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8446U -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8446U
TWM528446U TW105206080U TW105206080U TWM528446U TW M528446 U TWM528446 U TW M528446U TW 105206080 U TW105206080 U TW 105206080U TW 105206080 U TW105206080 U TW 105206080U TW M528446 U TWM528446 U TW M5284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ocusing
test
fixed
test fix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6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君豪
姬鈴
Original Assignee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6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8446U/zh
Publication of TWM528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8446U/zh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本創作涉及一種調焦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按,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各種電子產品,如手機、筆記本電腦上的自動對焦攝像頭的需求量越來越多,對圖像技術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相機的像素值也越來越高,因此對自動對焦攝像頭拍攝圖像的清晰度也要求更為嚴格,相應地對自動對焦攝像頭的產品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完成自動對焦攝像頭製造後,需要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測試並進行調焦處理,在測試過程中,還需要測試製造的自動對焦攝像頭是否存在壞點,存在壞點的自動對焦攝像頭是否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習知的測試機或調焦機只能單一地進行測試或調焦,若自動對焦攝像頭測試後,需要繼續進行調焦處理的,則需要人工把自動對焦攝像頭從測試機上移動到調焦機上,這樣既浪費大量的時間,工作效率低下,也使得自動對焦攝像頭在變換工作機台時可能出現定位偏差,還可能使得自動對焦攝像頭在轉移過程中發生刮花而報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不需要變換工作機台就可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測試和調焦的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本創作的目的是針對習知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不需要變換工作機台就可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測試和調焦的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以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用以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調焦和測試,裝設於一燈箱內,該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包括一基座、一測試治具模組、一固定板、一光學鏡片模組、一自動調焦模組、一近焦測試模組和一白板測試模組;所述測試治具模組可前後移動的裝設於基座上表面的前部,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放置於測試治具模組上;所述固定板固設於基座上表面的後部於測試治具模組的上方;所述光學鏡片模組固設於固定板的前端,測試治具模組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時,光學鏡片模組位於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所述自動調焦模組可旋轉地裝設於基座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的一側,自動對焦攝像頭經測試治具模組測試完成後,測試治具模組自動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自動調焦模組旋轉至測試治具模組和光學鏡片模組之間後下降與測試治具模組及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結合,完成結合後藉由光學鏡片模組取得相對應的影像,使用取得的影像進行自動調焦作業,調焦完成後,自動調焦模組回到初始位置;所述近焦測試模組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的上表面,近焦測試時,近焦測試模組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白板測試模組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的下表面,白板測試時,白板測試模組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
如上所述,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不需要變換工作機台就可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測試和調焦,從而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100‧‧‧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10‧‧‧基座
11‧‧‧測試治具導軌
12‧‧‧固定柱
20‧‧‧測試治具模組
21‧‧‧第一驅動器
22‧‧‧結合平台
23‧‧‧鏡頭托盤
24‧‧‧托盤蓋
241‧‧‧開孔
30‧‧‧條碼掃描模組
31‧‧‧旋轉升降氣缸
32‧‧‧條碼掃描器
40‧‧‧蓋板閉合模組
41‧‧‧支架
42‧‧‧導引桿
43‧‧‧第二驅動器
44‧‧‧閉合懸臂
45‧‧‧滾輪
50‧‧‧固定板
51‧‧‧固定桿
52‧‧‧連接部
53‧‧‧安裝部
54‧‧‧第一導軌
55‧‧‧第二導軌
60‧‧‧光學鏡片模組
70‧‧‧自動調焦模組
71‧‧‧升降氣缸
72‧‧‧旋轉氣缸
73‧‧‧微調滑台
74‧‧‧調焦座
741‧‧‧安裝孔
75‧‧‧軸承
76‧‧‧調焦環
77‧‧‧調焦電機
78‧‧‧傳動皮帶
80‧‧‧近焦測試模組
81‧‧‧近焦測試主體部
82‧‧‧第三驅動器
90‧‧‧白板測試模組
91‧‧‧白板測試主體部
92‧‧‧第四驅動器
200‧‧‧自動對焦攝像頭
201‧‧‧調焦齒

第一圖係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Ⅱ之局部放大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條碼掃描模組掃描狀態之狀態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蓋板閉合模組閉合托盤蓋之狀態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測試治具模組蓋好托盤蓋後移動至調焦位置之狀態圖。
第六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自動調焦模組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調焦之狀態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自動調焦模組完成調焦回到初始位置之狀態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近焦測試模組進行進焦測試之狀態圖。
第九圖係第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白板測試模組進行白板測試之狀態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白板測板模組裝設於固定板之第二導軌上並處於白板測試時之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自動調焦模組之立體圖。
第十二圖係第十一圖所示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之自動調焦模組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100,用以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調焦和測試,裝設於一燈箱(圖未示)內,包括一基座10、一測試治具模組20、一條碼掃描模組30、一蓋板閉合模組40、一固定板50、一光學鏡片模組60、一自動調焦模組70、一近焦測試模組80和一白板測試模組90。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五圖,所述基座10裝設於燈箱(圖未示)內,基座10的上表面裝設有前後延伸的測試治具導軌11,基座10上表面後部的兩側皆固設有複數固定柱12。
請參閱第一圖、第四圖和第五圖,所述測試治具模組20可前後移動的裝設於基座10上表面的前部,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200放置於測試治具模組20上。具體地,所述測試治具模組20包括一第一驅動器21、一結合平台22、一鏡頭托盤23和一托盤蓋24,第一驅動器21為一氣缸驅動器,所述第一驅動器21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測試治具導軌11上,所述結合平台22裝設於第一驅動器21上,所述鏡頭托盤23裝設於結合平台22上,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200裝設於鏡頭托盤23上,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上設有調焦齒201,所述托盤蓋24蓋設於鏡頭托盤23上,托盤蓋24的後端樞接於鏡頭托盤23的後端,托盤蓋24的中間於自動對焦攝像頭200處開設有一開孔241。
請參閱第一圖,所述條碼掃描模組30包括一旋轉升降氣缸31和一固設於旋轉升降氣缸31上的條碼掃描器32,所述旋轉升降氣缸31裝設於基座10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20一側的前部。
請參閱第三圖,所述蓋板閉合模組40包括一支架41、一導引桿42、一第二驅動器43、一閉合懸臂44和一滾輪45。所述支架41裝設於基座10上表面的前部於測試治具模組20的另一側,所述閉合懸臂44固設於支架41上並延伸至鏡頭托盤23後部的上方,所述滾輪45樞接於閉合懸臂44的自由端。具體地,所述導引桿42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支架41的上部,所述第二驅動器43為一氣缸驅動器,所述第二驅動器43固設於導引桿41的前端,所述閉合懸臂44固設於第二驅動器43上並延伸至鏡頭托盤23後部的上方。
請參閱第一圖、第五圖和第十圖,所述固定板50固設於基座10上表面的後部於測試治具模組20的上方。具體地,所述複數固定柱12的頂端高於測試治具模組20,所述固定板50固定於複數固定柱12的頂端。所述固定板50上表面的前端的兩側皆固設有一固定桿51,兩固定桿51之間固設有一連接部52,所述連接部52上表面的中部固設有一安裝部53,固定板50的上表面於兩固定桿51之間裝設有兩個呈橫向排列並呈前後延伸的第一導軌54,所述固定板50的下表面裝設有兩個呈橫向排列並呈前後延伸的第二導軌55。
請參閱第五圖,所述光學鏡片模組60固設於固定板50的前端。具體地,所述光學鏡片模組60裝設於安裝部53上。
請參閱第一圖、第五圖、第十一圖和第十二圖,所述自動調焦模組70可旋轉地裝設於基座10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20的一側,自動調焦模組70包括一升降氣缸71、一旋轉氣缸72、一微調滑台73、一調焦座74、一軸承75、一調焦環76、一調焦電機77和一傳動皮帶78。所述升降氣缸71裝設於基座10的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20一側(與條碼掃描模組30為同一側)的後部,所述旋轉氣缸72固設於升降氣缸70上,所述調焦座74的後端固設於旋轉氣缸72上,調焦座74的前端凸伸出旋轉氣缸72的前表面。具體地,所述微調滑台73固設於旋轉氣缸72上端,所述調焦座74的後端固設於微調滑台73上,所述調焦座74的前端凸伸出微調滑台73的前表面。所述調焦座74的前部開設一上下貫穿的安裝孔741,所述軸承75固設於安裝孔741內並凸伸出調焦座74的下表面,所述調焦環76固設於軸承75的下表面,所述調焦電機77裝設於調焦座74上,所述傳動皮帶78套設於軸承75及調焦電機77上,調焦電機77藉由傳動皮帶78可驅動軸承75帶動調焦環76旋轉。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八圖,所述近焦測試模組80包括一近焦測試主體部81和一第三驅動器82,所述第三驅動器82為一氣缸驅動器,所述近焦測試模組80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50的上表面。具體地,近焦測試主體部81與第三驅動器82連接並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第一導軌54上。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十圖,所述白板測試模組90包括一白板測試主體部91和一第四驅動器92,所述第四驅動器92為一氣缸驅動器,白板測試模組90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50的下表面。具體地,白板測試主體部91與第四驅動器92連接並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第二導軌55上。
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100的工作流程如下:請參閱第一圖和第二圖,打開托盤蓋24,將自動對焦攝像頭200裝設於測試治具模組20之鏡頭托盤23上,打開開關(圖未示),對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測試;請參閱第一圖和第三圖,測試完成後,旋轉升降氣缸31驅動條碼掃描器32上升並向測試治具模組20的一側旋轉90度從而對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上的條碼(圖未示)進行掃描;請參閱第三圖和第四圖,完成條碼讀取後,旋轉升降氣缸31驅動條碼掃描器32回到初始位置,第二驅動器43驅動導引桿42相對支架41向前滑動,閉合懸臂44亦向前移動,滾輪45推頂托盤蓋24蓋合,滾輪45與托盤蓋24接觸可以避免托盤蓋24的磨損。
請參閱第四圖和第五圖,托盤蓋24蓋合後,第二驅動器43驅動導引桿42及閉合懸臂44回到初始位置,第一驅動器21向後移動並帶動結合平台22及鏡頭托盤23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請參閱第二圖、第五圖、第六圖、第十一圖和第十二圖,測試治具模組20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後,光學鏡片模組60位於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正上方,自動調焦模組70旋轉至測試治具模組20和光學鏡片模組60之間後下降與測試治具模組20及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配合,完成配合後藉由光學鏡片模組60取得相對應的影像,使用取得的影像進行自動調焦作業,具體地,旋轉氣缸72驅動調焦座74向測試治具模組20的一側旋轉90度,使調焦環76位於鏡頭托盤23的正上方,然後升降氣缸71驅動調焦座74向下移動,調焦環76與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上的調焦齒201配合,如果調焦環76與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上的調焦齒201配合有偏差,可使用微調滑台73進行調整,以確保調焦環76與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上的調焦齒201配合,完成配合後通過與光學鏡片模組60配合取得相對應的影像,使用取得的影像控制調焦電機77藉由傳動皮帶78帶動調焦環76旋轉進行自動調焦。
請參閱第七圖和第八圖,調焦完成後,自動調焦模組70上升並旋轉至初始位置,近焦測試模組80之第三驅動器82推動近焦測試主體部81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正上方進行近焦功能確認;完成近焦功能測試後,第三驅動器82拉動近焦測試主體部81回到初始位置,白板測試模組90之第四驅動器92推動白板測試主體部91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正上方進行近焦功能確認;請參閱第八圖、第九圖和第十圖,完成測試後,第四驅動器92拉動白板測試主體部91回到初始位置;請參閱第一圖,完成後測試作業後,第一驅動器21驅動測試治具模組20沿測試治具導軌11移動至初始位置,打開托盤蓋24,取下自動對焦攝像頭200,並準備進行下一個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調焦和測試作業。
如上所述,本創作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100藉由測試治具模組20可前後移動的裝設於基座10上表面的前部,將自動對焦攝像頭200放置於測試治具模組20上並可對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測試,測試完成後,第一驅動器21驅動測試治具模組20自動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然後,自動調焦模組70旋轉至測試治具模組20和光學鏡片模組60之間後下降與測試治具模組20及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結合並進行調焦,調焦完成後,近焦測試模組80自動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正上方進行近焦功能測試,近焦功能測試完成後,白板測試模組90自動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200的正上方進行白板測試,從而實現不需要變換工作機台就可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200進行測試和調焦,降低人工成本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100‧‧‧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10‧‧‧基座
11‧‧‧測試治具導軌
12‧‧‧固定柱
20‧‧‧測試治具模組
21‧‧‧第一驅動器
22‧‧‧結合平台
23‧‧‧鏡頭托盤
24‧‧‧托盤蓋
241‧‧‧開孔
30‧‧‧條碼掃描模組
31‧‧‧旋轉升降氣缸
32‧‧‧條碼掃描器
40‧‧‧蓋板閉合模組
50‧‧‧固定板
51‧‧‧固定桿
52‧‧‧連接部
53‧‧‧安裝部
54‧‧‧第一導軌
60‧‧‧光學鏡片模組
70‧‧‧自動調焦模組
80‧‧‧近焦測試模組
90‧‧‧白板測試模組
200‧‧‧自動對焦攝像頭

Claims (12)

  1. 一種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用以自動針對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調焦和測試,裝設於一燈箱內,包括:
      一基座;
      一測試治具模組,可前後移動的裝設於基座上表面的前部,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放置於測試治具模組上;
      一固定板,固設於基座上表面的後部於測試治具模組的上方;
      一光學鏡片模組,固設於固定板的前端,測試治具模組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時,光學鏡片模組位於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
      一自動調焦模組,可旋轉地裝設於基座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的一側,自動對焦攝像頭經測試治具模組測試完成後,測試治具模組自動向後移動至調焦位置,自動調焦模組旋轉至測試治具模組和光學鏡片模組之間後下降與測試治具模組及自動對焦攝像頭進行結合,完成結合後藉由光學鏡片模組取得相對應的影像,使用取得的影像進行自動調焦作業,調焦完成後,自動調焦模組回到初始位置;
      一近焦測試模組,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的上表面,近焦測試時,近焦測試模組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
      一白板測試模組,可前後移動地裝設於固定板的下表面,白板測試時,白板測試模組向前移動至自動對焦攝像頭的正上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裝設有前後延伸的測試治具導軌,所述測試治具模組包括一第一驅動器、一結合平台、一鏡頭托盤和一托盤蓋;所述第一驅動器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測試治具導軌上,所述結合平台裝設於第一驅動器上,所述鏡頭托盤裝設於結合平台上,所述自動對焦攝像頭裝設於鏡頭托盤上,所述托盤蓋蓋設於鏡頭托盤上,托盤蓋的後端樞接於鏡頭托盤的後端,托盤蓋的中間於自動對焦攝像頭處開設有一開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還包括一蓋板閉合模組,蓋板閉合模組包括一支架和一閉合懸臂;所述支架裝設於基座上表面的前部於測試治具模組的另一側,所述閉合懸臂固設於支架上並延伸至鏡頭托盤後部的上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蓋板閉合模組還包括一第二驅動器和一導引桿;所述導引桿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支架的上部,所述第二驅動器固設於導引桿的前端,所述閉合懸臂固設於第二驅動器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蓋板閉合模組還包括一滾輪,滾輪樞接於閉合懸臂的自由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自動調焦模組包括一升降氣缸、一旋轉氣缸、一調焦座、一軸承、一調焦環、一調焦電機和一傳動皮帶;所述升降氣缸裝設於基座的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一側的後部,所述旋轉氣缸固設於升降氣缸上,所述調焦座的後端固設於旋轉氣缸上,調焦座的前端凸伸出旋轉氣缸的前表面,調焦座的前部開設一上下貫穿的安裝孔,所述軸承固設於安裝孔內並凸伸出調焦座的下表面,所述調焦環固設於軸承的下表面,所述調焦電機裝設於調焦座上,所述傳動皮帶套設於軸承及調焦電機上,調焦電機藉由傳動皮帶可驅動軸承帶動調焦環旋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自動調焦模組還包括一微調滑台,所述微調滑台固設於旋轉氣缸上端,所述調焦座的後端固設於微調滑台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基座上表面後部的兩側皆固設有複數固定柱,複數固定柱的頂端高於測試治具模組,所述固定板係固定於複數固定柱的頂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前端的兩側皆固設有一固定桿,兩固定桿之間固設有一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上表面的中部固設有一安裝部,所述光學鏡片模組裝設於安裝部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於兩固定桿之間裝設有兩個呈橫向排列並呈前後延伸的第一導軌;所述近焦測試模組包括一近焦測試主體部和一第三驅動器,近焦測試主體部與第三驅動器連接並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第一導軌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中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裝設有兩個呈橫向排列並呈前後延伸的第二導軌;所述白板測試模組包括一白板測試主體部和一第四驅動器,白板測試主體部與第四驅動器連接並可前後滑動地裝設於第二導軌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其還包括一條碼掃描模組,條碼掃描模組包括一旋轉升降氣缸和一固設於旋轉升降氣缸上的條碼掃描器;所述旋轉升降氣缸裝設於基座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一側的前部,所述自動調焦模組裝設於基座上表面於測試治具模組的一側的後部,與條碼掃描模組為同一側。
TW105206080U 2016-04-28 2016-04-28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TWM528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6080U TWM528446U (zh) 2016-04-28 2016-04-28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6080U TWM528446U (zh) 2016-04-28 2016-04-28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8446U true TWM528446U (zh) 2016-09-11

Family

ID=5744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6080U TWM528446U (zh) 2016-04-28 2016-04-28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84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073A (zh) * 2017-10-20 2018-03-20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
CN113296286A (zh) * 2021-06-10 2021-08-24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镜片组装矫正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0073A (zh) * 2017-10-20 2018-03-20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
CN107820073B (zh) * 2017-10-20 2024-04-23 苏州艾微视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螺纹摄像头自动调焦机构
CN113296286A (zh) * 2021-06-10 2021-08-24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镜片组装矫正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96286B (zh) * 2021-06-10 2022-10-11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镜片组装矫正治具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07194U (zh) 自动调焦及测试装置
CN201594862U (zh) 用于影像感测模组制程的多功能工作平台
KR100900559B1 (ko) 카메라 모듈 검사 장치
CN105988209B (zh) 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全自动检测系统
CN107295235B (zh) 一种双摄像头模组自动核准装置及其自动核准方法
TWM528446U (zh) 自動調焦及測試裝置
CN107743583B (zh) 用于至少对半导体装置的侧表面进行检验的设备、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2882319A (zh) 一种多角度多光源拍照设备
CN109795105B (zh) 三维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CN210534819U (zh) 基于手机的微型显微图像采集装置
CN208754412U (zh) 一种用于光学检测的自动聚焦装置
CN105892220B (zh) 广角镜头模组的测试设备及其应用
CN205748874U (zh) 自动测试装置
CN219812182U (zh) 一种非接触式扫描仪
CN107884422B (zh) 光学检测设备
CN210426544U (zh) 一种ccd视觉对位机构
CN210344822U (zh) 一种微位移复合测量装置
CN205787345U (zh) 一种基于显微镜的全自动检测系统
TWM532029U (zh) 自動測試裝置
TWM532030U (zh) 自動測試裝置
CN110608722B (zh) 一种ccd视觉对位机构
CN210605181U (zh) 基于手机的细胞微型显微图像采集装置
TWM491856U (zh) 攝像頭調焦點膠測試機
TWI759880B (zh) 多功能性半導體光學系統以及光學檢測方法
CN111001956A (zh) 一种大幅面定位打标系统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