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1564U - 生理訊號偵測帶 - Google Patents

生理訊號偵測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1564U
TWM501564U TW103222860U TW103222860U TWM501564U TW M501564 U TWM501564 U TW M501564U TW 103222860 U TW103222860 U TW 103222860U TW 103222860 U TW103222860 U TW 103222860U TW M501564 U TWM501564 U TW M5015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hysiological signal
disposed
unit
interf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ong-P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Zent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nt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ent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2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1564U/zh
Publication of TWM501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1564U/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Description

生理訊號偵測帶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尤其是指一種用於量測生物體的生理資訊的生理訊號偵測帶。
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用以量測人體各種生理訊號的醫療器材,已朝向小型化及無線化的設計,以使人們(尤其是病患)能隨時、隨地測量本身的各種生理訊號,並作一妥善之因應,而可減少頻繁地進出醫療院所的次數,兼可有效監控病情,避免突發狀況發生。此外,亦可以適用於作為運動選手於訓練時,作為其生理現況的判斷依據。
在市面上,目前已有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利用其能環繞束綁在人體胸部,藉內表面上的導電布或導電纖維等與皮膚接觸,以感測各種生理訊號,並經由連接的無線傳輸裝置,將所測得之各種生理訊號無線傳輸至生理訊號測量器,以進行判讀、分析與顯示。
然而,目前設置在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內表面上的導電布或導電纖維等,還是有著生理訊號量測裝置的偵測效果較差,所感測的生理訊號較為不精確且雜訊多的問題產生。藉此,習知的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使用上,仍有不足之處,而有待加以改善。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然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鑒於以上之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通過由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電極單元來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其中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其包括一帶體單元及一電極單元。所述電極單元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一表面上,所述電極單元包括一基底層、一介面層及一導電層,其中所述介面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電極單元通過所述基底層,以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表面上。
本創作之另外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其包括一帶體單元、兩個電極單元、一第一接合元件及一第二接合元件。兩個所述電極單元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兩個所述電極單元彼此相對應設置,每一個所述電極單元包括一基底層、一介面層及一導電層,所述介面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一接合單元電性連接於其中一個所述電極單元。所述第二接合元件電性連接於另外一個所述電極單元。其中,每一個所述電極單元通過所述基底層,以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可通過由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電極單元來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量測帶裝置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進一步來說,可通過電極單元所具有的一基底層、一介面層及一導電層,以提高所測得之各種生理訊號之準確度。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S,S’‧‧‧生理訊號偵測帶
1‧‧‧帶體單元
11‧‧‧表面
12‧‧‧第一表面
13‧‧‧第二表面
14‧‧‧連接件
141‧‧‧第一連接部
142‧‧‧第二連接部
15‧‧‧調整結構
16‧‧‧第一端部
17‧‧‧第二端部
2,2’‧‧‧電極單元
21‧‧‧基底層
211‧‧‧第一表面
212‧‧‧第二表面
22‧‧‧介面層
221‧‧‧第一表面
222‧‧‧第二表面
23‧‧‧導電層
231‧‧‧微孔洞
4‧‧‧第一接合元件
5‧‧‧第二接合元件
6‧‧‧訊號收發器
61‧‧‧第一訊號傳輸端
62‧‧‧第二訊號傳輸端
7‧‧‧隔離件
8‧‧‧壓條單元
B‧‧‧人體
C‧‧‧扣件
D‧‧‧預定距離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A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生理訊號偵測帶的電極單元的其中一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2B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生理訊號偵測帶的電極單元的另外一態樣的剖面示意圖。
圖3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3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C為本創作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前視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以下是藉由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創作所揭露「生理訊號偵測帶」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瞭解本創作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又本創作的圖式僅為簡單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描繪,亦即未反應出相關構成的實際尺寸,先予敘明。以下的實施方式是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技術範疇。
〔第一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1至2B所示,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A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生理訊號偵測帶的電極單元的其中一態樣的剖面示意圖,圖2B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的生理訊號偵測帶的 電極單元的另外一態樣的剖面示意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S,其包括一帶體單元1及一電極單元2。生理訊號偵測帶S可用來量測生物體的生理訊息,如脈搏等。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帶體單元1具有一表面11,藉此,電極單元2可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表面11上。舉例來說,電極單元2可直接通過熱壓、塗布、紡織、噴印等成型方式而貼合於帶體單元1上,進一步來說,電極單元2的四周也可以進一步設置有一壓條單元8,以將電極單元2固定於帶體單元1上。
請同時參閱圖2A所示,具體來說,電極單元2可包括一基底層21、一介面層22及一導電層23,藉此,電極單元2可以是一以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舉例來說,電極單元2中的基底層21、介面層22及導電層23可以是一體成型的製造。抑或是通過將基底層21、介面層22及導電層23三者以紡織方式與以結合,以形成電極單元2。介面層22可具有一第一表面221及一第二表面222,詳言之,第一表面221及第二表面222可以分別為介面層22的下表面及上表面。基底層21可設置於介面層22的第一表面221上,導電層23可設置於介面層22的第二表面222上。藉此,電極單元2可通過基底層21,以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表面11上。
接著,舉例來說,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基底層21可以是一黏著膠體層,此外,基底層21也可以具有阻水及斷水的功能。基底層21可具有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第二表面212,詳言之,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2可以分別為基底層21的下表面及上表面。基底層21的第一表面211及第二表面212都可以具有黏性,抑或是僅第一表面211具有黏性,以用來貼附固定於帶體單元1上,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當基底層21、介面層22及導電層23一體成型的製作,以形成一電極單元2時,基底層21也可以不具有黏性,電極單元2可直接通過熱壓、塗布、紡織、噴印或車縫等成型方式而貼合於帶體單元1上。
接著,介面層22可為一具有可吸水性的介面層22,舉例來說,介面層22可以是一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如吸水海綿、吸水膠體,也可以是一不織布,藉此,當介面層22上的水分穿過能夠通過介面層22上的水分,以增進與生物體皮膚接觸時的導電率,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介面層22也可以是由天然纖維、人造纖維或其混合物所織成。天然纖維可為任何天然纖維,例如但不限於棉、麻、絲或毛,人造纖維可為任何人造纖維,例如但不限於嫘縈纖維、尼龍纖維、聚酯纖維或壓克力纖維。所織成的織物可為平織布、不織布、網布或針織布等任何編織型式。
再來,導電層23可以為一橡膠導電材層,以偵測生物體的生理資訊,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導電層23也可以是具有導電性能的布料,例如導電布。請參閱圖2B所示,電極單元2’上可具有多個微孔洞231,具體來說,多個微孔洞231可設置在導電層23上。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而言,多個微孔洞231可以以貫穿的方式設置在導電層23上,藉此,多個微孔洞231可以讓介面層22的第二表面222裸露出來,使得具有可吸水性的介面層22中的水分可以通過多個微孔洞231,而充分的將水分帶到導電層23中。以增進電極單元2’與生物體皮膚接觸時的導電率。另外,導電層23也可以具有濕潤性,繼而可以加強與生物體皮膚接觸時的偵測效果,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藉此,通過上述結構所組成的電極單元(2,2’)可具有鎖水之功能,以避免電極單元(2,2’)處於乾燥的情況下而造成生理訊號的偵測效果較差的影響。
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S,可通過由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電極單元(2,2’)來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進一步來說,可通過電極單元(2,2’)所具有的一基底層21、一介面層22及一導電層23,以提高所測得之各種生理訊號之準確度。同時可以通過導電層23上的多個微孔洞231將介面層22 中所含的水分傳遞至導電層23上,以增進電極單元(2,2’)與生物體皮膚接觸時的導電率。
〔第二實施例〕
首先,請參閱圖3A至3C所示,圖3A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B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圖3C為本創作實施例生理訊號偵測帶的前視示意圖。由圖3A與圖1的比較可以得知,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別在於: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S可進一步與一訊號收發器6配合使用。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之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S’,其包括一帶體單元1、兩個電極單元2、一第一接合元件4及一第二接合元件5。帶體單元1可具有一第一表面12及一第二表面13,具體而言,帶體單元的第一表面12可以是一與生物體接觸的表面,兩個電極單元2都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第一表面12上,以偵測生物體的生理資訊。詳言之,兩個電極單元2彼此相對應設置,同時,兩個電極單元2之間間隔一預定距離D。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而言,預定距離D可以是第一接合元件4與第二接合元件5之間的距離。
接著,請一併參閱圖2A及2B所示,具體來說,每一個電極單元2可包括一基底層21、一介面層22及一導電層23,藉此,每一個電極單元2都可以是一以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每一個電極單元2的介面層22可具有一第一表面221及一第二表面222,詳言之,介面層22的第一表面221及第二表面222可以分別為介面層22的下表面及上表面。每一個電極單元2的基底層21都可設置於介面層22的第一表面221上,每一個電極單元2的導電層23都可設置於介面層22的第二表面222上。藉此,每一個電極單元2可通過基底層21,以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第一表面12上。此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極單元2與前述第一實 施例的結構相仿,在此容不再贅述。進一步來說,第二實施例也可以使用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極單元2’。值得一提的是,電極單元2的四周也如同第一實施例所述,進一步設置有一壓條單元8,以將電極單元2固定於帶體單元1上,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承上述,第一接合元件4可電性連接於其中一個電極單元2,第二接合元件5可電性連接於另外一個電極單元2。此外,第一接合元件4與第二接合元件5彼此之間相距一預定距離D。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而言,可以設置兩個扣件C,這兩個扣件分別對應地與第一接合元件4及第二接合元件5相對應設置,詳言之,第一接合元件4與其中一個扣件C相互扣持,第二接合元件5與另外一個扣件C相互扣持。藉此,其中一個電極單元2位於其中一個扣件C與第一接合元件4之間,另外一個電極單元2位於另外一個扣件C與第二接合元件5之間。須說明的是,第一接合元件4與第二接合元件5為具有導電性之金屬材料(如鉚扣),且與扣件C扣持後必須具有電性導通的特性。
承上述,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S’還可以進一步與一訊號收發器6配合使用。具體來說,訊號收發器6具有一相對應於第一接合元件4的第一訊號傳輸端61,及一相對應於第二接合元件5的第二訊號傳輸端62。詳言之,第一接合元件4遠離電極單元2的一端結構內設有一凹陷孔(圖未示),第二接合元件5遠離電極單元2的一端結構內可設有一凹陷孔(圖未示)。凹陷孔可用來與訊號收發器6的第一訊號傳輸端61及第二訊號傳輸端62相互扣持。藉此,通過第一接合元件4及第二接合元件5分別與訊號收發器6的第一訊號傳輸端61及第二訊號傳輸端62的電性連接,繼而能將生物體的生理訊號傳導至訊號收發器6上,並通過訊號收發器6傳輸至外部的電子裝置當中(圖未示),以進行判讀、分析與顯示。當然,本創作也可圍繞在如頭部、手臂等之身體部位上,藉以達成偵測如心電圖、腦波、體溫、脈搏等之生 理訊號。
另外,為了避免訊號收發器6可能受到生物體流汗所流出的水份影響,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S’還可以進一步的設置有一隔離件7,隔離件7可設置於兩個電極單元2之間,以隔絕水分,且隔離件7覆蓋其中一個電極單元2的一部份及另外一個電極單元2的一部份,且覆蓋兩個電極單元2之間的帶體單元1。舉例來說,隔離件7,可以為一種絕緣材料,隔離件7可通過膠合、縫設、超音波結合或熱壓貼合的方式與帶體單元1的第一表面12結合。此外,隔離件7還可覆蓋前述兩個扣件C。藉此,隔離件7除了防止生物體皮膚直接觸及扣件C產生不舒服感外,重要的是遮蔽醒目的扣件C,以達美觀之功效。值得一提的是,隔離件7也同時具有固定扣件C的作用,並且避免生物體直接接觸扣件C,而影響扣件C所傳遞給訊號收發器6的訊號。
進一步來說,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言,帶體單元1的兩端還可以設置有一連接件14及一調整結構15。具體來說,連接件14可包括一第一連接部141、一第二連接部142。帶體單元1可具有一第一端部16及一第二端部17,第一連接部141可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第一端部16上,第二連接部142可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第二端部17上。調整結構15可設置於帶體單元1的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7之間。藉此,調整結構15可針對不同生物體的圍徑來調整帶體單元1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7之間的距離,以符合適當的圍徑大小。此外,舉例來說,前述的第一連接部141及第二連接部142也可以是磁吸組件、鉚扣組件或其他卡扣元件,所以凡屬該項技術領域中所使用之相關技術手段,皆應該為本創作之應用範疇,在此不再加以限制。
再來,請參閱圖4所示,圖4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S’可設置在生物體上,具體來說,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該生物體可以是 人體B,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凡任何具有心跳的生物體,都可以運用本創作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S’。藉此,可將帶體單元1的第一表面12貼合地環繞於人體B上,使得帶體單元1的第二表面13裸露出來。並通過設置於帶體單元1第一端部16與第二端部17上的第一連接部141及第二連接部142的相互扣持,以圍繞於所述人體上。此外,為了避免帶體單元1長時間接觸人體B的情況下所造成的不適,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帶體單元1可具有吸濕、排汗的功能。承上述,須說明的是,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理訊號偵測帶而言,也可以通過紡織或車縫等成型方式而設置於衣服上,例如背心或是運動內衣。藉此,可通過衣服與人體B之間的緊密貼合,而可以不用通過連接件14及調整結構15而綁設於人體B上。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S’,可通過由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電極單元2來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進一步來說,還可以通過電極單元2與訊號收發器6之間的電性連接,將生物體的生理訊號通過訊號收發器6傳輸至外部的電子裝置上,以進行生物體的生理資訊判讀、分析與顯示。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S,S’),可通過由多層材料所組成的複合材電極單元(2,2’)來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S’)的偵測效果,且同時提高生理訊號偵測帶(S,S’)所感測到的生理訊號準確度。進一步來說,可通過電極單元(2,2’)所具有的一基底層21、一介面層22及一導電層23,以提高所測得之各種生理訊號之準確度。同時可以通過導電層23上的多個微孔洞231將介面層22中所含的水分傳遞至導電層23上,以增進電極單元2’與生物體皮膚接觸時的導電率。進一步來說,還可以通過電極單元(2,2’)與訊號收發器6之 間的電性連接,將生物體的生理訊號通過訊號收發器6傳輸至外部的電子裝置上,以進行生物體上的生理資訊判讀、分析與顯示。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2’‧‧‧電極單元
21‧‧‧基底層
211‧‧‧第一表面
212‧‧‧第二表面
22‧‧‧介面層
221‧‧‧第一表面
222‧‧‧第二表面
23‧‧‧導電層
231‧‧‧微孔洞

Claims (10)

  1. 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其包括:一帶體單元;以及一電極單元,所述電極單元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一表面上,所述電極單元包括一基底層、一介面層及一導電層,其中所述介面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電極單元通過所述基底層,以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表面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電極單元具有多個微孔洞。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介面層為一不織布、一吸水海綿或一吸水膠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導電層為一橡膠導電材層或一導電布。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介面層為一具有可吸水性的介面層。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基底層為一黏著膠體層。
  7. 一種生理訊號偵測帶,其包括:一帶體單元,所述帶體單元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兩個電極單元,兩個所述電極單元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第一表面上,兩個所述電極單元彼此相對應設置,每一個所述電極單元包括一基底層、一介面層及一導電層,所述介面層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所述基底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導電層設置於所述介面層的所 述第二表面上;一第一接合元件,所述第一接合元件電性連接於其中一個所述電極單元;以及一第二接合元件,所述第二接合元件電性連接於另外一個所述電極單元;其中,每一個所述電極單元通過所述基底層,以設置於所述帶體單元的所述第一表面上。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還進一步包括:一訊號收發器,所述訊號收發器具有一相對應於所述第一接合元件的第一訊號傳輸端及一相對應於所述第二接合元件的第二訊號傳輸端,所述第一訊號傳輸端電性連接於所述第一接合元件,所述第二訊號傳輸端電性連接於所述第二接合元件。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其中所述電極單元具有多個微孔洞。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生理訊號偵測帶,還進一步包括:一隔離件,所述隔離件設置於兩個所述電極單元之間,且所述隔離件覆蓋其中一個所述電極單元的一部份及另外一個所述電極單元的一部份。
TW103222860U 2014-12-24 2014-12-24 生理訊號偵測帶 TWM501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860U TWM5015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生理訊號偵測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860U TWM5015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生理訊號偵測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1564U true TWM501564U (zh) 2015-05-21

Family

ID=53723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860U TWM5015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生理訊號偵測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1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63064B1 (ko) 생체 신호 측정용 의복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M506893U (zh) 扣接結構及具有提升導電穩定性之扣接結構的生理訊號偵測帶
US20240000382A1 (en) Tissue interface
TWI274577B (en) Wearable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system
US8886281B2 (en) Snap and electrode assembly for a heart rate monitor belt
US20100160763A1 (en) Anti-interference physiological sensing device
US20170311886A1 (en) A wearable sensing assembly
KR101449471B1 (ko) 직물센서와 디지털 실의 접속 구조 및 방법
JP6632835B2 (ja) 生体情報検知装置、布製品、生体情報検知装置の製造方法、布製品の製造方法
US20150201856A1 (en) Electrode and measuring device for acquiring biomedical vital parameters
JP6950945B2 (ja) 使い切り衣服
TWM522004U (zh) 生理訊號偵測帶
US103904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TWI536961B (zh) 生理訊號感測模組
CN204394465U (zh) 生理信号侦测带
US20160278702A1 (en) Physiological signal monitoring belt
TWM501564U (zh) 生理訊號偵測帶
KR101009541B1 (ko) 생체 신호 측정모듈용 센서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그리고 생체신호 측정모듈용 센서를 부착한 의류
KR101550410B1 (ko) 엑스 밴드 형태의 건강 관리용 디지털 의류
TWM505913U (zh) 生理感測裝置以及應用其之穿戴裝置
WO2006060949A1 (fr) Bague d’indication de temperature du doigt
TWI724724B (zh) 生理訊號監測裝置
KR101418080B1 (ko) 건강 관리용 디지털 의류
JP3177095U (ja) 生体信号検知器
CN206044614U (zh) 一种防脱血压计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