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4706U - 調光裝置 - Google Patents

調光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4706U
TWM514706U TW104213884U TW104213884U TWM514706U TW M514706 U TWM514706 U TW M514706U TW 104213884 U TW104213884 U TW 104213884U TW 104213884 U TW104213884 U TW 104213884U TW M514706 U TWM514706 U TW M51470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film
optical film
dimming device
opt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38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Nan Shen
Cyun-Tai Hong
Lung-Hai Wu
Original Assignee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Mat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Materials Corp
Priority to TW1042138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4706U/zh
Publication of TWM514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4706U/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調光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用於智慧型窗戶或遮陽裝置之調光裝置,特指一具有複數條稜鏡微結構之調光裝置,使通過該調光裝置之大角度入射光不易產生串擾現象而影響調光效果。
隨著人們對於大面積窗戶之美觀及功能性更加要求,各種智慧型窗戶及遮陽裝置的需求因此增加,但現行之智慧型窗戶,普遍採用高分子分散液晶(PDLC),需要持續施加電場,方能切換並維持該智慧型窗戶之透光度,因此額外增加了電源的消耗;且現行之智慧型窗戶,僅能具有透明與不透明態轉換,無法於轉換過程同時提供不同光線穿透度之調節功能。
因此,一種調光裝置已被提出,請參考第1圖,該調光裝置1包含一第一光學膜11,包含具有第一光軸a之第一區域11a與具有第二光軸b之第二區域11b,且該第一光軸a與第二光軸b係為垂直;以及一第二光學膜12,包含具有第三光軸c之第三區域12c與具有第四光軸d之第四區域12d,且該第三光軸c與第四光軸d係為垂直;其可利用手動或電動調整兩組光學膜之相對位置,以調整該調光裝置1使其具備透光態、不透光態以及由部分透光及不透光區域所形成之過渡態,而不需如習知技術之智慧型窗戶,需要持續供電以維持液晶排列狀態。
請再一併參看第2圖,但當對於大角度非直射之入射光L穿過上述調光裝置1時,該第一光學膜11的第一區域11a與第二區域11b之間的交界處,與該第二光學膜12的第三區域12c與第四區域12d之間的交界處,容易因光線非穿過原本對應區域而造成串擾現象(Crosstalk),例如於調光裝置1為透光態時產生黑邊,或於調光裝置1為不透光態時產生漏光;其改善方式請參考第3圖,通常可採用網印方式,於該第一光學膜11的第一區域11a與第二區域11b之間的交界處,或該第二光學膜12的第三區域12c與第四區域12d之間的交界處印刷遮光條13,以擋住大角度之入射光L,但遮光條13仍會造成調光裝置1之外觀不佳,且形成遮光條13需要對光學膜進行二次加工,將增加額外之加工成本。
因此,需要一種可降低大角度非直射之入射光之串擾現象,且不影響外觀之調光裝置,以期能改善上述問題。
本創作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調光裝置,該調光裝置包含:一第一光學膜,包含具有第一光軸之第一區域與具有第二光軸之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為相互交錯排列,且該第一光軸與第二光軸係為垂直;一第二光學膜,包含具有第三光軸之第三區域與具有第四光軸之第四區域,該第三區域與該第四區域為相互交錯排列,且該第三光軸與第四光軸係為垂直;一位移裝置,連接於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一,以改變其相對位置,使該調光裝置切換透光態或不透光態;其中,該第一光學膜之該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與該第二光學膜之該第三區域和第四區域之形狀、面積及排列方式皆相同,藉由位移裝置使第一區域對應第三區域且第二區域對應第四區域時,該調光裝 置為透光態;第一區域對應第四區域且第二區域對應第三區域時,該調光裝置為不透光態;以及複數條稜鏡微結構,其設置於該第一光學膜之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交界處,或該第二光學膜之第三區域和第四區域交界處,並與該交界成平行排列。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軸、第二光軸、第三光軸與第四光軸之排列形式係為連續或不連續之曲線、折線、直線或其組合。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包含偏光片與圖案化相位差膜。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4。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2。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稜鏡微結構之寬度係介於2μm至200μm;該稜鏡微結構之高度係介於1μm至100μm;且複數條稜鏡微結構之間隔係為0。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位移裝置包含一水平移動裝置及一垂直移動裝置,使該第一光學膜及該第二光學膜可水平或垂直相對移動。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其更包含至少一功能性膜層於該調光裝置之一側,該功能性膜層係選自隔熱膜、防爆膜、硬鍍膜、抗污膜、增亮膜或其組合。
1、2‧‧‧調光裝置
11、21‧‧‧第一光學膜
12、22‧‧‧第二光學膜
11a、21a‧‧‧第一區域
11b、21b‧‧‧第二區域
12c、22c‧‧‧第三區域
12d、22d‧‧‧第四區域
13‧‧‧遮光條
23‧‧‧稜鏡微結構
24‧‧‧位移裝置
a‧‧‧第一光軸
b‧‧‧第二光軸
c‧‧‧第三光軸
d‧‧‧第四光軸
L‧‧‧入射光
W‧‧‧寬度
H‧‧‧高度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方式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係繪示現行之調光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現行之調光裝置於大角度入射光產生串擾現象之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現行之調光裝置以遮光條改善串擾現象之示意圖。
第4圖係繪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調光裝置示意圖。
第5圖係繪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中之調光裝置,以稜鏡微結構反射大角度入射光之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之調光裝置之稜鏡微結構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創作。也就是說,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考第4圖與第5圖所繪示本創作之調光裝置2,該調光裝置2包含:一第一光學膜21,包含具有第一光軸a之第一區域21a與具有第二光軸b之第二區域21b,該第一區域21a與該第二區域21b為相互交錯排列,且該第一光軸a與第二光軸b係為垂直;一第二光學膜22,包含具有第三光軸c之第三區域22c與具有第四光軸d之第四區域22d,該第三區域22c與該第四區域22d為相互交錯排 列,且該第三光軸c與第四光軸d係為垂直;一位移裝置24,連接於該第一光學膜21與該第二光學膜22之一,以改變其相對位置,使該調光裝置2切換透光態或不透光態;其中,該第一光學膜21之該第一區域21a和第二區域21b,與該第二光學膜22之該第三區域22c和第四區域22d之形狀、面積及排列方式皆相同,藉由位移裝置24使第一區域21a對應第三區域22c且第二區域21b對應第四區域22d時,該調光裝置2為透光態;第一區域21a對應第四區域22d且第二區域21b對應第三區域22c時,該調光裝置2為不透光態;以及複數條稜鏡微結構23,其設置於該第一光學膜21之第一區域21a和第二區域21b交界處,或該第二光學膜22之第三區域22c和第四區域22d交界處,並與該交界成平行排列,以反射交界兩側之大角度入射光,且因稜鏡微結構23為透光材料,因此大角度入射光進入後可在稜鏡內部產生全反射,但正視角度之入射光則可穿透,故不會產生漏光或黑邊而影響正視角度之外觀。
在本創作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軸a、第二光軸b、第三光軸c與第四光軸d之排列形式係為連續或不連續之曲線、折線、直線或其組合。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21與該第二光學膜22包含偏光片與圖案化相位差膜,以產生不同偏振方向之光線。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21與該第二光學膜22之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4。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第一光學膜21與該第二光學膜22之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2。
請參看第6圖,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稜鏡微結構23之製作方式例如可採用雕刻輪壓印,以與圖案化相位差膜同時形成,並可根據所需反射之入射光角度,對該稜鏡微結構23之寬度W與高度H進行調整,該 稜鏡微結構23之寬度W係介於2μm至200μm;該稜鏡微結構之高度H係介於1μm至100μm;且複數條稜鏡微結構之間隔係為0。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該位移裝置24包含一水平移動裝置及一垂直移動裝置,使該第一光學膜21及該第二光學膜22可水平或垂直相對移動。
在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調光裝置中,其更包含至少一功能性膜層於該調光裝置2之一側,該功能性膜層係選自隔熱膜、防爆膜、硬鍍膜、抗污膜、增亮膜或其組合。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調光裝置
21‧‧‧第一光學膜
22‧‧‧第二光學膜
21a‧‧‧第一區域
21b‧‧‧第二區域
22c‧‧‧第三區域
22d‧‧‧第四區域
23‧‧‧稜鏡微結構
24‧‧‧位移裝置
a‧‧‧第一光軸
b‧‧‧第二光軸
c‧‧‧第三光軸
d‧‧‧第四光軸

Claims (10)

  1. 一種調光裝置,包含:一第一光學膜,包含具有第一光軸之第一區域與具有第二光軸之第二區域,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為相互交錯排列,且該第一光軸與該第二光軸係為垂直;一第二光學膜,包含具有第三光軸之第三區域與具有第四光軸之第四區域,該第三區域與該第四區域為相互交錯排列,且該第三光軸與該第四光軸係為垂直;一位移裝置,連接於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其中一者,以改變其相對位置,使該調光裝置切換為透光態或不透光態;其中,該第一光學膜之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與該第二光學膜之該第三區域和該第四區域之形狀、面積及排列方式皆相同,藉由該位移裝置使該第一區域對應該第三區域且該第二區域對應該第四區域時,該調光裝置為透光態;該第一區域對應該第四區域且該第二區域對應該第三區域時,該調光裝置為不透光態;以及複數條稜鏡微結構,其設置於該第一光學膜之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交界處,或該第二光學膜之該第三區域和該第四區域交界處,並與該交界成平行排列。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膜之該第一光軸、該第二光軸、該第二光學膜之該第三光軸與該第四光軸之方向係為連續或不連續。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包含 偏光片與圖案化相位差膜。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該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4。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第一光學膜與該第二光學膜之該圖案化相位差膜之延遲值皆為±λ/2。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些稜鏡微結構之寬度係介於2μm至200μm。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些稜鏡微結構之高度係介於1μm至100μm。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些稜鏡微結構之間隔係為0。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中該位移裝置包含一水平移動裝置及一垂直移動裝置,使該第一光學膜及該第二光學膜為水平或垂直相對移動。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調光裝置,其更包含至少一功能性膜層於該調光裝置之一側,該功能性膜層係選自隔熱膜、防爆膜、硬鍍膜、抗污膜、增亮膜或其組合。
TW104213884U 2015-08-27 2015-08-27 調光裝置 TWM514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884U TWM514706U (zh) 2015-08-27 2015-08-27 調光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3884U TWM514706U (zh) 2015-08-27 2015-08-27 調光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4706U true TWM514706U (zh) 2015-12-21

Family

ID=5540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3884U TWM514706U (zh) 2015-08-27 2015-08-27 調光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47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978A (zh) * 2021-06-30 2021-10-01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6978A (zh) * 2021-06-30 2021-10-01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3625B (zh) 触控偏光片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2799028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50020B (zh) 排列型显示装置
CN103217832B (zh) 彩色滤光片、彩色滤光片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6033887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80149875A1 (en) 3D Display Device
CN104865740B (zh) 视角扩大膜及包括其的广视角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
CN105700268A (zh) 液晶透镜及3d显示装置
CN108594517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196304A1 (en) Display devices and the color filters thereof
WO2013163878A1 (zh) 调光装置及显示器
WO2018120301A1 (zh)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器
CN10457046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41454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355115A1 (en) Dimming Device
CN109212890B (zh) 掩膜版、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US20150346500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CN105259708A (zh) 透明显示器
TWM514706U (zh) 調光裝置
WO2018033012A1 (zh) 对盒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其亮点消除方法
CN105319776A (zh) 光纤散射层制造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961373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095512A1 (zh) 液晶光栅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7052538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TW201447388A (zh) 菲涅耳液晶透鏡及平面/立體顯示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