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8616U - 漆彈槍 - Google Patents

漆彈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8616U
TWM488616U TW102224066U TW102224066U TWM488616U TW M488616 U TWM488616 U TW M488616U TW 102224066 U TW102224066 U TW 102224066U TW 102224066 U TW102224066 U TW 102224066U TW M488616 U TWM488616 U TW M4886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valve body
passage
disposed
val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4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bao-xian Lai
Original Assignee
Air Challenger Ind Co Ltd
bao-xian L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 Challenger Ind Co Ltd, bao-xian Lai filed Critical Air Challenger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4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8616U/zh
Publication of TWM488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8616U/zh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Description

漆彈槍
本創作與漆彈槍有關,尤指一種可切換成機械式手動單發及電子式自動連發之擊發模式的漆彈槍結構。
漆彈遊戲為現今生活於都市的民眾喜愛的遊戲,除了可遠離塵囂而親近大自然的優點外,亦可透過緊張刺激的遊戲過程放鬆身心。而遊戲所需之漆彈槍乃藉由高壓空氣驅動以擊發漆彈,其擊發手段區分有機械式及電子式兩種,其中機械式是指以板機控制機械傳動機構,藉以控制槍體內空氣流道的啟閉而將子彈擊出;而電子式是指以板機控制電子電子開關的啟動狀態,並在啟動時以電子方式驅動機械傳動機構產生動作以擊發子彈。二者分別具有優缺點,例如電子式漆彈槍擊發速度快,可達到子彈連發的功能,但會因電路板故障或因電池電量不足等電子因素而無法作動,而機械式漆彈槍雖不受前述電子因素影響,但由於使用者手指扣板機的速度有限,故僅能進行個別擊發,遊戲感較低。因此若能設計一種可切換兩種模式的漆彈槍,即能集兩種優點於一身,且若遇其中一者發生故障時,仍能切換為另一者繼續使用。
有鑑於此,故如何改進上述問題,即為本創作所欲解決之首要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漆彈槍,其透過各閥體的動作控制各腔室之間的啟閉以擊發漆彈,並以一控制機構切換成機械式或電子式的擊發模式,而同時具有二者之優點。
為達前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漆彈槍,其包括有:一槍形之本體,該本體內設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第三腔室、一第四腔室及一第五腔室,該本體可連接一外部之高壓空氣供應源以取得高壓空氣,並經由該本體內一第一通道進入該第一腔室,再經由一第二通道進入該第二腔室,再經由一第三通道進入該第四腔室,而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三腔室以一頸部通道相連通,且第三腔室與該第五腔室以一第四通道相連通;該第一腔室內設有一調壓機構,用以調整該本體內各腔室之氣壓;該第二腔室設有一第一閥體,該第一閥體可受一控制機構控制而在該第二腔室中位移,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以阻斷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連通,而開放該第三通道,以形成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該頸部通道中設有一第二閥體,該第二閥體之兩端分別伸入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三腔室,且該第二閥體伸入該第三腔室之一端形成阻斷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閥柱;該第二閥體伸入該第一腔室之一端設有一閥蓋,而該第二閥體可受該第一腔室及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頸部通道中位移,使該閥蓋可啟、閉該頸部通道; 該第四腔室及第五腔室中設有一擊發機構,該擊發機構包括有一第三閥體及一作動件,該第三閥體一端位於該第四腔室,另一端伸入該第五腔室,且該第三閥體可受該第一腔室及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第四腔室中位移,以啟、閉該第五腔室;而該作動件呈套筒狀且套設於該第三閥體上,且該作動件與該第五腔室之間形成有一第六腔室,該第六腔室的兩端分別與該第五腔室相連通,另該作動件底端形成有一凸緣而密合於該第六腔室之周壁,而該作動件相對該凸緣的一端具有數出氣孔,且該槍體對應該作動件形成有一具出口的槍管通道,該槍管通道具有一相連通的落彈口。
而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1‧‧‧本體
11‧‧‧第一腔室
12‧‧‧第二腔室
13‧‧‧第三腔室
14‧‧‧第四腔室
15‧‧‧第五腔室
16‧‧‧第六腔室
17‧‧‧儲氣室
18‧‧‧槍管通道
19‧‧‧落彈口
21‧‧‧第一通道
22‧‧‧頸部通道
26‧‧‧第二通道
23‧‧‧第三通道
24‧‧‧第四通道
25‧‧‧第五通道
31‧‧‧活塞
32‧‧‧底塞
33‧‧‧調整件
34‧‧‧彈簧
35‧‧‧軸套
351‧‧‧貫孔
352‧‧‧環形通道
36‧‧‧第四閥體
361‧‧‧軸部
362‧‧‧阻塊
4‧‧‧第一閥體
41‧‧‧控制桿
5‧‧‧控制機構
51‧‧‧板機
511‧‧‧扳動部
512‧‧‧第一推抵端
513‧‧‧第二推抵端
52‧‧‧切換件
521‧‧‧左卡掣端
522‧‧‧右卡掣端
53‧‧‧電子開關
531‧‧‧啟動部
54‧‧‧樞轉件
55‧‧‧滑槽
56‧‧‧電磁閥
561‧‧‧電磁鐵
6‧‧‧第二閥體
61‧‧‧閥柱
62‧‧‧閥蓋
71‧‧‧第三閥體
72‧‧‧作動件
721‧‧‧凸緣
722‧‧‧出氣孔
第1圖為本創作之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A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中C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第4圖為第1圖中B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第4A圖為第1圖中B部分第三通道之放大示意圖
第5、6、7圖為第1圖中B部分之放大示意圖,表示控制機構之動作狀態
第8、9圖為第1圖中C部分之放大示意圖,表示擊發機構之動作狀態
請參閱第1至4A圖,其為本創作所提供之漆彈槍,其包括有一槍形之本體1,該本體1內設有一第一腔室11、一第二腔室12、一第三腔室13、一第四腔室14及一第五腔室15,該槍體1之底部可連接一外部之高壓空氣供應源(圖中未示),例如高壓氣瓶,以取得高壓空氣並經由一第一通道21進入該第一腔室11內,再經由一第二通道26進入該第二腔室12,再經由一第三通道23進入該第四腔室14,如第4、4A圖所示,而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三腔室13以一口徑較小之頸部通道22相連通,該第三腔室13與該第五腔室15以一第四通道24相連通,該第五腔室15以一第五通道25連通至一儲氣室17;藉此,高壓空氣可經由各通道而注入各腔室中。
承上,該第一腔室11內設有一調壓機構,用以調整該本體內各腔室之氣壓。細言之,於本實施例中如第2圖所示,該調壓機構包括有設於該第一腔室11後端之一活塞31及一底塞32,該底塞32設有一伸出該本體1之調整件33而可藉以調整該底塞32之位置,於本實施例中,該調整件33為一螺絲。而該活塞31與該底塞32之間設有一彈簧34,又該第一腔室11之前端設有一軸套35,該軸套35設有一貫孔351,且有一第四閥體36以其軸部361穿經該軸套35之貫孔351而接設於該活塞31,其中該軸部361之外徑小於該貫孔351而於二者之間形成有一環狀通道352,俾供連通該第 一通道21與該第一腔室11,令高壓空氣注入該第一腔室11以推動該活塞31產生位移而壓縮該彈簧34。而該第四閥體36之一端形成有一阻塊362,俾於該第四閥體36受該活塞31之位移帶動時,該阻塊362受到帶動而阻斷該環狀通道352,氣體則停止注入該第一腔室11,而使該本體1中各腔室之氣壓形成固定。據上述,由於該阻塊362移動以阻斷該環狀通道352之行程固定,故當透過該調整件33將該底塞32調整靠近該活塞31時,該彈簧34之壓縮量增加,則其彈力亦隨之增加,自該環形通道352注入該第一腔室11的氣體必須產生更大的壓力方能推動該活塞31帶動該阻塊362阻斷該環形通道352,藉此可達到調整壓力之目的。
而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三腔室13相連通的頸部通道22中設有一第二閥體6,該第二閥體6之兩端分別伸入該第一腔室11及該第三腔室13,且該第二閥體6伸入該第三腔室13之一端形成阻斷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閥柱61;該第二閥體6伸入該第一腔室11之一端設有一閥蓋62,而該第二閥體6可受該第一腔室11及該第四腔室14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頸部通道22中位移,使該閥蓋62可封閉或開啟該頸部通道22;在待機狀態下,該高壓氣體會由該第二腔室12經該第三通道23進入該第四腔室14,氣體壓力會推擠該第二閥體6之閥柱61位移,使該閥蓋62開啟該頸部通道22,讓高壓氣體進入第三、五腔室13、15及該儲氣 室17內。
而該第四腔室14及第五腔室15中設有一擊發機構,該擊發機構包括有一第三閥體71及一作動件72,該第三閥體71一端位於該第四腔室14,另一端伸入該第五腔室15,且該第三閥體71可受該第五腔室15及該第四腔室14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第四腔室14中位移,藉以啟、閉該第五腔室15;而該作動件72呈套筒狀且套設於該第三閥體71上,且該作動件72與該第五腔室15之間形成有一第六腔室16,該第六腔室16的兩端分別與該第五腔室15相連通,另該作動件72底端形成有一凸緣721而密合於該第六腔室16之周壁,而該作動件72相對該凸緣721的一端具有數出氣孔722,且該槍體1對應該作動件72形成有一具出口的槍管通道18,該槍管通道18具有一相連通的落彈口19;在待機狀態下,該第三閥體71會受該第四腔室14內的氣體壓力關閉該第六腔室16與該第五腔室15相連通的一端,但該第五腔室15內的氣體仍會由該第六腔室16與該第五腔室15相連通的另一端進入到該第六腔室16內,其氣體壓力會迫使該作動件72後退,以開放該落彈口19,形成待擊發狀態。
而該第二腔室12設有一第一閥體4,該第一閥體4可受一控制桿41控制而在該第二腔室12中位移,而該控制桿41則由一控制機構5所控制,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26以阻斷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連通, 而形成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氣壓的差異。
該控制機構5係可選擇以機械式或電子式來控制該控制桿41作動,在本實施例中,如第4圖所示,該控制機構5包括有一板機51、一切換件52、一電子開關53、一樞轉件54及一電磁閥56,其中,該電磁閥56係設於該第一閥體4上,該控制桿41係設於該電磁閥56內部,該控制桿41一端抵靠於該第一閥體4上,另一端則凸伸於該電磁閥56外,且該電磁閥56內設有一電磁鐵561,以供吸住或釋放該控制桿41;而該板機51樞設於該本體1上,其概呈T形且以其兩長形結構之交會點為樞點,而於該板機51之三個末端處分別形成一扳動部511、一第一推抵端512及一第二推抵端513,其中該扳動部511乃供使用者之手指扳動,並造成該第一推抵端512及該第二推抵端513的樞轉擺動;而該電子開關53係位於該第一推抵端512上方,且該電子開關53具有一啟動部531,該啟動部531係受該第一推抵端512的推抵來切換該電子開關53的啟閉狀態;而該樞轉件54係樞設於該第二推抵端513及該控制桿41間,該樞轉件54的一端延伸於該第二推抵端513,另一端則延伸於該控制桿41上;而該切換件52係設於該板機51上方之一滑槽55中,該切換件52之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左卡掣端521及一右卡掣端522。
當控制機構5係選擇以電子式來控制該控制桿41作動時,係將該切換件52滑至該滑槽55之右端,如第4 、5圖所示,其左卡掣端521會離開該電子開關53之啟動部531,且右卡掣端522則伸向該樞轉件54,而使該樞轉件54之一端位於該右卡掣端522與該板機51之第二推抵端513之間,因此使用者扳動該扳動部511時,由於該樞轉件54受該切換件52之右卡掣端522擋止而無法樞轉,故無法藉由該樞轉件54控制該第一閥體4;此時卻可由該板機51之第一推抵端512釋放該啟動部531,以啟動該電子開關53,由於該電子開關53係與該電磁閥56電性連接,當啟動該電子開關53時,可利用該電磁閥56控制該控制桿41移動,進而控制該第一閥體4於該第二腔室12中產生往復的位移,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26以阻斷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連通,該第四腔室14內之氣體則由該第三通道23經第二腔室12排出,而形成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
當控制機構5係選擇以機械式來控制該控制桿41作動時,如第6、7圖所示,將該切換件52滑至該滑槽55之左端,其右卡掣端522離開該樞轉件54,且左卡掣端521伸向該電子開關53而推抵於該啟動部531,令該電子開關53處於關閉狀態而無法控制該第一閥體4,此時即可藉由該板機51之第二推抵端513推動該樞轉件54,使該樞轉件54樞轉而推動該控制桿41移動,進而推動該第一閥體4位移,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26以阻斷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連通,而 形成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
不論是電子式或機械式控制,其控制漆彈擊發的動作皆相同,當扣擊板機51時,該控制桿41會推動該推動該第一閥體4位移,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26以阻斷該第一腔室11與該第四腔室14之連通,此時該第四腔室14壓力因洩壓減弱,使該第二閥體6及第三閥體71相向移動,如第8、9圖所示,該第二閥體6之閥蓋62會關閉該頸部通道22同時該第三閥體71會開啟該第五腔室15與該第六腔室16相連通的一端,讓該第五腔室15及儲氣室17內的氣體進入該第六腔室16以推抵該作動件72之凸緣721令其朝該槍管通道18之出口產生位移,並藉由高壓空氣擊發漆彈。綜合上述,本創作藉由各腔室及該第二閥體之設計,並配合可選擇為機械式或電子式控制之控制機構5,使本創作可擁有機械式或電子式二者的優點。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乃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故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創作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創作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申請。
1‧‧‧本體
11‧‧‧第一腔室
12‧‧‧第二腔室
13‧‧‧第三腔室
14‧‧‧第四腔室
15‧‧‧第五腔室
16‧‧‧第六腔室
17‧‧‧儲氣室
21‧‧‧第一通道
22‧‧‧頸部通道
23‧‧‧第三通道
24‧‧‧第四通道
25‧‧‧第五通道
26‧‧‧第二通道
6‧‧‧第二閥體

Claims (5)

  1. 一種漆彈槍,其包括有:一槍形之本體,該本體內設有一第一腔室、一第二腔室、一第三腔室、一第四腔室及一第五腔室,該本體可連接一外部之高壓空氣供應源以取得高壓空氣,並經由該本體內一第一通道進入該第一腔室,再經由一第二通道進入該第二腔室,再經由一第三通道進入該第四腔室,而該第一腔室與該第三腔室以一頸部通道相連通,且第三腔室與該第五腔室以一第四通道相連通;該第一腔室內設有一調壓機構,用以調整該本體內各腔室之氣壓;該第二腔室設有一第一閥體,該第一閥體可受一控制機構控制而在該第二腔室中位移,藉以封閉該第二通道以阻斷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連通,而開放該第三通道,以形成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該頸部通道中設有一第二閥體,該第二閥體之兩端分別伸入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三腔室,且該第二閥體伸入該第三腔室之一端形成阻斷該第一腔室與該第四腔室之閥柱;該第二閥體伸入該第一腔室之一端設有一閥蓋,而該第二閥體可受該第一腔室及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頸部通道中位移,使該閥蓋可啟、閉該頸部通道; 該第四腔室及第五腔室中設有一擊發機構,該擊發機構包括有一第三閥體及一作動件,該第三閥體一端位於該第四腔室,另一端伸入該第五腔室,且該第三閥體可受該第一腔室及該第四腔室之氣壓的差異影響而於該第四腔室中位移,以啟、閉該第五腔室;而該作動件呈套筒狀且套設於該第三閥體上,且該作動件與該第五腔室之間形成有一第六腔室,該第六腔室的兩端分別與該第五腔室相連通,另該作動件底端形成有一凸緣而密合於該第六腔室之周壁,而該作動件相對該凸緣的一端具有數出氣孔,且該槍體對應該作動件形成有一具出口的槍管通道,該槍管通道具有一相連通的落彈口。
  2. 如請求項1之漆彈槍,其中,該調壓機構包括有設於該第一腔室之一活塞及一底塞,該底塞設有一伸出該本體之調整件而可藉以調整該底塞之位置,而該活塞與該底塞之間設有一彈簧,又該第一腔室中設有一軸套,該軸套設有一貫孔,且有一第四閥體以其軸部穿經該軸套之貫孔而接設於該活塞,其中該軸部之外徑小於該貫孔而於二者之間形成有一環狀通道,俾供連通該第一通道與該第一腔室,令高壓空氣注入該第一腔室而推動該活塞產生位移;而該第四閥體之一端形成有一阻塊,俾於該第四閥體受該活塞之位移帶動時阻斷該環狀通道。
  3. 如請求項1之漆彈槍,其中,該第一閥體可受一控制 桿控制而在該第二腔室中位移,而該控制桿則由該控制機構所控制。
  4. 如請求項3之漆彈槍,其中,該控制機構包括有一板機、一切換件、一電子開關、一樞轉件及一電磁閥,其中,該電磁閥係設於該第一閥體上,該控制桿係設於該電磁閥內部,該控制桿一端抵靠於該第一閥體上,另一端則凸伸於該電磁閥外,且該電磁閥內設有一電磁鐵,以供吸、放該控制桿;而該板機樞設於該本體上,其概呈T形且以其兩長形結構之交會點為樞點,而於該板機之三個末端處分別形成一扳動部、一第一推抵端及一第二推抵端,其中該扳動部乃供使用者之手指扳動,並造成該第一推抵端及該第二推抵端的樞轉擺動;而該電子開關係位於該第一推抵端上方,且該電子開關具有一啟動部,該啟動部係受該第一推抵端的推抵來切換該電子開關的啟、閉狀態;而該樞轉件係樞設於該第二推抵端及該控制桿間,該樞轉件的一端延伸於該第二推抵端,另一端則延伸於該控制桿上;而該切換件係設於該板機上方之一滑槽中,該切換件之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左卡掣端及一右卡掣端可分別靠近該電子開關及該樞轉件。
  5. 如請求項1之漆彈槍,其中,該第五腔室以一第五通道連通至一儲氣室。
TW102224066U 2013-12-20 2013-12-20 漆彈槍 TWM488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066U TWM488616U (zh) 2013-12-20 2013-12-20 漆彈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4066U TWM488616U (zh) 2013-12-20 2013-12-20 漆彈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8616U true TWM488616U (zh) 2014-10-21

Family

ID=52109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4066U TWM488616U (zh) 2013-12-20 2013-12-20 漆彈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88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4545B2 (en) Compressed gas gun
US9835404B2 (en) Pneumatic firing device
CN201074976Y (zh) 漆弹枪的击发结构
US7882830B1 (en) Cost effective paintball gun system
US10598461B2 (en) High pressure air system for airsoft gun
TW201404554A (zh) 打入器具
US9638490B1 (en) Pneumatic firing device
US7793644B2 (en) Firing mechanism for paintball gun
KR102511368B1 (ko) 전자밸브를 이용한 공기총
US20050263147A1 (en) Universal trigger frame and active trigger return mechanism for pneumatic launching devices
TWM488616U (zh) 漆彈槍
US9803953B1 (en) Mechanical paintball gun
JP3203343U (ja) 空気圧を用いて発射する射撃装置
EP3187814B1 (en) Pneumatic firing device
WO2005033612A1 (en) Compressed gas-powered projectile accelerator
US10627187B1 (en) Shooting controller of paintball gun
TWM599899U (zh) 用於空氣槍之機械閥
US11187489B1 (en) Mechanical pneumatic valve system of paintball gun
TWI683987B (zh) 漆彈槍擊發控制結構
WO2020253095A1 (zh) 一种半自动气枪的自动供弹装置及半自动气枪
TWM539613U (zh) 氣動擊發裝置(二)
CN205482564U (zh) 气动击发装置
TWI325488B (zh)
TWI412719B (zh) 漆彈槍
TWM516678U (zh) 點放式高壓氣體控制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K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utility model filed before june 30, 2004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