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4670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4670U
TWM514670U TW104214866U TW104214866U TWM514670U TW M514670 U TWM514670 U TW M514670U TW 104214866 U TW104214866 U TW 104214866U TW 104214866 U TW104214866 U TW 104214866U TW M514670 U TWM514670 U TW M5146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plate
tongue
fixed
insulating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4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i-Nien Hsu
Chih-Li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14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4670U/zh
Publication of TWM514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4670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能進行重工的電連接器。
習知的一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複數導電端子和一屏蔽殼體。絕緣本體下表面的後部開設有一供電路板安裝的安裝缺槽,複數導電端子固設於絕緣本體內,各導電端子的末端皆具有一先向下延伸再向後彎折延伸的焊接部,各焊接部伸入安裝缺槽並藉由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焊接於電路板上。屏蔽殼體的後端具有一後板,屏蔽殼體固裝於絕緣本體的外部,後板設於絕緣本體和焊接部的後面,從而能很好的防止外部干擾訊號對導電端子傳輸訊號時的干擾,提高導電端子的訊號傳輸質量。
惟,複數導電端子焊接於電路板上後,可能會出現上錫問題,而屏蔽殼體固裝於絕緣本體的外部,從而使該電連接器無法進行重工,造成產品不良和浪費。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進行重工的電連接器,以減少產品損失。
本創作的目的是針對習知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能進行重工的電連接器,以減少產品損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電連接器,裝設於一電路板上,包括一主體部、複數導電端子、一遮蔽殼體和一外殼體;主體部固裝於電路板上;複數導電端子呈橫向排列的固設於主體部內,各導電端子之後端固接於電路板上,各導電端子之前端裸露出主體部;遮蔽殼體固裝於主體部的外部,遮蔽殼體的前端與主體部的前端圍設形成一插接空間;外殼體固裝於遮蔽殼體的外部,後端連接有一具有彈片部,彈片部的後端緣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後板,彈片部可分離的固設於遮蔽殼體的外側,後板設於主體部及遮蔽殼體的後表面。
如上所述,本創作電連接器藉由遮蔽殼體的外部固裝一外殼體,外殼體後端連接有一彈片部,彈片部可分離的固設於遮蔽殼體的外側,彈片部的後端緣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後板,後板設於主體部及遮蔽殼體的後表面,扳開彈片部,使彈片部不再固設於遮蔽殼體的外側,彈片部藉由彈力向上翹起,後板上移,從而可以進行重工,以減少產品損失。
100‧‧‧電連接器
10‧‧‧主體部
11‧‧‧中屏蔽板
111‧‧‧遮蔽基板
112‧‧‧遮蔽後板
113‧‧‧遮蔽板焊接部
114‧‧‧遮蔽前板
115‧‧‧遮蔽舌板
116‧‧‧舌板延伸板
12‧‧‧絕緣本體
121‧‧‧絕緣基部
122‧‧‧擋格
123‧‧‧安裝缺槽
124‧‧‧缺口
125‧‧‧第一開槽
126‧‧‧支撐塊
127‧‧‧對接部
1271‧‧‧固持開槽
128‧‧‧舌板部
1291‧‧‧下端子槽
1292‧‧‧上端子槽
13‧‧‧下絕緣體
131‧‧‧下基部
132‧‧‧豎板
14‧‧‧上絕緣體
141‧‧‧上基部
142‧‧‧第一開槽
143‧‧‧上凸塊
15‧‧‧金屬殼
151‧‧‧上金屬殼
1511‧‧‧下金屬基板
1512‧‧‧下金屬側板
152‧‧‧下金屬殼
1521‧‧‧上金屬基板
1522‧‧‧上金屬側板
20‧‧‧導電端子
21‧‧‧下端子
211‧‧‧下固持部
2111‧‧‧下水平部
2112‧‧‧下豎直部
212‧‧‧下接觸部
2121‧‧‧下倒直角
213‧‧‧下焊接部
22‧‧‧上端子
221‧‧‧上固持部
2211‧‧‧上水平部
2212‧‧‧前豎直部
2213‧‧‧後豎直部
222‧‧‧上接觸部
2221‧‧‧上倒直角
223‧‧‧上焊接部
30‧‧‧遮蔽殼體
31‧‧‧收容部
311‧‧‧頂板
312‧‧‧收容部側板
313‧‧‧底板
32‧‧‧遮蔽延伸板
33‧‧‧限位缺口
34‧‧‧開孔
35‧‧‧限位片
36‧‧‧遮蔽側板
37‧‧‧後插腳
38‧‧‧卡持孔
40‧‧‧外殼體
41‧‧‧外殼體基板
42‧‧‧外殼體側板
43‧‧‧前插腳
44‧‧‧外殼體缺口
45‧‧‧彈片部
46‧‧‧卡固側板
47‧‧‧卡扣
48‧‧‧後板
50‧‧‧限位槽
60‧‧‧插接空間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一種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另一角度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中屏蔽板模內成型於絕緣本體上之立體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下端子模內成型於下絕緣體上之立體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上端子模內成型於上絕緣體上之立體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電連接器沒有遮蔽殼體和外殼體之立體圖。
第九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電連接器之右視圖。
第十圖係第九圖所示本創作電連接器之Ⅹ部分之局部放大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進行重工時之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外殼體之立體圖。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本創作電連接器100裝設於一電路板(圖未示)上,包括一主體部10、複數導電端子20、一遮蔽殼體30和一外殼體40。
請參閱第三圖和第四圖,所述主體部10包括一中屏蔽板11、一絕緣本體12、一下絕緣體13、一上絕緣體14和一金屬殼15。
所述中屏蔽板11具有一遮蔽基板111,遮蔽基板111的後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遮蔽後板112,遮蔽後板112下端緣的左右兩側皆向下延伸出一遮蔽板焊接部113,遮蔽基板111的前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遮蔽前板114,遮蔽前板114的前端緣連接有一向前彎折延伸的遮蔽舌板115,遮蔽舌板115前端緣的左右兩側皆向前凸伸出一舌板延伸板116。
所述絕緣本體12具有一絕緣基部121,絕緣基部121的後部呈矩形狀,絕緣基部121前部的四個邊角皆設有倒圓角從而於絕緣基部121上表面和左右兩側面的交界處分別形成一斷差的擋格122。絕緣基部121下表面的後部開設有一安裝缺槽123,絕緣基部121上表面的中部於對應安裝缺槽123處開設一與安裝缺槽123連通並貫穿絕緣基部121後表面的缺口124,絕緣基部121的上表面於缺口124的左右兩側皆開設有一第一開槽125,安裝缺槽123頂壁的左右兩側皆凸設有一支撐塊126。絕緣基部121的前表面向前凸設有一對接部127,對接部127的左右兩側皆開設有一固持開槽1271,對接部127的前表面向前凸設有一比對接部127小的舌板部128。所述絕緣基部121的下表面開設有複數呈橫向排列的下端子槽1291,所述絕緣基部121的上表面開設有複數呈橫向排列的上端子槽1292。具體地,各下端子槽1291分別開設於絕緣基部121、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的下表面,各上端子槽1292分別開設絕緣基部121、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的上表面。
所述下絕緣體13具有一下基部131,下基部131前端緣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出一豎板132。
所述上絕緣體14具有一上基部141,上基部141的上表面開設有一呈橫向延伸的貫穿上基部141左右兩側面的第二開槽142,上基部141下表面的後端向下凸伸出一上凸塊143。
所述金屬殼15包括一下金屬殼151和一上金屬殼152。所述下金屬殼151具有一下金屬基板1511,下金屬基板1511的左右兩側緣皆向上彎折延伸出一下金屬側板1512。所述上金屬殼152具有一上金屬基板1521,上金屬基板1521的左右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上金屬側板1522。
所述複數導電端子20包括複數下端子21和複數上端子22,各下端子21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上表面連接處皆設有一下倒直角2121,各上端子22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下表面連接處皆設有一上倒直角2221。具體地,所述各下端子21皆具有一下固持部211,各下固持部211皆具有一呈前後延伸的下水平部2111和一從下水平部2111的前端緣向下彎折延伸的下豎直部2112,各下固持部211之下豎直部2112的下端緣向前彎折延伸出一下接觸部212,所述兩下倒直角2121係分別設於各下接觸部212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上表面之連接處,各下固持部211之下水平部2111的後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下焊接部213。
所述各上端子22皆具有一上固持部221,各上固持部221皆具有一呈前後延伸的上水平部2211,上水平部2211的前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前豎直部2212,上水平部2211的後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後豎直部2213,各前豎直部2212的前端緣皆連接有一向前彎折延伸的上接觸部222,所述兩上倒直角2221係分別設於各上接觸部222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下表面之連接處,各後豎直部2213的下端緣皆連接有一向後彎折延伸的上焊接部223。
請續參閱第三圖和第四圖,所述遮蔽殼體30具有一頂板311,頂板311的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收容部側板312,兩收容部側板312的下端緣連接有一底板313,頂板311、底板313和兩收容部側板312圍設成一收容部31,收容部31的頂板311、底板313與兩收容部側板312的連接處皆為圓角過渡,收容部31之頂板311的後端緣連接有一遮蔽延伸板32,遮蔽延伸板32的左右兩側於遮蔽延伸板32與頂板311的連接處皆開設有一限位缺口33,遮蔽延伸板32的中部開設有一呈橫向延伸的長方形開孔34。遮蔽延伸板32上表面的左右兩側皆沖設出一向下並向外延伸的限位片35。遮蔽延伸板32的左右兩側緣皆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遮蔽側板36,兩遮蔽側板36下端緣的前部皆先向外彎折延伸再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後插腳37。兩遮蔽側板36的後部皆開設有一卡持孔38。
請參閱第十二圖,所述外殼體40具有一外殼體基板41,外殼體基板41的左右兩側緣皆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外殼體側板42,兩外殼體側板42下端緣的前部皆連接有一先向外彎折延伸再向下彎折延伸的前插腳43。外殼體基板41的後部開設有一呈矩形狀的外殼體缺口44,外殼體缺口44的前壁連接有一向後上方彎折延伸的T形彈片部45,彈片部45的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卡固側板46,兩卡固側板46上皆設有一卡扣47,彈片部45的後端緣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後板48。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二圖,本創作電連接器100組裝時,中屏蔽板11模內成型於主體部10之絕緣基部121內。具體地,遮蔽基板111的兩側、遮蔽後板112的兩側、遮蔽前板114和遮蔽舌板115的後部模內成型於絕緣基部12內,遮蔽舌板115的前部模內成型於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內,兩舌板延伸板116的後部模內成型於舌板部128內,兩舌板延伸板116的前端皆凸伸出舌板部128的前表面,遮蔽基板111的中部及遮蔽後板112的中部收容於缺口124的前部,遮蔽板焊接部113伸入安裝缺槽123內並固設於所述電路板上。
主體部10固裝於電路板上。具體地,電路板之一端固設於安裝缺槽123內。複數導電端子20呈橫向排列的固設於主體部10內,各導電端子20之後端伸入安裝缺槽123內並固接於電路板上,各導電端子20之前端裸露出主體部10。具體地,複數下端子21呈橫向排列地固設於下絕緣體13上,各下端子21的前端凸伸出下絕緣體13的前表面,各下端子21的後端凸伸出下絕緣體13的下表面;下絕緣體13固設於缺口124的前部於遮蔽基板111的下方,各下端子21的後端分別從遮蔽後板112的前部伸入安裝缺槽123內,各下端子21的前端固設於絕緣基部121、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內並皆裸露出舌板部128的下表面。進一步地,下基部131固設於缺口124的前部,下基部131的後表面抵頂於遮蔽後板112的前表面,豎板132的前表面抵頂缺口124的前壁,豎板132的後表面與安裝缺槽123的前壁平齊,豎板132的下表面與絕緣基部121的下表面平齊,各下固持部211的下水平部2111固設於下基部131內,下豎直部2112固設於豎板132內,各下接觸部212凸伸出豎板132的前表面並分別固設於一下端子槽1291內,各下接觸部212的前部皆裸露出舌板部128的下表面,各下焊接部213的上端固設於下基部131內,各下焊接部213的末端皆呈前後兩排橫向排列的凸伸出下基部131的下表面伸入安裝缺槽123內並固設於電路板上。
複數上端子22呈橫向排列地固設於上絕緣體14上,各上端子22的前端凸伸出上絕緣體14的前表面,各上端子22的後端凸伸出上絕緣體14的下表面;上絕緣體14固設於缺口124內於遮蔽基板111的上方,各上端子22的後端分別從遮蔽後板112的後部伸入安裝缺槽123內,各上端子22的前端固設於絕緣基部121、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內並皆裸露出舌板部128的上表面。進一步地,上基部131固設於缺口124內於遮蔽基板111的上方,上凸塊143固設於缺口124的後部,上凸塊143的前表面抵頂於遮蔽後板112的後表面,第二開槽142與第一開槽125對應連通形成一限位槽50,各上固持部221之上水平部2211的後部呈橫向排列的模內成型於上基部141內,各上端子22之上水平部2211的前端、前豎直部2212和上接觸部222固設上端子槽1292內,各上接觸部222的前端皆裸露出舌板部128的上表面,各上固持部221之後豎直部2213的上端模內成型於上凸塊143內,各後豎直部2213的下端凸伸出上凸塊143的下表面並收容於缺口124的後部,各上焊接部223的下端伸入安裝缺槽123內,各上焊接部223的下表面凸伸出支撐塊126的下表面並固設於電路板上。藉由各上焊接部223的下表面凸伸出支撐塊126的下表面,而電路板的上表面抵頂於支撐塊126的下表面從而能確保上焊接部223在電路板之焊盤(圖未示)上。
金屬殼15包覆於對接部127、各下端子21之下接觸部212後端及各上端子22之上接觸部222後端的外圍。具體地,下金屬基板1511固設於對接部127的下表面,兩下金屬側板1512分別固設於對接部127兩側的固持開槽1271內,上金屬基板1521固設於對接部127的上表面,兩上金屬側板1522分別焊接於下金屬側板1512上。
遮蔽殼體30固裝於主體部10的外部,遮蔽殼體30的前端與主體部10的前端圍設形成一插接空間60。具體的,收容部31由前向後套設於主體部10之絕緣基部121的前部,收容部31與對接部127和舌板部128圍設成所述插接空間60,收容部31的後表面抵頂於擋格122上,防止遮蔽殼體30組裝過程中過於深入,使遮蔽殼體30組裝於設定的位置;遮蔽延伸板32設於主體部10之絕緣基部121後部的上表面,限位片35卡設於限位槽50內,防止遮蔽殼體30向前移動;遮蔽側板36固設於絕緣基部121的左右兩側,後插腳37固設於電路板上。
外殼體40固裝於遮蔽殼體30的上部,彈片部45可分離的固設於遮蔽殼體30的外側。具體地,外殼體基板41固裝於頂板311的上表面及遮蔽延伸板32上表面的前部,兩外殼體側板42分別固設於兩收容部側板312的外側面及兩遮蔽側板36外側面的前部,前插腳43和後插腳37呈前後排列,前插腳43亦固設於電路板上,外殼體缺口44的前壁對應地位於開孔34的正上方,彈片部45設於遮蔽延伸板32後部的上表面,後板48設於主體部10及遮蔽殼體30的後表面。兩卡固側板46分別卡設於兩遮蔽側板36外側面的後部。進一步地,後板48設於絕緣基部121、遮蔽延伸板32及遮蔽側板36的後表面,兩卡固側板46之卡扣47分別卡設於一遮蔽側板36之卡持孔38內。
當,電連接器100之上端子22通過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焊接於電路板上有上錫問題時,扳開兩卡固側板46使卡扣47脫離卡持孔38,彈片部45藉由彈力向上翹起,後板48上移至絕緣基部121、遮蔽延伸板32及遮蔽側板36後表面的上方,從而可進行重工。藉由外殼體缺口44的前壁對應地位於開孔34的正上方,從而,彈片部45之折彎處與外殼體缺口44前壁位於開孔34的正上方,其可以保證外殼體40與遮蔽殼體30扣合後之平坦度。藉由各下接觸部212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上表面之連接處分別設有一下倒直角2121,各上接觸部222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下表面之連接處分別設有一上倒直角2221,從而可以改善差分作用阻抗,提高下端子21和上端子22的電訊號傳輸質量。藉由兩舌板延伸板116的前端皆凸伸出舌板部128的前表面,當舌板部128的前表面有小異物時,可避免電連接器100在插接於對接連接器(圖未示)時對舌板部128造成損傷。
如上所述,本創作電連接器100藉由遮蔽殼體30的外部固裝一外殼體40,外殼體40後端連接有一向後上方彎折延伸的彈片部45,彈片部45的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卡固側板46,兩卡固側板46分別卡設遮蔽殼體30的外側,彈片部45的後端緣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後板48,後板48設於主體部10及遮蔽殼體30的後表面,扳開彈片部45之兩卡固側板46,使彈片部45之兩卡固側板46不再卡設於遮蔽殼體30的外側,彈片部45藉由彈力向上翹起,後板48上移至絕緣基部121、遮蔽延伸板32及遮蔽側板36後表面的上方,從而可以進行重工,以減少產品損失。
223‧‧‧上焊接部
30‧‧‧遮蔽殼體
36‧‧‧遮蔽側板
38‧‧‧卡持孔
40‧‧‧外殼體
41‧‧‧外殼體基板
42‧‧‧外殼體側板
43‧‧‧前插腳
44‧‧‧外殼體缺口
45‧‧‧彈片部
46‧‧‧卡固側板
47‧‧‧卡扣
48‧‧‧後板

Claims (11)

  1. 一種電連接器,裝設於一電路板上,包括:
      一主體部,固裝於電路板上;
      複數導電端子,呈橫向排列的固設於主體部內,各導電端子之後端固接於電路板上,各導電端子之前端裸露出主體部;
      一遮蔽殼體,固裝於主體部的外部,遮蔽殼體的前端與主體部的前端圍設形成一插接空間;
      一外殼體,固裝於遮蔽殼體的上部,後端連接有一彈片部,彈片部的後端緣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後板,彈片部可分離的固設於遮蔽殼體的外側,後板設於主體部及遮蔽殼體的後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下表面的後部開設有一安裝缺槽,所述電路板之一端固設於安裝缺槽內;所述各導電端子之後端伸入安裝缺槽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遮蔽殼體具有一頂板,頂板的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收容部側板,兩收容部側板的下端緣連接有一底板,頂板、底板和兩收容部側板圍設成一收容部,頂板的後端緣連接有一遮蔽延伸板;所述外殼體具有一外殼體基板,外殼體基板的後部開設有一外殼體缺口,所述彈片部係從外殼體缺口的前壁向後上方彎折延伸而成;所述收容部套設於主體部的前部,遮蔽延伸板設於主體部後部的上表面,所述外殼體基板固裝於頂板的上表面及遮蔽延伸板上表面的前部,所述彈片部設於遮蔽延伸板後部的上表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遮蔽延伸板的中部對應外殼體缺口的前壁處開設有一開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遮蔽延伸板的左右兩側緣皆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遮蔽側板;所述外殼體基板的左右兩側緣皆連接有一向下彎折延伸的外殼體側板;所述彈片部的兩側緣皆向下彎折延伸出一卡固側板;所述外殼體基板固裝於頂板的上表面及遮蔽延伸板上表面的前部,兩外殼體側板分別固設於兩收容部側板的外側面及兩遮蔽側板的外側面的前部,所述兩卡固側板分別卡設於遮蔽側板外側面的後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兩遮蔽側板的後部皆開設有一卡持孔;所述兩卡固側板上皆設有一卡扣;兩卡扣分別卡設於一卡持孔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上表面的後部開設有一橫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遮蔽延伸板上表面的左右兩側皆沖設出一限位片;兩限位片皆卡設於限位槽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包括一絕緣本體,絕緣本體具有一絕緣基部,絕緣基部的前表面向前凸設有一對接部,對接部的前表面向前凸設有一比對接部小的舌板部,絕緣基部的後部呈矩形狀,絕緣基部前部的四個邊角皆設有倒圓角從而於絕緣基部上表面和左右兩側面的交界處分別形成一斷差的擋格;所述收容部的頂板、底板與兩收容部側板連接處皆為圓角過渡,收容部係套設於絕緣基部的前部,收容部的後表面抵頂於擋格上,收容部與對接部和舌板部圍設成所述插接空間;所述遮蔽延伸板係設於絕緣基部後部的上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部還包括一中屏蔽板,中屏蔽板前端緣的左右兩側皆向前凸伸出一舌板延伸板,中屏蔽板模內成型於絕緣基部內,兩舌板延伸板的前端皆凸伸出舌板部的前表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安裝缺槽係從絕緣基部下表面的後部開設而成,絕緣基部上表面的中部於安裝缺槽處開設一與安裝缺槽連通並貫穿絕緣基部後表面的缺口;所述中屏蔽板具有一遮蔽基板,遮蔽基板的後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遮蔽後板,遮蔽後板下端緣的左右兩側皆向下延伸出一遮蔽板焊接部,遮蔽基板的前端緣向下彎折延伸出一遮蔽前板,遮蔽前板的前端緣連接有一向前彎折延伸的遮蔽舌板,所述兩舌板延伸板係分別從遮蔽舌板前端緣的左右兩側向前凸伸而成;所述遮蔽基板的兩側、遮蔽後板的兩側、遮蔽前板和遮蔽舌板的後部模內成型於絕緣基部內,遮蔽舌板的前部模內成型於對接部和舌板部內,兩舌板延伸板的後部模內成型於舌板部內,遮蔽基板的中部及遮蔽後板的中部收容於缺口的前部,遮蔽板焊接部伸入安裝缺槽內並固設於所述電路板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複數下端子和複數上端子,各下端子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上表面連接處皆設有一下倒直角,各上端子前部之左右兩側面與下表面連接處皆設有一上倒直角;所述主體部還包括一下絕緣體和一上絕緣體;所述下絕緣體固設於缺口的前部於遮蔽基板的下方,所述各下端子呈橫向排列地固設於下絕緣體上,各下端子的前端凸伸出下絕緣體的前表面並固設於絕緣基部、對接部和舌板部內且皆裸露出舌板部的下表面,各下端子的後端凸伸出下絕緣體的下表面並分別從遮蔽後板的前部伸入安裝缺槽內;所述上絕緣體固設於缺口內於遮蔽基板的上方,所述各上端子呈橫向排列地固設於上絕緣體上,各上端子的前端凸伸出上絕緣體的前表面並固設於絕緣基部、對接部和舌板部內且皆裸露出舌板部的上表面,各上端子的後端凸伸出上絕緣體的下表面並分別從遮蔽後板的後部伸入安裝缺槽內。
TW104214866U 2015-09-14 2015-09-14 電連接器 TWM514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866U TWM514670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4866U TWM514670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4670U true TWM514670U (zh) 2015-12-21

Family

ID=55409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4866U TWM514670U (zh) 2015-09-14 2015-09-14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46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5006B (zh) * 2016-01-14 2018-05-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5006B (zh) * 2016-01-14 2018-05-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組合
CN109038052A (zh) * 2018-08-25 2018-12-18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038052B (zh) * 2018-08-25 2024-04-1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1780B (zh) 電連接器
TWI648917B (zh)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TWM537756U (zh) 電連接器
US1024330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427873B (zh) 連接器
TWI625009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586887U (zh) 電連接器
TWM537329U (zh) 可於插接時防止端子翹曲之插座電連接器
TWM461179U (zh) 電連接器插座及電連接器插頭
CN10791067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TWM512248U (zh) 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523211U (zh) 電連接器
TWM526206U (zh) 電連接器
TWI726124B (zh) 電連接器
TWM517433U (zh) 電連接器及其端子
JP2008108560A (ja) コネクタ
CN109378608B (zh) 插座连接器
TWM491273U (zh) 電連接器
TWM514670U (zh) 電連接器
TWM491283U (zh) 具有遮蔽殼體的電連接器
TWM598553U (zh) 電連接器組合
KR102239718B1 (ko) 커넥터용 접속핀 및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용 접속핀 제조방법
US94131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oolproof structure
CN108987968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TWM517436U (zh) 電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