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6874U - 鎖盒結構 - Google Patents

鎖盒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6874U
TWM506874U TW104207806U TW104207806U TWM506874U TW M506874 U TWM506874 U TW M506874U TW 104207806 U TW104207806 U TW 104207806U TW 104207806 U TW104207806 U TW 104207806U TW M506874 U TWM506874 U TW M5068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ock
slider
buckle
bottom bo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o-Ku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Shopin Lock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pin Lock Co filed Critical Shopin Lock Co
Priority to TW10420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6874U/zh
Publication of TWM506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6874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鎖盒結構
本創作一種鎖盒結構,詳指應用於可供內置物品功能的掀蓋式鎖盒,其特徵在於可透過電子觸控及鎖匙的雙重控制而開啟及關閉,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創作。
社會的演進與變遷造就了犯罪的產生,殺人放火、偷竊等危險充斥在每個人的周圍,因此居家的安全是許多人極為重視的,現今因較多社區型的住家,多半具有第一道警衛的安全守護,因此保障了大部分的居住安全,可是警衛總是會有疏忽的時候,因此為了防止宵小闖入居住環境中進行竊盜時,一般居住者會將最為貴重的財物予以隱密儲放,現今居家內會安置有保險箱,透過保險箱的設計而防範宵小的偷竊,可是保險箱是一種成本極高的物件,並不是所有的居住者都有能力添購的,因此鎖具則是大多數的居住者較常使用之用品。
早期的鎖具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M472737「防水鎖具」所示,透過鑰匙的扭轉並控制內部構件的脫離,使得鎖勾的一端得以彈脫鎖件本體,進而將物品予以閉合而防止宵小的開啟而偷竊,但是此種鎖具容易因使用者將鑰匙的遺失或是不小心的丟棄而造成鎖具無法開啟,最後只能以破壞的方式才可以將鎖具從所要保護的物件上卸除,為此相關業者進一步的推出了一種鎖具能夠 預防使用者將鑰匙遺失而造成無法開啟的問題,再請參閱中華民國專利公告號M462781「置物盒鎖具結構」,主要是包含有一置物盒體、蓋體及一鎖桿,其中於蓋體上設有號碼鎖及鑰匙鎖來對應與置物盒體鎖合,再於置物盒體上設有鎖桿,讓該鎖桿可對應物件勾掛而將該置物盒鎖具定位;藉此,讓使用者能依所需而選擇性或相互配合使用鎖具,讓該置物盒鎖具達到雙重鎖的保護功效者。
上述的「置物盒鎖具結構」雖然可以提供使用者將鑰匙收藏於置物盒體內,並以密碼的方式進行保護而達到雙重鎖的功效,但是透過旋轉式的密碼鎖來開啟知操作方式容易耗費使用者的時間,且只要一位數的密碼轉錯就必須重頭旋轉至正確數字,且每一位數所旋轉的位置必須精準才可行,因此透過密碼鎖的方式還是會因無法拿到鑰匙而造成鎖具無法開啟的狀態且又耗費時間。故,相關業者必須再次的思考該如何改善才可符合一般大眾使用。
有鑑於上述情形,本創作人投入許多時間研究相關知識,並加以比較各項優劣,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究及開發,並歷經的多次實驗及測試,而終於推出一種『鎖盒結構』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眾所需使用。
本創作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使用者在開啟鎖具上能夠快速且方便,更可避免鑰匙的遺失而造成無法開啟的情況,其改善上述所列舉的技術中,如鑰匙因隨身攜帶而遺失的話會造成鎖具無法開啟的情況,另外透過旋轉式密碼鎖的使用,則會因旋轉之數字過頭而必須耗費時間從頭來過,且所有的密碼必須精準的旋轉到正確位置才可開啟等缺失。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與功效,本創作一種鎖盒結構,其包括:一盒體,其具有一盒蓋及一底盒,而該盒蓋係相對底盒樞設掀合,該盒蓋外表面係具有一觸控螢幕,又在該底盒內進一步設有一隔板,該隔板與盒蓋之間係形成一置納空間,而在該隔板與底盒底面之間則形成一掣動空間,而在該掣動空間中又進一步區分為一供電區及一掣動區,在該供電區內進一步安裝有一電源供應件,另設有一U扣的兩端穿入底盒之掣動區,且進一步設有一彈性件套設於U扣的其中一端,而該U扣套設有彈性件的一端另環凹有一嵌槽,另外設有一限位件係設置於盒蓋且靠近掣動區相對底盒的掀合處,且該限位件進一步於中心區段開設有一槽道;一裝設於掣動區內之掣動組件,其包括有二間距設置之滑塊、一位於二滑塊之間之掣動齒盤、一蓋設於二滑塊之固定件及一卡鉤件,各滑塊係設置於底盒內部之底面並左右滑動,各滑塊對應固定件的一側分別凹設有一橫缺槽,並於各橫缺槽內裝設有一彈簧,各彈簧的一端彈抵橫缺槽一側壁面另一端則彈抵固定件,而各滑塊對應底盒底面的一側則分別裝設有一連控件,而各連控件對應掣動齒盤的一側係分別凸設有一凸塊,又該掣動齒盤對應固定件的一側係環設有一盤齒並於周側凸設有二撥塊對應各連控件之凸塊且相互貼抵,另外位於掣動齒盤上方的滑塊其在設有橫缺槽的一側另凸設有一桿柱,而靠近U扣嵌槽之滑塊的一端進一步凸設有一嵌塊卡設於嵌槽內限制U扣的彈脫,而該卡鉤件係設置於固定件與隔板之間並於一端係穿入槽道內上下滑動扣固盒蓋,該卡鉤件對應桿柱的一側進一步延伸有一推塊,且該推塊係 具有一斜抵面與桿柱相貼抵,而該卡鉤件在相反於推塊的一側則凸設有一擋塊,進一步設有一張力彈簧一端彈抵擋塊底面另一端彈抵隔板對應張力彈簧所凸出之一輔助塊;一電控組件,其具有一扭力馬達及一主機板,該主機板係安裝於盒蓋具有觸控螢幕的底面,且該主機板係與觸控螢幕及電源供應件電性連結,又該扭力馬達係裝設於該二滑塊之間並與主機板電性連結,另外該扭力馬達對應掣動齒盤的一端則設置有一棘動齒盤相互嚙合,又該掣動齒盤相對棘動齒盤為垂直嚙合設置,而該主機板控制扭力馬達的正逆運作進一步控制棘動齒盤正轉、逆轉嚙合帶動掣動齒盤的旋轉;其中,藉著盒蓋上之觸控螢幕的控制扭力馬達的運作,進而控制掣動齒盤的旋轉,又掣動齒盤的旋轉係以各撥塊推動各滑塊的橫向移動,當扭力馬達控制棘動齒盤為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則會因此呈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下方的滑塊橫向位移並脫離與U扣的卡合,如此一來U扣受到彈性件的彈力而使一端彈脫出底盒;反之當扭力馬達控制棘動齒盤為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則會因此呈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上方的滑塊橫向位移並連動卡鉤件的一端退離與盒蓋之間的扣合,使得盒蓋得以相對底盒樞擺開啟。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固定件對應各裝設於橫缺槽內之彈簧的彈抵進一步各凸設有一銷柱,各彈簧係套設於相對應之銷柱予以固定,另外在該固定件的頂底兩端分別凸設有一鎖塊,另設有相對鎖塊數量之螺絲予以穿設並鎖固於底盒。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限位件對應盒蓋 的一側之上、下端進一步各凸設有一立柱,且於各立柱外側套設有一彈力件,各彈力件的一端彈抵限位件,另一端則彈抵盒蓋之內面;另外,該盒蓋對應卡鉤件的卡合係設有二呈間距設置之夾合柱,又該卡鉤件於槽道滑移的一端係卡固於二夾合柱之間並限制盒蓋的開啟。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各滑塊在組設有連控件的一側進一步分別裝設有一彈跳簧件,各彈跳簧件的兩端分別彈抵於相對應之滑塊以及連控件,並彈性控制連控件的位移壓縮。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底盒周側且對應U扣設有彈性件的一端進一步裝設有一鎖件,該鎖件一端係外露於底盒並具有一鎖孔,另外該鎖件位於底盒內的一端進一步套設有一推掣件,該推掣件位於二滑塊之間的外周側進一步朝卡鉤件方向垂直延伸有一弧凸塊;又各滑塊對應弧凸塊的一側進一步形成有一斜推面,且各滑塊之斜推面係各朝相反方向呈放射狀傾斜,而該鎖件的旋動控制弧凸塊的旋轉並進一步依序推抵各滑塊的斜推面而位移,又各滑塊的位移則分別控制U扣設有彈性件的一端彈脫底盒,以及盒蓋相對底盒的開啟。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底盒於具有鎖件外露的一側之邊緣進一步設有一蓋件,且另設有一連結件連接底盒及蓋件,又該蓋件係蓋合並遮蔽鎖件外露的一端以及鎖孔。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隔板對應電源供應件所設之位置進一步開設有一替換口連通供電區,另設有一蓋板蓋合替換口並遮蔽電源供應件。
本創作進一步的技術特徵在於,該隔板之替換口頂端進一步凹設有一扣槽,而該蓋板對應扣槽則設置有一彈扣片,該彈扣片係彈鉤抵固於扣槽而固定蓋板的設置。
綜觀上述針對本創作所描述的各項技術特徵下,其優點在於使用者可透過觸控螢幕的設置直接輸入密碼或是其他具解鎖、開啟的相關指令,進一步透過主機板控制扭力馬達的運作,進一步驅動棘動齒輪的旋轉嚙合帶動掣動齒盤的轉動,而掣動齒盤的轉動係以二撥塊帶推抵各滑塊橫向的位移,位於掣動齒盤上方的滑塊位移進行橫向位移時會推動卡鉤件的於固定件之槽道內上下位移動,當卡鉤件向下位移而逐漸遠離槽道內時,卡鉤件的一端會解除與盒蓋之間的卡合,如此一來盒蓋即可相對底盒樞擺開啟,又位於掣動齒盤下方的滑塊橫向位移則會脫離與U扣之嵌槽之間的嵌固,並讓U扣具有彈性件的一端彈出底盒,經由此方式的簡單設計即可節省使用者在操作上的時間,且可收納鑰匙在置納空間內預防遺失或遺忘;另外當觸控螢幕無法操作且手邊具有鑰匙時,使用者即可透過鑰匙插入鎖件內旋轉操控而開啟U扣及盒蓋,經由上述本創作的兩種方式來開啟U扣及盒蓋提供給使用者不僅是單純的鑰匙收納外,在操作速度上也比習知技術來的更佳的快速、便捷。因此本創作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1)‧‧‧盒體
(11)‧‧‧盒蓋
(111)‧‧‧夾合柱
(12)‧‧‧底盒
(13)‧‧‧置納空間
(14)‧‧‧掣動空間
(141)‧‧‧供電區
(142)‧‧‧掣動區
(15)‧‧‧電源供應件
(2)‧‧‧觸控螢幕
(3)‧‧‧隔板
(31)‧‧‧輔助塊
(32)‧‧‧替換口
(321)‧‧‧扣槽
(33)‧‧‧蓋板
(34)‧‧‧彈扣片
(4)‧‧‧U扣
(41)‧‧‧嵌槽
(5)‧‧‧彈性件
(6)‧‧‧掣動組件
(61)‧‧‧滑塊
(611)‧‧‧橫缺槽
(612)‧‧‧彈簧
(613)‧‧‧桿柱
(614)‧‧‧嵌塊
(615)‧‧‧彈跳簧件
(616)‧‧‧圓柱
(62)‧‧‧掣動齒盤
(621)‧‧‧盤齒
(622)‧‧‧撥塊
(63)‧‧‧固定件
(631)‧‧‧銷柱
(632)‧‧‧鎖塊
(633)‧‧‧螺絲
(64)‧‧‧限位件
(641)‧‧‧槽道
(642)‧‧‧立柱
(643)‧‧‧彈力件
(65)‧‧‧卡鉤件
(651)‧‧‧推塊
(652)‧‧‧斜抵面
(653)‧‧‧擋塊
(654)‧‧‧張力彈簧
(66)‧‧‧連控件
(661)‧‧‧凸塊
(7)‧‧‧電控組件
(71)‧‧‧扭力馬達
(72)‧‧‧主機板
(73)‧‧‧棘動齒盤
(8)‧‧‧鎖件
(81)‧‧‧鎖孔
(82)‧‧‧推掣件
(821)‧‧‧弧凸塊
(822)‧‧‧斜推面
(9)‧‧‧蓋件
(91)‧‧‧連結件
(10)‧‧‧鑰匙
第一圖係本創作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另一視角顯示掣動組件之立體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掣動組件於底盒內且尚未作動之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之進一步透視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扭力馬達順時鐘運作帶動掣動齒盤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控制上方滑塊橫向位移之作動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在掣動齒盤控制上方滑塊位移同時,卡鉤件受桿柱的推動向下位移之作動示意圖。
第九圖係第八圖在卡鉤件向下位移的同時,卡鉤件脫離與盒蓋的接合,且盒蓋相對底盒樞擺展開之立體示意圖。
第十圖係第九圖之盒蓋另一視角立體示意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盒蓋相對底盒完全展開之側面剖視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扭力馬達逆時鐘運作帶動掣動齒盤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控制下方滑塊橫向位移之作動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第十二圖位於掣動齒盤下方之滑塊橫向位移,且嵌塊脫離與U扣之間的嵌固之作動示意圖。
第十四圖係本創作利用鑰匙開啟之使用狀態立體示意圖。
第十五圖係第十四圖鑰匙旋轉帶動推掣件旋轉,並以弧凸塊推動二滑塊位移之作動示意圖。
第十六圖係本創作蓋板與底盒之分解立體示意圖。
第十七圖係本創作於盒蓋開啟時,鑰匙拿取使用狀態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創作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創作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 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本創作一種鎖盒結構,其包括:一呈矩形立方體之盒體(1),其具有一盒蓋(11)及一底盒(12),而該盒蓋(11)係相對底盒(12)樞設掀合,該盒蓋(11)外表面係具有一提供使用者觸摸之觸控螢幕(2),又在該底盒(12)內進一步設有一隔板(3),該隔板(3)與盒蓋(11)之間在盒蓋(11)與底盒(12)為蓋合狀態時係形成一置納空間(13),而在該隔板(3)與底盒(12)底面之間則形成一掣動空間(14),而在該掣動空間(14)中又進一步區分為一供電區(141)及一掣動區(142),在該供電區(141)內進一步安裝有一電源供應件(15),另設有一U扣(4)的兩端穿入底盒(12)之掣動區(142),且進一步設有一彈性件(5)套設於U扣(4)的其中一端,而該U扣(4)套設有彈性件(5)的一端另環凹有一嵌槽(41),另外設有一限位件(64)係設置於盒蓋(11)且靠近掣動區(142)相對底盒(12)的掀合處,且該限位件(64)進一步於中心區段開設有一上下兩端為開放狀之槽道(641),且該槽道(641)開設方向係對應卡鉤件(65)滑動之方向;一裝設於掣動區(142)內之掣動組件(6),其包括有二間距設置之滑塊(61)、一位於二滑塊(61)之間之掣動齒盤(62)、一蓋設於二滑塊(61)之固定件(63)、一限位件(64)及一卡鉤件(65),各滑塊(61)係設置於底盒(12)內部之底面並左右滑動,各滑塊(61)對應固定件(63)的一側分別凹設有一橫缺槽(611),並於各橫缺槽(611)內裝設有一彈簧(612),各彈簧(612)的一端彈抵橫缺槽(611)一側壁面另一端則彈抵固定件(63),而各滑塊(61)對應底盒(12)底面的一側則分別裝設有一呈鉤狀之連控件(66),而各連控件(66)對應掣動齒盤(62)的一側係分別凸設有一凸塊(661),又該掣動齒盤(62)對應固定件(63)的一側係環設有一盤齒(621)並於周側凸設有二撥塊(622)對 應各連控件(66)之凸塊(661)且相互貼抵,該二撥塊(622)為對稱設置,另外位於掣動齒盤(62)上方的滑塊(61)其在設有橫缺槽(611)的一側另凸設有一桿柱(613),而靠近U扣(4)嵌槽(41)之滑塊(61)的一端進一步凸設有一嵌塊(614)卡設於嵌槽(41)內限制U扣(4)的彈脫,而該卡鉤件(65)係設置於固定件(63)與隔板(3)之間並於一端係穿入槽道(641)內上下滑動扣固盒蓋(11),該卡鉤件(65)對應桿柱(613)的一側進一步延伸有一推塊(651),且該推塊(651)係具有一斜抵面(652)與桿柱(613)相貼抵,而該卡鉤件(65)在相反於推塊(651)的一側則凸設有一擋塊(653),進一步設有一張力彈簧(654)一端彈抵擋塊(653)底面另一端彈抵隔板(3)對應張力彈簧(654)所凸出之一輔助塊(31);一電控組件(7),其具有一扭力馬達(71)及一主機板(72),該主機板(72)係安裝於盒蓋(11)具有觸控螢幕(2)的底面,且該主機板(72)係與觸控螢幕(2)及電源供應件(15)電性連結,又該扭力馬達(71)係裝設於該二滑塊(61)之間並與主機板(72)電性連結,另外該扭力馬達(71)對應掣動齒盤(62)的盤齒(621)則設置有一棘動齒盤(73)相互嚙合,又該掣動齒盤(62)相對棘動齒盤(73)為垂直嚙合設置,而該主機板(72)控制扭力馬達(71)的正逆運作進一步控制棘動齒盤(73)正轉、逆轉嚙合帶動掣動齒盤(62)的旋轉;其中,藉著盒蓋(11)上之觸控螢幕(2)的控制扭力馬達(71)的運作,進而控制掣動齒盤(62)的旋轉,又掣動齒盤(62)的旋轉係以各撥塊(622)推動各滑塊(61)的橫向移動,當扭力馬達(71)控制棘動齒盤(73)為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62)則會因此呈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下方的滑塊(61)橫向位移並脫離與U扣(4)的卡合,如此一來U扣(4)受到彈性 件(5)的彈力而使一端彈脫出底盒(12);反之當扭力馬達(71)控制棘動齒盤(73)為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62)則會因此呈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上方的滑塊(61)橫向位移並連動卡鉤件(65)的一端退離與盒蓋之間的扣合,使得盒蓋(11)得以相對底盒(12)樞擺開啟。
前述為本創作主實施例之主要技術特徵,其對應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內容,得以詳知本創作之目的與實施型態,而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是為對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內容的詳述或附加技術特徵,而非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的界定範圍,應知本案申請專利範圍第一項不必要一定包含其餘附屬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的技術特徵。
使用者在操作本創作要扣合並防止物件的開啟時,必須先將U扣(4)退離底盒(12),而使用者經由觸控螢幕(2)的設置按壓密碼、指紋等相關能夠輸入的相關指令,當輸入完成後則可控制主機板(72)的啟動並進一步控制扭力馬達(71)的啟動,扭力馬達(71)的運作也同時帶動棘動齒盤(73)的旋轉,當扭力馬達(71)呈正向且控制棘動齒盤(73)為順時鐘旋轉時,棘動齒盤(73)會嚙合掣動齒盤(62)並呈逆時鐘旋轉,又該掣動齒盤(62)逆時鐘旋轉時,透過其中一撥塊(622)推抵連控件(66)之凸塊(661)朝掣動齒盤(62)旋轉方向推移,該連控件(66)受到撥塊(622)的推動會同時帶動滑塊(61)往同一方向位移,當滑塊(61)的位移同時,位在滑塊(61)一側之桿柱(613)會同時推移卡鉤件(65)之推塊(651),並沿著推塊(651)的斜抵面(652)而推動卡鉤件(65)向下位移,該卡鉤件(65)向下位移則脫離與盒蓋(11)之間的卡合關係,如此一來該盒蓋(11)即可相對底盒 (12)樞擺開啟,並拿取收納於置納空間(13)內之鑰匙(10),請參閱第五圖至第十一圖所示,並以第一圖與第二圖為輔助說明。
接續上述之說明,當扭力馬達(71)控制棘動齒盤(73)呈逆時鐘旋轉時,其棘動齒盤(73)因與掣動齒盤(62)的嚙合而呈順時鐘旋轉,而該掣動齒盤(62)的順時鐘旋轉則控制另一撥塊(622)推抵下方之連控件(66)之凸塊(661),並進一步推抵整個滑塊(61)朝掣動齒盤(62)的旋轉方向橫向位移,當滑塊(61)橫向位移的同時,原本嵌卡於U扣(4)之嵌槽(41)的嵌塊(614)則會因滑塊(61)的位移而脫離,當嵌塊(614)脫離後藉由彈性件(5)的彈性蓄力而推抵U扣(4)的一端退離底盒(12),如此一來U扣(4)解除了與底盒(12)之間的鎖扣後,使用者即可將準備要保護之物件進行鎖護,最後在將U扣(4)彈脫的一端再次插回底盒(12)後即可完成鎖護,請參閱第十二圖與第十三圖所示,並以第一圖與第二圖為輔助說明。
另外本創作中設置有不少具有彈力之彈性件(5)、彈簧(612)使用,而為了避免彈性件(5)、彈簧(612)的彈脫,在固定件(63)對應各裝設於橫缺槽(611)內之彈簧(612)的彈抵進一步凸設有一銷柱(631),各彈簧(612)係套設於相對應之銷柱(631)予以限位,該固定件(63)又在兩端分別凸設有一鎖塊(632),另外設有相對鎖塊(632)數量之螺絲(633)予以穿設並鎖固於底盒(12),使得固定件(63)能夠穩固的遮蔽滑塊(61)上的彈簧(612)避免彈脫而出;另外在各滑塊(61)設有連控件(66)的一側進一步分別裝設有一彈跳簧件(615),且各滑塊(61)及各連控件(66)對應彈跳簧件(615)的兩端分別凸設有一圓柱(616),各彈跳簧件(615)的兩端分別套設於相對應之圓柱(616),讓各彈跳簧件(615)受到壓縮受力時不會輕易彈脫,且 各彈跳簧件(615)的設置其提供各連控件(66)受到推移時具有彈性位移的適度空間,請參閱第六圖所示,並以第二、九、十、十一圖為輔助。
而在盒蓋(11)與底盒(12)之間的開啟狀態,本創作進一步在限位件(64)對應盒蓋(11)的一側之上、下端進一步各凸設有一立柱(642),且於各立柱(642)外周側套設有一彈力件(643),各彈力件(643)的一端彈抵限位件(64),另一端則是彈抵盒蓋(11)之內面,如此一來當卡鉤件(65)解除與盒蓋(11)之間的卡合關係時,透過二彈力件(643)的彈性蓄力彈抵盒蓋(11)自行彈起掀開;另外在盒蓋(11)與底盒(12)蓋合狀態下,為了讓盒蓋(11)能夠確實的與底盒(12)相互緊密蓋合,因此該盒蓋(11)對應卡鉤件(65)的卡合係設有二呈間距設置之夾合柱(111),又該卡鉤件(65)一端滑移於槽道(641)內並卡固於二夾合柱(111)之間,藉此能夠確實的夾抵卡鉤件(65)在槽道(641)的一端,避免盒蓋(11)自行樞擺掀開而影響置納空間(13)內鑰匙(10)的收納放置,請參閱第二、九、十、十一、十七圖所示。
本創作主要是透過觸控螢幕(2)的操作來控制盒蓋(11)以及U扣(4)的開啟,但為了預防觸控螢幕(2)的短路或接觸不良之問題的發生而造成盒蓋(11)及U扣(4)無法開啟,因此鑰匙(10)的開啟還是必須存在,故本創作在底盒(12)周側且對應U扣(4)設有彈性件(5)的一端進一步裝設有一鎖件(8),該鎖件(8)一端係外露於底盒(12)並於端面設有一鎖孔(81),而該鎖件(8)另一端位於底盒(12)內且位於二滑塊(61)之間,並於該端進一步設置有一推掣件(82),且該推掣件(82)的外周側進一步朝卡鉤件(65)方向垂直延伸有一 弧凸塊(821);又各滑塊(61)對應弧凸塊(821)的一側進一步形成有一斜推面(822),各滑塊(61)之斜推面(822)係分別朝相反方向呈放射狀傾斜,也就是說各滑塊(61)之斜推面(822)會彼此相面對並為相反的傾斜方向,因此當使用者利用鑰匙(10)插入鎖孔(81)後進一步旋轉控制推掣件(82)的旋動,又該推掣件(82)根據鑰匙(10)的旋轉方向而依序碰觸到各滑塊(61)之斜推面(822)。然,隨著推掣件(82)之弧凸塊(821)逐漸凸出的形態設計下,推掣件(82)的旋轉會逐漸推抵各滑塊(61)橫向位移,使得掣動齒盤(62)上方之滑塊(61)控制卡鉤件(65)解除與盒蓋(11)之間的扣合,以及掣動齒盤(62)下方之滑塊(61)的嵌塊(614)退離U扣(4)之嵌槽(41),經由鎖件(8)的設置可以防止觸控螢幕(2)發生問題的情況下還能維持開啟的操作使用,請參閱第十四圖與第十五圖所示,並請參閱第二,第五至十三圖為參考,鑰匙(10)開啟時掣動組件(6)動作呈現係同於觸控方式。
接續上述之說明,位於供電區(141)內的電源供應件(15)因具有電力,以及位於掣動區(142)內之掣動組件(6)大部分係為金屬製品,容易因受潮或是液體的侵入而影響整體的運作,所以本創作在該底盒(12)設計上其在鎖件(8)外露的一側之邊緣處進一步設有一蓋件(9),且另設有一連結件(91)連接底盒(12)及蓋件(9),提供使用者可以透過蓋件(9)將鎖件(8)之鎖孔(81)予以遮蔽,防止異物、液體的侵入造成主機板(72)的短路、掣動組件(6)的鏽化而影響U扣(4)、盒蓋(11)的開啟,請參閱第一、二圖所示。
最後,本創作主要透過觸控螢幕(2)的操作驅動主機板(72)運作而控制扭力馬達(71)運轉,其中最重要的則是提供扭力 馬達(71)、觸控螢幕(2)所需之電力的電源供應件(15),而為了讓扭力馬達(71)及觸控螢幕(2)能夠維持使用,因此在該隔板(3)對應電源供應件(15)所設之位置進一步開設有一替換口(32)連通供電區(141),另設有一蓋板(33)蓋合替換口(32)並遮蔽電源供應件(15),使用者可將盒蓋(11)相對底盒(12)樞擺掀開後,將蓋板(33)拔離隔板(3)使得電源供應件(15)呈外露狀態,接著就可將電源供應件(15)拔離供電區(141)內予以替換;另外在隔板(3)之替換口(32)頂端進一步凹設有一扣槽(321),而該蓋板(33)對應扣槽(321)則設置有一彈扣片(34),該彈扣片(34)係彈鉤抵固於扣槽(321)而固定蓋板(33)的設置,使用者僅需按壓彈扣片(34)並解除與扣槽(321)之間的扣固後,即可將蓋板(33)掀離替換口(32)而替換電源供應件(15),又本創作在彈扣片(34)的設置主要是固定蓋板(33)能夠遮蔽電源供應件(15),因此彈扣片(34)的設置上亦可透過螺鎖件、公母扣的方式將蓋板(33)裝設於隔板(3)上並封閉替換口(32),並不以彈扣片(34)為主要限制,請參閱第十六圖所示,並一同參閱第二圖為參考。
綜合上述本創作所描述的各種特徵之下,使用者透過簡易的觸控方式按壓觸控螢幕(2)輸入密碼等相關指令後,即可輕易的將盒蓋(11)開啟,以及U扣(4)設有彈性件(5)的一端彈脫於底盒(12),讓使用者得以拿取、收納鑰匙之外,進一步利用U扣(4)部位來鉤固所要保護之物品,不僅方便、快速外,更具簡易操作之特性,比起習知的鎖具以及先前技術所列具之技術來說,更具實質的應用性,也更符合一般大眾操作使用。
由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之 創作精神下所做有關本創作之任何修飾或變更者,為其他可據以實施之型態且具有相同效果者,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之範疇內。
綜上所述,本創作「鎖盒結構」,其實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確實是完全符合產業上發展所需,且所揭露之結構創作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創新構造,所以其具有「新穎性」應無疑慮,又本創作可較習用之結構更具功效之增進,因此亦具有「進步性」,其完全符合我國專利法有關創作專利之申請要件的規定,乃依法提起專利申請,並敬請 鈞局早日審查,並給予肯定。
(1)‧‧‧盒體
(11)‧‧‧盒蓋
(12)‧‧‧底盒
(2)‧‧‧觸控螢幕
(4)‧‧‧U扣
(9)‧‧‧蓋件
(91)‧‧‧連結件

Claims (8)

  1. 一種鎖盒結構,其包括:一盒體,其具有一盒蓋及一底盒,而該盒蓋係相對底盒樞設掀合,該盒蓋外表面係具有一觸控螢幕,又在該底盒內進一步設有一隔板,該隔板與盒蓋之間係形成一置納空間,而在該隔板與底盒底面之間則形成一掣動空間,而在該掣動空間中又進一步區分為一供電區及一掣動區,在該供電區內進一步安裝有一電源供應件,另設有一U扣的兩端穿入底盒之掣動區,且進一步設有一彈性件套設於U扣的其中一端,而該U扣套設有彈性件的一端另環凹有一嵌槽,另外設有一限位件係設置於盒蓋且靠近掣動區相對底盒的掀合處,且該限位件進一步於中心區段開設有一槽道;一裝設於掣動區內之掣動組件,其包括有二間距設置之滑塊、一位於二滑塊之間之掣動齒盤、一蓋設於二滑塊之固定件及一卡鉤件,各滑塊係設置於底盒內部之底面並左右滑動,各滑塊對應固定件的一側分別凹設有一橫缺槽,並於各橫缺槽內裝設有一彈簧,各彈簧的一端彈抵橫缺槽一側壁面另一端則彈抵固定件,而各滑塊對應底盒底面的一側則分別裝設有一連控件,而各連控件對應掣動齒盤的一側係分別凸設有一凸塊,又該掣動齒盤對應固定件的一側係環設有一盤齒並於周側凸設有二撥塊對應各連控件之凸塊且相互貼抵,另外位於掣動齒盤上方的滑塊其在設有橫缺槽的一側另凸設有一桿柱,而靠近U扣嵌槽之滑塊的一端進一步凸設有一嵌塊卡設於嵌槽內限制U扣的彈脫,而該卡鉤件係設置於固定件與隔板之間並於一端係穿入槽道內上下滑動扣固盒蓋,該卡鉤件對應桿柱的一側進一步延伸有一推塊,且該推塊係具有一斜抵面與桿柱相貼抵,而該卡鉤件在相反於推塊的一側則凸設有一擋塊,進一步設有一張力彈簧一端彈抵擋塊底面另一端彈抵隔板對應張力彈簧所凸出之一輔助塊; 一電控組件,其具有一扭力馬達及一主機板,該主機板係安裝於盒蓋具有觸控螢幕的底面,且該主機板係與觸控螢幕及電源供應件電性連結,又該扭力馬達係裝設於該二滑塊之間並與主機板電性連結,另外該扭力馬達對應掣動齒盤的一端則設置有一棘動齒盤相互嚙合,又該掣動齒盤相對棘動齒盤為垂直嚙合設置,而該主機板控制扭力馬達的正逆運作進一步控制棘動齒盤正轉、逆轉嚙合帶動掣動齒盤的旋轉;其中,藉著盒蓋上之觸控螢幕的控制扭力馬達的運作,進而控制掣動齒盤的旋轉,又掣動齒盤的旋轉係以各撥塊推動各滑塊的橫向移動,當扭力馬達控制棘動齒盤為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則會因此呈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下方的滑塊橫向位移並脫離與U扣的卡合,如此一來U扣受到彈性件的彈力而使一端彈脫出底盒;反之當扭力馬達控制棘動齒盤為逆時鐘旋轉時,掣動齒盤則會因此呈順時鐘旋轉,進一步推抵上方的滑塊橫向位移並連動卡鉤件的一端退離與盒蓋之間的扣合,使得盒蓋得以相對底盒樞擺開啟。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固定件對應各裝設於橫缺槽內之彈簧的彈抵進一步各凸設有一銷柱,各彈簧係套設於相對應之銷柱予以固定,另外在該固定件的頂底兩端分別凸設有一鎖塊,另設有相對鎖塊數量之螺絲予以穿設並鎖固於底盒。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限位件對應盒蓋的一側之上、下端進一步各凸設有一立柱,且於各立柱外側套設有一彈力件,各彈力件的一端彈抵限位件,另一端則彈抵盒蓋之內面;另外,該盒蓋對應卡鉤件的卡合係設有二呈間距設置之夾合柱,又該卡鉤件於槽道滑移的一端係卡固於二夾合柱之間並限制盒蓋的開啟。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各滑塊在組設有 連控件的一側進一步分別裝設有一彈跳簧件,各彈跳簧件的兩端分別彈抵於相對應之滑塊以及連控件,並彈性控制連控件的位移壓縮。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底盒周側且對應U扣設有彈性件的一端進一步裝設有一鎖件,該鎖件一端係外露於底盒並具有一鎖孔,另外該鎖件位於底盒內的一端進一步套設有一推掣件,該推掣件位於二滑塊之間的外周側進一步朝卡鉤件方向垂直延伸有一弧凸塊;又各滑塊對應弧凸塊的一側進一步形成有一斜推面,且各滑塊之斜推面係各朝相反方向呈放射狀傾斜,而該鎖件的旋動控制弧凸塊的旋轉並進一步依序推抵各滑塊的斜推面而位移,又各滑塊的位移則分別控制U扣設有彈性件的一端彈脫底盒,以及盒蓋相對底盒的開啟。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底盒於具有鎖件外露的一側之邊緣進一步設有一蓋件,且另設有一連結件連接底盒及蓋件,又該蓋件係蓋合並遮蔽鎖件外露的一端以及鎖孔。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隔板對應電源供應件所設之位置進一步開設有一替換口連通供電區,另設有一蓋板蓋合替換口並遮蔽電源供應件。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鎖盒結構,其中,該隔板之替換口頂端進一步凹設有一扣槽,而該蓋板對應扣槽則設置有一彈扣片,該彈扣片係彈鉤抵固於扣槽而固定蓋板的設置。
TW104207806U 2015-05-20 2015-05-20 鎖盒結構 TWM506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806U TWM506874U (zh) 2015-05-20 2015-05-20 鎖盒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7806U TWM506874U (zh) 2015-05-20 2015-05-20 鎖盒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6874U true TWM506874U (zh) 2015-08-11

Family

ID=5434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7806U TWM506874U (zh) 2015-05-20 2015-05-20 鎖盒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6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8846B (zh) * 2017-06-28 2018-03-21 Improved device for lock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8846B (zh) * 2017-06-28 2018-03-21 Improved device for lock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65453A (en) Cylinder lock
GB2505541B (en) Anti-zipper sliding device
JP5499174B2 (ja) ロック可能格納装置
US20150191210A1 (en) Case for motorcycles
US7458239B1 (en) Combination-changeable complex lock
CN102031904A (zh) 锁及使用该锁的笔记本电脑
CN112236570B (zh) 集成拉链锁具
US8540290B2 (en)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 lock
US7984630B2 (en) Locker lock
CN103422740A (zh) 机械锁
TWM506874U (zh) 鎖盒結構
US8659910B2 (en) Lock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03308211U (zh) 密码锁
TWI381090B (zh) 具有容納空間之掛鎖
TWI373549B (en) Combination lock
TWI489928B (zh) 適用於電子裝置之閂鎖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CN208202837U (zh) 机械式防盗加密锁
CN105587169A (zh) 带有密封在其内的锁定机构的锁芯
JP6137889B2 (ja) 錠付ハンドル
CN203308241U (zh) 一种箱包机械锁
KR101747327B1 (ko) 컴퓨터 케이스 잠금장치
CN109252758B (zh) 一种拉链锁
CN204876823U (zh) 一种具有保险结构的门锁执手装置
EP2532811A1 (en) Double-bit safety lock
JP3891965B2 (ja) 複合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