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8402U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8402U
TWM498402U TW103212735U TW103212735U TWM498402U TW M498402 U TWM498402 U TW M498402U TW 103212735 U TW103212735 U TW 103212735U TW 103212735 U TW103212735 U TW 103212735U TW M498402 U TWM498402 U TW M49840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connector
sliding
force
card ty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toshi Shimonishi
Akihiro Shimotsu
Hideo Nagasawa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98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8402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連接器。
諸如個人電腦、可擕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車輛用導航裝置等電子裝置包括多個連接器,所述多個連接器允許不同類型的設備被使用。這些設備包括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使用者識別模組)卡、Multi-Media Card®(多媒體卡,MMC)、Secure Digital®(安全數碼,SD)卡、miniSD®(小型安全數碼)卡、xD-Picture®(超級數碼圖像)卡、Memory Stick®(記憶棒)、Memory Stick(記憶棒)Duo®、Smart Media®(智慧媒體)卡、Trans-Flash®memory(移動快快閃記憶體儲)卡、以及MicroSD®(微型安全數碼)卡(例如參見專利文獻1)。
圖16為示出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的一示意圖。
在該圖中,811是由一絕緣樹脂材料製成的一卡用連接器的一基座,且收容諸如一SIM卡等的一卡911。 一卡引導機構設置於基座811的一側部,且所述卡引導機構的一滑動元件821在保持一卡911的同時沿圖中的上下方向滑動。這裡,一接合部821a接合卡911的前方角部。滑動元件821藉助一螺旋彈簧892朝向卡911的排出方向(圖中為向上方向)被施加作用力。
一插入的卡911被一鎖定元件881鎖定於基座811內,且被保持於基座811內。鎖定元件881是繞一樞軸882搖動的一槓桿狀的元件,且在前端上具有一接合用凸部886。當鎖定元件881搖動時,接合用凸部886接合於滑動元件821的一接合凹部821b。一擋止部885形成於鎖定元件881的前端的相反側的端部。一線狀的形狀記憶合金體893捲繞於擋止部885。形狀記憶合金體893的兩端固定於基座811的支持部812,且中間部捲繞於擋止部885。
鎖定元件881的擋止部885被一鎖定用螺旋彈簧891向圖中的左方向施加作用力。鎖定元件881的接合用凸部886向圖中的右方向被施加作用力,從而維持與滑動元件821的接合凹部821b的接合狀態,而且在卡911被完全地收容的狀態時,滑動元件821停止於被螺旋彈簧892施加作用力的狀態。
這裡,形狀記憶合金體893的兩端經由端子893a、893b電連接於一電源(圖中未示出)。當來自電源的電流經由端子893a、893b提供給形狀記憶合金體893時,所產生的熱使形狀記憶合金體893收縮。這使鎖定元件881的擋止部885由於鎖定用螺旋彈簧891的作用力而向圖中 的右方向位移,且使鎖定元件881的接合用凸部886向圖中的左方向位移。結果,滑動元件821的接合凹部821b的接合被解除,滑動元件821由於螺旋彈簧892的作用力向圖中的上方向位移,且卡911被排出。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公開2004-31238。
但是,當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的形狀記憶合金體893反復地通電並收縮,而且形狀記憶合金體893經過長期使用時,形狀記憶合金體893會變鬆弛,且即使當形狀記憶合金體893通電時,鎖定元件881的擋止部885最終也會不能充分位移。結果,有時不能解除鎖定元件881的接合用凸部886和滑動元件821的接合凹部821b的接合。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存在的這個問題,本新型通過提供一鬆弛補償部,其補償用於操作一設備鎖定機構的一鎖定元件以解除鎖定的一致動件的鬆弛,由此提供一種即使當反復地長期使用時也能夠可靠地保持並排出一設備的可靠性高的連接器。
於是,本新型為一種連接器,包括:一基座,用於收容一插入的設備;一設備鎖定機構,包括:一鎖定元件,用於將從該基座的後端部朝向前端部插入的該設備保持在一鎖定位置;以及一鎖定用施力元件,用於施加作用力於該鎖定元件;以及一鎖定解除機構,包括:一致動件,用於使該鎖定元件抵抗該鎖定用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 位移並解除鎖定;該致動件通電操作,且該鎖定解除機構還包括:一鬆弛補償部,補償該致動件的鬆弛。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鎖定元件包括:一設備保持部,當該設備在鎖定位置時接合該設備的一被保持部,當操作該致動件時,該鎖定元件位移成使該設備保持部與該設備的被保持部分離。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致動件是線狀的且當通電時沿其整個長度收縮。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致動件的一端經由該鬆弛補償部固定於該基座,而另一端固定於該基座,而兩端之間的部分接合該鎖定元件。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致動件在俯視圖中具有一曲折的形狀。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致動件在俯視圖中具有一楔形形狀。
在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中,該鬆弛補償部包括:一張力施力元件,用於施加張力於該致動件的一端。
本新型的另一連接器還包括:一設備引導機構,包括:滑動元件,保持並滑動從該基座的後端部朝向前端部插入的該設備;以及一排出用施力元件,用於朝向該後端部施加作用力於滑動元件,當該滑動元件和該設備在該鎖定位置時,該鎖定元件接合該滑動元件且將該滑動元件保持於鎖定位置,而當操作該致動件時與滑動元件的接合被解除,且當該鎖定元件與該滑動元件的接合被解除時 ,該設備引導機構通過該排出用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使該滑動元件從鎖定位置朝向該後端部移動。
在本新型中,連接器包括一鬆弛補償部,該鬆弛補償部補償用於操作設備鎖定機構的鎖定元件並解除鎖定的致動件的鬆弛。結果,即使當連接器已經反復地長期使用時設備也能夠被可靠地保持並排出。
1‧‧‧設備用連接器
11‧‧‧基座
11a‧‧‧內壁部
11b‧‧‧底壁部
11c‧‧‧設備收容部
11d‧‧‧側壁部
11f‧‧‧前端部
11g‧‧‧機構收容部
11r‧‧‧後端部
13‧‧‧引導槽
14‧‧‧鎖定安裝部
14a、21a、22a、93a‧‧‧本體部
14b‧‧‧第一導軌部
14c‧‧‧第二導軌部
15a、15b、15c‧‧‧固定銷
16‧‧‧固定凸塊
16a、93d‧‧‧螺紋孔
17‧‧‧校正引導槽
18、93e‧‧‧懸掛用凸起
21‧‧‧滑動元件
21b‧‧‧第一接合鉤部
21c‧‧‧第二接合鉤部
21d、22g‧‧‧保持用凸起
21e、93b‧‧‧引導凸部
21r‧‧‧後端面
22‧‧‧鎖定元件
22b‧‧‧第二鎖定凸部
22c‧‧‧第一鎖定凸部
22d‧‧‧第一引導凹部
22e‧‧‧第二引導凹部
22f、22h‧‧‧前端表面
22k‧‧‧可動銷
82‧‧‧排出用施力元件
83‧‧‧鎖定用施力元件
91‧‧‧收縮元件
92‧‧‧張力施力元件
93‧‧‧補償滑動元件
93c‧‧‧可動凸塊
94‧‧‧鬆弛補償部
95‧‧‧通電用端子
95a‧‧‧貫通孔
96‧‧‧螺釘
101‧‧‧卡型單元
101a‧‧‧頂表面
101c‧‧‧凹部
101f‧‧‧前端
101r‧‧‧後端
101s‧‧‧側緣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為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2為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圖2A(a)、(b)為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卡用托盤的一示意圖,其中,在卡用托盤內一卡型單元收容一存儲卡。這裡,圖2A(a)為示出收容存儲卡時的狀態的一示意圖,而圖2A(b)示出收容存儲卡之前的狀態;圖3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鬆弛補償部的操作的一示意圖;圖4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一示意圖;圖5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二示意圖; 圖6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單元插入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示意圖;圖7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8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圖9為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10為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圖11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鬆弛補償部的操作的一示意圖;圖12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一示意圖;圖13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二示意圖;圖14為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15為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及圖16為示出現有技術的一連接器的一示意圖。
接下來為參照附圖對本新型的實施例進行的一具體說明。
圖1為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圖2為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圖2A(a)、(b)為示出根據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一卡用托盤的一示意圖,在卡用托盤內一卡型單元收容一存儲卡。在圖2A(a)為示出收容存儲卡時的狀態的一示意圖,而圖2A(b)示出收容存儲卡之前的狀態。
在這些圖中,1在本實施例中是作為連接器的設備用連接器,其安裝於一電子裝置(未示出)。所述電子裝置可以為任意裝置,諸如個人電腦、行動電話、PDA、數碼相機、攝像機、音樂播放機、遊戲機、或車輛導航系統等。
這裡,101是插入且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的卡型單元或卡型設備。卡型單元101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存儲卡,諸如SIM卡、MMC®卡、SD®卡、miniSD®卡、xD-Picture®卡、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Duo®、Smart Media®、Trans-Flash®存儲卡、或micro SIM卡等。它也可以是具有適於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的一形狀和尺寸從而收容一存儲卡的一卡適配器(card adapter),諸如用於收容一miniSD®卡的一SD®卡適配器。如圖2A(a)、(b)所示,它可以是具有適於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的一形狀和尺寸從而收容一存儲卡102的一卡托盤103。總之,卡型單元101可以是能夠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且能夠經由設備用連接器1與一電子裝置建立一電連接的任意設備。
為方便起見,卡型單元101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是一卡,諸如一SD®卡。如在這些圖中所示,卡型單元101具有一大致矩形的板狀形狀,作為電極墊或端子元件的多個接觸墊沿前端101f或後端101r設置於頂表面101a或底表面。一鎖定凹部101c作為一被保持部在至少一個側緣101s上形成。
在本實施例中,用於說明設備用連接器1及卡型單元101的各個部分的構成與操作的諸如上、下、左、右、前、後等的方向指示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它們取決於設備用連接器1、卡型單元101及它們的構件在這些圖中所示出的方位。當設備用連接器1、卡型單元101或它們的構件的方位改變時,解釋將根據方位的改變而改變。
在本實施例中,設備用連接器1具有:一基座11,由諸如一合成樹脂等的一絕緣材料一體成型;以及一蓋元件,安裝於基座11的上側。為了簡化說明,已省略蓋元件的圖示。所述蓋元件經由衝壓和彎折一導電金屬板材一體形成,但是它也可以由諸如一合成樹脂等的一絕緣材料一體形成。所述蓋元件覆蓋基座11及至少插入基座11的卡型單元101的頂表面的一部分。設備用連接器1具有一相對扁平的長方體形狀、安裝於一電子裝置、且設置為使一卡型單元101從後方(圖1中的右上方)插入基座11。更具體地,卡型單元101插入形成在基座11和蓋元件之間的空間。所述蓋元件可以根據需要省略。
如圖中所示,基座11具有:一底壁部11b,為 一大致矩形的平板狀元件;以及一內壁部11a,在卡型單元101的插入方向上沿基座11的前端部11f或前端延伸,且立設於底壁部11b。基座11在卡型單元101的插入方向上的後端部稱為後端部11r。
這裡,底壁部11b包括:一設備收容部11c,用於收容卡型單元101;以及一機構收容部11g,平行於設備收容部11c設置。一設備引導機構、一設備鎖定機構、及一鎖定解除機構收容於機構收容部11g。當多個接觸墊設置於卡型單元101的底表面時,與所述接觸墊接觸的端子設置於底壁部11b的設備收容部11c內。當多個接觸墊設置於卡型單元101的頂表面101a時,所述端子的數量和排列設置為對應卡型單元101上的接觸墊的數量和排列。一些端子通過焊接電連接於信號線及接觸墊,也就是,電連接於形成在電子裝置中的一電路板上的相對的端子元件。為了簡化說明,已省略這些端子的描述。
用於引導卡型單元101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的一設備引導機構也收容於機構收容部11g。所述設備引導機構包括:一滑動元件21,沿前後方向可滑動地安裝;一引導槽13,用於引導滑動元件21;以及一排出用施力元件82,用於施加作用力於滑動元件21。
更具體地,引導槽13形成為在機構收容部11g中的底壁部11b的頂表面上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細長的凹槽。一引導凸部21e形成為在滑動元件21的本體部21a的底表面上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細長的凸條,且引導凸部21e 可滑動地接合引導槽13。通過這種方式,滑動元件21能夠沿引導槽13在前後方向上滑動。
作為用於接合並保持卡型單元101的一設備保持部的一第一接合鉤部21b一體連接於滑動元件21的本體部21a的前端,而用於接收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作用力的一第二接合鉤部21c一體地連接於本體部21a的後端。第一接合鉤部21b和第二接合鉤部21c沿左右方向(與沿前後方向延伸的本體部21a正交)延伸。因此,滑動元件21的平面形狀為大致曲柄形狀。
排出用施力元件82是收容於機構收容部11g內的一螺旋彈簧,當被壓縮時,螺旋彈簧施加作用力,且朝向後端部11r,也就是,朝向卡型單元101的插入方向的相反側的方向施加作用力於滑動元件21。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前端被基座11的內壁部11a保持,而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後端被形成在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前表面上的一保持用凸起21d保持。
一設備鎖定機構也收容在機構收容部11g中的底壁部11b的頂表面上。所述設備鎖定機構包括:一鎖定元件22,沿左右方向可滑動地安裝;一第一導軌部14b及第二導軌部14c,用於引導鎖定元件22;以及一鎖定用施力元件83,用於施加作用力於鎖定元件22。
更具體地,用於安裝鎖定元件22的一鎖定安裝部14形成在機構收容部11g中的底壁部11b的頂表面。鎖定安裝部14包括:一本體部14a;以及一第一導軌部14b 及一第二導軌部14c,自本體部14a朝向設備收容部11c延伸為一細長的凸條。一第一引導凹部22d及一第二引導凹部22e形成為在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的底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細長的凹槽,且第一引導凹部22d和第二引導凹部22e可滑動地接合第一導軌部14b和第二導軌部14c。通過這種方式,鎖定元件22能夠沿第一導軌部14b和第二導軌部14c在左右方向上滑動。
一第一鎖定凸部22c作為朝向設備收容部11c突出的一設備保持部,一體地形成在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的靠近設備收容部11c的側表面上。如圖1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在設備用連接器1中的插入完成時,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一凹部101c,這阻止了卡型單元101沿排出方向位移,也就是,它鎖定了卡型單元101。
一第二鎖定凸部22b一體地連接於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且作為用於接合於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及保持滑動元件21的一滑動元件保持部。更具體地,如圖1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完成插入到設備用連接器1中且滑動元件21與卡型單元101一起位於鎖定位置時,如圖1所示,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接觸且接合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當滑動元件21到達排出位置且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完成時,本體部22a的前端表面22h接觸且接合於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
一鎖定用施力元件83收容在鎖定安裝部14的本體部14a和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之間,且為當被壓縮時施加作用力的一螺旋彈簧,從而施加作用力於鎖定元件22使其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也就是,朝向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中的卡型單元101。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一端被鎖定安裝部14的本體部14a保持,而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另一端被形成在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的一側表面上的一保持用凸起22g保持。
用於使設備鎖定機構的鎖定元件22解除鎖定的一鎖定解除機構也收容在機構收容部11g中的底壁部11b的頂表面上。所述鎖定解除機構包括:一收縮元件91,作為一致動件;多個固定銷15a-15c及一可動銷22k,收縮元件91捲繞於這些銷上;一固定凸塊16,固定收縮元件91的一端;以及一鬆弛補償部94。鬆弛補償部94包括:一補償滑動元件93,具有固定收縮元件91的另一端的一可動凸塊93c;以及一張力施力元件92或螺旋彈簧,當收縮時施加作用力以施加張力於補償滑動元件93。
收縮元件91可以由一形狀記憶合金或當通電時收縮的導電聚合物致動件(人工肌肉)製成。它可以由大致線狀的、通電啟動的、且沿它的整個長度收縮的任意材料製成。例如,非收縮性的線材可以連接於當通電時收縮的一電磁致動件的兩端,或者可以包括當通電時卷起非收縮性的線材的一電動滑輪(motorized pulley)。這裡,為了簡化說明,收縮元件91是由一形狀記憶合金製成的線材。 當收縮元件91通電而被施加張力使其拉緊時,拉緊部分收縮,從而鎖定元件22解除鎖定。
形成有一貫通孔95a的通電用端子95安裝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兩個通電用端子95通過使螺釘96穿過各貫通孔95a且將它們擰入固定凸塊16和補償滑動元件93的可動凸塊93c,而固定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螺紋孔16a、93d形成於固定凸塊16及可動凸塊93c。
沿側壁部11d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一校正引導槽17形成於機構收容部11g的底壁部11b的頂表面。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一引導凸部93b形成於補償滑動元件93的本體部93a的底表面,且引導凸部93b可滑動地接合於校正引導槽17。通過這種方式,補償滑動元件93能夠沿校正引導槽17在前後方向上滑動。
張力施力元件92的前端懸掛於補償滑動元件93的一懸掛用凸起93e,而張力施力元件92的後端懸掛於靠近機構收容部11g的底壁部11b的側壁部11d形成的一懸掛用凸起18。通過這種方式,補償滑動元件93朝向後端部11r被施加作用力,且經由一通電用端子95和螺釘96固定於補償滑動元件93的可動凸塊93c的收縮元件91的一端也朝向後端部11r被施加作用力。換句話說,收縮元件91的一端經由鬆弛補償部94的張力施力元件92和補償滑動元件93固定於懸掛用凸起18,且張力施加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
如圖1所示,收縮元件91的兩端固定於固定凸 塊16和補償滑動元件93的可動凸塊93c,而兩端之間的部分捲繞於固定銷15a-15c和可動銷22k,從而在俯視圖中形成一曲折的形狀。因為張力施加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所以收縮元件91通過所述銷拉緊且不鬆弛。在圖中示出的例子中,有三個固定銷15a-15c。但是,本新型可具有一個或多個固定銷。固定銷15a-15c的位置也可以改變。
導電線(未示出)連接於通電用端子95,而收縮元件91經由所述導電線連接於鎖定解除機構的電源(未示出)。當電源接通且收縮元件91通電時,收縮元件91收縮且沿它的整個長度變短。更具體地,因為由一形狀記憶合金製成的一收縮元件91自它的初期收縮狀態伸展且設置於所述鎖定解除機構中,所以通電所產生的熱使收縮元件91恢復到它的初期收縮狀態。結果,力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於接合在收縮元件91的兩端之間的部分的可動銷22k上,且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如此,解除對卡型單元101的鎖定且解除滑動元件21的保持,這使滑動元件21能夠被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作用力位移,以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
接下來為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一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首先將說明鎖定解除機構的鬆弛補償部94的操作。
圖3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鬆弛補償部的操作的一示意圖。
當收縮元件91長期使用且反復地通電時,在非通電時它會鬆弛且張力下降。當通電時收縮的長度也趨於減小。當它鬆弛時,收縮元件91可能變成如圖3中箭頭A所指示的鬆弛。為方便起見,鬆弛線在圖3中被誇大。當它變鬆弛時,曲折的收縮元件91的相鄰部分可能彼此接觸且造成一短路。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固定於收縮元件91的一端的一補償滑動元件93經由張力施力元件92朝向基座11的後端部11r被施加作用力,所以無論所述收縮元件91是否通電都有足夠的張力施加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因此,即使在收縮元件91已經變鬆弛時,鬆弛會被補償且所述收縮元件91不會受到不利影響。不會產生如箭頭A所指示的鬆弛,且收縮元件91保持在圖1所示的狀態。
接下來為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圖4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一示意圖,而圖5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二示意圖。
如圖1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已經完全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時,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在鎖定位置。在鎖定位置時,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被鎖定元件22鎖定並擋止,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上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 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鎖定卡型單元101。鎖定元件22上的第二鎖定凸部22b接觸且接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且鎖定滑動元件21。
在鎖定位置時,卡型單元101上的接觸墊(未示出)接觸設備用連接器1上的相應端子(未示出)且建立一電連接,從而使卡型單元101與包括該設備用連接器1的電子裝置的一計算裝置進行資料交換。
當使用者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時,一開關(未示出)被啟動且鎖定解除機構的電源接通。這使收縮元件91通電,這將造成收縮元件91收縮。該收縮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力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
如圖4所示,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且滑動元件21的保持被解除。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的接合被解除,且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與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的接合被解除,且滑動元件21的鎖定被解除。
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作用力使滑動元件21和卡型單元101沿排出方向(即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遠離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
當滑動元件21到達圖5所示的排出位置時,第 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接觸並接合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的前端表面22h,且被擋止。因為在排出位置卡型單元101的後端101r在基座11的後端部11r的後方的很大距離處,所以卡型單元101可以由手指把持,且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當滑動元件21在排出位置時,第二接合鉤部21c比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更靠近設備收容部11c,且第二接合鉤部21c接合第二鎖定凸部22b。結果,鎖定元件22不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因此,即使當收縮元件91不再通電時,收縮元件91伸展,且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上的力已經被解除,鎖定元件22仍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且保持在第一鎖定凸部22c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的接合被解除的鎖定解除的位置。因為鎖定元件22維持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解除的狀態,所以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當收縮元件91在鎖定元件22處在鎖定解除的位置而伸展時,收縮元件91可能會變鬆弛。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包括張力施力元件92和補償滑動元件93的鬆弛補償部94的功能是不斷地施加張力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這防止收縮元件91變鬆弛。
接下來為將一卡型單元101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圖6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的卡型 單元插入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示意圖。
首先,如圖6所示,使用者手動將卡型單元101從設備用連接器1的後方插入基座11的設備收容部11c。當前端101f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且一凹部101c形成於其中的側緣101s朝向基座11的機構收容部11g時,卡型單元101被正確地插入。滑動元件21在距離後方最遠的排出位置,而鎖定元件22在鎖定解除的位置。
當使用者進一步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在如圖5所示的排出位置,卡型單元101的前端101f接合滑動元件21的第一接合鉤部21b。此時,鎖定元件22仍在鎖定解除的位置,且不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結果,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順利地移動,且接合第一接合鉤部21b。
當使用者更進一步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卡型單元101與滑動元件21一起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當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到達鎖定位置時,如圖4所示,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和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接合解除。結果,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使鎖定元件22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因為收縮元件91此時不通電,所以鎖定元件22能夠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
如圖1所示,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鎖定卡型單元101。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也接觸並接 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且鎖定滑動元件21。換句話說,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都被鎖定元件22擋止和鎖定,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
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收縮元件91是由一形狀記憶合金製成的一線材。但是,無論收縮元件91是否是由一導電聚合物致動件製成的一線材、兩端連接於當通電時收縮的一電磁致動件的一非收縮性的線材、或者兩端連接於當通電時捲起非收縮性的線材的一電動滑輪的一非收縮性的線材,設備用連接器1的結構和操作都相同。換句話說,只要收縮元件91是線狀的且當通電時沿它的整個長度收縮,設備用連接器1的結構和操作就都相同。
在本實施例中,設備用連接器1包括:一基座11,卡型單元101插入其中;一鎖定元件22,當卡型單元101從基座11的後端部11r朝向前端部11f插入時,使卡型單元101保持於鎖定位置;一設備鎖定機構,具有用於施加作用力於鎖定元件22的一鎖定用施力元件83;以及一鎖定解除機構,具有能夠使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位移以解除所述鎖定元件22的鎖定的一收縮元件91。所述鎖定解除機構還包括:一鬆弛補償部94,當所述收縮元件91通電時補償收縮元件91的任何鬆弛。
通過這種方式,即使當所述鎖定解除機構已經反復地長期使用時,一插入的卡型單元101也能夠被可靠 地鎖定並保持於鎖定位置,且卡型單元101能夠可靠地解除鎖定和取出。這提高了整體的可靠性。
鎖定元件22還包括:一第一鎖定凸部22c,當卡型單元101在鎖定位置時接合卡型單元101的一凹部101c。當收縮元件91動作時,鎖定元件22位移,使第一鎖定凸部22c遠離凹部101c移動。這使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解除且使卡型單元101能夠被取出。
收縮元件91是線狀的且當通電時沿它的整個長度收縮。收縮元件91的整體形狀可以採取任意的形狀,只要收縮元件91能夠設置於基座11內所需位置即可,且存在有很大的設計自由度。
收縮元件91的一端經由鬆弛補償部94固定於基座11,而另一端固定於基座11,而兩端之間的部分接合鎖定元件22。這防止收縮元件91變鬆弛,且防止由於收縮元件91的鬆弛造成的諸如短路等的不利影響。
收縮元件91在俯視圖中具有一曲折的形狀。通過這種方式,一長的收縮元件91可以設置於基座11內的一窄的空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用具有低的每單位長度收縮率的一收縮元件91。
鬆弛補償部94包括:一張力施力元件92,用於施加張力於收縮元件91的一端。通過這種方式,一簡單的結構可以用於施加張力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且可以適當地補償收縮元件91的鬆弛。
設備用連接器1還包括一設備引導機構,包括 :一滑動元件21,保持從基座11的後端部11r朝向前端部11f插入的一卡型單元101的同時滑動;以及一排出用施力元件82,用於朝向後端部11r施加作用力於滑動元件21。當滑動元件21及卡型單元101一起在鎖定位置且滑動元件21保持於鎖定位置而收縮元件91動作時,鎖定元件22與滑動元件21的接合被解除。當鎖定元件22與滑動元件21的接合被解除時,所述設備引導機構通過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作用力使滑動元件21從鎖定位置朝向後端部11r移動。通過這種方式,使用者能夠手動把持卡型單元101且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接下來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一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省略這些部件的進一步的說明。還省略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所有操作和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圖7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而圖8為本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
在本新型中,已省略設備引導機構。因此,如在這些圖中所示,設備鎖定機構和鎖定解除機構收容於基座11的機構收容部11g。
因為本實施例已省略設備引導機構,所以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不必接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因此,如果鎖定元件22藉助第一鎖定凸部22c沿左右方向位移,從而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接 合並解除接合,它不必沿左右方向可滑動地安裝。例如,它可以靠近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樞軸安裝。
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似,且已省略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為本實施例中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因為鎖定解除機構的鬆弛補償部94的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
首先,將說明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進行的操作。
如圖7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已經完全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時,卡型單元101在鎖定位置。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元件22擋止並鎖定於鎖定位置,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卡型單元101被鎖定。
當使用者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時,一開關(未示出)被啟動且鎖定解除機構的電源接通。這使收縮元件91通電,這將造成收縮元件91收縮。該收縮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力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
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的接合被解除,卡型單元101的鎖 定被解除。之後使用者能夠手動把持卡型單元101且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接下來為將卡型單元101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首先,卡型單元101從設備用連接器1的後方插入基座11的設備收容部11c。因為收縮元件91不通電,所以鎖定元件22保持在鎖定位置。
當使用者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因為鎖定元件22在鎖定位置,所以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但是,當使用者進一步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因為使用者的手指施加的力大於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所以鎖定元件22(其第一鎖定凸部22c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結果,側緣101s干涉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的同時,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
當卡型單元101到達鎖定位置時,鎖定元件22由於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因為收縮元件91此時不通電,所以鎖定元件22能夠沿設備收容部11c的方向位移。結果,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元件22鎖定,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
因為其他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
如上所述,所述設備引導機構已從本實施例中的設備用連接器1中省略。結果,設備用連接器1的結構可以簡化,且設備用連接器1的成本可以降低。
因為其他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為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一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省略這些部件的進一步的說明。還省略與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相同的所有操作和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圖9為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而圖10為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
在本實施例中,已省略收縮元件91捲繞於其上的固定銷15a-15c。收縮元件91的兩端固定於一固定凸塊16和一補償滑動元件93的一可動凸塊93c,而中間部分僅捲繞於一可動銷22k。在俯視圖中,所述收縮元件91具有一楔形形狀而不是一曲折的形狀。
因此,機構收容部11g不需要使收縮元件91曲折穿過的空間。結果,機構收容部11g的寬度(也就是左右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實施例或第二實施例窄。因此,基座11及設備用連接器1的整體寬度更小且更小型化。
因為機構收容部11g較窄,所以鎖定安裝部14的本體部14a與基座11的側壁部11d一體化。
校正引導槽17、補償滑動元件93、張力施力元件92及懸掛用凸起18的設置改變,且補償滑動元件93經由張力施力元件92朝向前端部11f被施加作用力。
因為其他部件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部件的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為本實施例中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首先將說明鎖定解除機構的鬆弛補償部94進行的操作。
圖11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鬆弛補償部的操作的一示意圖。
當鬆弛發生時,如圖11所示,收縮元件91可能沿箭頭B及箭頭C的方向變鬆弛。為了使說明更容易理解,在圖11中,鬆弛收縮元件的圖示被誇大。
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因為固定於收縮元件91的一端的補償滑動元件93經由張力施力元件92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被施壓,所以無論所述收縮元件91是否通電,足夠的張力都施加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因此,因為收縮元件91的任何鬆弛都被補償且鬆弛的不利影響被消除,所以收縮元件91沿箭頭B及箭頭C的方向不會變鬆弛,且保持在圖9所示的狀態。
接下來為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圖12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一示意圖,而圖13為用於說明本新型的一第三實施例的卡型單元從設備用連接器中排出的一第二示意圖。
如圖9及圖10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已經完全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時,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在鎖定位置。在鎖定位置時,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被鎖定元件22鎖定並擋止,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鎖定卡型單元101。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接觸並接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且鎖定滑動元件21。
當使用者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時,一開關(未示出)被啟動且鎖定解除機構的電源接通。這使收縮元件91通電,這將造成收縮元件91收縮。該收縮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力向施加力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
如圖12所示,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且滑動元件21的保持被解除。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的接合被解除,且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與滑動 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的接合被解除,且滑動元件21的鎖定被解除。
排出用施力元件82的作用力使滑動元件21和卡型單元101沿排出方向移動。
參閱圖10,當滑動元件21到達圖13所示的排出位置時,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接觸並接合鎖定元件22的本體部22a的前端表面22h,且被擋止。因為在排出位置,卡型單元101的後端101r在基座11的後端部11r的後方的很大距離處,所以卡型單元101可以由手指把持,且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當滑動元件21在排出位置時,第二接合鉤部21c比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更靠近設備收容部11c,且第二接合鉤部21c接合第二鎖定凸部22b。結果,鎖定元件22不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因此,即使當收縮元件91不再通電時,收縮元件91伸展,且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上的力已經被解除,鎖定元件22仍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且保持在鎖定解除的位置。因為鎖定元件22維持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解除的狀態,所以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當收縮元件91在鎖定元件22處在鎖定解除的位置而伸展時,收縮元件91可能會變鬆弛。但是,在本實施例中,包括張力施力元件92和補償滑動元件93的鬆弛 補償部94的功能是不斷地施加張力於收縮元件91的兩端,這防止收縮元件91變鬆弛。
接下來為將一卡型單元101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首先,卡型單元101從設備用連接器1的後方插入基座11的設備收容部11c。滑動元件21在排出位置,且鎖定元件22在鎖定解除的位置。
當使用者進一步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在圖10與圖13所示的排出位置,卡型單元101的前端101f接合於滑動元件21的第一接合鉤部21b。因為鎖定元件22在鎖定解除的位置且不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所以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順利地移動,且接合第一接合鉤部21b。
當使用者更進一步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卡型單元101與滑動元件21一起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當卡型單元101和滑動元件21到達鎖定位置時,如圖12所示,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與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接合被解除。結果,鎖定元件22由於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沿設備收容部11c的方向位移。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當收縮元件91不通電時,鎖定元件22也能夠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
如圖9所示,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卡型單元101被鎖定。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表面22f接觸並接 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接合鉤部21c的後端面21r,且滑動元件21被鎖定。通過這種方式,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
因為其他操作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
收縮元件91在俯視圖中具有一楔形形狀。通過這種方式,設置收縮元件91需要的空間可以減小,基座11和設備用連接器1更小型化,設備用連接器1的成本可以降低。
因為其他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為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一說明。具有與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相同的結構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且省略這些部件的進一步的說明。還省略與第一實施例至第三實施例相同的所有操作和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圖14為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立體圖,而圖15為本新型的一第四實施例的設備用連接器的一分解圖。
在本新型中,已省略設備引導機構。因此,如在這些圖中所示,設備鎖定機構和鎖定解除機構收容於基座11的機構收容部11g。
因為本實施例已省略設備引導機構,所以鎖定元件22的第二鎖定凸部22b不必接合滑動元件21的第二 接合鉤部21c。因此,如果鎖定元件22藉助第一鎖定凸部22c沿左右方向位移,從而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接合並解除接合,它不必沿左右方向可滑動地安裝。例如,它可以靠近第二鎖定凸部22b的前端樞軸安裝。
其他結構與第三實施例相似,且已省略進一步的說明。
接下來為本實施例中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因為鎖定解除機構的鬆弛補償部94的操作與第三實施例相似,所以已省略這些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
首先,將說明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進行的操作。
如圖14所示,當卡型單元101已經完全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時,卡型單元101在鎖定位置。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元件22擋止並鎖定於鎖定位置,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用連接器1內。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且卡型單元101被鎖定。
當使用者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排出卡型單元101時,一開關(未示出)被啟動且鎖定解除機構的電源接通。這使收縮元件91通電,這將造成收縮元件91收縮。該收縮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施加力於鎖定元件22的可動銷22k。
鎖定元件22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卡型單元101的鎖 定被解除。更具體地,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與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的接合被解除,卡型單元101的鎖定被解除。之後使用者能夠手動把持卡型單元101且容易地從設備用連接器1中取出卡型單元101。
接下來為將卡型單元101插入設備用連接器1進行的操作的一說明。
首先,卡型單元101從設備用連接器1的後方插入基座11的設備收容部11c。因為收縮元件91不通電,所以鎖定元件22保持在鎖定位置。
當使用者推入卡型單元101時,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因為鎖定元件22在鎖定位置,所以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但是,因為使用者的手指施加的力大於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所以鎖定元件22(其第一鎖定凸部22c干涉卡型單元101的側緣101s)抵抗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沿設備收容部11c的相反方向位移。結果,在側緣101s干涉鎖定元件22的第一鎖定凸部22c的同時,卡型單元101朝向基座11的前端部11f移動。
當卡型單元101到達鎖定位置時,鎖定元件22由於鎖定用施力元件83的作用力而朝向設備收容部11c位移,第一鎖定凸部22c接合卡型單元101的凹部101c,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因為收縮元件91此時不通電,所以鎖定元件22能夠沿設備收容部11c的方向位移。結果,卡型單元101被鎖定元件22鎖定,且卡型單元101保持於設備 用連接器1內。
因為其他操作與第三實施例相同,所以已省略這些操作的進一步的說明。因為效果與第二和第三實施例相同,所以已省略這些效果的進一步的說明。
本新型不限於以上說明的實施例。基於本新型的精神,各種變形都是可能的,且這些變形不排除在本新型的範圍之外。
1‧‧‧設備用連接器
11‧‧‧基座
11a‧‧‧內壁部
11d‧‧‧側壁部
11f‧‧‧前端部
11g‧‧‧機構收容部
11r‧‧‧後端部
14‧‧‧鎖定安裝部
21a‧‧‧本體部
15a、15b、15c‧‧‧固定銷
16‧‧‧固定凸塊
18‧‧‧懸掛用凸起
21‧‧‧滑動元件
21b‧‧‧第一接合鉤部
21c‧‧‧第二接合鉤部
22‧‧‧鎖定元件
22b‧‧‧第二鎖定凸部
22k‧‧‧可動銷
82‧‧‧排出用施力元件
83‧‧‧鎖定用施力元件
91‧‧‧收縮元件
92‧‧‧張力施力元件
93‧‧‧補償滑動元件
94‧‧‧鬆弛補償部
95‧‧‧通電用端子
96‧‧‧螺釘
101‧‧‧卡型單元
101a‧‧‧頂表面
101r‧‧‧後端

Claims (13)

  1. 一種連接器,包括:一基座,用於收容一插入的設備;一設備鎖定機構,包括:一鎖定元件,用於將從該基座的後端部朝向該基座的前端部插入的該設備保持在一鎖定位置;以及一鎖定用施力元件,用於施加作用力於該鎖定元件;以及一鎖定解除機構,包括:一致動件,用於使該鎖定元件抵抗該鎖定用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位移並解除鎖定;該致動件通電操作,且該鎖定解除機構還包括:一鬆弛補償部,補償該致動件的鬆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鎖定元件包括:一設備保持部,當該設備在鎖定位置時接合該設備的一被保持部,當操作該致動件時,該鎖定元件位移成使該設備保持部與該設備的被保持部分離。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是線狀的且當通電時沿其整個長度收縮。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是線狀的且當通電時沿其整個長度收縮。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的一端經由 該鬆弛補償部固定於該基座,該致動件的另一端固定於該基座,而該致動件的兩端之間的部分接合該鎖定元件。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的一端經由該鬆弛補償部固定於該基座,該致動件的另一端固定於該基座,而該致動件的兩端之間的部分接合該鎖定元件。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在俯視時具有一曲折的形狀。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在俯視時具有一曲折的形狀。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在俯視時具有一楔形形狀。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致動件在俯視時具有一楔形形狀。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其中,該鬆弛補償部包括:一張力施力元件,用於施加張力於該致動件的一端。
  12.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一設備引導機構,包括一滑動元件,保持並滑動從該基座的後端部朝向該基座的前端部插入的該設備;以及一排出用施力元件,用於朝向該後端部施加作用力於 該滑動元件,當該滑動元件和該設備處在該鎖定位置時,該鎖定元件接合該滑動元件且將該滑動元件保持於鎖定位置,而當該致動件被操作時,該鎖定元件解除與該滑動元件的接合,且當該鎖定元件與該滑動元件的接合被解除時,該設備引導機構藉由該排出用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使該滑動元件從鎖定位置朝向該後端部移動。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連接器,還包含:一設備引導機構,包括一滑動元件,保持並滑動從該基座的後端部朝向該基座的前端部插入的該設備;以及一排出用施力元件,用於朝向該後端部施加作用力於該滑動元件,當該滑動元件和該設備處在該鎖定位置時,該鎖定元件接合該滑動元件且將該滑動元件保持於鎖定位置,而當該致動件被操作時,該鎖定元件解除與該滑動元件的接合,且當該鎖定元件與該滑動元件的接合被解除時,該設備引導機構藉由該排出用施力元件的作用力而使該滑動元件從鎖定位置朝向該後端部移動。
TW103212735U 2013-08-07 2014-07-17 連接器 TWM49840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4404A JP2015035272A (ja) 2013-08-07 2013-08-07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8402U true TWM498402U (zh) 2015-04-01

Family

ID=52543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735U TWM498402U (zh) 2013-08-07 2014-07-17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35272A (zh)
CN (1) CN204376001U (zh)
TW (1) TWM4984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978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733826B (zh) * 2016-10-17 2021-07-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連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59834B2 (en) * 2016-02-05 2018-01-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lack compensator
CN106159564B (zh) * 2016-07-18 2018-08-2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TWI628882B (zh) * 2016-07-25 2018-07-0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JP7093245B2 (ja) * 2018-07-04 2022-06-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トレイ
CN111756901A (zh) * 2020-07-29 2020-10-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自动弹出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9780A (zh) * 2016-07-08 2018-01-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I733826B (zh) * 2016-10-17 2021-07-2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卡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76001U (zh) 2015-06-03
JP2015035272A (ja)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8402U (zh) 連接器
TW495718B (en) Card connector
US9866249B1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TWI268015B (en) Card fitting mechanism having a plurality of card receiving portions and yet capable of being reduced in size
JP3464461B2 (ja) コンタクト端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9652697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6902407B2 (en) Contacting structure of a card connector
JP571431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6652299B2 (en) Card connector
JP2005166377A (ja) メモリ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65736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6663408B2 (en) Card connector
TWI239687B (en) Electronic card shared connector with moving range
US8277238B2 (en) Card connector
US7351079B2 (en) Card connector
US7794281B2 (en) Card connector
JP2006164749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2113984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2141911B1 (ko) Ic 카드 단말기
JP2011222314A (ja) カード装着装置、電子機器
JPWO2020170822A1 (ja) カード保持部材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セット
JP6128685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KR102141912B1 (ko) 카드 결제 단말기
JP3770267B2 (ja) メモリカードと電子機器のシステム
JP4889686B2 (ja) 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