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2740U - 發聲閥結構 - Google Patents

發聲閥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2740U
TWM522740U TW104218481U TW104218481U TWM522740U TW M522740 U TWM522740 U TW M522740U TW 104218481 U TW104218481 U TW 104218481U TW 104218481 U TW104218481 U TW 104218481U TW M522740 U TWM522740 U TW M5227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tructure
flexible diaphragm
ribs
rib
c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8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i-Li Chang
Hui-Lin Hsiao
Sheng-Yu Chiu
Original Assignee
Vital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altec Corp filed Critical Vital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4218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2740U/zh
Publication of TWM522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2740U/zh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Description

發聲閥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醫療裝置,尤指一種用於氣切患者的發聲閥結構。
氣切則是氣管切開術的簡稱,氣切患者因為呼吸的氣流皆由氣切進出,因此一般是無法說話的(因無氣流振動聲帶發聲)。故使用氣切管的病人,雖可維持其呼吸道通暢,並達成適當的通氣與氧合能力,但同時卻喪失了發聲的功能,常因無法言語而不能與外界溝通,在表達個人意見上造成挫折感。
目前常見的氣切發聲閥即是為了滿足氣切病人發聲的需求而設計。氣切發聲閥的使用是協助患者吸氣時仍由氣切進入,而吐氣時則由正常的吐氣路徑吐掉,不再經過氣切的地方。然而,習知的發聲閥結構較難加工成型,其閥片(膜片)不易組裝,使用後也較難清理,故亟待加以改善者。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創作人改良之目標。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發聲閥結構,以達到容易組裝及清理的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發聲閥結構,包括閥本體、蓋體、撓性膜片及卡掣肋。閥本體為中空筒,中空筒具有開口端;蓋體蓋合在開口端上,蓋體包含環圈及間隔成型在環圈內的複數肋條;撓性膜片設置在該些肋條的底面,並蓋合開口端;卡掣肋結合在蓋體的一側面,撓性膜片透過該卡掣肋的夾置而結合在蓋體上;其中,外部空氣從該蓋體的肋條之間進入閥本體,並推動撓性膜片朝閥本體的內部方向移動,進而流入中空筒內。
相較於習知發聲閥結構,本創作之撓性膜片係被夾置在蓋體及卡掣肋之間,當外部空氣從蓋體進入閥本體,並推動撓性膜片朝閥本體的內部方向移動時,會受到卡掣肋的支撐,故撓性膜片不致輕易掉落;又,本創作的撓性膜片是利用扣柱及卡掣肋的相互卡扣而固定,具有結構簡單且易於組設的優點;另外,將扣柱及卡掣肋脫離卡扣即能移除撓性膜片,具有易於清理的效果,更增加本創作之實用性。
1‧‧‧發聲閥結構
2‧‧‧氣切患者
3‧‧‧氣切插管
10‧‧‧閥本體
11‧‧‧中空筒
110‧‧‧開口端
12‧‧‧高壓管
20‧‧‧蓋體
201‧‧‧環溝
21‧‧‧環圈
22‧‧‧肋條
221‧‧‧圓形肋
222‧‧‧支撐肋
23‧‧‧撓性片
24‧‧‧撥片
30‧‧‧撓性膜片
300‧‧‧穿孔
40‧‧‧卡掣肋
400‧‧‧卡掣孔
41‧‧‧短柱
42‧‧‧翼板
50‧‧‧墊圈
60‧‧‧扣柱
61‧‧‧擋頭
62‧‧‧穿桿
圖1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使用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蓋體掀開後的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5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組合剖視圖。
圖6係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動作示意圖。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圖1,係為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使用示意圖。本創作提供一種發聲閥結構1,該發聲閥結構1係用於一氣切患者2,該氣切患者2係在氣切的地方設置有一氣接插管3。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1係結合在該氣接插管3上,該發聲閥結構1的設置能夠協助患者吸氣時仍由氣切進入,而吐氣時則由正常的吐氣路徑吐掉,不再經過氣切的地方。該發聲閥結構1係提供一單向閥的作用。
請續參閱圖2至圖4,係為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蓋體掀開後的示意圖及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1主要包括一閥本體10、一蓋體20、一撓性膜片30及一卡掣肋40。該蓋體20係結合在該閥本體10上,並能夠掀開。另外,該撓性膜片30係設置在該閥本體10內,並透過該卡掣肋40而固定在該蓋體20的一內側面。
該閥本體10為一中空筒11,該中空筒11具有一開口端110。於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該閥本體10更包括可連接一高壓氣體管路(圖未示)的一高壓管12,該高壓管12係成型在該中空筒11的外側邊並連通該中空筒11的內部。惟實際實施時,該閥本體10亦可不設置該高壓管12,或者該閥本體10的外側可另成型其他接管,可視實際使用情形而加以變化。該蓋體20係蓋合在該開口端110上,且該蓋體20包含一環圈21及間隔成型在該環圈21內的複數肋條22。又,該些肋條22包含位在該環圈21中心的一圓形肋221及連接該圓形肋221的複數支撐肋222,該些支撐肋222係呈放射狀排列。
於本實施例中,該蓋體20更包括連接該閥本體10的一撓性片23,且該蓋體20的一側緣係延伸成型有一撥片24,該撥片24的設置係利於使用者施力,以將該蓋體20掀離該閥本體10。
再者,該撓性膜片30係設置在該些肋條22的底面,並蓋合該開口端110。又,該撓性膜片30的材質及結構係屬本領域人士所熟悉者,於此不再贅述。
該卡掣肋40結合在該蓋體20的一內側面,且該撓性膜片30係透過該卡掣肋40的夾置而結合在該蓋體20上。如圖3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該卡掣肋40包含一短柱41及自該短柱41的二側向外延伸的二翼板42。該二翼板42係壓掣在該撓性膜片30上,但不觸及該環圈21的內壁面。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該發聲閥結構1更包括一墊圈50及一扣柱60。如圖4所示,該蓋體20的環圈21在面向該撓性膜片30的一側成型有一環溝201,該墊圈50係塞置在該環溝201中。該墊圈50的設置可提供該蓋體20具有較佳的氣密效果。又,該扣柱60具有一擋頭61及一穿桿62。該擋頭61係抵置在該蓋體20的圓形肋221上,該穿桿62係穿設該圓形肋221及該撓性膜片30而固定在該卡掣肋40上。
承上,該撓性膜片30係對應該扣柱60位置而成型有一穿孔300;此外,該卡掣肋40係對應該扣柱60而成型有一卡掣孔400,該穿桿62的一端係卡固在該卡掣孔400中。據此,該卡掣肋40可對該撓性膜片30提供支撐力,並能夠讓外部空氣充分地進入該閥本體10。
請另參閱圖5及圖6,係為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的組合剖視圖及空氣流動示意圖。如圖5所示,本創作之發聲閥結構1組設完成後,該撓性膜片30係夾置在該蓋體20上,並受到該卡掣肋40的支撐。
請另參照圖6,據此,當外部空氣從該蓋體20的肋條22之間進入該閥本體10,並推動該撓性膜片30朝該閥本體10的內部方向移動,進而流入該中空筒11內。另一方面,當氣流要從該閥本體10朝該蓋體20的方向流出時,則該撓性膜片30會被內該閥本體10的氣流推動,並朝該蓋體20的方向變形。藉此,該撓性膜片30會貼合在該些肋條22上,進而蓋合該開口端110,據此阻止內部氣流從該發聲閥結構1流出,使氣流從患者的喉部流出而令聲帶震動,從而達到發聲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用以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其他運用本創作之專利精神之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創作之專利範圍。
1‧‧‧發聲閥結構
10‧‧‧閥本體
11‧‧‧中空筒
12‧‧‧高壓管
20‧‧‧蓋體
23‧‧‧撓性片
24‧‧‧撥片
30‧‧‧撓性膜片
40‧‧‧卡掣肋
50‧‧‧墊圈
60‧‧‧扣柱
61‧‧‧擋頭
62‧‧‧穿桿

Claims (9)

  1. 一種發聲閥結構,包括:一閥本體,為一中空筒,該中空筒具有一開口端;一蓋體,蓋合在該開口端上,該蓋體包含一環圈及間隔成型在該環圈內的複數肋條;一撓性膜片,設置在該些肋條的底面,並蓋合該開口端;一卡掣肋,結合在該蓋體的一側面,該撓性膜片係透過該卡掣肋的夾置而結合在該蓋體上;其中,外部空氣從該蓋體的肋條之間進入該閥本體,並推動該撓性膜片朝該閥本體的內部方向移動,進而流入該中空筒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閥本體更包括一高壓管,該高壓管係成型在該中空筒的外側邊並連通該中空筒的內部。
  3. 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蓋體更包括連接該閥本體的一撓性片,且該蓋體的一側緣係延伸成型有一撥片。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更包含一墊圈,該環圈在面向該撓性膜片的一側成型有一環溝,該墊圈係塞置在該環溝中。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些肋條包含位在該環圈中心的一圓形肋及連接該圓形肋的複數支撐肋,該些支撐肋係呈放射狀排列。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更包含一扣柱,該扣柱具有一擋頭及一穿桿,該擋頭係抵置在該圓形肋上,該穿桿係穿設該圓形肋及該撓性膜片而固定在該卡掣肋上。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卡掣肋係對應該扣柱而成型有一卡掣孔,該穿桿的一端係卡固在該卡掣孔中。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撓性膜片係對應該扣柱位置而成型有一穿孔。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閥結構,其中該卡掣肋包含一短柱及自該短柱的二側向外延伸的二翼板,該二翼板係壓掣在該撓性膜片上,但不觸及該環圈的內壁面。
TW104218481U 2015-11-18 2015-11-18 發聲閥結構 TWM522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481U TWM522740U (zh) 2015-11-18 2015-11-18 發聲閥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8481U TWM522740U (zh) 2015-11-18 2015-11-18 發聲閥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2740U true TWM522740U (zh) 2016-06-01

Family

ID=5675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8481U TWM522740U (zh) 2015-11-18 2015-11-18 發聲閥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2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8696B (en) Exhalation valve for use in an underwater breathing device
JP5153619B2 (ja) 逆止弁
JP5647736B2 (ja) スペーサ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構成要素
CN105611961B (zh) 呼吸保护器
JPH06205832A (ja) 弁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吸入装置
TWM262190U (en) Structure of throat cover
US20170080263A1 (en) Mask
JP2008113922A (ja) 鼻吸気口呼気専用マスク
CN107261286A (zh) 一种辅助发声阀
KR20200075761A (ko) 조정 가능한 기관절개창 밸브 및 열 수분 교환기
JP2019188191A (ja) 薬剤送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TWM522740U (zh) 發聲閥結構
CN207666957U (zh) 呼吸机单向气流呼吸面罩
JP4781748B2 (ja) 声門下狭窄患者用会話可能な気管切開チューブ
CN205268794U (zh) 发声阀结构
CN207493029U (zh) 急救用雾化罐
TWI632935B (zh) 面罩
US20220016373A1 (en) An improved speaking valve
CN203291345U (zh) 一种气管插管装置用气流单向阀
TWI577403B (zh) 口呼吸器
CN106983936A (zh) 急救用雾化罐
JP5631103B2 (ja) 人工呼吸用補助具
TWM515888U (zh) 面罩
KR20180045701A (ko) 휴대용 반려동물 인공호흡장치
TWM518968U (zh) 仿聲門氣管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