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9946U - 派勤回報系統 - Google Patents

派勤回報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9946U
TWM509946U TW104206347U TW104206347U TWM509946U TW M509946 U TWM509946 U TW M509946U TW 104206347 U TW104206347 U TW 104206347U TW 104206347 U TW104206347 U TW 104206347U TW M509946 U TWM509946 U TW M5099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atch
dispatching
security
designated
ser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6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n-Liang Chian
Jui-Tung Chan
Cheng-Te Hsu
Chi-Wen Lu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S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S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Secom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6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9946U/zh
Publication of TWM50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9946U/zh

Link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派勤回報系統
本創作為一種保全派勤系統,尤指一種派勤回報系統。
在如今的社會中, 保全系統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為隨著社會的變遷與複雜化,以及社會大眾對個人及環境安全意識的提升,保全服務之範圍也隨之演變及擴大,例如防盜、防災、健康照護、節能等等。
傳統來說,保全公司的巡檢模式是指派勤務人員駕駛勤務車,並於車內放置巡邏區內所有客戶的巡迴卡。當人員抵達現場時,即透過現場的讀卡機讀取所攜帶的巡迴卡。再經由與讀卡機連線的主機,發送訊號至管制中心,以通報管制中心其勤務人員已抵達客戶現場進行巡檢。
然而,以上的作業程序仍有待改進處。譬如,勤務人員需要費時尋找正確的巡迴卡,並記得隨身攜帶至現場。在此過程中,除了花在尋找的時間外,勤務人員也有可能在路途中不小心遺失巡迴卡,造成執行勤務的不便。另外,當巡邏區內的客戶增加時,巡迴卡的數量亦隨之增加。也就是說,勤務人員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整理及尋找所要的巡迴卡,並且在勤務車內,需要預留存放巡迴卡的空間。因此,實體巡迴卡所佔用之空間亦是一問題。
有鍵於此,本創作提供一配合複數行動裝置之派勤回報系統,其可應用於保全服務,已達到更簡便及高效率的成果。各行動裝置儲存員工身份碼。派勤回報系統包括伺服裝置、保全裝置及管制中心電腦。伺服裝置接收裝置異常通報而響應該裝置異常通報產生電子條碼,並發送派勤訊號予行動裝置的其中之一指定派勤裝置。保全裝置設置於客戶端,且包括通訊單元及顯示單元。通訊單元接收伺服裝置發送之電子條碼,且顯示單元顯示電子條碼,以供指定派勤裝置擷取並解碼電子條碼。其中,伺服裝置等待接收指定派勤裝置回傳電子條碼之解碼結果及指定派勤裝置之員工身分碼,且根據解碼結果及員工身份碼驗證指定派勤裝置位於客戶端。伺服裝置於驗證成功時發送巡檢確認訊號予管制中心電腦。
在一實施例中,裝置異常通報包含保全裝置之異常項目,且伺服裝置根據異常項目選擇指定派勤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保全裝置之顯示單元還顯示保全裝置之異常項目。
在一實施例中,伺服裝置根據保全裝置之異常項目產生電子條碼。指定派勤裝置擷取並解碼保全裝置之顯示單元顯示之電子條碼而顯示異常項目。
在一實施例中,巡檢確認訊號包含抵達時間,係對應於指定派勤裝置擷取電子條碼或傳送解碼結果的時間。
在一實施例中,伺服裝置根據每一行動裝置傳送之位置資訊,選擇最接近客戶端的行動裝置為指定派勤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複數行動裝置中的複數執勤裝置以自身的員工身分碼登錄伺服裝置,其中指定派勤裝置為執勤裝置中的其中之一。
在一實施例中,保全裝置發送裝置異常通報至伺服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條碼為QR碼 (Quick Response Code)。
在一實施例中,電子條碼為一次性條碼。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創作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創作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創作相關之目的及優點。
參照第1圖,本創作之派勤回報系統1適用於保全派勤服務。派勤回報系統1可配合複數勤務人員的行動裝置3運作(於此僅繪出一個行動裝置3)。所述行動裝置3可為個人數位助理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PDA)、行動電話、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裝置。派勤回報系統1包括伺服裝置2、保全裝置4及管制中心電腦5。伺服裝置2可為一伺服主機、多台伺服器群或運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技術的伺服器。保全裝置4係設置於客戶端,係可為保全管理主機、門禁主機、電子鎖或居家控制主機等。管制中心電腦5設置於管制中心,而由管制人員進行操控。管制中心電腦5係可透過一個或多個網路(諸如區域網路(local area network;LAN)、一般廣域網路(general wide area network;WAN)及/或公用網路(例如,網際網路)) 與伺服裝置2通訊連接。伺服裝置2同樣可通過上述之網路連線至保全裝置4,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係可通過保全專線等私用網路與保全裝置4連接,以增強安全性。行動裝置3則可利用行動通訊網路、無線區域網路而與伺服裝置2連線。
在本實施例中,伺服裝置2包括網路模組2a、條碼產生模組2b及驗證模組2c。條碼產生模組2b及驗證模組2c分別與網路模組2a連接。網路模組2a實質可為網路卡或網路晶片。條碼產生模組2b與驗證模組2c係由處理器載入儲存於儲存媒體內的伺服端應用程式而實現。儲存媒體可為硬碟、記憶卡或非揮發性記憶體。儲存媒體另可儲存員工資料庫及客戶資料庫,以供伺服端應用程式存取。
網路模組2a係可接收對應於前述保全裝置4之裝置異常通報,亦即若保全裝置4發生異常而需要人員前往查看、排除故障時,網路模組2a會收到此保全裝置4之裝置異常通報。裝置異常通報可由此發生異常的保全裝置4主動發送至伺服裝置2。在另一實施例中,裝置異常通報係可由其他裝置發送,例如客戶端人員發現保全裝置4異常時,可撥打電話透過電話語音輸入方式發送裝置異常通報至伺服裝置2。據此,伺服裝置2還可包含其他類型的通訊模組,以接收其他裝置發送之裝置異常通報,而不限定以網路模組2a接收裝置異常通報。在又一實施例中,裝置異常通報可由管制中心電腦5發送至伺服裝置2。
條碼產生模組2b可響應裝置異常通報產生電子條碼,一般而言,裝置異常通報包含異常的保全裝置4的對應碼,例如可為客戶編號、保全裝置4之出廠序號或保全裝置4之媒體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位址等。條碼產生模組2b可將此對應碼加入電子條碼中,亦即將對應碼或再加入其他資訊而編碼為電子條碼,使得電子條碼挾帶此對應碼。電子條碼產生之後,網路模組2a可發送此電子條碼至對應之異常的保全裝置4。
電子條碼可為二維條碼,例如QR碼 (Quick Response Code),但本創作非限於此,電子條碼亦可為一維條碼。相較於一維條碼 ,二維條碼可有更大的資訊容量、無特定的讀取方式以及在尺寸和顏色上皆無限制。另外,為阻止電子條碼被盜用而產生安全上的顧慮,電子條碼可為一次性條碼。一次性條碼在被使用過一次後或在一有效時間使用後,即廢棄不用。因此,對客戶端而言,一次性條碼更具有安全性。
保全裝置4包括通訊單元4a及顯示單元4b,通訊單元4a電性連接顯示單元4b。通訊單元4a接收伺服裝置2傳送之電子條碼後,而可在顯示單元4b顯示電子條碼。通訊單元4a可根據與伺服裝置2間的通訊技術不同而可為保全專線模組或網路模組等。顯示單元4b可為液晶螢幕或觸控螢幕等。
行動裝置3包括彼此連接的通訊模組3a及掃描模組3b。因應使用的通訊技術不同,通訊模組3a可為行動通訊模組(可包含行動通訊晶片、天線及其周邊電路)或無線網路模組(可包含無線網路晶片、天線及其周邊電路)。掃描模組3b可包括攝影機或掃瞄器,以擷取電子條碼之影像。
以下描述是有關於在保全派勤的狀況下,如何藉由本創作之派勤回報系統1,提昇勤務人員回報管制中心的效率。當勤務人員上班時可將操作行動裝置3執行保全勤務應用程式而以其自身的員工身份碼登錄伺服裝置2。在此,員工身份碼可為勤務人員的員工編號或行動裝置3之出廠序號或其他可識別身份之編碼。員工身份碼可預先儲存於行動裝置3,或可於需要登錄時由勤務人員透過點選實體按鍵、按壓觸控螢幕或語音輸入等方式輸入至行動裝置3暫時性儲存。透過以上之出勤記錄的管理模式,伺服裝置2可得知哪些勤務人員今日上班執勤(其行動裝置3於後稱為「執勤裝置」)。
伺服裝置2所儲存之客戶資料庫可包含客戶名稱、客戶端地址、保全裝置4之對應碼等資訊。當伺服裝置2接收到裝置異常通報時,可將前述資訊整合為一派勤訊號而發送至其中一行動裝置3(後稱「指定派勤裝置」),以指派勤務人員前往客戶端巡檢。指定派勤裝置收到派勤訊號後可顯示派勤訊號的內容,例如異常的保全裝置4的客戶端地址、保全裝置4的異常項目等工單內容。當被指派的勤務人員抵達客戶端之現場後,即可藉由其行動裝置3之掃描模組3b擷取並解碼保全裝置4的顯示單元4b所顯示的電子條碼,以取得前述之對應碼。但本創作之實施例非限於電子條碼必須包含對應碼,只要伺服裝置2可以得知哪一個電子條碼對應至傳送到的保全裝置4即可。於是,指定派勤裝置可回傳電子條碼之解碼結果及指定派勤裝置之員工身份碼至伺服裝置2。伺服裝置2等待接收到之後,由於伺服裝置2記錄先前指派哪一個勤務人員至異常的保全裝置4,驗證模組2c便可根據接收到的解碼結果(例如對應碼)及員工身份碼來驗證指定派勤裝置是否已確實位於客戶端。伺服裝置2於驗證成功時發送一巡檢確認訊號予管制中心電腦,以讓管制中心的人員可掌握勤務人員的動向,確認其確實抵達現場。此外,巡檢確認訊號可包含一抵達時間,係對應於指定派勤裝置擷取電子條碼或傳送解碼結果的時間,以讓管制中心得知勤務人員何時抵達。藉此,管制中心電腦5或伺服裝置2亦可根據巡檢確認訊號進行資料儲存、追查、稽核、統計及分析應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裝置2可根據保全裝置之異常項目產生電子條碼。因此,電子條碼的解碼結果還可包含保全裝置之異常項目。勤務人員可將指定派勤裝置置於保全裝置4的顯示單元4b前,以擷取並解碼保全裝置4之顯示單元4b顯示之電子條碼,而可於指定派勤裝置的螢幕(圖未示)顯示異常項目。如此,勤務人員可依據顯示內容,譬如巡檢(或維修)的項目及數據,對異常之保全裝置4執行巡檢任務。
在一實施例中,伺服裝置2可在今日有執勤的勤務人員中指定人員,亦即將派勤訊號發送至勤務裝置中的其中之一。換言之,伺服裝置2可於多個勤務裝置中選擇其中一個為指定派勤裝置。
在另一實施例中,前述員工資料庫可儲存勤務人員的員工身份碼、負責地區、負責客戶及負責維修項目。伺服裝置2可根據異常狀態通報中的異常項目選擇指定派勤裝置。異常項目可為異常原因(例如斷電、入侵等)、故障項目(例如通訊線路異常、感測線路故障等)。
在又一實施例中,行動裝置3還包含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取得位置資訊並經由通訊模組3a傳送至伺服裝置2,伺服裝置2可根據行動裝置3距離客戶端之距離,選擇最接近的勤務人員的行動裝置3為指定排勤裝置。行動裝置3藉由通訊模組3a接收派勤訊號後,可以聲控、震動、簡訊、電子信件或即時訊息的方式通知勤務人員。
在一實施例中,保全裝置4的顯示單元4b除了顯示電子條碼之外,保全裝置4亦可包含解碼模組(圖未示),而解碼出電子條碼所包含的資訊,以於顯示單元4b中顯示異常項目,讓勤務人員可直接看到異常項目。如此,倘若行動裝置3的解碼軟體或顯示模組無法正常運作時,勤務人員仍可透過保全裝置4的顯示單元4b得知異常項目。
透過上述之派勤回報系統1,勤務人員不需再仰賴實體的巡檢卡。也就是說,在執行巡檢任務時,勤務人員不用再費時尋找客戶的巡檢卡,亦不需再於勤務車內預留存放所有巡檢卡的空間。因此,巡檢的作業效率可獲得提昇。
雖然本創作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的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派勤回報系統
2‧‧‧伺服裝置
2a‧‧‧網路模組
2b‧‧‧條碼產生模組
2c‧‧‧驗證模組
3‧‧‧行動裝置
3a‧‧‧通訊模組
3b‧‧‧掃描模組
4‧‧‧保全裝置
4a‧‧‧通訊單元
4b‧‧‧顯示單元
5‧‧‧管制中心電腦
第1圖係本創作之派勤回報系統的示意圖。
1‧‧‧派勤回報系統
2‧‧‧伺服裝置
2a‧‧‧網路模組
2b‧‧‧條碼產生模組
2c‧‧‧驗證模組
3‧‧‧行動裝置
3a‧‧‧通訊模組
3b‧‧‧掃描模組
4‧‧‧保全裝置
4a‧‧‧通訊單元
4b‧‧‧顯示單元
5‧‧‧管制中心電腦

Claims (10)

  1. 一種派勤回報系統,配合複數行動裝置運作,各該行動裝置儲存一員工身份碼,該派勤回報系統包括: 一管制中心電腦; 一伺服裝置,接收一裝置異常通報而響應該裝置異常通報產生一電子條碼,並發送一派勤訊號予該些行動裝置的其中之一指定派勤裝置;及 一保全裝置,設置於一客戶端,該保全裝置包括一通訊單元及一顯示單元,該通訊單元接收該伺服裝置發送之該電子條碼,該顯示單元顯示該電子條碼,以供該指定派勤裝置擷取並解碼該電子條碼,其中該伺服裝置等待接收該指定派勤裝置回傳該電子條碼之一解碼結果及該指定派勤裝置之該員工身分碼,且根據該解碼結果及該員工身份碼驗證該指定派勤裝置位於該客戶端,該伺服裝置於驗證成功時發送一巡檢確認訊號予該管制中心電腦。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裝置異常通報包含該保全裝置之一異常項目,該伺服裝置根據該異常項目選擇該指定派勤裝置。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保全裝置之該顯示單元還顯示該保全裝置之一異常項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伺服裝置根據該保全裝置之一異常項目產生該電子條碼,該指定派勤裝置擷取並解碼該保全裝置之該顯示單元顯示之該電子條碼而顯示該異常項目。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巡檢確認訊號包含一抵達時間,係對應於該指定派勤裝置擷取該電子條碼或傳送該解碼結果的時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伺服裝置根據每一該行動裝置傳送之位置資訊,選擇最接近該客戶端的行動裝置為該指定派勤裝置。
  7. 如請求項1至6其中任一項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些行動裝置中的複數執勤裝置以自身的該員工身分碼登錄該伺服裝置,該指定派勤裝置為該些執勤裝置中的其中之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保全裝置發送該裝置異常通報至該伺服裝置。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電子條碼為一QR碼 (Quick Response Code)。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派勤回報系統,其中該電子條碼為一次性條碼。
TW104206347U 2015-04-24 2015-04-24 派勤回報系統 TWM50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347U TWM509946U (zh) 2015-04-24 2015-04-24 派勤回報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6347U TWM509946U (zh) 2015-04-24 2015-04-24 派勤回報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9946U true TWM509946U (zh) 2015-10-01

Family

ID=54852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6347U TWM509946U (zh) 2015-04-24 2015-04-24 派勤回報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9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670B (zh) * 2015-11-10 2017-04-21 遠東科技大學 監控機台異常狀態方法及其系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670B (zh) * 2015-11-10 2017-04-21 遠東科技大學 監控機台異常狀態方法及其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9990B (zh) 使用標籤進行巡檢之方法、系統和通訊終端
US9557807B2 (e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create an interface for datacenter and systems management
US20140108507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workforce management
CN106485460A (zh) 基于手机app扫描技术的设备运营维护创新管理系统
US9483926B2 (en) Monitoring inmate movement with RFID
US9158648B2 (en) Reporting product status information using a visual code
US20140108275A1 (en) Property management system
WO2017216929A1 (ja) 医療機器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医療機器情報提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3964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 headcount
CN107491798A (zh) 采样管理方法、系统及采样终端
CN101484911A (zh) 用于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rfid接收过程
US201401514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t Management
JP2009075644A (ja) 製品ライフサイクル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657199B (zh) 行动装置、验证装置及其验证方法
US20140351408A1 (en) Utilizing augmented reality for locating computer hardware associated to a reported incident
TWM569449U (zh) Smart attendance system and its mobile device
TWM509946U (zh) 派勤回報系統
KR101495884B1 (ko) 와이파이 모듈, 블루투스 모듈 및 nfc 태그를 포함하는 원칩을 이용하는 자산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04833323U (zh) 一种基于广域互联网的设备维护工具平台
JP2015101424A (ja) 商品の棚卸システム
JP2018160037A (ja) サーバ装置、資産管理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0625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about a serviceable item
GR1009254B (el) Μεθοδολογια και ολοκληρωμενο συστημα ελεγχου περιπολιας φρουρων
JP2018039606A (ja)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TWI748107B (zh) 編碼顯示裝置及其應用系統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