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8091U -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 Google Patents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8091U
TWM498091U TW103222644U TW103222644U TWM498091U TW M498091 U TWM498091 U TW M498091U TW 103222644 U TW103222644 U TW 103222644U TW 103222644 U TW103222644 U TW 103222644U TW M498091 U TWM498091 U TW M4980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atchet
chamber
groove
cla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2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Zhan He
Original Assignee
Yu-Zhan H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Zhan He filed Critical Yu-Zhan He
Priority to TW103222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8091U/zh
Publication of TWM498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8091U/zh

Links

Description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本創作涉及工具的換向領域,尤指一種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已知的棘輪工具,如扳手與螺絲起子。如扳手有一中空的頭,頭內有一棘輪、二爪、二彈簧及一換向塊,換向塊與一設在頭外的撥鈕具備同步作動關係。以撥鈕驅使換向塊單邊運動,推動相應的爪離開棘輪,解除嚙合關係。另個爪咬住棘輪,保持單向空轉、反向施予扭矩的作用。
但是,爪嚙合棘輪,易對換向塊施予反向作用力,導致爪與棘輪發生跳齒現象。這是因為換向塊同時接觸二爪的緣故。
因此,如何改善棘輪工具的跳齒弊端,就成為本創作亟待解決的課題。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於:採用新的換向構造,有效的解決先前技術關於跳齒的弊端。
緣於上述目的之達成,本創作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包括:一基座,基座的中間部位形成一凹槽與二容室,這些容室位於凹槽兩旁,每個容室一邊與凹槽相通;一棘輪,其置入基座凹槽而可轉動,棘輪外表環列一排輪齒,並在棘輪端部形成一聯結部;二爪,每個爪置入基座的容室而可相對棘輪擺動,爪面對棘輪處有一凹曲部與至少一可嚙合輪齒的齒;二彈性體,每個彈性體置入基座的容室中,其一端抵住容室的壁面,另端頂著相應的爪,使爪朝向棘輪擺動為常態;一操作件,其覆蓋於基座而可轉動,操作件面對容室處有二撥桿,每根撥桿位於輪齒與凹曲部之間,因應操作件轉動而在一推開位置與一離開位置往復運動。
在推開位置時,爪被撥桿推離棘輪,解除輪齒與齒的嚙合關係。在離開位置時,爪失去撥桿的作用力,被彈性體推動且嚙合相應的輪齒,從而解決先前技術關於跳齒的弊端。
10‧‧‧換向裝置
12‧‧‧棘輪
14‧‧‧輪齒
16‧‧‧聯結部
18‧‧‧止滑結構
20‧‧‧爪
21‧‧‧落差部
22‧‧‧凹曲部
23‧‧‧肩部
24‧‧‧齒
26‧‧‧樞接部
30‧‧‧彈性體
40‧‧‧基座
41‧‧‧凹槽
42‧‧‧中央孔
43‧‧‧限制槽
44‧‧‧彈簧槽
45‧‧‧容室
46‧‧‧凹穴
47‧‧‧樞槽
50‧‧‧操作件
51‧‧‧穿孔
52‧‧‧凸塊
53‧‧‧撥桿
54‧‧‧球窩
55‧‧‧轉盤
56‧‧‧圓筒
57‧‧‧扣件
60‧‧‧球體
62‧‧‧壓縮彈簧
70‧‧‧螺絲起子
72‧‧‧握柄
74‧‧‧起子頭
76‧‧‧套接部
80‧‧‧扳手
82‧‧‧支持桿
84‧‧‧方柱
第1圖是換向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圖。
第2圖是第1圖換向裝置的分解圖。
第3圖是換向裝置的組合剖視圖。
第4圖是換向裝置另個角度的組合剖視圖。
第5、6圖是換向裝置的動作示意圖。
第7圖是換向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圖。
第8圖是換向裝置第三實施例的局部組合圖。
請參閱第1圖,闡明換向裝置10的簡易構造。所述的換向裝置10是圓的,其中央是一聯結部16,並在圓周面佈置一止滑結構18,如齒形紋路。在本實施例,所述的聯結部16是指六角孔。
從第2圖不難理解,該換向裝置10由一基座40、一棘輪12、二爪20、二彈性體30及一操作件50組成。圖中,基座40是圓的,其中間部位形成一凹槽41及一貫穿凹槽41底部的中央孔42。基座40在凹槽41周圍形成一限制槽43、一彈簧槽44及二容室45,這些容室45位於凹槽41兩旁,每個容室45一邊與凹槽41相通,另邊形成一凹穴46,並在容室45底部形成一樞槽47。
另外,一球體60與一壓縮彈簧62共同置入基座40的彈簧槽44,壓縮彈簧62提供球體60所需的作用力,推動球體60冒出彈簧槽44為常態。
棘輪12二端被所述的聯結部16貫穿,在棘輪12外表環列一排輪齒14,輪齒14超出棘輪12直徑。當棘輪12置入基座40的凹槽41,其一端通過中央孔42,輪齒14受阻於凹槽41底部,以致棘輪12在基座40可轉動,卻無掉落之虞。
每個爪20在端部側邊突出一樞接部26,樞接部26插入相應的樞槽47,使爪20置入基座40的容室45而可相對棘輪12擺動(請參閱第4圖)。每個爪20面對棘輪12處有一凹曲部22與多個 齒24,齒24與輪齒14具備嚙合關係。另外,爪20朝向凹穴46處視為背面,在爪20背面形成一落差部21及一肩部23,肩部23大致垂直於落差部21。
在本實施例,所述的彈性體30是指彎曲的簧片。彈性體30置入基座40的容室45中,其一端抵住凹穴46的壁面,另端接觸落差部21,進而頂著爪20提供所需的作用力,使爪20朝向棘輪12擺動為常態。所述的肩部23對簧片形成阻擋作用,避免彈性體30離開落差部21。某些實施例,彈性體30是壓縮彈簧。
在本實施例,所述的操作件50有一轉盤55,轉盤55大致呈環形設計,其中央是穿孔51,周邊延伸一圓筒56。當操作件50覆蓋基座40外部而可轉動,穿孔51對應中央孔42且分別位於聯結部16二端。所述的轉盤55面對容室45處有二撥桿53,每根撥桿53位於輪齒14與凹曲部22之間(請參閱第4圖),因應操作件50轉動而在一推開位置與一離開位置往復運動。
如第3圖所示,該轉盤55還有一凸塊52,凸塊52插入限制槽43,限制操作件50相對基座40轉動的幅度。另外,該轉盤55面對彈簧槽44處有三個球窩54,每個球窩54被冒出彈簧槽44的球體60卡掣形成定位作用。
其次,一扣件57卡住圓筒56內壁與基座40外壁阻止操作件50離開基座40,卻不妨礙操作件50相對基座40轉動。在本實施例,扣件57是指C形扣。
使用期間,操作件50依第5圖箭頭方向相對基座40旋 轉。此刻,圖右的撥桿53處於推開位置,進而推動爪20離開棘輪12,解除輪齒14與齒24的嚙合關係。同時,圖左的撥桿53來到離開位置且不接觸爪20,爪20失去撥桿53的作用力,反而被彈性體30推動,以齒24嚙合相應的輪齒14。因此,棘輪12順時鐘方向空轉,卻不得逆時鐘方向轉動,並透過聯結部16輸出扭矩至外界。
倘若操作件50反向旋轉,使圖右的撥桿53處於離開位置,圖左的撥桿53來到推開位置,會改變棘輪12通過聯結部16輸出扭矩的方向。
在第6圖中,凸塊52位於限制槽43中央。此刻,二撥桿53不接觸爪20,齒24嚙合相應的輪齒14,阻止棘輪12順、逆時鐘方向轉動,所以棘輪12與基座40同步作動,用以傳遞扭矩。
第7圖是第二實施例,不同前述實施例之處在於:首先,基座40是螺絲起子70的握柄72前端部位。
其次,聯結部16是桿體,取代原來的六角孔。聯結部16外露端形成一套接部76,可結合一起子頭74。
第8圖是第三實施例,不同前述實施例之處在於:首先,基座40是扳手80的一部份,充當一支持桿82的頭部使用。
其次,操作件50保留轉盤55,捨棄原來的圓筒,才能適用於支持桿82的頭部。
第三,棘輪12的端部突出一方柱84,取代原來的六角形聯結部,用以聯結所需的套筒或接桿。另外,棘輪12與方柱84連接處卡住扣件57,扣件57抵住扳手80且阻止棘輪12離開。
12‧‧‧棘輪
14‧‧‧輪齒
16‧‧‧聯結部
20‧‧‧爪
21‧‧‧落差部
22‧‧‧凹曲部
23‧‧‧肩部
24‧‧‧齒
30‧‧‧彈性體
40‧‧‧基座
41‧‧‧凹槽
43‧‧‧限制槽
44‧‧‧彈簧槽
45‧‧‧容室
46‧‧‧凹穴
50‧‧‧操作件
52‧‧‧凸塊
53‧‧‧撥桿
56‧‧‧圓筒

Claims (6)

  1. 一種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包括:一基座(40),基座(40)的中間部位形成一凹槽(41)與二容室(45),這些容室(45)位於凹槽(41)兩旁,每個容室(45)一邊與凹槽(41)相通;一棘輪(12),其置入基座(40)凹槽(41)而可轉動,棘輪(12)外表環列一排輪齒(14),並在棘輪(12)端部形成一聯結部(16);二爪(20),每個爪(20)置入基座(40)的容室(45)而可相對棘輪(12)擺動,爪(20)面對棘輪(12)處有一凹曲部(22)與至少一可嚙合輪齒(14)的齒(24);二彈性體(30),每個彈性體(30)置入基座(40)的容室(45)中,其一端抵住容室(45)的壁面,另端頂著相應的爪(20),使爪(20)朝向棘輪(12)擺動為常態;一操作件(50),其覆蓋於基座(40)而可轉動,操作件(50)面對容室(45)處有二撥桿(53),每根撥桿(53)位於輪齒(14)與凹曲部(22)之間,因應操作件(50)的轉動而在一推開位置與一離開位置往復運動;在推開位置時,爪(20)被撥桿(53)推離棘輪(12),解除輪齒(14)與齒(24)的嚙合關係;在離開位置時,爪(20)失去撥桿(53)的作用力,被彈性體(30)推動而嚙合相應的輪齒(1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其中,該基座(40)在凹槽(41)周圍形成一限制槽(43);該操作 件(50)還有一凸塊(52),凸塊(52)插入限制槽(43),限制操作件(50)相對基座(40)轉動的幅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其中,該基座(40)在凹槽(41)周圍形成一彈簧槽(44),用以容納一球體(60)與一壓縮彈簧(62);該操作件(50)面對彈簧槽(44)處有多個球窩(54),每個球窩(54)被球體(60)卡掣形成定位作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其中,該基座(40)還有二凹穴(46),每個凹穴(46)形成於容室(45)另邊;該彈性體(30)是簧片,簧片置入基座(40)相應的凹穴(46)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其中,該基座(40)還有二樞槽(47),每個樞槽(47)形成於相應的容室(45)底部,容納一凸出於爪(20)的樞接部(2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10),其中,該基座(40)是扳手或螺絲起子的局部。
TW103222644U 2014-12-22 2014-12-22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TWM498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644U TWM498091U (zh) 2014-12-22 2014-12-22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2644U TWM498091U (zh) 2014-12-22 2014-12-22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8091U true TWM498091U (zh) 2015-04-01

Family

ID=53439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2644U TWM498091U (zh) 2014-12-22 2014-12-22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80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6211B (zh) * 2016-03-31 2017-04-01 Shao-Wei Chen Ratchet screwdriver
TWI583505B (zh) * 2015-11-24 2017-05-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650208B (zh) * 2018-03-30 2019-02-11 李仁凱 棘輪裝置之控向機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3505B (zh) * 2015-11-24 2017-05-21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TWI576211B (zh) * 2016-03-31 2017-04-01 Shao-Wei Chen Ratchet screwdriver
TWI650208B (zh) * 2018-03-30 2019-02-11 李仁凱 棘輪裝置之控向機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8050B (zh) 包括固定環的棘輪工具
TWM498091U (zh)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US6349619B1 (en) Ratchet driving tool
TWI806384B (zh) 棘輪工具及其棘輪機構
TWI608907B (zh) 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TWM564506U (zh) Rotating tool structure
TW201622898A (zh) 棘輪工具之換向裝置
TWM598209U (zh) 棘輪起子的施力方向控制裝置
TWM566644U (zh) Orientation mechanism for ratchet wrench
TWI772746B (zh) 具有雙板簧的工具
KR20150107850A (ko) 양방향 렌치
TWM546884U (zh) 改良的棘輪扳手
TWM530774U (zh) 雙向棘輪快拆裝置
TWM505378U (zh) 扳手結構
TWM506679U (zh) 扳手結構
TWI382895B (zh) 棘輪手工具的換向結構
US8931374B2 (en) Socket wrench
TWI576211B (zh) Ratchet screwdriver
TWI362982B (en) Ratchet structure
JP2012183594A (ja) 電動工具で駆動するレンチ
TWI602659B (zh) 扳手
US9868190B2 (en) Ratchet wrench
TWM528833U (zh) 具快速釋放結構的棘輪扳手
CN212421095U (zh) 棘轮起子的施力方向控制装置
TW201628800A (zh) 管鉗嚙合驅動鎖固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