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3163U - 摺疊把手 - Google Patents

摺疊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3163U
TWM513163U TW104208180U TW104208180U TWM513163U TW M513163 U TWM513163 U TW M513163U TW 104208180 U TW104208180 U TW 104208180U TW 104208180 U TW104208180 U TW 104208180U TW M513163 U TWM513163 U TW M5131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handles
joint
eccentric
folding hand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8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o-Qin Wang
Rong-Yin Lin
Original Assignee
Lekum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kum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Lekum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4208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3163U/zh
Publication of TWM5131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3163U/zh

Link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Description

摺疊把手
本創作為一種設置於自行車之把手,尤其是指具有折疊功能之把手。
參考我國專利第M270112號之車用之可收折把手,其包含有一基座、一樞設於該基座上而可相對該基座於一收折位置與一使用位置之間樞轉的第一握桿、一樞設於該基座上而可相對該基座於一收折位置於一使用位置之間樞轉的第二握桿,以及一固定手段,用以將該第一及第二握桿固定於該使用位置或該收折位置者。該基座提供有若干個定位凹孔,且該第一握桿及第二握桿分別具有若干凸塊,該等凸塊係可分別卡置於該等凹孔中,用以將該第一握桿及該第二握桿定位於該使用位置或該收折位置者。於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手段包含有二固定件,係分別穿過該第一握桿與該基座,以及該第二握桿與該基座,藉此連接固定該第一握桿於該基座上,以及連接固定該第二握桿於該基座上者,該固定件包含有一用以穿過該等握桿與該基座之螺桿,以及一鎖合於該螺桿之一端的螺帽,該固定件更包含有一套合於該螺桿上之彈性件。於另一實施例中,該固定手段包含有:二螺桿,係分別穿過該第一握桿與該基座,以及穿過該第二握桿與該基座;二螺帽,係分別鎖合於該二螺桿之一端;以及一板片,其具有二樞接端,係分別樞接於該二螺帽上,使該板片可相對該二螺桿樞轉;其中,該板片之二樞接端分別具有一突出部,可緊抵於該基座上,該固定手段更包含有二彈性件與二墊塊,係分別套合於該二螺桿上,分別位於該二螺桿之另一端與該二螺帽之間,二墊塊係分別套合於該二螺桿上,分別位於該二螺桿之另一端與該二螺帽之間。
前述之收折把手是利用凹孔與凸塊之配合並利用固定手段將凹孔與凸塊鎖固,使得把手固定於收折位置或使用位置,然而其結構之強度不佳,如果遇到外力撞擊,凸塊與凹孔可能產生變形而導致無法變換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問題係在於收折把手無法具有較佳之強度,且遇到外力撞擊可能產生變形而無法變換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
有鑑於先前技術之缺點,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其包括:一桿體,其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延伸部,且該固定部與該延伸部互相連接,該固定部遠離該延伸部一端形成一頂面,該延伸部遠離該固定部一端形成一容置空間,一通孔貫穿該頂面並連通該容置空間;二把手,其分別樞接該桿體,每一該把手包括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二接合面;一頂塊,其具有一抵頂面與一貫穿孔,該抵頂面選擇性地抵頂該桿體之頂面與該二把手之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該貫穿孔貫穿該頂塊;一鉗緊組,其包括一桿件、一定位件與一偏心件,該桿件穿設該桿體之通孔與該頂塊之貫穿孔,該定位件容置於該桿體之容置空間並可脫離地連接該桿件,該偏心件樞接該桿件並選擇性地抵頂該頂塊。
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具有一使用位置與一收折位置,當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該二把手之第一接合面與該桿體之頂面為同一平面,該鉗緊組之偏心件抵頂該頂塊,使得該頂塊之抵頂面抵頂該頂面與該第一接合面;當該摺疊把手位於收折位置,該二把手之第二接合面與該桿體之頂面為同一平面,該鉗緊組之偏心件抵頂該頂塊,使得該頂塊之抵頂面抵頂該頂面與該第二接合面。該摺疊把手利用該抵頂面抵頂該頂面與該第一接合面或該第二接合面而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使得該摺疊把手不會因外力之撞擊而產生變形,進而導致無法變換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
其他目的、優點和本創作的新穎特性將從以下詳細的描述與相關的附圖更加明顯。
有關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述如後,此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種結構之限制。
參考圖1至圖4與圖8。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包括一桿體10、二把手20、一頂塊30、一鉗緊組40與二樞轉組50,該桿體10能夠連接自行車之前叉,使得使用者能夠操縱自行車方向,該二把手20樞接該桿體10相反兩側,該頂塊30選擇性地抵頂該桿體10與該二把手20,該鉗緊組40穿伸該桿體10與該頂塊30並選擇性地鉗緊該桿體10、該二把手20與該頂塊30,該二樞轉組50貫穿該桿體10與該二把手20,使得該二把手20能夠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該折疊把手具有一使用位置與一收折位置,當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並展開,使用者能夠握持該二把手20並騎乘自行車;當該摺疊把手位於該收折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並收折,減少自行車體積,進而方便收納。
該桿體10具有一固定部11與一延伸部12,且該固定部11與該延伸部12互相連接,該固定部11遠離該延伸部12一端形成一頂面111,該延伸部12遠離該固定部11一端形成一容置空間121,一通孔101貫穿該頂面111並連通該容置空間121,該延伸部12遠離該固定部11的一端能夠連接自行車之前叉,於本實施例中,該頂面111為H形之平面。
該固定部11包括二凹槽112,該二凹槽112分別設置於該固定部11相反兩端,且每一該凹槽112相反兩側分別延伸一穿孔1121,該二穿孔1121分別貫穿該固定部11,該二凹槽112分別具有一底面1122,該二底面1122分別位於該二穿孔1121之一側並垂直於該頂面111。
該二把手20分別樞接該桿體10相反兩側,每一該把手20包括一第一接合面21、一第二接合面22與一第三接合面23,該第一接合面21與該第三接合面23分別位於該把手20之相反兩側,且該第二接合面22相鄰兩面分別為該第一接合面21與該第三接合面23。
每一該把手20遠離該第一接合面21、該第二接合面22與該第三接合面23之一端能夠供使用者握持並實施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或收折位置之該二把手20樞轉操作。
每一該把手20於該第一接合面21與該第二接合面22之一端設置一穿孔24,每一該把手20之穿孔24對齊該每一該凹槽112之穿孔1121,且每一該把手20可樞轉地容置於每一該凹槽112,該第一接合面21、該第二接合面22與第三接合面23分別為平面並與該把手20之穿孔24互相平行。
每一該把手20鄰近該第一接合面21之一端設置一凸擋面25,該凸擋面25連接該第一接合面21遠離該第二接合面22之一端,該凸擋面25與該第一接合面21之間角度不大於90度,且該凸擋面25與該第一接合面21互相相鄰之一端形成一第一弧面D(參考圖4與圖6),該凸擋面25為平面並平行於該把手20之穿孔24,該第二接合面22與該第三接合面23之間設置一導圓角26,該第二接合面22、該第三接合面23與該導圓角26選擇性地抵靠該凹槽112之底面1122(參考圖4、6與7),並藉由該導圓角26之設置,使得該摺疊把手變換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時,該二把手20滑順地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使用者能夠順暢地操作該摺疊把手。
該頂塊30具有一抵頂面31與一貫穿孔32,該抵頂面31選擇性地抵頂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或第二接合面22,該貫穿孔32相反兩端分別貫穿該抵頂面31與該頂塊30相反於該抵頂面31之一端。
於本實施例中,該抵頂面31為矩形平面,該桿體10之頂面111分別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或第二接合面22位於同一平面,該頂面111與該第一接合面21或該第二接合面22可脫離地貼合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並藉由上述之設計,使得該摺疊把手具有穩固的固定結構,進而具有較佳之強度且不易因外力之撞擊而變形。
該頂塊30設置二擋壁33與一凹弧面34,該二擋壁33分別設置於該頂塊30相反兩側,該抵頂面31位於該二擋壁33之間,該抵頂面31與該二擋壁33互相相鄰之兩側分別形成一第二弧面D1,每一該第一弧面D與每一該第二弧面D1互相可脫離地貼合(參考圖4與圖6),且該凹弧面34位於該頂塊30相反於該抵頂面31之一端,每一該把手20之凸擋面25選擇性地抵頂該擋壁33。
該鉗緊組40包括一桿件41、一定位件42、一偏心件43與一彈性體44,該桿件41穿設該桿體10之通孔101與該頂塊30之貫穿孔32,該定位件42與該彈性體44容置於該桿體10之容置空間121,該定位件42可脫離地連接該桿件41,該偏心件43樞接該桿件41並選擇性地抵頂該頂塊30,該彈性體44套設該桿件41且相反兩端分別彈性地抵頂該桿體10與該定位件42。
該桿件41具有一橫桿部411與一豎桿部412,該豎桿部412螺接該橫桿部411,該橫桿部411與該豎桿部412分別位於該桿件41相反兩端,該豎桿部412穿設該桿體10之通孔101與該頂塊30之貫穿孔32,於本實施例中,該豎桿部412具有螺紋。
該定位件42螺設於該豎桿部412遠離該橫桿部411之一端,使用者能夠螺轉該定位件42,並藉由該定位件42之螺轉位移,調整該鉗緊組40鉗緊該桿體10、該二把手20與該頂塊30之力量,於本實施例中,該定位件42為六角螺帽並螺設於該豎桿部412之螺紋。
該偏心件43具有一扳動部431與一偏心部432,該扳動部431與該偏心部432分別位於該偏心件43相反兩端,該偏心部432樞接該桿件41並可脫離地貼靠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使用者能夠扳動該扳動部431而使得該偏心部432選擇性地抵頂該凹弧面34。
該偏心部432遠離該扳動部431之一端形成一弧面4321並具有一中心點A,該偏心部432沿一軸點B設置一穿設孔4322,該軸點B與該弧面4321之中心點A相隔一間距C,並藉由該間距C,使得該抵頂面31選擇性地抵頂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或第二接合面22,該偏心部432更設置一溝槽4323,該溝槽4323連通該穿設孔4322,使得該橫桿部411穿設該穿設孔4322,且該豎桿部412可滑動地容置於該溝槽4323。
該彈性體44套設該桿件41之豎桿部412且相反兩端分別彈性地抵頂該容置空間121鄰近該頂面111之端面與該定位件42,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體44為彈簧。
每一該樞轉組50包括一樞轉銷51與二襯套52,該二樞轉銷51分別穿設該二把手20之穿孔24與該二凹槽112之穿孔1121,每二該襯套52套設於該每一樞轉銷51並分別伸入每一該把手20之穿孔24相反兩端,該襯套52能夠減少該樞轉銷51與該二把手20之穿孔24之間的摩擦力,使得使用者能夠輕易地樞轉該二把手20並變換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或收折位置。
參考圖2、圖4與圖7。該摺疊把手具有一使用位置與一收折位置,當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一接合面21為同平面,該抵頂面31抵頂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一接合面21,該二凸擋面25分別抵頂該二擋面33,且該二第一弧面D分別貼合該二第二弧面D1,使得該摺疊把手具有穩固的固定結構,不易因外力之撞擊而變形或是解鎖而造成該摺疊把手無法固定於使用位置,進而導致危險發生;當該摺疊把手位於收折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二接合面22為同平面,該抵頂面31抵頂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二接合面22,且該二把手20之第三接合面23分別貼靠該二凹槽112之底面1122,使得該摺疊把手具有穩固的固定結構,不易因外力之撞擊而變形而造成把手無法樞轉至使用位置,進而增加該摺疊把手的耐用程度。
接續參考圖4至圖7。使用者需將該摺疊把手由使用位置轉變至收折位置,首先,扳動該偏心件43之扳動部431,使得該偏心部432之弧面4321脫離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且藉由該彈性體44彈性抵頂該桿體10與該定位件42,使得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可脫離地貼靠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接續,將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並壓縮該彈性體44之長度,使得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脫離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該二把手20接續樞轉至該二第三接合面23分別貼靠該二凹槽112之底面1122,最後,扳動該偏心件43之扳動部431,使得該偏心部432之弧面4321抵頂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該頂塊30藉由該彈性體44之彈性抵頂沿著該桿件41之豎桿部412朝向該桿體10的方向滑移,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抵頂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之第二接合面22。綜上所述,使用者能夠輕易地將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之間變換,具有快速收折之功效。
就以上所述可以歸納出本創作摺疊把手具有以下優點:
1. 該摺疊把手由使用位置轉變至收折位置,首先,扳動該偏心件43之扳動部431,使得該偏心部432之弧面4321脫離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且藉由該彈性體44彈性抵頂該桿體10與該定位件42,使得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可脫離地貼靠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接續,將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並壓縮該彈性體44之長度,使得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脫離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該二把手20接續樞轉至該二第三接合面23分別貼靠該二凹槽112之底面1122,最後,扳動該偏心件43之扳動部431,使得該偏心部432之弧面4321抵頂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該頂塊30藉由該彈性體44之彈性抵頂沿著該桿件41之豎桿部412朝向該桿體10的方向滑移,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抵頂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之第二接合面22。綜上所述,使用者能夠輕易地將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與收折位置之間變換,具有快速收折之功效。
2. 當該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一接合面21為同平面,該抵頂面31抵頂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一接合面21,該二凸擋面25分別抵頂該二擋面33,且該二第一弧面D分別貼合該二第二弧面D1,使得該摺疊把手具有穩固的固定結構,不易因外力之撞擊而變形或是解鎖而造成該摺疊把手無法固定於使用位置,進而導致危險發生。
3. 當該摺疊把手位於收折位置,該二把手20相對於該桿體10樞轉,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二接合面22為同平面,該抵頂面31抵頂該頂面111與該二第二接合面22,且該二把手20之第三接合面23分別貼靠該二凹槽112之底面1122,使得該摺疊把手具有穩固的固定結構,不易因外力之撞擊而變形而造成把手無法樞轉至使用位置,進而增加該摺疊把手的耐用程度。
4.當摺疊把手位於該使用位置,且使用者扳動該偏心件43之扳動部431時,該偏心部432之弧面4321脫離該頂塊30之凹弧面34,該彈性體44彈性抵頂該桿體10與該定位件42,使得該頂塊30之抵頂面31可脫離地貼靠該桿體10之頂面111與該二把手20之第一接合面21,並藉由該二第二接合面22分別抵頂該二凹槽112之底面1122,且該二凸擋面25分別抵頂該二擋壁33之結構,使得該二把手20無法朝向該偏心件43之方向樞轉,進而保護使用者操作摺疊把手之安全。
惟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舉凡數值之變更或等效元件之置換,或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疇。
10‧‧‧桿體
101‧‧‧通孔
11‧‧‧固定部
111‧‧‧頂面
112‧‧‧凹槽
1121‧‧‧穿孔
1122‧‧‧底面
12‧‧‧延伸部
121‧‧‧容置空間
20‧‧‧把手
21‧‧‧第一接合面
22‧‧‧第二接合面
23‧‧‧第三接合面
24‧‧‧穿孔
25‧‧‧凸擋面
26‧‧‧導圓角
30‧‧‧頂塊
31‧‧‧抵頂面
32‧‧‧貫穿孔
33‧‧‧擋壁
34‧‧‧凹弧面
40‧‧‧鉗緊組
41‧‧‧桿件
411‧‧‧橫桿部
412‧‧‧豎桿部
42‧‧‧定位件
43‧‧‧偏心件
431‧‧‧扳動部
432‧‧‧偏心部
4321‧‧‧弧面
4322‧‧‧穿設孔
4323‧‧‧溝槽
44‧‧‧彈性體
50‧‧‧樞轉組
51‧‧‧樞轉銷
52‧‧‧襯套
A‧‧‧中心點
B‧‧‧軸點
C‧‧‧間距
D‧‧‧第一弧面
D1‧‧‧第二弧面
圖1:為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位於使用位置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圖1所取之剖面圖。 圖4:為圖1由另一視角所取之剖面圖。 圖5:為圖3之延續,表示偏心件沿著箭頭方向樞擺。 圖6:為圖5之延續,表示二把手分別沿著所屬箭頭方向樞擺。 圖7:為圖6之延續,表示摺疊把手由使用位置轉變至收折位置。 圖8:為本創作一種摺疊把手位於收折位置之立體外觀圖。
10‧‧‧桿體
101‧‧‧通孔
11‧‧‧固定部
111‧‧‧頂面
112‧‧‧凹槽
1121‧‧‧穿孔
12‧‧‧延伸部
20‧‧‧把手
21‧‧‧第一接合面
22‧‧‧第二接合面
24‧‧‧穿孔
25‧‧‧凸擋面
30‧‧‧頂塊
31‧‧‧抵頂面
32‧‧‧貫穿孔
33‧‧‧擋壁
34‧‧‧凹弧面
40‧‧‧鉗緊組
41‧‧‧桿件
411‧‧‧橫桿部
412‧‧‧豎桿部
42‧‧‧定位件
43‧‧‧偏心件
431‧‧‧扳動部
432‧‧‧偏心部
4321‧‧‧弧面
4322‧‧‧穿設孔
4323‧‧‧溝槽
44‧‧‧彈性體
50‧‧‧樞轉組
51‧‧‧樞轉銷
52‧‧‧襯套
D‧‧‧第一弧面
D1‧‧‧第二弧面

Claims (10)

  1. 一種摺疊把手,其包括:一桿體,其具有一固定部與一延伸部,且該固定部與該延伸部互相連接,該固定部遠離該延伸部一端形成一頂面,該延伸部遠離該固定部一端形成一容置空間,一通孔貫穿該頂面並連通該容置空間;二把手,其分別樞接該桿體,每一該把手包括一第一接合面與一第二接合面;一頂塊,其具有一抵頂面與一貫穿孔,該抵頂面選擇性地抵頂該桿體之頂面與該二把手之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該貫穿孔貫穿該頂塊;一鉗緊組,其包括一桿件、一定位件與一偏心件,該桿件穿設該桿體之通孔與該頂塊之貫穿孔,該定位件容置於該桿體之容置空間並可脫離地連接該桿件,該偏心件樞接該桿件並選擇性地抵頂該頂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固定部包括二凹槽,該二凹槽分別設置於該固定部相反兩端,且每一該凹槽相反兩側分別延伸一穿孔,該二穿孔分別貫穿該固定部,每一該把手設置一穿孔,每一該把手之穿孔對齊每一該凹槽之穿孔,且每一該把手可樞轉地容置於每一該凹槽,二樞轉銷分別穿設該二把手之穿孔與該二凹槽之穿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每一該把手鄰近該第一接合面之一端設置一凸擋面,該頂塊鄰近該抵頂面之一端環設一擋壁,每一該凸擋面選擇性地抵頂該擋壁。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每一該把手更包括一第三接合面,該第二接合面位於該第一接合面與該第三接合面之間,該第二接合面與該第三接合面之間設置一導圓角,該二凹槽分別具有一底面,該二底面分別垂直 於該桿體之頂面,且該第二接合面、該第三接合面與該導圓角選擇性地抵靠該凹槽之底面。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凸擋面連接該第一接合面遠離該第二接合面之一端,且該凸擋面與該第一接合面之間角度不大於90度。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頂面為H形之平面,該第一接合面、該第二接合面、第三接合面與該凸擋面分別為平面並與該把手之穿孔互相平行,該抵頂面為矩形平面,該桿體之頂面分別與該二把手之第一接合面或第二接合面位於同一平面,該頂面與該第一接合面或該第二接合面可脫離地貼合該頂塊之抵頂面。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頂塊設置一凹弧面,該凹弧面與該抵頂面分別位於該頂塊相反兩端,該偏心件具有一扳動部與一偏心部,該扳動部與該偏心部分別位於該偏心件相反兩端,該偏心部樞接該桿件並可脫離地貼靠該頂塊之凹弧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偏心部遠離該扳動部之一端形成一弧面並具有一中心點,該偏心部沿一軸點設置一穿設孔,該軸點與該弧面之中心點相隔一間距,該桿件具有一橫桿部,該橫桿部穿設該穿設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偏心部設置一溝槽並連通該穿設孔,該桿件更包括一豎桿部,該豎桿部螺接該橫桿部,該豎桿部與該橫桿部分別位於該桿件相反兩端,該豎桿部可滑動地容置於該溝槽並穿設該桿體之通孔與該頂塊之貫穿孔,該定位件螺設於該豎桿部遠離該橫桿部之一端。
  10.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所述之摺疊把手,其中該鉗緊組更包括一彈性體,該彈性體容置於該桿體之容置空間並套設該桿件,該彈性體相反兩端分別彈性地抵頂該容置空間鄰近該頂面之一端面與該定位件。
TW104208180U 2015-05-26 2015-05-26 摺疊把手 TWM5131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180U TWM513163U (zh) 2015-05-26 2015-05-26 摺疊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8180U TWM513163U (zh) 2015-05-26 2015-05-26 摺疊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3163U true TWM513163U (zh) 2015-12-01

Family

ID=5540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8180U TWM513163U (zh) 2015-05-26 2015-05-26 摺疊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131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424B (zh) * 2020-06-18 2023-02-21 陳逸偉 結合剎車把手與變速控制裝置之自行車車把模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3424B (zh) * 2020-06-18 2023-02-21 陳逸偉 結合剎車把手與變速控制裝置之自行車車把模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1499B (zh) Folding handle
US9254886B2 (en) Foldable bicycle handlebar
US9346178B2 (en) Snips operable by a single hand
US7179200B1 (en) Wheelchair
TWI617406B (zh) 快速換刀片之刀具
TWM513163U (zh) 摺疊把手
TWM458291U (zh) 可調式驅動工具
US20150033908A1 (en) Foldable bicycle crank
TWM464273U (zh) 多尺寸套筒結構
TWM552858U (zh) 磁性套筒
TWI656296B (zh) 可調整相對位置的支架組
TWI552920B (zh) Scaffolding of the hidden folding institutions
US20100050807A1 (en) Hand lever for vehicle
US20210402570A1 (en) Positioning clamp and clamp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5820547B2 (ja) 浴槽用手摺り
TWM608477U (zh) 扳手結構
TWM529350U (zh) 具有驅動作用的把手
CN204802001U (zh) 折叠把手
TWM487877U (zh) 腳踏車把手收納結構改良
TWI817624B (zh) 收折式自行車車架
TWI465630B (zh) 把手組
TWM573273U (zh) Quick fixture
TWM590558U (zh) 自行車用之折疊裝置
TWM569273U (zh) Quick fixture
TWI453140B (zh) 防盜快拆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C4K Revocation of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