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6293U -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6293U
TWM516293U TW104216177U TW104216177U TWM516293U TW M516293 U TWM516293 U TW M516293U TW 104216177 U TW104216177 U TW 104216177U TW 104216177 U TW104216177 U TW 104216177U TW M516293 U TWM516293 U TW M5162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disposed
shaft
rotating
sheet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6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xu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E Lea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16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6293U/zh
Publication of TWM516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6293U/zh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此尤指一種可記憶前次翻轉角度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藉此迅速將反射片翻轉至所需角度位置,以方便抬頭顯示器的使用操作。
按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的配備使用,最早起源於航空技術,其目的是為了方便飛行員獲得所需的訊息,以避免低頭查看儀表板上的訊息,直接將訊息投射在座艙前端,讓飛行員能夠輕易的將外界的景象與抬頭顯示器顯示的資料結合在一起。由於反射進眼睛中的影像與飛機的中軸平衡,所以飛行員的身高不會對俯仰角或目視瞄準造成偏差。為此抬頭顯示器的設計用意是讓飛行員不需要低頭查看儀表板顯示資料,始終保持抬頭的姿態,藉以降低低頭與抬頭之間,而忽略外界環境的快速變化,並能減少眼睛焦距需要不斷調整,所產生的延遲與不適。
由於在開車時,駕駛者的視線一離開前方道路,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車禍,為了減少駕駛者的視線離開前方道路的次數與時間,因此有些車廠會在高級車上配備有抬頭顯示器,讓駕駛者的視線在不用離開前擋風玻璃的情況下,也能得知一些諸如時速、引擎轉速等資訊,以維持行車的安全性。
在一般行車狀況下,駕駛者的眼睛離開前方讀取儀表板上的資訊,最快也要0.5秒時間,這對高速公路時速100公里,每秒約行駛30公尺的距離來說,在車多的情況下,危險性也隨之增加。為了安全起見,車廠在一些車款上配備了抬頭顯示器,以減少汽車駕駛者的注意力分散,並利用配備抬頭顯示器,作為行銷手法以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現今汽車上使用的抬頭顯示器技術,沒有飛機上的抬頭顯示器複雜。它是一種光學系統,一般由投射器和疊像鏡二個主要裝置組成。投射器是由訊號光源、投影鏡,與其他光學元件所組成。投射器的訊號光源,由LCD液晶顯示器或CRT陰極射線管等裝置構成,從訊號光源發出光線,然后透過投影器投射到玻璃上的疊像鏡(或特製的透明螢幕上),再由疊像鏡顯示出文字或圖像。
近年來,市面上也出現許多可加裝在車上的外接式抬頭顯示器。這些抬頭顯示器功能從最簡單的顯示時速、轉速,到現在連水溫、節氣門位置、油量、超速警示、倒車影像、電瓶電壓,甚至測速雷達都整合在一起。有些產品還強調快速安裝,只要連上車用電腦,不需再另外配線。一些車廠的高級車款,更將導航系統與前后車距等資料,加入抬頭顯示器所顯示的資訊中,為駕駛者增加不少便利性。市售的外接式抬頭顯示器價格,從功能簡單的數百元,到品質優良與功能多樣的上萬元都有。
如上所述,抬頭顯示器使用在汽車上,已漸成一種時尚與潮流,但主要還是它能有效提升行車的安全性,然一般提供抬頭顯示器投射的反光螢幕,其設置的方式大多是貼附在汽車前擋風玻璃上,這種方式有一個缺點就是會遮蓋一小部分的開車視野,因此除了使用導航時,有其觀 看的急迫性與方便性外,其他行車時段駕駛人還是希望視野無遮蓋,為此才有一種可掀式反射片裝置的衍生,這種反射片裝置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不使用抬頭顯示器時,可將反射片收合,以讓前方視野無遮蓋,並廣為駕駛人所喜愛。
已知的可掀式反射片裝置主要透過一個轉軸機構,以作為反射片可轉折的機構,相關的技術可參酌TW M395992、TW M393139、TW M398743、TW M273183、TW M305555、TW M248211、TW I352165等專利案,嚴格來講,這些反射片裝置充分運用以上相關技術,但卻存在一個共通的缺失,就是每次使用時常常要調整翻轉角度,確實很不方便。
有鑑於習式的缺失,本案創作人歷經無數次研究改良後,終於完成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藉此可迅速將反射片翻轉至所需角度位置,以方便抬頭顯示器的使用操作。
為達上述本案之創作目的,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第一實施例,包含:一旋轉軸,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該旋轉軸一側設置一第一旋轉套筒;一反射片,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該組合部與該第一旋轉套筒固定結合;一轉軸組,係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一軸內馬達模組,係設置於該軸內空間內,而與該轉軸組套接,該軸內馬達模組至少設有一減速齒輪組、一相對角度傳感器及一馬達; 一絕對角度傳感器,其與一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本創作更包含一阻尼器,該旋轉軸另一側設一凹槽,該阻尼器設置於該旋轉軸之凹槽。
本創作之旋轉軸,其另一側設置一第二旋轉套筒,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二旋轉套筒間,該第二旋轉套筒設有一D型軸,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有一第一D型孔,該D型軸插入該第一D型孔。
本創作之軸內馬達模組,更包含一按鈕組,該按鈕組包含一按壓紐、一旋鈕及一排線,該排線與該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本創作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該水平調整模組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一調整座及一水平調整孔。
本創作更包含一底座,該底座設置於該旋轉軸的的下方。
本創作之旋轉軸,其一側設一第一凹孔,該轉軸組設置於該第一凹孔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套設於該轉軸。
本創作之軸內馬達模組,其中該馬達與該電路板電性連結,該馬達套接該減速齒輪組,該相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馬達內,該電路板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
本創作之彈性元件,為一扭簧。
本創作更包含一保護蓋,該保護蓋與該組合部結合固定。
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第二實施例,包含:一旋轉軸,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該旋轉軸一側設置一第 一旋轉套筒;一反射片,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該組合部與該第一旋轉套筒固定結合;一轉軸組,係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一軸內馬達模組,係設置於該軸內空間內,該軸內馬達模組至少設有一減速齒輪組、一相對角度傳感器及一馬達;一保護模組,係設置於該轉軸組與該軸內馬達模組間,該軸內馬達模組的馬達套接該保護模組;一絕對角度傳感器,其與一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本創作更包含一阻尼器,該旋轉軸另一側設一凹槽,該阻尼器設置於該旋轉軸之凹槽。
本創作之旋轉軸,其另一側設置一第二旋轉套筒,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二旋轉套筒間,該第二旋轉套筒設有一D型軸,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有一第一D型孔,該D型軸插入該第一D型孔。
本創作之軸內馬達模組,更包含一按鈕組,該按鈕組包含一按壓紐、一旋鈕及一排線,該排線與該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本創作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該水平調整模組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一調整座及一水平調整孔。
本創作更包含一底座,該底座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方。
本創作之旋轉軸,其一側設一第一凹孔,該轉軸組設置於該第一凹孔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 性元件套設於該轉軸。
本創作之軸內馬達模組,其中該馬達與該電路板電性連結,該馬達套接該減速齒輪組,該相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馬達內,該電路板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
本創作之保護模組,包含有一齒盤套、一彈簧及一卡合座,該彈簧設置於該卡合座與該齒盤套之間,該卡合座與該齒盤套套合,該齒盤套嚙合該轉軸組。
本創作彈性元件,為一扭簧。
本創作更包含一保護蓋,該保護蓋與該組合部結合固定。
1‧‧‧旋轉軸
11‧‧‧軸內空間
12‧‧‧凹槽
13‧‧‧第一凹孔
131‧‧‧第一固定槽
14‧‧‧第一旋轉套筒
141‧‧‧第二固定孔
15‧‧‧保護蓋
16‧‧‧阻尼器
161‧‧‧內套
162‧‧‧第二D型孔
17‧‧‧絕對角度傳感器
171‧‧‧第一D型孔
18‧‧‧底座
19‧‧‧第二旋轉套筒
191‧‧‧第三固定孔
192‧‧‧D型軸
2‧‧‧反射片
21‧‧‧組合部
211‧‧‧第一固定孔
3‧‧‧轉軸組
31‧‧‧轉軸
311‧‧‧第二固定槽
312‧‧‧齒輪
32‧‧‧彈性元件
321‧‧‧第一固定端
322‧‧‧第二固定端
4‧‧‧軸內馬達模組
41‧‧‧電路板
42‧‧‧馬達
421‧‧‧主軸
43‧‧‧按鈕組
431‧‧‧按壓紐
432‧‧‧旋鈕
433‧‧‧排線
434‧‧‧電源插頭
44‧‧‧馬達固定座
45‧‧‧減速齒輪組
46‧‧‧相對角度傳感器
5‧‧‧保護模組
51‧‧‧齒盤套
511‧‧‧齒盤
52‧‧‧彈簧
53‧‧‧卡合座
531‧‧‧卡合孔
6‧‧‧水平調整模組
61‧‧‧水平固定螺栓
62‧‧‧調整座
63‧‧‧水平調整孔
A‧‧‧螺絲
B‧‧‧螺帽
第一圖,係為本創作其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創作其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三圖,係為本創作其按鈕組之立體外觀示意圖。
第四圖,係為本創作其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係為本創作其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六圖,係為本創作其水平調整模組之分解示意圖。
第七圖,係為本創作之平面外觀示意圖。
第八圖,係為本創作其水平調整模組之水平調整示意圖。
請參閱第一、二圖所示者,係為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第一實施例,係包含:一旋轉軸1,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11,該旋轉軸1一側設有 一第一凹孔13,該旋轉軸1另一側設一凹槽12,該第一凹孔13設有一第一固定槽131,該旋轉軸1一側裝設有一第一旋轉套筒14,以及該旋轉軸1另一側裝設有一第二旋轉套筒19,該第二旋轉套筒19設有一D型軸192;一反射片2,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21,該組合部21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與該第二旋轉套筒19結合,該組合部21設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211,該第一固定孔211係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所設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孔141,以及該第二旋轉套筒19所設之至少一第三固定孔191對應,以供對應之至少一螺絲A將該第一固定孔211與該第二固定孔141、該第三固定孔191鎖結固定,該組合部21並與一保護蓋15結合固定;一轉軸組3,係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第一凹孔13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間,該轉軸組3包括一轉軸31及一彈性元件32,該彈性元件32套設於該轉軸31,該轉軸31設有一第二固定槽311,該彈性元件32為一扭簧,該彈性元件32設有一第一固定端321及一第二固定端322,該第二固定端322套設於該轉軸31的第二固定槽311,該第一固定端321套設於該第一凹孔13的第一固定槽131,該轉軸31固定於該第一旋轉套筒14內部,該反射片2因為槓桿原理使得上部有很大的晃動空間,以該彈性元件32的彈力緩衝,讓該反射片2於車輛行駛中不易晃動;一絕對角度傳感器17,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設置於該旋轉軸1與該第二旋轉套筒19間,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設有一第一D型孔171,該D型軸192插入該第一D型孔171,並與一電路板41作電性連接,該電路板41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11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係用以偵測該反射片2其翻轉的角度; 一軸內馬達模組4,係包含有一馬達固定座44、一減速齒輪組45、一相對角度傳感器46及一馬達42,該軸內馬達模組4設置於該軸內空間11內,並與該轉軸組3套接,該馬達42與該電路板41電性連結,該馬達42套接該減速齒輪組45為本裝置之旋轉動力,該相對角度傳感器46設置於該馬達42內,該馬達42套入該馬達固定座44,以螺絲A與該電路板41固定結合,該減速齒輪組45連動一主軸421以驅動該轉軸組3的轉軸31,同步帶動該第一旋轉套筒14旋轉,藉以連動該反射片2作調整翻轉角度之作動,該相對角度傳感器46偵測該馬達42轉動的角度,使角度判斷比較準確,但只是相對角度,是讓該反射片2的開合可以準確對位,使每次汽車啟動時開啟該反射片2角度會與上次一樣,比如開啟時角度向上轉90度,關閉時角度就像下轉90度。
本創作更包含一阻尼器16,該阻尼器16係設置於該旋轉軸1之凹槽12,該阻尼器16更包含一內套161與一第二D型孔162,該內套161套合該組尼器16,該D型軸192插入該第二D型孔162,該阻尼器16為一可減少晃動的機構,該阻尼器16的特性係在低速轉動時阻尼力量比較小,而在高速轉動時阻尼力量比較大,該反射片2的啟閉是慢速的動作,阻尼力量小,影響有限;而當震動是高速來回旋轉時,阻尼力量大,故可大幅減少其震動。
如第三圖所示,該軸內馬達模組4更包含一按鈕組43,該按鈕組3包含一按壓紐431、一旋鈕432、一排線433及一電源插頭434,該排線433與該電路板41之間作電性連接,該電源插頭434為一USB插頭或點煙頭插頭,提供該軸內馬達模組4電源,該按壓紐431為該軸內馬達模組4打開(ON)或關閉(OFF)的控制開關,該旋鈕432為調整該反射片2翻轉角度的控制開 關,當按壓該按壓紐431關閉(OFF)時,該反射片2會自動收合,按壓該按壓紐431打開(ON)時,該反射片2可翻轉至前次的翻轉角度位置。
如第六、七、八圖所示,本創作更包含一底座18,該底座18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下方,該底座18底部可黏貼雙面膠,固定於汽車擋風玻璃下的儀錶板。
如第六、七、八圖所示,本創作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6,該水平調整模組6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6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61、一調整座62及一水平調整孔63,該水平調整孔63設置於該調整座62,該水平固定螺栓61插入該水平調整孔63與一螺帽B結合,旋鬆該水平固定螺栓61,即可調整該調整座62的水平角度,當調到所需水平位置時,則旋緊該水平固定螺栓61即可固定水平角度,藉此以方便本創作的安裝調整,該底座18以螺絲A與該水平調整模組6,以及該旋轉軸1結合固定。
藉由上述元件之組成,當本創作須提供一抬頭顯示器投射觀看時,使用者只須按壓該按壓紐431,即可打開(ON)該軸內馬達模組4,此時該軸內馬達模組4會驅動該馬達42連動該主軸421旋轉,並帶動該轉軸31、該第一旋轉套筒14連動該反射片2翻轉至前次的翻轉角度後,才停止翻轉作動;如欲改變該反射片2的翻轉角度,則可透過該旋鈕432的旋轉調整,來控制及調整該反射片2的翻轉角度;當不使用該反射片2時,則再次按壓該按壓紐431後,該反射片2就會自動反向翻轉收合,並關閉(OFF)該軸內馬達模組4。
請參閱第四、五圖所示者,係為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第二實施例,係包含: 一旋轉軸1,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11,該旋轉軸1一側設有一第一凹孔13,該旋轉軸1另一側設一凹槽12,該第一凹孔13設有一第一固定槽131,該旋轉軸1一側裝設有一第一旋轉套筒14,以及該旋轉軸1另一側裝設有一第二旋轉套筒19,該第二旋轉套筒19設有一D型軸192;一反射片2,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21,該組合部21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與該第二旋轉套筒19結合,該組合部21設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211,該第一固定孔211係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所設之至少一第二固定孔141,以及該第二旋轉套筒19所設之至少一第三固定孔191對應,以供對應之至少一螺絲A將該第一固定孔211與該第二固定孔141、該第三固定孔191鎖結固定,該組合部21並與一保護蓋15結合固定;一轉軸組3,係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第一凹孔13與該第一旋轉套筒14間,該轉軸組3包括一轉軸31及一彈性元件32,該彈性元件32套設於該轉軸31,該轉軸31設有一第二固定槽311,該彈性元件32為一扭簧,該彈性元件32兩端分別設有一第一固定端321及一第二固定端322,該第二固定端322套設於該轉軸31的第二固定槽311,該第一固定端321套設於該第一凹孔13的第一固定槽131,該轉軸31固定於該第一旋轉套筒14內部;一軸內馬達模組4,係包含有一馬達固定座44、一減速齒輪組45、一相對角度傳感器46及一馬達42,該軸內馬達模組4設置於該軸內空間11內,該馬達42與一電路板41電性連結,該電路板41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11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該馬達42套接減速齒輪組45為本裝置之旋轉動力,該相對角度傳感器46設置於該馬達42內,該馬達42套入該馬達固定座44,以螺絲A與該電路板41固定結合,該馬達42套入該馬達固定座44, 以螺絲A與該電路板41固定結合,該減速齒輪組45連動一主軸421以驅動該轉軸組3的轉軸31,同步帶動該第一旋轉套筒14旋轉,藉以連動該反射片2作調整翻轉角度之作動,該相對角度傳感器46偵測該馬達42轉動的角度,使角度判斷比較準確,但只是相對角度,是讓該反射片2開合可以準確對位,使每次汽車啟動時開啟該反射片2角度會與上次一樣,比如開啟時角度向上轉90度,關閉時角度就像下轉90度;一保護模組5,係設置於該轉軸組3與該軸內馬達模組4間,該軸內馬達模組4套接該保護模組5,該保護模組5包含有一齒盤套51、一彈簧52及一卡合座53,該彈簧52設置於該卡合座53與該齒盤套51之間,該卡合座53與該齒盤套51套合,該齒盤套51設有一齒盤511,該齒盤套51的齒盤511與該轉軸31的齒輪312嚙合,該卡合座53設有一卡合孔531,該馬達42的主軸421套接該保護模組5的卡合孔531,當該馬達42的主軸421旋轉時,該保護模組5同步旋轉,並驅動該轉軸31帶動該第一旋轉套筒14旋轉,藉以連動該反射片2作調整翻轉角度之作動,當外力施於該反射片2大於一設定值時,該齒盤套51與該轉軸31的齒輪312會脫嚙,該齒盤套51會往內縮,該保護模組5的彈簧52會被壓縮,藉此避免該反射片2或該軸內馬達模組4的馬達42被外力翻轉而損壞,當外力移除時,該彈簧52以其彈力將該卡合座53與該齒盤套51撐開,該齒盤套51與該轉軸31的齒輪312再度嚙合,因為該齒盤套51與該齒輪312稍有間隙,所以該反射片2因為槓桿原理使得上部有很大的晃動空間,使用該彈性元件32可以讓該反射片2推向該齒盤套51與該齒輪312的齒間隙的一邊緊靠,同時利用該彈性元件32的彈力緩衝,讓該反射片2於車輛行駛中不易晃動; 一絕對角度傳感器17,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設置於該基座1與該第二旋轉套筒19間,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設有一第一D型孔171,該D型軸192插入該第一D型孔171,並與該電路板41作電性連接,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係用以偵測該反射片2其翻轉的角度,當外力強迫扳動該反射片2,該保護模組5讓該反射片2與該軸內馬達模組4產生打滑,而不會破壞該軸內馬達模組4的馬達42,但角度位置會跑掉,比如開啟時該反射片2被強迫向下扳動30度,如果關閉時該軸內馬達模組4的馬達42繼續向下轉動90度,將會損壞該軸內馬達模組4,該絕對角度傳感器17可以偵測到該反射片2已經向下轉到底,而停止轉動。
本創作更包含一阻尼器16,該阻尼器16係設置於該旋轉軸1之凹槽12,該阻尼器16更包含一內套161與一第二D型孔162,該內套161套合該組尼器16,該D型軸192插入該第二D型孔162,該阻尼器16為一可減少晃動的機構,該阻尼器16的特性係在低速轉動時阻尼力量比較小,而在高速轉動時阻尼力量比較大,該反射片2的啟閉是慢速的動作,阻尼力量小,影響有限;而當震動是高速來回旋轉,阻尼力量大,故可大幅減少其震動。
如第三圖所示,該軸內馬達模組4更包含一按鈕組43,該按鈕組43包含一按壓紐431、一旋鈕432、一排線433及一電源插頭434,該排線433與該電路板41之間作電性連接,該電源插頭434為一USB插頭或點煙頭插頭,提供該軸內馬達模組4電源,該按壓紐431為該軸內馬達模組4打開(ON)或關閉(OFF)的控制開關,該旋鈕432為調整該反射片2翻轉角度的控制開關,按壓該按壓紐431關閉(OFF)時,該反射片2會自動收合,按壓該按壓紐431打開(ON)時,該反射片2會翻轉至前次的翻轉角度。
如第六、七、八圖所示,本創作更包含一底座18,該底座18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下方,該底座18底部可黏貼雙面膠,固定於汽車擋風玻璃下的儀錶板。
如第六、七、八圖所示,本創作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6,該水平調整模組6設置於該旋轉軸1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6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61、一調整座62、一水平調整孔63,該水平調整孔63設置於該調整座62,該水平固定螺栓61插入該水平調整孔63與一螺帽B結合,旋鬆該水平固定螺栓61,即可調整該調整座62的水平角度,當調到所需水平時,旋緊該水平固定螺栓61即可固定水平角度,藉此以方便本創作之安裝調整,該底座18以螺絲A與該水平調整模組6,以及該旋轉軸1結合固定。
藉由上述元件之組成,當本創作須提供一抬頭顯示器投射觀看時,使用者只須按壓該按壓紐431,即可打開(ON)該軸內馬達模組4,此時該軸內馬達模組4會驅動該馬達42連動該主軸421旋轉,並帶動該轉軸31、該第一旋轉套筒14連動該反射片2翻轉至前次的翻轉角度後,才停止翻轉作動;如欲改變該反射片2的翻轉角度,則可透過該旋鈕432的旋轉調整,來控制及調整該反射片2的翻轉角度;當不使用該反射片2時,則再次按壓該按壓紐431後,該反射片2就會自動反向翻轉收合,並關閉(OFF)該軸內馬達模組4。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以該彈性元件的彈力緩衝,讓該反射片於車輛行駛中不易晃動,利用該軸內馬達模組調整該反射片的翻轉角度,同時更進一步可透過該保護模組的齒盤套與該轉軸的齒輪,以避免該反射片或該軸內馬達模組被外力翻轉而受到損壞;此外, 本創作之水平調整模組可提供水平角度的調整,以利本創作的安裝調整,藉由本創作可解決習式所存之各種缺失,且所用之技術手段,又為先前技術所無,故而本創作特具專利之新穎性及進步性要件者。
在本創作內容中所提出之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方便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而非將本創作狹義地限制於上述實施例,凡在不超出本創作之精神與下述之申請專利範圍的情況下,如將該底座與該調整座改為一次射出成型或將絕對角度傳感器位置改設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所作的種種變化實施,仍屬於本創作之範圍。
1‧‧‧旋轉軸
11‧‧‧軸內空間
12‧‧‧凹槽
13‧‧‧第一凹孔
131‧‧‧第一固定槽
14‧‧‧第一旋轉套筒
141‧‧‧第二固定孔
15‧‧‧保護蓋
16‧‧‧阻尼器
161‧‧‧內套
162‧‧‧第二D型孔
17‧‧‧絕對角度傳感器
171‧‧‧第一D型孔
19‧‧‧第二旋轉套筒
191‧‧‧第三固定孔
192‧‧‧D型軸
2‧‧‧反射片
21‧‧‧組合部
211‧‧‧第一固定孔
3‧‧‧轉軸組
31‧‧‧轉軸
311‧‧‧第二固定槽
32‧‧‧彈性元件
321‧‧‧第一固定端
322‧‧‧第二固定端
4‧‧‧軸內馬達模組
41‧‧‧電路板
42‧‧‧馬達
421‧‧‧主軸
A‧‧‧螺絲
45‧‧‧減速齒輪組
46‧‧‧相對角度傳感器

Claims (21)

  1. 一種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包含:一旋轉軸,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該旋轉軸一側設置一第一旋轉套筒;一反射片,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該組合部與該第一旋轉套筒固定結合;一轉軸組,係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一軸內馬達模組,係設置於該軸內空間內,而與該轉軸組套接,該軸內馬達模組至少設有一減速齒輪組、一相對角度傳感器及一馬達;一絕對角度傳感器,其與一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阻尼器,該旋轉軸另一側設一凹槽,該阻尼器設置於該旋轉軸之凹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旋轉軸另一側設置一第二旋轉套筒,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二旋轉套筒間,該第二旋轉套筒設有一D型軸,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有一第一D型孔,該D型軸插入該第一D型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軸內馬達模組更包含一按鈕組,該按鈕組包含一按壓紐、一旋鈕及一排線,該排線與該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該水平調整模組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一調整座及一水平調整孔,該水平調整孔設置於該調整 座,該水平固定螺栓插入該水平調整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底座,該底座設置於該旋轉軸的的下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旋轉軸一側設一第一凹孔,該轉軸組設置於該第一凹孔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套設於該轉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馬達與該電路板電性連結,該馬達套接該減速齒輪組,該相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馬達內,該電路板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為一扭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保護蓋,該保護蓋與該組合部結合固定。
  11. 一種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包含:一旋轉軸,其內部設有一軸內空間,該旋轉軸一側設置一第一旋轉套筒;一反射片,其一側設有一組合部,該組合部與該第一旋轉套筒固定結合;一轉軸組,係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一軸內馬達模組,係設置於該軸內空間內,該軸內馬達模組至少設有一減速齒輪組、一相對角度傳感器及一馬達;一保護模組,係設置於該轉軸組與該軸內馬達模組間,該軸內馬 達模組的馬達套接該保護模組;一絕對角度傳感器,其與一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阻尼器,該旋轉軸另一側設一凹槽,該阻尼器設置於該旋轉軸之凹槽。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旋轉軸另一側設置一第二旋轉套筒,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該旋轉軸與該第二旋轉套筒間,該第二旋轉套筒設有一D型軸,該絕對角度傳感器設有一第一D型孔,該D型軸插入該第一D型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軸內馬達模組更包含一按鈕組,該按鈕組包含一按壓紐與一旋鈕及一排線,該排線與該電路板之間作電性連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水平調整模組,該水平調整模組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半部,該水平調整模組包括一水平固定螺栓、一調整座及一水平調整孔,該水平調整孔設置於該調整座,該水平固定螺栓插入該水平調整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底座,該底座設置於該旋轉軸的下方。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旋轉軸一側設一第一凹孔,該轉軸組設置於該第一凹孔與該第一旋轉套筒間,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套設於該轉軸。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馬達與該電路板電性連結,該馬達套接該減速齒輪組,該相對角度傳感器設置於 該馬達內,該電路板可設置於該軸內空間或設置於該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外。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保護模組包含有一齒盤套、一彈簧及一卡合座,該彈簧設置於該卡合座與該齒盤套之間,該卡合座與該齒盤套套合,該齒盤套嚙合該轉軸組。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其中該轉軸組包括一轉軸及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為一扭簧。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動式反射片裝置,更包含一保護蓋,該保護蓋與該組合部結合固定。
TW104216177U 2015-10-08 2015-10-08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TWM516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177U TWM516293U (zh) 2015-10-08 2015-10-08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177U TWM516293U (zh) 2015-10-08 2015-10-08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6293U true TWM516293U (zh) 2016-01-21

Family

ID=55640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6177U TWM516293U (zh) 2015-10-08 2015-10-08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629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6102989U1 (de) 2016-06-06 2016-06-15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Oben befestigte Reflexionsplatte
TWI608393B (zh) * 2016-05-27 2017-12-11 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統及其光幕產生裝置
CN107463059A (zh) * 2016-06-02 2017-12-12 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光幕产生装置
CN118274279A (zh) * 2024-05-31 2024-07-02 攀枝花镁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cob灯带、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8393B (zh) * 2016-05-27 2017-12-11 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統及其光幕產生裝置
US9942530B2 (en) 2016-05-27 2018-04-10 Everest Display Inc. Projection system and light screen generating device thereof
CN107463059A (zh) * 2016-06-02 2017-12-12 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光幕产生装置
DE202016102989U1 (de) 2016-06-06 2016-06-15 E-Lead Electronic Co., Ltd. Oben befestigte Reflexionsplatte
CN118274279A (zh) * 2024-05-31 2024-07-02 攀枝花镁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光效cob灯带、生产方法和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16293U (zh) 電動式反射片裝置
US9519149B2 (en) Head-up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80348517A1 (en) Top-leaning electric reflection sheet device
US20060158740A1 (en) Display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4336245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5022168B (zh) 一种hud图像高度调节装置
CN201881992U (zh) 车载信息平视显示装置
JP5953815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10941587U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车载hud屏幕显示装置
KR20160034734A (ko) 헤드 업 디스플레이
TW201631357A (zh) 抬頭顯示器
TW201925855A (zh) 具備用顯示之光學成像裝置
CN205044658U (zh) 电动式反射片装置
US9964762B2 (en) Electric reflective plate device
JP3201778U (ja) 電動式反射片装置
JP2009222882A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9971123B2 (en) Top-contacted reflective sheet device
TWM524475U (zh) 電動捲簾式的抬頭顯示裝置
US20170227767A1 (en) Electric shutter type head-up display device
TWM549880U (zh) 頂靠式電動反射片裝置
KR100825276B1 (ko) 차량용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622807B (zh) Top-mounted electric reflector device
CN203788389U (zh) 一种车载视频投射系统
TW201823066A (zh) 多重顯示抬頭顯示裝置
US9104023B2 (en) Clamshell car head-up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