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4188U - 坐臥床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坐臥床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4188U
TWM524188U TW104218637U TW104218637U TWM524188U TW M524188 U TWM524188 U TW M524188U TW 104218637 U TW104218637 U TW 104218637U TW 104218637 U TW104218637 U TW 104218637U TW M524188 U TWM524188 U TW M5241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d
main
horizontal frame
linkage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8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n-Fan Wu
Original Assignee
Joson Care Entp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son Care Entp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son Care Entp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18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4188U/zh
Publication of TWM524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4188U/zh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Description

坐臥床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床面可坐臥變換之床體結構,特別是指一種藉由單汽壓缸連動的方式同時調整背部及腿部姿勢之坐臥床結構改良。
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或是高齡的老人,通常無法自行改變姿勢,而為了配合診療、照護等行為,具有坐臥姿勢變換之醫療床或照護床已普遍使用於各院所或居家中。
傳統的坐臥床,通常係於床體之下方設有搖桿,藉由看護人員迴轉搖桿使可活動之床面前段或是後段升起,來調整其上患者上半身或下半身傾斜的角度,當欲回復平躺狀態時,則需再重新反向操作搖桿;由於需看護人員協助,且須以手動進行操作,在使用上相當不便。
因此,目前常見的坐臥床,多為透過電動氣壓缸操控床面作動的床體,讓使用者可透過控制器調整床面的升降,提高使用的便利性。而常見的坐臥床,多係以至少二電動氣壓缸,來分別調整背部床面、腿部床面的傾斜角度;然而,此種架構的坐臥床,使用者為避免產生在床面傾斜時身體順勢滑移的不適感,通常需分別控制二驅動源(電動氣壓缸)多次作動,始能在舒適的狀況下調整至預期的位置,操作相當不便,而更有甚者,係於床體增設有控制編程來控制二驅動源運動的時機,也相應增加了極為不斐的成本。
有鑑於現有坐臥床有上述之不足,本新型創作人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完成有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係提供了一種坐臥床結構改良,以單汽壓缸作為驅動,透過連動機構同時調整床面前、後段之動作,簡化了機構與及生產之成本,提高使用操作之便利性與舒適性。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乃係提供了一種坐臥床結構改良,係以模組化的方式將相關構件建構於其中,有助於提升加工組裝的效率與適用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係包括有一床架,並於該床架上設有一可起伏作動之床面組件;而本創作主要採行之技術手段係包含:一水平框體,其結合於該床架,並位於該床面組件之下方,該水平框體設有虛擬且平行之第一軸及第二軸;至少一連動組件,其包含一主連動件、一次連動件及一連桿,該主連動件於兩端間設有一主樞接點並樞設於該水平框體第一軸之位置,該次連動件於兩端間設有一次樞接點並樞設於該水平框體第二軸之位置,該連桿係位於該水平框體下方,兩端分別樞接於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之一端;以及,一驅動組件,其至少包含一電動伸縮桿,該電動伸縮桿與第一軸係呈垂直,一端固設於該水平框體,另一端直接或間接地連結至該主連動件,用以驅使該主連動件轉動;藉此,該電動伸縮桿作動時,該主連動件可經該連桿帶動該次連動件一併轉動,使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相對於連桿之另一端可抵頂於床面組件使其形成起伏作動。
依上述結構,該水平框體包含兩端分別連結至床架之一第一橫框與一第二橫框,以及連接於二者間之至少一縱框,又,該第一軸及該第二軸係平行於該第一橫框。
依上述結構,該第一軸係位於該第一橫框之一旁側,該第二軸係位於該縱框相對接近該第二橫框之位置。
依上述結構,該床面組件包含一活動背板、一定位基板、一活動腿板及一連動腿板,該活動背板之一側樞接該定位基板之一側,該定位基板相對於活動背板之另一側樞接該活動腿板之一側,該活動腿板相對於該定位基板之一側樞接該連動腿板之一側。
依上述結構,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係可分別抵頂該活動 背板及該活動腿板,藉由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之樞轉作動,分別推抵該活動背板及該活動腿板產生相應的傾斜角度。
依上述結構,該定位基板係固設於該水平框體上,並介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之間。
依上述結構,該坐臥床結構改良係包含有二連動組件,藉以提高作動時的支撐力與穩定性,且該驅動組件另包含一驅動橫桿連接於該二主連動件之間,又,該驅動橫桿設有一樞接部樞接該電動伸縮桿。
依上述結構,該驅動橫桿連接至該各主連動件之位置係介於主樞接點與連桿樞接點之間。
依上述結構,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係分別經由一滑輪抵頂至該活動背板及該活動腿板,用以提升作動時的順暢度。
依上述結構,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相對於連桿之另一端係經由一滑輪抵頂至床面組件。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揭本創作較佳之實施例並依附圖說明如後:
1‧‧‧床架
11‧‧‧立架
12‧‧‧橫樑
121‧‧‧固定槽
122‧‧‧第一止擋片
123‧‧‧第二止擋片
2‧‧‧床面組件
21‧‧‧活動背板
22‧‧‧定位基板
23‧‧‧活動腿板
24‧‧‧連動腿板
241‧‧‧滑輪
3‧‧‧水平框體
31‧‧‧第一橫框
310‧‧‧延伸軸架
32‧‧‧第二橫框
320‧‧‧伸縮桿架
33‧‧‧縱框
L1‧‧‧第一軸
L2‧‧‧第二軸
4‧‧‧連動組件
41‧‧‧主連動件
410‧‧‧滑輪
42‧‧‧次連動件
420‧‧‧滑輪
43‧‧‧連桿
P1‧‧‧主樞接點
P2‧‧‧次樞接點
P3‧‧‧連桿樞接點
5‧‧‧驅動組件
51‧‧‧電動伸縮桿
52‧‧‧驅動橫桿
53‧‧‧樞接部
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主要機構之結構示意圖。
第4A至4C圖為本創作實施例床面組件與連動組件之作動狀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主要機構另一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床面組件與驅動組件結構之側視示意圖。
請參閱第1至3圖,可知本實施例主要結構係有一床架1、一床面組件2、一水平框體3、二連動組件4及一驅動組件5。床架1包含有二立架11及二橫樑12,二立架11係分別設於相對地前後兩側並以二橫 樑12相連接,二橫樑12相對之內側分別設有二固定槽121、一第一止擋片122及一第二止擋片123。
水平框體3包含有相互平行之一第一橫框31與一第二橫框32,以及數個縱框33介接於第一橫框31與一第二橫框32之間;第一橫框31及第二橫框32的兩端分別連接至二橫樑12上的固定槽121,使水平框體3可穩固的結合至床架1上。
床面組件2,由前至後依序包含有兩兩樞接之一活動背板21、一定位基板22、一活動腿板23及一連動腿板24;其中,活動背板21係相對位於水平框體3前方之位置,定位基板22係固定於水平框體3上並位於水平框體3前段之位置,活動腿板23係位於水平框體3上後段之位置,連動腿板24係相對位於水平框體3後方之位置。活動背板21係樞接於定位基板22前側,其可依樞接位置樞轉,而第一止擋片122係相對位於活動背板21前段之位置,用以對活動背板21形成止擋,防止活動背板21樞轉至低於水平之位置;活動腿板23係樞接於定位基板22後側,其可依樞接位置樞轉並帶動連動腿板24作動,而第二止擋片123係相對位於連動腿板24後段之位置,用以對連動腿板24形成支撐並提供可滑移的路徑,使活動腿板23、連動腿板24樞轉作動時,連動腿板24可持續保持在第二止擋片123上方之位置。於可行的實施例中,連動腿板24係於對應第二止擋片123之位置配設有滑輪241,以使相對滑移之作動更為順暢。
請一併配合參閱第5圖,水平框體3設有供連動組件4樞接的第一軸L1及第二軸L2;其中,水平框體3之第一橫框31於對應二縱框33之位置分別設有延伸的一延伸軸架310,第一軸L1係設於該延伸軸架310上且平行於該第一橫框31,第二軸L2係設於該二縱框33後段之位置並與該第一軸L1平行;於可行的實施例中,第一軸L1與第二軸L2之位置,係分別位於該定位基板22之前方與後方。又,水平框體3之第二橫框32設有供驅動組件5連接的一伸縮桿架320。
再請一併參閱第4A圖與第4B圖,二連動組件4分別包含有一主連動件41、一次連動件42及一連桿43;其中,各連動組件4之主連動件41係於兩端間設有一主樞接點P1樞設於第一軸L1之位置,次連動件 42於兩端間設有一次樞接點P2樞設於第二軸L2之位置,連桿43係位於水平框體3的下方,兩端分別樞接所對應之主連動件41及次連動件42的一端。藉此,主連動件41及次連動件42相對於連桿43之另一端係可分別抵頂於活動背板21及活動腿板23的下方,當主連動件41及次連動件42樞轉作動時,可推抵活動背板21及活動腿板23產生相對的傾斜角度。於可行的實施例中,主連動件41及次連動件42係分別經由滑輪410、420抵頂至活動背板21及活動腿板23,藉以使推抵作動的過程可更為順暢。
再請一併參閱第6圖,驅動組件5至少包含有一電動伸縮桿51、一驅動橫桿52及一樞接部53;電動伸縮桿51之一端係固接於水平框體3的伸縮桿架320上,另一端係樞接至樞接部53的一端,而樞接部53之另一端係設置於該驅動橫桿52上;驅動橫桿52係介接於二主連動件41之間,其連接至該各主連動件41之位置係介於主樞接點P1與連桿樞接點P3之間;藉此,當電動伸縮桿51伸縮作動時,可帶動主連動件41以主樞接點P1為軸心轉動,同時,當主連動件41轉動時,可透過連桿43一併帶動次連動件42以次樞接點P2為軸心轉動,藉以同時推動活動背板21及活動腿板23,改變其傾斜之角度。
本實施例於實際使用時,係可於床面組件2上配置有柔軟度適中的床墊,以供使用者可坐臥於其上。如第4A圖所示,床面組件2係呈現水平狀態,此時,驅動組件5及連動組件4係處於初始狀態,用以提供使用者平躺的臥姿;其中,定位基板22係固設於水平框體3前段,維持著一水平高度;活動背板21前段受第一止擋片122止擋,使其保持與定位基板22相同水平之高度;活動腿板23坐落於水平框體3的後段,與定位基板22呈相同水平高度;連動腿板24之後段受第二止擋片123止擋,亦保持與定位基板22相同水平之高度。
當使用者欲改變呈坐姿時,如第6圖所示,係藉由控制電動伸縮桿51伸長推動驅動橫桿52,使驅動橫桿52伴隨主連動件41一併轉動,讓主連動件41可自然地以主樞接點P1為軸心進行樞轉;此時,如第4B圖所示,主連動件41的一端推抵活動背板21逐漸向上升起,另一端經由連桿43帶動次連動件42自然地以次樞接點P2為軸心一併轉動,讓次連動件42 的另一端推抵活動腿板23逐漸向上升起,一併帶動連動腿板24作動,使連動腿板24後段下方的滑輪241可在第二止擋片123上順勢向前滑移。當電動伸縮桿51持續伸長作動時,主連動件41係繼續樞轉並推抵活動背板21向上升起,而次連動件42則係繼續樞轉至垂線的另一側,讓活動腿板23隨著次連動件42逐漸下降,當完成坐姿轉變時,如第4C圖所示,活動腿板23及連動腿板24可回復成水平之狀態。而當從坐姿回復臥姿時,則係控制電動伸縮桿51收縮,帶動主連動件41及次連動件42反向樞轉,直至回復至如第4A圖之態樣。
藉由本實施例所揭之坐臥床結構改良,使用者在姿勢變換時,活動腿板23及連動腿板24可適時的配合活動背板21進行升降,讓使用者不會因活動背板21傾斜角度的改變,而發生向後滑移的問題。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係以簡單的驅動及連動的機構,以符合人體力學的方式提供使用者可舒適地調整坐姿或臥姿,助於提升使用的品質,且以模組式的機構降低生產加工之成本,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的創作,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的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的專利申請範圍內。
123‧‧‧第二止擋片
2‧‧‧床面組件
21‧‧‧活動背板
22‧‧‧定位基板
23‧‧‧活動腿板
24‧‧‧連動腿板
241‧‧‧滑輪
3‧‧‧水平框體
31‧‧‧第一橫框
310‧‧‧延伸軸架
32‧‧‧第二橫框
320‧‧‧伸縮桿架
33‧‧‧縱框
L1‧‧‧第一軸
L2‧‧‧第二軸
4‧‧‧連動組件
41‧‧‧主連動件
42‧‧‧次連動件
43‧‧‧連桿
P1‧‧‧主樞接點
P2‧‧‧次樞接點
P3‧‧‧連桿樞接點
52‧‧‧驅動橫桿

Claims (10)

  1. 一種坐臥床結構改良,其包括:一床架,其上設有一可起伏作動之床面組件;一水平框體,結合於該床架,並位於該床面組件之下方,該水平框體設有虛擬且平行之第一軸及第二軸;至少一連動組件,包含一主連動件、一次連動件及一連桿;其中,該主連動件於兩端間設有一主樞接點並樞設於該水平框體第一軸之位置,該次連動件於兩端間設有一次樞接點並樞設於該水平框體第二軸之位置,該連桿係位於該水平框體下方,兩端分別樞接於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之一端;一驅動組件,至少包含一電動伸縮桿,該電動伸縮桿與第一軸係呈垂直,一端固設於該水平框體,另一端直接或間接地連結至該主連動件,用以驅使該主連動件轉動;藉此,該電動伸縮桿作動時,該主連動件可經該連桿帶動該次連動件一併轉動,使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相對於連桿之另一端可抵頂於床面組件使其形成起伏作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水平框體包含兩端分別連結至床架之一第一橫框與一第二橫框,以及連接於二者間之至少一縱框,又,該第一軸及該第二軸係平行於該第一橫框。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第一軸係位於該第一橫框之一旁側,該第二軸係位於該縱框相對接近該第二橫框之位置。
  4. 如請求項1或3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床面組件包含一活動背板、一定位基板、一活動腿板及一連動腿板,該活動背板之一側樞接該定位基板之一側,該定位基板相對於活動背板之另一側樞接該活動腿板之一側,該活動腿板相對於該定位基板之一側樞接該連動腿板之一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係可分別抵頂該活動背板及該活動腿板。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定位基板係固設於該水平框體上,並介於該第一軸與該第二軸之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係包含有二連動組件,且該驅動組件另包含一驅動橫桿連接於該二主連動件之間,又,該驅動橫桿設有一樞接部樞接該電動伸縮桿。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驅動橫桿連接至該各主連動件之位置係介於主樞接點與連桿樞接點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係分別經由一滑輪抵頂至該活動背板及該活動腿板。
  10. 如請求項1或3所述之坐臥床結構改良,其中該主連動件及該次連動件相對於連桿之另一端係經由一滑輪抵頂至床面組件。
TW104218637U 2015-11-20 2015-11-20 坐臥床結構改良 TWM524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637U TWM524188U (zh) 2015-11-20 2015-11-20 坐臥床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637U TWM524188U (zh) 2015-11-20 2015-11-20 坐臥床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4188U true TWM524188U (zh) 2016-06-21

Family

ID=5675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8637U TWM524188U (zh) 2015-11-20 2015-11-20 坐臥床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41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763B (zh) * 2018-09-06 2023-09-01 美商佩佩潔有限公司 具有旋轉活接式床架之可調節床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3763B (zh) * 2018-09-06 2023-09-01 美商佩佩潔有限公司 具有旋轉活接式床架之可調節床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0630A1 (zh) 背部悬空下沉式电动护理床架
TWI536935B (zh) Bed device
TW201338770A (zh) 座椅式按摩器
WO2014067217A1 (zh) 一种活动座椅靠背随动装置
JP2010508101A (ja) 調節可能なヘッドレストを有する介護ベッド
KR200434785Y1 (ko) 자세전환이 용이한 의자
KR102175145B1 (ko) 모션 베드
KR101264030B1 (ko) 환자용 침대
CN203763397U (zh) 一种骨科轮椅
TWI669108B (zh) 升降式多功能護理輪椅
CN103598762A (zh) 可调式榻榻米床架
TWM524188U (zh) 坐臥床結構改良
CN203619136U (zh) 可调式榻榻米床架
JP2014012054A (ja) 電動ベッド
CN110234307A (zh) 床系统
CN205041658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床
JP6968518B2 (ja) ベッド装置
JP2017018226A (ja) 昇降ベッド
KR20100108664A (ko) 기립보조장치
TWI744904B (zh) 可倒立按摩椅之作動流程及結構
TWM445972U (zh) 可調整姿勢之床架
JPS5841947Y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を有する寝台における床ずれ補正機構
CN108969239B (zh) 医疗床的可调节床面板及医疗床
TW202224602A (zh) 可坐式電動床
JP3151138U (ja) 介護用車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