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2834A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2834A
TW202312834A TW111113818A TW111113818A TW202312834A TW 202312834 A TW202312834 A TW 202312834A TW 111113818 A TW111113818 A TW 111113818A TW 111113818 A TW111113818 A TW 111113818A TW 202312834 A TW202312834 A TW 2023128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cover
electronic device
hinge
rela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2158B (zh
Inventor
張智凱
蔡漢軒
陳千茱
詹承學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2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2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2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215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至少一滑蓋、鉸鍊模組及連動組件。至少一滑蓋樞接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之間。鉸鍊模組包括鉸鍊本體及滑動片。鉸鍊本體樞接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滑動片可移動地連接鉸鍊本體。連動組件樞接於第二機體。連動組件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滑動片。第二端連接至少一滑蓋。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時,至少一滑蓋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逐漸增加。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時,滑動片相對於鉸鍊本體的移動帶動至少一滑蓋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筆記型電腦的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例如筆記型電腦等具有雙機體的電子裝置已相當常見。使用者可通過這些電子裝置隨時隨地處理及收發資料,已為現代人在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用品。以筆記型電腦為例,一般筆記型電腦大多是由雙機體所組成,其中雙機體分別包括顯示模組以及主機模組,且雙機體是藉由鉸鍊模組來達到相對樞轉的效果。
然而,若將筆記型電腦擺置在高度較低的桌面上,則在無法調整筆記型電腦的擺置的高度下,除了讓使用者多為低著頭俯看著具有顯示模組的機體,而造成使用者的使用姿勢不正確的問題外,還易使擺置在桌面上的具有主機模組的機體不易散熱,而影響主機模組的運作。因此,隨著使用需求逐漸多元,能夠依需求抬起電子裝置,並同時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果,是目前研究的重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可藉由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控制至少一滑蓋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與收回至第二機體的程度。
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至少一滑蓋、鉸鍊模組以及連動組件。至少一滑蓋樞接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之間。鉸鍊模組包括鉸鍊本體及滑動片。鉸鍊本體樞接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滑動片可移動地連接鉸鍊本體。連動組件樞接於第二機體。連動組件包括相對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滑動片。第二端連接至少一滑蓋。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時,至少一滑蓋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逐漸增加。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時,滑動片相對於鉸鍊本體的移動帶動至少一滑蓋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滑蓋包括第一滑蓋、第二滑蓋及機體滑蓋。第一滑蓋樞接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滑蓋之間。第二滑蓋樞接於第一滑蓋及機體滑蓋之間。機體滑蓋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機體。連動組件的第二端連接機體滑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滑蓋包括凸出滑蓋及機體滑蓋。凸出滑蓋樞接於第一機體及機體滑蓋之間。機體滑蓋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機體。連動組件的第二端連接機體滑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組件包括相互樞接的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第一連桿連接滑動片,且第二連桿連接至少一滑蓋。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連桿依序具有第一樞接槽、第一軸孔及第一滑槽。第二連桿依序具有第二樞接槽、第二軸孔及第二滑槽。樞接桿穿過第一樞接槽及第二樞接槽。第一軸孔及第二軸孔分別套設於第二機體的第一凸軸及第二凸軸。滑動片藉由第一滑槽連接第一連桿。至少一滑蓋的滑蓋凸軸滑設於第二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連動組件還包括鉸鍊連動件。鉸鍊連動件包括連接部及凸軸部。連接部固接於滑動片。凸軸部滑設於第一滑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滑槽包括相連接的第一段部及第二段部。第一段部的沿伸方向平行於滑動片相對於鉸鍊本體的移動方向。第二段部與第一段部呈L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二角度時,凸軸部自第一滑槽的第一段部滑動至第二段部,帶動第一連桿及第二連桿的轉動,以使至少一滑蓋相對於第二連桿滑動。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至少二轉軸組件。至少一滑蓋藉由至少二轉軸組件樞接於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個轉軸組件包括一對支架、固定座及至少一對連接架。至少一對連接架可滑動地連接於這對支架與固定座之間。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可透過調整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與滑蓋、鉸鍊模組及連動組件的設置,控制滑蓋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與收回至第二機體的程度,讓滑蓋可依據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給予第二機體不同的抬起角度,並能夠同時調整滑蓋收回至第二機體的程度。據此,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可在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時,增加第二機體的散熱空間,進以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果,並可在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時,使滑蓋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而使電子裝置的展開的作動過程順暢,進以提升電子裝置的使用體驗。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的立體圖。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中央剖視圖。圖3A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閉合於第二機體的局部側視圖。圖3B是圖3A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的局部側視圖。圖3C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圖3D是圖3C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
須說明的是,在此同時提供直角座標X-Y-Z以利於後續構件的相關描述與參考。並且,為了清楚說明電子裝置100的結構,圖2至圖3D以虛線繪示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且圖2省略繪示部分第二機體120。
請先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及滑蓋130。滑蓋13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之間。此處,電子裝置100例如為筆記型電腦,其中第一機體110例如為具有顯示模組的機體,且第二機體120例如為具有主機模組的機體,但不以此為限。
詳細而言,請參考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還包括鉸鍊模組140及連動組件150。鉸鍊模組140包括鉸鍊本體141及滑動片142。鉸鍊本體141樞接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而使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沿Y軸相對轉動,且滑動片142可移動地沿X軸連接鉸鍊本體141。連動組件150沿Z軸樞接於第二機體120,且包括相對的第一端150a及第二端150b。第一端150a連接滑動片142,且第二端150b連接滑蓋130。
如圖3A至圖3C所示,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A1時,滑蓋13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凸出程度逐漸增加。
此處,需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角度A1例如是135度,但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例如是135度時,滑蓋13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凸出至最大位置,而讓滑蓋130能夠相對於放置平面(未繪示)抬起第二機體120,並可同時透過上述抬起的動作,增加放置平面(未繪示)與第二機體120之間的散熱空間,但不以此為限制。
如圖3C至圖3D所示,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A1時,滑動片142相對於鉸鍊本體141的移動帶動滑蓋130逐漸沿X軸收回至第二機體120。
如此,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A1且為180度(圖3D)時,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可共同平放於放置平面(未繪示),不會因滑蓋130的設置而產生翹曲的狀況,讓使用者較容易分享電子裝置100的顯示畫面,但不以此為限。
藉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可藉由調整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控制滑蓋13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凸出程度與收回至第二機體120的程度。
也就是說,電子裝置100能夠藉由滑蓋130、鉸鍊模組140及連動組件150的設置,讓滑蓋130可依據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給予第二機體120不同的抬起角度,並能夠同時調整滑蓋130收回至第二機體120的程度。
因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可在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A1時,增加第二機體120的散熱空間,進以提升電子裝置100的散熱效果,並可在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A1時,使滑蓋130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120,而使電子裝置100的展開的作動過程順暢,並提升使用者的使用體驗。
以下進一步說明電子裝置100。
請參考圖2至圖3D,在本實施例中,滑蓋130包括第一滑蓋131、第二滑蓋132及機體滑蓋133,且電子裝置100還包括轉軸組件160。第一滑蓋131及第二滑蓋132藉由轉軸組件160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之間,且連動組件150的第二端150b連接機體滑蓋133(圖2),而使機體滑蓋133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機體120。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轉軸組件160包括第一轉軸組件161、第二轉軸組件162及第三轉軸組件163。第一轉軸組件161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一滑蓋131,第二轉軸組件162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滑蓋131及第二滑蓋132,且第三轉軸組件163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二滑蓋132及機體滑蓋133,而使第一滑蓋131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滑蓋132之間,第二滑蓋132樞接於第一滑蓋131及機體滑蓋133之間。
此處,需說明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制滑蓋130及轉軸組件160的結構及數量。如圖5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滑蓋130A包括凸出滑蓋131A及機體滑蓋132A,且轉軸組件160A包括第一轉軸組件161A及第二轉軸組件162A,其中第一轉軸組件161A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凸出滑蓋131A,第二轉軸組件162A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凸出滑蓋131A及機體滑蓋132A,而使凸出滑蓋131A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機體滑蓋132A之間,且連動組件150的第二端150b(未示出)連接機體滑蓋132A,而使機體滑蓋132A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二機體120。
如圖5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凸出滑蓋131A例如包括第一區域131A-1、第二區域131A-2及連接區域131A-3,且連接區域131A-3連接於第一區域131A-1及第二區域131A-2之間,其中連接區域131A-3的厚度T3小於第一區域131A-1的厚度T1及第二區域131A-2的厚度T2,使凸出滑蓋131A可隨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而於連接區域131A-3處彎折並凸出於第二機體120。
圖4A是圖3A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圖4B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圖4C是圖3C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圖4D是圖3D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在此,須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說明電子裝置100的結構,圖4A省略繪示第一機體110並以虛線繪示第二機體120及第二滑蓋132,圖4B至圖4D以虛線繪示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機體120,且圖4A至圖4D以虛線繪示鉸鍊連動件154。
請參考圖4A至圖4D,在本實施例中,連動組件150包括相互樞接的第一連桿151及第二連桿152。第一連桿151連接鉸鍊模組140的滑動片142,且第二連桿152連接機體滑蓋133。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桿151依序具有第一樞接槽151a、第一軸孔151b及第一滑槽151c,且第二連桿152依序具有第二樞接槽152a、第二軸孔152b及第二滑槽152c。樞接桿153穿過第一樞接槽151a及第二樞接槽152a。第一軸孔151b及第二軸孔152b分別套設於第二機體120的第一凸軸121及第二凸軸122。滑動片142藉由第一滑槽151c連接第一連桿151,且機體滑蓋133的滑蓋凸軸133a滑設於第二滑槽152c。
更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連動組件150還包括鉸鍊連動件154。鉸鍊連動件154包括連接部154a及凸軸部154b。連接部154a固接於滑動片142,且凸軸部154b滑設於第一滑槽151c。第一滑槽151c包括相連接的第一段部S1及第二段部S2。第一段部S1的沿伸方向平行於滑動片142相對於鉸鍊本體141的移動方向(即平行X軸方向),且第二段部S2與第一段部S1呈L形。
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自圖3A及圖4A的狀態展開至第二角度A2(圖3B及圖4B)時,鉸鍊模組140的滑動片142沿X軸往遠離鉸鍊本體141的方向移動,且鉸鍊連動件154被滑動片142帶動。此時,鉸鍊連動件154的凸軸部154b沿平行X軸方向於第一滑槽151c的第一段部S1移動(如圖4B中指向下方的箭頭),使連動組件150的第一連桿151及第二連桿152並不會被滑動片142所帶動。如此,讓第一滑蓋131及第二滑蓋132僅藉由第一轉軸組件161、第二轉軸組件162及第三轉軸組件163的轉動而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凸出(圖3B)。
如圖3C、圖3D及圖4C、圖4D所示,當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二角度A2時,鉸鍊模組140的滑動片142沿X軸往遠離鉸鍊本體141的方向持續地移動,且鉸鍊連動件154被滑動片142所帶動(如圖4C左側指向下的箭頭)。此時,鉸鍊連動件154的凸軸部154b自第一滑槽151c的第一段部S1滑動至第二段部S2(如圖4C中指向右下方的箭頭),帶動第一連桿151及第二連桿152的轉動(分別為圖4C中的逆時針箭頭及順時針箭頭),以使機體滑蓋133的滑蓋凸軸133a相對於第二連桿152的第二滑槽152c滑動(如圖4C右側指向下的箭頭),而讓滑蓋130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120(圖3C及圖3D)。
此處,需說明的是,如圖4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凸軸部154b的中心至第一凸軸121的中心之間具有第一距離D1,且第一凸軸121的中心至樞接桿153的中心之間具有第二距離D2,其中第二距離D2是第一距離D1的3倍,而使機體滑蓋133的移動距離為鉸鍊連動件154的移動距離的3倍,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依需求調整第二距離D2與第一距離D1的比值,其中第二距離D2與第一距離D1的比值界於0.5倍至3倍之間,但不以此為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角度A2例如是90度且小於第一角度A1,但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角度A1及第二角度A2的角度大小可透過調整第一滑槽151c及第二滑槽152c的結構樣態而改變。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下述實施例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照前述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圖6A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圖6B是圖6A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圖7是圖6A的電子裝置的轉軸組件的立體圖。圖8是圖7的電子裝置的轉軸組件的分解圖。請同時參考圖3C與圖6A,本實施例的轉軸組件160B與圖3C的轉軸組件160相似,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一轉軸組件161B及第二轉軸組件162B。
請參考圖6A及圖6B,在本實施例中,轉軸組件160B包括第一轉軸組件161B、第二轉軸組件162B及第三轉軸組件163。第一轉軸組件161B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一滑蓋131,第二轉軸組件162B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一滑蓋131及第二滑蓋132,且第三轉軸組件163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於第二滑蓋132及機體滑蓋133,而使第一滑蓋131樞接於第一機體110及第二滑蓋132之間,第二滑蓋132樞接於第一滑蓋131及機體滑蓋133之間。
在此須說明的是,由於第一轉軸組件161B的結構相同於第二轉軸組件162B的結構,因此將以第二轉軸組件162B為例進行說明。
請參考圖7及圖8,在本實施例中,第二轉軸組件162B包括一對支架B1、固定座B2及兩對連接架B3。兩對連接架B3可滑動地連接於這對支架B1與固定座B2之間。
詳細而言,請參考圖8,在本實施例中,這對支架B1相向設置,且每一個支架B1包括固定部B1-1及滑槽部B1-2。固定座B2包括固定部B2-1及滑動部B2-2,且滑動部B2-2設置於固定部B2-1的兩側而分別朝向這對支架B1的滑槽部B1-2。每一對連接架B3相向設置,且每一個連接架B3包括滑動部B3-1及滑槽部B3-2。
更詳細而言,請參考圖6A至圖8,在本實施例中,這對支架B1的固定部B1-1固定於第二滑蓋132,且固定座B2的固定部B2-1固定於第一滑蓋131(圖6A、圖6B)。其中一對連接架B3(靠近這對支架B1的一者)的滑動部B3-1分別滑設於這對支架B1的滑槽部B1-2,且另一對連接架B3(靠近固定座B2的一者)的滑動部B3-1分別滑設於這對連接架B3的滑槽部B3-2。固定座B2的滑動部B2-2分別滑設於另一對連接架B3(靠近固定座B2的一者)的滑槽部B3-2。
因此,藉由上述轉軸組件160B的結構設計,使本實施例的轉軸組件160B在第一機體110相對於第二機體120展開(圖6A、圖6B)時,能夠依據第一機體110與第二機體120的相對關係調整其結構狀態,而避免轉軸組件160B所連接的構件之間(如第二轉軸組件162B所連接的第一滑蓋131及第二滑蓋132)產生結構干涉的情形,使滑蓋130整體作動過程更加順暢。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中,可透過調整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與滑蓋、鉸鍊模組及連動組件的設置,控制滑蓋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與收回至第二機體的程度,讓滑蓋可依據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給予第二機體不同的抬起角度,並能夠同時調整滑蓋收回至第二機體的程度。據此,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可在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時,增加第二機體的散熱空間,進以提升電子裝置的散熱效果,並可在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時,使滑蓋逐漸收回至第二機體,而使電子裝置的展開的作動過程順暢,進以提升電子裝置的使用體驗。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21:第一凸軸 122:第二凸軸 130、130A:滑蓋 131:第一滑蓋 131A:凸出滑蓋 131A-1:第一區域 131A-2:第二區域 131A-3:連接區域 132:第二滑蓋 133、132A:機體滑蓋 133a:滑蓋凸軸 140:鉸鍊模組 141:鉸鍊本體 142:滑動片 150:連動組件 150a:第一端 150b:第二端 151:第一連桿 151a:第一樞接槽 151b:第一軸孔 151c:第一滑槽 152:第二連桿 152a:第二樞接槽 152b:第二軸孔 152c:第二滑槽 153:樞接桿 154:鉸鍊連動件 154a:連接部 154b:凸軸部 160、160A、160B:轉軸組件 161、161A、161B:第一轉軸組件 162、162A、162B:第二轉軸組件 163:第三轉軸組件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B1:支架 B2:固定座 B3:連接架 T1、T2、T3:厚度 S1:第一段部 S2:第二段部 X-Y-Z:直角座標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中央剖視圖。 圖3A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閉合於第二機體的局部側視圖。 圖3B是圖3A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的局部側視圖。 圖3C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至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 圖3D是圖3C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 圖4A是圖3A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圖4B是圖3B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圖4C是圖3C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圖4D是圖3D的電子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展開的局部側視圖。 圖6A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至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 圖6B是圖6A的電子裝置的第一機體相對於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第一角度的局部側視圖。 圖7是圖6A的電子裝置的轉軸組件的立體圖。 圖8是圖7的電子裝置的轉軸組件的分解圖。
100: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20:第二機體
130:滑蓋
131:第一滑蓋
132:第二滑蓋
133:機體滑蓋
140:鉸鍊模組
141:鉸鍊本體
142:滑動片
150:連動組件
150a:第一端
150b:第二端
160:轉軸組件
161:第一轉軸組件
162:第二轉軸組件
163:第三轉軸組件
X-Y-Z:直角座標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 一第一機體; 一第二機體; 一至少一滑蓋,樞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之間; 一鉸鍊模組,包括一鉸鍊本體及一滑動片,該鉸鍊本體樞接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且該滑動片可移動地連接該鉸鍊本體;以及 一連動組件,樞接於該第二機體,包括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連接該滑動片,且該第二端連接該至少一滑蓋, 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至一第一角度時,該至少一滑蓋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凸出程度逐漸增加,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該第一角度時,該滑動片相對於該鉸鍊本體的移動帶動該至少一滑蓋逐漸收回至該第二機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滑蓋包括一第一滑蓋、一第二滑蓋及一機體滑蓋,該第一滑蓋樞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滑蓋之間,該第二滑蓋樞接於該第一滑蓋及該機體滑蓋之間,該機體滑蓋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機體,且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機體滑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滑蓋包括一凸出滑蓋及一機體滑蓋,該凸出滑蓋樞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機體滑蓋之間,該機體滑蓋可移動地設置於該第二機體,且該連動組件的該第二端連接該機體滑蓋。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連動組件包括相互樞接的一第一連桿及一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連接該滑動片,且該第二連桿連接該至少一滑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桿依序具有一第一樞接槽、一第一軸孔及一第一滑槽,該第二連桿依序具有一第二樞接槽、一第二軸孔及一第二滑槽,一樞接桿穿過該第一樞接槽及該第二樞接槽,該第一軸孔及該第二軸孔分別套設於該第二機體的一第一凸軸及一第二凸軸,該滑動片藉由該第一滑槽連接該第一連桿,且該至少一滑蓋的一滑蓋凸軸滑設於該第二滑槽。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連動組件還包括一鉸鍊連動件,該鉸鍊連動件包括一連接部及一凸軸部,該連接部固接於該滑動片,且該凸軸部滑設於該第一滑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滑槽包括相連接的一第一段部及一第二段部,該第一段部的沿伸方向平行於該滑動片相對於該鉸鍊本體的移動方向,且該第二段部與該第一段部呈L形。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當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的展開角度大於一第二角度時,該凸軸部自該第一滑槽的該第一段部滑動至該第二段部,帶動該第一連桿及該第二連桿的轉動,以使該至少一滑蓋相對於該第二連桿滑動。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還包括至少二轉軸組件,該至少一滑蓋藉由該至少二轉軸組件樞接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之間。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轉軸組件包括一對支架、一固定座及至少一對連接架,該至少一對連接架可滑動地連接於該對支架與該固定座之間。
TW111113818A 2021-09-01 2022-04-12 電子裝置 TWI812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39409P 2021-09-01 2021-09-01
US63/239,409 2021-09-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2834A true TW202312834A (zh) 2023-03-16
TWI812158B TWI812158B (zh) 2023-08-11

Family

ID=8669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3818A TWI812158B (zh) 2021-09-01 2022-04-12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215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45335U (zh) * 2012-09-13 2013-01-11 Acer Inc 電子裝置
US10620671B2 (en) * 2018-04-16 2020-04-14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TWI739369B (zh) * 2019-04-01 2021-09-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2158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0384B (zh) 用於資訊裝置之傾斜機構
TWI627366B (zh) 樞轉結構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US93546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656685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TWI715389B (zh) 電子裝置
TWI518256B (zh) 樞軸結構
TWI526141B (zh) 電子裝置
TWM562419U (zh) 電子裝置
TW202009638A (zh) 具有功能機體的筆記型電腦
JP5333054B2 (ja) 電子機器
TW202002749A (zh) 鉸鏈模組及電子裝置
US83746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at and tilt slide mechanism
US10073503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2028918A (zh) 升降樞軸模組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TWM579314U (zh) 電子裝置
TWI511650B (zh) 可樞轉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312834A (zh) 電子裝置
TWM539065U (zh) 電子裝置
TWI535925B (zh) 電子裝置
TWI776608B (zh) 電子裝置
TWI80677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TWI817516B (zh) 具觸控筆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US11720150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step adjusting bracket
TWM493082U (zh) 可固定電子裝置於鍵盤本體上之鍵盤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