圖7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前視的示意圖。 圖8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拉力固定支架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是本新型第三較佳實施例拉力固定支架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0是本新型第四較佳實施例前視的示意圖。 圖11是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車架固定裝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12是本新型第五較佳實施例前視的示意圖。
10‧‧‧地面
12‧‧‧頂板
30‧‧‧車架固定裝置
31‧‧‧龍門吊框架
40‧‧‧定位裝置
41‧‧‧鋼索
42‧‧‧掛勾
50‧‧‧變形傳感器
51‧‧‧汽車
52‧‧‧車架
53‧‧‧車架平板
54‧‧‧車輪
55‧‧‧彈簧
63‧‧‧反光鏡
64‧‧‧雷側測距傳感器

Claims (10)

  1. 一種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包括: 一地面,在該地面凹設一裝設坑,該裝設坑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長條形坑,在該裝設坑頂的左右位置橫跨設有兩頂板; 兩加力裝置,分別設置在該裝設坑內的左右兩側,各加力裝置在該裝設坑底設有一底座,在各底座的中間設有一千斤頂軌道,在各千斤頂軌道上滑動設有一千斤頂滑塊,在各千斤頂滑塊的中間橫向貫穿一驅動螺孔,對應各千斤頂軌道的左右兩側,在各底座上結合兩底螺桿座,在各底螺桿座嵌設一底螺桿軸承,在兩底螺桿軸承之間穿置一底螺桿,各底螺桿螺穿各驅動螺孔,在各底座上結合一變速器,各變速器連結各底螺桿,在各變速器結合並連結一馬達,在各千斤頂滑塊上固定一千斤頂,該千斤頂連接一壓力傳感器;以及 一車架固定裝置,該車架固定裝置設置於該地面並位於該裝設坑的周圍。
  2. 如請求項1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所述各壓力傳感器是油壓傳感器並透過一加壓油管與所述各千斤頂連接。
  3. 如請求項1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所述各壓力傳感器是荷重元並連接在所述各千斤頂的頂端。
  4. 如請求項1或2或3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是在該地面上結合一龍門吊框架,該龍門吊框架橫跨該裝設坑的上方,該龍門吊框架的頂部設有一頂樑,在該頂樑的底部以可左右移動的形態結合一可移動壓頭支架,在該可移動壓頭支架的左右兩側結合兩豎直設置的直線伸縮裝置,在各直線伸縮裝置的底端結合一壓頭。
  5. 如請求項1或2或3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地面的表面形成一平面,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包括四個拉力固定支架,各拉力固定支架設有一底座,在各底座的底部設有一吸引構造,以各吸引構造可將底座吸引固定在該平面,在各底座的頂部結合一螺桿升降機,在各螺桿升降機螺合一豎直的升降螺桿,在各底座內固設一減速器,各減速器與各螺桿升降機連結,在各減速器結合一馬達,以各馬達帶動各減速器驅動各升降螺桿旋轉而升降,在各升降螺桿的頂端結合一升降平台,在各升降平台上設有一夾緊頭,在各夾緊頭的頂面朝上伸設一止擋塊,並在各夾緊頭的頂面以可朝該止擋塊進退的方式滑動設有一滑塊,在各滑塊朝向各止擋塊一側的底部內凹形成一車架槽鋼下緣嵌槽。
  6. 如請求項5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各升降螺桿的頂端設有一轉盤,在所述各升降平台內形成一轉盤槽,又在各轉盤槽的中心朝下穿設一軸孔,各升降螺桿的頂端向上穿過各軸孔而將各轉盤以可自轉的形態設置在各轉盤槽內。
  7. 如請求項6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各升降平台的相反兩側樞接兩分別向上並向內延伸的卡緊抓鈎,在各卡緊抓鈎的末端朝下凸設一鈎爪,所述各夾緊頭的中間形成一頸部,各頸部位於兩卡緊抓鈎的末端之間,在各夾緊頭的底部朝向相反兩側延伸兩凸板,在兩凸板的頂面分別凹設一鈎槽,兩卡緊抓鈎的兩鈎爪嵌入兩鈎槽,且各夾緊頭的底面與各升降平台之間的間隙大於各鈎槽的深度,當各夾緊頭被上拉時是透過兩卡緊抓鈎而與各升降平台結合固定。
  8. 如請求項1或2或3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地面位於所述裝設坑的前後兩側設有一下凹的軌道坑,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在該軌道坑底以矩陣的排列方式結合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各雙座標移動平台是在該軌道坑底固定一縱向燕尾導軌,在各縱向燕尾導軌上以可前後滑動的形態結合一縱向移動平台,在各縱向移動平台上設有一橫向燕尾導軌,於各橫向燕尾導軌上結合一橫向移動平台; 該車架固定裝置包括四個拉力固定支架,各拉力固定支架在各橫向移動平台上固定一底座,在各底座的頂部結合一螺桿升降機,在各螺桿升降機螺合一豎直的升降螺桿,在各底座內固設一減速器,各減速器與各螺桿升降機連結,在各減速器結合一馬達,以各馬達帶動各減速器驅動各升降螺桿升降,在各升降螺桿的頂端結合一升降平台,在各升降平台上設有一夾緊頭,在各夾緊頭的頂面朝上伸設一止擋塊,並在各夾緊頭的頂面以可朝該止擋塊進退的方式滑動設有一滑塊,在各滑塊朝向各止擋塊一側的底部內凹形成一車架槽鋼下緣嵌槽。
  9. 如請求項1或2或3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地面位於所述裝設坑的前後兩側設有一下凹的軌道坑,所述的車架固定裝置在該軌道坑底以矩陣的排列方式結合四個雙座標移動平台,各雙座標移動平台是在該軌道坑底固定一縱向燕尾導軌,在各縱向燕尾導軌上以可前後滑動的形態結合一縱向移動平台,在各縱向移動平台上設有一橫向燕尾導軌,於各橫向燕尾導軌上結合一橫向移動平台,在各橫向移動平台上結合一樞接座,在各樞接座樞接一下螺桿,各下螺桿螺合一內螺紋桿,在各內螺紋桿的頂部螺合一上螺桿,在各上螺桿的頂端結合一構鋼勾。
  10. 如請求項1或2或3之汽車彈簧上頂系統,其中在所述裝設坑後方中間的地面上結合一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是捲揚機並向外延伸一鋼索,在該鋼索的外端結合一掛勾。
TW105215063U 2016-10-04 2016-10-04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TWM535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5063U TWM535316U (zh) 2016-10-04 2016-10-04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5063U TWM535316U (zh) 2016-10-04 2016-10-04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316U true TWM535316U (zh) 2017-01-11

Family

ID=5840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5063U TWM535316U (zh) 2016-10-04 2016-10-04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531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242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国海科技有限公司 房车装卸装置
CN109330611A (zh) * 2018-11-23 2019-02-15 甘肃海斯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业用医疗设备的具有调高的支撑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4242A (zh) * 2017-08-17 2017-12-08 国海科技有限公司 房车装卸装置
CN107444242B (zh) * 2017-08-17 2023-07-14 中工经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房车装卸装置
CN109330611A (zh) * 2018-11-23 2019-02-15 甘肃海斯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业用医疗设备的具有调高的支撑装置
CN109330611B (zh) * 2018-11-23 2023-02-28 甘肃海斯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业用医疗设备的具有调高的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72096A1 (zh) 标定汽车弹簧参数的测量系统
CN204525396U (zh) 多功能高强度汽车维修平台
KR101567616B1 (ko) 차량용 구속 시스템
CN106002033B (zh) 适于吊重行驶轮式起重机前车架中部车身总成的搭焊工装
KR20170035964A (ko) 차륜 해체가 필요없는 평행 승강 차륜 탐상기
CN205670082U (zh) 一种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CN205374054U (zh) 轮胎花纹刚度及摩擦特性测试平台
TWM535316U (zh) 汽車彈簧上頂系統
CN106644046A (zh) 一种声强全自动测量支架及其测量方法
TWI600888B (zh) 標定汽車彈簧參數的測量系統
SK61993A3 (en) Device for testing tyre of wheel of rail vehicle
KR101227097B1 (ko) 타이어의 트레드 강도 및 비드이탈 시험장치
CN205002914U (zh) 质心试验台
CN207325650U (zh) 铁路货车车体、车门整形机
CN206132376U (zh) 汽车弹簧上顶系统
CN212007602U (zh) 一种易对中准确度高的液压千斤顶力值检验装置
CN211347410U (zh) 一种踏面制动单元试验台
JP2993312B2 (ja) 車両のロール特性試験装置
CN219736299U (zh) 一种升降式多车型切换驾驶室总成测量支架
RU66726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диагностирования тормозов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219683943U (zh) 一种中间包对中装置及中包车
CN214309962U (zh) 一种试样弯曲检测工装
JP2021128137A (ja) シャシダイナモメータの車輌固縛装置
JPH0235757Y2 (zh)
CN212294193U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轨排组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