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2994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2994U
TWM502994U TW104203435U TW104203435U TWM502994U TW M502994 U TWM502994 U TW M502994U TW 104203435 U TW104203435 U TW 104203435U TW 104203435 U TW104203435 U TW 104203435U TW M502994 U TWM502994 U TW M5029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iron shell
shell
metal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3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ao-Geng Xie
Yung-Y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3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2994U/zh
Publication of TWM502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2994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0001】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電連接器。
【0002】
一種習知的電連接器,包括一塑膠主體、複數端子、一中間屏蔽片及一屏蔽殼體。塑膠主體進一步分為一上主體和一下主體,複數端子分別裝設與上主體和下主體並呈上下兩排設置,中間屏蔽片固持於上主體和下主體之間,屏蔽殼體包覆於塑膠主體外部,所述中間屏蔽片與所述屏蔽殼體相接觸,將所述中間屏蔽片接地,所述兩排端子在信號傳輸過程中容易產生干擾信號,所述中間屏蔽片位於兩排端子之間,將干擾信號屏蔽,從而達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0003】
然而,所述中間屏蔽片僅在所述的兩排端子之間形成屏蔽區域,而在兩排端子側面無法實現屏蔽功能,導致兩排端子兩側面的干擾信號無法消除,容易使兩排端子在傳輸信號時產生串音,影響信號傳輸質量。
【0004】
爲了解決上述端子側面的信號干擾問題,研發人員嘗試在塑膠主體外圍包覆銅箔來加強兩排端子側面的干擾信號,然,此方法成本高,而且操作困難。
【0005】
本創作的目的是針對習知技術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不僅可以加強屏蔽效果,而且組裝方便、成本低廉。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電連接器,包括一主體、一本體、複數端子、一組屏蔽片、一前鐵殼及一後鐵殼。主體具有一頂壁、一底壁、一前壁、一後壁及兩側壁,主體之前壁於中部向後凹陷形成一插接空間,主體之頂壁及底壁對稱開設有前後延伸並向後貫穿主體之後壁且並行排列與插接空間相通的複數端子收容槽,主體之後壁於中部向前凹陷形成一插接槽。本體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結構的一上本體及一下本體。每一端子包括一水平前後延伸的固定部、從固定部的後端向後延伸形成一焊接部以及從固定部的前端向前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部。屏蔽片包括一金屬片體及一對金屬彈片,所述金屬片體具有一水平左右延伸的第一固定部。前鐵殼後側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有複數卡接部。後鐵殼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結構的一上殼體和一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的前側對應前鐵殼之卡接部設有複數卡接口。其中,複數端子竪向方向上呈兩排排列而橫向方向上則順序排列,一體成型於本體之上本體和下本體,端子之固定部一體成型於本體上,端子之焊接部向後伸出於本體後表面,端子之接觸部對應插設於主體之端子收容槽內,並向內伸入到本體之插接空間內,屏蔽片之金屬片體之第一固定部夾持於本體之上本體和下本體之間,本體、端子及金屬片體的組合體從後向前插入到主體之插接槽,屏蔽片之金屬彈片對應裝設於主體之頂壁和底壁,前鐵殼套設於主體、本體及金屬彈片外部且與金屬彈片電性連接,後鐵殼上下包覆於前鐵殼後端,前鐵殼之卡接部對應卡合於後鐵殼之卡接口內,後鐵殼之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0007】
如上所述,本創作電連接器藉由金屬彈片設置於本體和前鐵殼之間,可加強端子外圍的EMI/EMC防護作用,而且前鐵殼採用沖件式鉚合包覆於主體外部,後鐵殼採用兩件式鐵殼,通過卡扣的方式扣合於前鐵殼後端,並且兩件式後鐵殼結合方式採用焊錫與鐳射電焊製程,使本創作電連接器組裝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0030】
100‧‧‧電連接器
10‧‧‧主體
11‧‧‧頂壁
12‧‧‧底壁
13‧‧‧前壁
131‧‧‧插接空間
14‧‧‧後壁
141‧‧‧插接槽
142‧‧‧引導面
143‧‧‧卡持槽
15‧‧‧側壁
151‧‧‧夾持槽
16‧‧‧止擋部
17‧‧‧端子收容槽
18‧‧‧容置槽
181‧‧‧擴展槽
19‧‧‧安裝槽
21‧‧‧上本體
22‧‧‧下本體
23‧‧‧凹孔
24‧‧‧凸柱
25‧‧‧卡持塊
30‧‧‧端子
31‧‧‧固定部
32‧‧‧焊接部
33‧‧‧接觸部
41‧‧‧金屬片體
411‧‧‧第一固定部
412‧‧‧彈性臂
413‧‧‧焊接端
414‧‧‧貫穿孔
42‧‧‧金屬彈片
421‧‧‧第二固定部
4211‧‧‧接地部
422‧‧‧安裝部
423‧‧‧彈性部
424‧‧‧連接部
425‧‧‧抵接部
426‧‧‧緩衝部
50‧‧‧麥拉片
60‧‧‧前鐵殼
61‧‧‧卡接部
70‧‧‧後鐵殼
71‧‧‧上殼體
711‧‧‧上板
712‧‧‧上側板
713‧‧‧上半環
72‧‧‧下殼體
721‧‧‧下板
722‧‧‧下側板
723‧‧‧下半環
73‧‧‧卡接口
80‧‧‧中鐵殼
81‧‧‧後半殼體
【0008】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一種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內部結構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內部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去掉中鐵殼之立體圖。
【0009】
為詳細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構造特徵、所達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茲例舉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予說明。
【0010】
請參閱第一圖和第二圖,本創作電連接器100包括一主體10、一本體(圖中未標示)、複數端子30、一組屏蔽片(圖中未標示)、一對麥拉片50、一前鐵殼60、一後鐵殼70、一中鐵殼80及一電路板90。
【0011】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所述主體10具有一頂壁11、一底壁12、一前壁13、一後壁14及兩側壁15。主體10之前壁13於中部向後凹陷形成一插接空間131。主體10之前壁13及後壁14之外側緣分別呈環狀向外凸出形成止擋部16。主體10之頂壁11及底壁12對稱開設有前後延伸並向後貫穿主體10之後壁14且並行排列與插接空間131相通的複數端子收容槽17。主體10之頂壁11及底壁12於端子收容槽17周圍向內凹陷連通插接空間131分別設有一呈“U”形開口向後的容置槽18。容置槽18繼續向前延伸形成有至少一個擴展槽181。主體10之頂壁11及底壁12於端子收容槽17兩側分別向下及向上凹陷各形成一對安裝槽19。主體10之後壁14於中部向前凹陷形成一插接槽141。所述主體10之插接槽141的兩側槽壁設有向後引導的引導面142。所述主體10之插接槽141之兩側槽壁於引導面142的前方分別向外凹陷形成複數卡持槽143。主體10之兩側壁15對稱設有前後延伸並向後貫穿主體10之後壁14且與插接空間131及插接槽141相通的一對夾持槽151。
【0012】
所述本體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的結構的一上本體21及一下本體22,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分別於下表面和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對凹孔23和凸柱24並相互配合。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對應主體10之卡持槽143設有複數楔形的卡持塊25。
【0013】
每一端子30包括一水平前後延伸的固定部31、從固定部31的後端向後延伸形成一焊接部32以及從固定部31的前端向前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部33。
【0014】
所述屏蔽片包括一金屬片體41及一對金屬彈片42。所述的一對金屬彈片42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的結構。
【0015】
所述金屬片體41具有一水平左右延伸的第一固定部411。從第一固定部411的兩側向前延伸且其末端向內凸起形成一對彈性臂412,從第一固定部411的兩側向後延伸並分別向上向下彎折再向後延伸形成一對焊接端413。第一固定部411對應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的凹孔24和凸柱25開設有上下貫穿第一固定部411的貫穿孔414。所述每一金屬彈片42包括一水平左右延伸的第二固定部421。第二固定部421向外沖設有複數接地部4211。從第二固定部421的兩側緣後端向下彎折形成一對安裝部422。從第二固定部421的兩側前端向前向內彎折延伸形成一對彈性部423。彈性部423的末端橫向連接有一連接部424。連接部424的前側緣向前延伸並向內凸起形成至少一個抵接部425。每一抵接部425的後側緣弧形向外彎折再向前延伸形成一緩衝部426。
【0016】
所述前鐵殼60採用沖件式鉚合圍成一筒狀。前鐵殼60的後側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有複數卡接部61。
【0017】
所述後鐵殼70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結構的上殼體71和下殼體72。上殼體71和下殼體72圍成一容置空間(圖中未標示)。上殼體71包括水平延伸的上板711以及從上板711兩側向外並向對稱平面弧形彎折延伸的一對上側板712。上板711之後側緣向後延伸並弧形向下拉伸形成有上半環713。下殼體72包括水平延伸的下板721以及從下板721兩側向外並向對稱平面弧形彎折延伸的一對下側板722。下板721之後側緣向後延伸並弧形向上拉伸形成有下半環723。上殼體71之上板711和下殼體72之下板721的前側對應前鐵殼60之卡接部61設有複數卡接口73。
【0018】
所述中鐵殼80包括一環狀的後半殼體81及一連接於後半殼體81前端開口小於後半殼體81的前半殼體82。
【0019】
請續參閱第一圖至第四圖,本創作電連接器100組裝時,將複數端子30竪向方向上呈兩排排列而橫向方向上則順序排列,一體成型於本體之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其中,端子30之固定部31一體成型於本體之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上,端子30之焊接部32向後伸出於本體後表面,端子30之接觸部33則向前伸出於本體前表面。
【0020】
屏蔽片之金屬片體41之第一固定部411夾持於本體之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之間。其中,上本體21和下本體22之凸柱25分別穿過金屬片體41之貫穿孔414伸入到凹孔24內,用於固定金屬片體41。金屬片體41之彈性臂412及焊接端413則向兩側伸出於本體。
【0021】
本體、端子30及屏蔽片之金屬片體41的組合體從後向前插入到主體10之插接槽141。其中,本體收容於主體10之插接槽141,本體之卡持塊26從後向前滑過引導面142後卡合於主體10之卡持槽143內防止本體在插接對接連接器時向後脫離主體10。端子30之接觸部33對應插設於主體10之端子收容槽17內,並向內伸入到本體10之插接空間131內。金屬片體41之彈性臂412對應裝設於主體10之兩側壁15之夾持槽151內,並且彈性臂412之末端的凸起向內伸入到主體10之插接空間131用於夾持對接連接器來加強固定。端子30之焊接部32及金屬片體41之焊接端413則向後伸出於本體10之後壁14後表面並焊接於電路板90上。
【0022】
屏蔽片之金屬彈片42對應裝設於主體10之頂壁11和底壁12。其中,金屬彈片42之安裝部422對應卡持於主體10之安裝槽19內。金屬彈片42之第二固定部421之接地部4211向外伸出於本體10之頂壁11和底壁12。金屬彈片42之彈性部423和連接部424收容於本體10之頂壁11和底壁12的容置槽18內,金屬彈片42之抵接部425和緩衝部426容置於本體10之頂壁11和底壁12的擴展槽181內。
【0023】
本實施例中,金屬片體41設置於兩排端子30之間,可防止兩排端子30在信號傳輸過程中發生串音干擾。金屬彈片42設置於兩排端子30外側,可進一步消除兩排端子30側面的干擾信號。
【0024】
一對麥拉片50分別貼合於主體10之頂壁11和底壁12的端子收容槽17外的對應於端子30之接觸部33處。
【0025】
前鐵殼60從後向前套設於主體10、本體、金屬彈片42及麥拉片50外部,並且金屬彈片42之接地部4211與前鐵殼60相連接,而且前鐵殼60卡合於主體10之前後兩側的止擋部16之間以固定前鐵殼60。
【0026】
當本創作電連接器100與對接連接器對對接時,端子30和金屬彈片42之抵接部425被頂起,麥拉片50貼合於主體10與前鐵殼60之間可有效防止端子30在彈性形變的過程中觸碰前鐵殼60發生短路。而金屬彈片42之緩衝部426則向上抵頂於前鐵殼60,一方面緩衝部426彈性形變可以保護抵接部425防止過壓而永久變形,另一方面緩衝部426與前鐵殼60接觸可以釋放靜電起到EMI/EMC防護的作用。
【0027】
後鐵殼70上下包覆於前鐵殼60後端,端子30之焊接部32、金屬片體41之焊接端413以及電路板90則容置於後鐵殼70之容置空間內。前鐵殼60之卡接部61對應卡合於後鐵殼70之卡接口73內。後鐵殼70之上半環713和下半環723圍成一個環形用於夾持固定焊接於電路板90之外接線材。在本實施例中,後鐵殼70之上殼體71之上側板712和下殼體72之下側板722是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0028】
中鐵殼80套設於前鐵殼60與後鐵殼70連接處。其中,中鐵殼80之前半殼體82套設於前鐵殼60,中鐵殼80之後半殼體81套設於後鐵殼70,並且中鐵殼80與前鐵殼60和後鐵殼70過焊接方式固定。
【0029】
如上所述,本創作電連接器100藉由金屬彈片42設置於本體和前鐵殼60之間,可加強端子30外圍的EMI/EMC防護作用,而且前鐵殼60採用沖件式鉚合包覆於主體10外部,後鐵殼70採用兩件式鐵殼,通過卡扣的方式扣合於前鐵殼60後端,並且兩件式後鐵殼70結合方式採用焊錫與鐳射電焊製程,使本創作電連接器100組裝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10‧‧‧主體
131‧‧‧插接空間
30‧‧‧端子
425‧‧‧抵接部
60‧‧‧前鐵殼
61‧‧‧卡接部
70‧‧‧後鐵殼
71‧‧‧上殼體
713‧‧‧上半環
72‧‧‧下殼體
73‧‧‧卡接口

Claims (11)

  1. 【第1項】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
      一主體,具有一頂壁、一底壁、一前壁、一後壁及兩側壁,主體之前壁於中部向後凹陷形成一插接空間,主體之頂壁及底壁對稱開設有前後延伸並向後貫穿主體之後壁且並行排列與插接空間相通的複數端子收容槽,主體之後壁於中部向前凹陷形成一插接槽;
      一本體,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結構的一上本體及一下本體;
      複數端子,每一端子包括一水平前後延伸的固定部、從固定部的後端向後延伸形成一焊接部以及從固定部的前端向前彎折延伸形成的接觸部;
      一組屏蔽片,包括一金屬片體及一對金屬彈片,所述金屬片體具有一水平左右延伸的第一固定部;
      一前鐵殼,其後側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有複數卡接部;及
      一後鐵殼,包括以水平面為對稱平面呈上下對稱結構的一上殼體和一下殼體,上殼體和下殼體的前側對應前鐵殼之卡接部設有複數卡接口;
      其中,複數端子竪向方向上呈兩排排列而橫向方向上則順序排列,一體成型於本體之上本體和下本體,端子之固定部一體成型於本體上,端子之焊接部向後伸出於本體後表面,端子之接觸部對應插設於主體之端子收容槽內,並向內伸入到本體之插接空間內,屏蔽片之金屬片體之第一固定部夾持於本體之上本體和下本體之間,本體、端子及金屬片體的組合體從後向前插入到主體之插接槽,屏蔽片之金屬彈片對應裝設於主體之頂壁和底壁,前鐵殼套設於主體、本體及金屬彈片外部且與金屬彈片電性連接,後鐵殼上下包覆於前鐵殼後端,前鐵殼之卡接部對應卡合於後鐵殼之卡接口內,後鐵殼之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2. 【第2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每一金屬彈片包括一水平左右延伸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向外沖設有複數接地部,從第二固定部的兩側緣後端向下彎折形成一對安裝部,從第二固定部的前端兩側向前向內彎折延伸形成一對彈性部,彈性部的末端橫向連接有一連接部,連接部的前側緣向前延伸並向內凸起形成有至少一個抵接部,每一抵接部的後側緣弧形向外彎折再向前延伸形成一緩衝部。
  3. 【第3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之頂壁及底壁於端子收容槽兩側分別向下及向上凹陷各形成一對安裝槽,金屬彈片之安裝部對應卡持於主體之安裝槽內,主體之頂壁及底壁於端子收容槽周圍向內凹陷連通插接空間分別設有一呈“U”形開口向後的容置槽,容置槽繼續向前延伸形成有至少一個擴展槽,金屬彈片之彈性部和連接部收容於本體之頂壁和底壁的容置槽內,金屬彈片之抵接部和緩衝部容置於本體之頂壁和底壁的擴展槽內。
  4. 【第4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本體和下本體分別於下表面和上表面設置有至少一對凹孔和凸柱並相互配合,所述金屬片體之第一固定部對應上本體和下本體的凹孔和凸柱開設有上下貫穿第一固定部的貫穿孔,上本體和下本體之凸柱分別穿過金屬片體之貫穿孔伸入到凹孔內。
  5. 【第5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之插接槽之兩側槽壁分別向外凹陷形成複數卡持槽,所述上本體和下本體對應主體之卡持槽設有複數楔形的卡持塊,本體之卡持塊卡合於主體之卡持槽內。
  6. 【第6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之插接槽的兩側槽壁設有向後引導的引導面,本體之卡持塊從後向前滑過引導面後卡合於主體之卡持槽內。
  7. 【第7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之兩側壁對稱設有前後延伸並向後貫穿主體之後壁且與插接空間及插接槽相通的一對夾持槽,所述金屬片體之第一固定部的兩側向前延伸且其末端向內凸起形成一對彈性臂,金屬片體之彈性臂對應裝設於主體之兩側壁之夾持槽內,並且彈性臂之末端的凸起向內伸入到主體之插接空間。
  8. 【第8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主體之前壁及後壁之外側緣分別呈環狀向外凸出形成止擋部,前鐵殼卡合於主體之前後兩側的止擋部之間。
  9. 【第9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還包括一對麥拉片,分別貼合於主體之頂壁和底壁的端子收容槽外的對應於端子之接觸部處。
  10. 【第10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還包括一中鐵殼,套設於前鐵殼與後鐵殼連接處,所述中鐵殼包括一環狀的後半殼體及一連接於後半殼體前端開口小於後半殼體的前半殼體,其中,中鐵殼之前半殼體套設於前鐵殼,中鐵殼之後半殼體套設於後鐵殼,並且中鐵殼與前鐵殼和後鐵殼通過焊接方式固定。
  11. 【第11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圍成一容置空間,上殼體包括水平延伸的上板以及從上板兩側向外並向對稱平面弧形彎折延伸的一對上側板,上板之後側緣向後延伸並弧形向下拉伸形成有上半環,下殼體包括水平延伸的下板以及從下板兩側向外並向對稱平面弧形彎折延伸的一對下側板,下板之後側緣向後延伸並弧形向上拉伸形成有下半環。
TW104203435U 2015-03-09 2015-03-09 電連接器 TWM502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435U TWM502994U (zh) 2015-03-09 2015-03-09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3435U TWM502994U (zh) 2015-03-09 2015-03-09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2994U true TWM502994U (zh) 2015-06-11

Family

ID=53937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3435U TWM502994U (zh) 2015-03-09 2015-03-09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29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58B (zh) * 2015-07-30 2017-10-1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58B (zh) * 2015-07-30 2017-10-1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6163B (zh) 插座电连接器
TWI578629B (zh) 插頭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座連接器
TW202130067A (zh) 電連接器
TWI631775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725805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WO2016004895A1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US9698541B2 (en)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TWM494421U (zh) 插座電連接器及插頭電連接器
CN204407611U (zh) 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TW201803224A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204179274U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201742329A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505289A (zh) 電連接器
TWM502992U (zh) 插頭連接器及其連接器殼體
CN106961031B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201725799A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629001U (zh) 電連接器
TW201703359A (zh) 屏蔽殼體及插座連接器
TWM502994U (zh) 電連接器
TWM509996U (zh) 防水連接器
CN209981537U (zh) 电连接器
CN210350210U (zh) 一种usb连接器
TWI836327B (zh)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TW201628290A (zh) 電連接器
CN207705454U (zh) 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