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8678U -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 Google Patents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8678U
TWM518678U TW104214551U TW104214551U TWM518678U TW M518678 U TWM518678 U TW M518678U TW 104214551 U TW104214551 U TW 104214551U TW 104214551 U TW104214551 U TW 104214551U TW M518678 U TWM518678 U TW M51867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periphery
protruding
protruding port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4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ong-Zha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14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8678U/zh
Priority to AU2015101728A priority patent/AU2015101728A4/en
Priority to GB1520919.0A priority patent/GB2540641B/en
Priority to RU2015151212U priority patent/RU169446U1/ru
Priority to FR1561533A priority patent/FR3039138B3/fr
Priority to CA2921533A priority patent/CA2921533C/en
Priority to MYPI2016700674A priority patent/MY175122A/en
Priority to CL2016000515U priority patent/CL2016000515U1/es
Publication of TWM518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8678U/zh
Priority to BR202016007626-4U priority patent/BR202016007626Y1/pt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Description

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
本創作係為一種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主要係由塑膠盒與蓋板相連結,使得第一連結部與第二連結部相結合,因塑膠盒周邊設有之第一周邊大於蓋板周邊設有之第二周邊,故使用者無法任意掀起該蓋板,只得藉由第一突出部之預定位置所設有之撕部,撕部二側設有點斷線,而點斷線與塑膠盒之間設有裁斷部,藉以有效將撕部撕開,順而掀起蓋板,以達到辨識開啟之功效。
在超市裡,藉由真空成型之各式塑膠容器,像是盒體、杯體或碗體,皆非常適合用來盛裝食物以保持食物之新鮮,這類的產品通常會使用透明的材質,使得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一目了然,以避免售後之爭端,但雖如此,卻尚有許多消費者,為更確定盒內的食物是否完整新鮮,而私自開啟該塑膠容器查看,而在看完之後,卻未將該產品回復原狀,以致該塑膠容器內的食物失鮮,且造成該塑膠容器損壞而影響容器外觀,再者,若未及早發現該包裝盒已被開啟,則容易使該包裝盒內的食物變質,因此造成食物的浪費且增加商家的成本負擔;本創作人有鑑於此,乃創作一種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藉此,提供辨識開啟之功效,以摒除習用產品之缺點,增進其功效者。
緣是,為防止塑膠容器被私下開啟,而導致塑膠容器外觀被破壞且食物失鮮的問題產生,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辨識開啟之容器結構功能,主要藉由塑膠盒、蓋板、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第一連結部、第二連結部、點斷線及裁斷部,達到可辨識開啟之功效;為達上揭之目的,本創作主要係包括一塑膠盒;該塑膠盒一面開放另面封閉,該塑膠盒內部設有至少一擋塊,該擋塊環繞於該塑膠盒內側,該塑膠盒外圍設有一第一周邊,該第一周邊環繞該塑膠盒;一蓋板,該蓋板係連結於該塑膠盒之開放面以封閉該塑膠盒,該蓋板外圍設有一第二周邊,該第二周邊環繞該蓋板,該第二周邊內側設有至少一凹塊,該第二周邊之長與寬皆小於該第一周邊;至少一第一突出部,該第一突出部係設於該塑膠盒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一突出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撕部,該撕部與第一突出部相連處設有至少一點斷線,該撕部與該塑膠盒之間設有一裁斷部,該撕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第一連結部及一第一凹部;以及至少一第二突出部,該第二突出部係設於該蓋板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二突出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第二連結部及一第二凹部,該第二連結部與該第一連結部相契合以連結該第一突出部及該第二突出部,該第一凹部與該第二凹部相契合以將該第二凹部埋於該第一凹部內;如上所述之第一突出部,其中,該第一突出部中段設有該撕部;如上所述之撕部,其中,該撕部之一面上方設有該第一連結 部;如上所述之第一連結部,其中,該第一連結部下段設有一卡塊環繞該第一連結部內側,該第一連結部係為三角凸塊;如上所述之第二突出部,其中,該第二突出部之一面上方設有該第二連結部;如上述之第二連結部,其中,該第二連結部之下段設有一凸塊環繞該第二連結部,該第二連結部係為三角凸塊,藉由該凸塊與該卡塊相卡合以連結該第一連結部與該第二連結部;如上所述之第一凹部,其中,該第一突出部所設有之該撕部與該第二突出部之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一凹部;如上所述之第二凹部,其中,該第二突出部與該撕部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二凹部。
1‧‧‧塑膠盒
11‧‧‧擋塊
12‧‧‧第一周邊
2‧‧‧蓋板
21‧‧‧第二周邊
22‧‧‧凹塊
3‧‧‧第一突出部
31‧‧‧撕部
32‧‧‧點斷線
33‧‧‧裁斷線
34‧‧‧第一連結部
341‧‧‧卡塊
35‧‧‧第一凹部
4‧‧‧第二突出部
41‧‧‧第二連結部
411‧‧‧凸塊
42‧‧‧第二凹部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局部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之局部剖面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之凹部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之連結部實施例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之突出部實施例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之塑膠盒及蓋板實施例圖。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二圖,係分別為本創作之立體外觀圖及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主要係包括一塑膠盒1;該塑膠盒1一面開放另面封閉,該塑膠盒1內部設有至少一擋塊11,該擋塊11環繞於該塑膠盒1內側,該塑膠盒1外圍設有一第一周邊12,該第一周邊12環繞該塑膠盒1;一蓋板2,該蓋板2係連結於該塑膠盒1之開放面以封閉該塑膠盒1,該蓋板2外圍設有一第二周邊21,該第二周邊21環繞該蓋板2,該第二周邊21內側設有至少一凹塊22,該第二周邊21之長與寬皆小於該第一周邊12;以及至少一第一突出部3,該第一突出部3係設於該塑膠盒1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一突出部3中段設有至少一撕部31,該撕部31與第一突出部3相連處設有至少一點斷線32,該撕部31與該塑膠盒1之間設有一裁斷部33,該撕部31之一面上方設有至少一第一連結部34,該撕部31之預定位置設有一第一凹部35;以及至少一第二突出部4,該第二突出部4係設於該蓋板2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二突出部4之一面上方設有至少一第二連結部41,該第二突出部4之預定位置設有一第二凹部42,該第二連結部41與該第一連結部34相契合以連結該第一突出部3及該第二突出部4,該第一凹部35與該第二凹部42相契合; 如上所述之第一連結部34,其中,該第一連結部34下段設有一卡塊341環繞該第一連結34部內側,該第一連結部34係為三角凸塊;如上述之第二連結部41,其中,,該第二連結部41係為三角凸塊,該第二連結部41之下段設有一凸塊411環繞該第二連結部41,藉由該凸塊411與該卡塊341相卡合以連結該第一連結部34與該第二連結部41;如上所述之第一凹部35,其中,該第一突出部3所設有之該撕部31與該第二突出部4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一凹部35;如上所述之第二凹部42,其中,該第二突出部4與該撕部31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二凹部42;請參閱第三圖至第四圖,係分別為本創作之局部示意圖及局部剖面圖,如圖所示,係透過該擋塊11與該凹塊22以及該第一周邊12與該第二周邊21相貼合以封閉該塑膠盒1,再由該第一連結部34上段設有一凸塊411環繞該第一連結部34,該第二連結部41上段設有一卡塊341環繞該第二連結部41內側,藉由該凸塊411與該卡塊341相契合以卡合該第一連結部34與該第二連結部41,藉以連結該第一突出部3及該第二突出部4,以有效密合該塑膠盒1及該蓋板2;請參閱第五圖,係為本創作之凹部示意圖,如圖所示,該第一突出部3所設有之該撕部31與該第二突出部4之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一凹部35,而該第二突出部4與該撕部31相貼合處係設有一第二凹部42,係藉由該第一凹部35與該第二凹部42相契合以將該第二突出部4 埋於該第一凹部35內,藉以有效防止使用者藉由該第二突出部4將該蓋板2掀開,以有效達到辨識開啟之功效;請參閱第六圖至第七圖,係為本創作之使用狀態圖,如圖所示,係透過該第一連結部34與該第二連結部41相連結以密合該第一突出部3及該第二突出部4,當使用者需掀起該蓋板2時,係施以一向下力於該第一突出部3,而該撕部31則施以一向上力,藉由上下相對力,使該撕部31沿著該點斷線32向上撕起至該裁斷部33,當該撕部31完全撕起時,則可自由開闔該蓋板2,藉此達到可辨識開啟之功效;請參閱第八圖,係為本創作之連結部實施例圖,如圖所示,該第一連結部34係設於該撕部31之頂面,該第一連結部34上段設有該凸塊411環繞該第一連結部34,該第二連結部41設於該第二突出部4之一面上方,該第二連結部41上段設有該卡塊341環繞該第二連結部41,係透過該凸塊411與該卡塊341相契合以連結該第一連結部34及該第二連結部41,藉以使該第一突出部3及該第二突出部4相密合;請參閱第九圖,係為本創作之突出部實施例圖,如圖所示,該第一突出部3係可設於該塑膠盒1之一側、一端或角邊之任意位置上,而該第二突出部4亦可設於該蓋板2之一側、一端或角邊之任意位置上,由該第一連結部34及該第二連結部41相連結,以連結該第一突出部3及該第二突出部4,藉此達成相同功效者;請參閱第十圖,係為本創作之塑膠盒及蓋板實施例圖,如圖所示,該塑膠盒1與該蓋板2之一側相互樞接,以有效封閉或開啟該塑膠 盒1。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為一種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可有效改善習用塑膠容器之種種缺點;進而本創作能產生更進步、更便利、更符合使用者所需,確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最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書內容所做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塑膠盒
11‧‧‧擋塊
12‧‧‧第一周邊
2‧‧‧蓋板
21‧‧‧第二周邊
22‧‧‧凹塊
3‧‧‧第一突出部
31‧‧‧撕部
32‧‧‧點斷線
33‧‧‧裁斷線
35‧‧‧第一凹部
4‧‧‧第二突出部
41‧‧‧第二連結部
42‧‧‧第二凹部

Claims (9)

  1. 一種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包括:一塑膠盒,該塑膠盒一面開放另面封閉,該塑膠盒內部設有至少一擋塊,該擋塊環繞於該塑膠盒內側,該塑膠盒外圍設有一第一周邊,該第一周邊環繞該塑膠盒;一蓋板,該蓋板係連結於該塑膠盒之開放面以封閉該塑膠盒,該蓋板外圍設有一第二周邊,該第二周邊環繞該蓋板,該第二周邊內側設有至少一凹塊,該第二周邊之長與寬皆小於該第一周邊;至少一第一突出部,該第一突出部係設於該塑膠盒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一突出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撕部,該撕部與第一突出部相連處設有至少一點斷線,該撕部與該塑膠盒之間設有一裁斷部,該撕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第一連結部及一第一凹部;以及至少一第二突出部,該第二突出部係設於該蓋板周邊之預定位置,該第二突出部之預定位置設有至少一第二連結部及一第二凹部,該第二連結部與該第一連結部相契合以密合該第一突出部及該第二突出部,該第二凹部與該第一凹部相契合以將該第二凹部埋於該第一凹部內。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撕部與該第二突出部之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一凹部,而該第二突出部與該撕部相貼合處設有該第二凹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第一突出部係設於該塑膠盒周邊之一側、一端及角邊之任意位置上,該 第一突出部中段設有該撕部,該第一連結部上段設有一凸塊環繞該第一連結部,該第二突出部設於該蓋板周邊之一側、一端及角邊之任意位置上,該第二連結部上段設有一卡塊環繞該第二連結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第一連結部係設於該撕部之一面下方,該第一連結部下段設有該卡塊環繞該第一連結部,該第二連結部設於該第二突出部之一面下方,該第二連結部下段設有該凸塊環繞該第二連結部,係透過該凸塊與該卡塊相契合以連結該第一連結部及該第二連結部,藉以使該第一突出部及該第二突出部相密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塑膠盒係包括圓形、梯形、方形及三角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蓋板係包括圓形、梯形、方形及三角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第一連結部係為三角凸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第二連結部係為三角凸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有辨識開啟容器結構(二),其中,該第一連結部係設於該撕部之一面上方,該第二連結部設於該第二突出部之一面上方,係透過該凸塊與該卡塊相契合以連結該第一連結部及該第二連結部,藉以使該第一突出部及該第二突出部相密合。
TW104214551U 2015-07-21 2015-09-08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TWM518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551U TWM518678U (zh) 2015-09-08 2015-09-08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AU2015101728A AU2015101728A4 (en) 2015-07-21 2015-11-27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GB1520919.0A GB2540641B (en) 2015-07-21 2015-11-27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RU2015151212U RU169446U1 (ru) 2015-07-21 2015-11-30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емкости с контролем вскрытия
FR1561533A FR3039138B3 (fr) 2015-07-21 2015-11-30 Structure de conteneur a temoin d'inviolabilite
CA2921533A CA2921533C (en) 2015-07-21 2016-02-22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MYPI2016700674A MY175122A (en) 2015-07-21 2016-02-29 Tamper-evident container structure
CL2016000515U CL2016000515U1 (es) 2015-07-21 2016-03-07 Estructura de envase con sello de seguridad
BR202016007626-4U BR202016007626Y1 (pt) 2015-07-21 2016-04-06 Estrutura evidenciadora de violação para recipient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551U TWM518678U (zh) 2015-09-08 2015-09-08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8678U true TWM518678U (zh) 2016-03-11

Family

ID=56086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4551U TWM518678U (zh) 2015-07-21 2015-09-08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86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118B (zh) * 2016-04-11 2018-07-01 尚墩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非法開啟辨識功能之容器
CN111115000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李朝辉 一种包装盒及其生产方法
US10723523B2 (en) 2017-01-10 2020-07-28 Fabri-Kal Corporation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having bonded tab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118B (zh) * 2016-04-11 2018-07-01 尚墩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非法開啟辨識功能之容器
EP3231726B1 (en) * 2016-04-11 2020-04-08 Vigourplastic Co., Ltd. Hinged lid container with frangible tamper-evidence means
US10723523B2 (en) 2017-01-10 2020-07-28 Fabri-Kal Corporation Tamper evident container having bonded tab
CN111115000A (zh) * 2020-01-10 2020-05-08 李朝辉 一种包装盒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895351S1 (en) Bottle lid
USD641627S1 (en) Closure
USD927304S1 (en) Container closure
USD712266S1 (en) Container closure
USD661583S1 (en) Closure
TWM518678U (zh)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二)
TW201713576A (zh) 防非法開啟且開啟後可重複使用之辨識容器
USD690587S1 (en) Pizza and appetizer box
USD850907S1 (en) Container with opposing concave sides
USD838167S1 (en) Lid for beverage container
USD810564S1 (en) Seal sheet for packaging container
USD801811S1 (en) Seal sheet for packaging container
JP6865411B2 (ja) 包装用容器
USD839727S1 (en) Seal sheet for packaging container
KR20170116552A (ko) 불법 조작을 방지하고 불법 조작된 이후를 쉽게 확인할 수 있는 용기
USD928622S1 (en) Beverage container
JP2008222286A (ja) 容器
JP3201039U (ja) 開封識別可能な容器
TWM516024U (zh) 具有辨識開啓容器結構
CN205010627U (zh) 侧旋双盖式卷烟条盒
CN207511055U (zh) 侧边带手按卡扣的防拆快餐盒
CN204916594U (zh) 具有辨识开启结构的容器
TWI746252B (zh) 容器盒
USD863952S1 (en) Packaging box
TWI555679B (zh) 防非法開啟且開啟後易於辨識之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