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1798U - 透光按鍵 - Google Patents

透光按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1798U
TWM521798U TW104220759U TW104220759U TWM521798U TW M521798 U TWM521798 U TW M521798U TW 104220759 U TW104220759 U TW 104220759U TW 104220759 U TW104220759 U TW 104220759U TW M521798 U TWM521798 U TW M52179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ressing
guide plate
guiding portion
butt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20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Han Chen
Chung-Bi Lee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Star I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Star I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Star I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20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1798U/zh
Publication of TWM521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1798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透光按鍵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透光按鍵,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應用於電子產品的透光按鍵。
目前市面上按鍵的設計愈來愈多樣化,除了應具備基本的輸入功能之外,創新的視覺設計也逐漸成為重點之一。因此,有業者推出具有發光效果的按鍵,除了可提升視覺效果,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以提高購買電子產品的機會之外,還可輔助使用者在夜間或燈光不足的地方正常使用與辨識按鍵的位置。
傳統上具有發光效果的按鍵,包含有鍵帽與設置於鍵帽底部的背光模組。並且,鍵帽表面僅部分為可透光區,使得背光模組發出之光線經由該可透光區透出鍵帽,形成特殊圖案的發光效果。目前將鍵帽形成特殊圖案的透光區的作法,大多是在鍵帽表面上預定發光區域以外塗佈不透光層(顏料),留下未塗佈不透光層的區域以透光。但這樣的作法複雜化了鍵帽的製造步驟,更增加整體按鍵的製造成本。因此,如何在不增加鍵帽製造步驟的前提下製造出具有部分透光視覺效果的按鍵,是業者目前著重的研究方向。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透光按鍵,藉以解決傳統上按鍵的製造步驟複雜而提高製造成本的問題。
本新型所揭露的透光按鍵,用以設置於一殼體內,殼體具有一開孔。透光按鍵包含一導光板、一可透光按壓件以及至少一光源。導光板位於殼體內。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可透光按壓件包含彼此連接的一組裝部與一按壓部。組裝部裝設於殼體。按壓部位於開孔並具有相對的一內壁面及一按壓面。內壁面罩覆於導光板之出光面。按壓面顯露於外。出光面的面積小於按壓部之按壓面的面積。至少一光源鄰設於入光面。至少一光源用以發射一光線,光線可自入光面進入導光板,並經由導光板的導引而自出光面與按壓面射出。
由本新型上述所揭露的透光按鍵,藉由導光板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小於可透光按壓件顯露於外的按壓面的面積的設計,因此可不需對按壓件塗佈不透明材料,即展現部分發光的視覺效果。相較於傳統的發光按鍵,本新型的透光按鍵簡化了製造步驟,進而能降低整體的製造成本。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新型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新型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新型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新型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新型之範疇。
請參閱圖1,圖1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應用於電子裝置的示意圖。本新型提出一種透光按鍵1,可以但不限於應用於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等電子裝置9,以例如作為電子裝置9的總電源按鈕等用途。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透光按鍵1位於電子裝置9的一殼體90內,而殼體90具有一開孔90s可顯露出部分的透光按鍵1。此外,需提醒的是,為達簡潔說明之目的,圖式僅繪示電子裝置9的殼體90,而省略電子裝置9的其他元件。。
接著,請併同圖1再參閱圖2~4,圖2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剖視圖,圖3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分解圖,而圖4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上視圖。
首先,如圖2~3所示,於本實施例中,透光按鍵1包含一導光板110、一可透光按壓件130、二光源150、一電路板170與一啟動單元39。上述元件均容置於前述的殼體90內,僅部分的可透光按壓件130可經由殼體90的開孔90s顯露於外。
具體來說,導光板110的材質可以但不限以壓克力或玻璃等光學材料所構成。於本實施例中,導光板110包含彼此相連的一第一導光部111與一第二導光部113。第一導光部111與第二導光部113相垂直。第一導光部111具有一入光面111a。第二導光部113具有一出光面113a。
可透光按壓件130的材質可以但不限以具有彈性變形與透光特性的材料所構成。於本實施例中,可透光按壓件130包含彼此連接的二組裝部131、複數個活動部132與一按壓部133。具體來說,二組裝部131裝設於殼體90。活動部132連接於按壓部133與二組裝部131之間。按壓部133可活動地位於開孔90s並具有相對的一內壁面133a及一按壓面133b。內壁面133a罩覆於導光板110之第二導光部113的出光面113a。按壓面133b經由開孔90s顯露於外。在本實施例中,按壓面133b與內壁面133a皆未經不透光處理(例如,塗佈不透光層(顏料))。因此,按壓面133b與內壁面133a整面皆具有透光性。此外,如圖4所示,第二導光部113的出光面113a的面積小於按壓部133之按壓面133b的面積。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按壓部133、組裝部131與這些活動部132為一體成型,但本新型並非以此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按壓部133、組裝部131與這些活動部132也可以為彼此相獨立的元件。再者,本新型也非以可透光按壓件130中組裝部131與活動部132的數量為限。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可透光按壓件130中組裝部131的數量可以僅為一個,而活動部132的數量也可以僅為一個。
接著,請復參圖2~3,二光源150可以但不限於是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且可與電子裝置9的電源供應單元(未繪示)電性連接。於本實施例中,二光源150鄰設於導光板110之第一導光部111的入光面111a。光源150可發射光線,光線可自第一導光部111的入光面111a進入導光板110,並依序經由第一導光部111與第二導光部113的導引而自第二導光部113的出光面113a與可透光按壓件130的按壓面133b射出。但本新型並非以光源150的數量為限,使用者可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例如於其他實施例中,光源150的數量可僅為一個或三個以上。
電路板170與電子裝置9的電源供應單元(未繪示)電性連接。於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70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70a與一第二表面170b。第二表面170b為電路板170上面向殼體90的開孔90s的表面。也就是說,第一表面170a係背向殼體90的開孔90s。光源150鄰近於電路板170的第一表面170a而設置。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電路板170還具有一破孔170s,自第一表面170a延伸至第二表面170b。導光板110穿設於電路板170的破孔170s。具體來說,導光板110之第二導光部113的形狀匹配於電路板170的破孔170s之形狀,第二導光部113穿設破孔170s並凸出於電路板170的第二表面170b,且與電路板170相垂直。而導光板110的第一導光部111則位於電路板170的第一表面170a下。
啟動單元39設置於電路板170的第二表面170b。可透光按壓件130的按壓部133對應啟動單元39。
接著,將說明透光按鍵1在實際運作時的情況。光源150所發射的光線會自第一導光部111的入光面111a進入導光板110,並依序經由第一導光部111與第二導光部113的導引而自第二導光部113的出光面113a射出。由於可透光按壓件130的內壁面133a與按壓面133b具有透光性,自出光面113a射出的光線會依序經由具有透光性之可透光按壓件130的內壁面133s與按壓面133b射出於外。此外,由於第二導光部113的出光面113a的面積小於按壓部133之按壓面133b的面積,故由電子裝置9外觀來看(如以圖1之視角),僅部分的按壓面133b會發光,使得透光按鍵1呈現局部發光的視覺效果。
另外,由於光源150係配置於電路板170的第一表面170a下,也就是電路板170的上背向殼體90的開孔90s的表面,因而電路板170可遮蓋光源150,避免光源150的餘光影響透光按鍵1所呈現的發光效果。
綜上所述,本新型提出的透光按鍵中,藉由導光板的發光區域的面積小於可透光按壓件顯露於外的按壓面的面積的設計,因此可不需對按壓件塗佈不透明材料,即可展現部分發光的視覺效果。相較於傳統的發光按鍵,本新型的透光按鍵簡化了製造步驟,進而能降低整體的製造成本。
此外,藉由光源係配置於電路板下方的設計,可避免光源的餘光透出,影響透光按鍵預定的發光效果。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新型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透光按鍵
9‧‧‧電子裝置
39‧‧‧啟動單元
90‧‧‧殼體
90s‧‧‧開孔
110‧‧‧導光板
111a‧‧‧入光面
113a‧‧‧出光面
111‧‧‧第一導光部
113‧‧‧第二導光部
130‧‧‧可透光按壓件
131‧‧‧組裝部
132‧‧‧活動部
133‧‧‧按壓部
133a‧‧‧內壁面
133b‧‧‧按壓面
150‧‧‧光源
170‧‧‧電路板
170a‧‧‧第一表面
170b‧‧‧第二表面
170s‧‧‧破孔
圖1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應用於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剖視圖。 圖3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分解圖。 圖4係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例之透光按鍵的上視圖。
1‧‧‧透光按鍵
9‧‧‧電子裝置
90‧‧‧殼體
90s‧‧‧開孔

Claims (10)

  1. 一種透光按鍵,用以設置於一殼體內,該殼體具有一開孔,該透光按鍵包含:一導光板,位於該殼體內,該導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與一出光面;一可透光按壓件,包含彼此連接的至少一組裝部與一按壓部,該至少一組裝部裝設於該殼體,該按壓部位於該開孔並具有相對的一內壁面及一按壓面,該內壁面罩覆於該導光板之該出光面,該按壓面顯露於外,且該出光面的面積小於該按壓部之該按壓面的面積;以及至少一光源,鄰設於該入光面,該至少一光源用以發射一光線,該光線可自該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並經由該導光板的導引而自該出光面與該按壓面射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光按鍵,更包含一電路板,具有彼此相對的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背向該殼體之該開孔,而該第二表面面向該殼體之該開孔,該電路板還具有一破孔自該第一表面延伸至該第二表面,該至少一光源鄰近於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該導光板穿設該破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導光板包含彼此相連的一第一導光部與一第二導光部,該第一導光部位於該電路板的該第一表面,該第二導光部穿過該破孔並凸出於該電路板的該第二表面,該入光面位於該第一導光部,該出光面位於該第二導光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第二導光部之形狀匹配於該破孔之形狀。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第一導光部與該第二導光部相垂直。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第二導光部與該電路板相垂直。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透光按鍵,更包含一啟動單元,設置於該電路板的該第二表面,該可透光按壓件的該按壓部對應該啟動單元。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可透光按壓件更包含複數個活動部,連接於該按壓部與該至少一組裝部之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按壓部、該組裝部與該些活動部為一體成型。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透光按鍵,其中該至少一光源的數量為多個。
TW104220759U 2015-12-24 2015-12-24 透光按鍵 TWM521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759U TWM521798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透光按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759U TWM521798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透光按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1798U true TWM521798U (zh) 2016-05-11

Family

ID=56510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20759U TWM521798U (zh) 2015-12-24 2015-12-24 透光按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1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84174B2 (en) Locally illuminated keycap
TWI401717B (zh) 遮罩、背光模組以及發光鍵盤
TWI474216B (zh) 具有發光按鍵之鍵盤裝置
TW201403646A (zh) 具備光通道之發光鍵盤
TW201432764A (zh) 發光鍵盤及其導光板
TWI677000B (zh) 背光模組
US20040189604A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ornamental light source
TWI576880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鍵盤
TWM482759U (zh) 應用於鍵盤背光模組破孔處之防漏光微結構
TWI526898B (zh) 光學觸控面板及其導光模組
TWI639172B (zh) 發光鍵盤
TWI576540B (zh) Lighting device
TW202004077A (zh) 發光殼體
TWM455385U (zh) 發光鞋底
TWI555051B (zh) 發光模組及發光鍵盤
TWM521798U (zh) 透光按鍵
TWM482920U (zh) 應用於鍵盤背光模組之軟性電路板
TWI570358B (zh) A lighting device that emits light in a diffractive manner
TWM546593U (zh) 雙面導光模組、雙面發光模組與發光裝置
TW201535448A (zh) 背光裝置及包含該背光裝置之發光鍵盤
JP2013179418A (ja) 携帯端末、カバー、カバー付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電飾方法
TWI475732B (zh) 發光電子裝置
JP3179888U (ja) カラフル入力装置
TWI680386B (zh) 發光滑鼠墊
TWI781755B (zh) 滑鼠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