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5566U - 觸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5566U
TWM495566U TW103214803U TW103214803U TWM495566U TW M495566 U TWM495566 U TW M495566U TW 103214803 U TW103214803 U TW 103214803U TW 103214803 U TW103214803 U TW 103214803U TW M495566 U TWM495566 U TW M49556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touch panel
disposed
substrate
exten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4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Wei Lien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filed Critical Hannstouch Solution Inc
Priority to TW103214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5566U/zh
Priority to US14/534,171 priority patent/US9477363B2/en
Publication of TWM495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556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6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2217/9607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apacitive touch and proximity switches
    • H03K2217/960775Emitter-receiver or "fringe" type detection, i.e. one or more field emitting electrodes and corresponding one or more receiving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延伸至裝置側邊部分的觸控面板。
觸控面板(Touch Panel)已隨著時代演進而成為許多通訊家電及資訊產品的輸入裝置。觸控面板疊置於顯示模組上,藉以提供使用者與顯示畫面直接互動。為了傳遞使用者操作觸控面板所產生的訊號,觸控面板中將設置多個感應電極,以經由訊號導線來傳送訊號至控制電路。另一方面,行動裝置通常是將觸控面板設置於裝置的正面,並在行動裝置的側邊設置實體按鍵以讓使用者能夠藉由實體按鍵來使用部分功能。
目前而言,觸控面板大部分採用銦錫氧化(indium tin oxide;ITO)薄膜來製作感應電極,因為ITO薄膜具備透明且高導電的優點。然而,銦的價格昂貴而ITO薄膜具備易脆的性質,因而難以利用ITO薄膜所製作的觸控面板設置於具有較大弧度或彎折較大的玻璃基板上。藉此,雖然有許多廠商希望將觸控面板延伸到行動裝置側邊以取代現行行動設備的實體按鍵,但仍有許 多技術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本創作提供一種觸控面板,此觸控面板具有可隨著基板的撓曲或延伸部分而配置有較易撓曲感測墊結構,讓基板的撓曲或延伸部分也同樣具備觸控功能。藉此,採用此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便可在其機構側邊利用基板的撓曲部分進行觸控感應,從而取代實體按鍵的功能。
另一方面,本創作提供一種觸控面板,此觸控面板的具有可隨著觸控基板的延伸部分而配置的延伸感測墊結構,並且此延伸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將可低於本體感測墊結構。藉此,採用此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可在其機構側邊進行觸控感應的同時亦能夠節省成本。
本創作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多個第一感測墊、多個第二感測墊以及延伸感測墊。基板具備本體部分與延伸部分。每個第一感測墊分別沿第一方向以並排配置於所述基板的本體部分。每個第二感測墊分別沿第二方向以並排配置於所述基板的本體部分。所述第一方向與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感測墊的材料不同與所述第二感測墊的材料。延伸感測墊配置於所述基板的延伸部分,且所述延伸感測墊連接至所述第一感測墊的其中之一。
再者,本創作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雙層感 測墊結構以及單層感測墊結構。基板具備本體部分與延伸部分。雙層感測墊結構設置於所述基板的本體部分。所述雙層感測墊結構包括多個第一感測墊以及多個一第二感測墊,這些第一感測墊的材料不同與這些第二感測墊的材料。層感測墊結構設置於所述基板的延伸部分,其中所述單層感測墊結構連接至所述雙層感測墊結構的第一感測墊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本創作提出一種觸控面板,其包括基板、本體感測墊結構以及延伸感測墊結構。基板具備本體部分與延伸部分。本體感測墊結構設置於所述基板的所述本體部分。延伸感測墊結構設置於所述基板的延伸部分。所述本體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大於所述延伸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
基於上述,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面板在基板的延伸部分配置從本體感測墊結構所延伸出較易撓曲之單層感測墊結構,此單層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可以低於雙層感測墊結構。換句話說,本創作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從本體感測墊結構處以單層感測墊結構的形式延伸出感測電極,並將此單層感測墊結構配置在基板的延伸部分。藉此,採用此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便可在其機構側邊提供觸控功能,從而取代實體按鍵的作用。
為讓本創作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900‧‧‧觸控面板
110‧‧‧基板
111‧‧‧第一薄膜
120‧‧‧第一感測墊
130‧‧‧第二感測墊
131‧‧‧第二薄膜
140‧‧‧延伸感測墊
142‧‧‧第一電極軸
143‧‧‧第一直桿部分
144‧‧‧第一橫桿部分
146‧‧‧第二電極塊
147‧‧‧第二直桿部分
148‧‧‧第二橫桿部分
150、151‧‧‧信號線
210‧‧‧基板的本體部分
220‧‧‧基板的延伸部分
230‧‧‧延伸部分與本體部分相接的交界線
240、260‧‧‧層
250‧‧‧第一絕緣層
251‧‧‧光學膠
270‧‧‧第二絕緣層
280‧‧‧顯示模組
410‧‧‧防護層
910、920‧‧‧感測墊結構
940‧‧‧金屬格薄膜
S310~S340‧‧‧步驟
D1、D2‧‧‧方向
圖1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
圖4至圖9分別是依照本創作多種實施例之觸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創作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圖11及圖12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另一種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圖1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面板100的示意圖,其中圖1省略繪示觸控面板的基板110。圖2是依照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與圖2,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0包括基板110、多個第一感測墊120、多個第二感測墊130以及延伸感測墊140。所述多個第一感測墊120與所述多個延伸感測墊140共同形成第一感測圖案層240,而所述多個第二感測墊130形成第二感測圖案層260。本實施例中的基板110具備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呈現一平面,而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則未位於本體部分210的平面以及此平面所延伸的平面區域上,亦即,本體部分210與 延伸部分220並沒有位在相同水平面上,互不平行。其中,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10可以特定曲率往本體部分210的兩側彎曲延伸;或是,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跟本體部分230呈現直角形狀或呈任何角度形狀;或是,延伸部分220可以是其他形狀。採用此種基板110便是希望觸控面板的基板能夠具有延伸到電子裝置的側邊部分,藉以使電子裝置的側邊部分也同樣具備觸控功能。
多個第一感測墊120分別沿第一方向D1(如,X軸方向)以並排配置於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多個第二感測墊130分別沿第二方向D2(如,Y軸方向)以並排配置於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相交。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係為垂直相交,但應用本實施例者應可知曉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也可以其他不同的角度相交。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感測墊130作為基板110之本體部分210的感應電極以分別連接至控制觸控操作的觸控電路。第一感測墊120的材料可以使用較易撓曲的導電材質,例如是金屬、奈米銀、石墨烯…等材質。由於金屬為不透光材料,是故當採用金屬材料來實現第一感測墊120時,第一感測墊120的結構可以如圖1所示設計為一金屬網格(metal mesh)結構,以增加透光率。第二感測墊130的材料則可以是較不易撓曲但具備高度透光度以及高導電性的導電材質,例如是ITO薄膜。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感測墊130兩者的材料並不相同,這樣可以避免第一感測墊120由於使用較難彎折且易碎的ITO薄膜,而使第一感測墊120 與延伸感測墊140之連接處容易斷裂,降低製程良率。若僅使用較易撓曲的金屬網格結構來實現第一感測墊120及第二感測墊130的話,則有可能會因為第一感測墊120及第二感測墊130在本體部分210的金屬網格結構而發生格紋線干涉導致產生莫瑞效應(moire effect)影響使用者的視覺感受。換句話說,為了避免單純使用ITO薄膜而降低良率且增加成本、也避免發生莫瑞效應(moire effect),本實施例的觸控面板在基板的本體部分使用兩種不同材料以分別形成第一感測墊以及第二感測墊。從另一角度來看,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感測墊130也可以稱為是雙層感測墊結構。
本實施例在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設置單層感測墊結構的延伸感應電極,藉以讓延伸部分220也可以具備觸控功能。換句話說,由於第一感測墊120的材料使用較易撓曲的導電材質,因此本創作實施例便將第一感測墊120延伸出延伸感測墊140,使得觸控電路能夠感測到使用者於本體部分210和延伸部分220的觸控動作。另一方面,由於電子裝置的側邊部分可以不需要過於靈敏的感應,且延伸感測墊140主要是用來取代實體按鍵的功能,因此延伸感測墊140的感應圖案密度可以低於與由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感測墊130所組成的本體感測墊結構(也稱為,雙層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感測墊130組合而成的感應圖案密度大於延伸感測墊140的感應圖案密度。換句話說,延伸感測墊140的感應精確度可以低於本體感測墊結 構的感應精確度,藉以節省成本。
於本實施例中,圖1的延伸感測墊140具備梳狀圖案或其他可以實現的相應感應圖案,應用本實施例者應可藉由其他感測墊圖案來實現延伸感測墊140。於本實施例中,延伸感測墊140的梳狀圖案由第一電極軸142以及多個第二電極塊146所構成。第一電極軸142包括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而形成的多個第一橫桿部分144以及沿著第二方向D2延伸而形成的第一直桿部分143,且各第一橫桿部分144是從第一直桿部分143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所形成。每個第二電極塊146則包含有沿第二方向D2成型的第二直桿部分147以及沿第一方向D1成型的多個第二橫桿部分148,且各第二橫桿部分148是從第二直桿部分147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所形成。於本實施例的圖1中,每一列第一感測墊120皆對應延伸感測墊140中一個梳狀圖案的第二電極塊146,並且每一列第一感測墊120與第二電極塊146的第二直桿部分147相連結。另一方面,圖11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另一種觸控面板100的示意圖,圖11中亦可僅有數列第一感測墊120有對應到梳狀圖案的第二電極塊146並與之相連結,藉以讓觸控電路得知延伸感測墊140的觸控信號即可。換句話說,單邊第二電極塊146的總個數可小於第一感測墊120的總列數。
再者,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墊120與延伸感測墊140彼此亦可僅相互對應而並沒有相互電性連接,可如圖12所示,圖12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另一種觸控面板的示意圖。 在圖12中,第一感測墊120和延伸感測墊140可分別藉由信號線150與信號線151與外部控制器電性連接,使外部控制器可透過信號線150、151所接收的觸控信號而進行相應操作。
圖1所述的觸控面板100可以有多種製造方法及手段來實現,以下分別舉出多種實施例以佐證本創作實施例的精神,應用本實施例者亦可適度地依照這些實施例來延伸及應用。圖3是依照本創作多個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的製造方法的流程圖。圖2、圖4至圖9分別是依照本創作多種實施例之觸控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圖2、圖4至圖9是用以說明觸控面板100中各層模組的貼合順序及作法,應用本實施例者可依照上述實施例適度進行延伸。
請參考圖2及圖3,於步驟S310中,提供具有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基板110的相應實施例已於上述描述中揭示,在此不再贅述。於步驟S320中,在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上形成多個第一感測墊120、第一絕緣層250以及多個第二感測墊130,且在基板110的延伸部分220上形成延伸感測墊140。於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感測墊120與延伸感測墊140的材料相同,因此步驟S320將會同時在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同時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
藉此,步驟S320便可以有多種實現方式。一種方式為先在基板110上同時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 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之後,再配置第一絕緣層250於其上,然後再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如圖2、圖4所示)。另一種方式則為先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之後,再配置第一絕緣層250,並且在第一絕緣層250配置好之後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於其上(如圖5、圖6所示)。再一種方式則是在可撓曲且為平面形狀的第一薄膜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並在另一第二薄膜上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然後,藉由加熱或是物理彎折等方式將上述的第一薄膜進行彎曲以形成具有本體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接著,將第二薄膜與此基板110進行貼合。在後續描述中將以不同實施例來說明步驟S320的多樣化實現方式。
於步驟S330中,當基板上已配置好第一感測圖案層240、第一絕緣層250以及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之後,再形成第二絕緣層270。形成第二絕緣層270之後,於步驟S340中,於第二絕緣層上配置顯示模組280。於本實施例中,顯示模組280可以是液晶顯示模組、發光半導體、有機發光半導體模組…等相應顯示技術的顯示設備。於本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250及第二絕緣層270可以是聚乙醯胺薄膜(polyimide film)、光學透明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等絕緣材質。
步驟S320的多樣化實現方式可分別由圖2、圖4至圖9 組成的多種實施例來分別說明。請參照圖2,在提供具備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之後,可利用第一材料薄膜(例如,金屬網格薄膜)於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上形成多個第一感測墊120與多個延伸感測墊140,以形成第一感測圖案層240。可以利用電鍍、網印、噴墨列印或其他方式將此金屬網格薄膜配置於基板110上。接著,於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所在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上形成第一絕緣層250。利用第二材料薄膜(例如,ITO薄膜)以於第一絕緣層250上形成多個第二感測墊,以成為第二感測圖案層260。可用黃光蝕刻等方法將ITO薄膜的感應圖案形成於第一絕緣層250上。
請參照圖4,相較於圖2來說,圖4的觸控面板在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上有設置一防護層410,並在防護層410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防護層410具有保護及強化整體機構強度的效果。於本實施例中,防護層410可以是玻璃層、透明的塑膠層或其他材料所形成的絕緣透明層。
請參照圖5,圖5的觸控面板先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之後,再利用沉積或是塗佈的方式以在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上配置第一絕緣層250。並且在第一絕緣層250配置好之後,利用利用電鍍、網印、噴墨或其他方式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於其上。然後,在基板110的本體部分210上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處分別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 請參照圖6,相較於圖5來說,圖6的觸控面板在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上有設置一防護層410,並在防護層410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防護層410具有保護及強化整體機構強度的效果。
請參照圖7,圖7的實施例是先在可撓曲的第一薄膜111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並在不同於第一薄膜的第二薄膜131上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其中,可利用例如roll to roll製程形成第一感測圖案層240和第二感測圖案層260於第一薄膜111和第二薄膜131上。第一薄膜111可為塑膠或其他可撓曲材質的絕緣薄膜層。然後,藉由加熱或是物理撓曲等方式將上述的第一薄膜111進行彎曲以使其能夠貼合於具有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第一感測圖案層240的設置。之後,將第二薄膜131與第一薄膜111以光學膠251進行貼合,其中第二薄膜131與光學膠251共同成為第一絕緣層250,並在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之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顯示模組280之間各層的設置。
請參照圖8,圖8的實施例是先在可撓曲的第一薄膜111上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在基板110上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其中,第二感測圖案層260可利用黃光微影蝕刻製程形成 在基板110上,接著在在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上設置第一絕緣層250。然後,藉由加熱或是物理彎折等方式將上述的第一薄膜111進行彎曲以使其能夠貼合基板110以及第一絕緣層25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第一感測圖案層240的設置。之後,在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之間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
請參照圖9,圖9的實施例是先在可撓曲的第一薄膜111上以黃光蝕刻方式形成具有多個第二感測墊130的第二感測圖案層260,並在第二薄膜131上以網印或黃光等方法形成具有第一感測墊120及延伸感測墊140的第一感測圖案層240。然後,藉由加熱或是物理彎折等方式將上述的第一薄膜111進行彎曲以使其能夠貼合於具有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第二感測圖案層260的設置。之後,將具有第二感測圖案層260的第二薄膜131與第一薄膜111以貼合所光學膠251進行貼合,其中第二薄膜131與光學膠251共同成為第一絕緣層250,藉以完成基板110至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之間各層的設置。然後,在第一感測圖案層240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以完成圖9的觸控面板。
在此以圖10來提出另一種符合本創作實施例精神的觸控面板,藉以表明本發創作實施例的感測墊結構可以採用另一種感應圖案,並且圖10所繪示的感應圖案可以輕易地被調整以控制感測墊的靈敏度。圖10是依照本創作實施例之一種觸控面板900的示意圖。觸控面板900分別在基板的本體部分210及延伸部分220 形成金屬網格狀(metal mesh)的感測墊結構910、920。需特別說明的是,其中該本體感測墊結構的感測墊總數遠大於該延伸感測墊結構的感測墊總數,且本體部分210之感測墊結構910的感應圖案密度可以大於延伸部分220之感測墊結構920的感應圖案密度,再者,本體部分210之感測墊結構910之單元形狀或大小也可不同於延伸部分220之感測墊結構920之單元。例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中係減少延伸部分220之感測墊結構910的個數以降低其感應圖案密度,且其感測墊結構910之單元大小亦不同於感測墊結構920之單元。本實施例可以藉由網印方式先將用以形成感測墊結構910、920的金屬網格感應層940配置於第一薄膜111上,再以加熱或是物理彎折等方式將第一薄膜111進行彎曲,並使第一薄膜111能夠貼合具有本體部分210以及延伸部分220的基板110上,藉以完成基板110、第一薄膜111以及金屬網格感應層940的配置。然後,再於金屬網格薄膜940上依序設置第二絕緣層270以及顯示模組280。要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無論是本體部分210或延伸部分220其金屬網格感應層940皆為單層感測墊結構,故無需再本體部分210配置另一第二感應層。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述的觸控面板在具彎曲結構的基板上設置至少一層較易撓曲的感測墊結構,此較易撓曲的感測結構較佳係由金屬材質所形成,其中,此層感測墊結構於基板的彎曲延伸部份係為一單層感測墊結構。藉此,採用此觸控面板的電子裝置便可在其機構側邊提供觸控功能,從而取代實體按鍵 的作用。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創作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觸控面板
120‧‧‧第一感測墊
130‧‧‧第二感測墊
140‧‧‧延伸感測墊
142‧‧‧第一電極軸
143‧‧‧第一直桿部分
144‧‧‧第一橫桿部分
146‧‧‧第二電極塊
147‧‧‧第二直桿部分
148‧‧‧第二橫桿部分
210‧‧‧基板的本體部分
220‧‧‧基板的延伸部分
D1、D2‧‧‧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備一本體部分與一延伸部分;多個第一感測墊,分別沿一第一方向以並排配置於該基板的該本體部分;多個第二感測墊,分別沿一第二方向以並排配置於該基板的該本體部分,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第二方向相交,且該些第一感測墊的材料不同於該些第二感測墊的材料;以及一延伸感測墊,配置於該基板的該延伸部分,該延伸感測墊與該些第一感測墊係由相同材料所形成,該延伸感測墊與該些第一感測墊位於同一層,其中該基板的該本體部分位在一平面上,且該延伸部分不位於該平面及該平面的一延伸平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延伸部分從該延伸部分與該本體部分相接的一交界處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彎曲形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延伸感測墊包括一第一電極軸和多個第一電極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延伸感測墊具備梳狀圖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每一該第一電極塊電性對應一該第一感測墊,並與之電性連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電 極塊總數小於該些第一感測墊之總列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延伸感測墊為一單層感測墊結構,而該多個第一感測墊與該多個第二感測墊共同組成一雙層感測墊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感測墊和該延伸感測墊彼此電性絕緣,且分別藉由多條第一信號線和多條第二信號線與一控制器電性連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感測墊以及該延伸感測墊的材料是金屬、奈米銀及石墨烯其中之一。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感測墊以及該延伸感測墊的材料為非透光導電材質,且該些第一感測墊以及該延伸感測墊具有網格結構,而該些第二感測墊的材料為一透光導電材質。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二感測墊的材料是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些第一感測墊與該些第二感測墊組合而成的感應圖案密度大於該延伸感測墊的感應圖案密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的結構依序為:一第一感測圖案層,配置於該基板,該第一感測圖案層包括位於該本體部分的該第一感測墊以及位於該延伸部分的該延伸感 測墊;一第一絕緣層,配置於該第一感測圖案層上;一第二感測圖案層,配置於位於該第一絕緣層上,該第二感測圖案層具備該第二感測墊;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位於該第二感測圖案層上;以及一顯示模組,配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的結構依序為:一第二感測圖案層包含該第二感測墊,配置於該基板的該主體部分;一第一絕緣層,配置於該第二感測圖案層以及該基板的該延伸部分上;一第一感測圖案層包含該第一感測墊與該延伸感測墊,配置該第一絕緣層以及該延伸部分上;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位於該第一感測圖案層上;以及一顯示模組,配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的結構依序為: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一感測圖案層,配置於該基板,其中該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該第一感測墊及該延伸感測墊的該第一感測圖案層;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二感測圖案層,配置於具有該第一感測圖 案層的該第一薄膜上,其中該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該第二感測墊的該第二感測圖案層;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位於該本體部分的該第二薄膜上;以及一顯示模組,配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面板的結構依序為:一第一薄膜及一第二感測圖案層,配置於該基板,其中該第一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該第二感測墊的該第二感測圖案層;一第二薄膜及一第一感測圖案層,配置於具有該第二感測圖案層的該第一薄膜上,其中該第二薄膜上已形成具有該第一感測墊及該延伸感測墊的該第一感測圖案層;一第二絕緣層,配置於位於該本體部分的該第二薄膜上;以及一顯示模組,配置於該第二絕緣層上。
  17. 一種觸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備一本體部分與一延伸部分;一本體感測墊結構,設置於該基板的該本體部分;以及一延伸感測墊結構,設置於該基板的該延伸部分,其中該本體感測墊結構的感測墊總數大於該延伸感測墊結構的感測墊總數,且該本體部分位在一平面上,且該延伸部分不位於該平面及該平面的一延伸平面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本體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大於該延伸感測墊結構的感應圖案密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本體感測墊結構與該延伸感測墊結構皆為單層感測墊結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觸控面板,其中該延伸部分從該延伸部分與該本體部分相接的一交界處依照一曲率形成一彎曲形狀。
TW103214803U 2014-08-19 2014-08-19 觸控面板 TWM495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4803U TWM495566U (zh) 2014-08-19 2014-08-19 觸控面板
US14/534,171 US9477363B2 (en) 2014-08-19 2014-11-06 Touch pan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4803U TWM495566U (zh) 2014-08-19 2014-08-19 觸控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566U true TWM495566U (zh) 2015-02-11

Family

ID=5301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4803U TWM495566U (zh) 2014-08-19 2014-08-19 觸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477363B2 (zh)
TW (1) TWM49556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776B (zh) * 2016-05-12 2018-05-21 Alps Electric Co Ltd Input device
CN10924052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TWI662450B (zh) * 2018-02-08 2019-06-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8810B1 (ko) * 2014-09-22 2015-10-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터치와 문지름 인식을 위한 음파 기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US10409426B2 (en) * 2015-04-14 2019-09-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otion based capacitive sensor system
KR20170105330A (ko) * 2016-03-09 2017-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157108B2 (en) * 2017-08-10 2021-10-26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Modified sensor electrodes for optimized edge detection in touch-sensitive displays
CN108958562A (zh) * 2018-07-13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84033B (zh) * 2018-07-13 2021-04-23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0125B2 (en) * 2012-07-18 2017-03-21 Ct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ensor array with edge pattern
TWI486851B (zh) * 2012-08-17 2015-06-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自容式觸控面板
TWI499952B (zh) * 2013-08-08 2015-09-11 Innolux Corp 陣列基板及應用其之顯示面板
KR102313990B1 (ko) * 2014-01-29 2021-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381284B1 (ko) * 2014-04-08 2022-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776B (zh) * 2016-05-12 2018-05-21 Alps Electric Co Ltd Input device
TWI656464B (zh) * 2016-05-12 2019-04-11 日商阿爾卑斯阿爾派股份有限公司 Input device
CN109240529A (zh) * 2017-07-11 2019-01-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TWI699584B (zh) * 2017-07-11 2020-07-21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N109240529B (zh) * 2017-07-11 2021-08-3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装置
TWI662450B (zh) * 2018-02-08 2019-06-11 大陸商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應用其的觸控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77363B2 (en) 2016-10-25
US20160054828A1 (en) 2016-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5566U (zh) 觸控面板
JP5730991B2 (ja) 金属薄膜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50090572A1 (en) Touch panel
US9448672B2 (en)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14149861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549801A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双层电极结构
WO2021203849A1 (zh)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TWI537792B (zh) 觸控結構
KR200480829Y1 (ko) 터치 전극 장치
TW201523367A (zh) 觸控面板
WO2016002461A1 (ja) 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507231A (ja) 容量タッチデバイスのパター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TWM469543U (zh) 觸控基板
TWI612448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1985437B1 (ko) 플렉서블 터치스크린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439833A (zh) 觸控面板
KR101428009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CN204166502U (zh) 触控面板
TWI511016B (zh) 觸控裝置
KR20150019571A (ko) 터치 패널 및 제조 방법
KR20140083219A (ko) 터치 센싱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18706B1 (ko) 터치패널센서의 제조방법
KR100956973B1 (ko) 저항막 방식의 멀티 터치 패널
KR101381691B1 (ko) 금속 세선의 감지 전극을 구비하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TWI511256B (zh) Electrode structure for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