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268U - 可正反轉葉片泵 - Google Patents

可正反轉葉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268U
TWM535268U TW105211789U TW105211789U TWM535268U TW M535268 U TWM535268 U TW M535268U TW 105211789 U TW105211789 U TW 105211789U TW 105211789 U TW105211789 U TW 105211789U TW M535268 U TWM535268 U TW M53526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side cover
rotor
stato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1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en-Chung Chou
Original Assignee
Modaown & Somax Indus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daown & Somax Indusry Inc filed Critical Modaown & Somax Indusry Inc
Priority to TW105211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268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268U/zh

Link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Description

可正反轉葉片泵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葉片泵,尤指一種可正反向運轉之葉片泵。
請參閱第1圖,係習用葉片泵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習用葉片泵10之構造包含有一定子12、一轉子14、二側蓋(未顯示)及複數個葉片18。其中,定子12呈管狀構造,一側設有一進液口123,另一側設有一出液口125。轉子14呈圓柱狀構造,並於圓柱表面設置複數個葉片槽141,分別用以容置一葉片18。轉子14之軸心結合一轉軸16,轉子14之下緣與定子12之內側壁121接觸,與定子12形成偏心態樣設置。
葉片泵10運轉時,利用轉軸16驅動轉子14旋轉,利用離心力以及於葉片槽141中充填液壓油143,令葉片18之葉唇181頂靠於定子12之內側壁121,藉由二側蓋、定子12之內側壁121、轉子14以及相鄰葉片18之間形成一封閉空間,可將液體由進液口123傳送至出液口125,並因封閉空間之體積變化,於進液口123產生吸力,於出液口125產生推力,達到加壓輸送液體之功能。
由於習用之葉片泵10係利用離心力使葉片18之葉唇181頂靠於定子12之內側壁121,而形成封閉空間。因此,當低速運轉時,葉片18可能因離心力不足而無法緊靠定子12之內側壁121,因而無法形成封閉空間, 導致無法形成吸力與推力,造成葉片泵10空轉的情形。
此外,習用葉片泵10之設計,由於葉片18之外側只有一緣具有葉唇181,用以頂靠定子12之內側壁121,當葉片泵10反向運轉時,液體容易因較大的壓力而由葉片18頂端的斜面擠壓葉片18而產生洩漏。因此,一般葉片泵10並不具有反向運轉的能力。
因此,如何設計及製作可兼具正反向運轉以及可以高速或低速運轉之葉片泵,實為業界亟欲解決的問題。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葉片泵,尤指一種可正反向運轉之葉片泵。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於葉片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設置一葉唇,並以驅動馬達驅動轉軸可令葉片泵具有正反向運轉之能力。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利用彈簧支撐葉片頂靠於定子內側面,可令葉片泵具有高速及低速運轉之能力。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包含:一第一側蓋,其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定子,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一轉子,呈圓柱狀構造,具有一外側壁,並由該外側壁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複數個葉片,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該轉子之各葉片槽中,各葉片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具有一第一葉唇及一第二葉唇;一第二側蓋,其上端與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及一轉軸,結合於該轉子之軸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驅動該轉軸使轉子正轉 或反轉;其中,該轉子與複數個葉片設置於該定子內部,該第一側蓋及該第二側蓋分別結合於定子與轉子之兩側,於運轉時第一側蓋、第二側蓋、定子內側壁、轉子外側壁及相鄰葉片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將一液體由該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或者將該液體由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各葉片槽中分別設有至少一彈簧,用以支撐各葉片頂靠於定子之內側壁。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定子內側壁之剖面呈一楕圓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楕圓形之長軸之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之間,長軸之另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二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二開口之間。
本創作尚提供一種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包含:一第一側蓋,其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定子,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一轉子,呈圓柱狀構造,具有一外側壁,並由該外側壁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各葉片槽中分別設有至少一彈簧;複數個葉片,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該轉子之各葉片槽中;一第二側蓋,其上端與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及一轉軸,結合於該轉子之軸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驅動該轉軸使轉子正轉或反轉;其中,該轉子與複數個葉片設置於該定子內部,該第一側蓋及第二側蓋分別結合於定子與轉子之兩側,各葉片分別由對應的彈簧支撐而頂靠於定子之內側壁,第一側蓋、第 二側蓋、定子內側壁、轉子外側壁及相鄰葉片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將一液體由該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或者將該液體由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各葉片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具有一第一葉唇及一第二葉唇。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定子內側壁之剖面呈一楕圓形。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楕圓形之長軸之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之間,長軸之另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二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二開口之間。
10‧‧‧葉片泵
12‧‧‧定子
121‧‧‧內側壁
123‧‧‧進液口
125‧‧‧出液口
14‧‧‧轉子
141‧‧‧葉片槽
143‧‧‧液壓油
16‧‧‧轉軸
18‧‧‧葉片
181‧‧‧葉唇
20‧‧‧可正反轉葉片泵
22‧‧‧第一側蓋
221‧‧‧第一開口
223‧‧‧第二開口
23‧‧‧液體
24‧‧‧定子
241‧‧‧內側壁
243‧‧‧長軸
25‧‧‧葉片
251‧‧‧第一葉唇
253‧‧‧第二葉唇
26‧‧‧第二側蓋
261‧‧‧第一開口
263‧‧‧第二開口
27‧‧‧彈簧
28‧‧‧轉子
281‧‧‧外側壁
283‧‧‧葉片槽
30‧‧‧驅動馬達
39‧‧‧轉軸
第1圖:係習用葉片泵之剖面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如第2圖所示實施例之第一側蓋示意圖。
第4圖:係如第2圖所示實施例之定子示意圖。
第5圖:係如第2圖所示實施例之第二側蓋示意圖。
第6圖:係如第2圖所示實施例之轉子示意圖。
請參閱第2圖至第6圖,分別為本創作可正反轉葉片泵一實 施例之剖面示意圖、第一側蓋之示意圖、定子之剖面示意圖、第二側蓋之示意圖及轉子之剖面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可正反轉葉片泵20之構造包含有一第一側蓋22、一定子24、一第二側蓋26、一轉子28及複數個葉片25及一轉軸39。
其中,第一側蓋22之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221及一第二開口223;第二側蓋26之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261及一第二開口263。定子24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241;轉子28呈圓柱狀構造,具有一外側壁281,並由該外側壁281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283。各葉片25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葉片槽283之中,各葉片25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具有一第一葉唇251及一第二葉唇253。
轉子28與葉片25設置於定子24內部,第一側蓋22與第二側蓋26分別結合於定子24與轉子28之兩側。轉軸39結合於轉子28之軸心位置,並穿過第一側蓋22或第二側蓋26之中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30驅動該轉軸39進行正轉或反轉。於運轉時,第一側蓋22、第二側蓋26、定子24內側壁241、轉子28外側壁281及相鄰葉片25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於正轉時將一液體23由第一側蓋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3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26之第一開口261及第二開口263,或者於反轉時將液體23由第二側蓋26之第一開口261及第二開口263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3。此外,尚可利用封閉空間之體積變化,於液體23入口處產生吸力,並於液體23出口處產生推力,達到加壓傳送液體23之功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葉片25可利用離心力以及於葉片槽283中充填液壓油,令葉片25之第一葉唇251或第二葉唇253頂靠於定子24之 內側壁241,藉以形成封閉空間,而可達成加壓傳送液體23之功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各葉片槽283中可設置至少一彈簧27,用以支撐各葉片25頂靠於定子24之內側壁241。在本實施例中,由於葉片25因彈簧27之支撐而可隨時頂靠於定子24之內側壁241,無需依靠離心力之作用,因此於高速運轉及低速運轉時,皆可正常運作,提供加壓傳送液體23之功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定子24之內側壁241之剖面呈一楕圓形構造,並可令楕圓形長軸243之一端位於第一側蓋22之第一開口221與第二側蓋26之第一開口261之間,長軸243之另一端位於第一側蓋22之第二開口223與第二側蓋26之第二開口263之間。利用本實施之構造,可正反轉葉片泵20不論正向運轉或反向運轉,皆可利用封閉空間的體積變化,於液體23入口處產生吸力,於液體23出口處產生推力,達成加壓傳送液體23之功效。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可正反轉葉片泵20之構造包含有一第一側蓋22、一定子24、一第二側蓋26、一轉子28及複數個葉片25及一轉軸39。其中,第一側蓋22之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221及一第二開口223;第二側蓋26之上端及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261及一第二開口263;定子24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241;轉子28呈圓柱狀構造並具有一外側壁281,並由外側壁281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283,各葉片槽283中分別設有至少一彈簧27;各葉片25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轉子28之葉片槽283中。其中,轉子28與葉片25設置於定子24內部,第一側蓋22及第二側蓋26分別結合於定子24與轉子28之兩側。轉軸39結合於轉子28之軸心位置,並穿過第 一側蓋22或第二側蓋26之中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30驅動該轉軸39進行正轉或反轉。各葉片25分別由對應的彈簧27支撐而頂靠於定子24之內側壁241,令第一側蓋22、第二側蓋26、定子24之內側壁241、轉子28之外側壁281及相鄰葉片25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於正轉時將液體23由第一側蓋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3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26之第一開口261及第二開口263,或者於反轉時將液體23由第二側蓋26之第一開口261及第二開口263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22之第一開口221及第二開口223。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彈簧27可提供足夠的支撐力令葉片25之外側頂靠於定子24之內側壁241而形成封閉空間,達到加壓傳送液體23之功效,因此葉片25構造之影響較小。當然,本實施例配合前述具有第一葉唇251及第二葉唇253之葉片25構造,可達成本創作之最佳效率。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20‧‧‧可正反轉葉片泵
221‧‧‧第一開口
223‧‧‧第二開口
23‧‧‧液體
24‧‧‧定子
241‧‧‧內側壁
25‧‧‧葉片
251‧‧‧第一葉唇
253‧‧‧第二葉唇
261‧‧‧第一開口
263‧‧‧第二開口
27‧‧‧彈簧
28‧‧‧轉子
281‧‧‧外側壁
283‧‧‧葉片槽
30‧‧‧驅動馬達
39‧‧‧轉軸

Claims (8)

  1. 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包含:一第一側蓋,其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定子,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一轉子,呈圓柱狀構造,具有一外側壁,並由該外側壁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複數個葉片,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該轉子之各葉片槽中,各葉片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具有一第一葉唇及一第二葉唇;一第二側蓋,其上端與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及一轉軸,結合於該轉子之軸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驅動該轉軸而使轉子正轉或反轉;其中,該轉子與複數個葉片設置於該定子內部,該第一側蓋及該第二側蓋分別結合於定子與轉子之兩側,於運轉時第一側蓋、第二側蓋、定子內側壁、轉子外側壁及相鄰葉片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將一液體由該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或者將該液體由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各葉片槽中分別設有至少一彈簧,用以支撐各葉片頂靠於定子之內側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該定子內側壁之剖面呈一楕圓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該楕圓形之長軸之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之間,長軸之另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二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二開口之間。
  5. 一種可正反轉葉片泵,包含: 一第一側蓋,其兩側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一定子,呈管狀構造,並具有一內側壁;一轉子,呈圓柱狀構造,具有一外側壁,並由該外側壁向內凹設有複數個葉片槽,各葉片槽中分別設有至少一彈簧;複數個葉片,分別可滑動設置於該轉子之各葉片槽中;一第二側蓋,其上端與下端分別設有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及一轉軸,結合於該轉子之軸心位置,可以一驅動馬達驅動該轉軸而使轉子正轉或反轉;其中,該轉子與複數個葉片設置於該定子內部,該第一側蓋及第二側蓋分別結合於定子與轉子之兩側,各葉片分別由對應的彈簧支撐而項靠於定子之內側壁,第一側蓋、第二側蓋、定子內側壁、轉子外側壁及相鄰葉片之間形成封閉空間,可將一液體由該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或者將該液體由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分別傳送至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各葉片外側之前緣及後緣分別具有一第一葉唇及一第二葉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定子內側壁之剖面呈一楕圓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可正反轉葉片泵,其中該楕圓形之長軸之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一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一開口之間,長軸之另一端位於第一側蓋之第二開口與第二側蓋之第二開口之間。
TW105211789U 2016-08-04 2016-08-04 可正反轉葉片泵 TWM5352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1789U TWM535268U (zh) 2016-08-04 2016-08-04 可正反轉葉片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1789U TWM535268U (zh) 2016-08-04 2016-08-04 可正反轉葉片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268U true TWM535268U (zh) 2017-01-11

Family

ID=58399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1789U TWM535268U (zh) 2016-08-04 2016-08-04 可正反轉葉片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52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4757B2 (ja) 羽根式流体伝達装置
CN102734185A (zh) 对转式轴流鼓风机
ES2728355T3 (es) Bomba de flujo de tipo de flujo transversal
CN104279119A (zh) 旋转叶片式马达
CN104279159A (zh) 高转矩旋转马达
US10012081B2 (en) Multi-vane impeller device
JP2011085128A (ja) ロータリーポンプ
BE1023306B1 (fr) Element de volute fixe et machine fluidique a volute
US1828245A (en) Rotary pump
JP2019202312A5 (zh)
TWM535268U (zh) 可正反轉葉片泵
CN104564512B (zh) 一种液力马达
JP2016217325A5 (zh)
CN103062046A (zh) 扭曲式转子泵
JP2019188910A5 (zh)
JP2017190694A (ja) ベーンおよびベーンポンプ
CN103321901B (zh) 叶片泵
US3001480A (en) Rotary pump
RU163727U1 (ru) Кольцевой насос
CN107288875B (zh) 双作用旋偏心泵及其装配方法
US1575405A (en) Rotary pump
JP2012087772A (ja) ロータリーポンプ
CN205955979U (zh) 可正反转叶片泵
JP2008267275A (ja) ベーンポンプ
JP6115156B2 (ja) 内接ギア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