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3082U -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 Google Patents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3082U
TWM493082U TW103212635U TW103212635U TWM493082U TW M493082 U TWM493082 U TW M493082U TW 103212635 U TW103212635 U TW 103212635U TW 103212635 U TW103212635 U TW 103212635U TW M493082 U TWM493082 U TW M49308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keyboard body
keyboard
electronic device
keyboard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2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ao-Kuang Lee
Ling-Hsi Chao
Ching-Chin Chang
Wen-Yu Tsai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3212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3082U/zh
Publication of TWM493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3082U/zh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本創作關於一種鍵盤模組,尤指一種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隨著觸控面板產業的發展,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的應用日趨廣泛,使用者可在平板電腦的觸控面板上執行觸控操作指令,例如移動游標、輸入文字、放大或縮小畫面等。平板電腦於使用時常搭配一鍵盤模組,以便使用者長時間進行輸入文字等的操作,上述的鍵盤模組可具有一支撐板,用以支撐平板電腦的背側。然而,當使用者將平板電腦放置於鍵盤模組的支撐板上時,支撐板無法提供平板電腦旁側的限位機制,因此上述的鍵盤模組的支撐板無法有效將平板電腦相對固定於鍵盤模組上,進而降低鍵盤模組的操作性。
因此,本創作提供一種可固定電子裝置之旁側的鍵盤模組,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揭露一種鍵盤模組,其包含有一鍵盤本體以及一固定裝置,該固定裝置包含有一支撐機構、一第一支架以及一第一驅動件,該支撐機構樞接於該鍵盤本體且可相對該鍵盤本體於一開啟狀態與一收合狀態間轉換,該支撐機構於該開啟狀態時用來支撐一電子裝置。該第一支架樞接於該鍵盤本體,該第一支架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驅動 件安裝於該鍵盤本體與該第一支架之間,該第一驅動件於該支撐機構由該收合狀態轉換至該開啟狀態時,驅動該第一支架樞轉而相對該鍵盤本體展開至一第一展開位置,使該第一容置空間容置該電子裝置之一裝置第一側邊。
根據另一實施例,本創作揭露一種鍵盤模組,沿著一X軸和一Y軸平面延伸,該X軸和該Y軸彼此垂直,該鍵盤模組可用來支撐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具有一裝置背面、一裝置第一側邊與一裝置下緣,該鍵盤模組包含有一鍵盤本體以及一固定裝置,該鍵盤本體具有複數個按鍵,該裝置下緣可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上。該固定裝置包含有一支撐機構以及一第一支架,該支撐機構藉由一第一轉動軸而可轉動地連接於該鍵盤本體,該支撐機構可相對該鍵盤本體轉動於一開啟位置與一收合位置間,該支撐機構於該開啟位置時可支撐該裝置背面,該第一轉動軸係平行於該Y軸。該第一支架藉由一第二轉動軸而可轉動地連接於該鍵盤本體,該第一支架可相對該鍵盤本體轉動於一第一展開位置與一第一降下位置間,該第二轉動軸係不平行於該Y軸,該第一支架於遠離該第二轉動軸的相反端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其中當該第一支架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該第一支架與該鍵盤本體間的夾角小於90°而使該第一支架傾斜延伸,如此該第一容置空間離開該鍵盤本體,使該第一容置空間可收納該裝置第一側邊。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鍵盤模組利用固定裝置的支撐機構支撐電子裝置的裝置背面,且本創作之鍵盤模組另利用固定裝置之支架上的容置空間容置電子裝置之側邊,以於電子裝置使用時提供電子裝置側邊上之限位機制。因此,本創作之固定裝置可有效將電子裝置相對固定於鍵盤本體上,進而提升鍵盤模組的操作性。有關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30、130、230、330‧‧‧鍵盤模組
32‧‧‧鍵盤本體
321‧‧‧按鍵
34、134‧‧‧固定裝置
36‧‧‧電子裝置
361‧‧‧裝置背面
363‧‧‧裝置第一側邊
365‧‧‧裝置第二側邊
38、138、238‧‧‧支撐機構
380‧‧‧第一轉動軸
40‧‧‧第一支撐件
401‧‧‧第一樞接側邊
403‧‧‧第二樞接側邊
42‧‧‧第二支撐件
421‧‧‧移動側邊
423‧‧‧抵靠側邊
44‧‧‧第一支架
440‧‧‧第二轉動軸
441‧‧‧第一容置空間
443‧‧‧第二容置空間
46‧‧‧第一驅動件
50‧‧‧嵌槽結構
52‧‧‧第二支架
521‧‧‧第三容置空間
523‧‧‧第四容置空間
54‧‧‧第二驅動件
56‧‧‧第一滑動件
561‧‧‧第一樞接部
563‧‧‧第一滑動部
58‧‧‧第一止擋部
60‧‧‧第二滑動件
601‧‧‧第二樞接部
603‧‧‧第二滑動部
62‧‧‧第二止擋部
64、64’‧‧‧第一磁吸件
66、66’‧‧‧第二磁吸件
X、Y‧‧‧軸
A-A、B-B‧‧‧剖面線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鍵盤模組之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所示鍵盤模組沿剖面線A-A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鍵盤模組處於收合狀態之剖面示意圖。
第4圖為第1圖所示鍵盤模組沿剖面線B-B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鍵盤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鍵盤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鍵盤模組之剖面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一鍵盤模組30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鍵盤模組30包含有一鍵盤本體32以及一固定裝置34,鍵盤本體32沿著一X軸和一Y軸平面延伸,其中該X軸和該Y軸彼此垂直,固定裝置34設置於鍵盤本體32上且用以固定一電子裝置36。於此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6可為一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但本創作不以此為限,例如電子裝置36亦可為一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另外,鍵盤本體32具有複數個按鍵321,且鍵盤本體32可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於電子裝置36,藉此使用者便可利用鍵盤本體32的按鍵321對電子裝置36長時間進行輸入文字等的操作。
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第2圖為第1圖所示鍵盤模組30沿剖面線A-A之剖面示意圖,第3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鍵盤模組30處於一收合狀態之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固定裝置34包含有一支撐機構38,其藉由一第一轉動軸380而可轉動地連接於(亦即樞接於)鍵盤本體32。於此實施例中,第一轉動軸380係平行於Y軸。另外,支撐機構38包含有一第一支撐件40以及一第二支撐件42,第一支撐件40具有一第一樞接側邊 401及相對第一樞接側邊401之一第二樞接側邊403,第一轉動軸380設置於第一樞接側邊401上,以使第一樞接側邊401可用以樞接於鍵盤本體32,第二支撐件42樞接於第一支撐件40之第二樞接側邊403,第二支撐件42具有一移動側邊421及相對移動側邊421之一抵靠側邊423,移動側邊421以可移動之方式設置於鍵盤本體32上。
當支撐機構38相對鍵盤本體32呈一開啟狀態,亦即當支撐機構38相對鍵盤本體32樞轉使第一支撐件40與第二支撐件42相對鍵盤本體32移動至如第2圖所示之一開啟位置時,第二支撐件42的抵靠側邊423可用以抵靠電子裝置36之一裝置背面361;當支撐機構38相對鍵盤本體32呈該收合狀態,亦即當支撐機構38相對鍵盤本體32樞轉使第一支撐件40與第二支撐件42相對鍵盤本體32移動至如第3圖所示之一收合位置時,支撐機構38的第一支撐件40與第二支撐件42可疊合於鍵盤本體32上,以便鍵盤模組30收納。換句話說,鍵盤模組30的支撐機構38可相對鍵盤本體32於如第2圖所示之該開啟狀態與如第3圖所示之該收合狀態間轉換,亦即支撐機構38可相對鍵盤本體32轉動於該開啟位置與該收合位置間,其中當支撐機構38處於該開啟狀態時,支撐機構38的第二支撐件42可用來支撐電子裝置36。
如第2圖所示,鍵盤模組30之固定裝置34可另包含有複數個嵌槽結構50,其設置於鍵盤本體32上。當支撐機構38相對鍵盤本體32呈該開啟狀態時,複數個嵌槽結構50可用來嵌合支撐機構38之第二支撐件42的移動側邊421,以限制第二支撐件42的移動側邊421相對鍵盤本體32移動,藉此支撐機構38便可於該開啟狀態時支撐電子裝置36。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會隨第二支撐件42的移動側邊421嵌合於不同的嵌槽結構50而改變,亦即使用者可藉由將第二支撐件42嵌合於不同的嵌槽結構50而調整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以增加鍵盤模組30的使用彈性。而本創作嵌槽結構50的數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圖式所繪示,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第4圖為第1圖所示鍵盤模組30沿剖面線B-B之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固定裝置34另包含有一第一支架44以及一第一驅動件46,第一支架44藉由一第二轉動軸440而可轉動地連接於(亦即樞接於)鍵盤本體32,以使第一支架44可相對鍵盤本體32轉動於一第一展開位置與一第一降下位置間。於此實施例中,第二轉動軸440係不平行於Y軸。另外,第一支架44遠離第二轉動軸440的相反端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441,且第一驅動件46安裝於鍵盤本體32與第一支架44之間。當支撐機構38由如第3圖所示之該收合狀態轉換至如第2圖所示之該開啟狀態時,第一驅動件46可驅動第一支架44樞轉,以相對鍵盤本體32展開至如第1圖及第4圖所示之一第一展開位置,亦即當支撐機構38由該收合位置朝向該開啟位置轉動時,第一驅動件46施力使第一支架44由該第一降下位置向該第一展開位置轉動。而當第一支架44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第一支架44與鍵盤本體32間的夾角小於90°而使第一支架44傾斜延伸,如此第一容置空間441離開鍵盤本體32。此時,固定裝置34除了可利用支撐機構38的第二支撐件42支撐電子裝置36之裝置背面361,以固定電子裝置36的裝置背面361外,固定裝置34另可利用第一支架44上的第一容置空間441容置電子裝置36之一裝置第一側邊363,使第一容置空間441收納電子裝置36的裝置第一側邊363並固定裝置第一側邊363。
如第1圖所示,第一支架44上更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間443,當第一支架44位於如第1圖所示之該第一展開位置時,使用者除了可將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一側邊363容置於第一支架44上的第一容置空間441內外,使用者另可將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一側邊363容置於第一支架44上的第二容置空間443內,亦即第二容置空間443可用來於第一支架44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容置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一側邊363,藉此使用者便可根據實際需求而調整電子裝置36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以增加鍵盤模組30的使用彈性。
另一方面,當支撐機構38由如第2圖所示之該開啟狀態轉換至如第3圖所示之該收合狀態時,亦即當支撐機構38由該開啟位置朝向該收合位置轉動時,支撐機構38抵接於第一支架44,並施力第一支架44由該第一展開位置朝向該第一降下位置轉動,進而壓縮第一驅動件46。於此實施例中,第一驅動件46可為一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即第一驅動件46)安裝於鍵盤本體32與第一支架44之間,該扭力彈簧施力於第一支架44上,使第一支架44傾向由該第一降下位置向該第一展開位置轉動。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固定裝置34可另包含有一第二支架52以及一第二驅動件54,第二支架52藉由一第三轉動軸520而可轉動地連接於(亦即樞接於)鍵盤本體32且與第一支架44相對,以使第二支架52可相對鍵盤本體32轉動於一第二展開位置與一第二降下位置間。於此實施例中,第三轉動軸520係不平行於Y軸。另外,第二支架52遠離第三轉動軸520的相反端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間521,且第二驅動件54安裝於鍵盤本體32與第二支架52之間。當支撐機構38由如第3圖所示之該收合狀態轉換至如第2圖所示之該開啟狀態時,第二驅動件54可驅動第二支架52樞轉而相對鍵盤本體32展開至如第1圖及第4圖所示之一第二展開位置,亦即當支撐機構38由該收合位置朝向該開啟位置轉動時,第二驅動件54施力使第二支架52由該第二降下位置向該第二展開位置轉動。而當第二支架52位於該第二展開位置時,第二支架52與鍵盤本體32間的夾角小於90°而使第二支架52傾斜延伸,如此第三容置空間521離開鍵盤本體32。此時,固定裝置34便可利用第二支架52上的第三容置空間521容置電子裝置36相對裝置第一側邊363之一裝置第二側邊365,使第三容置空間521收納電子裝置36的裝置第二側邊365並固定裝置第二側邊365。
如第1圖所示,第二支架52上更形成有一第四容置空間523,當第二支架52位於如第1圖所示之該第一展開位置時,使用者除了可將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二側邊365容置於第二支架52上的第三容置空間521內外, 使用者另可將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二側邊365容置於第二支架52上的第四容置空間523內,亦即第四容置空間523可用來於第二支架52位於該第二展開位置時容置電子裝置36之裝置第二側邊365,藉此使用者便可根據實際需求而調整電子裝置36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以增加鍵盤模組30的使用彈性。
請參閱第5圖以及第4圖,第5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一鍵盤模組130之剖面示意圖。如第5圖以及第4圖所示,鍵盤模組130與上述鍵盤模組3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模組130的一固定裝置134另包含有一第一滑動件56、一第一止擋部58、一第二滑動件60以及一第二止擋部62,第一滑動件56具有一第一樞接部561與一第一滑動部563,第一樞接部561樞接於第一支架44,第一滑動部563可滑動地設置於鍵盤本體32,第一止擋部58設置於鍵盤本體32,第二滑動件60具有一第二樞接部601與一第二滑動部603,第二樞接部601樞接於第二支架52,第二滑動部603可滑動地設置於鍵盤本體32,第二止擋部62設置於鍵盤本體32。
當鍵盤模組130的支撐機構38轉換至如第5圖所示之一開啟狀態時,第一驅動件46驅動第一支架44朝遠離鍵盤本體32的方向樞轉,以帶動第一滑動件56的第一滑動部563朝靠近第一支架44的方向滑動。進一步地,當第一滑動部563滑動至接觸第一止擋部58時,第一支架44便可位於如第5圖所示之一第一展開位置。同理,當鍵盤模組130的支撐機構38轉換至如第5圖所示之該開啟狀態時,第二驅動件54驅動第二支架52朝遠離鍵盤本體32的方向樞轉,以帶動第二滑動件60的第二滑動部603朝靠近第二支架52的方向滑動。進一步地,當第二滑動部603滑動至接觸第二止擋部62時,第二支架52便可位於如第5圖所示之一第二展開位置。而此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相同標號之元件,其具有相同之結構設計與作用原理,為求簡潔,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第6圖以及第2圖,第6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鍵盤模組 230之剖面示意圖。如第6圖以及第2圖所示,鍵盤模組230與上述鍵盤模組3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模組230之一支撐機構138另包含有一第一磁吸件64以及一第二磁吸件66,第一磁吸件64設置於鍵盤本體32,第二磁吸件66設置於第二支撐件42之移動側邊421。當鍵盤模組230處於如第6圖所示之一展開狀態時,第二磁吸件66可用來磁吸第一磁吸件64,以固定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於此實施例中,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可分別為一磁鐵,且第一磁吸件64可為一體式結構。
換句話說,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間的磁吸力可用以固定第一支撐件40與第二支撐件42的相對位置,以使第二支撐件42支撐電子裝置36,且當使用者欲變換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時,可將第二支撐件42之移動側邊421移動至其所欲之位置後,第二磁吸件66便可再次用來磁吸第一磁吸件64,以固定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於另一角度。也就是說,鍵盤模組230可利用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將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進行無段式固定。
請參閱第7圖以及第6圖,第7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鍵盤模組330之剖面示意圖。如第7圖以及第6圖所示,鍵盤模組330與上述鍵盤模組230的主要不同處在於,鍵盤模組330之一支撐機構238另包含有複數個第一磁吸件64’以及一第二磁吸件66’,複數個第一磁吸件64’設置於鍵盤本體32,且第二磁吸件66’設置於第二支撐件42之移動側邊421。當鍵盤模組330處於如第7圖所示之一展開狀態時,第二磁吸件66’可用來磁吸複數個第一磁吸件64’的其中之一,以固定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於此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可分別為一磁鐵。
換句話說,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間的磁吸力可用以固定第一支撐件40與第二支撐件42的相對位置,以使第二支撐件42支撐電子裝置36,且當使用者欲變換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間的角度時,可將第二支撐件42之移動側邊421移動至對應另一第一磁吸件64’之位置後,第 二磁吸件66’便可再次用來磁吸該另一第一磁吸件64’,以固定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於另一角度。也就是說,鍵盤模組330可利用複數個第一磁吸件64’與第二磁吸件66’將第二支撐件42與鍵盤本體32進行有段式固定。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之鍵盤模組利用固定裝置的支撐機構支撐電子裝置的裝置背面,且本創作之鍵盤模組另利用固定裝置之支架上的容置空間容置電子裝置之側邊,以於電子裝置使用時提供電子裝置側邊上之限位機制。因此,本創作之固定裝置可有效將電子裝置相對固定於鍵盤本體上,進而提升鍵盤模組的操作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30‧‧‧鍵盤模組
32‧‧‧鍵盤本體
321‧‧‧按鍵
34‧‧‧固定裝置
36‧‧‧電子裝置
363‧‧‧裝置第一側邊
365‧‧‧裝置第二側邊
38‧‧‧支撐機構
40‧‧‧第一支撐件
401‧‧‧第一樞接側邊
403‧‧‧第二樞接側邊
42‧‧‧第二支撐件
421‧‧‧移動側邊
423‧‧‧抵靠側邊
44‧‧‧第一支架
441‧‧‧第一容置空間
443‧‧‧第二容置空間
52‧‧‧第二支架
521‧‧‧第三容置空間
523‧‧‧第四容置空間
X、Y‧‧‧軸
A-A、B-B‧‧‧剖面線

Claims (15)

  1. 一種鍵盤模組,其包含有:一鍵盤本體;以及一固定裝置,其包含有:一支撐機構,其樞接於該鍵盤本體且可相對該鍵盤本體於一開啟狀態與一收合狀態間轉換,該支撐機構於該開啟狀態時用來支撐一電子裝置;一第一支架,其樞接於該鍵盤本體,該第一支架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一驅動件,其安裝於該鍵盤本體與該第一支架之間,該第一驅動件於該支撐機構由該收合狀態轉換至該開啟狀態時,驅動該第一支架樞轉而相對該鍵盤本體展開至一第一展開位置,使該第一容置空間容置該電子裝置之一裝置第一側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第一支架更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當第一支架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該第二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電子裝置之該裝置第一側邊,以調整該電子裝置與該鍵盤本體間的角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一滑動件,其具有一第一樞接部與一第一滑動部,該第一樞接部樞接於該第一支架,該第一滑動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以及一第一止擋部,其設置於該鍵盤本體,當該第一止擋部接觸該第一滑動部時,該第一支架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鍵盤模組,其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支架,其樞接於該鍵盤本體且與該第一支架相對,該第二支架形成 一第三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二驅動件,其安裝於該鍵盤本體與該第二支架之間,該第二驅動件於該支撐機構由該收合狀態轉換至該開啟狀態時,驅動該第二支架樞轉而相對該鍵盤本體展開至一第二展開位置,使該第三容置空間容置該電子裝置相對該裝置第一側邊之一裝置第二側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第二支架更形成有一第四容置空間,當第二支架位於該第二展開位置時,該第四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電子裝置之該裝置第二側邊,以調整該電子裝置與該鍵盤本體間的角度。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滑動件,其具有一第二樞接部與一第二滑動部,該第二樞接部樞接於該第二支架,該第二滑動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以及一第二止擋部,其設置於該鍵盤本體,當該第二止擋部接觸該第二滑動部時,該第二支架位於該第二展開位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支撐機構包含有:一第一支撐件,其具有一第一樞接側邊及相對該第一樞接側邊之一第二樞接側邊,該第一樞接側邊樞接於該鍵盤本體;以及一第二支撐件,其樞接於該第一支撐件之該第二樞接側邊,該第二支撐件具有一移動側邊及相對該移動側邊之一抵靠側邊,該移動側邊以可移動之方式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上,該第一容置空間收納該電子裝置之該裝置第一側邊時,該抵靠側邊抵靠該電子裝置之裝置背面。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複數個嵌槽結構,其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上,該複數個嵌槽結構用來嵌合該 第二支撐件之該移動側邊。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支撐機構另包含有:一第一磁吸件,其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以及一第二磁吸件,其設置於該第二支撐件之該移動側邊,該第二磁吸件用來磁吸該第一磁吸件,以固定該第二支撐件與該鍵盤本體間的角度。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支撐機構另包含有:複數個第一磁吸件,其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以及一第二磁吸件,其設置於該第二支撐件之該移動側邊,該第二磁吸件用來磁吸該複數個第一磁吸件的其中之一,以調整該第二支撐件與該鍵盤本體間的角度。
  11. 一種鍵盤模組,沿著一X軸和一Y軸平面延伸,該X軸和該Y軸彼此垂直,該鍵盤模組可用來支撐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具有一裝置背面、一裝置第一側邊與一裝置下緣,該鍵盤模組包含有:一鍵盤本體,該鍵盤本體具有複數個按鍵,該裝置下緣可設置於該鍵盤本體上;以及一固定裝置,其包含有:一支撐機構,藉由一第一轉動軸而可轉動地連接於該鍵盤本體,該支撐機構可相對該鍵盤本體轉動於一開啟位置與一收合位置間,該支撐機構於該開啟位置時可支撐該裝置背面,該第一轉動軸係平行於該Y軸;以及一第一支架,藉由一第二轉動軸而可轉動地連接於該鍵盤本體,該第一支架可相對該鍵盤本體轉動於一第一展開位置與一第一降下位置間,該第二轉動軸係不平行於該Y軸,該第一支架於遠離該第 二轉動軸的相反端具有一第一容置空間;其中當該第一支架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該第一支架與該鍵盤本體間的夾角小於90°而使該第一支架傾斜延伸,如此該第一容置空間離開該鍵盤本體,使該第一容置空間可收納該裝置第一側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一驅動件,其安裝於該鍵盤本體與該第一支架之間;其中當該支撐機構由該開啟位置朝向該收合位置轉動時,該支撐機構抵接於該第一支架,施力使該第一支架由該第一展開位置朝向該第一降下位置轉動,進而壓縮該第一驅動件;其中當該支撐機構由該收合位置朝向該開啟位置轉動時,該第一驅動件施力使該第一支架由該第一降下位置向該第一展開位置轉動。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第一驅動件係為一扭力彈簧,該扭力彈簧安裝於該鍵盤本體與該第一支架之間,該扭力彈簧施力於該第一支架上,使該第一支架傾向由該第一降下位置向該第一展開位置轉動。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第一支架更形成有一第二容置空間,當第一支架位於該第一展開位置時,該第二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裝置第一側邊,以調整該電子裝置與該鍵盤本體間的角度。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模組,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具有一裝置第二側邊,該裝置第一側邊與該裝置第二側邊係沿著該Y軸的兩相反側,該固定裝置另包含有:一第二支架,藉由一第三轉動軸而可轉動地連接於該鍵盤本體,該第二支架可相對該鍵盤本體轉動於一第二展開位置與一第二降下位置間,該 第三轉動軸係不平行於該Y軸,該第二支架於遠離該第三轉動軸的相反端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間;其中當該第二支架位於該第二展開位置時,該第二支架與該鍵盤本體間的夾角小於90°而使該第二支架傾斜延伸,如此該第三容置空間離開該鍵盤本體,使該第三容置空間可收納該裝置第二側邊。
TW103212635U 2014-07-16 2014-07-16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TWM493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635U TWM493082U (zh) 2014-07-16 2014-07-16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2635U TWM493082U (zh) 2014-07-16 2014-07-16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3082U true TWM493082U (zh) 2015-01-01

Family

ID=52783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2635U TWM493082U (zh) 2014-07-16 2014-07-16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30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0384B (zh) 用於資訊裝置之傾斜機構
US93546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18256B (zh) 樞軸結構
TWI739580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527975B (zh) 轉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US920146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JP6261674B1 (ja) 携帯用情報機器
TWI612875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002749A (zh)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007350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05069B (zh) 電子裝置
JP2014238764A (ja) 電子機器
TWI733435B (zh) 電子裝置
TWI511650B (zh) 可樞轉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435543A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TWI540947B (zh) 電子裝置
JP6310694B2 (ja) 二軸ヒンジ装置
TWI529313B (zh)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493082U (zh)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
TWI493120B (zh) 電子裝置
US9347601B2 (en) Supporting device
TWI559121B (zh) 鉸鏈裝置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312834A (zh) 電子裝置
TWI542809B (zh) 翻轉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