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424U -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 Google Patents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424U
TWM499424U TW104201396U TW104201396U TWM499424U TW M499424 U TWM499424 U TW M499424U TW 104201396 U TW104201396 U TW 104201396U TW 104201396 U TW104201396 U TW 104201396U TW M499424 U TWM499424 U TW M49942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driving
shaft
needle
ca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13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Ju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Giu Chun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Giu Chun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Giu Chun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2013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424U/zh
Publication of TWM499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424U/zh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本創作提供一種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是與針織機有關。
按,一般針織機為達成經緯線交錯編織之目的,於針織機上便必須配置至少一經線勾針帶動單元以及一緯線勾針帶動單元以帶動經線勾針及緯線勾針作動,當編織品的複雜程度不同時則又可配置有雙經線勾針帶動單元的機構配置,而一般具有雙經線勾針帶動單元的針織機通常是直接增加經線勾針帶動單元的數量,即,具有單一組經線勾針帶動單元的針織機即配置有一個驅動源驅動該經線勾針單元作動,而設置兩組經線勾針帶動單元的針織機即必須配置兩個驅動源驅動兩個該經線勾針單元作動,如此將會大幅增加針織機整體的體積及重量,進而同時造成適用環境的限制;此外,一般的經線勾針帶動單元上會固定設置複數針塊,而各該針塊多為由金屬材質的一連結部上一體成形複數勾針所形成,在該針織機運作的過程中,若該針塊上的其中一勾針斷裂或磨耗時,即使同一針塊上的其餘勾針並未損壞,仍必須拆除該針塊熔融後重新成形為各勾針皆符合標準的針塊,而此種磨耗或維修狀況是使用過程中無法避免的,也因此增加使用上的保養維修成本,而造成使用端的不便及負擔;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潛心構思並更深入研究,終於創作出一種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本創作提供一種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一般針織機為增加勾針帶動單元而相應增加整體體積、構件數量之狀況。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包含:一基座,具有相對的二側板;一個凸輪帶動單元,包含一個驅動源、一個驅轉軸以及至少二凸輪轉盤,該驅轉軸上固定套設各該凸輪轉盤,該驅轉軸可轉動地設置於二該側板之間,該驅動源動力連接該驅轉軸,各該凸輪轉盤的一面凹陷設置一凸輪槽,該凸輪槽為具有凸輪形狀的輪廓槽形;該驅轉軸的中心為一驅轉軸心;二從動單元,二該從動單元相對並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二該側板上,且二該從動單元以一從動軸心為軸心轉動;該驅轉軸心與該從動軸心的連線定義為一基座中線L;二帶動座,分別位於該基座中線L的兩側並分別固定結合於各從動單元;且各該帶動座上固定設置一針組件;以及複數連桿組,相對地設置於該基座中線L的兩側,且各該連桿組分別包含一支撐軸、對應該凸輪轉盤數量的偏轉帶動件以及對應偏轉帶動件數量的樞結桿,其中,該支撐軸的兩端固定設置於二該側板上,各該偏轉帶動件由一樞結部延伸成形一第一擺臂及一第二擺臂,該第一擺臂與該第二擺臂之間具有夾角,而該第一擺臂具有一帶動輪,二該偏轉帶動件可轉動地穿套於該支撐軸上,並使各該偏轉帶動件的帶動輪分別可轉動地容置於該凸輪槽內;而各該樞結桿的兩端分別可樞轉地結合於該帶動座及該第二擺臂。
本創作透過單一個驅動源驅動一個凸輪帶動單元動作,而凸輪帶動單元又能同時透過連桿組同時帶動具有針組件的帶動座位移,據此,以一個驅動源就能同時帶動兩組針組件位移,提高使用適用性。
〔本創作〕
10‧‧‧基座
11‧‧‧側板
20‧‧‧凸輪帶動單元
21‧‧‧驅動源
22‧‧‧驅轉軸
23‧‧‧凸輪轉盤
231‧‧‧凸輪槽
30‧‧‧從動單元
31‧‧‧軸承
32‧‧‧從動件
321‧‧‧從動段
322‧‧‧帶動段
323‧‧‧從動軸
40‧‧‧帶動座
41‧‧‧結合段
50‧‧‧連桿組
51‧‧‧支撐軸
52‧‧‧偏轉帶動件
521‧‧‧樞結部
522‧‧‧第一擺臂
523‧‧‧第二擺臂
524‧‧‧帶動輪
53‧‧‧樞結桿
60‧‧‧針組件
61‧‧‧針排板
611‧‧‧第一限止槽
612‧‧‧第二限止槽
613‧‧‧針槽
62‧‧‧勾針
621‧‧‧勾紗部
622‧‧‧限止凸塊
623‧‧‧靠抵肩部
63‧‧‧夾針蓋
631‧‧‧面部
632‧‧‧壓抵部
633‧‧‧定位部
64‧‧‧針床
641‧‧‧結合軸
642‧‧‧隔片
643‧‧‧通道
70‧‧‧螺鎖件
O1‧‧‧驅轉軸心
O2‧‧‧從動軸心
L‧‧‧基座中線
A‧‧‧第一側
B‧‧‧第二側
圖1 為本創作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 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圖3 為本創作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的側視圖。
圖4 為圖3的局部放大圖。
圖5 為本創作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的動作示意圖。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本創作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至圖5所示,包含:一基座10,具有相對的二側板11;一個凸輪帶動單元20,包含一個驅動源21、一個驅轉軸22以及至少二凸輪轉盤23,該驅轉軸22上固定套設二該凸輪轉盤23,二該凸輪轉盤23分別接近二該側板11,且該驅轉軸22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基座10的二該側板11之間,該驅動源21動力連接該驅轉軸22以帶動該驅轉軸22轉動,而各該凸輪轉盤23的一面凹陷設置一凸輪槽231,該凸輪槽231為具有凸輪形狀的輪廓槽形;該驅轉軸22 的中心為一驅轉軸心O1;該凸輪轉盤23的數量可視該基座10的二該側板11間據而定;二從動單元30,二該從動單元30相對並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基座10的二該側板11上,且二該從動單元30分別包含一軸承31以及一從動件32,該軸承31固定設置於該側板11,而該從動件32由一從動段321的兩側分別成形一帶動段322所構成,該從動段321具有一從動軸323,該從動件32以該從動軸323可轉動地插接於該軸承31,使該從動件32可以該從動軸323為軸心轉動;該從動軸323的中心為一從動軸心O2,據此使該從動單元30以該從動軸心O2為軸心轉動;該驅轉軸心O1與該從動軸心O2的連線定義為一基座中線L,而該基座中線L的兩側分別為一第一側A及一第二側B;該從動件32的帶動段322分別伸至該第一側A及該第二側B;二帶動座40,分別位於該基座中線L的兩側,且各該帶動座40呈ㄇ形結構且兩端分別具有一結合段41,二該連桿組50的帶動座40分別以兩端的結合段41的中段位置分別固定結合於各從動單元30的帶動段322;複數連桿組50,相對地設置於該基座中線L兩側的該第一側A及該第二側B,且各該連桿組50分別包含一支撐軸51、對應該凸輪轉盤數量的偏轉帶動件52以及對應偏轉帶動件52數量的樞結桿53,其中,該支撐軸51的兩端固定設置於該基座10的二該側板11上,而各偏轉帶動件52由一樞結部521延伸成形一第一擺臂522及一第二擺臂523成為ㄑ形結構,本實施例之該第一擺臂522與該第二擺臂523之間具有110°的夾角,而該第一擺臂522遠離該樞結部521的一端具有一帶動輪524,二該偏轉帶動件52可轉動地穿套於該支撐軸51上,並使各該偏轉帶動件52的第一擺臂522之帶動輪524分別可轉動地容置於各該凸輪轉盤23的 凸輪槽231內;而各該樞結桿53的兩端分別可樞轉地結合於該帶動座40的結合段41一端及該偏轉帶動件52的第二擺臂523;以及二針組件60,分別位於該基座中線L兩側的第一側A及第二側B,且各該針組件60分別包含一針排板61、複數勾針62、複數夾針蓋63以及一針床64,該針排板61固定結合於該帶動座40兩端之間的位置,且該針排板61上設置一第一限止槽611、一第二限止槽612及複數針槽613,該第一限止槽611及該第二限止槽612的延伸方向平行且與該驅轉軸22的延伸方向相同,而各該針槽613連通該第一限止槽611;各該勾針62的一端為一勾紗部621,另一端則成形一限止凸塊622,且各該勾針62的兩端之間則成形一靠抵肩部623,該靠抵肩部623為垂直切角,各該勾針62容置於各該針槽613內,並以該限止凸塊622容置於該第一限止槽611內;而各該夾針蓋63為ㄈ形片體結構並包含一面部631的兩端分別垂直成形一壓抵部632及一定位部633,各該夾針蓋63配合複數螺鎖件70貫穿該面部631及該針排板61結合該夾針蓋63及該針排板61,且使各該夾針蓋63的壓抵部632對應壓抵於各該勾針62的靠抵肩部623,而定位部633則容置於該第二限止槽612內,據此使各該夾針蓋63限位各該勾針62並固定於針排板61上,且本實施例之夾針蓋63係設置為覆蓋1~50支勾針62的寬度範圍;而該針床64的兩端分別以一結合軸641穿接於該從動單元30的該從動件32上,且該針床64上成形複數隔片642,各該隔片642之間分別形成一通道643,各通道643的位置相對各針槽613的位置,且各該勾針62的勾紗部621伸向各該通道643。
以上為本創作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之結構組態及特徵,其運作時,透過該凸輪帶動單元20的該驅動源21運轉,該驅動源21帶動該驅轉軸22運轉,而固定於該驅轉軸22上的各該凸輪轉盤23也同步運轉,當各該凸輪 轉盤23運轉時,該凸輪轉盤23的凸輪槽231便會改變位置,當該凸輪轉盤23的凸輪槽231改變位置時,容置於該凸輪槽231內的偏轉帶動件52之第一擺臂522的帶動輪524便會隨之改變位置,當該帶動輪524改變位置時便會帶動該偏轉帶動件52偏轉,而該偏轉帶動件52的第二擺臂523也就能透過該樞結桿53帶動該帶動座40偏轉,而該帶動座40也就能帶動該針組件60的針排板61產生偏擺及上下往復位移之動作,而該針排板61上的勾針62也就能順利地進行往復勾紗之動作;而由於本創作是於該基座10上同時設置二該連桿組50,二該連桿組50又同時分別以偏轉帶動件52的第一擺臂522之帶動輪524容置於凸輪槽231中,則當該單一個凸輪帶動單元20的驅動源21運轉時,就能同時帶動二該連桿組50產生往復位移,據此,在單一個驅動源21的結構組態下就能提供不同的使用需求,提高使用的適用性;此外,本創作之針組件60的針排板61上的針槽613可供以容置勾針62,各該勾針62的限止凸塊622容置於該第一限止槽611內而可達成初步的定位,再配合夾針蓋63的裝配後,該夾針蓋63又能再透過該壓抵部632壓制該勾針62的靠抵肩部623,據此穩定地限止勾針62,使各該勾針62穩定地被限位;而各該夾針蓋63最後透過螺鎖件70鎖結於該針排板61後則可以形成最穩定的結構組態;而由於各勾針62本身即能以限止凸塊622容置於該第一限止槽611,且該夾針蓋63也能以其定位部633容置於該第二限止槽612內,因此在該夾針蓋63尚未以螺鎖件70鎖結前皆已能具有初步的定位,而能更便於組裝;更值得說明的是,一旦有勾針62磨損或損壞時,只要拆除對應該勾針62位置的夾針蓋63就能解除勾針62的定位,而能拆換損壞的勾針62,不需大 費周章地重新模製一體成型的針塊,據此提高後續保養維修的方便性,更能同時降低後續保修成本,提高使用滿意度。
10‧‧‧基座
11‧‧‧側板
20‧‧‧凸輪帶動單元
22‧‧‧驅轉軸
23‧‧‧凸輪轉盤
231‧‧‧凸輪槽
30‧‧‧從動單元
31‧‧‧軸承
32‧‧‧從動件
321‧‧‧從動段
322‧‧‧帶動段
323‧‧‧從動軸
40‧‧‧帶動座
41‧‧‧結合段
50‧‧‧連桿組
51‧‧‧支撐軸
52‧‧‧偏轉帶動件
521‧‧‧樞結部
522‧‧‧第一擺臂
523‧‧‧第二擺臂
524‧‧‧帶動輪
53‧‧‧樞結桿
60‧‧‧針組件
61‧‧‧針排板
62‧‧‧勾針
63‧‧‧夾針蓋
64‧‧‧針床
641‧‧‧結合軸
O1‧‧‧驅轉軸心
O2‧‧‧從動軸心
L‧‧‧基座中線
A‧‧‧第一側
B‧‧‧第二側

Claims (6)

  1. 一種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包含:一基座,具有相對的二側板;一個凸輪帶動單元,包含一個驅動源、一個驅轉軸以及至少二凸輪轉盤,該驅轉軸上固定套設各該凸輪轉盤,該驅轉軸可轉動地設置於二該側板之間,該驅動源動力連接該驅轉軸,各該凸輪轉盤的一面凹陷設置一凸輪槽,該凸輪槽為具有凸輪形狀的輪廓槽形;該驅轉軸的中心為一驅轉軸心;二從動單元,二該從動單元相對並分別可轉動地設置於二該側板上,且二該從動單元以一從動軸心為軸心轉動;該驅轉軸心與該從動軸心的連線定義為一基座中線;二帶動座,分別位於該基座中線的兩側並分別固定結合於各從動單元;且各該帶動座上固定設置一針組件;以及複數連桿組,相對地設置於該基座中線的兩側,且各該連桿組分別包含一支撐軸、對應該凸輪轉盤數量的偏轉帶動件以及對應偏轉帶動件數量的樞結桿,其中,該支撐軸的兩端固定設置於二該側板上,各該偏轉帶動件由一樞結部延伸成形一第一擺臂及一第二擺臂,該第一擺臂與該第二擺臂之間具有夾角,而該第一擺臂具有一帶動輪,二該偏轉帶動件可轉動地穿套於該支撐軸上,並使各該偏轉帶動件的帶動輪分別可轉動地容置於該凸輪槽內;而各該樞結桿的兩端分別可樞轉地結合於該帶動座及該第二擺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中,各該針組件分別包含一針排板、複數勾針以及至少一夾針蓋,該針排板上設置一第一限止槽、一第二限止槽及複數針槽,該第一限止槽及該第二限止 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且與該驅轉軸的延伸方向相同,而各該針槽連通該第一限止槽;各該勾針的一端為一勾紗部,另一端則成形一限止凸塊,且各該勾針的兩端之間則成形一靠抵肩部,各該勾針容置於各該針槽內,並以該限止凸塊容置於該第一限止槽內;各該夾針蓋包含一面部的兩端分別垂直成形一壓抵部及一定位部,各該夾針蓋配合複數螺鎖件貫穿該面部及該針排板結合該夾針蓋及該針排板,且使各該夾針蓋的壓抵部對應壓抵於各該勾針的靠抵肩部,而定位部容置於該第二限止槽內,據此使各該夾針蓋限位各該勾針並固定於針排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中,該靠抵肩部為垂直切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中,該針組件更包含一針床,該針床的兩端分別以一結合軸穿接於該從動單元上,且該針床上成形複數隔片,各該隔片之間分別形成一通道,各通道的位置相對各針槽的位置,且各該勾針的勾紗部伸向各該通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中,各該從動單元分別包含一軸承以及一從動件,該軸承固定設置於該側板,而該從動件由一從動段的兩側分別成形一帶動段所構成,該從動段具有一從動軸,該從動件以該從動軸可轉動地插接於該軸承,使該從動件可以該從動軸為軸心轉動;該從動軸的中心為該從動軸心,而該從動件的帶動段分別伸至該基座中線的兩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其中,該偏轉帶動件的該第一擺臂與該第二擺臂之間具有110°的夾角。
TW104201396U 2015-01-29 2015-01-29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TWM499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96U TWM499424U (zh) 2015-01-29 2015-01-29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396U TWM499424U (zh) 2015-01-29 2015-01-29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424U true TWM499424U (zh) 2015-04-21

Family

ID=53441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1396U TWM499424U (zh) 2015-01-29 2015-01-29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942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5214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浙江时彩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横机传动机构
TWI566924B (zh) * 2015-12-03 2017-01-21 Access to equipment
CN109350367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福建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腰直转位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6924B (zh) * 2015-12-03 2017-01-21 Access to equipment
CN106245214A (zh) * 2016-08-30 2016-12-21 浙江时彩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横机传动机构
CN109350367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福建培新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环腰直转位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9424U (zh) 以單一驅動源驅動的雙針排機構
US8381550B1 (en) Needle bed structur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JP7473138B2 (ja) 横編機用の針板・編針の組合せ及び編針選択機構
CN104233611A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CN101845718A (zh) 双针切换式花样缝纫机
TW201124581A (en) Multi-head embroidery machine and lower thread unit for a multi-head embroidery machine
CN104862872B (zh) 针织圆纬机
JP5415501B2 (ja) 横編機の給糸装置
CN104233612A (zh) 用于向针织机的针提供线的装置
CN102505358B (zh) 一种立体提花针刺机
CN203238416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10596482U (zh) 一种基于圆柱凸轮电脑针织横机换色器
CN108166146A (zh) 一种大圆机及其选针机构
EP2570531B1 (en) Downward pressing mesh mechanism and sinker thereof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CN208562724U (zh) 一种新型针织机变色头结构
CN108411480A (zh) 一种新型针织机变色头结构
US8468855B2 (en) Downward pressing mesh mechanism and sinker thereof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s
KR101290053B1 (ko) 횡편기를 위한 하방 압착 메시 장치 및 그 싱커
TWI522510B (zh) Sewing machine needle bar switching device
CN1944733B (zh) 织机中的压辊接离装置
CN111826824B (zh) 一种混纺纤维针织布用工业缝纫机
CN104018290A (zh) 一种嵌花纱嘴切换及携带装置
CN206376076U (zh) 拉杆式选针复位机构
CN203238431U (zh) 一种独立针杆控制驱动绗缝机头
CN102619036B (zh) 缝纫机马达驱动的机构行程始末调整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