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6840U -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 Google Patents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6840U
TWM496840U TW103220543U TW103220543U TWM496840U TW M496840 U TWM496840 U TW M496840U TW 103220543 U TW103220543 U TW 103220543U TW 103220543 U TW103220543 U TW 103220543U TW M496840 U TWM496840 U TW M4968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edge
guide plate
flat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0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ng-Yu Tai
Hsin-Cheng Ho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220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6840U/zh
Publication of TWM496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6840U/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更具體而言,係關於一種可減少光能損耗的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按,目前發光鍵盤的組成,由上而下可能包含按鍵組、遮光板、導光板、光源與反光板。按鍵組上具有多個由透光材料製成的透光鍵帽。一般而言,光源係由多個發光元件組成,而作為發光鍵盤光源通常會選擇發光二極體(LED,Light-Emitting Diode)。導光板收集該複數個光源所發出的光線,然後藉由導光板的傳導和散射後向按鍵組發出光線。另外,遮光板係設於導光板的上方,且在對應各個透光鍵帽處設置透孔,導光板內部傳導的光線能夠經由各透孔射向所對應的透光鍵帽,而使透光鍵帽的識別符號能夠發光。
受限於表面貼焊技術(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機台貼焊精密度的限制,發光元件貼焊固著在電路板上的實際位置往往與原先設計預定的位置會有一定程度的偏移誤差,使得導光板的穿設孔需要預留足夠的穿設空間,使位置偏移的發光元件都能順利穿設進入。如此,導光板與各該發光元件間就會存在大小不一的間隙,因為該間隙的存在,各該發光元件的發光部分會傳導到非屬導光板的部位(例如、遮光板),而發生例如散射和被吸收的光能損耗 情況,使得導光板實際接收到各該發光元件的光線強度非如預期。甚至,由於該間隙的大小不一,導光板各方向傳導的光線強度也會不一致。
舉例而言,在鍵盤的中央分設有兩排分別朝鍵盤左右兩半部發光的光源的情況下。當朝向鍵盤左半部發光的光源和導光板的間隙較小,而朝向鍵盤右半部發光的光源和導光板的間隙較大,則就會發生鍵盤左半部的透光鍵帽明顯較鍵盤右半部透光鍵帽明亮;如此使得鍵盤左右兩半部透光鍵帽的光亮顯示效果明顯不一致,而影響使用者觀看所感受到發光鍵盤的美觀性。
是以,如何解決導光板與光源間存在間隙而造成光能損耗的問題,以提升發光鍵盤整體的發光效果,遂為現在業界亟欲挑戰克服的技術議題。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之缺點,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發光模組,設置在透光物下方,係包括光源、電路板以及導光板。光源具有發光面,可發出一光線。電路板預定有容許佈設區域,用於佈設光源的發光面,容許佈設區域具有第一邊界與第二邊界。導光板用於引導光線朝向透光物發出,導光板設置於該電路板與該透光物之間,並具有穿設孔與延伸部。穿設孔係用於穿設該光源,穿設孔具有一邊緣,所述邊緣係面對發光面且對齊容許佈設區域的第一邊界。延伸部自所述邊緣上的第一邊界朝向第二邊界側向延伸,而進入容許佈設區域,延伸部具備一平坦端面,平坦端面的寬度小於光源發光面的寬度,且平坦端面係面對光源發光面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
本創作還提供一種發光模組,設置在透光物下方,係包括電路板、光源以及導光板。光源設置於電路板上,光源具有表面平坦的發光面,用以發 出光線。導光板用於引導所接收的光線朝向透光物發出,設置於電路板與透光物之間,並具有穿設孔與延伸部,穿設孔具有相對的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延伸部係自第一邊緣朝向第二邊緣延伸,延伸部的尾端具有平坦端面。光源設置於穿設孔中,平坦端面寬度係小於發光面的寬度,第一邊緣與發光面間具有壁面間距。平坦端面係面對發光面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平坦端面與發光面間的距離小於壁面間距,使得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在空氣中行進到導光板的距離小於壁面間距。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發光模組的製造方法,係包括下列步驟:準備電路板,電路板預定有容許佈設區域,容許佈設區域具有第一邊界與第二邊界。準備光源,將光源的發光面佈設於容許佈設區域內。準備導光板,令導光板位於電路板上方,導光板設置穿設孔與延伸部,穿設孔係用於穿設光源,穿設孔面對發光面的邊緣係對齊容許佈設區域的第一邊界,延伸部係自第一邊界朝向第二邊界側向延伸,而進入容許佈設區域,且具備寬度小於光源發光面寬度的平坦端面。壓合電路板與導光板,令光源發光面的中間部位面對導光板的平坦端面。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的導光板具有可朝向光源的發光面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具備面對光源發光面的平坦端面,延伸部的平坦端面係接近或抵接光源發光面,用於接收光源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如此可減少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在空氣中行進到導光板的距離,而改善光源的光能損耗情況,使得導光板接收到光源的光線強度符合預期,俾使發光模組的發光效果整體提升。
1‧‧‧電路板
11‧‧‧容許佈設區域
111‧‧‧第一邊界
112‧‧‧第二邊界
2‧‧‧光源
21‧‧‧發光面
3‧‧‧導光板
3a‧‧‧第一邊側
3b‧‧‧第二邊側
31‧‧‧穿設孔
311‧‧‧第一邊緣
312‧‧‧第二邊緣
32‧‧‧延伸部
321‧‧‧平坦端面
4‧‧‧透光物
5‧‧‧反光板
6‧‧‧遮光板
圖1,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其中,光源係穿設於導光板中間部位的穿設孔。
圖2,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係顯示光源穿設進入導光板的狀態。
圖3,係圖2中符號A所指區域的放大圖,係放大顯示光源與導光板右群組穿設孔的位置關係。
圖4,係圖2中符號B所指區域的放大圖,係放大顯示光源與導光板左群組穿設孔的位置關係。
圖5,係圖4中符號C所指區域的放大圖,係放大顯示光源發光面與導光板延伸部的尺寸關係。
圖6,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二實施例的分解圖,其中,光源係穿設於導光板側邊部位的穿設孔。
圖7,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係顯示光源穿設進入導光板的狀態。
圖8,係圖7中符號D所指區域的放大圖,係放大顯示光源與導光板的位置關係。
圖9a至圖9d,係圖示本創作發光模組光源發光面佈設於第一位置時與導光板延伸部的尺寸與相對位置關係;於圖9c中,延伸部的平坦端面係與光源的發光面緊密接觸。
圖10a至圖10c,係圖示本創作發光模組光源發光面佈設於第二位置時與導光板延伸部的尺寸與相對位置關係;於圖10c中,延伸部的平坦端面並未與光源的發光面緊密接觸。
圖11,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三實施例的分解圖,其中,光源係穿設於導光板側邊部位的穿設孔。
圖12,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係顯示光源穿設進入導光板的狀態。
圖13,係圖12中符號E所指區域的放大圖,係放大顯示光源與導光板的位置關係。
圖14,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的製造流程圖。
以下內容將搭配圖式,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創作之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創作之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尤其是,於圖式中各個元件的比例關係及相對位置僅具示範性用途,並非代表本創作實施的實際狀況。
為解決現有發光鍵盤的光能損耗問題,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發光模組,可設置於發光鍵盤上的透光鍵帽(下稱透光物)下方,用以對透光物提供光線,使透光物呈現透光效果,而讓透光物的識別符號能夠發光。
請一併參閱圖1到圖13,係本創作發光模組的實施例示意圖。如圖1至圖5所示,本創作的發光模組主要包括有電路板1、多個光源2與導光板3。各該光源2係設置於電路板1上,且各光源2均具有表面平坦的發光面21,用以朝向導光板3發出光線。導光板3係設置於電路板1與透光物4之間,用於引導所接收的光 線朝向透光物4發出。導光板3設有多個穿設孔31,所述的穿設孔31係用於分別在與電路板1組裝時穿設容納各該光源2於其中。
受限於表面貼焊技術(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機台精確度的限制,光源2在貼焊固著在電路板1上實際的位置往往與原先預定的位置會有一定程度的偏移誤差。對此,如圖9a至圖10c所示,電路板1上預定有虛擬的容許佈設區域11,當穿設孔31的開孔範圍邊界被設計為對齊容許佈設區域11的邊界時,只要光源2的發光面21能佈設在容許佈設區域11內,則稍後將電路板1與導光板3加以組裝時,光源2都能夠順利穿設進入穿設孔31中,且光源2所發出的光線也能順利地進入導光板3中。
於本創作中,容許佈設區域11係被定義出第一邊界111與第二邊界112。穿設孔31係被定義出相對的第一邊緣311與第二邊緣312,其中,第一邊緣311係面對光源2的發光面21,且對齊容許佈設區域11的第一邊界111。另外,導光板3還具有延伸部32,延伸部32係自第一邊界111朝向第二邊界112側向延伸(也可以說,自第一邊緣311朝向第二邊緣312延伸),而進入容許佈設區域11。可選擇地,容許佈設區域11的第一邊界111與第二邊界112的距離係介於0.18mm至0.2mm之間。
如圖4至圖5所示,延伸部32的尾端具有平坦端面321,平坦端面321的寬度W1原則上小於光源2發光面21的寬度W2,且平坦端面321係面對並平行光源2發光面21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發光面21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延伸部32可為四邊形體,而平坦端面321係位於延伸部32的頂邊(圖5所示延伸部32的右邊側),且平行第一邊緣311,延伸部32的底邊(即圖5符號F所指虛線的所在位置)係連接第一邊緣311。較佳地,延伸部32可為梯形體,以符合光源2中央部位光線的 放射狀路徑,而提高光傳導效果,而平坦端面321係位於延伸部32的頂邊(即圖5所示延伸部32的右邊側),延伸部32的底邊(即圖5符號F所指虛線的所在位置)係連接第一邊緣311,延伸部32具有兩個斜邊322,各該斜邊322係分別由平坦端面321朝第一邊緣311外擴延伸,使延伸部32底邊(即圖5符號F所指虛線的所在位置)與第一邊緣311連接處的寬度W3大於平坦端面321的寬度W1,如此以構成梯形體的外形。
於圖1至圖5所示的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中,導光板3的中間部位設有多個穿設孔31,各該穿設孔31係可區分成右群組(圖2所示屬於右群組的穿設孔具有三個)與左群組(圖2所示屬於左群組的穿設孔具有三個)。一般而言,屬於左群組的穿設孔係位在屬於右群組的穿設孔的左方。
如圖2與圖3所示,於右群組的穿設孔31中,延伸部32係大致自穿設孔31右方的第一邊緣311朝向左方延伸,且位於穿設孔31中的光源2係大致朝向右方發光,以作為鍵盤右半部的背光(即朝向圖2中標示RR的箭頭所指方向發光)。
如圖2與圖4所示,於左群組的穿設孔31中,延伸部32係大致自穿設孔31左方的第一邊緣311朝向右方延伸,且位於穿設孔31中的光源2係大致朝向左方發光,以作為鍵盤左半部的背光(即朝向圖2中標示LR的箭頭所指方向發光)。
於圖6至圖8所示的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中,導光板3的側邊部位設有多個穿設孔31,如圖7所示,各該穿設孔31係設置於鄰近導光板3下緣的第一邊側3a,而設置於各該穿設孔31的光源2係大致朝向導光板3上緣的第二邊側3b發光(即朝向圖7中標示TR的箭頭所指方向發光),第一邊側3a與第二邊側3b係導光板3的相對兩側,各個穿設孔31延伸部32係大致自各個穿設孔31的第一邊緣311朝遠離第二邊側3b方向延伸(亦即,自第一邊緣311朝向該第一邊側3a延伸)。
針對本創作發光模組的製造,還請參閱圖14。如圖所示,本創作發光模組的製造方法,步驟說明如下:
於步驟S1中,準備預定有容許佈設區域的電路板。如圖9b與圖10b所示,步驟S1所準備的電路板1的容許佈設區域11被定義有第一邊界111與第二邊界112。
於步驟S2中,準備光源,令光源在電路板的貼焊位置在預定的貼焊位置範圍內,使光源的發光面能夠位於步驟S1所預定的容許佈設區域內。如圖9b所示,係第一光源2貼焊在電路板1的第一位置,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光源2發光面21與第一邊界111的距離標示為d2;如圖10b所示,係第二光源2貼焊在電路板1的第二位置,於第二位置時,第二光源2發光面21與第一邊界111的距離標示為d2'。據上可知,受限於表面貼焊技術機台的貼焊精密度,電路板上的各光源的貼焊位置有可能不會相同。
於步驟s3中,準備設置有穿設孔與延伸部的導光板,其中,穿設孔係用於穿設光源,而延伸部係延伸進入容許佈設區域且具備平坦端面。如圖9a與圖10a所示,步驟S3所準備的導光板3是位於電路板1的上方,導光板穿設孔31的第一邊緣311係面對光源2的發光面21,且第一邊緣311係預定對齊該容許佈設區域11的第一邊界111上。延伸部32係自第一邊緣311朝向第二邊界112側向延伸,而進入容許佈設區域11,且在延伸部32末端具備平坦端面321。雖然於圖9a中,係將延伸部32的延伸長度標示為d1,而於圖10a中,係將延伸部32的延伸長度標示為d1',但圖9a與圖10a所示延伸部32的延伸長度相同,故d1所標示的延伸長度係等於d1'所標示的延伸長度。
於步驟S4中,透過組裝治具壓合電路板與導光板,以使導光板延伸部的平坦端面面對光源發光面的中間部位。在理想狀態下,當電路板上的各個光源能精確地依據原先預定的位置貼焊,使貼焊後光源發光面與導光板的距離等於延伸部側向延伸的長度,因而在步驟S4中壓合電路板與導光板後,延伸部的平坦端面剛好抵接於光源的發光面,不會受到光源的壓迫而變形,使得光源發光面中間部位的主要發光能直接經由平坦端面進入導光板,如此以大幅減少光源所發出光線在進入導光板前的光能損耗。
受限於表面貼焊機台的貼焊精密度,同一個電路板上的各個光源在貼焊後發光面的位置往往會存在差異。如圖9a至圖9d所示,光源2發光面21係貼焊後係實際佈設於電路板的第一位置,與第一邊界111的距離長度d2小於延伸部32的延伸長度d1。由於第一邊緣311對齊於第一邊界111,因而也可以說,延伸部32側向的延伸長度d1大於第一邊緣311與光源2發光面21的壁面間距d2(換言之,未變形的延伸部32,其平坦端面321和第一邊緣311的間距d1大於上述壁面間距d2),因此在步驟S4中透過組裝治具壓合電路板1與導光板3時,延伸部32會受到組裝治具和光源2的壓迫而變形或縮短,以使平坦端面321抵接發光面21。但需注意,電路板1應具有合適的固著機制,能對光源2提供足夠的固著力,所提供的固著力應夠強而足以支持延伸部32受力變形,而維持發光面21與平坦端面321的抵接,確保光源2不會受力而自電路板1脫落。
如圖9d所示,電路板1與導光板3壓合後,光源2發光面21的中間部位面對抵接導光板3延伸部32的平坦端面321,如此,光源2發光面21和導光板3延伸部32的平坦端面321之間幾乎不存在間隙,使得光源2發光面21中間部位的主要發光能直接經由平坦端面321進入導光板3,而可大幅減少光源2所發出光線在進入導光板前的光能損耗。
較佳地,如圖4圖5所示,平坦端面321的寬度W1小於光源2發光面21的寬度W2,以減少延伸部32的變形阻力,使延伸部32能順利變形而讓平坦端面321抵接發光面21。更佳地,平坦端面321的寬度W1係實質等於或小於光源2發光面21寬度W2的一半。於本創作中,平坦端面321的寬度W1係大於1mm,藉以提高延伸部32的光傳導效果並避免端部裂開。
可選擇性地,若延伸部32的彈性係數較小(即變形阻力較小),則延伸部32不僅可自第一邊界111側向延伸至第二邊界112,甚至可自第一邊界111側向延伸超過第二邊界112,以更確保平坦端面321與發光面21抵接。因此延伸部32側向延伸的長度係與延伸部32的彈性係數成反比。
如圖10a及圖10c所示,光源2發光面21貼焊後係實際佈設於電路板的第二位置,且與第一邊界111的距離長度d2'大於延伸部32的延伸長度d1'。由於第一邊緣311即對齊於第一邊界111,因而也可以說,延伸部32側向的延伸長度d1'小於光源2發光面21與第一邊緣311的壁面間距d2'(換言之,未變形的延伸部32,其平坦端面321和第一邊緣311的間距d1'小於上述壁面間距d2'),因此在步驟S4中透過組裝治具壓合電路板1與導光板3時,延伸部32平坦端面321與光源2發光面21間仍隔開有一距離d3',如此延伸部32能在不受壓迫的情況下,使平坦端面321面對光源2發光面21。是以,導光板3可透過延伸部32平坦端面321就近接收光源2發光面21的發光,藉以減少光源2發光面21的發光在空氣中行進的距離,故仍可大幅減少光源2所發出光線在進入導光板前的光能損耗。
於圖11至圖13所示的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中,光源2係設置在導光板3的一邊側3a,穿設孔31的孔壁係在光源2的三個側邊周圍延伸而大致呈現"ㄇ"字 形狀。然,於其它實施例中,導光板甚至毋須設置穿設孔,只需自導光板的一邊緣朝光源的發光面突出延伸出延伸部,以接收光源發光面的光線即可。
綜上所述,本創作所提供的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與製造方法,主要是藉由導光板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係延伸而接近或抵接光源發光面,藉以減少光源發光面與導光板的間隙,以減少光源所發出的光線在空氣中行進階段的能量散失,而改善光源的光能損耗情況,使得導光板接收到光源的光線強度符合預期,俾提升發光模組整體的發光效果,而可用於發光鍵盤或其它發光產品。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創作之原理及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創作。任何熟習此項技術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創作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創作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電路板
2‧‧‧光源
3‧‧‧導光板
31‧‧‧穿設孔
4‧‧‧透光物
5‧‧‧反光板
6‧‧‧遮光板

Claims (19)

  1. 一種發光模組,設置在一透光物下方,係包括:一光源,具有一發光面,可發出一光線;一電路板,預定有一容許佈設區域,用於佈設該光源的發光面,該容許佈設區域具有一第一邊界與一第二邊界;以及一導光板,用於引導該光線朝向該透光物發出,設置於該電路板1與該透光物之間,並具有一穿設孔與一延伸部,該穿設孔係用於穿設該光源,該穿設孔具有一邊緣,該邊緣係面對該發光面且對齊該容許佈設區域的該第一邊界;其中,該延伸部自該邊緣上的第一邊界朝向該第二邊界側向延伸,而進入該容許佈設區域,該延伸部具備一平坦端面,該平坦端面的寬度小於該光源發光面的寬度,且該平坦端面係面對該光源發光面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該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
  2. 一種導光板,設置在一透光物與一電路板之間,用於引導所接收的光線朝向該透光物發出,該電路板佈設有一光源以及預定有一容許佈設區域,該容許佈設區域係用於佈設該光源的一發光面,該容許佈設區域具有一第一邊界與一第二邊界,係包括:一穿設孔,用於穿設該光源,該穿設孔面對該發光面的一邊緣係位於該容許佈設區域的第一邊界;以及一延伸部,自該第一邊界朝向該第二邊界側向延伸,而進入該容許佈設區域,且具備寬度小於該光源發光面寬度的一平坦端面,並使該平坦端面面對該光源發光面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該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延伸部端面的寬度係小於該光源發光面寬度的一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延伸部係自該第一邊界側向延伸至該第二邊界,或者自該第一邊界側向延伸超過該第二邊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延伸部側向延伸超過該第二邊界的程度係與該延伸部的彈性係數成反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導光板,其中,該第一邊界與該第二邊界的距離係介於0.18mm至0.2mm之間。
  7. 一種發光模組,設置在一透光物下方,係包括:一電路板;一光源,設置於該電路板上,該光源具有表面平坦的一發光面,用以發出一光線;一導光板,用於引導所接收的光線朝向該透光物發出,設置於該電路板與該透光物之間,並具有一第一邊緣與一延伸部,該延伸部係自該第一邊緣突出延伸,該延伸部的尾端具有一平坦端面;其中,該光源設置於鄰近該第一邊緣處,該平坦端面寬度係小於該發光面的寬度,該第一邊緣與該發光面間具有一壁面間距;該平坦端面係面對該發光面的中間部位,用於接收該發光面所發出的光線;該平坦端面與該發光面間的距離小於該壁面間距,使得該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在空氣中行進到該導光板的距離小於該壁面間距。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平坦端面係抵接該發光面的中間部位,以減少該發光面中間部位所發出的光線在空氣中行進。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平坦端面與該發光面具有一間距,且該平坦端面平行於該發光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平坦端面的中間部位係正對該發光面的中間部位。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延伸部係為四邊形體;該平坦端面係位於該延伸部的頂邊,且平行該第一邊緣,該延伸部的底邊係連接該第一邊緣。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延伸部可受力變形;當該延伸部未變形前,該平坦端面和該第一邊緣的間距大於該壁面間距;當該延伸部受力變形時,該平坦端面和該第一邊緣的間距等於該壁面間距,而使該平坦端面抵接該發光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電路板具有固著機制,以對該光源提供固著力,該固著力足以使該延伸部受力變形,而維持該發光面與該平坦端面的抵接。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導光板更具有穿設孔,該第一邊緣係位於該穿設孔的一孔壁,該穿設孔還具有與該第一邊緣相對的一第二邊緣,該延伸部係自該第一邊緣朝向該第二邊緣延伸,該光源設置於該穿設孔中。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光源具有多個,對應於各該光源,該導光板的穿設孔亦具有多個,該導光板的各該穿設孔係可區分成一左群組與一右群組,屬於該左群組的穿設孔係均位在屬於該右群組的穿設孔的左方; 於該左群組的穿設孔中,延伸部係大致自左方朝向右方延伸,光源係大致朝向左方發光;於該右群組的穿設孔中,延伸部係大致自右方朝向左方延伸,光源係大致朝向右方發光。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光源具有多個,對應於各該光源;該導光板具有多個延伸部,以及具有位於相對兩側的一第一邊側與一第二邊側,各該延伸部設置於鄰近該第一邊側處,各該光源係大致朝向該第二邊側發光,各該延伸部係大致朝遠離該第二邊側方向延伸。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延伸部係為梯形體;該平坦端面係位於該延伸部的頂邊,且平行該第一邊緣,該延伸部的底邊係連接第一邊緣,該延伸部具有兩個斜邊,各該斜邊係分別由該平坦端面朝該第一邊緣外擴延伸,使該延伸部底邊寬度大於該平坦端面的寬度。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平坦端面的寬度係實質等於該發光面寬度的一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發光模組,其中,該平坦端面的寬度係大於1mm。
TW103220543U 2014-11-19 2014-11-19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TWM496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0543U TWM496840U (zh) 2014-11-19 2014-11-19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20543U TWM496840U (zh) 2014-11-19 2014-11-19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6840U true TWM496840U (zh) 2015-03-01

Family

ID=53187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0543U TWM496840U (zh) 2014-11-19 2014-11-19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68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341B (zh) * 2014-11-19 2017-01-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與製造方法
TWI607471B (zh) * 2015-08-21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67341B (zh) * 2014-11-19 2017-01-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與製造方法
US9664837B2 (en) 2014-11-19 2017-05-30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ssion module and light gui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07471B (zh) * 2015-08-21 2017-12-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
US9983346B2 (en) 2015-08-21 2018-05-29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 guide plate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67341B (zh)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與製造方法
US8267565B2 (en)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ED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generating uniform stripped light source
US9542017B2 (en) Illumination display switching device
JP2013182698A (ja) Led照明器具
CN205230897U (zh) 背光模组及发光键盘
US2016035726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ghting keyboard using the same
TWI592707B (zh) 背光模組
WO2016112843A1 (zh) 发光键盘开关
CN103423638B (zh) 照明装置
TWM496840U (zh) 發光模組及其導光板
JP5337219B2 (ja) 字光式ナンバープレート用照明装置
TW201816819A (zh) 發光鍵盤
US860262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light-guiding structure thereof
JP6925373B2 (ja) 操作部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160146425A1 (en) Optical member with in-situ-formed gask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09117330A (ja) 省エネルギー型発光モジュール
WO2016074293A1 (zh) 背光源和其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TW201703089A (zh) 發光模組及發光鍵盤
TWM570524U (zh) LED backlight and illuminated keyboard
CN204313024U (zh) 发光模块及其导光板
TWI576638B (zh) 光源組件及背光模組
TWI490731B (zh) 鍵盤裝置
JP3180211U (ja) 発光キーボード装置
TW201318016A (zh) 鍵盤裝置
JP2010251108A (ja) Ledアンド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