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6871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6871U
TWM496871U TW103218982U TW103218982U TWM496871U TW M496871 U TWM496871 U TW M496871U TW 103218982 U TW103218982 U TW 103218982U TW 103218982 U TW103218982 U TW 103218982U TW M496871 U TWM496871 U TW M49687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osed
pl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base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8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en-Chun Wang
Wang-Ku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Ind Inc filed Critical P Two Ind Inc
Priority to TW103218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6871U/zh
Publication of TWM496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6871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尤指一種可提升特性阻抗穩定性的電連接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今多媒體、高速頻寬的使用已日漸普及,多數電子裝置間傳輸的資料量持續增加,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傳輸大量電子資料,是現今資訊科技發展的趨勢。除了增加電子裝置間傳輸電子訊號的通路外,目前一般採取的對應措施是提高電子裝置間所傳遞的電子訊號頻率。連接器是一種位於不同電子裝置間的電子訊號溝通橋樑,隨著傳輸量要求的提升,連接器亦漸漸面臨高頻訊號傳遞的挑戰。
通用序列匯流排(簡稱USB)規格的連接器在日常生活使用中,可謂是最為廣泛應用的傳輸介面之一,由於USB介面的方便易用、尺寸小且成本合理,因此在各個不同工作場域都隨處可見USB的蹤跡。不論是家庭的核心娛樂裝置如電視、個人的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裝置或是辦公室的工作用電腦、印表機,乃至於汽車的多媒體通訊娛樂系統,時常都仰賴USB來進行資料傳輸的任務。
為了使USB能夠應用於更高速率的訊號傳輸,同時減少因USB插入方向或接線方向錯誤而發生無法傳輸之情況,全新的通用序列匯 流排Type C便應運而生。USB國際制定標準協會(USB-IF)於日前宣布了這項名為USB Type C介面的標準規範,由於傳輸資料量的同步大量增加,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相對應的電磁輻射,以致干擾其它電子元件的正常運作,有鑑於此,業界普遍都會以接地方式來降低電磁干擾(EMI)的產生。
如第一圖所示,為一種採用USB Type C標準規範設計的連接器結構1,其包括有膠芯11、外殼12、上排端子13、下排端子14及接地片15,其中接地片15係位於上排端子13與下排端子14之間,此連接器結構1主要係利用接地片15來防止上排端子13與下排端子14之間產生交互干擾,藉以保護並維持連接器結構1的高頻性能。上排端子13的上接腳131與下排端子14的下接腳141之間的相對位置及間距大小必需配合板端之佈局設計,由於受到板端之電路佈局(LAYOUT)設計的影響,上排端子13及下排端子14的後端與接地片15之間的後端間距L2通常會設計成明顯大於其前端與接地片15之間的前端間距L1,如此才能配合上排端子13的上接腳131與下排端子14的下接腳141之間的相對位置及間距大小。然而,此種設計容易使得連接器結構1前後端的特性阻抗產生變化而造成不穩定,導致影響到高頻訊號傳輸的效果,因此不能夠符合客戶訊號傳遞的要求。
習知連接器之上下排端子受到板端電路佈局設計的限制,使得上下排端子的後端與接地片之間的間距大於其前端與接地片之間的間距,因此上下排端子前後端與接地片之間的間距並不相同,導致連接器整體的特性阻抗產生變化而造成不穩定,如此容易產生高頻訊號傳輸效果不佳的問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有一絕緣本體、一金屬外殼、一遮蔽板及一導電端子組,其中絕緣本體具有一基部及自基部橫向延伸之一舌板,該舌板具有上下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金屬外殼包覆於絕緣本體外側,金屬外殼係圍繞舌板以形成一對接空間,該對接空間具有一橫向開口。遮蔽板設置於舌板且位於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遮蔽板設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延伸至基部。導電端子組設置於舌板上,其中導電端子組包括複數第一端子及複數第二端子,該些第一端子設置於第一表面上且延伸至基部,該些第二端子設置於第二表面上且延伸至基部,每個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係分別沿著遮蔽板及延伸部的兩側等距設置。
本創作所提供電連接器,其係利用在接地片的兩側等距設置上排端子與下排端子,使得接地片由頭至尾與上下排端子之間的間距維持於變化較小的一定距離範圍內,因此可以控制連接器整體的特性阻抗變化較小,使其在進行高頻訊號傳輸時能有穩定的特性阻抗表現,如此即可解決習知技術所容易產生的高頻訊號傳輸效果不佳的問題。
1‧‧‧連接器結構
11‧‧‧膠芯
12‧‧‧外殼
13‧‧‧上排端子
131‧‧‧上接腳
14‧‧‧下排端子
141‧‧‧下接腳
15‧‧‧接地片
2‧‧‧電連接器
3‧‧‧絕緣本體
31‧‧‧基部
311‧‧‧收容槽
32‧‧‧舌板
321‧‧‧第一表面
322‧‧‧第二表面
33‧‧‧固定塊
34‧‧‧保護塊
4‧‧‧金屬外殼
41‧‧‧對接空間
42‧‧‧橫向開口
43‧‧‧焊接部
5‧‧‧遮蔽板
51‧‧‧延伸部
52‧‧‧開口
6‧‧‧導電端子組
61‧‧‧第一端子
611‧‧‧第一接觸部
612‧‧‧第一連接部
613‧‧‧第一接腳
62‧‧‧第二端子
621‧‧‧第二接觸部
622‧‧‧第二連接部
623‧‧‧第二接腳
7‧‧‧輔助殼體
71‧‧‧焊接腳
81‧‧‧上金屬片
811‧‧‧彈片
82‧‧‧下金屬片
821‧‧‧接地部
L1‧‧‧前端間距
L2‧‧‧後端間距
P1‧‧‧間距
P2‧‧‧間距
R1‧‧‧間距
R2‧‧‧間距
第一圖係習知連接器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電連接器的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之電連接器的分解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二圖之電連接器的剖面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二圖之電連接器的遮蔽板與導電端子組的側面示意圖。
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2係包括有一絕緣本體3、一金屬外殼4、一遮蔽板5及一導電端子組6,此電連接器2係以焊接方式固定於電路板(未繪示)上。
絕緣本體3具有一基部31及自基部31橫向延伸之一舌板32,該舌板32具有上下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321與一第二表面32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容易方便於此電連接器2的組裝與製造,其係於絕緣本體3的基部31後側設有一收容槽311,導電端子組6係事先設置於一固定塊33上,之後再將此固定塊33組裝固定於基部31的收容槽311內,導電端子組6係可向前延伸至舌板32,如此以達到便於組裝與製造此電連接器2的目的。此外,還可組裝一保護塊34於收容槽311中,此保護塊34係用以遮蓋與保護固定塊33及導電端子組6。然不限於此,絕緣本體3的其他不同選擇的結構設計或是採用嵌入式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亦可應用於本創作中。
金屬外殼4包覆於絕緣本體3外側,其中金屬外殼4係圍繞舌板32以形成一大致呈環形的對接空間41,該對接空間41具有一橫向開口42,此橫向開口42係用以與對接連接器(未繪示)互相插接。在本實施例中,此金屬外殼4的兩側各設有一焊接部43,為了符合電路板上的佈局設計,還可另外組裝一輔助殼體7於金屬外殼4上,此輔助殼體7的兩側係各設有一焊接腳71,加上原先金屬外殼4的焊接部43,如此就可以符合電路板上的佈局設計。
為了符合USB標準的接地設計需求,因此電連接器2係增設有一上金屬片81以及一下金屬片82,此上金屬片81與下金屬片82係分別組 裝設置於絕緣本體3的基部31上側及下側並且呈上下相對設置,此上金屬片81與下金屬片82係被金屬外殼4所包覆,其中上金屬片81上設有彈片811可與金屬外殼4接觸形成接地導通,下金屬片82設有接地部821可與電路板上的接地佈局搭接形成接地導通。
遮蔽板5設置於舌板32且位於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之間,並且此遮蔽板5設有一延伸部51,該延伸部51係延伸至基部31。在本實施例中,此延伸部51係凸出於舌板32且組裝於固定塊33上,由於此遮蔽板5的結構中包括有一橫向板及連接於橫向板之一縱向板,該橫向板設置於舌板32之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之間,縱向板凸出於舌板32外且延伸至基部31,此延伸部51係為縱向板,縱向板與橫向板之間的夾角實質呈90度,且遮蔽板5與延伸部51係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因此遮蔽板5及其延伸部51的整體截面係大致呈L形結構。
導電端子組6設置於舌板32上,其中導電端子組6包括複數第一端子61及複數第二端子62,該些第一端子61設置於第一表面321上且延伸至基部31,該些第二端子62設置於第二表面322上且延伸至基部31,每個第一端子61與第二端子62係分別沿著遮蔽板5及其延伸部51的兩側等距設置,每個第一端子61具有一第一接觸部611、一第一接腳613及連接第一接觸部611與第一接腳613之一第一連接部612,每個第二端子62具有一第二接觸部621、一第二接腳623及連接第二接觸部621與第二接腳623之一第二連接部622。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觸部611設置於第一表面321上,第二接觸部621設置於第二表面322上,第一接腳613與第二接腳623係凸出於絕 緣本體3外,遮蔽板5設置於第一接觸部611與第二接觸部621之間,第一連接部612及第二連接部622沿著延伸部51的兩側延伸至基部31,第一接觸部611距離遮蔽件5的間距P1實質等於第一連接部612距離延伸部51的間距P2,第二接觸部621距離遮蔽件5的間距R1實質等於第二連接部622距離延伸部51的間距R2,而且第一接觸部611距離遮蔽件5的間距P1實質等於第二接觸部621距離遮蔽件5的間距R1。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係利用在遮蔽板5及其延伸部51的兩側等距設置第一端子61與第二端子62,使得遮蔽板5由頭至尾與第一端子61及第二端子62之間的間距維持於一變化較小的相對距離範圍內,因此可以控制電連接器2整體的特性阻抗變化較小,越小的特性阻抗變化對於高頻訊號傳輸越有利,故可提升特性阻抗表現的穩定性,如此即可解決習知技術所容易產生的高頻訊號傳輸效果不佳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遮蔽板5上設有複數個開口52,該些開口52係對應於上金屬片81與下金屬片82設置,如此可得到較佳的特性阻抗效果,以符合客戶訊號傳遞的要求。由於遮蔽板5及其延伸部51的整體截面係大致呈L形結構,所以第一端子61之第一接觸部611與第一連接部612以及第二端子62之第二接觸部621與第二連接部622係分別沿著遮蔽板5之橫向板及縱向板的兩側設置以呈L形,如此設計對於具有橫向開口42的電連接器2而言,係為最簡單且最經濟的設計方式。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導電端子組6中的第二端子62係先利用嵌入式成型(insert molding)設置於固定塊33上,遮蔽板5則是事先利用嵌入式成型設置於舌板32的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之間,待固定塊33組 裝固定於基部31的收容槽311後,再對遮蔽板5進行彎折加工以形成縱向板的結構,接著再將第一端子61組裝設置於固定塊33上。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製程只是一種為了達到便於組裝與製造此電連接器2的設計,然不限於此,其他不同方式的設計選擇亦可應用於本創作中,例如將本實施例之金屬一體成形的遮蔽板5與延伸部51分拆成兩個分開獨立的元件,此兩獨立元件可互相電性接觸並配置成類似於本實施例之結構設計,即是另一種可以達到便於組裝與製造此電連接器2的設計。
綜上所述,本新型之電連接器係利用在遮蔽板的兩側等距設置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使得遮蔽板由頭至尾與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間的間距維持於一變化較小的相對距離範圍內,因此可以控制電連接器整體的特性阻抗變化較小,能有穩定的特性阻抗表現,故可達到有利於高頻訊號傳輸的目的,如此即可解決習知技術所容易產生的高頻訊號傳輸效果不佳的問題。
5‧‧‧遮蔽板
51‧‧‧延伸部
61‧‧‧第一端子
611‧‧‧第一接觸部
612‧‧‧第一連接部
613‧‧‧第一接腳
62‧‧‧第二端子
621‧‧‧第二接觸部
622‧‧‧第二連接部
623‧‧‧第二接腳
P1‧‧‧間距
P2‧‧‧間距
R1‧‧‧間距
R2‧‧‧間距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其具有一基部及自該基部橫向延伸之一舌板,該舌板具有上下相對設置之一第一表面與一第二表面;一金屬外殼,包覆於該絕緣本體外側,該金屬外殼係圍繞該舌板以形成一對接空間,該對接空間具有一橫向開口;一遮蔽板,設置於該舌板且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該遮蔽板設有一延伸部,該延伸部延伸至該基部;及一導電端子組,設置於該舌板上,其中該導電端子組包括複數第一端子及複數第二端子,該些第一端子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上且延伸至該基部,該些第二端子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上且延伸至該基部,每個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係分別沿著該遮蔽板及該延伸部的兩側等距設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每個該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觸部及一第一連接部,每個該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觸部及一第二連接部,該第一接觸部及該第二接觸部分別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上,該第一連接部及該第二連接部沿著該延伸部的兩側延伸至該基部,該第一接觸部距離該遮蔽件的間距實質等於該第一連接部距離該延伸部的間距。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接觸部距離該遮蔽件的間距實質等於該第二連接部距離該延伸部的間距。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接觸部距離該遮蔽件的間距實質等於該第二接觸部距離該遮蔽件的間距。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遮蔽件包括一橫向板及連接於該橫向板之一縱向板,該橫向板設置於該舌板之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該縱向板凸出於該舌板外且延伸至該基部,該延伸部係為該縱向板,該縱向板與該橫向板之間的夾角實質呈90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之該第一接觸部與該第一連接部以及該第二端子之該第二接觸部與該第二連接部係分別沿著該遮蔽板之該橫向板及該縱向板的兩側設置以呈L形。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電連接器,更包括:一上金屬片,設置於該基部的上側;及一下金屬片,設置於該基部的下側。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連接器,更包括:一固定塊,設置於該基部上,其中該基部設有一收容槽,該固定塊組裝於該收容槽,該些第一端子與該些第二端子係設置於該固定塊上;及一保護塊,組裝於該收容槽,其中該保護塊係遮蓋該固定塊。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遮蔽板設有至少一開口,該開口係對應於該上金屬片與該下金屬片設置。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9中任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每個該第一端子具有一第一接腳,每個該第二端子具有一第二接腳,該第一接腳與該第二接腳係凸出於該絕緣本體外。
TW103218982U 2014-10-24 2014-10-24 電連接器 TWM496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982U TWM496871U (zh) 2014-10-24 2014-10-24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982U TWM496871U (zh) 2014-10-24 2014-10-24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6871U true TWM496871U (zh) 2015-03-01

Family

ID=53187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8982U TWM496871U (zh) 2014-10-24 2014-10-24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6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1264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lug
TWI593199B (zh) 電連接器
TWI581530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M484832U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連接器
US9059543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shell contacting a grounding pad of an internal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M505714U (zh) 具有接地導體的高頻連接器結構
TWI603542B (zh) Connector structure
TWM539726U (zh) 連接器組合結構
TWM552698U (zh) 電連接器
US2013033768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etect function
TWM501024U (zh) Usb插座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105098529B (zh) 插座电连接器
TWM521289U (zh) 電連接器之轉接裝置
TWM53916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614952B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
TWM462994U (zh) 插頭連接器
TWM505730U (zh) 連接器
TWM564837U (zh)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1784677B1 (ko) Emc 스프링을 포함하는 usb 커넥터
TWM541135U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525948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496871U (zh) 電連接器
TWI597900B (zh) Connector combination structure
TWM534921U (zh) 電子連接器
TWM496872U (zh) 連接器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